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鼎山镇村镇规划说明书按纪要修改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9119843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金鼎山镇村镇规划说明书按纪要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金鼎山镇村镇规划说明书按纪要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金鼎山镇村镇规划说明书按纪要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金鼎山镇村镇规划说明书按纪要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鼎山镇村镇规划说明书按纪要修改(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 第一篇镇总体规划1第一章规划编制背景及主要内容1第一节规划编制背景1第二节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1第二章金鼎山镇概况1第一节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1第二节历史沿革3第三节社会经济概况3第四节镇村建立与集市贸易4第三章镇社会经济开展条件分析5第一节开展优势5第二节制约因素6第四章规划年限、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6第一节规划年限及指导思想6第二节规划原则、依据及目的6第五章社会经济开展7第一节社会经济开展指导思想7第二节经济开展措施8第三节社会经济开展预测8第四节产业开展布局9第六章镇总体规划9第一节镇村现状分布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9第二节城镇性质及开展方向10第三节城镇化水平预测10第四节镇村体系规

2、划12第五节镇村主要公共设施规划13第六节镇村主要根底设施规划14第二篇镇区建立规划16第一章现状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7第一节现状概况17第二节建立用地现状与评价17第三节建立存在的问题18第二章镇区开展方向18第一节镇区开展方向及用地规模18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18第一节镇区功能分区18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18第四章镇区道路交通规划20第一节对外交通规划20第二节镇区道路规划20第三节静态交通设施规划21第四节竖向规划21第五章镇区绿地系统规划21第一节规划原则21第二节绿化系统规划21第六章镇区景观规划22第七章镇区给水、排水工程规划23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23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24第八章镇区

3、电力、电信工程规划25第一节电力工程规划25第二节电信工程规划25第九章镇区环境规划26第一节生产污染防治规划26第二节环境卫生规划27第十章防灾减灾规划27第一节抗震防灾规划27第二节消防规划28第三节防洪规划29第十一章镇区近期建立规划29第十二章建立时序与开发模式30第十三章实施规划建议30. z.-第一篇 镇总体规划第一章 规划编制背景及主要内容第一节 规划编制背景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立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因此,为进一步推进*市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建立厅要求,全面启动新一轮镇规划工作已成必然。二、小城镇在中国传统经济构

4、造中是农副产品的交流中心,农村要实现现代化,必然要走城镇化道路,加快小城镇建立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既是承受大中城市经济流的蓄水池,又是推动农村经济开展的幅射源,加快小城镇建立,既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致富路,又能满足农民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小康的愿望。三、以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开展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镇规划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建立厅黔建村【2005】286号文件*省村镇规划编制指导意见、黔建村【2006】80号文件*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村庄整治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及黔建村【2006】80号文件*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村庄整治技术导则及*市城市总体规划、

5、村庄整治规划、*省河道管理条例的要求,深入开展创立文明村镇活动,认真搞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促进城乡经济统筹开展,逐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居住环境,开创村镇规划建立工作的新局面。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村镇建立出现日新月异的变化。但由于相关村镇规划建立管理法规未能得到有效落实,管理队伍不稳定等因素,违规建立和管理滞后等矛盾日益明显,农村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大问题,编制科学的村镇规划势在必行。第二节 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一、分析论证金鼎山镇的区域位置,合理确定金鼎山镇经济开展目标、开展定位和规模。二、分析论证金鼎山镇地方

6、资源条件,合理确定产业构造调整方向,并进展产业布局。三、确定金鼎山镇村镇体系空间布局。四、完善金鼎山镇社会效劳设施和根底设施。五、确定金鼎山镇镇区建立开展方向及开展规模。六、完善金鼎山镇镇区功能构造,优化城镇道路网络。第二章 金鼎山镇概况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一、 地理位置金鼎山镇位于*市红花岗区西北部,地处东经1063010640,北纬27452750之间。东面邻红花岗区海龙镇、巷口镇,南接*县*镇,西面与*县松林镇相连,北邻汇川区高坪镇、*县毛石镇。镇域东西长16.2km,南北宽10.5km,镇区距*市中心城区13km。全镇国土面积146.5km2。二、自然条件1、地质 地貌 土壤,金

7、鼎山镇属新华夏、华夏系构造的鄂黔台向斜。规划区内出露地层为震旦系灯影组地层,高坪背斜出露地层为寒武系、奥陶系、二迭系地层,地层倾角均为515。金鼎山镇位于黔北高原、大娄山山脉腹部,岩孔-松林脊状山脉横贯其中,为乌江和赤水河分水岭地带的乌江水系一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722米白云台,地形高差300-500米。属中性山及低*地貌,地貌类型按成因可分为侵蚀构造地貌及岩溶喀斯特地貌。全镇现有耕地59810.3亩,其中田28156.8亩,土31653.5亩,占全镇总面积的27%,林地86288.6亩,占全镇总面积的39%,牧草地29168.5亩占全镇总面积的13%,荒山和未利用地24669.

