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问题的讨论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8972765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评价问题的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评价问题的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评价问题的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评价问题的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价问题的讨论(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主持人:徐思源(以下简称“主”)程红兵(以下简称“程”)主:老师们好,欢迎收看语文新课程远程研修第二模块第十专题。这节课我们讨论的是教学评价问题。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学当中的棘手问题,老师们一谈起教学评价,就会想起高考呀、各种考试呀,于是就会说,没法探讨这个评价问题,什么都让高考控制了。其实呢,教学评价应该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教学评价呢,不光是评学生,应该也包括对老师教学的评价。教学评价研究应该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们老师的职责所在。或者能够说它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很有探讨余地的一个问题。那么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这里所说的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评价。这当然包

2、含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学得怎么样,他的语文知识呀、语文水平呀各方面有没有提高,学习的状态如何等等。也包括对老师的评价。你的教学设计合适不合适,你的教学内容恰当不恰当,你的教学过程实施怎么样。我们今天将就这样一些关于教学评价的问题来请专家和我们一起讨论,教学评价与考试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它们有什么区别?那么评价到底评什么?怎么评?教学评价对我们的教学有什么意义?接下来我们或者还能够再讨论怎么去评?比如说学生的语文水平高或者低,到底应该着眼于什么去评?老师教得好不好,应该看哪些方面的问题?或者我们有时间的话还可能再讨论一下,就是具体的、我们现在老师必须要做的,每一个语文模块的评价,学生的学分的认定等

3、等。下面,我们就请两位专家给我们谈谈:这个评价是什么?它评些什么?巢:通常我们会有把问题简单化的做法,把评价与考试连在一起,评学生嘛,有的地方有个民办的学校,它的董事会来决定(如何)对教师对学生实行评价。对学生很简单,参加高考,要分数,拿出来,谁的分数高,他就学得好;谁的分数低,他就学得不好,是吧?主:不止,对老师也这样啊。巢:所以,那个董事会给教师发奖金开工资,他就看你教的学生得的分数。学生得的分数高,教师就算是教得好,工资能够加上去。你教的学生分数低,那么工资扣掉一些,就这么来。它评价很简单,所以那个董事会很好操作。我听了以后很惊讶,按这个做法谁都能够去办学校啊。程:很可怕的是:一些公办学

4、校也这样。我看到了有这样一个学校,他学校高级教师职称相对来说名额有限,但是够高级教师的老师比较多,学校就看你这个班级考试的分数怎么样。考的分数好,就能够评高级;考的分数不好,就只能评中级。主:是这样,有不少地方评高级教师,都会把考试成绩作为一个必备的条件。更有甚者,不光看学生的成绩,现在也看老师考。考什么?考学生考的卷子。比如说模拟考试,全体老师,有的地方是年轻老师或40岁以下45岁以下(的老师),都会跟学生同步考。还有老师考高考题,这种考试叫做“把握学科水平考试”,就用这个卷子来证明老师把握学科的水平具备不具备,这是很可怕的。所以老师当中有这样一种理解的误区也是很自然的。巢:其实评价的内涵要

5、比考试、测试要丰富得多,当然如果考试的工作能够做得好、配合得好,跟整个评价应该是发挥同样的作用,就是能不能测量出你自己的教学怎么样。就考试来说,它有诊断的作用,还有一个引导的作用,有激励的作用,教学评价的多方面的功能应该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现在就简单化,就是一个甄别作用,能不能通过这条线,用高考的方式(来甄别)。主:高考的话就是甄别和选择。巢:所以这个呢,就把问题简单化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还是让学生通过评价来加强他学习的自信心,要加强他对各个学科学习的兴趣。不能搞到后来他越来越灰溜溜,越来越厌倦学习。主:其实教学过程中的校正和激励更重要。程:我们的评价说到底的目的何在?目的是要促动学生的

