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春《数学物理方法》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45

上传人:住在****她 文档编号:89021461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2春《数学物理方法》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45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2春《数学物理方法》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45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2春《数学物理方法》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45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22春《数学物理方法》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4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春《数学物理方法》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45(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2春数学物理方法综合作业一答案参考1. 不确定原理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不确定原理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原理的物理意义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任意时刻,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时间和能量的不确定原理的物理意义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微观粒子,任意时刻,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时间和能量2. 电荷均匀分布在一无穷长圆柱内,电荷体密度为,在其中挖去一无穷长的空腔,空腔与圆柱轴向平行,相距为a,求腔电荷均匀分布在一无穷长圆柱内,电荷体密度为,在其中挖去一无穷长的空腔,空腔与圆柱轴向平行,相距为a,求腔中任一点的场强用补偿法解此题,设场中任一点距O和O分别为r,r,由高斯定理可求得 3

2、. 现有两个16mm电影摄影机镜头,其焦距和相对孔径数据如下: 1)f=1000mm,D/f=110。 2)f=10现有两个16mm电影摄影机镜头,其焦距和相对孔径数据如下: 1)f=1000mm,D/f=110。 2)f=10mm,D/f=12。 而其片框尺寸104mm75mm是固定不变的。试求: 1)这两个物镜的物方视场角2。 2)当物体离开摄影物镜10m时,这两个物镜的垂轴放大率分别各等于多少? 3)摄影师拍远距离特写“镜头”时,用长焦距镜头还是用短焦距镜头? 4)摄影师拍全景时,用长焦距镜头还是用短焦距镜头? 5)为什么现在的照相机上除了标准镜头(又称常摄镜头,即经常拍摄的镜头)还要配

3、置长焦距和短焦距镜头?正确答案:4. 处于黏流态下的聚合物,可以运动的单元有( )。 A链段 B链节 C整个分子链 D侧基 E短支链处于黏流态下的聚合物,可以运动的单元有()。A链段B链节C整个分子链D侧基E短支链ABCDE5. 在热水瓶里灌进质量m=1.00kg的水热水瓶胆的内表面S=700cm2,瓶胆内外容器的间隙d=5.00mm,间隙内气体压强p=1在热水瓶里灌进质量m=1.00kg的水热水瓶胆的内表面S=700cm2,瓶胆内外容器的间隙d=5.00mm,间隙内气体压强p=1.00Pa假设热水瓶内的热量只是通过间隙内气体的热传导而散失试确定约需要多少时间容器内的水温从90降为80,取环境

4、温度为206. 在GPC测量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时,相对分子质量愈大的级分,其淋洗体积Ve愈大。( )在GPC测量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时,相对分子质量愈大的级分,其淋洗体积Ve愈大。()错误7. 在一个导体球壳内放一个电荷量为Q(Q0)的点电荷,用E表示球壳外任一点的电场强度,则 ( ) A当Q在球壳中央在一个导体球壳内放一个电荷量为Q(Q0)的点电荷,用E表示球壳外任一点的电场强度,则()A当Q在球壳中央时,E=0B不论Q在球壳内何处,E一定为零C只有当Q在球心且球壳接地时,E=0D只要球壳接地,不论Q在球壳内何处,E一定为零D8. 取一根劲度系数为k,自由长度为L,质量为m的均

5、匀柱形弹性体。 (1)将其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端固定,另一端施以取一根劲度系数为k,自由长度为L,质量为m的均匀柱形弹性体。(1)将其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端固定,另一端施以外力,使弹性体缓慢伸长L1,试求其内含弹性势能Ep1;(2)将其竖直悬挂,平衡后计算弹性体伸长量L2和内含弹性势能Ep2。原长L,劲度系数为k的柱形弹性体,如果原长中任意一段的劲度系数为 则称为弹性结构处处相同的柱形弹性体。通常约定,若无特殊说明,所给柱形弹性体均按弹性结构处处相同处理。 设柱形弹性体两端受拉力或压力F,沿长度方向无其他外力,平衡时体内弹性力处处同为F,长度方向形变量为 任意原长z段的形变量为 整个弹性体内含

6、的弹性势能为 质量可略的柱形弹性体,无论水平或竖直放置,也无论沿长度方向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只要弹性体本身除两端受拉力或压力外,沿长度方向不受其他外力(竖直悬挂时弹性体所受重力可略),那么,弹性体内弹性力仍是处处与两端外力相同,关于L,Ep的上述三式均成立。轻弹簧便属此例。 质量不可忽略的柱形弹性体水平放置,除两端受力外,沿长度方向无其他外力平衡时体内弹性力仍是处处与两端外力相同,故关于L,Ep的上述三式仍成立若弹性体沿长度方向处于变化的运动状态,则因质量和加速度的存在,体内弹性力不再处处相同,关于L,Ep的上述三式不再成立这样的弹性体若是竖直悬挂,下端不施外力,平衡时也会因重力的存在而使体