8、3亩,占全镇总面积的11%,全镇平均人口密度245人/km2,人均占有耕地0.6亩,中低产田土1352.53亩,占耕地面积的0.34%。全镇的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土、棕壤、砂壤、沾壤等类,土质开展成熟,土层较为深厚,土壤肥力高,水稻农业开发条件好。土类面积大,适宜于农、林、牧、渔业的开展。2、气候金鼎山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气温17.4,年均日照1218小时,无霜期278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250-1350mm,气候宜人,主导风向为东风,最大风速11.8m/秒,属高原静风区。3、水文金鼎山镇地处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湘江*头,镇域内降雨丰

9、富,年均降雨量达1297.88mm,多年平均经流系数为0.44,有小二型水库3座,总库容107万m3。镇域内河流属乌江支流,主要由洛江河、野里河、螃蟹河三条支流及大小板水组成。其中洛江河全长41km,流经巷口,忠庄两镇到南郊水库,南郊自来水厂就设在南郊水库,是*市两城区数十万人口的饮用水源。镇域内地下水以碳酸盐类裂隙水为主,全镇地下泉水储量丰富,主要泉眼有21个,地下水最大总流量为0.95 m3/秒,一般流量为0.55m3/秒。且泉水水质好,口质甘甜,矿泉水开展前景广阔。4、植被、物种金鼎山镇植物种类繁多,树种资源丰富,主要树种有89科,230多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南方红豆杉,列入国家

10、二级保护的有楠木、杜仲、厚朴,列为省级保护的有沃杉。主要经济林木以乌桕、漆树、核桃、犁、茶等为主;主要农产品有玉米、小麦、油菜、烟叶、辣椒、折耳根等;主要家禽家畜有牛、马、猪、羊、鸡、兔等。5、矿产资源金鼎山镇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碳、钼、磷、镍、镁等种类,是红花岗区分布的主要地段,煤已探明储量达2000万吨,分布在野里村,镁已探明储量达2亿吨,分布在莲池、后庄两村,磷矿、钼矿分布在黄钟、后庄、莲池、岩塘等村,现有三家办理采矿证明,已进场启动。6、旅游资源金鼎山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与海龙囤军事城堡、海龙温泉、海龙湖遥相照应,境内有全省著名佛教旅游胜地-金鼎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板水,有自然山水

11、别具一格的聚仙洞洞景和莲池、黄钟石林石柱群景观,有亟待开发的老场温泉和国家森林公园大板水原始次森林景观,人文历史厚重,保存了清末杨探花杨兆麟、明朝将军诰命夫人墓地,是红花岗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局部,旅游业开展前景广阔。目前,金鼎山镇已形成以金鼎山为轴心的中心城区西片区,集休闲、旅游、度假、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格局。第二节 历史沿革金鼎山镇原属*县,由原*县松林区的牛蹄、莲池、野里三个乡组成,1992年撤并时建立金鼎山镇。1998年5月由*县划归红花岗区管辖。第三节 社会经济概况一、 社会状况金鼎山镇现辖8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牛蹄社区;114个村民小组。全镇总户数8355户不包括磷肥厂,总人口343

12、5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24人,占总人口的3.3%,在校学生4439人,占总人口的12.9%。劳动力人数19308人,占总人口的56.2%。2009年,镇区总人口687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96.7%。金鼎山镇教育、方案生育、社会治安良好。中小学入学率分别为92%和98%,教育教学质量大大提高,两基工作圆满完成。方案生育工作扎实有效,名列全区先进展列。人口统计表工程行政村名总户数总人口非农业人口第三产业人数劳动力备注黄钟14635872146313092莲池141258575553710后庄6462556302711651金川817317720361917银江1

13、31056306453052岩塘1025432975282253野里847334023781975板桥55624660121146牛蹄社区2791116860*磷肥厂510202518201260合计886536376294455619308二、经济状况金鼎山镇经济构造根本以农业为主,是红花岗区的农业大镇。2009年金鼎山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0003.85万元,较上年增长10.9%;完成乡镇企业营业收入5974万元,较上年增长16%;乡镇企业总产值5974万元,完成方案的101.1%,其中工业总产值2800万元,完成方案的 101 %;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9万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52

14、.2万元;粮食总产量19889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988元,比上年增长14.6%。镇内*磷肥厂是50年代高度方案经济时期建立的监狱劳改特殊企业,污染大,效益低。出于对*市饮用水源洛江河保护的需要。2000年后磷肥厂已逐渐搬至*,停产至今。辖区乡镇企业以养殖场,石厂、水厂,钼镍矿企业为主。三、金鼎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展概况金鼎山是黔北著名佛教胜地,号称小峨嵋,高峻险逸,海拔1608m,每年约有7万人到此观光游览,旅游收入1120万元,每年六月庙会,各庙钟响鼓鸣,香烟缭绕,香客络绎不绝。金鼎山佛教文化以其规模宏大,寺庙各异,几教共存,多神崇拜为特色,享誉黔北,佛教文化旅游具有很好的开展前景,但是由于根

15、底设施滞后,旅游产值低,在全镇经济*未形成影响全局的支柱产业。第四节 镇村建立与集市贸易一、镇村建立全镇除镇区牛蹄社区建立有一定规模,生活效劳设施较齐全外,其他大局部为自然村寨,有一定量的散居农户,根底设施较缺乏。金鼎山镇属红花岗区北部欠兴旺镇之一,全镇境内有遵义-松林公路,是对外交通联系的主要道路,跨镇境内银江、莲池、黄钟三村。其余岩塘、野里、板桥、后庄、金川通硬化公路。镇村公路,特别是牛蹄至新土沟,莲池至黄钟、岩塘至后田路况差,晴通雨阻,制约了农村商品经济开展。全镇114个村民组,村村通公路。通车运营的遵崇高速公路距离金鼎山镇区很近,即将启动的遵松公路二级路面改造,对拉动地方经济将起到积极

