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热分析实验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9151352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0.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差热分析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差热分析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差热分析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差热分析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差热分析实验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差热分析摘要:差热分析作为一种通过焓变测量来研究物质物理化学性质的技术,在各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阐释了差热分析的基本原理,并以三氧化二铝(Al2O3)作为参照物,分别测量了五水硫酸铜(CuSO45H2O)和锡(Sn)样品的差热曲线,并结合样品相应的物理化学变化对其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差热分析 三氧化二铝 锡 五水硫酸铜1. 引言差热分析(DTA)是在程序控制下测量物质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与温度(或时间)关系的一种技术。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差热曲线或DTA曲线。由于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主要取决于试样的温度变化,因此就其本质来说,差热分析是一种主要与焓变测定有关并借此了解物质有关性质的技

2、术。2.实验原理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会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与此同时,往往还伴随吸热或放热现象。伴随热效应的变化,有晶型转变、沸腾、升华、蒸发、熔融等物理变化,以与氧化还原、分解、脱水和离解等化学变化。另有一些物理变化,虽无热效应发生但比热容等某些物理性质也会发生改变,这类变化如玻璃化转变等。物质发生焓变时质量不一定改变,但温度是必定会变化的。差热分析正是在物质这类性质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技术。若将在实验温区呈热稳定的已知物质(参比物)和试样一起放入加热系统中(图1),并以线性程序温度对它们加热。在试样没有发生吸热或放热变化且与程序温度间不存在温度滞后时,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与线性程序温度是一致

3、的。若试样发生放热变化,由于热量不可能从试样瞬间导出,于是试样温度偏离线性升温线,且向高温方向移动。反之,在试样发生吸热变化时,由于试样不可能从环境瞬间吸取足够的热量,从而使试样温度低于程序温度。只有经历一个传热过程试样才能回复到与程序温度一样的温度。在试样和参比物的比热容、导热系数和质量等一样的理想情况,用图1装置测得的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度与它们之间的温度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参比物的温度始终与程序温度一致,试样温度则随吸热和放热过程的发生而偏离程序温度线。当Ts-TR=T为零时,因中参比物与试样温度一致,两温度线重合,在T曲线则为一条水平基线。图1 图2试样吸热时T0,在T曲线上是一

4、个向上的放热峰。由于是线性升温,通过了T-t关系可将T-t图转换成T-T图。T- t(或T) 图即是差热曲线,表示试样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随时间或温度变化的关系。差热曲线直接提供的信息文要有峰的位置、峰的面积、峰的形状和个数。通过它们不仅可以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而且还可以研究变化过程的动力学。峰的位置是由导致热效应变化的温度和热效应种类(吸热或放热)决定的。前者体现在峰的起始温度上,后者体现在峰的方向上。不同物质,其热性质是不向的,相应地差热曲线上的峰的位置、峰的个数和形状就不一样。这是用差热分析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的依据。但是,DTA曲线上峰的起始温度只是实验条件下仪器能够检测到的开始偏

5、离基线的温度。无论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根据ICTA的规定,该起始温度应是峰前缘斜率最大处的切线与外推基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温度。对于大多数变化,这个温度与热力学平衡温度如熔点也有差别。主要原因是试样里存在温度梯度以与很难直接测准试样变化时的实际温度。若不考虑不向仪器的灵敏度不同等因素,外推起始温度比峰温更接近于热力学平衡温度。一般来说,峰温比较容易测定,但它既不反映变化速率到达最大值时的温度,也不代表放热或吸热结束时的温度,因而它的物理意义是不明确的。它比外推起始温度更容易随加热速率和其它一些实验因素而变化,从而大大降低了峰温在差热曲线上的特殊地位。而峰的面积则与反应过程的热效应有关,在热量测

6、量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式是Speil式:A=t1t2Tdt=maHgs=KmaH=KQp由此可以看出差热曲线上的峰面积A与反应的热效应成正比,系数为K,故通过差热分析确定峰面积后,即可求得待测物质反应的热效应QP和焓变H。3.实验仪器实验仪器:差热分析仪一台(如图3所示),计算机一台实验试剂:三氧化二铝(Al2O3)参比样品,五水硫酸铜(CuSO45H2O)样品,锡(Sn)标准样品图3.差热分析仪示意图1- 测量系统 2-加热炉 3-均温块 4-信号放大器 5-量程控制器 6-记录仪 7-温度程序控制仪试样和参比物分别放入杯状坩埚中,坩埚通常放入质量较大的金属或瓷块中,该金属或瓷块称为均温块

7、,起减小温度波动和利于均匀传热的作用。温度差是用两支一样热电偶同极(通常为负极)串联(即差接)构成的差热电偶测定的,并经电子放大器将微弱直流电动势放大后与测温热电偶测得的温度信号同时由电子电位差计记录下来。采用电压放大技术后,大大提高了测定微小温差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行可能将试样量减少到毫克级甚至微克级,这正是实际工作所期望的。4.实验容1、启动计算机,打开差热分析程序。2、将三氧化二铝和五水硫酸铜样品放进炉子,点击开始实验。3、将温差T置零,升温速率设为10/min,程序开始自动测量温度和温差的变化。4、当差热曲线出现3个峰后,差热曲线有回归至基线一段时间后,停止实验,保存数据。将升温炉升起

