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级经济师国民经济管理部分讲义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88893742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年高级经济师国民经济管理部分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年高级经济师国民经济管理部分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年高级经济师国民经济管理部分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年高级经济师国民经济管理部分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高级经济师国民经济管理部分讲义(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一)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是指在整个国民经济范围内的综合平衡。它要求社会总需求及其各个重要构成部分必须同社会总生产及其相应的各个重要构成部分相平衡,要求价值平衡与实物平衡互相一致。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是搞好综合平衡的一项基本原则。它的基本目的在于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使之发展的规模、比例、效益和速度相互协调。它包括:总供求的平衡,国际收支的平衡,财政信贷的资金平衡以及主要物资平衡等。(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城乡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特点,特别是在社会领域的二元割裂极为严重。我国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不仅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而且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

2、续健康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随着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交流不断扩大,有不少制度改革使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松动。所谓城乡协调发展,并不是使农业和工业这两个不同的产业形态同质化,也不是使农村和城市两个不同的景观趋同化,而是通过调整目前不合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使城乡获得平等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藉此消灭传统城乡差别,特别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和城乡居民收入之间的巨大差距,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资源产品市场化、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新模式来源北京安通学校。1、当前城乡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割裂的一系列制度,有很多已经被相关法律法规固化下来,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并持续影响着我国城乡协调

3、发展的进一步推进。(1)城乡割裂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是追求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在城乡之间差别巨大,成为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矛盾。(2)城乡割裂的财税制度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并采取一系列抑农促工、强城弱乡的财税手段来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大。这种城乡严重割裂的财税体制,严重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来源北京安通学校。(3)不对称的城乡土地制度城乡土地的不对称性,使农村无法与城市平等地分享由发展机遇带来的资源收益。一是农民土地包括宅基地的使用权收益和附着物所有权收益很难

4、流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流动。二是缺乏对农村强制征地的严格限制,而且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三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为承包农民提供了更大的交易土地的自由,但没有提供以承包权进行抵押的法律基础。四是与城市居民拥有的处分其房屋的权利相比,物权法草案对农民在处理房屋及其房屋下面的宅基地方面的权利限制的过于严格。(4)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制度目前,我国户籍制度对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城乡有别的各种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制度。二是户籍制度中对居民户口身份迁转的严格限制。三是城乡有别的户口管理制度削弱了户籍制度在人口信息统计方面的功能。2、推进城乡

5、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要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距,关键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形成城乡之间不公平的制度因素,从根本上缩小和消除城乡差距。(1)着眼长远、逐步推进我国城乡分割,时间跨度长,城乡差异巨大,涉及人口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等方方面面,很难一时全部解决。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对于我国来说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逐步推进。(2)统筹考虑、重点突破造成我国城乡分割的原因很多,需要统筹考虑当前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种种制约因素,重点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3)以人为本、深化改革随着城乡差距的迅速拉大,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出现了不少的缺位、错位现象,使得本来

6、就在经济方面处于弱势的农民在获得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难度很大。(4)探索立法、规范运作我国城乡分割不仅历史长,涉及面广,而且还通过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城乡有别的相关政策,这样,就通过法律法规固化了城乡有别的体制,这也是造成我国城乡之间不能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3、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作重点我国城乡严重割裂的二元结构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形成后,具有巨大的稳定性和惯性,很难一时全部打破和改变。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应着眼于突破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兼顾,稳步推进,重点突破,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来源北京安通学校。(1)建立城乡均衡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

7、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框架尚在完善之中,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必须分阶段进行,集中财力优先安排。义务教育体系:建立城乡均衡的义务教育体系,关键是要建立稳定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资金渠道,减少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医疗卫生体系:构建城乡均衡的医疗卫生体系,要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和城市医疗保险为契机,积极推进城乡协调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全民统一的医疗卫生保险体系。养老保险体系:随着城镇养老保险由企业养老保险到区域保险再到全国统一养老保险的演变,城乡养老保险体系开始走向社会化,这为推进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提供了契

8、机。(2)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等在内的要素市场体系是推进城乡协调的主体内容。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体系,要清除生产要素流动壁垒,构建城乡统一大市场,实现城乡资源优化配置,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等。金融市场:建立城乡均衡的金融市场体系,关键是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强化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适应农村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来源北京安通学校。劳动力市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就是把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不仅要把扩大城镇就业、降低城镇失业

