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测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8794287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浦东新区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浦东新区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浦东新区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浦东新区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浦东新区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测试(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浦东新区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测试高一化学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必做题100分,附加题20分,满分共120分。2本试卷分为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Fe-56 Cu-64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去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新纳入的强制监测指标是APM2.5 BNOx CSO2 D可吸入颗粒物2电解质有强弱之分,以下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水 B氨水 C醋酸 D氯化钠3浓硫酸滴在滤纸上,滤纸变黑,表明浓硫酸具有A. 脱水性 B

2、. 吸水性C. 酸性 D. 不挥发性4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H2 B HCl CSO2 DNO25下列溶液中,呈酸性的是ANa2CO3 BNa2SO4 CNH4Cl DBaCl2 6在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盛放的物质是A稀硫酸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硫酸铜溶液7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明矾可用做消毒剂B氮气可用于保鲜水果C石膏可用于制造模型D碳酸氢铵可用做肥料8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KCl KCl BH2CO3 2 HCO32CH2SO4 2HSO42 DBa(OH)2 Ba22OH9下列各组实验中,将等体积的Na2S2O3和HCl混合,反应速率最快的一组是 组号反应

3、温度()Na2S2O3浓度(mol/L)HCl浓度(mol/L)A100.10.1B100.20.2C200.10.1D200.20.210下列反应中,没有表现出硫酸的氧化性的是 ACuH2SO4 BCH2SO4 CH2SH2SO4 DNaClH2SO411在工业生产中,人们不断地寻找新的催化剂,主要目的是A使反应更完全 B使吸热反应变成放热反应C降低生产能耗 D改变反应途径12实验室配制氯化铁溶液时,把氯化铁溶解在稀盐酸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A加快氯化铁的溶解B提高溶液的pHC抑制氯化铁的水解D增大氯化铁的溶解度13下列条件的改变肯定不会导致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催化剂 B浓度 C压强 D温度

4、14已知反应3A(g)B(g) 2C(g)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5秒钟后C的浓度增加了0.4 mol/L,则这段时间内用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0.02 mol/(Ls) B0.04 mol/(Ls) C0.08 mol/(Ls) D0.12 mol/(Ls) 15离子方程式CO322H CO2H2O可表示的反应是A石灰石和盐酸B碳酸氢铵和盐酸 C碳酸钾和醋酸D碳酸钠和硫酸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氨水跟盐酸反应:OHH H2OB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FeAg Fe2AgC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H)22H Cu22H2OD氢氧化钡跟稀硫酸反应:Ba2OHHSO42 BaSO4H2O品

5、红试液 酸性KMnO4 品红试液 澄清石灰水 A. B. C. D. CO2SO2417用下图装置验证浓硫酸和木炭反应的产物中有SO2和CO2 ,对有关实验现象和实验目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编号实验现象实验目的A.品红褪色证明混合气体中有SO2B.KMnO4褪色证明SO2有还原性C.品红不褪色证明进入C的气体中没有SO2 D.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有CO218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离子组是ABa2、K、Cl、CO32 BNa、HCO3、K、OHCK、Ag、Cl、NO3 DNa、SO42、K、OH19能区别NH4Cl、(NH4)2SO4、NaCl、Na2CO3 四种浓溶液的一种试剂可以是AAg

6、NO3溶液 BBa(OH)2溶液 CBaCl2溶液 DNaOH溶液20科学家们致力于研究利用催化剂将汽车尾气中的CO与氮氧化物反应,生成N2和CO2。若CO与某氮氧化物反应后,测得生成的N2与CO2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氮氧化物可以表示为AN2O BNO CNO2 DN2O5 二、填空题(本题共30分)21(5分)氨分子结构式为_。氨常作致冷剂,是因为氨气具有_的性质。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_。玻璃棒蘸浓盐酸接触氨气时,观察到的现象为_。22(5分)25oC时,水中c (H)1107 mol/L,此时水的离子积Kw_;pH_。加热至99 ,水中c (H)1

7、106 mol/L,说明升高温度会_水的电离平衡(填“抑制”、“促进”或“不影响”,下同);加入硫酸会_水的电离平衡;加入KCl会_水的电离平衡。23(6分)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NaAc溶液中四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加热,溶液中OH的浓度将_(填增大或减小);要使溶液中Ac和Na的浓度相等,可以加入_。(填写编号)a适量盐酸b适量NaOH c适量KOH24(8分)合成氨工业的简要流程图如下:(1)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它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下同);升高温度,平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此时正反应速率_(填“增大”、“减小”