16、推动作用。全镇现有医务人员71人,一个镇卫生院,17个村卫生室,其中金鼎山镇卫生院占地2000 m2,有医务人员37人,床位20床。全镇共有中小学11所,3个教学点,学生4439人;其中中学2所,有教职工133人,学生2031人;有小学9所,有教职工151人,学生2400人。详见下表:学校统计表学校名称教职工数人学生数人规模班所在地筱泉小学81306黄钟村新华小学132537黄钟村下庄小学172878莲池村后庄小学91368后庄村金庄小学119510金川村中心小学5388618镇区岩塘小学1821910岩塘村板桥小学101676板桥村野里小学122356野里村莲池中学4042812莲池村金鼎中

17、学93150328银江村合计2844339119 有幼儿园1所,规模为1班,位于牛蹄社区。二、集市贸易有一占地800 m2的专用市场,逢农历每月二、七日赶集,集市顶峰日人数达3000人。年成交金额1200万元,主要交易产品为百货、农产品,在野里村有临散辣椒市场。第三章 镇社会经济开展条件分析第一节 开展优势一、 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初见成效首先,金鼎山镇的金鼎山寺庙群是黔北地区的佛教名山,每年农历6月庙会期间朝山拜佛的香客游人近十万人次,是金鼎山镇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其次国家森林公园大板水林木茂盛,老树古藤、瀑布、溪水加上林间幽径,是城市人避暑休闲,回归自然的理想境地。第三、毗邻金鼎山佛教名山和大

18、板水原始次森林的是中世纪军事城堡海龙囤。海龙囤最早兴建于南宋宝佑年间,明末*四大土司之一的*著名土司杨应龙将海龙囤扩建加固和朝廷对抗,1600年被*巡抚李化龙率朝廷重兵剿灭。海龙囤是*土司文化的代表,1982年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花岗区十五期间的开展目标是将旅游业作为全区的重要支柱产业,除了开发*会议会址,毛主席*会议期间住居地等长征文化遗址外,就是大力开发金鼎山镇佛教文化,大板水森林公园和海龙囤中世纪古军事城堡,使之成为金-大-海旅游片区,金-大-海旅游景区面积近100k m2,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文化风光为一体,是*市郊得天独厚的主要旅游资源,也是金

19、鼎山镇最珍贵的旅游资源。金鼎山镇旅游业的开展为宣传金鼎山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旅游业的开展还可以为该镇开展旅游、观光、休闲等农业提供条件。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城郊农业前景广阔金鼎山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4左右,无霜期278天左右,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日照时数1218小时,光照条件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全镇耕地总面积59810.3亩,人均1.6亩,居红花岗区第一位,且土质发育成熟,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耕地面积宽,水稻农业开发条件好。土类面积大,适宜农、林、牧、渔业的开展。金鼎山镇产业构造调整初具规模,有银江村葡萄基地、金川村鱼腥草基地、板桥杨树基地、野里辣椒基地。全

20、镇村村通公路,运输条件好,利于开展城郊型农业,也有利于发挥*城区信息、技术资源优势,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开展与市场接轨的特色农业。三、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首先,金鼎山镇属于*市红花岗区郊区,距中心城区仅13km,交通方便,将鲜活农产品运到中心城区只要2030分钟。因此将金鼎山镇建成*市中心城区居民的蔬菜果品基地,猪、牛、羊、鸡、鸭、蛋及牛奶生产基地具有有利条件。其次,根据*市委、市政府十一五规划及2025远景目标,在未来的1015年中,两城区将开展成南至南白,北至董公寺的特大城市,城区人口将从现有的60余万人增加至200万左右,将比现有人口增加140万左右,由于城区人口剧增,对农产品蔬菜、水果

21、、肉食品、粮食等的需求量也要相应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两城区面积扩大,原来的近郊农村根本上并入市区,如忠庄、高桥、董公寺镇等,近郊农村的耕地面积减少,而处于远郊的金鼎山镇就势必承当起城区农产品供给的重任。第二节 制约因素一、根底设施仍不完善。从金鼎山镇所在地牛蹄至*市中心城区13km从原来的碎石路改成了沥青混凝土路,路面平顺,对促进金鼎山佛教旅游的开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不适应开展需要。二、产业规模有待提高,传统农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经济仍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城镇经济过渡时期,没有突破小农经济和单一经济构造的约束。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种植构造不尽合理,农业构造仍以种植业为主,林、牧、副、渔业所

22、占比例较小,缺少必要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大多数农产品是初级产品销售。农作物产量较高,但根本上只追求初级产品的数量,没有进展深加工增值,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较小,缺乏大量的产业转换传导媒介,开展不协调,没有形成合理的相互促进机制和劳动力转移机制;产业内部资源配置不尽合理,镇特色经济未形成,与相邻地区间产业构造趋同化比拟严重。三、金鼎山佛教文化旅游在黔北地区虽然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由于开发较晚,各种优惠措施不配套,效劳设施不太完善,尚不能形成影响全镇经济的支柱产业。佛教文化旅游业的开展也面临着开发资金缺乏,融资方式单一,内外旅游市场竞争的挑战。旅游宣传和招商引资宣传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23、对现有资源的包装推介没有强有力的筹划和运作,农村剩余劳动力生产技能低等因素也制约了旅游业的开展。四、金鼎山镇位于*市两城区湘江河主要干流洛江河上游,洛江河是*两城区人口的饮用水源。由于保护两城区饮用水源的需要,*市红花岗区严禁在金鼎山镇开展有污染的工业和乡镇企业。第四章 规划年限、指导思想、原则及依据第一节 规划年限及指导思想一、 规划年限规划期 20102030年 近 期 20102015年远 期 20162030年二、规划指导思想本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以农民为主体,一切从镇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

