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解题指南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8572251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9.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解题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解题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解题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解题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解题指南(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解题指南原人事部副部长徐颂陶 著第一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第一节 听力理解汉语听力理解试题在国内较为少见,绝大部分考生都没经历过,对其较为陌生。所以,在考前掌握一些答题技巧,是很有必要的。(1)听力理解部分是限时考试,且听力材料只播放一遍,如果考生在录音播放过程注意力分散,没听清或没记住材料内容,将不可能答对试题。因此,从考试一开始,考生就应保持适度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2)在考试开始后,利用录音播放考试注意事项的时间,快速地浏览一遍试卷中各题的选项,以便能初步确定应着重听清的内容,不漏听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和语句。(3)各段听力材料下的试题,基本上是按听力材料内容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

2、,考生在听录音的同时,可根据听到的一些关键词句在相应的试题选项上作出标记,以便增强记忆,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当然,这要求耳、脑、眼、手等器官高度协作,即“一心能二用”,甚至“三用”,考生如不在考前进行相应的训练,是不易达到要求的。(4)考生可直接在答题卡上答题,这样可节省些时间,如果开始是在试卷上作答,答完题后应迅速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切记:听力理解部分是限时的。第二节 阅读理解在解答阅读理解试题时,考生应注意以下一些重要环节。1.注重对文章中关键词语的理解阅读理解的困难之一,主要表现为对文章中一些关键词语的正确理解。它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意义明显的,可以在上下文中找到解释;另一种情况是意义隐晦

3、的词语,虽然在语言环境中有具体的内容,但作者并没有把它用文字明确地表示出来,需要应试者调动自己以往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归纳和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针对文章中关键词语出题的基本形式,是词语替换和选词填空,即原有的两种基本题型。另外,还有可能直接让考生判别关键词的准确含义或挑出用得不当的词语。在解答这些题时,考生应把握以下两点:(1)首先要准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一个词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有其确切含义,只有依*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把词义理解准确、透彻。对字义、词义的理解,其基本原则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2)把选项中的词代入到句中,默念一遍,找语感。2.注重对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的理解关键

4、语句是指在文章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在意义或结构上起衔接、照应的作用。要理解它们的含义,离不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在应付针对关键语句命制的试题时,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1)熟悉基本的语法知识,依*语法知识对句子进行分析,重点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恰当,次序是否合理,定语修饰的主体是否明确等等。(2)要依赖于语感,注重语意表达的准确性。3.对片段或文章的概括理解能力概括文章的内容,是一种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提炼与升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内容完整而不片面、语言恰当而不偏颇、文字简明而不拖沓。当然,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从书面语言中吸取有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分布在文章的各个

5、部分。因此,阅读理解不仅仅是对某一个词语或语句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文章的大量重要信息进行筛选,以便作出正确的理解。4.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目的这一点至关重要。考生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这个目标:(1)首先应对整篇文章有完整、准确的理解,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2)要善于抓住文中关键句子或关键词,它们有时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有时也会出现在文章的结尾或中间;(3)要对文章的引申含义进行分析和深加工;(4)从选项与原文在意思上是否一致入手。第二章 数量关系第一节 数字推理解答数字推理题,速度十分重要,但必须要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来追求速度。如果做得很快却无一正确,结果毫无意义。为此,每道题最好在心算

6、基础上都验算一次,以保证准确无误数字推理题应从逻辑关系上把握,不能仅从数字外形上判断。譬如,若题干数列均由奇数组成,就判定正确答案应是奇数,这种判断显然过于简单武断了。在解答数字推理题时,除了反应要快,更重要的是掌握恰当的方法。一般而言,先考察相邻两个(特别是第一个和第二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假设出一种符合这个数字关系的规律,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应用到下一个数字之间的关系上,如果得到验证,就说明假设的规律是正确的,由此可以直接推出答案;如果假设被否定,马上改变思路,提出另一种数量规律的假设。如此反复,直到找到正确规律为止。当然,有一些题型是需要首先考察前三项(如前两项之和等于第三项的数字排列

7、规律)甚至是前四项(如双重数列的排列规律)才会发现规律的,我们在具体的例题中还会详细介绍。另外,有时从后往前推,或者“中间开花”向两边推也是较为有效的。在做数字推理题时,有一个基本思路,即“尝试错误”。很多数字推理题不太可能一眼就看出规律,找到答案,而是要经过两三次的尝试,逐步排除错误的假设,最后找到正确的规律。目前这类题目倾向于越出越难,应试者更需要在心理上做好这种思想准备。当遇到难题时,可以先跳过去做其他较容易的题目,等有时间再返回来答难题。这种处理不但节省了时间,保证了容易题目的得分率,甚至会对难题的解答有所帮助。有时一道题之所以解不出来,是因为我们的思路走进了死胡同,无法变化角度思考问

8、题。此时,与其死“卡”在这里,不如抛开这道题做别的题。在做其他题的过程中也许就会有了新的解题思路。总之,不能在一道题目上停留太久。如果因一题解答受阻,而失去解答更多试题的机会,造成不应有的丢分,那实在太可惜了。当然,考前进行适度的练习,注意总结经验,了解有关的出题形式,会使考试时更为得心应手。下面我们分类列举一些比较典型或具有代表性的试题,它们经常出现在数字推理测验中,熟知并掌握它们的应答思路与技巧,对提高成绩很有帮助,希望考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实际上,即使一些表面看起来很复杂的排列现象,只要我们对其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就会发现,它们也不过是由一些简单的排列规律复合而成