9、率作为重要任务,而且要把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民充分就业作为重要目标。土地市场:我国农村与城市土地制度仍然维持着二元性,农民对土地的权利一直处于相对弱势。土地市场改革需要采取整合性方法,应该在统一与平等对待城市和农村土地这一总目标的指导下,采取稳健的步骤来整合城市和农村的土地市场、土地权利及城乡规划与管理。(3)建立切实有效的支农惠农体系我国农村和农业为了支持城市和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目前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建立切实有效的支农惠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财政支农体系:要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的现实矛盾和薄弱环节,着力

10、强化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明确各级政府财政支农责任,努力增加预算内支农资金,使财政对农业的投入总量和比重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并不断完善与现代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农业服务体系,是促进农村发展,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4)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管理体系城乡统一的人口管理体系,并不意味着要撤销现有的户籍制度,而是要制定出没有城乡差别、能够惠及全体人民的包括平等的就业机会、居住机会、教育机会、社会保障和医疗制度的综合型社会制度。(三)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1、我国资源特点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在人均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资源需求与日俱增,资源消耗高、浪费大,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已构成了

11、对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威胁。(1)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不足,资源供应面临较大压力。(2)资源消耗强度大,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3)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能源安全问题突出。(4)资源价格普遍较低。一是地价低。二是水价低。我国各个城市水价普遍偏低,目前,仅为国际水价的1/3。三是能源价低。包括煤价、油价、电价均低。四是矿产品价格低。我国矿产资源补偿费平均率为1.18%,而外国一般为2-8%。(五)资源市场和政策环境不健全。一方面,资源利用存在严重的自然垄断,企业代行政府职能,市场竞争不充分;另一方面,存在着政府直接干预以及政府职能“缺位”和“越位”现象。2、我国环境特点近几年,我国加大了用于

12、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投资力度,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的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但环境治理的力度远远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生态环境总体继续恶化,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加重,空气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城市污染向农村蔓延。目前,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已达282.5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7%。3、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资源和环境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兼顾环保要求,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

13、快速增长与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而且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资源消费会更快增加。但如果继续沿袭传统模式,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是难以为继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使是能源再翻一番,也很难保障其能源供给。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水泥等高耗能产业的需求量在继续增加,资源消费增长速度在加快,环境污染程度在加剧,而世界能源和矿产资源供给不但有限而且很不稳定,我国不可能依赖大量进口来弥补需求,这样必然会造成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的加大。反过来

14、,这种资源和环境的制约作用又将会导致经济社会改革力度和成本的加大。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势在必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逐步改善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1)资源的合理利用重在开源节流资源有效利用的重点是采取“开源节流”双向并举的发展策略:一是必须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在生产领域,推行节约型增长方式,着力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在消费领域,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在城市建设方面,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淡水、能源等资源,建设规范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二是大力推进节约降

15、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在资源开采和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废弃物和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三是积极发展替代资源和可再生资源。要加大国内煤矿资源和东海、南海等海域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勘探、开采力度;我国开发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的潜力巨大,要发展核能,鼓励利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和一些潮汐能等可再生资源。同时,要积极开展国际资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2)环境的改善重在控制污染、加强保护和保持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实施,主要包括: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大重点河流和湖

16、泊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提高污水处理率;控制有毒有害工业气体排放;强化海洋污染及生态环境监测,实施污染物入海总量控制制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控制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和噪声污染;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等。在控制污染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严格环境准入,重点检查高耗能、高耗水地区和重点行业节能、节水情况。同时,对于违规企业,要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从源头和全过程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另外,需要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环境保护的目的是要实现生态平衡。本着“谁开发谁保护、谁受

17、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标准体系,强化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特别是保护生态脆弱区和环境资源再生敏感区。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坚持土地管理制度,加强耕地保护和基本农田建设;加强林地保护和森林资源建设,重点保护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东北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治理水土流失,减少风沙危害;积极落实草原承包制,加大以人工种草、飞播种草、围栏封育、草场改良、划区轮牧和草地鼠虫害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天然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实施力度;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加强海洋监测,开展全国性海洋生态环境调查与研究;制定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有

18、计划地建立一批质量高、有实效的自然保护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来源北京安通学校。(3)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四个调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四个调整,即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以及调整区域发展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即由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增长,由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增长,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经济增长,逐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就是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调整消费结构就是在全

