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8822815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西省赣州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江西省赣州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江西省赣州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_,停表是测量_的工具.2 给下列物理量填上适当的单位(用符号表示):(1) 一位同学的身高是1.66;(2)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_;(3) 中学生跑60米的时间是10.3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1) 0.5h=min ;(2) 20m/s=km/h(3) 45km/h=m/s.4. 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 .5. 如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 cm,图乙中物体的长度是 dm.n n11 11V 12】 11I*11 1 11314TTTcm甲

2、6. 如图1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所测纽扣的长度是 cm.如图2所示,小丽在做 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图2,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 _s.7坐在教室里的黄同学,以教室里的黑板为参照物,黄同学是_的;以教室外走动的同学为参照物,黄同学是 _的.8.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若物体在前4s内走过的路程是24m,它在第5s时的速度是m/s;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也可用v二公式粗略地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这个速度称为_.9 .上海磁悬浮列车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专线,设计时速430千米/时,如果以此速度匀速行

3、驶0.5小时,则通过的路程是 _千米,以这列磁悬浮列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 的(选填 运动”或 静止”.二、选择题(共37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第10至仃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第18小题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全对得5分)10 .用手缓慢的推动书,使书带着文具盒沿桌面缓慢移动.我们认为文具盒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 .地面 B .桌面C.书D .桌面静止的橡皮11.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都是相同的D .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

4、路程一定越长12. 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5.38cm, 15.36cm, 15.38cm,15.34cm, 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A. 15.365cm B. 15.38cmC. 15.36cmD. 15.37cm13. 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A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B.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14中央气象台播报,有一较大台风以 36km/h的速度向某地区移动,现台风距 该地区中心180km,则该地区从接到预报到做好预防准备的时间最多为()A. 3h B. 5h C

5、. 4h D. 10h15最后冲刺的瞬间,中国选手宁泽涛犹如离弦之箭,第一个触壁,历史从此改 写.当地时间2015年8月6日,在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 他以47秒84的成绩夺得金牌.成为首位夺得该项目世界冠军的亚洲人.在比赛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约为()A . 2m/s B. 20km/s C. 20m/s D . 2km/s16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进入实验室后,首先要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B. 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在实验室内不可能重现C .科学家有广博的知识,不需要进行科学探究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D .实验完毕后,不需要整理仪器,这是实验员的事17 .

6、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 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D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三、计算题(共佃分,第佃题5分,第20题6分,第21题8 分)19 .红旗大道全长约6km,如果公交车在红旗大道上的平均速度是30km/h,那么公交车跑完红旗大道全程需要的时间是多少?20某同学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0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20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8min,问:(1) 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

7、少?(2) 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1 如表是北京西-拉萨的T27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经停车站到站时刻发车时刻运行距离(km)北京西始发站21: 300石家庄23: 5523: 58277西安09: 0609: 211200兰州15: 5616: 111876西宁19: 0419: 122092格尔木06: 2106: 412922试从这个表中求出:T27次列车(1) 从西安到格尔木要运行的时间是多少h(2) 从西安到格尔木所运行的路程是多少km(3) 从西安到格尔木所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2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

8、动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和;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2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所示),其中乙是相同路程比较 通过的时间;甲是相同_比较_.甲乙24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进行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一亠 hl “Im勺 i q 11111 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m0.250.9时间t/s2平均速度v/ (m/s)(2)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 (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3

9、) 该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25.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 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丙车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 观察分析图丙车图象可知,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s.(2) 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象可知,在前5s内车运动的最快.(填:甲”乙”或丙”2016-20仃学年江西省赣州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停表是测量 时间 的工具.【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分析】(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

10、是米;(2)停表是用来测量时间工具.【解答】解:(1)长度的单位有:km、m、dm、cm、mm、叩、nm,其中 m是基本单位;(2)停表是用来测量时间工具.故答案为:米(m);时间.2 给下列物理量填上适当的单位(用符号表示):(1) 一位同学的身高是1.66 m ;(2)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 m/s ;(3) 中学生跑60米的时间是10 s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 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 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解答】解:(1) 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6cm=1.66m 左右;(2