9、的。只要掌握它们的排列规律,善于开动脑筋,就会获得理想的效果。第二节 数学运算1.数学运算题的解答方法数学运算测验题的解答,要把握下面4个原则:(1)运算题尽可能采用心算。运算题一般比较简单,采用心算可以节省时间,将十分有限的时间尽量集中用于较难试题的解答上。(2)遇到一时做不出来的题目,可以先跳过去,待完成其他较容易的试题后,若有时间再回头攻坚。总之,不能在一道题目上停留太久。如果因一题解答受阻,而失去解答更多试题的机会,造成不应有的丢分,那实在太可惜了。(3)对于数量关系测验来说,速度十分重要,但必须要在准确性的前提下来追求速度。如果做得很快却无一正确,结果毫无意义。为此,每道题最好在心算

10、基础上都验算一次,以保证准确无误。(4)不少数学运算题可以采用简便的速算方法,而不需要死算。为此,拿到题目后,先花一点时间考查有没有简便算法来解题,费是值要的。如果找到简便算法,会大大减少解题所用的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2.数学运算题的解答技巧数学运算题难度不会大,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也许每个人在此项目上都能得高分,但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些题目,也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因为测验有时间限制,需要应试者算得既快又准。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当注意以下方面:(1)加强训练,增强数字的敏感程度,了解一些常见的题型和解题方法,并熟记一些基本数字。(2)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熟悉一下常用的基本数

11、学知识(如比例问题、百分数问题、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3)认真审题,准确理解和分析文字表达,正确把握题意,切忌被题中一些枝节所诱导,落入出题者的圈套中。(4)努力寻找解题捷径,尽量多用简便算法。多数计算题都有“捷径”可走,盲目计算虽然也可能得出答案,但贻误宝贵时间,往往得不偿失。(5)学会使用排除法来提高命中率。在时间紧张而又找不出其他解题捷径的情况下,可对部分选项进行排除,尤其是一些计算量大的题目,可以根据选项中数值的大小、尾数、位数等方面来排除,提高答对的概率。第三章 判断推理第一节 图形推理1.图形推理的解题方法解答图形推理题时,首先要对第一套图形中的三个图形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它们之

12、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尤其要注意第三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的差异。因为这种差异与你要找的问号处的图形与第二套图形中第二个图形间的差异有比较直接的关系。然后再比较第一套图形与第二套图形在“形”上的差异。用第一套图形的变化规律和第二套图形的“形”的组合就是问号处所需的图形。2.图形推理的解题技巧解答图形推理题,应试者应当以观察要素为根据寻找其变化,从而发现其规律,再运用到第二套图形当中去,得出正确答案。(1)从第一套图形入手,仔细观察第一套图形中的三个图形,寻找其中变化规律,并把这规律运用到第二套图形中;(2)观察的要点有:图形的大小、笔画曲直多少、元素数量的变化、方向的旋转、图形的组合顺序、图形之间的叠

13、加与求同等等;(3)选择答案时要仔细,不要发生视觉错误。第二节 演绎推理1.推理及其分类所谓推理,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另外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一切推理都必须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一般来说,作为推理依据的已知判断称为前提,所推导出的新的判断则称为结论。推理大体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只有一个前提的推理叫直接推理。例如:有的高三学生是共产党员,所以有的共产党员是高三学生。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前提的推理就是间接推理。例如:贪赃枉法的人必会受到惩罚,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今天你们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惩罚。一般说,间接推理又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三种形式。(1)演

14、绎推理。所谓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性的前提得出了特殊性的结论的推理。例如: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惩罚的。这里,“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是一般性前提,“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是特殊性前提。根据这两个前提推出”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惩罚的”这个特殊性的结论。演绎推理可分为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2)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般,即从特殊性的前提推出普遍的一般的结论的一种推理。一般情况下,归纳推理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也叫完全归纳法,是指根据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别事物都

15、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该类事物普遍具有这种性质的结论。正确运用完全归纳推理,要求所列举的前提必须完全,不然推导出的结论会产生错误。例如:在奴隶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封建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文学艺术是有阶级性的。(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四种社会形态构成了整个阶级社会。)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根据同一类事物中部分事物都具有某种性质,从而推出该类事物普遍具有这种性质的结论。这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但是,这种推理通常仅考察了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的性质就得出了结论,所以结论可*性较低。一

16、般为了提高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所得出的结论的可*性,要列举前提的数量尽可能多,考察个别对象数量越多,结论也就越具有可*性。例如: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铁导电;铝导电;锡导电;所以,一切金属都导电。(3)类比推理,是指从特殊性的前提得出特殊性的结论的推理。一般情况下,这种推理根据两个事物的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推出这两个事物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结论。类比推理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供假设,启发人们思考问题,找出规律或事物本质等。因为类比推理的结论是一种或然性的判断,它的可*性及可*程度一般决定于两个类比对象共有性质之间的联系程度。一般说,类比现象的相同性质越多,则结论的可*程度越大。并且,以类