8、,取出五水硫酸铜。5、等到炉温度降低后,放入锡样品,按照与测量五水硫酸铜一样的步骤进行实验。6、在锡的一个峰出来之后的适当位置停止试验并取出样品。7、关闭差热分析仪与计算机,结束实验。5.实验数据与处理一、五水硫酸铜的差热曲线直接由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曲线如图4所示图4.五水硫酸铜差热曲线图中可以看出曲线存在三个峰,其中第一个峰与第二个峰重叠较为严重。此外,由于基线漂移的原因,差热曲线的基线并不为零,我们采用Mathematica的背景分析函数,对基线进行校准,校准得到的基线以与校准后得到的差热曲线如下。图5.差热曲线与其基线图6.基线校准后的差热曲线然后用高斯函数对校准后的差热曲线进行多峰拟合

9、,得到如下结果。图7.差热曲线的多峰拟合三个高斯函数的参数如下abcGaussian132.563118.1541.152Gaussian228.162153.4025.975Gaussian334.526266.9028.931继而,三个峰的特征温度可以利用切线法计算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图8.切线法求特征温度由图中求得的特征温度和峰面积如下TAGaussian159.1742375.18Gaussian2116.171757.01Gaussian3225.541770.45二、锡的差热曲线与五水硫酸铜类似,直接由实验测得的锡的差热曲线如下图所示。图9.锡的差热曲线锡的差热曲线同样需要对基线

10、进行校准,结果如下图.10差热曲线与其基线图.11校准后的差热曲线锡的差热曲线只有一个峰,故只需用一个高斯函数对其进行拟合即可,结果如下图.12差热曲线的高斯拟合拟合的参数为a=71.55、b=243.0、c=10.27。同样利用切线法求得特征温度。图13. 切线法求特征温度由图中求得的特征温度和峰面积分别为,T=228.29、A=1302.12。三、焓变值的计算查表得HSn=7.2kJ/mol,由于实验中用的参比样品三氧化二铝的摩尔数始终保持不变,所以Speil公式中的系数K不变,所以五水硫酸铜在脱水过程中的焓变为由实验数据可计算得五水硫酸铜脱水三个阶段的焓变分别为阶段一二三焓变(KJ/mo

11、l)13.139.729.79四、结果讨论对于实验中所测得的四个特征温度,通过查阅资料与标准值比较我们发现,对于五水硫酸铜,其三个特征温度分别为:48、115和245,与实验测得的59.174、116.17和225.54较为相近,但仍有一定的误差;而锡的熔点为231.9,与实验结果228.29符合得很好。6.误差分析1.实验中实验仪器存在系统误差。实验仪器并不能完全保温,仪器与外界仍然有一定的热交换;2.由于实验所得数据中,五水硫酸铜前两个峰的重合度极大,可能导致拟合过程存在一定误差,未将两峰很好地区分开来;3.五水硫酸铜部分可能已经变质、脱水;4.样品的失水过程并不严格按理想状态进行,且样品

12、部反应也不是完全同步的:5.无论是五水硫酸铜还是锡,在差热曲线的末端,基线都向下漂移。表明反应后热容减小,或是热导率在实验前后发生了变化。7.思考题1、为什么差热峰有时向上,有时向下?答:差热峰的方向和两个因素有关,首先,差热分析中是以参比物还是试样为基准来算差值(即TS-TR=T还是TR-TS =T);其次,发生的反应本身是吸热还是放热的。若以参比物为基准,则放热时T0,峰向下;而以试样为基准则是吸热时T0,峰向上,放热时T0,峰向下。在本次实验中以试样为基准,由于是吸热反应,因此差热峰向上。2、克服基线漂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1)要使基线不发生漂移,要求参比物和试样的热性质、质量、密

13、度等完全一样时才能在试样无任何类型能量变化的相应温区保持=O。参比物的导热系数受比热容、密度、温度和装填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变化均能引起差热曲线基线的偏移。为减小试样和参比物在热性质上的明显差异造成的基线漂移,可以先选用不同的参比物进行预实验,从中挑选出基线漂移最小的进行后续实验。(2)适当减慢升温速率,使体系接近平衡条件,基线漂移会有所减小。(3)可适当减少试样量,基线漂移也会相应小,但实验的噪声背景带来的偶然误差可能会相对严重。3、影响峰高度和峰面积的因素有哪些?答:试样的导热系数增加,峰高下降。由于试样装填后的导热能力是由颗粒试样和装填空隙中的气体共同决定的,因此,随着试样容

14、重的改变,装填密度的变化,试样的导热系数也将发生改变。如果粒度改变引起装填空隙减小,而装填空隙中充满的是导热能力较差的空气时,试样的导热能力将随变大而增大。从而峰高下降,峰面积也下降。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产物的反应,因粒度改变而使气体的扩散阻力增大时,这不仅阻碍反应进行,而且还会加大气体产物在试样周围的局部分压,导致分解压加大而使分解困难。这时,易使峰高下降、峰宽加大。在线性升温时,较快的升温速率通常导致向高温移动和峰面积增加。这是因为若仅考虑升温速率,试样在单位时间发生转变或反应的量随升温速率增大而增加,从而使转变速率增加。由于差热曲线从峰返回基线的温度是由时间和试样与参比物间的温度差决定的,所以升温速率增加,曲线返回基线时或热效应结束时的温度均向高温方向移动。8.参考文献1黄润生,近代物理实验(第二版),大学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