7、内弹性力从下端的零值单调递增到上端的mg值,其中m是弹性体质量。于是,关于L,Ep,的上述三式也不再成立。质量不可忽略的弹簧便是这样的弹性体。 (1)缓慢伸长可处理为时时平衡,据上所述,有 (2)弹性体处于原长时,将悬挂点记为x=0,弹性体沿长度方向各部位均可用坐标x(0xL)标记悬挂平衡后,取x到x+dx段,其劲度系数为 该小段两端分别受拉力: 下端: 上端: 两者差无穷小量,可处理为两端各有(m/L)(L-x)g拉力。该小段伸长量为 弹性体伸长量便是 x到x+dx段内弹性力处处相同,内含弹性势能 弹性体内含的弹性势能便是 9. 试总结应用薛定谔方程处理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一般方法试总结应用薛

8、定谔方程处理微观粒子运动状态的一般方法正确答案:(1)提出势能模型给出势能函数;(2)代入薛定谔方程求解波函数;(3)分析讨论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1)提出势能模型,给出势能函数;(2)代入薛定谔方程求解波函数;(3)分析讨论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10. 试述聚合物结晶与非晶结构模型。试述聚合物结晶与非晶结构模型。(1)结晶高聚物的结构模型 两相结构模型,又叫缨状胶束模型或织态结构模型,它是把整块高聚物看作是晶体嵌在无定形之中。 实验依据:X射线衍射图案中,除有代表晶区结构的衍射环外,还有与非晶区对应的弥散环;高聚物的熔点是个范围;高分子晶体尺寸为110-6610-6cm,小于高分子链长(10-

9、410-3cm)。 模型要点:单个大分子能同时穿过一个或几个晶区和非晶区,所以晶区和非晶区两相共存且不分离;晶区是若干个分子链段规整堆砌而成,链段轴与晶轴平行;非晶区中大分子链仍是无规卷曲且相互缠结;结晶度是晶区所占聚集体中的百分数。 能解释的事实:晶区尺寸小于高分子链长,结晶不完善,熔点是个范围常称作熔限。 不能解释的事实:聚癸二酸乙二醇酯是球晶,用苯腐蚀后,非晶部分消失,只剩下发射状的晶区。这说明晶区与非晶区相互共存,但可分离,另外,现在可制备出结晶度高达90%的聚合物,这用两相结构模型是不能解释的,特别是单晶的发现,使人们对这个模型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现仍可用于解释快速结晶得到的结晶结构。

10、 规整折叠链结构模型。把高聚物晶体看成是由链规整折叠的片晶所构成。 实验依据:很多高聚物在适宜的条件下,都能生成单晶体,不同高聚物的单晶外形不同;晶片的厚度大都为10-6cm,但分子链长却为10-410-3cm,所以晶片的厚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无关;电子衍射发现分子链方向与晶片表面垂直。 模型要点:在不影响键长、键角且表面能最小的前提下,整个大分子链是规整地反复地排入晶格的;为了使体系能量更低、更稳定,大分子链折叠时有自动调整厚度的倾向,且晶片厚度为10-6cm最合适,这个数值是通过计算得出的。也可做如下的定性解释:若折叠的厚度越小,比表面积就越大,则表面能越小,为了减少表面能,要求折叠的越小越好

11、。但大分子链折叠的厚度越小,拐的弯子就越多,在拐弯处为旁式构象,其余为反式构象。所以,晶片厚度越小,所含的旁式构象就越多,体系的能量就越高,越不稳定。这两种反向作用的结果,使晶片厚度恰好为10-6cm时最合适。 能解释的事实:高分子能形成单晶,且晶片的厚度与相对分子质量无关。 不能解释的事实:高聚物取向后强度增加;X射线衍射为什么有弥散环;晶体密度小于按晶胞参数计算的理论值。 松散折叠链模型。实验依据:电子显微镜、核磁共振和其他实验研究发现,即使在高聚物单晶中,仍然存在着晶体缺陷,特别是有些单晶的表面结构非常松散,使单晶的密度远小于理想晶体的密度值,并测得单晶的结晶度为75%85%。这说明即使