17、比对象的本质属性而不是一些表面现象为根据进行类比,其结论的可*性越大。例如:我们在动物、植物中发现细胞,又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由此类比,推导在动物细胞中也有细胞核,后来用显微镜观察,果然在动物的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这种通过表面到实质的假设,最终得以证明正是类比推理的特点。2三段论(1)所谓三段论是推理中最普通的一种形式。它由三个简单判断组成,其中两个是前提,一个是结论。例如:不法分子都害怕法律的制裁(大前提);杀人犯是不法分子(小前提);所以杀人犯害怕法律的制裁(结论)。(2)三段论的推理一般有三个特点:有三个判断;每个判断都有两个概念,整个推理共有三个不同的概念,每个概念都出现两次;在

18、前提中都有一个概念起媒介的作用。在逻辑学中,阐述三段论时,概念和判断都有一定的名称。即,在作结论的判断中的谓项称为大项(P);作主项的称为小项(S);在结论中不出现,在前提中起媒介作用的称为中项(M)。一般,包含大项的判断称为大前提,包含小项的判断称为小前提。(3)我们在运用三段论时,还要遵守三个原则:一个三段论必须(也只能)有三个概念,特别是中项必须是同一概念,否则就会产生错误(通常把这种错误说为“偷换概念”)。例如:茅盾著作不是几天可以读完的;白杨礼赞是茅盾著作;所以,白杨礼赞不是几天可以读完的。这里,在大前提中的“茅盾著作”指所有茅盾著作构成的总体,而小前提中的“茅盾著作”则是茅盾许多著

19、作中的一种具体的著作,两者含义不同,已经不是三个概念,而是变成了四个概念,致使推理产生了错误。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周延是在一个判断中对于主项和谓项是否全部断定,如全部断定就是周延,否则就是不周延。如果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中项不周延”的错误。例如:劳模都参加了这次代表大会;刘波参加了这次代表大会;所以,刘波是劳模。在这个推理中,大前提里,中项并没有全部断定,因为参加代表大会的并不一定都是劳模。在小前提里,中项也没有完全断定,因为出席代表大会的肯定不是只有刘波一个人。由于在大小前提中,中项都是不周延,所以,这个推理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逻辑错误)。在大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也不能

20、周延。否则就会造成“不当周延”的错误。例如:书记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她不是书记;所以,她不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在这个推理中,大前提里“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是不周延的,但在结论中却变成周延的了,所以,这个推理也是不正确的。(4)省略式三段论指的是或者省略了一个前提、或者省略结论的三段论。省略大前提。例如:教师是有功绩的,因为他们在教书育人中做出贡献。如作补充:凡在教书育人中做出了贡献的人都是有功绩的(大前提);教师是做出了贡献的人(小前提);所以,教师是有功绩的(结论)。省略小前提。所有中国人都应该热爱祖国,我也应该这样。如作补充:凡是中国人都应该热爱祖国(大前提);我是一个中国人(小前提);所以

21、,我也应该热爱祖国(结论)。省略结论。历史上革命先驱是值得后人怀念的,孙中山就是这样一位革命先驱。如作补充:凡历史上革命先驱是值得后人怀念的(大前提);孙中山就是这位革命先驱(小前提);所以,孙中山是值得后人怀念的(结论)。3假言推理所谓假言推理指的是大前提是假言判断的演绎推理。这种推理的一般特征是:以一个假言判断作为大前提,通过对这一判断的前件或后件的肯定或否定,从而得出结论。一般根据假言判断的不同形式,假言推理可分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等三种假言推理形式。(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所谓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是指以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大前提的演绎推理。一般情况,它

22、又可以分为肯定式与否定式两种: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式)。只要跑步,人就会出汗;你现在正在跑步;可见,你现在正在出汗。肯定式的一般规则: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但是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例如:如果两条线平行,那么它们就是直线;这两条线不平行;所以,它们就不是直线。显然,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所有的不弯曲的两点之间最短的线都是直线。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式)。只要跑步,人就会出汗;你现在没出汗;可见,你现在没有跑步。否定式的规则:一般情况下,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但是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例如:如果饮酒过量,肝脏就会生病;他的肝脏生病;所以,他饮酒过量了。这一结论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有时其

23、他诸多原因,也会引起肝脏生病。(2)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指以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作为大前提的演绎推理。这种推理可分为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种。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式)。例如: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晓鸣取得了好成绩;可见,他努力学习了。这种肯定的一般规则是: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但是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例如:只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才能做好教学工作;张老师没做好教学工作;所以,张老师没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这个结论不妥当。因为没做好教学工作,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式)。只有平时搞好训练,才能比赛取胜;你平时没搞好训练;所以,你比赛没能取胜。否定式的一般规则:否定

24、前件,就能否定后件;但是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后件。例如:只有平时搞好训练,才能比赛取胜;你平时搞好训练;所以,你比赛能取胜。这个结论不妥当,因比赛能取胜还有其他条件。(3)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所谓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推理指的是以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作为大前提的演绎推理。它一般有四种形式,即肯定式中的肯定前件式、肯定后件式和否定式中的否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肯定前件式指由肯定前件到肯定后件。例如:在地球上一个常大气压下,水只要加热到100就会沸腾;现在已加热到100;所以,水沸了。肯定后件式指由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例如:在地球上一个常大气压下,水只要加热到100就会沸腾;现在水沸腾了;所以,已