6、发展,我们有时候在讨论问题的过程当中,常常会把我们原本的出发点给忘了。我们要回到原点思考。我记得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克林顿在担任美国总统的时候,到中国访问,到桂林泛舟漓江。泛舟漓江带着女儿带着夫人,导游一边介绍两岸的风景,他们一边在欣赏。到了一个著名的景点,叫九马画山。导游就说了,周恩来总理看出九匹马,陈毅部长就看出四匹五匹,他说一般来讲,状元才能看出九匹。这就把这个家人的积极性全部调动起来了。克林顿数啊数啊就数出三匹马,女儿切尔西比他聪明,数了五匹马。他们两人在瞪大眼睛不断地数马的过程当中,希拉里提醒他们了,“我们到这里来干吗的?我们到这里来不是数马的,我们到这里来是为了欣赏两岸秀美的风光的。

7、”一下子把他们两人点醒了。我们许多老师在看问题的过程当中,总是把自己的出发点忘了。我们为什么评价?我们评价的核心要义在哪里?我们是为了促动学生发展。促动学生发展,考试仅仅一个方面一种手段。巢老师刚才讲得非常好的地方,他就讲到这个内涵更加丰富,评价包括兴趣、包括习惯、包括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把这个东西忽略掉了,仅仅抓住考试的话,那我们等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了。考试的确是有它的作用,考试在检测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的某些方面可以看得出来,但考试如果过重地看,是我们比较现实的这种心态造成的。我们特别现实,现实的另外一个含义就是功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吧、可量化吧,我们现在有个特点,就是什么东西都要

8、量化,分数是最好量化的,所以现在导致中小学界有一种“分数崇拜”现象。语文考试就是分数,语文能力岂止是一张卷子所能测量出来的?主:其实这个大家都明白。程:所以我们有时候也会跟我们老师说一句笑话,我说英国有句谚语说,不断地给猪称体重,是无助于提高猪的重量的。我们不断地考试不断地考试,好像要达到检测孩子什么情况,但实际上无助于提高他的学习质量,所以我们首先要破除一个考试迷信考试崇拜。巢:他的力气花在应付考试这样一个环节上面,考试搞得再好,培养的是一批会考试的人,未必是在某一个学科上水平最高的人。因为考试毕竟是有限的,一张试卷受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就拿语文来说,不可能将你的学习水平、你的成果都展示出来

9、。另外,题目毕竟是人出的,可以出得很巧妙,也可能出得不巧妙,这个都有可能。但我们对试卷崇拜到那样一个地步,就把自己的视野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了。刚才程老师讲的例子,就让我想起在雁荡山旅游时,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主动要求给你当导游,而他们的导游就会把游客的视野局限在某一点。我说我们是来这里欣赏自然风光的,凭自己的眼光观赏,不需要导游,他说你们看不懂的。因为雁荡山有好多地方,被人议论出,这个山头像个老人,那个石块像一对夫妻。其实,就这个像老人的,我说它像个狮子可不可以?有什么不可以的?一定要对号对到某些人所看出来的,像是个女人靠在丈夫的肩上的图形,你一定要对上这个号,才算是旅游的目的达到了?不

10、是,我看那个像什么,是我自己的一种感受,所以刚才那个话说得很妙,我们是来看风光的,不是(来数马的)。程:对,不是来数有多少匹马的。巢:不是说对上你们说的那个像什么的,就达到了目的了。我们学语文,不是说对上一个设定好的什么,语文学习的内涵非常丰富,目标是多样的。程:任何考试卷都是挂一漏万的,任何检测都是以偏盖全的。主:程校长讲到我们不要忘了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出发点是什么,但实际上这里还有一个出发点和目的的校正的问题。程老师觉得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但许多老师心中,因为受考试的影响,或者就是功利的,最后领导是要考试成绩,要看高考分数,就稀里糊涂跟着走,就像高考似乎就是我们的一个目标,但语文老师

11、的职责是为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而服务的,把这个最原本的出发点给忘了。包括我们自己在一线也会这样,老会为分数啊成绩啊所左右,不像我们巢老师有定力,一个导游诱惑不了你。所以老师的出发点、教学目的的先要校正,然后你才能知道,当靠考试是不行的,因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多方面的能力,书面的考试是考不出来的。像高考中考之类的选拔性考试,它也限于各种条件,无法全面地用各种标准去衡量。巢:语文教育方面成功不成功,第一个看这个学校、看这个老师是不是把学生引导到读书上面来,看他爱不爱读书,有没有读书的习惯,看他是不是养成读书习惯,他读什么样的书,然后看他会不会读书、读书的阅读能力怎么样。在另外一讲里我们谈到了,读书方面