19、社会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理念,逐步形成文明、节约的行为模式。调整区域发展结构就是考虑区域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严格区域规划管理,实施有特色的区域建设和经济发展模式。(4)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全方位推进转变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规则标准加强体制创新,研究制定政策加强领导,强化监督,实现管理创新依托科技力量,增强企业节约能力和经济实力加强国际交流,利用全球资源与市场(四)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1、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点一是要统筹协调好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我国人口众多,能源和重要资源严重不足,必须力争较多地利用国际资源。为此,必须相应增强对外支付能力,保持

20、出口和资本净流入长期稳定增长。但我国的外贸依存度按照算术算法,今年预计将超过70%,在“十一五”时期,外贸依存度将继续上升。考虑到我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比重较高、现行人民币汇率实际低估经济总量等因素,调整后的实际外贸依存度不是很高。但我国外贸依存度的快速上升,特别是最终产品市场过度依赖于美欧市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出口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有很高的相关性,仍会产生诸多的深层次矛盾以致影响未来的发展。对此,统筹协调内外需之关系,就要坚持内需为本的原则,依靠需求升级、结构深化、经济转型、效益成长来带动国内经济和出口的发展,加快形成内外需协调增长的增长新模式。二是把“引进来”、“本地化”

21、、“走出去”作为不同阶段的发展重点,处理好有效利用国内资金与合理高效利用国际资本之关系、产业内移与外移之关系、经济安全自主与投资准入准出之关系,是内外统筹的重要内容之一。统筹国内资本积累、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之关系,包含三层意义,第一层是通过融通国际资本和吸引外来投资(引进来),提高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本地化),并形成对外投资的综合运作能力(走出去);第二层是吸引与外资相关的人才、技术和管理窍门,通过消化吸收转换实现稀缺要素的本地化和扩散,形成本国的核心竞争优势并具备“走出去”的实力;第三层是引进市场经济观念,培育本国的市场经济因素,并最终形成全球化的综合运作能力。目前,我国正处于“本地化

22、”阶段,要形成“走出去”的能力,就必须统筹考虑利用外资、对外投资与国内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产业竞争力、技术进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环境保护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三是统筹协调国内发展与参与全球多边、区域合作的关系,实质上是统筹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与促进区域和全球国际市场的关系。目前,北美和欧盟一体化范围扩大必然产生对我国贸易和投资的替代,亚洲经济一体化主要涉及中、日、印等大国间关系以及如何利用小国作为杠杆谋求大国地区利益的问题。长期看,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短期内,应积极协调国内统一大市场与参与全球多边、区域合作的关系。四是统筹协调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问题的核心

23、是不断构建和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动态比较优势,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保障我国重要产业的安全自主和逐步提高分工层位。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心由初级工业向中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积极有效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进一步密切国内生产与国际生产体系的内在联系,同时避免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中容易出现的“孤岛”、“飞地”现象,将对加快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五是统筹协调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关系。以开放的视角来看待国际通行规则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营造内资外资经济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为各类经济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提供体制上的保障。加快建立内外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体

24、系,打通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有机联系。六是统筹协调内外部经济,建立开放的宏观调控体系。统筹协调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目标,建立开放型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人民币汇率在调整平价(升或贬值)或机制(弹性或灵活的汇率机制)间的政策选择,短期以稳定为主,中长期应加快外汇市场的改革,尤其是作为外汇风险管理手段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建立和有效监管,由平价调整过渡到机制调整来源北京安通学校。2、新时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若干途径(1)增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协调能力(2)建立开放的宏观调控体系(3)积极有效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4)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和机制创新

25、,维护我国金融安全(5)制定应对涉外经济摩擦的对策措施(6)进一步完善“引进来”各项政策,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7)明确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8)合理利用外部资源(五)短、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协调1、国民经济中短、长期目标的关系中长期宏观调控和短期宏观调控的区别,不仅在于调控时间的长短,更在于调控目标不同。短期宏观调控的目标在于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而中长期宏观调控目标则是着眼于长期经济增长和长期宏观经济结构的优化。国民经济管理的政策目标为了减少短期经济波动,会制定出相应的短期目标,但最终应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将短期与中长期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经济增长率既是短期宏观调