25、加热到100了。否定前件式指由否定前件到否定后件。例如:在地球上一个常大气压下,水只要加热到100就会沸腾;现在还没有加热到100;所以,水没有沸腾。否定后件式指由否定后件到否定前件。例如:在地球上一个常大气压下,水只要加热100就会沸腾;现在水没有沸腾;所以,还没有加热到100。4选言推理所谓选言推理指的是以选言判断作为大前提的演绎推理。一般情况下,选言推理也是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通常,大前提是简单判断,对大前提指出的几种可能的属性肯定或者否定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结论也是简单判断,肯定或否定事物具有一种或者几种属性。选言推理一般分为相容的选言推理和不相容的选言推理。(1)相容的

26、选言推理。一般以相容的选言判断作为大前提的选言推理就是相容的选言推理。通常,相容的选言判断要求肢判断必须有一个真的,但同时并不排斥其他肢判断的真实,所以,运用相容的选言推理时,否定一部分肢判断,就要肯定另一部分肢判断。又因为肯定一部分肢判断不能否定另一部分肢判断,所以相容的选言判断只有一个否定肯定式。例如:考试成绩不好,或是由于复习方法不对,或是由于临场发挥不好;汪莘同学考试成绩不好,不是复习方法不对;所以,汪莘同学考试成绩不好是临场发挥不好。正确运用选言推理一般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运用否定肯定式选言推理时,大前提的选言肢必须列举完全;第二,运用肯定否定式选言推理时,大前提一般不能是相容的选

27、言判断。否则,推理就会出现错误。(2)不相容的选言推理。一般以不相容的选言判断作为大前提的选言推理就称为不相容的选言推理。通常情况下,真实的、不相容的选言判断必须有一个选言肢是真的,所以,否定一部分肢判断就要肯定另一部分肢判断(即否定肯定式),而肯定一部分肢判断就要否定另一部分肢判断(即肯定否定式)。否定肯定式。例如:今天的报告会,或由赵教授作报告,或由刘校长作报告,或由汪书记作报告;不是由赵教授作报告,也不是由刘校长作报告;所以,由汪书记作报告。肯定否定式。例如:人的正确思想或者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者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或者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所以,人的正确思想不

28、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5.同一律通俗地说,同一律是关于人们思想保持确定性的一条规律。在逻辑思维上,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运用概念或判断都应当保持确定的同一内容,不能任意改变,所议论的命题即论题也应保持同一,不能改变或“中途”转移或“偷梁换柱”。同一律的公式表现为A是A(或甲是甲)。例如: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衣食住行,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这个例子,前后五次使用“群众”这一概念,其意思保持一致,符合同一律的要求。如果违反同一律,就会犯错误。例如:要搞好群众工作必须依*群众,我就是群众,当然应该依*我。这个例子,前后三次使用“群众”这一概念,

29、但它们含义是不同的。前两个“群众”泛指人民群众,不指某一个具体的人;后一个“群众”则特指“我”,意为非干部或党团员。因此,前后不是同一概念。这段话违反了同一律要求,在逻辑上称为犯偷换概念与混淆概念的错误。6.矛盾律通俗地说,矛盾律是关于人们思想认识不可自相矛盾的规律。在逻辑思维上,矛盾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同一条件下,从同一方面,对同一事物,思想认识必须做到首尾一致一贯,不能既肯定某事物具有某种性质,又否定该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矛盾律的公式表现为A不是非A,即甲不是非甲。例如:黑板是黑色的。黑板不是黑色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两者不能同真。“黑板是黑色的”和“黑板是红色的”这两个判断

30、是互相反对的,两者也不能同真。如果把这组判断放在同一议论中都加以肯定,那就违反了矛盾律。又如:入夜,朝教学大楼望去,整座大楼灯火辉煌,只有一个教室的灯没亮。生活会上,大家互相做了自我批评。上述两例都违反了矛盾律。例“灯火辉煌”和“灯没亮”、“整座大楼”和“一个教室”是自相矛盾的,既然整座楼灯火辉煌,就应当看不见一个教室灯没亮。例“自我批评”是自己检查和反省自己的缺点错误;“批评”不同,可以“自我批评,但不能“互相自我批评”。我们在运用矛盾律时,必须注意:矛盾律排斥人们思维中的逻辑矛盾,但不能因此而否认客观世界客观事物本身的矛盾。因为,这两种矛盾是两个问题,是不能够混为一谈的。7.排中律简洁地说

31、,排中律是关于人们思想认识必须保持明确性的规律。在逻辑思维上,排中律要求在同一议论中,一个概念或者反映事物的某种本质,或者不反映事物的这种本质,二者必居其一;一个判断或者反映事物的某种情况(情形),或者不反映事物的这种情况,二者必居其一。同时,排中律还要求,对于互相矛盾的两种思想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不允许都加以否定或者都加以肯定。以上所述,换句话说,人们在一般议论过程中,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表明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排中律的一般逻辑公式表现为A或者是A,或者是非A。有的也这样表现即甲或者是甲,或者是非甲。简析这个公式:“甲对象”,或者具有“甲属性