24、,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节约型低碳型社会的要求,组织发动和引导支持农民自主投工投劳,改善镇区根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整合各种资源,坚持政府引导、支持与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完善镇区根本的公共设施,改变村镇落后的面貌。第二节 规划原则、依据及目的一、 规划原则1、规划必须为全镇社会经济开展效劳,利于镇区建立,利于生产,方便生活。2、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镇区统筹规划,逐步分期建立。3、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大力加强镇区生态和环保设施的建立,大力加强镇区绿化,改善环境卫生。4、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5、

25、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充分利用镇区地理自然要素和人文环境,搞好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6、规划在用地布置上有利于充分发挥土地的使用价值,使新区建立与开发资金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促进镇区建立滚动开展。7、镇区布局与镇域生产力布局同步开展,实行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开展总体战略原则。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立管理条例; 3建立部村镇规划编制方法试行; 4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5*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年; 6乡镇集贸市场规划设计标准GJJT872000;7*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8*市红花岗区金鼎山、大板水旅游

26、区详细规划;9*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十一五方案及2025年远景目标;10*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11水污染防治法12*市中心城区饮用水源管理方法13防洪法三、规划目的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优势及本镇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促进开展,多渠道融资、引进客商进入金鼎山镇第二、三产业开发,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第五章 社会经济开展第一节 社会经济开展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实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以农民为主体,一切从村镇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节约型低碳型社会的要求。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实施科教兴镇、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开展战略,紧紧围绕金鼎山镇作为红花岗区生态大

27、区、旅游大区的定位,建立以旅游业为龙头,城郊农业为根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为羽翼的镇域产业体系,优化布局,强化市场,美化环境,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旅游产业开展的意见,把金鼎山镇建立成为*市的佛教文化旅游圣地,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经济强镇。第二节 经济开展措施一、经济开展战略重点 1、稳固旅游业的龙头地位,紧紧围绕红花岗区建立旅游经济强区的目标,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业的开展,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突出金鼎山镇佛教文化旅游和观光旅游特色。2、选择非公有制经济开展模式开展金鼎山镇旅游商品产业,将开展前景广阔的旅游商品特别是民族手工艺商品市场和红花岗

28、区乃至*省广博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相结合,引进或培养一个旅游商品龙头企业,带动金鼎山镇民族特色旅游商品的生产,使之形成*市旅游商品基地,并成为*红色旅游的延伸产业链。3、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前提下,做好农业产业构造的升级,优化农产品构造,提高优质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的比重,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优化区域构造,依托*市区市场,开展城郊型农业生产。4全力加快以钼、镍、镁、磷为重点的矿产资源开发。二、经济开展措施1、积极调整产业构造,合理配置资源要素。2、加强根底设施建立,改善金鼎山镇开展的硬环境。3、盘活旅游资源,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开展的良好环境。4、加快市场建立,强化市场管理,促进商品流通,活泼城

29、镇经济。5、稳定开展各类教育事业,努力提高社会整体素质,创造金鼎山镇文明安康的社会环境。6、加强规划管理,建立特色突出,环境舒适,设施较完善的新型旅游效劳城镇。7、注重生态环境的建立,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开展。第三节 社会经济开展预测一、经济开展目标以金鼎山镇政府工作报告、*市红花岗区金鼎山镇十一五方案及2025年远景目标为依据,结合城镇现状及资源特点,考虑到开展的可行性,规划力图经过510年的努力,形成适合金鼎山镇特点的,以旅游业、农业为依托,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开展,公共根底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及较高文明素质和较强综合实力的小城镇。其经济开展主要指标

30、见下表。金鼎山镇经济开展主要指标一览表单位:万元2009年近期2015年远期2030 年备注主要经济指标数量数量年递增%数量年递增%工农业总产值万元22803.8539244918776611农业总产值万元20003.85317438132598.4510工业总产值万元280052371132753.613乡镇企业产值万元5974117921284170.5614地方财政收入万元352.2814155090.9813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年398870651025734.149二、社会开展目标及村镇建立目标1、全镇总人口近期控制在37400人,远期控制在42800人,其中近期镇区人口达6917人,

31、远期达9960人。2、村镇人口受教育比重中,高中普及率达95%以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3、村镇播送电视覆盖率达100%,自来水普及率达100%。4、镇域医疗卫生保健条件有极大改善,村卫生室规模按12床/千人设置。 5、村镇的根底效劳功能得到加强,居民点建立以科学合理规划作指导,对居住环境恶劣的居民点实行撤迁合并、集中建立。6、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水平,结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使人均居住面积到达国家规定有关要求。7、完善全镇及镇区路网,解决过境交通问题,配套完善镇区的给排水、供电、通讯和集贸设施,同时考虑居民的休闲游憩用地。8、提高镇区环境卫生水平,提供质量优良的生活空

32、间。第四节 产业开展布局根据金鼎山镇的自身特点,规划确立四大产业板块:即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金鼎山佛教文化为代表的旅游业、矿业开发四大产业。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将镇域生产力开展主要方向确定为:第一产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具体在银江村、板桥村重点开展林业、养殖业;在野里、板桥、岩塘建立优质小辣椒基地5000亩;以金川为主的折耳根生产基地5000亩;建立以银江为主的晚熟葡萄5000亩;开展以黄钟为主的奶牛生产基地;开展奶牛300头;以银江、莲池为主的花卉、蔬菜生产基地。 第二产业出于对洛江河水质保护的需要。镇属的采煤,烧砖等重污染企业已全部关闭,金鼎山镇乡镇企业属空白

