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1 苏教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8988337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1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1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1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22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1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1 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教案背景: 这篇文章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的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是一首歌颂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是一种完美的统一。文章多用短句表现内容,铿锵激昂,又运用大量的排比句,渲染了一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快速的节奏,让人有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这种节奏使得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教学课题: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安塞腰鼓教材分析:描写的是以黄土高原为广阔背景的一场舞蹈,舞蹈者“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朴实得就象那片高粱”,用打腰鼓来宣泄激昂的生命和羁止不住的力

2、量。教学方法:诱思引导 以读促悟 师生互动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语言之情感。2、探究,品味,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感受壮阔的场面、沉重的响声、有力的搏击、变幻的舞姿。3、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以“朗读”为主,在朗读中感受气势,在品读赏析中感受语言之美,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朗读课文,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2、难点:品读赏析,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腰鼓表演视频、课文朗读 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

3、我们跟随作者去了解了安塞腰鼓,去感受了它的节奏,去体会了它的气势,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安塞腰鼓的吗? 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板书:鼓响之前、腰鼓表演、鼓声止息) 鼓响之前作者重点描写了什么?(后生)这是一群怎样的后生?你能用文中的语句来形容吗? 茂腾腾,沉稳而安静,朴实 3、当这群茂腾腾,沉稳而安静的后生举起手中的鼓锤,那又将是一幅怎样的场面呢,今天就让我们继续来学习安塞腰鼓,去领略它独特的风采和魅力吧!(板书:安塞腰鼓) 齐读课题 二、品读赏析,指导朗读。 1、这安塞腰鼓深深地舞进了作者的心里,作者在大声地赞美它,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找文中哪句话直接表达

4、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指名交流“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示句子) ()这个句子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呀?你能带领我们读一读吗? ()这每一次的出现都在赞美些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一读腰鼓表演,看看你们都找到了什么?A、第一次赞叹:整个舞蹈场面如此壮阔、豪迈、火烈。因此,作者不由自主地赞叹道好一个安塞腰鼓!板书:壮阔的场面B、第二次赞叹:好在沉重的响声。作者连用了六个“隆隆”。板书:沉重的响声C、第三次赞叹是因为后生们有力的搏击,他们把自己的蓬勃的生命力都释放出来了。板书:有力的搏击D、安塞腰鼓好在那变幻的舞姿。板书:变幻的舞姿小结:好一个安塞腰鼓,它好在宏大的场面、沉重的响声、有力的搏击、

5、变幻的舞姿。“好一个安塞腰鼓!”文中足足出现了四次,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表达了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引导感悟、展示朗读(个性朗读、朗读评价)(1) 播放“腰鼓表演”视频,谈感受 (2)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你的感受和理解,看朗读哪些段落能使你又痛快淋漓、拍手称快的感受,怎样朗读才能传达出这些感受?就读来听听吧!三、情感拓展1、早在1986年,安塞腰鼓就荣膺首届中国民间舞蹈大赛最高荣誉大奖,近年来,它先后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香港回归庆典等大型活动中表演,安塞腰鼓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这源自安塞人对家乡的热爱,对

6、未来的向往,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2、改革开放给国家都带来了希望,刘成章对改革开放充满了热情。1986年,刘成章创作了安塞腰鼓这篇优美的散文,写出了黄土高原人的精、气、神。正如有一首歌唱道:(播放歌曲黄土高坡)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舞停了,舞姿仍在眼前,鼓声仍在耳畔,激情仍在心中!让我们记住安塞腰鼓,记住这黄土地上表演腰鼓的后生,记住这篇文章的作者刘成章。1、读一读刘成章其它有关黄土地的文章,如老黄风记、山峁等。 2、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 14、安塞腰鼓 鼓响之前 茂腾腾的后生 静 赞美 壮阔的场面安塞腰鼓 好 沉重的响声 有力的搏击 变幻的舞姿 鼓声止

7、息 嘹亮的鸡啼 静 安塞腰鼓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文章,是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它以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之歌。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以下几点: 、注重文本意识、人文意识:语文是一门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在教学安塞腰鼓这一课时,我很注重文本。整堂课,大部分时间是朗读课文,品味语句。紧紧围绕课文,朗读精彩的段落,品味自己喜欢的语句。通过朗读品味,不仅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地占有学习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充分地感悟文章的魅力,领略文章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