12、我们就检测他第一个读书的兴趣,第二个读书的习惯,第三个读书的品位,再一个是,是不是掌握了读书的方法,还有就是读书的能力。让我来看一个学校的语文教育搞得好不好,这个学校是个什么风气,你弄张试卷去测,不一定能测得出来。我们通过几个途径来看你这个学校的语文教育,看这个学校的读书是不是蔚然成风,如果大家都能这样的话,一个学校的学生读书蔚然成风,若干年后,学生的语文水平肯定会提升。程:对,考试也会上去。主:这是理想的状态。程:巢老师讲得非常好,评价学生的语文水平呀,有多个因素,刚才讲的读书。读书是非常重要的,是给孩子奠基,给他的人生奠基,也是给他的语文素养奠基。我们不能想象,书读得很少,几乎没读几本书,

13、除了课文以外没看什么文章,他的高考怎么能考得好呢?他的高考的分数高低其实也取决于他平时的积淀如何。我们一些老师往往只迷信于考试,往往是就考试来对付考试,就试题做试题,就试题讲试题,实际上就把学生框死了,实际上把自我、把教师自己框死了。这样训练出来的学生,不可能高考最后考得好。因为语文学科和数学和物理、化学这些学科比,学科的差异更明显,语文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没有厚积,哪来的薄发?巢老师讲得非常好,我们评价语文,其实有三个很重要的要素,除了课程标准提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回归原点考虑的话,一个是读,一个是表达,阅读和表达中间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思维。读书要思考问题,

14、写作要思考问题,口语表达也要思考问题,思考问题和读和表达结合起来了。我觉得考查学生的实际状态,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评价他,这样把握孩子可能更准确一点。那么他的好的习惯、好的阅读习惯、好的表达习惯,他就是通过我们的评价不断地强化,最后建立起来的。我在建平中学带了四届的高三,我所带的班级,不论开头是什么样的班级,我都是开头第一节课宣布我的作业:每课一诗,每堂课由学生按学号轮流介绍一首诗歌,全班背下来,一直到高三最后一堂课,没有中断过一次。第二个作业是每月一书,每个月读一本文化名著,每周交一次书摘笔记。每个月花两节课时间讨论这本书,每个月孩子们交一篇书评或是读后感,除了这两个作业以外,其他作业一概不做

15、。现在许多语文教学走向误区,是用考试模式来进行教学,考试模式变成教学模式,一边是文章,一边是一连串的问题,教学变成一边阅读文章,一边回答莫名其妙的问题,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把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完全压抑下去了。回归常态,如果我们不是语文老师,我们不是职业行为的话,我们的读书不是这样读的。我们是读一读、划一划,看到人家精彩的地方把它划下来,看到人家写得精彩的地方摘录下来,看到人家好的地方我有感想,批上几个字,写上几句话,即而写出一篇我自己的文章出来。回归常态的阅读,对孩子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要在一个枝节、一个题目、一张试卷上做太多的工作,导致我们丢掉了根本。我这样实验下来,结果是什么?

16、我在建平中学带了四届高三,最后的高考成绩,每一次都是年级的第一名,无一次例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然真正提高孩子的高考成绩。所以我不喜欢从高三接一个班级,这样没办法提高他的水平,因为他没有这个积淀了。从高一的第二节课开始就进入读书状态,把这些琐琐碎碎的、莫名其妙的、零零散散的试题一概放在外面。抓根本,才能真正让苗长得茁壮。巢:在教学中,很多人的想法是今天训练明天就出成果。而语文很重要的一点是,第一个要抓住根本,刚才我们谈的第一,首先的是读书;第二,给他一个内化的时间,语文一定要有一个内化的时间。所以,程老师他很聪明,我不能到高三了再来抓。到高三来抓,你是做的立竿

