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七校联考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8753520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联考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联考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联考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七校联考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七校联考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和姓名;座位号写在指定位置;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木讷(n) 剽(pio) 悍 引吭(hn)高歌 飞来横(hn) 祸B. 谄(chn)媚 压轴(zhu) 一溜(li)烟 间不容发(f)C阔绰(chu) 悼(do) 念 泥淖(no) 船棹(zho)D搁(g )浅 解剖(pu ) 鬼鬼祟祟(

2、su) 不屑(xi)一顾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3分)A经过大动作的反赌扫黑行动,扭曲、丑恶的足坛歪风邪气被重拳击破,盘根错结的利益交换被连根拔起,中国足球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B狼图腾在中国上映后获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在蒙古国上映的首日,电影票便告售罄,在意大利也非常火爆,仅次于好莱坞动画大片疯狂外星人以及灰姑娘。C瑞典皇家科学院12日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于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以表彰他在消费、贫穷与福利方面的研究贡献。D作品的伟大与否,和作品究竟写了些什么并不会有必然的关联。但是,任何一个时代都必定要呼唤自己的主弦律作品。它是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天赋使命。3下列各

3、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曾经一段时间,“逃离北上广”在这些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大的一线大城市持续发酵,并发展成为一种思潮。B今日中国人,不再视竞争如敌对,视落后如失败,视空手而归如羞辱,因为他们相信,一个强大国家的内涵无需用金牌奠基,一个洋溢人性光辉的民族也具魅力。C这份调查报告对中国贫困农民的记录是如此具体而微,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再拆取出每一个人物的一天、一年、一生,不惜笔墨,肌理寸寸分明。 D王粲跟随曹操东征西战,官位日渐显赫,且在官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甚至在曹丕曹植争宠恶斗中,仍然能做到左支右绌,滴水不漏。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A风

4、风雨雨中,他每天都在山里敲呀,凿呀。他用手锤敲醒了太阳,又用手锤敲落了月亮,敲得石头都有了感情。B我们要在经济新常态下继续走在前列,必须遵循规律促投资、创新思路谋投资、激发活力扩投资、持之以恒抓投资,更好发挥新常态下投资的关键作用。 C在过去的50年里,中法两国人民共同培育了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合作共赢的精神,对我们开创中法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D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 , , , , 。这

5、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A B. C. D6. 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4分)(1)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不超过60字。 (2)揭示漫画的寓意,不超过35字。 7.国庆期间,针对国民赴日游和购买日货的新闻,小王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文字,引发了众人围观,有

6、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语言准确、鲜明、简洁、得体,80字左右。(5分)我早就不是愤青了,长大后我就明白,小P民只有家仇,没什么国恨。国恨是统治阶级制造出来的胡萝卜,忽悠P民去拉磨的。干嘛要排日?干嘛不能买日货、去日本?因为有抗日战争,或者是打过我们的都要排吗?那八国联军那会儿,哪个国家也没闲着,你们现在干嘛纷纷以去欧洲游、买欧洲货、做欧洲移民为荣呢?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啊,就是那啥啥”“对对对,我说的就是那个,那个什么嘛唉,怎么话都到嘴边了,就是想不起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是所谓

7、的TOT现象,说复杂点,这是一种提取记忆失败的现象,表现为记忆已经逼近被完全回忆,却无法转化成为确切的词语表达出来。说简单点,就是话在心头口难开的感觉。关于TOT现象的研究由来已久,对其产生原因的解释也是多种多样:传输不足模型,主要基于记忆表达的多元模型来解释TOT现象。我们大脑中负责语音和语意表达的其实是两个区域,当回忆的刺激产生时,你的语意表达区域很快被激活了;语音表达区域反应却总是慢半拍,你已经从语意存储中提取了关于目标词汇足够多的信息,但语音存储却还没有进行有效的提取。你明明知道你要表达什么,却无法用精确的词汇表达TOT现象产生了。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很多,最直观的是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应用