8、艺术境界,使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语言美,音乐美,人物美,情感美,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注重问题设计:在朗读品味这个环节,我设计的问题是:“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哪儿?”这个问题一提出,能统领下面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明确。在学生看完精彩的腰鼓表演后又设计了“看朗读哪些段落能使你又痛快淋漓、拍手称快的感受”让学生对安塞腰鼓有进一步的感知。 、注重朗读:放声朗读,尤其是朗读比赛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先自读,后比赛读,或小型集体读,个性朗读、朗读评价等形式各样,这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了本班全体同学的朗读实力,也充分体现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我也清楚在这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9、、在突破重点内容时,有待于挖掘和拓宽;学生在感受“好一个安塞腰鼓”分别好在哪里?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不够,学生表现欲都很强,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的表现不够到位。 、教师的板书设计较凌乱,书写不够规范。 、基础知识教学还需进一步加强。 总之,这堂课的教学还是很成功的,让我看到了我的学生们富有个性的一面,在朗读中也让我感受到了学生对黄土高原上这群茂腾腾的后生生命和力量的赞歌。附送:2022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2 苏教版安塞腰鼓这篇文章读来气势磅礴,让人激情澎湃。在细细咀嚼这篇文章后我认为其主要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三点:一、文章情感内涵丰富,以“鼓人黄土高原”为情感主线

10、,鼓中含情、舞鼓带劲、黄土孕情。作者以安塞腰鼓为题,既写了击鼓的壮阔场面、腰鼓激越的声响、舞鼓的变幻舞姿,同时也赞美了一群元气淋漓的击鼓后生,从而深化文章主题由衷歌颂黄土高原厚重的文化韵味、顽强的生命之力。在处理情感方面,作者刘成章并非直接歌颂人物精神和地域文化,而是借助“腰鼓”这个载体,首先通过后生们舞鼓时那种豪迈火烈的动作神态描写来间接赞颂安塞人的强健和豪放的性格;然后便直接正面描写歌颂安塞人“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这样就由赞颂安塞人强有力的舞姿深入到他们强盛的生命力的歌颂;最后在愈捶愈烈的舞姿和鼓点中,作者再次富含韵味地强调黄土高原的人们在通过“痛苦和欢

11、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后,他们的梦想和追求也在“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从作者这种层层深化的情感里,传递给我们读者的是黄土高原人面对苦难生活的顽强不屈、勇往直前的奋斗和坚持!二、文章语言方面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优化配合了情感的抒发,读来如鼓击人心。1、多种排比、比喻手法的交替运用,使文章语句有跳跃之感。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显得简洁有力。句子的排比“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中将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交织运用,分别从鼓点、流苏、脚步、瞳仁、风姿四方面体现了后生们击鼓时动作之疾、姿态之逸、脚步之跃、目光之亮、风姿

12、之健。在这种明快的节奏中,有一气呵成、气势磅礴之势。段落的排比如文中第9、10、11三节,用“使人想起”三节排比,分别从听觉、视觉、感觉三各方面来写安塞腰鼓的看后感,化抽象为具象,化感觉为意识,既用了通感又采用了引经据典的写作技巧。2、多种手法的交相运用,使全文语言富有变幻。作者在文中除了广泛运用排比外,也注意了其他手法的运用。例如:反复手法“好一个安塞腰鼓”反复出现四次,在统领全文时又颇有变化。前两次反复虽看似一样,然情感却逐层强烈。而后两个反复稍有变化“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河山、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在这两句的反复唱叹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也将情感的重心由赞

13、叹腰鼓转移到赞叹黄土高原和祖国河山,将写作的主题由鼓逐步扩大到地域文化和民族精神。再如:短句手法“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如鼓点般急促清脆的短句读起来铮铮有力。“交织!旋转翻飞!升华!”的又不仅仅是鼓声,还有黄土高原人的理想和希冀,追求和奋发!三、全文整体布局为“静动静”。在“动”这个主体里又用“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贯穿始终。文章开头布置了一个安静的场景“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呆呆”一词,通过拟人的手法,把腰鼓的普通写到极致,为下文它的震天动地埋下伏笔,同时“呆呆”也将高粱地里这群茂腾腾的庄稼汉的淳朴、实在体现了出来。此处的“静”与结尾处“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遥相呼应,一静一动,在动静的辉映下,通过声响效果渲染了腰鼓敲击时那种震耳欲聋的热闹和震撼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