17、见影的工作,那时恐怕是拼命地练,然后马上出成果。高三再来抓内化,到高校再出成果,在高中期间看不到了。要加强的是前面的,比如说高一高二,就开始有一个铺垫。语文学进去的东西,它的营养要吸收,它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经过内化以后还要外化,所以这个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程:语文不是立竿见影,语文是慢工夫。我不知道谁说一句话,教育是慢工夫。但是现在我们教育走向一个误区,急功近利,你的话我有点认同,就是今天做了什么,明天晚上检测,语文不是这样的,就算有成效也不是根本意义上的成效,可能是枝枝节节上细小的问题。所以,十分地功利,十分地立竿见影,还是走向了语文教育的误区的。主:常听到这样打比方,拿治病来比。西医治病,

18、今天头疼了,你给头疼药;这个地方有问题,我挖一刀。就是说你今天文言文不行了,我给你几道题做一做,明天就行了。这是不可能的。就像中医讲究调养一样,语文学习需要一个内化的过程,要“调理”。我们曾经也遇到过这样的领导,说去别的地方参观,人家语文课就是做题目,做题目就解决问题了,不需要讲文章。这种对语文的理解,完全到反面去了。所以刚才两位讲到的怎么做,这里面就有一个教学评价怎么去评的问题。巢:第一步,刚才讲的基础工作是读书,这个环节是不可少的。当然光读书不实践,听说读写的其他的环节不实践,这个也不行。读了之后要教他去思考,从读到的东西里面更深入地探索下去,提出自己的见解等等,要求他思考。当然还可能有另

19、外的在情感上的发展,读书时优秀的作品在哪个地方给你产生了震撼,有思维的、有情感上的(启示);另外,说话也好,写作也好,还锻炼你的口才。所以光读,这方面不练也不行。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又有一些不一样,这个也都是要实践的。主:语文素养包含的面是很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有没有兴趣读书、会不会读书,然后会不会思考、会不会表达。那么这些都应成为教学评价的内容,我们都要有相应的手段。如果我们仅仅是一张考卷,都是模拟高考的那种考法给学生,不断地来检测,其实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一种错误的导引。你光讲检测,最后你会失去考试、失去考分。学生只知道要考试,最后失去的是整体的语文素养。像读书、像交流,这些方面都应该有

20、怎样的评价,我们教师是要去动脑子的。我想建平应有比较成熟的做法。程:对学生的评价,我们语文组的老师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除了刚才提到的量化性的评价以外,还有质性的评价。质性评价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和孩子面对面的评价。面对面的语言沟通的评价方式,可能是文字评价所不能替代的。它的好处在哪儿?它有情感的交流在里面。孩子们在你面前,和你进行语文学习的交流,你在通过和他不断的沟通当中,他获取了很多想法、很多认识、很多新的理解,这种评价是潜移默化的,是春风化雨的,在不知不觉当中让孩子建立一种标准。我觉得这种评价方式我们绝大多数语文老师都在尝试。还有一种是文字性的评价,跟孩子沟通的方式通过文字来表达。当面说话

21、很难表达的,通过文字表达。短信发达了以后就出现这个问题,就是书信写得少了,其实书信在表达人的感情当中,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作文评语中,我对孩子关于写作问题上的一些思考,我跟他进行一些交流,把我们的评价告诉他,让孩子沿着一条我们希望的比较好的方向发展。主:这个是学生是非常渴望的。程:是这样。我们一些老师教的学生较多,作文数量比较多,一些评语比较“板”,比较公式化,比较模式化、套化。这样一种方式对于学生来讲,他可能产生逆反情绪。我手上有一个比较好的材料,就是常州一中有个殷涛老师,他的作文评价很有意思。评语写得非常有诗意,孩子们听了以后、看了以后有一种比

22、较急切的期盼心态,我不妨读他几句话。他在孩子评语当中这样说的,“这分明是一位思想者智慧的闪光,让我看到了你的激情和睿智,佩服!”按照我们有些老师的表达,这句话所说的意思就是思想深刻。他还有这么几句话,“这是献给生命的赞美诗,流淌着柔和而优美的音符。”那么我们有些老师要表达的话,就是语言优美。“激情是诗歌起飞的永恒动力,恭喜你已经拥有了它。”实际上就是表达感情充沛。但是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他们是愿意看什么样的话语?是那种公式化的、套路化的“思想深刻、语文优美、感情充沛”,还是那种充满诗意、充满激情的、让孩子内心深处受到一种震撼的这样一种语言?我想想如果是这样一种表达方式,孩子们从交上作文本的那