8、或“不变”)。(2)压缩机增加体系的压强至2050 MPa,不选择更高压强的原因_。(3)混合气体在热交换器中被加热至500 左右,这主要是考虑催化剂的_。(4)冷凝器将生成的氨冷凝液化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并将N2和H2_。采取该措施的目的是_。CuCl2溶液25(6分)电解氯化铜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电解过程中,Cu2离子向_极移动;Cl在_极失电子,发生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解过程中,如果有0.4 mol的电子发生转移,理论上阴极的质量将增加_ g。三、实验题(本题共20分)26(10分)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mL)配制500 mL 0.30 mol/L 稀硫酸的

9、实验步骤如下: 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稀释; 冷却,转移、洗涤 摇匀; 定容、摇匀; 转入试剂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 mL。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填编号,下同);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是_。a10 mL b50 mL c100 mL d200 mLe500 mLf1000 mL(2)第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_。(3)右图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4)下列操作可能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填序号,下同),对配制结果没有影响的是_。a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的蒸馏水b往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c未洗涤稀释浓H2

10、SO4的小烧杯d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e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5)将此溶液逐滴加入20 mL Ba(OH)2溶液中,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如下图所示。则此氢氧化钡溶液的浓度为_ mol/L。27(10分)为了探究固体硫化钠露置在空气中的变化,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如下假设:不发生任何变化;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单质硫;被氧化为亚硫酸钠;被氧化为硫酸钠。并据此进行如下实验:从试剂瓶中取出固体硫化钠样品,放在研钵中研碎;将研钵中的样品露置在空气中两天;取研钵中样品放在试管中,加盐酸,试样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并放出大量气泡;立即加塞,用力振荡,产生浑浊,且气泡的量大大减少。回答下列

11、问题:(1)硫化钠溶液显碱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呈碱性的原因_。(2)由实验现象分析,上述四种假设中,肯定不成立的是假设_。(3)写出加入盐酸后可能产生气泡的两个离子方程式_,_。(4)加塞振荡后产生浑浊,且气泡大量减少的原因是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5)要检验样品中是否还存在Na2SO4,实验方法是_。四、计算题(本题共10分)28煅烧硫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S2),可获得制取硫酸所需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1)以1 mol FeS2为原料,可制得SO2_ mol。参加反应的氧气有_ L(标准状况)。(2)已知工业上用过量氨水吸收制硫

12、酸的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SO2H2O (NH4)2SO3 若某工厂每天产生的尾气中SO2体积百分含量为0.5 % ,则1 m3(已换算为标准状况)的尾气,可以产生多少克(NH4)2SO3?若使用50 mL 12 mol/L的氨水吸收,求反应结束后,剩余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溶液体积不发生变化)。五、附加题(本题共20分,14每题3分,第5题8分)1“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根据这一理论,下列微粒中既是酸又是碱的是AHNO3 BHCO3 CNH4 DSO422右图为先进的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

13、离子通过)电解槽电解食盐水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精制饱和氯化钠溶液从阳极区补充 B产品烧碱溶液从阴极区流出C产品烧碱比未用阳离子交换膜时更纯D每转移NA个电子理论上可生成0.5 mol 烧碱3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L的装有催化剂的真空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氮气和3mol氢气,1min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压强的0.9倍,在此时间内,用氢气的量的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是A0.1 mol/(Lmin) B0.2 mol/(Lmin) C0.3 mol/(Lmin)D0.6 mol/(Lmin) 4常温下a mol/L 稀氨水和b mol/L 稀盐酸等体积混合,对混合

14、后溶液判断一定正确的是A若ab,则c(OH)c(H)B若ab,则c(NH4)c(Cl)C若ab,则c(OH)c(H)D若ab,则c(NH4)c(Cl) 5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装置探究氨气的性质:(1)制备氨气: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_;碱石灰的作用是_。(2)氨的催化氧化: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中,用酒精喷灯加热催化剂至红热,熄灭酒精喷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反应是_(填“吸”或“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 当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后,停止反应,立即关闭B中两个活塞,并将试管浸入冰水中,试管内气体颜色变_(填“深”或“浅”),原因是_。(3)点燃氨气:已知“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地燃烧,变成氮气”。将氧气和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_;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