32、”或者不具有“非甲属性”。实质上,排中律的内容就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定有一真。例如“鲁迅是革命家”和“鲁迅不是革命家”,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在议论中我们一定要肯定一个而否定一个,决不能对两者都加以否定,或者加以肯定。因为这两个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一般,在运用排中律时,要注意,它只适用于矛盾关系的判断,因为只有互相矛盾的判断,才能够说二者必居其一。碰到不是矛盾关系,排中律就不能适用,也不需要用。最后,我们还要注意:排中律和矛盾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违反排中律也就必然违反矛盾律,但如违反矛盾律就不一定违反排中律。因为,运用矛盾律只能指出两个自相矛盾的论断,其中必有一假;运用

33、排中律就可进一步指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必有一真。矛盾律主要是在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关系的判断中都起作用;排中律则只在互相矛盾的关系的判断中起作用。所以,掌握排中律的关键在于弄清楚排中律的内容就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须有一真。8.演绎推理的解题技巧从做题的要求也可以看出,做演绎推理题目必须紧扣题干内容,以题目中的陈述为依据,根据形式逻辑的推论法则推出正确结论。题中的陈述是被假设为正确的,不要对其作出怀疑或否定,给自己解题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对于演绎推理题目中比较难的、多种条件相互制约或是数理逻辑的题目,可以忽略其具体情境,在草稿纸上抽象出其数理模型,加以逻辑运算,这样比较容易得

34、出结论。解答演绎推理题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试题中所给的陈述有的合乎常理,有的可能不太合乎常理。但你心中必须明确,这段陈述在此次考试中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考生不能对试题所陈述的事实的正误提出怀疑,也不能自作聪明地以自己具备的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推理,得出答案,而完全忽视试题中所陈述的事实。(2)紧紧依*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演绎推理题中,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性的联系,结论不能超出前提所界定的范围。因此,在解答此种试题时,必须紧扣题干部分陈述的内容,正确答

35、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必须注意的是,此类试题的备选答案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即各个选项几乎都是有道理的,但有道理并不等于与这段陈述直接相关。正确的答案应与陈述直接有关,即从陈述中直接推出。(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第三节 定义判断1什么是概念逻辑学所说的概念是指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例如,“人”这个概念是指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能思维会说话的高级动物。概念的形成,需要借助语言(语词);概念的表达也需要借助语言(语词)。因此,概念与语言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36、。这种联系表现为概念是语言(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言(语词)则是概念的表现形式。汉语中,有的词(语词)表示概念,有的词不表示概念。一般情况下,汉语的实词有实在意义,能表示概念。汉语的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用于表示概念,不充当句子成分。有的词在不同的情况和语言环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例如:“你干得漂亮!”这儿的“漂亮”指好、成功。“她长得真漂亮!”这儿的“漂亮”指美丽、貌美。有的时候,同一个概念也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阐释表达。如:“父亲”和“爸爸”指同一对象;“自来水笔”和“钢笔”指同一文具。2怎样明确概念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概念要明确,就是要求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所谓内涵,指概念反映的事

37、物的本质属性。例如“书”的内涵是指装订成册的著作。所谓外延,是指概念所包括的全部对象,例如“书”的外延包括教科书、工具书、知识书、科技书、文艺书等一切著作。内涵和外延的关系,表现为:内涵的增加或者减少会引起外延的缩小或扩大。换句话说,一个概念,内涵越少,外延越大;内涵越多,外延越小。二者成反比例关系。简单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反映了事物的一般性和个别性的关系。概念不明确,会使语言(语句)表达产生混乱和毛病。3概念的种类(1)从概念的内涵方面一般可划分为:具体概念。所谓具体概念,是指反映具体人或事物的概念。例如,“新中国”、“北京”、“电视机”、“工人”、“农民”等。抽象概念。所谓抽象概念

38、,是指反映事物的特性(特点)的概念。例如,“思想”、“道德”、“品质”、“电”、“二万”、“形容词”等。这一类概念在人的头脑中形成独立思维对象,因为它是从事物中分出来的特性。它们常常表现为语法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与中心词的关系。(2)从概念的外延方面一般可划分为:单独概念。所谓单独概念,是指单独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一般只涉及一个特有的事物。例如,“茅盾”、“巴金”、“子夜”、“家”、“阿Q”等。这种单独概念在语法中表现为短语(词组),且这些短语(词组)一般有定型的结构方式。例如,“伟大的祖国”、“人民万岁”、“杯弓蛇影”等。普遍概念。所谓普遍概念,是指反映一个类别(类型)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涉及

39、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成员”,即每一个“分子”。例如,“共青团员”,这个普遍概念,它可指“团员”这一类事物,可指一个姓王的男的共青团员,也可指一个姓汪的女的共青团员。集合概念。所谓集合概念,是指反映集体(群体)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一般涉及到这一类事物的整体。例如,“部队”,指的是许多军事人员的集合体,不指其中某一个战士或军官。4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说,事物是互相联系的。这种“联系”反映在概念中,就产生了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之间关系一般有同一关系、并列关系、交*关系、从属关系、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1)同一关系,指的是几个概念的外延全部相合。例如:“中国瓷都”和“景德镇”,“土豆”和“马铃薯”等。(

