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89212403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3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分类标准(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名词、术语.伤亡事故:伤亡事故: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以下简称伤害)、急性中毒(以下简称中毒)。.损失工作日:损失工作日: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暂时性失能伤害暂时性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暂时不能 从事原岗位工作的伤害。.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指伤害及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部分功能不可逆的丧失的伤害。.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永久性全失能伤害:指除死亡外一次事故中,受伤者造成完全残废的伤害。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事故类别2.1

2、物体打击 2.2车辆伤害 2.3机械伤害2.4起重伤害 2.5触电 2.6淹溺2.7灼烫 2.8火灾 2.9高处坠落2.10坍塌 2.11冒顶片帮 2.12透水2.13放炮 2.14火药爆炸 2.15瓦斯爆炸2.16锅炉爆炸 2.17容器爆炸 2.18其它爆炸2.19中毒和窒息 2.20其它伤害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 .伤害分析伤害分析 分类号受伤部位名称分类号受伤部位名称分类号受伤部位名称1.01.颅脑1.13.3.指1.09.腹部1.12.3.肘部1.04.鼻1.15.踝及脚1.01.1.脑1.14.下肢1.10.腰部1.12.4.前臂1.05.耳1.15.1.踝部1.01.2.颅

3、骨1.14.1.髋部1.11.脊柱1.13.腕及手1.06.口1.15.2.跟部1.01.3.头皮1.14.2.股骨1.12.上肢1.13.1.腕1.07.颈部1.15.3.部(距骨.舟骨.骨)1.02.面颌部1.14.3.膝部1.12.1.肩胛部1.13.2.掌1.08.胸部1.15.4.趾1.03.眼部1.14.4.小腿1.12.2.上臂.受伤部位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受伤性质受伤性质:指人体受伤的类型分类号受伤性质分类号受伤性质2.01.电伤2.10.断伤2.02.挫伤、轧伤、压伤2.11.冻伤2.03.倒塌压埋伤2.12.烧伤2.04.辐射损伤2.13.烫伤2.05割伤、擦伤、

4、刺伤2.14.中暑2.06.骨折2.15.冲击2.07.化学性灼伤2.16.生物致伤2.08.撕胶伤2.17.多伤害2.09.扭伤2.18.中毒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起因物起因物: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物质,称为起因物 分类号起因物名称分类号起因物名称3.01.锅炉3.15.煤3.02.压力容器3.16.石油制品3.03电气设备3.17.水3.04.起重机械3.18.可燃性气体3.05.泵、发动机3.19.金属矿物3.06.企业车辆3.20.非金属矿物3.07船舶3.21.粉尘3.08.动力传送机构3.22.梯3.09.放射性物质及设备3.23.木材3.10.非动力手工具3.24.工作面

5、(人站立面)3.11.电动手工具3.25.环境3.12.其它机械3.26.动物3.13.建筑物及构筑物3.27.其它3.14.化学品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致害物致害物: 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4.01. 煤、石油产品4.01.1. 煤4.01.2. 焦炭 4.01.3. 沥青 4.01.4. 其它4.02.4.02. 木材木材 4.02.1.树 4.02.2.原木 4.02.3.锯材 4.02.4.其它 4.03.4.03.水水4.04.4.04.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4.05.4.05.电气设备电气设备 4.05.1.母线 4.05.2.配电箱 4.05.3.电气保护装置 4

6、.05.4.电阻箱 4.05.5.蓄电池 4.05.6.照明设备 4.05.7.其它 4.06.4.06.梯梯4.07.4.07.空气空气4.08.4.08.工作面(人站立面)工作面(人站立面)4.09.4.09.矿石矿石4.10.4.10.粘土、砂、石粘土、砂、石4.11.4.11.锅炉、压力容器锅炉、压力容器 4.11.1.锅炉 4.11.2.压力容器 4.11.3.压力管道 4.11.4.安全阀 4.11.5.其它 4.12.4.12.大气压力大气压力 4.12.1.高压(指潜水作业)4.12.2.低压(指空气稀薄的高原地区)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致害物致害物: 指直接引起伤害及