8、,通过脑扫描技术或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最直观地显示出产生TOT现象时大脑中被激活的区域。但问题也出现了,涉及TOT现象的脑区很多,多到很难详细研究这些区域在TOT现象中的确切功能。阻塞假说,是说你回想起的有关目标词语的线索反而抑制了你对目标词语的检索。这种假说最直白的表达就是:“因为你想多了,所以你想不起来。”不完全激活假说,解释起来很容易,就是:“你记不起来,是因为你记得不牢!”另一方面,这个模型也是建立在你确切知道要回忆的词语的前提下,但有的时候,连我们自己也很难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知道这个要表达的词语。造成TOT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年龄。成年之后,年纪越大,TOT现象发生的频率越高。但有研究者

9、发现,年长者和年轻人的大脑产生TOT现象的区域并不完全一样;年长者在发生TOT现象时更倾向于过度激活他们的前额皮质,这导致了记忆检索失败时不停地重复检索,因此老年人在遇到TOT现象时更加容易焦虑。使用双语者可能会增加TOT现象产生的概率。对于双语使用者的劣势的解释是,当你在记忆中搜索你要表达的东西时,双语会使你对同一件事物产生两种不同形式的表达倾向,实验也印证了这种假设;但当你要表达的是一个专有名词时,双语的影响可以忽略的确,全世界看到的都是同一个太阳。还有情绪影响。“越想越是想不起来,不想说不定它突然在你脑中冒泡了。”有研究显示,TOT现象中关于情绪的预期先于记忆行为的发生。情绪恰恰会影响到

10、有关记忆的许多方面。对于大多数人来说,TOT现象产生时的情绪显然是消极的,因此这种消极的情绪也抑制了你回忆目标的过程。不管你是什么年龄、性别,学历如何,你都有可能出现TOT现象。如果TOT现象只是偶尔在你身上发生,那么你完全可以忽视它;只有TOT现象频繁出现以致严重地影响你的生活的时候,才是一种病态的表现。这种病症可能是由幼年时的学习障碍或者脑损伤引起,一些失语症和阿尔茨海默症也表现出一定的TOT现象。8下面对于“TOT现象”的表述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TOT现象产生时的消极情绪会影响到人回忆目标的过程,导致“越想越是想不起来”。BTOT表现为记忆已几乎被完全回忆,却无法

11、用确切的言语来表达。C双语使用者出现TOT现象的概率会比单语使用者要高。DTOT现象是一种常见的普遍存在的言语现象。9下列对文章有关信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回忆的刺激产生,语音存储的有效提取快于语意提取时,就会产生TOT现象。B阻塞假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被试者能否成功回忆目标词语有赖于对潜在的干扰项目的抑制和排除。C老年人在遇到TOT现象时更加容易焦虑,是因为他们在记忆检索时容易失败。DTOT现象是一种病。这种病症可能是由幼年时的学习障碍或者脑损伤引起,它也体现在失语症和阿尔茨海默症上。10不管什么年龄、性别,学历如何,都有可能出现TOT现象。请结合文本谈一谈,就如何减少

12、TOT现象,作者给了我们哪些建议。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在沈从文先生墓前龙良骅凤凰城的喧嚣留在了身后,沿着沱江边窄窄的石板路,按着路标的指引,我和妻子虔诚地前往听涛山寻找心中的圣地。拜谒沈从文墓,这是萦绕在心中多年的愿望,现在终于有机会走近这位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大师灵魂栖息的地方了。 听涛山既不高,也不陡,平平缓缓,多像沈从文先生平和的性格。八十六级之字形的石级,湿漉漉的,象征先生走过的八十六个岁月。路旁有一株红梅,正在寒风中悄然绽放,透露着春天的讯息。而更多的树木,叶片凋谢,不免在料峭春寒中有一丝瑟缩。但几丛翠竹挺拔着,几丛杂树斜生着,绿绿的枝叶,显示着盎然