40、2)并列关系,指的是在一个种概念下面的若干属概念之间关系。例如“船”是一个种概念,“木船”、“水泥船”、“铁壳船”等等则是“船”这个种概念下面的几个属概念,因为“木船”、“水泥船”、“铁壳船”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3)交*关系,指的是几个概念的外延部分重合。例如:“共青团员”和“中学生”。(4)从属关系,指的是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外延之中。例如“师”和“军”,“中学”和“学校”,“苹果”和“水果”等。一般说,在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概念中,外延较大的,称为种概念;外延较小的,称为属概念。(5)反对关系,也叫相对关系或对立关系,它指的是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它们的外延相加又小

41、于它们的种概念的外延。例如:“红”和“绿”两者的外延加起来又小于它们的种概念“颜色”的外延。因为颜色还有黑、黄、白、蓝、紫等。反义词也是指反对关系的概念。例如:“真”和“假”、“美”和“丑”、“善”和“恶”等。(6)矛盾关系,指的是两个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它们的外延相加等于它们的种概念的外延。例如:“红”和“非红”,两者是互相排斥的,它们的外延相加等于它们的种概念“颜色”的外延。“非红”对红,它否定了“红”,但它也没有确定哪一种颜色,仅仅只是泛指其他的颜色。以上所介绍的六种概念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相容关系,包括同一关系、交*关系和从属关系,因为这三种关系或者是外延全部重合,或者是外延部分

42、重合。另一类为不相容关系,包括并列关系、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因为这三种关系外延互相排斥。一般把“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又统称为“可比较概念”,因为这些概念之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的。另外,有些概念是不可比较的。如:“白菜”和“原子弹”,它们各自所指的范围相隔很远,难以进行比较,因此统称为“不可比较的概念”。5概念的一般逻辑方法一般,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主要有下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1)下定义。一般,通过给概念下定义,可以清楚地说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的内涵。所以,下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主要的逻辑方法。例1广告是一种宣传方式,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招贴等介绍商品或文娱体育节目等。例2

43、通过报纸、广播、电视、招贴等介绍商品或文娱体育节目等的一种宣传方式叫做广告。例1的表达方式是“S就是P”,例2的表达方式是“P叫做S”。S表达被定义概念,P表达定义概念。下定义一定要能反映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本质属性,否则定义就不准确。当然,客观世界(事物)的发展变化,人类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所下定义也要相应不断发展变化,才能达到正确。下定义一般要遵守三个原则:第一,定义概念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必须相等。第二,定义不应当有同语反复,即定义概念必须能够直接说明被定义概念,不能用被定义概念或依*被定义概念。第三,定义不能用否定形式。例如:工人小说是以产业工人为题材的小说。电视文学是以电视文学

44、为特点表现社会生活的艺术。光波不是光线。例定义概念外延小于被定义概念的外延,因为以产业工人为题材的小说只是工人小说的一部分。例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没有揭示电视文学(被定义概念)的内涵。例为否定形式,不能够揭示被定义概念。(2)划分。划分指的是一个概念反映了哪些事物,适用范围有多大,也可以说是把外延较大的种概念分成若干外延较小的属概念的方法。划分一般有三种方法:第一种,一次划分方法。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种概念一次划分成若干个属概念。例如:小说从篇幅容量上看,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第二种,二分法。这种方法是把一个种概念分为相互矛盾的两个概念。例如:人类有史以来的战争,只有正义与非

45、正义两种。汉语词语从语法上划分,有实词和虚词两类。第三种,多次划分法。这是一种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划分。它是把划分以后的属概念作为种概念再进行划分。例如:汉语的词语有实词和虚词两类。实词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虚词中有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叹词。(3)限制。限制指的是增加概念的内涵,使外延较大的种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小的属概念的逻辑方法。例如:规律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4)概括。概括指的是减少概念内涵、扩大概念外延而使外延较小的属概念过渡到外延较大的种概念的逻辑方法。例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建设规律规律6什么是判断判断指的是人们对事物的某

46、种性质或关系所作出的肯定或者否定的论断。判断一般有三个特点:(1)每一个判断一般包含两个以上的概念。(2)每一个判断都反映了概念互相之间的关系。(3)每一个判断表现了对某一个事物的一种特点(一种性质)的肯定或者否定。判断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断定。一般说,符合客观事实的判断是真实的判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判断是虚假的判断。例如: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月亮是太阳的卫星。例是真实的判断,因为它符合客观事实。例是虚假的判断,因为它不符合客观事实。一般说,句子是判断的语言表现形式,判断则是句子的思想内容。当然,语言中有些句子不表示判断。7判断的结构判断由概念构成,一般包括主项、谓项、联项。例如:儿童是

