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组2022年度工作总结模板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8862401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采矿组2022年度工作总结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采矿组2022年度工作总结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采矿组2022年度工作总结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采矿组2022年度工作总结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组2022年度工作总结模板(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采矿组2022年度工作总结模板撰写人:_日 期:_采矿组2022年度工作总结模板煤田: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称为煤田。矿区:一规划和开发的煤田或其中一部分形成的社会组合。井田:归一个矿井开采的一部分煤田或全部煤田。溜井:用于自上而下溜煤的垂直巷道。平硐: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水平巷道。石门:在岩层中掘进并与煤层直交或斜交的水平巷道称为石门。硐室。空间三个轴线长度相差不大且又不直通地面的地下巷道。井底车场:连接井筒和主要运输巷道的一组硐室或巷道的总称。柱距:各支柱沿煤壁方向的距离。排距:各支柱沿垂直煤壁方向的距离采场:用来直接大量采取煤炭的场所

2、开采水平。布置有井底车场、阶段运输大巷,并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水平:指设有井底车场、阶段大巷的某一标高水平面。区段:在采区内沿倾斜方向划分的开采块段。阶段:在井田范围内,沿煤层倾斜方向,按一定标高将煤层划分为若干平行于走向并等于井田走向全长的长条形,每一个长条形叫一个阶段。采煤工作面:在采场内进行回采的煤壁进刀:滚筒采煤机每割一刀煤之前,必须使其滚筒进入煤体,这一过程称之为进刀。开采煤层群的顺序。上行式和下行式。厚煤层分层方法分。倾斜分层水平分层斜切分层。厚煤层分层平巷三种布置形式。倾斜式布置,水平式布置,垂直式布置。无人工作面采煤:工人不在工作面采煤,而是在回采巷道或其它安全地点操纵和

3、控制工作面的机械设备,完成破煤,装运煤,顶板管理等工序阶段内的划分一般有三种方式:采区式,分段式和带区式。三下一上: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承压水体上。采煤机割煤方式:(1)双向割煤,往返一刀。(2)单向割煤,往返一刀。(3)字形割煤往返一刀。(4)双向割煤,往返两刀。采煤工艺: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采煤方法: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柱式体系采煤法分为:房式采和房柱式采煤法。炮采工艺方式:长壁工作面用_方法破煤、_及人工装煤、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的采煤工艺。炮采工艺标志是_破煤。普采工艺方式。用机械化方法破煤、装煤、输送机

4、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顶板的采煤工艺。端头支护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体支柱加铰接顶梁支护(2)_对长梁加单体支柱组成的迈步走向抬棚支护(3)用基本支架加走向迈步抬棚支护。综采面采煤机的进刀方式:1、直接推入进刀2、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3、综采面中部斜切进刀4、滚筒钻入法进刀综采面液压支架的移架方式:单架依次顺序次、分组间隔交错式、成组整体依次顺序式。采煤机的选型:主要确定的参数有采高,牵引速度,电机功率影响底板突水的因素:水源条件、矿山压力、隔水层阻水能力、地质构造。采煤方法分类:壁式体系采煤法和柱式体系采煤法。煤层底版的下三带:破坏带、完整岩层带、地下水导升带。采煤生产系统包括:运煤系统、料排矸系

5、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压气和安全用水系统。采场上覆岩体在垂直方向可分为:垮落带、断裂带、弯曲下沉带。沿走向可分为:原始应力区、煤壁支撑区、离层区、重新压实区、稳定区。机采面的生产开机率:k(t1+t2+t3)t_沿空留巷:即沿着已采工作面的采空区留出区段平巷。沿空掘巷:即沿着已采工作面的采空区边缘掘进区段平巷。工作面接替方式有两种:区段跳采接替,区段依次接替。回采方法有。前进式、后退式、往复式,旋转式。巷道的合理位置应符合两个要求:1、是巷道与煤层底板之间的垂直距离h应不小于一定数值2、应将巷道布置在压力传递角以外。影响h和的主要因素:支撑压力的大小,煤层底板岩层的性质和地质构造。放顶煤采煤

6、法的实质。就是在厚煤层中,沿煤层底部布置一个采高2_米的长壁工作面,用常规方法进行回采,利用矿山压力的作用或辅以人工松动方法,使支架上的顶煤破碎成散体后,由支架后方放出,并经有刮板输送机运出工作面。岩层活动及矿压显现特点。由于松软顶煤的参与,缓和了支架于老顶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支架阻力通常不大于分层开采的支架阻力。三种主要类型:放顶煤损失由哪些构成。采区采出率。指工业储量中,设计或实际采出的那一部分储量与工业储量的百分比。采区采出率(采区工业储量开采损失)/采区工业储量_道岔型号的意义:道岔有单开(dk)、对称(dc)及渡线(d_)道岔三种。dk615412:6代表_mm轨距;15、18、24