13、生机。游人稀少,在我们的前面,只有一对年轻的情侣,手牵着手,静静地走着。我们也尽量放轻脚步,怕打扰沈从文先生的安息。 墓在山腰。这应该是世界上最奇特的坟茔了吧?坟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坟,沈从文先生的骨灰直接撒入山上的泥土中,这位自然之子最后彻底回归自然,与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了一起。就如石级边的一块石碑上写的: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沈从文的表侄,大画家黄永玉送给他的。从凤凰出发,沿着沅水流域,然后北京、上海、昆明,复又回到北京,这是他的人生轨迹,现在他回家了。听涛山是幸运的,它容纳了蜚声海内外的一位士兵,一位作家,一位学者,一位“乡下人”。 墓碑也是奇特的,一块粗糙的五彩石,正面写着

14、几行小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应该是先生自拟的墓志铭吧?墓碑顶上,放置着一个小小的花环,花瓣上凝着水珠,有一点儿落寞。而墓碑下,插着三炷香,香早燃尽,剩着几截竹签和一点点灰烬。传统的和新潮的祭奠方式就这么巧妙地汇聚在一起了。碑的后面,刻着沈从文小姨子张充和题的一句话: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算是对其姐夫最深刻的理解,最恰当的评价。走在我们前面的那位女孩儿,低头读着碑上的文字,她忽然一回头,乌黑的眸子一闪一闪,我的思维触电似地拼接起一些记忆的碎片:渡船上的翠翠,守着碾房的三三,做着“女学生梦”的萧萧,橘子园里的夭夭水,是理解沈从文的最佳途径。他自己就曾经说过

15、:“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印象实在不少。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沈从文是顽皮的逃学大王,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都吸引不了他,他总是逃学去看河中的行船,船上的水手;看河岸的树木,林中的小鸟;看河边的小城,城中的针铺、伞铺、皮靴店、染坊、豆腐坊、冥器铺。哪怕是因逃学而被罚在孔夫子牌位前跪着,他脑中呈现出的,仍是河中的鳜鱼被钓起、风筝飞满天、黄鹂在山中歌呼、树上果实累累的情形。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十四岁多一点,他就到地方的部队里当兵,那是当地大多数青年人的首选出路。辗转在沅水流域

16、,又从水里认识了船家、水手、兵士、妓女、商人。直至二十岁,才脱下军装上岸,背着一卷小小的行李,孤身一人出现在北京车站的站台上,来读那本永远也读不尽的大书。中国现代文学从此多了难得的水的灵气。水的滋润,让沈从文的作品永远水气盈盈,他笔下的人物永远都那么健康丰满,处处闪耀着人性的美丽光辉。听涛山没有涛声,就像寂寞一生的沈从文缄默着。想当年那些红极一时的作家都湮没在历史的风烟中,孤独的沈从文却成为了常青树,这莫非也是自然的法则?沈从文曾说,他和他的读者都将老去。其实,沈从文的读者确实在一批批老去,但他的作品则永葆生命力,新的读者也在不断涌现。我相信,刚才和我们同来的那对年轻的情侣也一定是沈从文的崇拜

17、者。因为,他的作品有丰沛的水,源头是鲜活的。 (选自散文百家)11文中第5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他就这样读着一本小书,同时读着一本大书”中“小书”和“大书”的含义是什么?(4分)12文中多次提到那对年轻的情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13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4分)14综观全文,请简要概括沈从文先生的形象特点。(4分)15沈从文曾说“他和他的读者都将老去”,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本文内容及你所了解的沈从文及其作品情况说说你的理由。(5分)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也。轻举止,丑形貌,外若不足,而