7、中毒的物体或物质4.13.4.13.化学品化学品 4.13.1.酸 4.13.2.碱 4.13.3.氢 4.13.4.氨 4.13.5.液氧 4.13.6.氯气 4.13.7.酒精 4.13.8.乙炔 4.13.9.火药 4.13.10 炸药 4.13.11 芳香烃化合物 4.13.12 砷化物 4.13.13 硫化物 4.13.14 二氧化碳 4.13.15 一氧化碳 4.13.16 含氰物 4.13.17 卤化物 4.13.18 金属化合物 4.13.19 其它 4.14.12.矿山机械4.14.13.冲压机4.14.14.印刷机械4.14.15.压辊机4.14.16.筛选、分离机4.14

8、.17.纺织机械4.14.18.木工刨床4.14.19.木工锯机4.14.20.其它木工机械4.14.21.皮带传送机4.14.22.其它 4.144.14机械机械4.14.1 搅拌机4.14.2 送料装置 4.14.3 农业机械 4.14.4.林业机械4.14.5.铁路工程机械4.14.6.铸造机械4.14.7.锻造机械4.14.8.焊接机械4.14.9 粉碎机械4.14.10.金属切削机床4.14.11.公路建筑机械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4.15. 4.15. 金属件金属件4.15.1.钢丝绳 4.15.2.铸件 4.15.3.铁屑 4.15.4.齿轮 4.15.5.飞轮 4.15.6

9、.螺栓 4.15.7.销 4.15.8.丝杠、光杠 4.15.9.绞轮 4.15.10.轴 4.15.11.其它 4.16. 4.16. 起重机械起重机械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官护具、听力护具 4.16.1.塔式起重机 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 4.16.2.龙门式起重机 有缺陷 4.16.3.梁式起重机 4.16.4.门座式起重机 4.16.5.浮游式起重机 4.16.6.甲板工起重机 4.16.7.桥式起重机 4.16.8.缆索式起重机 4.16.9.履带式起重机 .致害物致害物: 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 .

10、伤害方式伤害方式:指致害物与人体发生接触的方式 5.01.5.01.碰撞碰撞5.01.1.人撞固定物体5.01.2.运动物体撞人5.01.3.互撞5.02.5.02.撞击撞击5.02.1.落下物5.02.2.飞来物5.03.5.03.坠落坠落5.03.1.由高处坠落平地5.03.2.由平地坠入井、坑洞5.04.5.04.跌倒跌倒5.05.5.05.坍塌坍塌5.06.5.06.淹溺淹溺 5.07.5.07.灼烫灼烫 5.08.5.08.火灾火灾5.09.5.09.辐射辐射5.10.5.10.爆炸爆炸5.11.5.11.中毒中毒5.11.1.吸入有毒气体5.11.2皮肤吸收有毒物质5.11.3.经

11、口5.12.5.12.触电触电5.13.5.13.接触接触5.13.1.高低温环境5.13.2.高低温物体5.14.5.14.掩埋掩埋5.15.5.15.倾覆倾覆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6.016.0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 缺乏或有缺陷缺乏或有缺陷6.01.1.无防护6.01.1.1.无防护罩6.01.1.2.无安全保险装置6.01.1.3.无报警装置6.01.1.4.无安全标志6.01.1.5.无护栏、或护栏损坏6.01.1.6.(电气)未接地6.01.1.7.绝缘不良6.01.1.8.局扇无消音系统、噪声大6.

12、01.1.9.危房内作业6.01.1.10未安装防止跑车的 挡车器或档车栏 6.01.1.11.其它 6.01.2.防护不当防护不当6.01.2.1.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6.01.2.2.防护装置调整不当6.01.2.3.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6.01.2.4.防爆装置不当6.01.2.5.采仗、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6.01.2.6.放炮作业隐蔽所有缺陷6.01.2.7.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6.01.2.8.其它6.0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6.02.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6.02.1.1.通道门遮档视线6.02.1.2.制动装置有缺欠6.02.1.3.安全间距不够 6.

