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2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8673712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2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2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2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2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2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2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 昨天上了用冰取火这节课,反思有以下几点比较成功的地方: 1.整体设计本着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努力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阅读体验不可能是一致的,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的问题。在教学第二课时的过程中,我将这篇课文的重点需要理解的内容抽象出几个要点,每个要点将如何处理也理清了步骤。但是,在课堂上并不是按照自己的思路硬牵着学生走,而是尊重学生的体验,学生谈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就按照学生的兴趣点进入到那个要点。上课开始,在简单回顾课文内容后,我设问:“这件事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目的在于先了解学情,以便根据学生对

2、课文的了解程度,进行教学内容的适当微调。学生的关注点很自然地都集中到了年轻队员的身上。因此,我将年轻队员怎样用冰取火提到前面处理,目的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充分利用学生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来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再利用过渡语自然过渡到其他要点的理解,整个教学设计关注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体现了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这就需要教师对于教材的重难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心里非常清楚。关键在于如何顺应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并把它引导到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往往需要教师把每一个环节会出现的几种情况都考虑周全,如何去引导成了关键。因此,我在课文的衔接之处动了不少脑筋,设想了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精心准备了过渡语,

3、努力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也使课堂更有语文的味道。 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师生共同交流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在自读感悟的环节中,学生分别画出了能够解决疑问的重点词语,来理解取火的方法。因为学生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然后再安排组内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思维互相碰撞,以便从别人身上汲取灵感,互相补充。接着,在理解取火方法时,安排小组用自己组内喜欢的方式,可以抓词语谈理解,也可以画图来理解年轻探险队员的做法。这样做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指导学生合作的方法。采用画图法更能突出小组合作学

4、习的优势。将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转化成图画的过程,需要孩子们在交流的时候思维碰撞,畅所欲言,才能完成小组内共同的成果。这种合作是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学生有的可抓,有的可说,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该说是比较有效的。 其次,文章有不少地方适合感情朗读,比如南极气候恶劣、队员陷于绝望等句子,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教材。这时,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有关句子,其他学生就会互相评价。如果学生的朗读不到位,教师也要及时范读,让学生通过评价老师的朗读,而将句子读得有声有色,这样就实现了师生、生生的互动。 3.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创设了情境,突破了难点 在学生理解冰透镜取火的原理时,截用一段FLASH,将太阳光如何照射到冰

5、透镜,又如何发生折射、聚焦,最后如何点燃,形成了动态的火的生成过程。这样就很容易突破难点。另外,在体会南极的恶劣气候,同时也是理解火的重要性的时候,我播放了南极风暴的视频,给了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也就更好地理解了课文。 4.在阅读感悟的同时,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 这篇课文有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点。例如:在体会火的重要性时,渗透了对排比句的认识。还有对反问句“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无情的死神到来?”这句话的处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并没有给这些句式下定义,而是通过朗读让学生感悟句子的外在形式,体会句子对表达情感所起的作用。这些细节的设计,都力争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人们常说,讲课也是一

6、门遗憾的艺术。一节课下来,总有些感到遗憾的地方: 首先,对课堂上的一些细节把握和处理还不够到位。设计初衷是好的,但是实施过程中往往蜻蜓点水。例如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取火的方法时,学生一古脑地将所画的重点词说了出来,并没有真正把他的理解谈透彻,只是模仿课文的叙述简单说了说,这时我的指导有些偏弱。因此,导致后面用画图法展示的过程中,有的小组的图画中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问题。其实,很有可能是个别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 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虽然大多数学生有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合作方法,但是总体感觉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合作方法上,有的小组分工不明确,或者分工就耗费了不少时间,显得学习

7、过程不够紧凑,效率不够高。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从小组成员的配置、合作意识、合作方法等方面,做更细致的指导和训练。附送:2021-2022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2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4个生字,3个会认字。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从而感受探险队员的智慧、顽强的品质与不放弃的精神,懂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道理。教学重点: 1理解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了解其中的科学道理。 2体会探险队员的聪明与智慧,懂得遇到困难要运用知识与智慧去解决的道理。教学难点: 体会探险队员的智慧、