33、。金鼎山矿泉水厂已逐渐翻开市场,应抓住洛江河作为*市饮用水源,结合金鼎山镇内的山泉。水质纯粹、无污染、口感好的优势,大力开展罐装矿泉水,作好筹划和宣传,拓宽销路。第二产业的开展布局要结合金鼎山佛教旅游的优势,开展与佛教文化旅游相关的佛教文化用品,以及佛教文化纪念品的加工工业、林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严密结合野里的小辣椒肉厚、香而不辣、口味好的特点,借鉴*老干妈的成功经历,在野里建一辣椒加工厂,做好辣椒等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并建立与之配套的辣椒专业市场。黄钟抓好磷产品加工,黄钟、莲池、后庄全面开展好钼镍矿开采工程,促进二产的开展。第三产业做好金鼎山景区的建立。以开展金鼎山佛教文化旅游为主,以国家森林

34、公园大板水生态旅游,农家乐及远郊乡村生态旅游为辅形成金鼎山旅游大格局。重点要改善与佛教文化旅游相关的配套设施,扩大寺庙规模,增加实施,佛像塑造投入,得道高僧开坛释法,加大上山道路等根底设施的改善。结合每年的庙会,配合佛教文化旅游,规划在修建佛教文化素食一条街,形成佛教文化旅游的一大亮点。第六章 镇总体规划第一节 镇村现状分布特点及存在主要问题一、镇村现状分布特点金鼎山镇现辖8个行政村,114个村民组,全镇现状总人口34351人,全镇由1个镇区、8个行政村构成其分布格局。二、镇村分布存在的问题1、村庄之间联系只有步行或摩托车,其交通效率低,无法形成生产的互相协作,劳动产品量少质差。2、村庄分散,

35、根底设施(路、水、电)很难建立,一是投资不够,二是利用率也很低,运行本钱高。3、村庄分散,公共设施(学校、卫生院、文化站等)设置困难,一是合理的效劳*围内没有根本的效劳人口,造成公共设施资源浪费,不能维持其正常运行,二是合理效劳*围内的效劳人口不能建成一定规模的公共设施,这样公共设施的效劳质量大大下降,特别是教育质量的下降影响了文化的传播和村民素质技能的提高,生产力开展滞后。4、村庄分散自由开展将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生态建立,因为人的活动是生态失衡的主要原因,分散的人群将在不同地点,用一样方式向大自然低效率地索取物质,生态必将受到破坏。第二节 城镇性质及开展方向一、 城镇性质金鼎山镇是黔北佛教

36、圣地并兼顾旅游的小城镇,是*市郊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之一,以开展农业和佛教文化旅游为主要产业的中心城镇。二、城镇开展方向及用地规模1、城镇开展方向城镇开展方向以旅游业为主,重点强化中心镇区旅游效劳设施的建立,打通金鼎山-大板水-海龙囤的旅游线路。突出中心村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主中心镇区佛教旅游、一副金川村大板水景区、一带洛江河沿岸农家乐旅游带的规划布局,加速生态建立和城镇化建立,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开展。2、用地规模全镇面积146.5 km2。镇区人均建立用地按80-100m2/人控制,镇区建立用地规模控制在80公顷以内。中心村按150 m2/人控制。第三节 城镇化水平预测一、 金鼎山镇人口规模

37、预测人口规模1、现状人口:2009年全镇总人口34351人,其中:镇区人口5700人。 2、人口供需分析:镇区现状建成区面积38.2公顷,建成区向西莲池村方向,西北金鼎山方向开展,可作为镇区建立的用地合计78.1公顷。根据土地容量可容纳86789763人。金鼎山镇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随着旅游业的开展和风景区游客的提高,从事旅游效劳的人数也在量和质两方面需要相应增加。金鼎山镇的人口组成为当地居民、游客、工作人员。3、人口预测:金鼎山镇区人口到规划期末可到达9960人,近期为6917人。全镇人口到规划期末可到达 42800人,近期为37400人。人口计算公式为:Q总=Q1+Kn+

38、P 其中:Q总规划期总人口预测数人 Q总人口现状数人 K规划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n规划期限年 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A:金鼎山镇全镇人口预测分析:1自然增长;根据金鼎山镇1995年以来人口变化情况,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人口控制目标,规划近期2009-2015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取9,规划远期2016-2030年取7。故:Q2015=343511+96=36248 取36200人。 2机械增长:金鼎山镇镇域人口机械增长主要来自乡镇企业开展引入的劳动力和随着旅游业的开展而增加的效劳人员。根据经济开展指标和单位劳动力生产效率,确定金鼎山镇人口机械增长为:近期每年取100人,到2015年有500人。

39、远期每年取200人,到2025年有2000人。3流动人口:金鼎山镇旅游资源丰富,2009年游人到达5万人次,金鼎山镇的流动人口主要为游人。根据预测,到规划近期2015年旅游人口到达15万人次,平均每天到达714人按210天计,取700人,规划远期2025年到达30万人次,平均每天到达1429人按210天计,取1400人。综上所述,全镇人口预测为:近期Q2015=36248+500+700=37448 取37400人。流动人口不计自然增长,故规划远期人口自然增长为:Q2025=37400-7001+710=39351。远期Q2025=39351+2000+1400=42751 取42800人。B