12、是单晶,其表面层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无序的。基于这些实验事实,Fisher提出了松散折叠链模型,作为对原来规整折叠链模型的一种修正。 模型要点:在结晶高聚物的晶片中,仍以折叠的分子链为基本结构单元,只是折叠处可能是一个环圈,松散而不规整(相当于非晶区),而在晶片中,分子链的相邻链段仍然是相邻排列的。 插线板模型。Flory以聚乙烯的熔体结晶为例,进行了半定量的推算,证明由于聚乙烯分子的无规线团在熔体中松弛的时间太长,而实验观察到聚乙烯的结晶速度又很快,结晶时分子链根本来不及作规整的折叠,而只能是局部链段无规地排入晶片中。在同一个晶片中,可以是同一个分子链的链段,也可以是其他大分子链的链段,根本不全

13、是由同一个分子链相连接的链段。因此,对同一层晶片而言,其中链的排列方式与老式电话交换台的插线板相似。晶片表面上的分子链就像插头电线那样,毫无规则,也不紧凑,构成非晶区。所以这种模型称为插线板模型。 伸直链模型。1969年,有人用固态聚合制得聚双炔类宏观单晶体,其中大分子链是完全伸直的,如图2-7所示。单晶体积较大,可达厘米级。伸直的分子链方向平行于晶面,晶体的强度很大。另外,聚乙烯在高压下也可以得到完全伸直链的晶体(图2-1)。 隧道-折叠链模型。鉴于实际高聚物结晶大多是晶相与非晶相共存,各种结晶模型都有其片面性,Hosemann综合了各个结晶模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折衷的模型,称为隧道一折叠链

14、模型。它包括了在高聚物晶态结构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形态。因而特别适用于描述半晶聚合物中复杂的结构形态。 (2)高聚物非晶态的结构模型 两相模型(或两相球粒模型)。实验事实:实验测得许多高聚物非晶与结晶密度比a/c为0.850.96,而按分子链呈无规线团形态的完全无序的模型计算,a/c0.65,这种密度比的偏高说明非晶中包含有规整排列部分;有些聚合物如聚乙烯、聚酰胺等结晶速度很快,这用无规线团模型是难以想像的。另外,电子显微镜发现有直径为5nm左右的小颗粒(有序区)。 模型要点:非晶态结构由折叠链构成的粒子相(有序区)和由无规线团构成的粒问相(无序区)组成。用这一模型就可以解释上述实验事实。 无

15、规线团模型。实验事实:橡胶的弹性理论完全是建立在无规线团模型的基础上,在小形变下,这个理论能很好地与实验相符;橡胶的弹性模量和应力一温度系数关系并不随稀释剂的加入而有反常的改变;在非晶高聚物的本体和溶液中,分别用高能辐射使高分子发生交联,实验结果并未发现本体体系中发生分子内的交联倾向比溶液中更大;用x射线小角散射实验测定含有标记分子的聚苯乙烯本体试样中聚苯乙烯分子的旋转半径,与在溶液中聚苯乙烯分子的旋转半径相近;特别是中子小角散射实验测定一些聚合物本体的回转半径与在溶液中一样。 模型要点:非晶态结构完全由无序的无规线团组成。 11. 若与Rhkl平行,Rhkl是否是的整数倍?以体心立方和面心立

16、方结构证明之若与Rhkl平行,Rhkl是否是的整数倍?以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结构证明之若与Rhkl平行,Rhkl一定是的整数倍对体心立方结构,由固体物理教程(1.2)式可知 a=a2+a3,b=a3+a1,c=a1+a2, Rhkl=ha+kb+lc=(k+l)a1+(l+h)a2+(h+k)a3=p(l1a1+l2a2+l3a3),其中p是(k+l)、(l+h)和(h+k)的公约(整)数 对于面心立方结构,由固体物理教程(1.3)式可知, a=-a1+a2+a3,b=a1-a2+a3,c=a1+a2-a3, Rhkl=ha+kb+lc =(-h+k+l)a1+(h-k+l)a2+(h+k-l)

17、a3 =P(l1a1+l2a2+l3a3), 其中P是(-h+k+l),(h-k+l)和(h+k-l)的公约(整)数 12. 一直流变电站将电压为500kV的直流电通过两条截面不计的平行输电线输向远方,已知两输电导线间单位长度的电容一直流变电站将电压为500kV的直流电通过两条截面不计的平行输电线输向远方,已知两输电导线间单位长度的电容为3.010-11Fm-1若导线间的静电力与安培力正好抵消,求:按题意单位长度导线所受的安培力和静电力平衡,即 FE=FB 因为 所以 而 由式得$输出功率为 N=IU=2.25109W 13.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折射现象的是()A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象在水

