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高绩效动机的理论学习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8570786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激发高绩效动机的理论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激发高绩效动机的理论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激发高绩效动机的理论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激发高绩效动机的理论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发高绩效动机的理论学习(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第十二章 激发高绩效动机学习目标学完本章容之后,应该掌握的要点:1 举例说明动机过程。P3782 解释绩效公式,以与如何运用它。P3793讨论四个容性动机理论,即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和习得需要理论之间主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P3814讨论三个过程性动机理论,即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和期望理论之间主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P3865解释四种强化类型:积极,消极,消退和惩罚。P3896描述容性、过程心和强化理论之间的主要差异。P3897界定下列关键术语(按照在本章中出现的顺序) 动机 习得需要理论动机过程 过程性动机理论绩效公式 公平理论容性动机理论 目标设置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期望

2、理论ERG理论 强化理论双因素理论 提供表扬模型David Sun, 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存储器产品的独立生产厂家Kingston技术公司的共同创始人认为,打造成功公司的秘密很简单。“正确地对待员工,他们就会正确地对待顾客,”他说。“在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对待员工永远如同家人,而且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不断地促进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P382图12-2 管理者如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激励员工在Kingston,正确地对待员工始于分享公司成功的利润。例如,当日本的Softbank公司于1997年花15亿美圆购买Kingston80%的股票时,Sun 和他的合伙人John Tu完全可以把这些钱装到自

3、己的口袋里。但是他们拿出一亿美圆作为红利发给了那些工作超过五年的员工,有些员工收到的支票和他们两年半的工资一样多。一位员工说:“一年有好几次,David和John就是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式做这些事情。在你的桌上有一封信。你打开它并说感上帝让我在这家公司工作然后你把信放到一边,以加倍的努力开始工作。”但是对许多员工而言,经济奖励只是糕点上的糖衣。他们说Kingston是一片广阔天地,因为公司奖励给员工大量的信任和自治。他们也感到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认可。例如,当问到Kingston公司为什么会成功时,管理人员经常点名指出那些并不出名的员工的贡献。Kingston员工也感到了一种和其老板们独特的伙伴关系

4、。“我带着非常高的期待来到Kingston,” Kingston一位策划者Ha Do说,“我没有失望。他们(Sun和Tu)如此具有支持性,它有助于激励你。他们是团队的一部分。他们不是老板;他们是员工。而且这种文化、价值体系在延续下去。”Tu和Sun每人只有一个简单的小办公室,和Kingston其他管理者的办公室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经常与员工聊高尔夫、足球和家庭。“我们像兄弟一样聊天,”一位员工说。工人们讲述着这样一些故事,公司如何默默地支付员工的葬礼费用或支持身患癌症的员工的配偶。Kingston的员工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愿为David和John效力,”市场部经理Trici

5、a Rodewald说。公司的政策已引起外界的注意。过去连续四年财富杂志都将Kingston列到了它的“最佳就业公司”年度名录中。资料来源:Richard Osborne, “Kingstons Family Value,” Business Week(August 13,2001); “Kingston Technology Makes Fourtunes 100 Best Companies to Work For List”(Company press release, January 1,2001); “Sorry, Kingston Isnt Hiring,”Minneapolis

6、Star Tribune(December 20,1996);Kingston Web site,.kingston.动机和绩效在本章我们将讨论什么是动机以与它为什么很重要,动机如何影响绩效,管理者如何影响员工的动机和绩效。你也会了解到对三大动机理论的总体评价。学习目标1 举例说明动机过程。什么是动机,它为什么很重要? 什么是动机?动机是要去满足未得到满足的需要的愿望。从公司的角度来看,动机就是完成组织目标的意愿。人们一般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事去满足他们的需要或需求。员工通过从需要到行为到结果再到满意或不满意实现动机过程。例如,你渴了(需要)想喝水(动机)。你得到了饮料(行为),解决了你的口渴问题

7、(结果和满意)。满意通常是短暂的。得到饮料满足了你,但很快你就会需要再来一听饮料。因为这个原因,动机过程就形成一个反馈回路:需要 动机 行为 结果 满意或不满意 反馈(P378) 需要或需求激发行为。但是需要和动机是复杂的;人们并不总是清楚他们的需要是什么,或者为什么他们要做他们做了的事。你有没有做过你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做的事?了解需要有助于你了解行为。你将会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人们做他们做的事。你无法观察动机,但你可以观察行为,并以此推断人们的动机。但是要了解人们为何如此做事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人们做同样的事情可能来自不同的动机。而且人们也倾向于试图同时满足几种需要。为什么动机很重要?管理者已经认