11、)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X - m/s 1.2m/s左右;(3) 中学生跑60米的时间是10s.故答案为:(1) m;( 2) m/s;( 3) s.3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1) 0.5h= 30 min;(2) 20m/s= 72 km/h(3) 45km/h=12.5 m/s.【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分析】此题考查物理量不同单位间的换算,运用不同单位间的具体关系,利用 数学上的运算就可解答.【解答】解:(1) 因为 1h=60min,所以 0.5h=0.5X60min=30min ;(2) 因为 1m/s=3.6km/h,所以 20m/s=20X 3.6km/h=7

12、2km/h;(3) 因为 1km/h= . m/s,所以 45km/h=45x .m/s=12.5m/s.故答案为:(1) 30;( 2) 72;( 3) 12.5.4.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1)刻度尺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叫量程;(2)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3) 使用刻度值前不仅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还要观察零刻度线.看 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磨损的零刻线不能使用,要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解答】解:刻度尺一次所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叫量程;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 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值前不仅要注

13、意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还要观察零刻度线.看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磨损的零刻线不能使用,要从其他的整刻线开始测起.故答案为:分度值.5.如图,甲中物体的长度为2.35 cm,图乙中物体的长度是1.70 dm.审乙【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甲图;测量时,起始端没从 0开始,把12.00cm处当作“0”度,读出 末端刻度值,减去12.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乙图同理.【解答】解:(1 )末端刻度值为14.35cm,物体的长度为14.35cm - 12.00cm=2.35cm.(2)末端刻度值为7.70dm,物体的长度为7.70dm- 6.00dm=1.70dm.

14、故答案为:2.35; 1.70.6. 如图1所示,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测一枚纽扣的直径,刻度尺的分度 值是1mm,所测纽扣的长度是1.10 cm.如图2所示,小丽在做 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图2,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218.3 s.甲【考点】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 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 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 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 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下一位.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 数之和.【解答】解:由图

15、知: 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 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纽扣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3.1cm对齐,估读 为 3.10cm,所以纽扣的直径为 d=3.10cm-2.00cm=1.10cm. 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0.5min,指 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3min=180s;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8.3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 38.3s,即秒表的读数为180s+38.3s=218.3s 故答案为:1.10;

16、218.3.7. 坐在教室里的黄同学,以教室里的黑板为参照物,黄同学是静止 的;以教室外走动的同学为参照物,黄同学是运动 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要解决此题,要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 于参照物而言的.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的物体是运动的, 位置不变的物体是静 止的.此题关键是看人相对于地面和路旁的树木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解答】解:坐在教室里的同学,以教室里的黑板为参照物,黄同学的位置没有 发生变化,因此该同学是静止的.教室外走动的同学为参照物,黄同学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黄同学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8.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

17、路程相等,若物体在前4s内走过的路程是24m,它在第5s时的速度是 6 m/s;在变速直线运动中, 也可用Y=公式粗略地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这个速度称为 平均速度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运动方向不变,并且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 的路程相等.(2)用速度公式v一计算平均速度.(3) 变速直线运动指物体运动方向不变,但是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 等用速度公式求出的速度是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运动方向不变,并且在相等的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相等.(2) 物体的平均速度:v二二=6m/s;t 4s做

18、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不变,在第 5s的速度是6m/s;(3) 变速直线运动方向不变,但是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可用v=公式粗略地描述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这个速度称为平均速度.故答案为:相等;6;平均速度.9 上海磁悬浮列车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专线,设计时速430千米/时,如果以此速度匀速行驶 0.5小时,则通过的路程是 215千米,以这列磁 悬浮列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 运动 的(选填 运动”或 静止”.【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知道速度和时间,根据公式求出通过的路程;(2)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相对于参照物来说,位置发生变化则是运动的,否 则是静

19、止的.【解答】解:(1)由可得列车通过的路程:s=vt=430km/h x 0.5h=215km;(2)以磁悬浮列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说它是运动 的.故答案为:215;运动.二、选择题(共37分,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第10至 仃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4分;第18小题不止一个正确答案, 全对得5分)10 用手缓慢的推动书,使书带着文具盒沿桌面缓慢移动我们认为文具盒是A .地面 B .桌面C.书D .桌面静止的橡皮【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 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 位置是