18、聪睿内明。滑稽好语笑,不食五谷,不衣美丽,清虚服气,不与世人交游。隐于东阳谷,凿崖穴居,弟子受业者数百人,亦皆穴处。 石季龙之末,弃其徒众,至长安,潜隐于终南山,结庵庐而止。门人闻而复随之,乃迁于倒兽山。苻坚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往参诣,好尚之士无不师宗之。问其当世事者,皆随问而对。好为譬喻,状如戏调;言未然之事,辞如谶记,当时鲜能晓之,事过皆验。坚将南征,遣使者问之。嘉曰:“金刚火强。”乃乘使者马正衣冠徐徐东行数百步而策马驰反脱衣服弃冠履而归下马踞床一无所言。使者还告,坚不悟,复遣问之,曰:“吾世祚云何?”嘉曰:“未央。”咸以为吉。明年癸未,败于淮南,所谓未年而有殃也。人侯之者,至心则见之,

19、不至心则隐形不见。衣服在架,履杖犹存,或欲取其衣者,终不及,企而取之,衣架逾高,而屋亦不大,覆杖诸物亦如之。姚苌之入长安,礼嘉如苻坚故事,逼以自随,每事谘之。苌既与苻登相持,问嘉曰:“吾得杀苻登定天下不?”嘉曰:“略得之。”苌怒曰:“得当云得,何略之有!”遂斩之。先此,释道安谓嘉曰:“世故方殷,可以行矣。”嘉答曰“卿其先行,吾负债未果去。”俄而道安亡,至是而嘉戮死,所谓“负债”者也。苻登闻嘉死,设坛哭之,赠太师,谥曰文。及苌死,苌子兴字子略方杀登,“略得”之谓也。嘉之死日,人有陇上见之。其所造牵三歌谶,事过皆验,累世犹传之。又著拾遗录十卷,其记事多诡怪,今行于世。 (选自晋书,有删改)16.

2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轻举止,丑形貌,外若不足 轻:轻视B.好为譬喻,状如戏调 好:喜欢C.卿其先行,吾负债未果去 果:实现,完成D.当时鲜能晓之 鲜:少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乃迁于倒兽山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问其当世事者 而莫得其涯C.门人闻而复随之 项王按剑而跽 D.嘉之死日 邻之厚,君之薄也?1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王嘉这个人,其貌不扬而幽默内秀,孤立于世而精通事世,料事如神而又不明说事情结局,是一个创作了志怪小说的隐士。B.苻坚南征之前,两次派使者

21、向王嘉询问吉凶,王嘉用语言和行动向使者表达自己的预言,可是使者和苻坚都没能明白他的真意。C.姚苌进入长安以后不久便开始与苻坚争权,遇到事情就要向王嘉征询意见,但因王嘉说的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心生恼怒杀了王嘉。 D.王嘉先隐居东阳谷,后至长安,隐居终南山,最后迁于倒兽山。或凿崖穴居,或结庵庐而止,都有弟子门人随之穴处,受业学习。19. 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乃 乘 使 者 马 正 衣 冠 徐 徐 东 行 数 百 步 而 策 马 驰 反 脱 衣 服 弃 冠 履 而 归 下 马 踞 床 一 无 所 言。20. 把文中画线的文字译成现代汉语。(7分)(1) 苻坚累征不起,公侯已下咸躬

22、往参诣,好尚之士无不师宗之。(4分) (2) 其所造牵三歌谶,事过皆验,累世犹传之。(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题西溪无相院 宋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注释】涵虚:水天一色,流水澄清的样子。21这首诗中有许多句子写到“影”,有的是明写,如 ;有的是暗写,如 。(2分)22简要分析颔联的表现手法。(5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2324题。(5分)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

23、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注】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23补充画横线的句子。 , (1分)24分别概括景春和孟子关于“大丈夫”的的观点,你赞同谁的说法?结合文段简要分析。(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 小题)(1)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荀子劝学)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