18、面处折断了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C阳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折射现象的是()A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象在水面处折断了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C阳光下,立竿见影D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鱼群和水草A、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象在水面处折断了;B、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D、在岸边看见水中的鱼群和水草,都是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都象属于光的折射,因此这些选项都不符合题意;C、阳光下,立竿见影,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14. ( )目前认为不是基本粒子。A、电子B、正电子C、反中子D、Higgs玻色子( )目前认为不是基本粒子。A、电子B、正电子C、反中子D、Hig

19、gs玻色子正确答案:C15. 将具有间距为05 mm的竖直双狭缝的不透明屏置于分光计的平台上,以波长为=600 nm的单色平行光照将具有间距为05 mm的竖直双狭缝的不透明屏置于分光计的平台上,以波长为=600 nm的单色平行光照射,其中一个缝通过的能量为另一个的4倍,置于焦距为200 mm的透镜焦平面上的光屏上形成干涉花样。 试求:(1)干涉花样条纹间距; (2)干涉花样可见度正确答案:解:(1)条纹间距为y=(r0/d)将r0=200mm,d=05mm和=60010-6mm代入上式,得y=200/0.560010-6mm=024mm(2)由缝中能量分布可知I1:I2=4:1则A1:A2=2

20、:1故A1=2A2Amin=A1A2=A2Amax=A1+A2=3A2Imin=A21Imax=9A22则干涉条纹的可见度为16. 密度为的黏性液体,因重力作用在半径为R的竖直圆管道内向下作定常流动。已测得管道的体积流量为QV,试求液体密度为的黏性液体,因重力作用在半径为R的竖直圆管道内向下作定常流动。已测得管道的体积流量为QV,试求液体的黏度。gR4/8Qv17. 3一甲基一3一庚醇质谱基峰的mz是多少?为什么?谱图中是否会出现mz59、45、31峰?如果有,给出可能的3一甲基一3一庚醇质谱基峰的mz是多少?为什么?谱图中是否会出现mz59、45、31峰?如果有,给出可能的裂解过程。正确答案

21、:基峰mz是73醇类化合物典型裂解是羟基的CC键断裂形成极强的mz31系列峰此处化合物为叔醇按照最大烷基优先丢失原则失去丁基形成mz73的基峰。谱图中会出现mz59、45、31峰。其裂解过程如下:rn基峰mz是73,醇类化合物典型裂解是羟基的CC键断裂,形成极强的mz31系列峰,此处化合物为叔醇,按照最大烷基优先丢失原则,失去丁基形成mz73的基峰。谱图中会出现mz59、45、31峰。其裂解过程如下:18. 水面上浮一层油,若一束红光从空气以适当的角度射入油层,通过水后再经过玻璃器皿射出。已知油的折水面上浮一层油,若一束红光从空气以适当的角度射入油层,通过水后再经过玻璃器皿射出。已知油的折射率

22、n1=147,水的折射率,n2=133,玻璃的折射率n3=15。设光线在油中、水中和玻璃中的频率分别为v1、v2、v3,传播速度分别为v1、v2、v3,光的波长分别为1、2、3,则下列物理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v1v2v3,v1=v2=v3,1=2=3。Bv1=v2=v3,v2v1v3,2v1v3。Cv1v2v3,v2v1v3,2v1v3。Dv1=v2=v3,v1v2v3,1v2v3。正确答案:B19. 氢原子光谱中,同一谱系的各相邻谱线的间隔是否相等?(2)试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公式说明当量子数n氢原子光谱中,同一谱系的各相邻谱线的间隔是否相等?(2)试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公式说明当量子数n增大时能

23、级的变化情况以及能级间的间距变化情况正确答案:20. 人站在平面镜前4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_m人站在平面镜前4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_m因平面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此时物距是4m,所以像距也是4m,即像距镜面的距离为4m,故答案为:421. 用一根穿过空管的轻绳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一只手竖直拿着管子,另一只手拉着绳子,这时甩动小球,使小球以恒定用一根穿过空管的轻绳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一只手竖直拿着管子,另一只手拉着绳子,这时甩动小球,使小球以恒定速率在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当半径为r1时,角速度变为1;把绳子抽短,使小球的轨道半径缩小到r2,角速度变为2。2和1的关系应是()AB