20、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 体是静止的.【解答】解:用手缓慢的推动书, 使书带着文具盒沿桌面缓慢移动, 如果以地面、 桌面、书为参照物,文具盒的位置发生变化,故是运动的; 以桌面静止的橡皮为参照物,文具盒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文具盒是静止的; 故选: D .11.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都是相同的D .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在数 值

21、上等于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 通过的路程越大, 所用时间越多, 两者之比是不变的.【解答】 解:AB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运动快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一定长, 如百米运动员的速度可以达到10m/s,但比马拉松运动员通过的路程小得多.故 A 错误, B 正确, D 错误;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不同物体,速度是确定的,但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故选 B.12. 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15.38cm, 15.36cm, 15.38cm, 15.34cm,A. 15.365cm B. 15.38cmC. 15.36cmD. 15.37cm【考点】长

22、度的测量.【分析】为减小误差,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题目中测量了四次 书本的宽度,求出平均值即可.注意小数点后保留与原题中相同的位数.【解答】解:书的宽度为:3.1L:4.:=i2.365cm- 12.37cm.4故选D.13. 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不正确的是()A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B.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C.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考点】刻度尺的使用.【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1) 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 测对象.(2) 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23、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 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解答】解:由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可知,B、C、D是正确的;A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测量时如果零刻度线磨损,可以从较清楚的刻度线处对 齐测量,测量的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故选A.14. 中央气象台播报,有一较大台风以 36km/h的速度向某地区移动,现台风距该地区中心180km,则该地区从接到预报到做好预防准备的时间最多为()A. 3h B. 5h C . 4h D . 10h【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知道台风距该地中心的路程,和台风到达该地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求台风到该地的时间.【解答】解:由v二一得:t=:=

24、5h故选B.15. 最后冲刺的瞬间,中国选手宁泽涛犹如离弦之箭,第一个触壁,历史从此改 写.当地时间2015年8月6日,在喀山游泳世锦赛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 他以47秒84的成绩夺得金牌.成为首位夺得该项目世界冠军的亚洲人.在比赛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约为()A . 2m/s B. 20km/s C. 20m/s D. 2km/s【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已知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根据 v=:求解速度.【解答】解:在比赛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约为:s= 100m=:.- 2m/s.故选A.16. 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进入实验室后,首先要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B .

25、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在实验室内不可能重现C.科学家有广博的知识,不需要进行科学探究也能得出正确的结论D .实验完毕后,不需要整理仪器,这是实验员的事【考点】物理学方法.【分析】在开始物理实验探究之前,需要掌握实验的意义和基本的注意事项.实 验意义和操作常识属于基本科学素养, 要确定正确答案,需要对每一个选项具体 分析.【解答】解:A、进入实验室,不要急于进行实验,需要先熟悉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量程、分度值.故A正确;B、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有些不能在实验室重现,但大部分都可以在实验条件 下进行验证.故B错误;C、任何正确结论的得出,都建立在大量实验和客观事实之上,科学家掌握的知 识也是在

26、此基础上得到的.故 C错误;D、完整的实验过程应该包括实验器材的整理,所以完毕后要对器材进行整理, 不能一走了之.故D错误.故选A.17. 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地厚度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测量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D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个1分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若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 要用累积法.【解答】解: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累积法,A、B、D三个

27、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8.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然后根据图象特点进【分析】解答图象问题首先要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行判断.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解答】解:由v=可知,v 一定时,s和t成正比,v不随s和t的变化而变化.所 以s- t图象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V -1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选A、D .三、计算题(共佃分,第佃题5分,第20题6分,第21题8分)19. 红旗大道全长约6km,如果公交车在红旗大道上的平均速度是30km/h,那么公交车跑完红旗大道全程需要的时间是多少?【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已知路程、速度,根据速度

28、公式的变形公式 t=即可求得答案.v【解答】解:已知红旗大道全长约6km,公交车在红旗大道上的平均速度是30km/h,根据v=:可得,公交车需要的时间:.s 6km 1,.t= =二 h=12min.答:公交车跑完红旗大道全程需要的时间是12分钟.20. 某同学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0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20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8min,问:(1) 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2) 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1)已知步行的速度与时间,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路程;(2)已知路程与骑自行车的时间,由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骑自行车的速度.【解