24、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4)齐人未尝赂秦, ,何哉? 。(苏洵六国论)(5)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四、作文(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片荒无人烟的大漠中有一棵枯死的老树老树的枝头有一个简陋的鸟巢,鸟巢里有一只鸟儿终日忍饥挨饿,艰难度日。一日,大漠刮起了沙暴,那棵枯树被连根拔起卷走了。那只可怜的鸟儿为了寻找新的藏身之处,不得不长途飞行,终于,鸟儿发现了一片绿洲,绿洲上小河潺潺,绿树成荫,甜美的果实缀满枝头。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5学年第一学

25、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三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 D【解析】A. 飞来横祸hng B压轴zhu C船棹zho(3分)2B【解析】A盘根错结盘根错节 ,盘:弯曲;错:交错;节:枝节。树根盘绕,枝节交错。比喻事情复杂,纠缠不清。C“授于”应“授予”, 授于是传授某种技艺或者知识给特定的人;授予,指给某人某单位奖章奖励的一种动作形式。D.主弦律主旋律(3分)3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辨识,然后做出判断。A发酵:比喻事物受外力影响发生某种发展变化。 B根据语境应该用“更” C具体而微: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

26、规模较小。D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3分)4A【解析】B项语序不当,应把“创新思路谋投资”调至“必须”后面。C项最后一句主语残缺。在“对我们开创中法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前加“这一精神”。D项搭配不当,“提高特色”不当,改为“打造特色”或“提高水平”。(3分)5. C【解析】从表意上说,起领起作用,应位于开头;由“因此”连接;是具体措施,先有机制,在执法,之后是淘汰、震慑,是后文“这样”指代的对象,应在最后。这样前后的顺序就确定了,正确的排序应为:。故答案应为C。6. 参考答案:(1)画中一人坐在沙发上,看到电视里景阳冈武松打虎的镜头时,吓得瞪眼张

27、嘴,满头冒汗,连手中的茶杯都扔掉了。画的左上方有打“虎”标题。(要求: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准确描述画面中的内容,句意顺畅,不超过60字。2分)(2)讽刺了那些在国家严厉反贪形势下惶惶不可终日的贪污受贿者的丑态。(要点:围绕“打虎”,由“实”及“虚”, 不超过35字。2分)7. 参考答案:(1)我赞同小王的说法。我们应该铭记历史,但绝不是盲目排日。爱国不是简单的拒买日货、不去日本。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读书学习上,为世界的和平与安宁而努力,为发展自己的国家作贡献。(2)我不赞同小王的说法。忘记仇恨就是忘记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绝不能忘,作为中国人就应该从点点滴滴来表

28、达自己的爱国热情,拒绝日货,不去日本旅游,恰恰是理性的爱国之举。(得分要求:观点明确(1分),紧扣材料,联系实际(3分),论述有条理(1分)80字左右,共5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8C【解析】:文中是“可能会增加TOT现象产生的概率”,所以C项说法太绝对。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点评: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首先要把各选项在文中的位置锁定,然后逐一对照排查,注意是否扩大或缩小范围、是否偷换概念、是否漏掉限定的词语等。9B【解析】:A语意快于语音。 C“记忆检索时容易失败”错,原文是“ 记忆检索失败时不停的重复检索”

29、。D不是所有的TOT现象是一种病,只有频繁出现以致严重的影响生活的时候才是一种病。考点: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点评:做好此题一定要带着题支中的说法回到原文找出处,看看说法是否一致,要从事理的先后、是否漏了条件、是否说法绝对等方面分析。10【解析】保持年轻的心态,同时在记忆检索失败时不要过于焦虑;适时调控(放松)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克服消极情绪;偶尔出现可以忽视,频繁出现时要重视。(一点1分,如答“不使用或减少使用双语”的建议可以给1分)试题分析:要找到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的办法就要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寻起,主要是从我们自己能调控的方面也就是主观方面做起,文中有“这种消极的情绪也抑制了你回忆目