23、一刻起,就急切地盼望着老师赶快把作文本发下来,看到评语。所以我们讲评价学生,要回归原点考虑、回归初衷考虑。我们这样评价学生的目的何在?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我们老师常常埋怨学生不愿写作文。不愿写作文的原因在哪里?是因为老师不愿改作文。我们语文老师都是中文系出来的,我们中文系培养出来的老师都是文笔非常优美的,都能写出这样文笔的评价语言,但我们常常吝啬于这样的语言。所以我们对学生的促进程度是和老师的用心程度成正比的。主:对,用心程度。还有一个,就是你刚开始就说的,始终不能忘了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学校曾经有一位青年老师,对学生的大作文(两周一作的命题作文)的评价,比较程式化,另外还有学生的随笔啊自

24、由写作啊这些,他是改得很用心的,是很平等地跟学生在交流,朋友式的,学生越来越要看,越写越起劲。而批改那个大作文呢?他的老师的脸就板起来了,那些个套话就来了。为什么学生不肯写那个?我说你看看你自己这个是怎么批的?你这完全是两个人,所以我们老师平时会有一种惯性,很可怕的惯性。巢:我也犯过这样毛病。因为有一段时间我上过语文课。他们(作文)有两套,一种叫随笔,还有一种两周一次的大作文。随笔呢我也比较喜欢看,就在上面跟学生对话,有时候给他写个短信,学生也很喜欢看。命题作文本身,你出这个题目,可能题目老师本身就不喜欢。所以作文上头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有段时间,我就干脆让学生少写一点作文,多写一点随笔。我们

25、学生有时会问,能不能让我写我自己想写的话。现在作文是你规定要我写,但我没东西写。程:要拨动孩子的心弦。主:学生任其自由发展也不行,有时我们也需要一些章法。一个是如何表达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表达的水平啊、品味啊,需要矫正。但这个过程当中,两种作文、老师的两种态度导致了学生的两种状态,实际上给我们很多启发:如何去评价?你站在什么角度、用什么方式去评价他?那个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当然要教给他一些程式一些章法,但同时你也要非常真诚地,像刚才程老师读的评语上充满激情的评价,是站在学生这个角度,如何提升表达水平的设身处地的设想的,这样的评价效果就会大不一样。程:评价其实很重要一点是我们的真诚、我们的用心很重

26、要,我们对我们的评价的目的的理解很重要。其实不仅仅是赞美,有时我们需要批评学生,需要矫正学生。那么批评和矫正学生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这么做。我还是看看殷涛老师的作文评语。批评学生他是这么讲的:“文笔令人拍案叫绝,如果再能打开思路,在形式上做一番加工,定能够锦上添花。”他想表达的就是文笔不错,但是形式落入窠臼了,形式老套了,但是他用这样一种方式来让孩子接受,我想孩子是愿意接受的。再比方说,“修辞将使你的文章在朴实无华之外再收获生动优美的桂冠。”他其实是想表达这个孩子的语言太平淡了,太直白了,他希望孩子的语言能加以一定的修饰,他用一种委婉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领悟、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明白,

27、孩子们会愿意接受这样一种方式。所以我们评价学生的作文,在课堂上或是在作文本或是其他方面评价学生,都要考虑到忌讳一些公式化的、脸谱化的、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的语言,我们应该提倡促膝谈心式的,针对具体孩子的个性特点,写到孩子心里去,让孩子心中咯噔一下,产生这样一种情感体验。我觉得我们的评价可能就做到位了,当然说是说,做可能还是不容易的。我这里还想举一个例子。黑格尔当年从神学院毕业,他的老师也给他写了一段评语,这个评语写得也很有意思,我也想读一下。“黑格尔,健康状态不佳,中等身材,不善辞令,沉默寡言,天赋高,判断力健全,记忆力强,文字通顺,作风正派,有时不太用功”,从前面开始到这里的话,语文老师都能写得