29、答】 解:(1)由 v=,t1=20min=1200s,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 s=V1t1=1.0m/sX 1200s=1200m;(2)骑自行车的速度:V2=旦5m/s.V2= n心=2.5m/s;答:(1)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1200m;(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2.5m/s.21 如表是北京西-拉萨的T27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经停车站到站时刻发车时刻运行距离(km)北京西始发站21: 300石家庄23: 5523: 58277西安09: 0609: 211200兰州15: 5616: 111876西宁19: 0419: 122092格尔木06: 2106: 412922试从这个表中求出

30、:T27次列车(1)从西安到格尔木要运行的时间是多少 h(2)从西安到格尔木所运行的路程是多少 km(3)从西安到格尔木所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km/h.【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分析】找到T27次列车从西安到格尔木的发车时间和到达的时间求出列车运行 时间,从列车时刻表中找出距离,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平均速度.【解答】解:(1)由表格可得,列车从西安09: 21出发,在第2日6: 21到达 格尔木,所以列车运行时间:t=24: 00- 9: 21+6: 2仁21h,(2)有表格可得,列车从西安到格尔木运行的距离:s=2922km- 1200km=1722km;(3)从西安到格尔木所运行的平均速度

31、:v=s 1722km=82km/h.答:(1)从西安到格尔木要运行的时间是 12h;(2)从西安到格尔木所运行的路程是 1722km;(3)从西安到格尔木所运行的平均速度是82km/h.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22.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 的小车是 甲 和 丙经过5s ,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分析】根据第一个图象,分析出甲的运动情况,根据速度的计算公式v= 求出 甲的运动速度;根据第二个图象,分析出乙和丙的运动速度;比较三者的大小关系,得出第一个 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都运动5s,谁的

32、速度大,谁运动的路程就长,谁就在最前面.【解答】解:由第一个图象可知,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速度是一个定值,当甲运动的路程为 20m时,运动的一、吕甲?OrTi时间是 5秒,运动的速度 v甲=-=4m/s;t甲 5m由第二个图象可知,乙、丙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乙的速度v乙=6m/s,丙的速度v丙=4m/s;由分析可知: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因为乙的速度是最大的,经过5s,乙运动的路程就是最长的,所以乙在最前面;故答案为:甲;丙;乙.2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所

33、示),其中乙是相同路程比较 通过的时间;甲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 .甲乙【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相同的时间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解答】解:由甲图知:三名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但通过的路程不同,通过路 程大的运动的最快,这是应用了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故答案为:时间;路程.24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进行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 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m0.250.9时间

34、t/s2平均速度v/ (m/s)(2) 分析表中的数据,小车全程不是 (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3) 该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停表.【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1)由图示刻度尺可求出小车的路程,小车两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尺示 数之差是小车的路程;由时钟可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 两时钟示数之差是物体的 运动时间;已知小车的路程及对应的运动时间, 由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2) 根据求出的小车的平均速度可判断小车是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小车速度保持不变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小车速度变化,则小车做的是变速运动;(3) 测量平均速度的基本原理是 v=,其中用停表测量距离,用

35、刻度尺测量时t间.【解答】解:甲乙一(1)由图知 s甲乙=90cm - 64cm=26cm=0.25m; t 甲丙=5: 10- 5: 04=6s;=0.125m/s,t甲丙=” nMm/s,将数据填入表中,如表所示.(2) 由表可知:小车前段路程运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小车的速度发生变化, 小车不做匀速直线运动;(3) 要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停表. 故答案为:(1)小车从甲至乙小车从甲至丙路程S/m0.250.9时间t/s26平均速度v/ (m/s)0.1250.15(2)不是;(3)停表.25.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

36、 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丙车的图象,回 答下列问题:(1) 观察分析图丙车图象可知,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20 s.(2) 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象可知,在前5s内 乙 车运动的最快.(填: 甲”乙”或丙”【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1)因图象为路程-时间图象,贝肪根据图象的意义可知丙车做匀速直 线运动的时间;(2)由5秒内距离的变化可知物体前进的距离,则由速度公式可比较速度大小.【解答】解:(1)由图可知,丙车的匀速直线运动包括两段:前 10s匀速直线运动20m,停 留5s,继续匀速直线运动10s,所以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为 10s+10s=20s;(2)由图可知,前5s内乙通过的路程最大,由公式 v=,可知,在前5s内乙车运动最快.故答案为:(1) 20;( 2)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