8、顽强的品质与不放弃的精神。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重点句)学生:查找有关南极的资料,观察凸透镜,了解相关知识。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进行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2幻灯课件辅助,帮助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二、学习1至4自然段。 (一)默读1至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感受深的句子并做简单批注,画完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点评:尊重学生的个性感受,让学生去亲历阅读的过程,产生自己的独特体验) (二)教师指导。 1.第三自然段 (1)提问:火为什么这么重要呀? 课件出示几组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没有火,( )。 (2)教师渲染情境。(叙述) (点评:教师通

9、过渲染画面,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南极的寒冷,与探险队员产生情感共鸣,为体会火的重要做好铺垫) 教师: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中,你是探险队员,此时你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3)指导朗读。 2.师生谈话 师:你就是探险队员,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在这样的一个孤岛上,火却丢失了,你有什么办法? 点评:教师并没有直接解释“一筹莫展”,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感受到大家怎么都想不出办法,从而理解了“一筹莫展”的意思,达到了词语积累的目的。 3.课件:大家一筹莫展,陷于绝望。 (1)指名读。 (2)课件对比“绝望和失望”感知。 提问:哪句好,为什么? (3)指名读。三、默读自学5至7自然段。 (一)学习提示: 1默读

10、思考,为什么只有这个年轻的探险队员想出了用冰取火的方法? 画出相关词句。 2思考后可与同桌说一说。 教师指导: (1)不放弃的精神。 课件: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无情的死神到来? 提问:这句话什么意思? 教师启发 练习朗读 (2)智慧。 小声读6、7自然段,思考:年轻的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学生汇报。 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感知取火过程。 重点词语的指导:摩挲。 (点评:形象感知词语,内化语言,让学生真正领会这个重点词语的意思,为体会年轻探险队员的智慧做好铺垫)指名读。 学生质疑,分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指导: a.为什么轻轻地刮?为什么摩挲? 观察抚摩透镜,感受

11、凸透镜的特点。 (点评:结合透镜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轻轻地刮与摩挲的重要,感受年轻队员的聪明的同时,揭示冰与透镜的内在联系) 指名读. b.举、向。 教师指导:透镜取火的原理。 c.提问: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动作是对什么的利用呀?(板书:科学知识、冰与太阳) (点评:抓住几个简单的动作描写,引导学生体会出年轻队员的动作虽然简单,但却蕴涵着他的聪明才智,蕴涵着透镜取火的知识、蕴涵着对外部条件的运用,使学生领悟到探险队员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智慧与聪明) d.小结。 (3)顽强的品质。 提问:看着这刮、这摩挲、这举、这向,除了智慧,聪明,你还有什么感受? 提示:在这冰天雪地中,在这样冷的情况下,他还用温暖

12、手摩挲,用小刀轻轻地刮, 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自由读6、7自然段:感受年轻队员的智慧与顽强的品质。 (4)朗读第六自然段。 提问:面对着死亡的威胁,看着年轻队员的一举一动,看着这救命的冰透镜,你是 怎样的心情? 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指导朗读。 师生对读,体会大家当时的心情。 (点评:通过师生对读以及巧妙的引语,让学生体会探险队员们的心情不断变化的过程) 四、朗读第8自然段 。 1出示图片,激发学生想象,体会探险队员此时心情。 2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课件:这红红的火,( )。 教师渲染情景 3齐读第八自然段。 五、总结 。 1同学们,我们回顾一下,从大家陷入绝望到成功后欢呼跳跃的激动。是什么挽救了大家的生命? 2总结。提问:学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点评:通过教师的总结,告诉学生如何去做一个有智慧的人,懂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运用我们的知识积极想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