24、CDA22. 一交联橡胶,未交联前相对分子质量为50万,交联后Mc为1万,在25时测得密度为lgcm3,当为2时,试计算该交联橡一交联橡胶,未交联前相对分子质量为50万,交联后Mc为1万,在25时测得密度为lgcm-3,当为2时,试计算该交联橡胶的杨氏模量。23.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质谱出现mz149基峰是否合理?试解释。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质谱出现mz149基峰是否合理?试解释。正确答案:合理。rn合理。24. 工业上常用( )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 )。工业上常用( )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 )。正确答案:分离因子;固有分离

25、因子分离因子;固有分离因子2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只要发音体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音调的B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是调节响度的C只要发音体在空气中振动,我们就可以听到它的声音D人对着扩音机说话,音调会改变(1)收音机中的音量开关调节声音的响度的,故A不正确,B正确;(2)物体只要振动就能发出声,但不是所有的声我们都能听见,声音响度很小或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我们是听不到声音的,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3)人对着扩音机说话,声音的响度变大,但是音调不变,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26. 一定体积的水完全凝

26、固成冰时,体积_,质量_,密度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一定体积的水完全凝固成冰时,体积_,质量_,密度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形状、温度、位置、状态均无关系,所以,水凝固成冰后,其质量不变;因为水在04之间会反常膨胀,所以体积会增大;(2)因为密度与温度有关,由于物体在温度发生改变时,体积会发生变化(即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质量不变,则物质的密度要随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由=mv可知,水凝固成冰后,其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密度减小故答案为:变大、不变、变小27. 在氢原子发射的光谱中,最大的频率是多少?它属哪个光谱系?在氢原子发射的

27、光谱中,最大的频率是多少?它属哪个光谱系?正确答案:28. 电与磁不同的一点是,不存在磁单极。( )电与磁不同的一点是,不存在磁单极。( )正确答案:29. 一维周期势函数的付里叶级数 中,指数函数的形式是由什么条件决定的?一维周期势函数的付里叶级数中,指数函数的形式是由什么条件决定的?周期势函数V(x)付里叶级数的通式为 上式必须满足势场的周期性,即 显然 要满足上式,n必为倒格矢 可见周期势函数V(x)的付里叶级数中指数函数的形式是由其周期性决定的 30. 从不确定关系能得出“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是无法确定的”吗?从不确定关系能得出“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是无法确定的”吗?正确答案:这个判断是不

28、对的。首先从量子力学角度说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是由波函数决定的只要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解出波函数状态也就确定了。无论是否为本征态本征态只是某一物理量取定值而已。其次不确定关系是表述两个共轭量(AB)之间不能同时确定而在某一个确定的状态(波函数)中要想确定两个物理量(AB)中的某一个都是可以的(按该物理量的本征态展开即可)。只是要同时确定这两个量是不可以的。因此说本题的判断是对“状态”和“不确定”概念理解错误所造成的。这个判断是不对的。首先,从量子力学角度说,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是由波函数决定的,只要通过求解薛定谔方程,解出波函数,状态也就确定了。无论是否为本征态,本征态只是某一物理量取定值而已。其次

29、,不确定关系是表述两个共轭量(A,B)之间不能同时确定而在某一个确定的状态(波函数)中要想确定两个物理量(A,B)中的某一个都是可以的(按该物理量的本征态展开即可)。只是要同时确定这两个量是不可以的。因此说,本题的判断是对“状态”和“不确定”概念理解错误所造成的。31. 看电视节目时,如果附近有汽车路过或有人使用冲击电钻时,为什么电视屏幕上会出现成串的不规则雪花?看电视节目时,如果附近有汽车路过或有人使用冲击电钻时,为什么电视屏幕上会出现成串的不规则雪花?答:汽车路过或使用冲击电钻时,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的电磁波被电视机接收放大,形成干扰,所以出现了不规则的雪花32. 单色电磁波的强度是Nh,其