7、代表轨型;2、3、4、5、6代表辙叉号码;12代表道岔曲线半径。井田开拓方式分类:1.筒形式。主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2综合开拓。2.水平数目。单水平开拓、多水平开拓。3.采准备方式。上山式、上下山及混合式。4.采水平大巷布置方式。分煤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大巷。选择岩石大巷的位置时,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大巷至煤层的距离;二是大巷所在岩层的岩性。井筒的位置考虑的因素。对井下开采有利的井筒位置。应使井巷工程量,井下运输工作量,井巷维护工作量较少,通风安全条件好,煤柱损失少,有利于井下的开采部署。井低车场的调车方式:1、顶推调车2、专用设备调车3、甩车调车4、顶推拉调车三量及三量可

8、采量: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开:井田范围内已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准:是指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回:是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有回采巷道及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工作面的作业形式:1、两采一准或边采边准2、两班半采煤,半班准备3、三班采煤、一班准备4、四班交叉作业。合理集中生产:为缩短生产战线,用最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通常用矿井改建或扩建等措施,实现水平集中,采区集中,和采煤工作面集中。采煤工作面过地质构造的技术措施。1、地质构造过分发育的块段,采用炮采工艺2、在工作面布置时将断层留在区段煤柱内可以减少对工作面的影响范围3、采用调斜的方法,改变工

9、作面的推进方向,躲开地质变化带4、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发现了未知的,工作面难以通过的地质构造时,可将工作面甩掉一部分,其余部分继续推进,过后再对接为正面5、遇到较大地质构造时,需要作各种比较,以权衡利弊,确定是否强制通过或搬迁工作面。上行开采顺序应用条件。1.煤层顶板坚硬,煤质坚硬不易回采时2.煤层含水量大时3上部为煤与瓦斯突出煤层时。4上部为劣质、薄及不稳定煤层,开采困难,长期达不到设计能力时。5建筑物下,水体下,铁路下采煤用上行式。6采煤火区或积水区下_采用跨上山回采。跨上山连续回采有利于改善上山的围岩应力状态,使上山长期处于应力降低区内,便于维护,并可加大采煤工作面的走向长度。综采面采用了

10、跨上山回采方式,可以加大采煤工作面连续推进的距离,减少搬迁次数和搬迁费用,充分发挥综采设备的效益,同时跨上山开采有利于实现无煤柱开采,提高煤炭采出率,减少煤炭自燃发火的危险。压煤。7上部煤层开采困难或投资很多或下部煤质优良。8复采采空区上部遗留的煤炭资源。普采面端头支护的要求:(1)要有足够支护强度,保证工作面端部出口的安全。(2)支架跨度要大,不影响输送机机头、机尾的3正常运转,并要为维护和操纵设断层地段需要下切或留底进行备人员流留出足够活动空间。倾斜回采时,应使顶底板形成平(3)要能够保证机头、机尾的缓的倾斜变化,以使支架或输送快速移置,缩短端头作业时间,机槽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提高开机率。

11、煤层大巷的使用条件:1、煤层区段平巷内单巷布置双巷布置:大巷对探明地质情况,及早布置当瓦斯含量不大,煤层埋藏较稳和准备采区有重要意义2、井田定,涌水量不大时一般采用单巷走向长度不大或煤组中距其它布置,由于巷道断面大,不利于煤层甚远的单个薄或中厚煤层,巷道掘进和维护,要求平巷采用储量有限服务年限不长。3、煤强度较高的支护材料,采用双巷层基底有近距离富含溶洞水的布置可减少巷道断面,将胶带运岩层,不易布置底板岩层大巷,输及和电气等其他设备分别布而该煤层又有较坚硬的顶板,有置在两条巷道内。设置大巷的条件。4、煤组底部有煤质坚硬,围岩稳固、无自燃影响工作面长度的因素。技术因发火的薄或中厚煤层。素经济因素地质因素影响工作面长度的技术因素。什么是对拉工作面:双工作面布答:(1)设备条件,我国生产的置,俗称对拉工作面布置,实质输送机都是按(_m)铺是利用三角区段平巷,准备的两设长度设计的。第10页共10页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