40、:镇区人口规模预测分析: 金鼎山镇区2009年现状人口为5700人,根据镇区定性和功能需要可以确定,镇区人口增长除自然增长外,主要为机械增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迁村并点后的人口转移,外来人口转入也有一定数量。具体预测分析为:1自然增长人口:根据金鼎山镇1995年以来人口变化情况,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人口控制目标,规划近期2010-2015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取7,规划远期2016-2025年取6。故:Q2015=57001+76=5944 取5940人2机械增长:金鼎山镇区人口的机械增长主要来自乡镇企业开展引入的劳动力和随着旅游业的开展而增加的管理人员。根据经济开展指标和单位劳动力生产效率,确定金

41、鼎山镇人口机械增长为:近期每年取30人,到2015年有180人。远期每年取80人,到2030年有1200人。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口: 2009年金鼎山镇有农业人口31368人,农村劳动力18270个,占全镇人口的58%。金鼎山镇现有耕地59810.3亩,其中田28156.8亩,土31653.5亩,按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面积3亩测算,规划将产生剩余劳动力9962人。根据近年来剩余劳动力转移走向调查分析,结合金鼎山镇的文化、经济、交通等状况,确定劳动转移比例为:就地转入林业、牧业为35%,劳务输出10%,转移到周边大、中、小城市35%,就近转入镇区20%,由此可得,将有1992个剩余劳动力转到

42、金鼎山镇。近期按剩余劳动力转移数的40%计算,则有797人,远期按按剩余劳动力转移数的60%计算,则有1195人。综上所述,人口预测为:近期Q2015=5940+180+797=6917人 取6917人规划远期人口自然增长为:Q2030=69171+615=7566人 远期Q2025=7566+1200+1195=9961人 取9960人二、城镇化水平预测2009年金鼎山镇城镇化水平为13.8%,2015年金鼎山镇城镇化水平在20%左右,2025年金鼎山镇城镇化水平在30%左右。第四节 镇村体系规划一、 行政区划调整构思2004年7月,金鼎山镇党委、政府对全镇的行政村和自然村寨进展并村并组的工

43、作,现有1个社区,8个行政村,方案将青山老场并入牛蹄社区开展。目前各行政村经济开展主要方向如下:牛蹄社区:开展商业贸易、佛教旅游效劳、佛教旅游产品加工、天然矿泉水包装为主的乡镇企业。银江村:开展集市贸易、旅游效劳、葡萄、蔬菜种植。黄钟村:开展奶牛养殖,园林苗圃。莲池村:开展商品猪、牛养殖、无公害节水灌溉蔬菜种植。金川村:加快金鼎山佛教旅游景区的建立,积极开展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扩大旅游业规模。开展经果林和生态林。后庄村:开展晚熟葡萄种植,开展经果林和生态林的建立。岩塘村:开展辣椒、蔬菜种植。板桥村:开展林产品、商品猪养殖。野里村:积极开展花椒、辣椒种植,建立辣椒批发市场。二、镇村规模分级在*市

44、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充分结合村镇开展进程、交通、资源条件、生产力布局等综合因素,确定镇村建构体系为:镇-中心村-自然村。镇人口规模分级数量人口规模村镇名称中型城镇110750金鼎山镇区中心村8600-1500野里、莲池、黄钟钟银江、金川、后庄、岩塘、板桥自然村114201600分布全镇四、镇村空间布局规划根据金鼎山镇社会经济开展条件和现状村镇分布特点,结合镇域交通、生产力布局和镇规划构造确定镇空间布局为:以城镇金鼎山镇区为中心,以遵-松公路,牛-野公路,金-大-海公路为轴线,以金鼎山、大板水景区和镇综合农业开发区为南北两翼展开的格局布置。规划确定中型城镇一个,即金鼎山镇区;中心村八个,即野里

45、村、黄钟村,莲池村、银江村、后庄村、金川村、岩塘村、板桥村。其中野里村重点开展辣椒产业,做好辣椒批发市场的建立黄钟村重点为园林苗圃、花卉,莲池村做好乡村旅游效劳配套的建立;自然村114个。规划全镇形成镇中型城镇-中心村-自然村村的三级镇村构造体系。其中:镇区规划驻地,辖居委会1个;黄钟村规划驻地,辖基层村民组19个;莲池村规划驻地,辖基层村民组14个;后庄村规划驻地,辖基层村民组6个;金川村规划驻地辖基层村民组17个;银江村规划驻地辖基层村民组19个;岩塘村规划驻地辖基层村民组16个;野里村规划驻地辖基层村民组14个;板桥村规划驻地辖基层村民组9个;全镇形成一个镇区, 8个中心村,114个基层

46、村民组。第五节 镇村主要公共设施规划一、医疗卫生设施根据乡镇卫生院建立标准,当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大于1000元时,需设床位规模标准为12床/千人。规划期末全镇预测人口45200人,共需床位44床。结合*市实施卫生联建,卫生资源共享的政策,考虑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和金鼎山旅游业的开展对医疗卫生条件的要求将增强,规划确定镇卫生院设置床位16床。根据医疗卫生条件具体布局为:1、镇卫生院床位增至16床。2、考虑到增强旅游效劳功能的需要,在西北景区山门脚下设卫生分院,设置床位5床。3、其余中心村按照三室两员齐全的标准设置卫生室,设置不低于2床的床位。二、教育设施全镇在校学生4439人,占总人口的12.9%。