30、中N是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光子数问:照在全反射镜面上的辐射压强是多少?单色电磁波的强度是Nh,其中N是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光子数问:照在全反射镜面上的辐射压强是多少?辐射压强(光压)是由光子流经反射镜后的动量改变而引起的光子的能量为 E=h=hc/ 动量为 光强,与光子流密度N的关系为 I=Nh 故动量流密度为 P=Nmv=Nh/c 由于镜面的全反射,动量流密度的改变量为 P=2P-2Nh/c 按动量定理,镜面的辐射压强为 f=P=2Nh/c, 即平均光压为 f=2I/c 33. 平板的多光束干涉A形成条件是在平板的表面镀增透膜。B透射场的特点是在全暗的背景上得到极细锐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31、A形成条件是在平板的表面镀增透膜。B透射场的特点是在全暗的背景上得到极细锐的亮纹。C膜层的透过率越高,透射场亮纹越细锐。D透射场亮纹的光强等于入射光强。正确答案:BD34. 由于聚合物具有黏弹性,其力学行为与以下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 (A)温度 (B)时间 (C)外力大小 (D)都有关由于聚合物具有黏弹性,其力学行为与以下哪些因素密切相关:()(A)温度(B)时间(C)外力大小(D)都有关D35. 圆形镜对称共焦腔TEM00模和TEM01模在镜面处通过半径a=0的圆孔光阑后,所损失的能量百分比各为多圆形镜对称共焦腔TEM00模和TEM01模在镜面处通过半径a=0的圆孔光阑后,所损失的能量百

32、分比各为多少?正确答案:共焦腔TEM00模镜面处光强分布:rn式中0为自由空间波阻抗0=(00)1/2=377。rn 共焦腔TEM01模镜面处光强分布rn共焦腔TEM00模镜面处光强分布:式中0为自由空间波阻抗,0=(00)1/2=377。共焦腔TEM01模镜面处光强分布36. 填隙杂质原子扩散系数比晶体缺陷自扩散系数大的原因是什么?填隙杂质原子扩散系数比晶体缺陷自扩散系数大的原因是什么?正常晶格位置上的一个原子等待了时间后变成填隙原子,又平均花费时间 后才被空位复合重新进入正常晶格位置,其中2是填隙原子从一个间隙位置跳到相邻间隙位置所要等待的平均时间填隙原子自扩散系数反比于时间 因为 所以填

33、隙原子自扩散系数近似反比于填隙杂质原子不存在由正常晶格位置变成填隙原子的漫长等待时间,所以填隙杂质原子的扩散系数比母体填隙原子自扩散系数要大得多 37. 一玻色气体有N(N1)个粒子,每个粒子有两个能级,能量分别为0与,简并度分别为与.试确定低能级占有数为高能级占一玻色气体有N(N1)个粒子,每个粒子有两个能级,能量分别为0与,简并度分别为与.试确定低能级占有数为高能级占有数两倍时的温度T温度T满足 . 38. 离平面镜 2m处站立一个身高1.2m的儿童,他离平面镜里自己的像的距离是_m,像高_m。当人远离平面离平面镜 2m处站立一个身高1.2m的儿童,他离平面镜里自己的像的距离是_m,像高_

34、m。当人远离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会_。(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4;1.2;不变39. 已知聚异丁烯溶解在苯中,该溶液的温度为24。(1) 在温度时,聚异丁烯苯溶液中第二维利系数A2及扩张因子a的已知聚异丁烯溶解在苯中,该溶液的温度为24。(1) 在温度时,聚异丁烯苯溶液中第二维利系数A2及扩张因子a的数值各是多少?(2) 比较40的聚异丁烯溶液中的第二维利系数A2及a的数值有何变化?(1) 在温度时,聚异丁烯苯溶液中第二维利系数A2及KM,其中扩张因子a的数值各是A20,1。(2) 第二维利系数A2可作为高分子链段与链段之间以及高分子链段与溶剂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量度,它与溶剂化作

35、用和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有密切的关系。40高于该溶液的口温度为24,由于溶剂化作用,相当于在高分子链的外面套了一层溶剂分子组成的套管,它使卷曲的高分子链伸展。温度愈高,溶剂化作用愈强,相当于套管愈厚,高分子链也愈伸展,A20,1。40. 为什么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黏流活化能几乎没有影响,对黏流温度却有较大的影响?为什么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黏流活化能几乎没有影响,对黏流温度却有较大的影响?物质的流动是通过分子向周围空穴的跃迁来实现的,黏流活化能就是分子向空穴跃迁时克服周围分子的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高聚物的流动不是简单的整个分子的迁移,而是通过链段的相继跃迁来实现的,高聚物的流动单元是链段。因此

36、高聚物的黏流活化能表示的是链段向空穴跃迁时克服周围分子的作用所需要的能量。对于同一聚合物,其链段单元的大小相差不大,也就是说相对分子质量增大,链段大小不变,黏流活化能也几乎不变。因此,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黏流活化能的影响较小。而黏流温度是聚合物开始流动的温度,也就是分子链开始运动的温度,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为实现黏性流动所需要协同运动的链段数就越多,分子之间的相互运动需要克服的摩擦阻力也越大,因此必须在更高的温度下才能流动,所以,相对分子质量对黏流温度的影响较大。41. 要使汽车能以速率v=100千米/小时驶过半径R=200米的水平弯道,车胎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至少要多大?要使汽车能以速率v=