8、识到激励员工并使之满意,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1就如我们在前导案例中所看到的,Kingston技术公司在激励其员工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作为结果,员工愿意将其所有努力都投入到工作中,这又促进了Kingston技术公司的成功。通用电器公司的成功大都归结于其前任CEO杰克维尔奇和他激励员工的能力。2给予反馈导致高动机和高绩效。3对工作满意的员工一般都得到了高水平的激励。4在动机和绩效中期望的作用员工的低绩效可能是由于管理者自身的不注意造成的,而不是由于能力不够、经验不足和缺乏激励造成的。5回忆一下皮格马力翁效应(第九章),该效应表明管理者对员工的态度、期望和待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的动机

9、和绩效。管理者如果是高成就者,就需要给予员工高期望和高待遇。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作为一个个体有不同的需要,要用不同的方式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要。6通过本章你将会学习如何激励员工。除了管理者的期望,员工的期望也会影响绩效。和皮格马力翁效应密切相关的是自我实现预言。Hery Ford说过,如果你相信自己行或不行,你就会行或不行。如果你认为自己会成功,你就会成功。如果你认为自己会失败,你就会失败,因为你要实现你自己的期望。你将按照自己的期望快乐或消沉地生活,所以要保持积极、自信、乐观的心态。学习目标2解释绩效公式与如何运用它。动机如何影响绩效一般而言受到激励的员工比那些没有得到激励的员工会更加努力地工作

10、。但是绩效并不是简单地建立在动机的基础上。有三个独立因素决定了获得的绩效水平:能力,动机和资源。绩效公式就是:绩效=能力*动机*资源。要达到最高绩效水平,所有这三个因素都必须是高水平的。如果绩效没有达到或高于标准,你就必须确定哪个绩效因素需要改善并加以改善。应用概念 12-1绩效公式确定在下列五种情境中导致低绩效的因素A 能力 B 动机 C 资源-1 Latoya在做一个销售访问。当她打开公文包时,发现她没有带她的产品介绍书。尽管努力向顾客结合司产品,但是由于没有提供给顾客可视样品,结果销售额不佳。-2 Frank没有其他部门成员的生产产量高,因为他不太努力工作。-3 “我比我的队友Heath

11、er和 Linda在田径场上训练得时间长而且更刻苦。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在比赛中打败我。”-4 “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像在学校中一样得到一切。但是我宁愿放松享受生活。”-5 政府如果减少浪费会更有效率。三大动机理论总评目前并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如何激励人员的理论。本章我们将讨论三大动机理论与一些子理论,以与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去激励自己和他人。表12-1列出了三大动机理论。学习了这些理论之后,你可以选择一个理论加以应用,在发展你自己的理论中运用几个理论,或者将某个理论应用到最适合它的情境中。表12-1 主要动机理论动机理论分类特定的动机理论1 容性动机理论关注于识别和了解员工的需要A 需要层次理论

12、假设员工通过五种水平需要的满足得到激励:生理的、安全的、社会的、自尊的和自我实现(Maslow)B ERG理论假设员工通过三种需要得到激励:存在、关系和成长(Alderfer)C 双因素理论假设员工通过激励因素(高水平需要)而不是保健需要(低水平需要)得到激励(Herzberg)D 习得需要理论假设员工由于自身的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而得到激励(McClelland)2 过程性动机理论关注于了解员工如何选择行为去满足他们的需要A 公平理论假设当员工感到自己的投入等于产出时就得到了激励(Adams)B 目标设置理论假设有一定的难度但又可实现的目标可以激励员工(Locke)C 期望理论假设当

13、员工认为自己能够完成任务而且由此得到的奖励与所付出的努力想匹配时,就会得到激励(Vroom)3 强化理论假设通过行为的结果,员工以预想的方式得到激励(斯金纳)强化的类型A 积极强化假设为满意的绩效提供有吸引力的结果(奖励)能够提高该行为出现的频率。B 回避强化假设为不良绩效提供有消极的结果能够提高良好行为出现的频率。C 消退假设对某种行为不予以强化,可减少或消除该行为出现的频率。D 惩罚假设对不受欢迎的行为提供不受欢迎的结果(惩罚)可防止该行为的出现。学习目标3 讨论四个容性动机理论,即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和习得需要理论之间主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容性动机理论根据容性动机理论家们