47、现设有9所小学,2所中学。在现有小学中,在教学条件不完善的同时还存在较为普遍的班级人数缺编,教育资源浪费的情况。中学存在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规划期末全镇规划总人口42800人,根据人口年龄构造特征,预计规划期末小学适龄儿童数为4800人,初中适龄儿童数为2900人。规划期末金鼎山镇满足9年义务教育共需小学9所,需中学2所。规划确定设完小9所,中学2所。布局情况详见下表: 学校名称规模地点规模班所在地筱泉小学6黄钟村其林完小新华小学13黄钟村完小下庄小学17莲池村孙家坳完小后庄小学9后庄村金堡完小金庄小学9金川村青年完小中心小学18牛蹄社区完小岩塘小学10岩躺塘村杠村完小板桥小学6板桥村新民完小

48、野里小学6野里村场上完小莲池中学12莲池村三角初中金鼎中学28银江村马道子完中第六节 镇村主要根底设施规划一 、公路交通规划 (一)对外交通金鼎山镇现主要的对外联系道路为遵义-松林公路,东面连接*市红花岗区,北面连接松林镇。松林-毛石公路穿过镇域*钟村。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公路交通规划,金鼎山镇对外交通公路规划如下:1、*市城市环城高速公路从金鼎山镇区边缘通过,设置金鼎山互通。2、遵义-松林公路升级改造为二级公路。将改线从镇区西北面通过。在镇区东西向与城镇主干道。3、规划金-大-海公路按三级公路标准。4、西线主要公路通道:镇区牛蹄社区野里平阳。提高等级公路标准。二 镇内交通*至松林的二级

49、公路穿越银江、莲池、黄钟三个行政村,并从镇区西北面通过。除此之外,金鼎山镇114个村民组,村村都通镇村公路。按四级公路标准。为了适应金鼎山镇的开展,规划改造和新建以下公路。1、牛蹄坪阳公路,全长14.285公里,改造为四级公路,柏油路面。2、新土沟公路硬化柏油路面3、莲池至黄钟公路硬化柏油路面4、塘村至后田至野里公路硬化柏油路面5、银江文星山至岩塘村阎王坝,岗村公路硬化柏油路面6、 2025年实现全镇公路硬化柏油路面二、给水排水规划 现状镇域内各村给水现状都是就近采用地下水或地表水作水源,不经处理直接饮用,水质达不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镇域排水均为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水、污水经路边排水明

50、沟或暗沟就近排入天然水体,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规划规划考虑各村应采取集中供水,就近取用水质较好的地面水或地下水作水源,水处理采用小型别离型净水设备进展处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做农灌,处理工艺采用操作管理容易,运行费用较低的稳定塘工艺。三、电力工程规划 (一)现状金鼎山镇供电由上级电源35kv松林变电站供电,主变压器容量10000KVA.现有负荷约4100KW.金鼎山镇主要用电负荷为农村照明及生产用电,2010年全镇用电210万KWh.全镇有10/0.4KV变压器108台,容量4610KVA,已实现村村通电. (二)规划根据本次红花岗区金鼎山镇镇规划,结合上级电力部门的规

51、划开展设想,应增大对电力根底设施的投入,特别是进展10KV线路新建、改造,加强电网构造,适应金鼎山镇社会经济开展布局,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电网,满足全镇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负荷及用电量预测采用弹性系数法,并用综合用电水平法、负荷密度法等进展校核,预测全镇用电水平如下表。项 目单 位近期2015年远期2025年负 荷KW519513480电 量万KWh338877用电负荷预测标准(1)生活用电标准按1.5KW/户;(2)公建用电标准按80KW/ha;(3)工业用电标准按200KW/ha;(4)农业用电标准按总用电量的25%;(5)不可预见用电量标准占总用电量的20%。按照*市农村电网建立与规划,到

52、2025年,全区的供电能力将有大幅度的提高。金鼎山镇镇域内各景点、景区分布较为集中,规划各景区原则上由就近的农网10kv线路供电。供电电源采用10kv线路,在农村电网建立改造的同时应兼顾各景区效劳设施的用电负荷,引入10kv专线供电。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金鼎山镇的经济将有较大的开展,用电负荷和用电量将有较大幅度的上升。预测近期全镇负荷约为 5195KW,人均用电量230.2KWh /年;远期全镇负荷约为13480KW,人均用电量449.4KWh /年。为适应金鼎山镇电力增长的需求,确保全镇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充分发挥国家电网的优势,配合红花岗区农网改造工程规划及两改一同价工程,改

53、造10KV输变电网络,形成全镇为一体的10KV骨架网络,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供电构造,覆盖全镇,满足社会经济开展对电力的需求。按照金鼎山镇村镇规划的社会经济开展布局以及有关规*要求规划为:1、根据镇域村级行政区划的调整、撤村并点及乡镇工业布局和负荷的开展,架设相应的10KV线路,增设相应的电力变压器和对已有的电力变压器进展增容。2、调整完善镇域的10KV供电网络,使全镇电网逐步趋于完善,减小供电半径,减少输电线路的电能损失,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开展需要。3、进一步进展农网改造工程,调整全镇的10KV电网,理顺农村用电管理体系,实行一户一表,实现同网同价,鼓励广阔农村实现电气化。(三)