37、100千米/小时驶过半径R=200米的水平弯道,车胎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至少要多大?min=0.39442. 列出下列聚合物熔点顺序,并说明理由: 聚丙烯;聚丁烯-1;聚乙烯;聚戊烯-1;聚庚烯-1。列出下列聚合物熔点顺序,并说明理由:聚丙烯;聚丁烯-1;聚乙烯;聚戊烯-1;聚庚烯-1。聚丙烯聚乙烯聚丁烯-1聚戊烯-1聚庚烯-1。 聚丙烯由于侧甲基的空间阻碍,使柔性降低,从而Tm较聚乙烯的高。另一方面从聚丁烯-1到聚庚烯-1,随着取代基中亚甲基数目增大,高分子链间的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依次降低,从而Tm较聚乙烯的低,侧基越长,Tm越低。 43. 一绝缘金属物体,在真空中充电达某一电势值,其电场

38、总能量为W0若断开电源,使其上所带电荷保持不变,并把它浸没在相对介电常量为er的无限大的各向同性均匀液态电介质中,问这时电场总能量有多大?一绝缘金属物体,在真空中充电达某一电势值,其电场总能量为W0若断开电源,使其上所带电荷保持不变,并把它浸没在相对介电常量为er的无限大的各向同性均匀液态电介质中,问这时电场总能量有多大?答案:44. 质量70kg的人股骨长为60cm、平均截面积为5.0cm2.试求: (1)此人双腿站立时,股骨中的压应力和股骨长度的改变质量70kg的人股骨长为60cm、平均截面积为5.0cm2.试求:(1)此人双腿站立时,股骨中的压应力和股骨长度的改变量;(2)此人单腿站立时

39、,股骨中的压应力和股骨长度的改变量查表可知,骨压缩时的杨氏模量E=0.91010Nm-2. (1)双腿站立时腿骨中的改变量l=l0=7.6210-56010-2=4.5710-5(m) (2)单腿站立时腿骨中的改变量l=l0=1.5210-46010-2=9.1210-5(m) 答(1)此人双腿站立时,股骨长度的改变量为4.5710-5m;(2)此人单腿站立时,股骨长度的改变量为9.1210-5m45. 高分子的近程结构又称为高分子链的_,包括_、_、_和_。高分子的近程结构又称为高分子链的_,包括_、_、_和_。一级结构$化学组成$结构单元键接方式$构型$支化与交联46. 已知r=xi+yj

40、+zk,C为常矢,证明 div(Cr)=0及rot(Cr)=2C已知r=xi+yj+zk,C为常矢,证明 div(Cr)=0及rot(Cr)=2C正确答案:设C=C1i+C2j+C3k,则Cr=(C2z-C3y)i+(C3x-C1z)J+(C1yC2x)k,由此得div(Cr)=0+0+0=0,rot(Cr)=2C1i+2C2j+2C3k=2C47. 一氩离子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截面直径为3.00mm,功率为5.00w,波长为515nm。使此束激光沿主轴方向射向一焦距为3一氩离子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截面直径为3.00mm,功率为5.00w,波长为515nm。使此束激光沿主轴方向射向一焦距为3.50

41、cm的凸透镜,透过后在一毛玻璃上焦聚,形成一衍射中心亮斑。入射光束的平均强度为 $光斑的衍射角为: 中心亮斑的半径为 =7.3310-6m=7.33mm$此中心亮斑的强度为 48. 在偏振光干涉装置中,起偏器P1的偏振化方向为y方向,偏振片P2的偏振化方向与P1正交,波晶片为1/4 波在偏振光干涉装置中,起偏器P1的偏振化方向为y方向,偏振片P2的偏振化方向与P1正交,波晶片为1/4 波片,其光轴方向与P1透振方向成角,入射光强为I的自然光经过这一装置投射到屏幕上。当=0、45、90时,求屏幕上的光强。正确答案:如图11-4所示两偏振片P1和P2通光方向正交中间插入一晶片C其光轴方向与P1透振

42、方向成角所以通过P2的光矢量的振幅分别为:rnE0=EsincosrnEe=Ecossinrn的相位差为rn=(n0-ne)d+rn因为是 1/4波晶片所以 rn因入射光为强度I的自然光所以屏幕上光强为rnI=E o2+E E2+2EoEecos= E o2+E E2=当=0、90时I=0;当=45时I;=I/4。 rn如图11-4所示,两偏振片P1和P2通光方向正交,中间插入一晶片C,其光轴方向与P1透振方向成角,所以通过P2的光矢量的振幅分别为:E0=Esincos,Ee=Ecossin,的相位差为=(n0-ne)d+因为是1/4波晶片,所以因入射光为强度I的自然光,所以屏幕上光强为I=E