47、祖国的花朵。这里,“儿童”、“祖国的花朵”是概念。一般说,在判断中反映对象的概念叫主项(如例句中的“儿童”),用字母S代替;反映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属性概念叫谓项(如例句上的“祖国的花朵”),用字母P代替;用来联结主项和谓项两个概念的词就叫联项(如例句中的“是”)。联项一般由“是”或“不是”来表示。语言中,有的句子如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有时没写出联项“是”或“不是”,但从判断上仍能看出是肯定判断还是否定判断,一般可改为“S是P”的形式。例如:中国首都北京。可改为“S是P”形式:中国首都是北京。难道这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吗?可改为“S是P”形式: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就。杨浦大桥多么壮观啊!可改为

48、“S是P”形式:杨浦大桥是多么壮观!一般说,一个简单的判断如同语法中的一个单句。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判断是由主项、谓项和联项构造组成,它与语法中单句的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六种句子成分有所不同。8简单判断简单判断是断定事物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它反映客观事物较为简单的情况。这一类判断,大体上可分以下六种形式:(1)单称肯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断定某单个事物具有某种性质。例如:深圳是我国经济特区。鲁迅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化的旗手。雷锋是共产主义战士。英雄牌自来水笔是金笔。(2)单称否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断定某单个事物不具有某种性质。例如:毛泽东不是数学家祖冲之不是历史学家。德国不是

49、社会主义国家。(3)特称肯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断定某一类事物中的一部分事物具有某种性质。例如:七中有许多老师被评为“市优秀教师”。这些清洁工人为城市的美容做出了贡献(4)特称否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断定某一类事物中的一部分事物不具有某种性质。例如:那些汽车不是十轮卡车有些四边形不是正方形。(5)全称肯定判断。全称肯定判断断定某一类事物中每一个事物都具有某种性质。例如任何罪犯都逃不脱法律的制裁。凡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都尊重事实。(6)全称否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断定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事物都不具有某种性质。例如: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不是真正的革命者。凡偏食的人都不会是身体健康者。以上是常见的六种简单判断形

50、式。在实际运用中,一般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其一,主项和谓项必须相应。例如:能否坚持改革开放是能否取得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成功的关键。这里,主项有“能否”两方面组成,谓项也有“能否”两方面组成相应。其二,要准确地使用量项。例如:所有介词都是虚词。“三好生”一定是好学生。真正的共产党员都会做到克己奉公。以上例句的量项(即反映对象多少)符合实际情况,判断恰当。其三,要正确使用联项。所谓正确使用联项,就是要注意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真相,正确地进行肯定或者否定。例如:科学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9复合判断所谓复合判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简单判断组合起来的判断。一般把组成复合判断的各

51、个简单判断称为肢判断。复合判断断定几件事物的某种情况,及其存在或者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反映事物较为复杂的情况。例如:我们不但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还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这就是两个简单判断组成的复合判断,其中的任何一个简单判断就叫做“肢判断”。我们一般把确定肢判断与肢判断之间的逻辑联系性质的部分称为联结项。如上例句子中的“不但而且”就叫做联结项。复合判断的类型根据联结项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形式,即联言判断、假言判断与选言判断。10联言判断联言判断是判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情形同时存在。联言判断在语言形式上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主要用语法中的并列短语(联合词组)做主要句子成分的单句表

52、达。例如: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是学校。学生要做到身体好、学习好、思想好。这种联言判断在运用中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联言肢所判定的情况有些先后发生的,要注意它的顺序,不然会出现语病错误。其二,运用联结项必须注意准确,不然会使判断混乱而犯错误。其三,各联言肢之间的界线应当分明,绝不能相互交*而造成含混不清而犯错误。第二种情况主要用语法中并列复句、转折复句和递进复句来表达。这种判断的每个联言肢是单句即每个单句是联言肢。11假言判断假言判断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和结果的关系。这种判断是判定一类情况是另一类情况的条件,因此也称为条件判断。这种判断一般有四个肢判断,前一个肢判断称为前件,后一个肢判断称为后

53、件,前件是后件存在的条件,前后两件由联结项加以联结。假言判断有三种类型,即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第一种类型,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这种假言判断的前件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就是说,如果有前件存在,必有后件存在;但如果没有前件存在,也不一定没后件存在。例如:如果天冷,就多穿些衣服。假如菜淡了,就加些酱油。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就能把事情办好。第二种类型,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这种假言判断的前件是后件的必要条件,就是说,如果前件不存在,后件必定不存在;如果前件存在,则后件未必一定存在。例如:你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只有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才能

54、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第三种类型,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这种假言判断的前件既是后件的充分条件,又是它的必要条件,就是说,如果前件存在,则后件必定存在;如果前件不存在,则后件一定不存在。例如:水加温到100,就会沸腾。如果不能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自己就不能最后得到解放。12选言判断选言判断是反映事物具有几种可能性的一种判断。这种判断一般由两个以上的肢判断组成。组成选言判断的肢判断通常称为“选言肢”,确定各选言肢之间逻辑关系的部分称为联结项。选言判断一般有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相容的选言判断。相容的选言判断是断定事物的各种可能情况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但是也并不排斥其他情况可能存在。例如:这次考试