54、实施与管理实施规划时,应根据经济开展的步调同步进展,在节约投资的前提下,保证电力规划的实施,使供电网络系统到达先进水平。四、电信工程规划(一)现状金鼎山镇辖已实现光缆数字传输程控交换,并建成了局间中继光同步网。2009年全镇程控交换机3047门,实装机2245部,普及率为6部/百人,村通话率达100%。(二)规划根据镇总体规划,结合市、区电信部门的有关规划及开展设想,全镇近期有线率应到达6部/百人,全镇实装用户数为2346门;远期全镇有线普及率为13部/百人,实装用户达5785门左右。按照市、区电信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划及开展设想,今后移动的普及率要大大高于上述水平。根据预测结果,应进一步加快

55、电信开展步伐,扩大镇政府驻地建电信所规模。同时,加强农村网络的建立,增强综合通信能力,增大对电信设施的投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逐步解决以村通为代表的农村电信市场普及问题,带动全镇农村电信的全面开展。远期金鼎山镇的交换机应视实际分步扩容,到规划期末,交换机容量应达6000门。逐步实现与其它村镇间低呼损直达路由,全镇电信应以最大限度满足电信市场需求为目的,大力开展网、数据通信网、宽带传输网。逐步开展以IP为主导的新一代数据通信业务,构建融语音、数据、图像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通信网。(三)实施与管理电信设施是国民经济开展中重要的根底设施,电信部门必须与城镇建立部门严密配合,统一合理地安排用地,以使电信

56、设施建立得以顺利实施。在镇区内通过的光缆宜在电信电缆管道内敷设,在镇区边缘及市郊通过的光缆宜埋地敷设,并留出相应的光缆保护区,其*围为自埋光缆两侧各0.75m的平行区域。该区域内上方不得堆放重物、不得修建建筑物及构筑物,不得种植根系兴旺的树木。如假设工程用地需要,必须与电信部门商定可靠的工程保护措施,征得主管部门的同意。第二篇 镇区建立规划第一章 现状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节 现状概况一、人口:金鼎山镇镇区位于银江村内,是金鼎山镇政府所在地。现状总人口57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6人。二、教育设施:现有小学一所,规模23班,在校学生人数879人,教职工49人;有幼儿园一所,但规模较小。三

57、、医疗保健:现有医疗机构一处,即金鼎山镇卫生院,医务人员19人,床位11床。四、行政管理:有镇政府及其政府职能部门。五、商业效劳:商业效劳主要集中在洛江*面的新街,门类为饮食、百货、日用、日杂等。另沿遵松公路道路两侧分布有几十家商业门市。六、文化娱乐:现有精神文明活动中心一处。七、工业建筑:原*磷肥厂搬迁后,现在规划*围内现仅有金鼎山矿泉水厂。八、闭路电视:闭路电视覆盖率达98%。九、仓储:现状仓储仅有粮管所。十、供水:现有自来水厂一个十一、排水:有一个日处理污水500吨的污水处理厂,仍有局部污水不能处理十二、环境质量现状:现状建城区由于缺乏绿地、缺乏统一规划、根底设施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居住环

58、境质量较差。十三、根底设施现状:金鼎山镇镇区现有道路,除穿镇而过的遵松公路,有新修的新街,原磷*肥厂遗留的局部厂区道路。镇区通村公路局部仍未硬化。第二节 建立用地现状与评价一、 用地现状规划用地所处区域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地势高,起伏大,总的是西北高,中南部低。最高海拔979米,为金鼎山山门,最低海拔844米,为中部洛江河。相对高差135米。现状用地沿遵松公路以镇政府所在地为中心进展开展。中部偏北为原*磷肥厂厂区。 二、建立用地评价金鼎山属较典型的山区小城镇,其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势总体呈带状形,西北部、南部高,中部,中南低,用地从中间凹地向西、西北方向延伸,规划*围总用地170.71公顷。将

59、规划的用地根据其坡度分为四种用地类型:1、已建用地:现状城镇建立已利用的土地。在建立规划*围内面积为37.7公顷,占22.1%。2、适建用地:坡度小于10%的用地。在建立规划*围内面积为47.63公顷,占27.90%。3、宜建用地:坡度1025%的用地。在建立规划*围内面积为25.1公顷,占14.70%。4、不宜建用地:坡度大于25%的用地。在建立规划*围内面积为54.5公顷,占31.92%。5、河流水域用地:在建立规划*围内面积为4.78公顷,占2.80%。第三节 建立存在的问题一、山区特征明显,地形起伏较大,建立投资较大。二、现状建立比拟零散,土地使用率不高,土地浪费较为严重。三、道路网络

60、不成系统,除穿镇而过的遵松公路,新街路况较好外,其余道路路况较差,无社会停车场。四、公共设施缺乏,公共绿地少,对现有的自然环境及景观未充分利用。第二章 镇区开展方向第一节 镇区开展方向及用地规模根据镇区用地特点,确定镇区开展方向为西面,西北面。规划结合洛江河的整治,将搬迁的村民的安置地块布置于中心小学西面,紧靠新街建立。既保证了新街建立的延续性,也便于根底设施的建立。规划结合金鼎山佛教旅游的开展,将其配套设施用地布置于西北部金鼎山寺庙山门脚下。现状建成区面积37.74公顷,人均建立用地88.1平方米。根据国家标准,人均建立用地按80100m2/人控制,建立用地规模控制在80公顷以内。用地开展方向和*围:根据用地特点,确定开展方向为北面金鼎山寺庙方向和西南方向开展。规划*围北至金鼎山寺庙山门、南至牛蹄水厂,东至磷肥厂加油站,西至小河沟。规划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