14、的观点,如果你想使员工满意,就必须满足他们的需要。当员工被要求完成某项任务时,他们会想,但通常不会去问,“我从中能得到什么?”组织成功的关键是满足员工的需要并实现组织目标。因为你要创设双赢的情境,你就需要提供可满足员工需要的利益以满足员工。容性动机理论关注于识别和了解员工的需要。本节我们将讨论四种容性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习得需要理论,以与管理者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去激励员工。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假设员工通过五种水平需要的满足得到激励:生理的、安全的、社会的、自尊的和自我实现。1940年Abraham Maslow在以下四种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理论7:(1)只有未得到

15、满足的需要才能激励人。(2)人们的需要按其重要程度(层次)从基础到复杂的顺序排列。(3)如果人们的低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就不会产生高级需要。(4)Maslow认为人有五种需要层次,它们按照从最低到最高的顺序进行排列。l 生理需要。它包括人类的基本需要:空气,食物,住房,性和减轻痛苦。l 安全需要。一旦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就关心安全保障问题。l 社会需要。安全感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寻求爱、友谊、被人认可和关爱。l 自尊需要。人们的社会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人们开始关注自我、地位、自尊、对成就的认可、自信感和威望。l 自我实现需要。需要的最高水平是发掘个人的潜能。为此人们要寻求成长、成就和进步。用需要

16、层次理论激励员工。现在人们认识到需要不能仅仅简单地局限于五个层次。管理者需要满足员工的低级需要,否则无法控制员工的激励过程。Maslow博士指出那些开明的、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宝贵的财富的管理者是凤毛麟角,这话在如今也是真理。8图12-2列出了管理者试图满足这五种需要的方法。P382图12-2 管理者如何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激励员工以Kingston技术公司为例,合伙人Tu和Sun营造了一种家的感觉并通过员工间的相互关联,如雇佣现有员工的亲戚和朋友、默默帮助员工的个人需要等方式提高组织的亲和力。所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满足员工的社会性需要。与此同时,两位领导者还给员工提供了大量的、对自己

17、的工作进行独立决策的机会,把员工当成他们的合作伙伴。他们也善于认可员工的绩效。这些活动有助于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和自尊的需要。ERG理论表12-1描述了几种动机理论。ERG是一个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的简化理论。ERG理论假设员工通过三种需要得到激励:存在、关系和成长。Calyton Alderfer 将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划分成三种需要:存在(生理和安全)、关系(社会)和成长(自尊和自我实现)。Alderfer也主有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他同意Maslow的观点,即未被满足的需要可激励员工,但不同在同一时期只有一种层次的需要。9用ERG理论激励员工。要运用ERG理论,你必须先确定要满足的需要是

18、什么,哪种需要还没有得到满足或受到了挫折,以与如何满足这些未得到满足的需要。你需要满足员工的需要以实现组织目标。双因素理论1950年Frederick Herzberg将需要分成两个因素。Herzberg将低级需要归为一类,称为维持或保健因素,将高级需要归为一类称为激励因素。双因素理论假设员工通过激励因素(高级需要)而不是保健需要(低级需要)得到激励。维持因素也被称为外部激励因素,因为激励来自工作之外。激励因素又称为部激励因素,因为激励来自工作本身。图12-3将此理论用图表示出来。P383图12-3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Herzberg与其同事在研究的基础上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的

19、传统观点是不对的,而是存在两个对立面:对环境的没有不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对工作本身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员工对环境是处在一个没有不满意到不满意的对立面上。Herzberg认为提供维持因素只能使员工消除不满意,但不能使之满意或激励他们。换言之,维持因素不能使员工满意或激励员工;而只能消除他们的不满意。例如,如果员工不满意他们的收入,工资上涨了,他们对其工资不再不满意。但是随着人们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标准,又开始变得不满意。员工需要再涨工资消除其不满意感。这种恶性循环将持续下去。如果你的工资上涨了,你会得到激励并提高生产率吗?目前关于将金钱作为激励因素的观点认为,金钱对有些人而言确实能起到激励作用