55、成绩出乎意料的好,也许是由于复习对了“路”,也许是临场发挥出色。她那么胖,或者是因为营养过分,或者是因为某种疾病。第二种类型是不相容选言判断,是断定事物的各种状态或情况中,只有一种情况存在。一般,在这种判断中,各选言肢相互排斥,不能同时都为这个判断的主项所表示的对象所具有。例如:电视接收机的荧屏色彩要么是黑白,要么是彩色。人的世界观,不是唯心主义,就是唯物主义。运用选言判断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选言肢要穷尽,要把事物的各种可能性都列出来。其二,要注意别把没有选择关系的选言肢罗列凑起来。其三,要注意各选言肢之间的关系是相容的还是不相容的,再选择使用与其适合并恰当的联结项。13.定义判断的解题技巧

56、做好定义判断题的关键在于紧扣题目中给出的定义,尤其是定义中那些含有重要内涵的关键词。作为一个概念的定义,其一般都是相当严密的,对于事件发生的前提条件、成立的必要条件以及最终的落脚点即中心语都会给出明确的界定,应试者在看到一个定义时首先就应该标出这些关键词,然后再阅读下面给出的事例选项,一一对应看该事例是否符合定义中的规定。如果能够区分开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则正确答案不难得到。解答定义判断题时,应试者应从定义本身入手进行分析和判断,不要凭借自己已有的概念去衡量,特别是当试题的定义与自己头脑中的定义之间存在差异时,应以题目中的定义为准。第四节 事件排序(1)利用自己掌握的常识对事实作出必要的补充或假

57、设,按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2)在多数情况下,可采用排除法,即首先确定某环节必为最先发生或最后发生,或者确定某两个环节必前后发生,进而对选项进行排除;(3)四个选项给出的四个顺序也许没有一个与你设计的最合理的顺序相同,但其中必有一个是相对合理的,因此注意不要钻“牛角尖”,认为没有正确选项。第四章 常识判断常识题涉及面广,没有太多的解题技巧,主要应抓住两点:第一是平时注意对知识的积累,考前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强化训练;第二是作答时要认真细致地阅读题干和备选项,防止多选或漏选。下面介绍一些解答常识题的有效方法。1.淘汰法当确定一个选择项不符合题意时,便将自己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下一个选择项,依

58、次加以否定。假如第一个选择项就是正确答案,那么后面的几个选项就可以忽略不看,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当然,在这个判别过程中,具体操作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2.去同存异法应试者在阅读完试题内容和所有选择项后,根据题意确定一个选择项为参照项,该选择项同其他选择项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特征差异。然后将其他选择项与之进行对比,把内容或特征大致相同的项目去掉,而保留差别较大的选择项。再将剩余的选项进行比较,最后确定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3.印象认定法印象认定法是指根据印象的深刻来选择答案。应试者在读完一道试题的题干和各选择项后,各选择项对于考生大脑的刺激强度是不同的。有的较强,有的较弱,那些似曾熟悉的内容必然会在头

59、脑中最先形成正确选项的印象,因此,据此作出的判断的命中率还是比较高的。4.比较法此方法应用范围较广。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应试者可以将各选择项同题意要求进行纵向比较,根据各自同题意要求差异的大小来确定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5.大胆猜测如果运用其他方法都无法确定正确答案,可以通过猜测来选择答案,这可以避免考生在这种试题上过分深究,影响自己的注意力和情绪,同时也有一定的命中率。第五章 资料分析1.文字资料分析解题方法与技巧在所有的资料分析题中,文字资料题是最不易处理的一种。在遇到这类题时,切忌一上来就找数据。因为这种题是一种叙述,叙述就有语意,有语意就可能让人误解。如果一上来就直奔数据,而对材料陈述

60、的内容不屑一顾的话,很可能背离材料的本意和要求,造成失误。做文字资料分析题,在拿到题目之后,首先要将题目通读一遍,用大脑分析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然后仔细看一下后面的问题,与自己原先想的印证一下,接下来就有针对性的再认真读一遍材料,最后,开始答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准确地把握材料;另一方面,对材料中的各项数据及其各自的作用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做那些统计表的问题,面对大堆的数据觉得无从下手,而以为文字资料非常容易,这种想法常会导致在文字资料题上丢分。前面就已经说过,在资料分析中,最难的一类就是综合性的判断,统计表分析题只涉及对数字的比较和处理,虽说复杂点,却相对比较容易得

61、分;而文字资料题却加上了对语意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它比统计表又多了一个环节。这对那些急躁而轻视文字资料的考生来说,确实是一个严峻的考验。2.统计表分析解题方法与技巧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

62、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3.统计图分析解题方法与技巧统计图与统计表及文字资料不同,它的数据蕴含在形象的图形之中,需要考生对图形进行一定的分析之后,才能得到所需的数字资料。有些统计图比较简单,一目了然,但近年考题趋难,出现了一题多图现象,这要求考生认真细致一些。解答统计图分析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应读懂图。统计图分析试题是以图中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中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2)读图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

63、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图的时间。(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4)注意统计图中的统计单位最后让全班孩子伸出手书空一遍,既活跃了气氛,又加深了对重点知识的印象。可惜机会错过去了,以致解求出勤率时,出现了很不理想的效果Chapter I General provisions article I obligation to clear credit pre-loan investigation requirem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e-loan investigation, prevent credit risks, according to the CBRC comm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