30、标的过程”,因此要放松自己的情绪;老年人更容易产生TOT现象,因此要保持年轻的心态,遇到这种那个现象不要焦虑。要正确看待这种现象,偶尔出现可以忽视,频繁出现时要重视。考点:此题考查筛选并归纳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点评:这种题型答案有的在文中显现出来,有的需要自己概括,这就需要考生有较强的归纳概括能力,难度较高,考生平时要有意识的去训练。(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115题(20分)11、“小书”指在枯燥的私塾和新式的学校中所学的书本知识。(2分)“大书”运用比喻手法,指的是丰富的大自然和复杂的社会生活。(2分)12、文中多次提到那对年轻情侣是为了说明虽然沈从文先生已经逝去,但年青的一代仍然对他

31、及他的作品很推崇,表现了沈先生顽强的艺术生命力。(跟“推崇”意思接近2分,提到“艺术生命力”这点给1分。)13、运用对比的手法,(1分)通过红梅、翠竹、杂树与其它树木的对比,突出了红梅、翠竹、杂树的顽强生命力。(1分)也象征着沈从文顽强的艺术生命力,暗含着作者对沈从文的赞美之情。(2分)14、平和谦卑内敛刚强文采斐然热爱自然、热爱乡土、热爱家乡孤独寂寞追求真善美(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15、我不同意这观点。(1分)因为想当年那些红极一时的作家都淹没在历史的风烟中,孤独的沈从文却成为了常青树。(1分)沈从文确实离开了人世,但他的作品却在现代文学史上展现着独特的魅力,如边城内涵丰富,永葆生命力。

32、(2分)他的读者确实在一批批老去,但新的读者也在不断涌现,一代又一代的人将追随着沈从文及其他的作品。(1分)所以,“他和他的读者都将老去”一说不符合。(如写上同意这观点,并做到有理有据,酌情给12分。三、古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620题。(19分)16.A(3分)【解析】:轻,轻佻,轻浮。17D(3分)【解析】:A副词,表示时间的紧相衔接,可译为“就”;表示两事情相悖或事出意外,可译为“却,竟”。B代词,他;代词它的。C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D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8.D(3分)【解析】:文中并未交代王嘉“迁于倒兽山”时

33、有没有弟子门人追随。19.答案:乃 乘 使 者 马 /正 衣 冠 /徐 徐 东 行 数 百 步/ 而 策 马 驰 反/ 脱 衣 服/ 弃 冠 履 而 归 /下 马 踞 床 /一 无 所 言。(3分)【解析】:解答文言断句题,要依据对文意的理解明确句意;同时还要借助文言虚词,特别是句首语气词.句末语气词等来判断;还可以参照文言句式的特点来判断。本句说的是王嘉的一系列动作,比较紧凑,可根据“正”.“脱”“弃”“下”等动词加以判断。 20.(1)苻坚多次征召,他总不应征,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亲自拜会,好学之士无不推崇他为宗师。(“起”“躬”“参诣”各1分,句子顺畅.大意正确1分)(2)他所写的牵三歌

34、谶一书中的事情过后都能够应验,历时几代还在流传。(“验”“累世”各1分,句子顺畅.大意正确1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21明写如“浮萍破处见山影”,暗写如“过桥人似鉴中行”“莫放修芦碍月生”。(每空1分共2分)(需用文中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给分。)22颔联以动衬静。(1分)“浮萍破处” ,“破”即水波开合,意即水上之风或水下之鱼虫晃动水面,打破水面平静;(1分)“小艇归来”两岸野草,发出轻微的声音。(1分)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极言西溪之静,(1分)表现诗人寄情山水,寻幽探微的情怀。(1分)(共5分,若答“视听结合”言之成理亦可)(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2324题。