13、02.1.4.拦车网有缺欠 6.02.1.5.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 6.02.1.6.设施上有锋利倒梭 6.02.1.7.其它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6.02.2.强度不够强度不够6.02.2.1.机械强度不够 6.02.2.2.绝缘强度不够 6.02.2.3.起吊重物的绳索 不合安全要求 6.02.2.4.其它 6.02.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6.02.3.1.设备带“病”运转 6.02.3.2.超负荷运转 6.02.3.3.其它 6.02.4.维修、调整不良维修、调整不良 6.02.4.1.设备失修 6.02.4.2.地面不平 6.02.4.3.保养不当、设

14、备失灵 6.02.4.4.其它 .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续6.0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 6.03.1.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6.03.2所用的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6.0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6.04.1.照明光线不良 6.04.1.1.照度不足 6.04.1.2.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 6.04.1.3.光线过强 6.04.2.通风不良 6.04.2.1.无通风 6.04.2.2.通风系统效率低 6.04.2.3.风流短路 6.04.2.4.停电停风时放炮作业 6.04.2.5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

15、度放炮作业 6.04.2.6.瓦斯超限 6.04.2.7.其它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指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续6.04.3.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所狭窄 6.04.4.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杂乱 6.04.4.1.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6.04.4.2.采伐时,未开“安全道” 6.04.4.3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未作处理 6.04.4.4.其它 6.04.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6.04.6.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6.04.7.地面滑地面滑 6.04.7.1.地面有油或其它液体 6.04.7.2冰雪覆盖 6.

16、04 7.3地面有其它易滑物 6.04.8贮存方法不安全动机器贮存方法不安全动机器 6.04.9环境温度、湿度不当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7.0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7.01.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 7.01.2开动 、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7.01.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7.01.4忘记关闭设备7.01.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7.01.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搬手、把柄等的操作)7.01.7奔跑作业7.01.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7.01.9机械超速运转7.01.1

17、0违章驾驶机动车7.01.11洒后作业7.01.12客货混载7.01.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7.01.14工件紧固不牢7.01.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7.01.16其它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续7.027.0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造成安全装置失效7.02.1拆除了安全装置7.02.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7.02.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7.02.4其它7.03 7.03 使用不安全设备使用不安全设备7.03.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7.03.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7.03.3其它7.04 7.04 手代替工具操作手代替工具操作7.0

18、4.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7.04.2用手清除切屑7.04.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7.05 物体顾放不当物体顾放不当 (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续7.06 7.0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06.1冒险进入涵沿7.06.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7.06.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7.06.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7.06.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7.06.6冒进信号7.06.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7.06.8易燃易爆场合明火7.06.9私自搭乘矿车7.06

19、.10在绞车道行走7.06.11未及时了望 7.077.07攀、坐不安全位置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增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7.087.0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7.097.0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扫、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扫、清扫等工作清扫等工作7.107.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指能造成事故的人为错误 续7.117.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7.11.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7.11.2未戴防护手套7.

20、11.3未穿安全鞋7.11.4未戴安全帽7.11.5未佩戴呼吸护具7.11.6未佩戴安全带7.11.7未戴工作帽7.11.8其它7.127.12不安全装束不安全装束7.12.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7.12.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7.12.3其它7.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伤害程度分类 .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低于日的失能伤害。.重伤:指相当于表定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日的失能伤害。.死亡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死亡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

21、故死亡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人以上的事故(含人)。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 适用于企业以及各省、市、县上报企业工伤事故时使用的计算方法有:千人死亡率:千人死亡率:表示某时期,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伤亡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数。按式(1)计算公式:千人死亡率(死亡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3 (1)千人重伤率:千人重伤率:表示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因工伤事故造成的重伤人数。按式(2)计算公式:千人重伤率( 重伤人数)/(平均职工人数)103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 续适用于行业、企业内部事故统计分析使用的计算方法有:伤害频率:伤

22、害频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的事故造成伤害的人数。伤害人数指轻伤、重伤、死亡人数之和。按式(3)计算公式:百万工时伤害率()( 伤害人数)/(实际总工时)6 ()伤害严重率:伤害严重率:表示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按式(4)计算公式:伤害严重率(总损失工作日)/( 实际总工时)6 ()伤害平均严重率:伤害平均严重率:表示每人次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 按式(5) 计算公式:B/A(总损失工作日)/(伤害人数)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与分类标准.伤亡事故的计算方法 续适用于以吨、立方米产量为计算单位的行业、企业使用的计算方法有: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按产品产量计算的死亡率:按式(6)、(7)计算公式:百万吨死亡率(死亡人数)/( 实际产量(吨))6 ()万米木材死亡率(死亡人数)/(木材产量(立方米))4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