43、o2+EE2+2EoEecos=Eo2+EE2=当=0、90时,I=0;当=45时,I;=I/4。49. 一圆极化平面电磁波自折射率为3的介质斜入射到折射率为1的介质。若发生全透射且反射波为一线极化波,求入射波一圆极化平面电磁波自折射率为3的介质斜入射到折射率为1的介质。若发生全透射且反射波为一线极化波,求入射波的入射角。斜入射的均匀平面电磁波,不论其为何种极化方式,都可以分解为两个正交的线极化波。一个极化方向与入射面垂直,称为垂直极化波;另一个极化方向在入射面内,称为平行极化波。即 E=E+E因此,一圆极化平面电磁波自折射率为3的介质斜入射到折射率为1的介质时,如果入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则其

44、平行极化波分量无反射。反射波仅为垂直极化波,它是一线极化波。此时入射波的入射角 50. 红外光谱中,基团的频率特征包括它的位置、峰形和强度。( )红外光谱中,基团的频率特征包括它的位置、峰形和强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51. 一个刚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A1 m B2 m C0 m D0.5 m一个刚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1 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A1 mB2 mC0 mD0.5 mB52. 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 A奥斯特B法拉第 C牛顿 D托里拆利第一个发现电流磁效应的科学家是:A奥斯特B法拉第C牛顿D托里拆利A53. 一质量为m、面积为S

45、的均质薄金属盘,放置在一无限大导体平板上,平板水平放置。最初盘和平板都不带电,然后逐渐一质量为m、面积为S的均质薄金属盘,放置在一无限大导体平板上,平板水平放置。最初盘和平板都不带电,然后逐渐使它们带电。问电荷面密度增加到何值时,金属盘将离开平板。当将金属盘置于无限大导体平板上,并使它们带电时,盘和平板具有相同的电荷面密度,平板将对盘产生斥力。当斥力随着的增加而增大到足以与盘的重力平衡时,盘将离开平板,这时平板在金属盘上产生的场强为 盘上电量为q=S,受到的斥力 金属盘离开平板时有Fmg,即 所以 54. 对橡胶制品而言,内耗(力学损耗)总是愈小愈好。( )对橡胶制品而言,内耗(力学损耗)总是

46、愈小愈好。()错误55. 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A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光屏上仍能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B光屏上将能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C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D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B56. 下列因素中,可以提高聚合物拉伸强度的有( )。 A在主链中引入芳杂环结构 B加入增塑剂 C提高结晶度 D下列因素中,可以提高聚合物拉伸强度的有()。A在主链中引入芳杂环结构B加入增塑剂C提高结晶度D缺陷增多E与橡胶

47、共混F增加分子间力ACF57. 小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m;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色小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m;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色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物到镜的距离是1m,所以像到镜的距离也应是1m,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1m+1m=2m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所有色光都不反射,则该物体呈现黑色;故答案为:2;黑58. 中红外区是红外光谱研究的重点。( )中红外区是红外光谱研究的重点。(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59. 证明:电磁能量密度和坡印廷矢量S=EH,在下列变换下都具有

48、不变性。 E1=Ecos+ 式中,为任意角度,。证明:电磁能量密度和坡印廷矢量S=EH,在下列变换下都具有不变性。E1=Ecos+式中,为任意角度,。(1)因为 = + 由于2以及, 所以有 具有不变性。 (2)因为 = =EH 所以,具有不变性,证毕。 60. 苯环上氢被一NH2、一OH取代后,碳原子的C的变化规律是( )。A这些基团的孤对电子将离域到苯环的苯环上氢被一NH2、一OH取代后,碳原子的C的变化规律是( )。A这些基团的孤对电子将离域到苯环的电子体系上,增加了邻位和对位碳上的电荷密度,使邻位和对位碳化学位移值减小B这些基团的孤对电子将离域到苯环的电子体系上,增加了邻位和对位碳上的电荷密度,使邻位和对位碳化学位移值增加C苯环的兀电子将离域到这些基团上,减少了邻位和对位碳上的电荷密度,使邻位和对位碳化学位移值增加D苯环的电子将离域到这些基团上,减少了邻位和对位碳上的电荷密度,使邻位和对位碳化学位移值减小正确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