26、控的目标之一,又可以作为长期宏观调控的一个目标,但二者的依据不同。短期宏观调控从经济稳定的目标出发,对经济增长加以关注,这是因为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有着密切联系,经济增长率太低会导致失业增加,经济增长率太高会导致通货膨胀。但经济增长又关系到国家综合国力问题,在长期中,综合国力达到怎样一个目标,与经济增长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依存于经济增长率。年均经济增长率是一个总量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综合国力的增进状况,因此经济增长率又可以成为长期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产业结构目标既属于短期宏观调控目标,又属于长期宏观调控目标,不过二者的关注点不同,短期宏观调控着眼于经济稳定,它关注产业结

27、构是否协调,其产业结构目标是产业结构协调,而产业结构高度化不是短期宏观调控所关注的,它属于长期宏观调控目标。即便是产业结构协调化目标,在短期宏观调控期间,也只能实现到一定程度,即实现到不至于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程度,至于产业结构协调化的完全实现,只有在长期中才有可能。长期宏观调控关注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同时它也关注产业结构的协调化,即把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协调化都作为自己的目标。地区之间经济结构问题和城乡之间的经济结构问题。无论是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还是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对于我国来说都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它们都属于宏观经济问题,仅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这两个目标,因此都属于宏观调控的对象,又

28、因为这两个宏观目标的实现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应把它们纳入长期宏观调控目标促其实现。2、“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领导发展的理念和治国理念的升华。“十一五”规划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展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引导各方面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做到“五个突出”: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突出人文的、社会的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要求,突出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按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突出

29、结构和效益的目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突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突出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的目标。2011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审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颁布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内容包括农业经济发展、工业增长、服务业发展政策、区域(如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等等)推进优惠政策、体制改革、财政税收、住宅房地产、科技教育、社保、医疗卫生、人事体制改革等等所有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是与全国党员领导干部和广大百姓未来五年息息相关的。在“十二五”规划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农业是基础,工业

30、是龙头,三产是血肉,科技是骨架,无农业不稳,无工业不强,无三产不富,无科技不长。在社会发展目标上,体制改革应以反腐倡廉为核心内容,政清自然就人和;财政税收应该轻税薄赋,让利于民而不与民争利;彻底改革当今的住宅房地产市场,杜绝“权贵资本家”利用住宅房地产来盘剥中国国民;科技要与具体产业捆绑,共同成长;教育要学以致用,既注重于现代科技文化的学习,又致力于传统文明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提升;社保、医疗卫生和人事体制改革等工作,都要围绕实质性提高广大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上来。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已完全被世界经济绑架了。中国的资源、能源、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都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持续向世界经济输血,中

31、国的高端消费市场又被国外的跨国公司利益收割。(六)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贯彻落实到现代化建设 的全过程。1、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党中央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出发,对发展问题提出的新理念,是与邓小平的改革发展思想一脉相承的。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重要而特殊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挑战与机遇并存,影响快速发展的许多不确定因素很

32、多。例如居民的消费进入了更高层次,供需均衡难度更大;商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会上升,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存在向外转移的压力,等等。因此,必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作为我国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方针,牢牢把握以人为本、发展经济、致富百姓的根本目的,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统一。(1) 把科技进步作为推进我国增长的主动力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减缓,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薄弱。这种资源环境特征决定了今后我国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因此,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投入,切实提高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同时要利用

33、经济国际化程度高这一特征,强化国际科技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集成技术创新资源,提升技术创新水平。(2)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行政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是下一步改革的重点。我国经济生活中小社会强政府的状态并没有彻底改善,“行政经济”的痕迹还很深,一些领域由于政府管理 与服务不到位而出现各种社会矛盾,这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国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切实做好政府应该做的事,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的水平。(3)努力保持社会结构的均衡发展随着人们的就业方式,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进一步多样化,以及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客观存在,社会结构均衡将是一个全新的突出的课题。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

34、一方面要重视经济增长使全体人民收入同步增加,保护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的利益。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社会结构均衡的问题,培育和发展中间收入阶层,积极探索和发挥各种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缓冲压力,化解矛盾的职能和作用,形成多元的社会稳定均衡机制。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要追求和谐发展的目标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发展。(1)促进经济现代化。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我们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他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目标就很难实现。(2)切实抓好公共安全。制定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各类预警

35、系统和应急预案,构建快速反应系统,形成对全社会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事故,实现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数、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控制指标零增长。(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就业体制改革,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加强就业培训的各项优惠政策,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重点做好失业人员、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住房公积金等基本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发展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以住房公积金制度为主要途径的城镇职工基本住房保障体系。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努力增加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增加广大居民的幸福感,树立居民的幸福、自豪、希望、力量和信心,将居民的幸福感作为评价一个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