35、(5分)2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1分,写对两句得1分,写对一句不给分)24景春认为“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的人就是男子汉大丈夫。(1分)孟子认为大丈夫既要胸怀天下,不畏强暴,坚守仁义道德的原则,又要有正确的立身处世的态度。(答到其中一点就给1分)赞同孟子的说法。孟子眼中的“大丈夫”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精神品格,有“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鼓舞了无数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2分)(共4分) 赞同景春说法的言之成理也可适当给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5(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36、冷落清秋节!(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4)终继五国迁灭,与嬴而不助五国也。(5)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四、作文(60分)立意探索可从以下几方面立意:除旧布新,推陈出新。要丢弃禁锢自己的老思想,打破固有的生活模式,冲破原有的生活圈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的生活道路,开创一片新天地。要不懈追求,不安于现状。当鸟儿安于现状的时候,只能艰难度日,当它被迫寻求安身之地时,却发现了绿洲,找到了更适合生活的地方。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学校,逆境和挫折是磨砺人的最好利器。当鸟儿赖以生存的老树被连根拔起以致走投无路的时候,它反而有机会去开辟另一片天地。生活最终要靠自己过,不要依

37、赖别人,人要靠自己奋斗。鸟儿依赖老树,其结果是当老树被连根拔起时它失去了安身之所;而当它历尽艰辛长途飞行后,却发现了一片绿洲。所以,只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无往而不胜哦。评分标准:参照2015年浙江高考评分标准。附译文(一):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人。他举止轻浮,形貌丑陋,外表像是无用之辈,而内心聪敏明慧,喜好滑稽谈笑,不吃五谷,不穿艳丽的衣服,置身清虚之中服气养性,不与世人交游。隐居在东阳谷,凿崖为洞穴居住。数百名受业学习的弟子,也全部进入洞穴居住。石季龙末年,王嘉丢开他的众弟子,只身来到长安,在终南山潜隐,居住在自己盖的草庵之中。他的门人听说了,又随之前来,他又迁入倒兽山中。苻坚多次征

38、召,他总不应征,公侯以下的朝官全都去亲自拜会,好学之士无不推崇他为宗师。人们向他询问当今之事,都随口而答。很喜欢运用比喻,其情其状如同在调戏人们一般;预言未来要发生的事,辞意隐晦,当时很难知道究竟,但事后都一一应验如神。苻坚准备南征,派使者向他询问吉凶。王嘉说:“金刚火强。”说完便跨上使者的马,端正衣帽,慢慢向东走出数百步,然后策马返回,脱掉衣帽,丢掉鞋帽而归。下马之后盘坐在床上,一言不发。使者回来后据实相告,苻坚不能悟解,又派人前来问他,说:“我们的国运如何?”王嘉说:“未央。”大家都以为是吉利。第二年是癸未年,苻坚在淮南被打得大败,这就是王嘉所说的未年有灾殃的印证。拜候他的人如果心诚,他就

39、出见,心不诚就隐形不见,只见他的衣帽挂在衣架上,手杖仍在原处。如果有人想取他的衣服,始终够不着,伸长手臂去取,衣架会变得更高,鞋杖各物也是如此。姚苌进入长安以后,礼遇王嘉像从前苻坚一样,并逼着王嘉跟随他,每件事情都要向他征询。姚苌不久便开始与苻登争权,问王嘉说:“我能杀掉苻登平定天下吗?”王嘉说:“略得之。”姚苌恼怒了,说:“得就说得,哪里有什么略呢?”于是就杀了王嘉。这以前,释道安对王嘉说:“世事正沸腾暄扰,可以走了。”王嘉回答说:“你先走吧,我欠的债还未还清,还不便离去。”不久,释道安就死了,到这时王嘉被杀,就是前面所说的“欠债”。苻登听说王嘉的死讯后,设坛哭祭,赠号太师,谥号“文”。姚苌

40、死后,他的儿子姚兴字子略杀了苻登,这便是王嘉所说的“略得”的意思。王嘉死的那一天,有人在陇上看见过他。他所写的牵三歌谶一书,事情过后都能够应验,历时几代还在流传。又著有拾遗录十卷,所记载的事迹大多荒诞诡怪,直到如今,仍旧风行于世。 译文(二)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夫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2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