28、出来,但是后面几句话估计写不出来,“神学有成绩,虽然尝试讲道,不无热情,但看来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语言知识丰富,哲学上十分努力。”我觉得这两句话中很有值得我们咀嚼的地方。我们都知道神学院培养什么的?培养神父的,他出来是要布道的,是要传经的,但老师给黑格尔这样一个评价,“神学有成绩”,像黑格尔这样的智商,学什么都会有成绩的。但是给他下了一个结论,不是一个优秀的传道士,后面一句话讲得很清楚,“哲学上十分努力”,我们想想黑格尔当年毕业的时候,他看到老师这样评语的时候,他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体验?他会坚定自己今后一生在哲学上不断攀登不断进取的理想。好的老师应是影响学生一辈子的,评价就是一个很重要的

29、媒介和手段。主:所以我们老师应有这样一种认识,就是不仅仅是考试,比如说你给他一个作业,你每周要讲、每天要讲一首诗,轮到每个同学大家就是一个月左右,要讲一首诗,大家每天要背一首诗,那背出来没有、讲得怎么样,老师可以给评价,同伴也可以。读一本书要写摘录,要写自己的笔记,这个作业也可以是一种评价。当然你还可以辅助其他的评价手段。作文的评语,就是一种评价。刚才程老师讲,质性的,可量化的,两者也可以结合的。最关键是考虑到我们最初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点,是通过评价促进我们的教学,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要考虑到语文素养的方方面面,很多东西是不能用几分来解决问题的。刚才程老师特别强调有一

30、个质性的评价,你给学生的好或者不好(的评价),这里面还要有一种真诚的态度,用促膝谈心式的方式,给他一些肯定或是批评,同时给他鼓励和指引,像黑格尔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实际上成为学生思想(上)、人生规划的导师。如果老师能够在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这条道路上给些指引,那这个评价的效果就好了。巢: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和考试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老师从学生一进学校开始,就给他发张试卷,从高一开始不断给学生做试卷。日常教学过程中怎样评价,并不是对着那张试卷。我的脑子里想的是语文是什么。在学生日常学习语文过程中的评价,我们要做什么?他读书,读不读?读哪些书?抓住这个环节,用评价的手段去引导他应做什么事。语文

31、素养一定要是在语文方面的货要多,那么你要促进他的积累,看他积累的工作做得怎么样,平时日积月累,平时每一堂课要督促要检查,这是应该做到的。还有,情感和思维的发展,我们就从他的读书笔记来看。他的表达这方面的实践,写作文也好,或者就是要让他写读书笔记,来督促他。日常这种评价对他的发展是很重要的。这不是一张冷冰冰的试卷能够代替得了的。三年始终用考试方式来评价,对语文能力是一种促退而不是促进。主:对,你心中只有考试只有分数,到最后你就没有了。程:考试是冷漠的,老师是有温情的。巢:学生脑子里应该装的是一本一本辉煌的著作,头脑里装的是那么优美的诗,头脑里装的不是一条一条割开的题目。主:而且它影响了学生一辈子

32、。为什么有的人不爱读书或者说不爱语文?他就是折磨够了。老让他做那样的题,就让他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就是语文是很没劲的、是乏味的。作文评语中老师始终说你这个不行你那个不行,这样十几年的教育就告诉学生,你是不会写作的。他开始可能积极性很高,但他最后可能给自己一个结论:老师给我一个结论我是不会写的。我碰到过许多这样的情况。程:有人说高考是指挥棒,其实对我们语文老师来讲,更正一下,评价是指挥棒,孩子们通过评价了解了什么叫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到底有哪些,所以我们利用好这个指挥棒就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这是做些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刚才程老师的话已经给我们这堂课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老师们首先要对教学评价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认识,我们平常在教学中做的许多事,其实都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一种评价,有时也是对我们老师的一种评价。要认识到评价不仅仅是考试,我们心中应有一个目的,你始终要为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的发展做工作的话,至于具体的评价手段,你自己会想到的,怎么对他的发展有利,那么你就怎么做。其实这种手段是五花八门的,而且可以具有本人的或本校的一种特色,有所创新。那么今天这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老师们有什么疑问我们以后再进行讨论。谢谢大家关于教学评价问题的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