20、。但是金钱并不一定能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工作。11回忆一下(第九章)工作满意感,尽管影响工作满意感的所有决定因素,包括工资,你并没有得到全部满足,但也能产生整体工作满意感。Herzberg指出,你必须首先保证维持因素是适当的。一旦员工对其环境不再不满意,他们微 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得到激励。员工对工作处在满意和没有满意的对立面上。要想激励员工,你需要使工作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提供给他们发展的机会,认可他们良好的工作业绩。最近一项研究支持Herzberg的观点,研究结果认为,持续不变的良好工作业绩与对工作产生的积极态度的部情感有着直接的相关。12用双因素理论激励员工。激励员工的方

21、式是确保他们对维持因素没有不满意,然后聚焦于激励他们。尽管Kingston技术公司的巨额红利和独特的激励手段非常具有吸引力,但是公司是以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基础的。它的薪酬福利计划具有很高的竞争性。工作条件是舒适、安全的。公司政策清晰明确,管理公正。没有这些基本条件做保障,即使像Kingston技术公司这样的巨额红利也无法长久地激励员工。激励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使工作本身富有挑战性和发展的机会。13企业家们指出保持激励状态使他们寻找到新的商机。14工作丰富化就是一种提升激励的方法(第六章);这种方法在今天被广泛使用。15工作特征模型(也在第六章)也表明了一致性的预期结果,如部工作激励,工作投入和工作满

22、意感。16习得需要理论习得需要理论假设员工由于自身的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而得到激励。Henry Murry发展了一般需要理论。17John Atkinson 和David McClelland对它进行修订提出了特定的成就需要理论。18McClelland没有对低级需要进行分类。归属需要和社会与关系需要一样,权力和成就需要与自尊、自我实现与成长相关。和其他容性理论不同,习得需要理论认为需要建立在人格的基础上,并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到发展。所有人都有成就、权力和归属的需要。其中一种需要在个体中居主导地位并激励他的行为。在详细了解各个需要之前,先完成自我评价练习12-1以确定你的主导或基本

23、需要。自我评价练习12-1习得需要确定下面15个述句是否正确地描述你的特征。在每个句子前打分。像我 有点像我 不太像我5-4-3-2-1-1 我从勤奋工作中得到享受。-2 我喜欢竞争和比赛。-3 我喜欢有很多的朋友。-4 我喜欢艰苦的挑战。-5 我喜欢起到领导作用。-6 我希望其他人喜欢我。-7 我想知道在我完成任务时是不是在不断进步。-8 我遇到了我不赞成其做事方式的人。-9 我喜欢经常召集人聚会。-10 我喜欢制定和取得符合实际的目标。-11 我试图影响他人接受我的方式。-12 我喜欢属于许多的群体/组织。-13 我喜欢完成复杂任务后的满足感。-14 在没有领导者的情境中,我倾向于朝前一步

24、负起责任。-15 我更喜欢和他人一起工作,而不喜欢单独工作。确定你的基本需要,计算出每一句述前的分数。每一句述代表了一个特定的需要。成就 权力 归属-1 -2 -3-4 -5 -6-7 -8 -9-10 -11 -12-13 -14 -15总分 - - -把每一列的分数相加,分数在5-25分之间。分数高的那一列就是你的主导或基本需要。成就需要(nAcb)。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倾向于在解决问题时承担个人责任。他们是目标导向的,他们制定适当的、切合实际的、可实现的目标。他们寻求挑战、追求卓越和个性化;适度冒险;希望得到对其业绩的具体反馈;愿意勤奋工作。高成就动机者关心做好工作的方法,如何完成不同寻常

25、或重要的工作,关心职业生涯发展。他们在非常规的、挑战性的和竞争的情境中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务,而低成就动机者在这些情境中难以完成任务。McClelland的研究表明,在美国人口中只有10%的人是高成就动机者。有证据显示高成就和高绩效之间存在相关。高成就动机者倾向于喜欢销售和企业家类型的职位。管理者倾向于具有高成就动机。激励高成就动机员工。给予他们非常规的、具有挑战性的、有明确的并且可实现的目标的任务。对他们的业绩进行快速、经常性的反馈。19不断地给予他们日益重大的责任去做新的工作。权力需要(nPow)。具有高权力需要的人倾向于控制情境,希望影响或控制他人,喜欢在他们能赢的情境(他们不喜欢输)中竞争

26、,喜欢对抗他人。高权力需要者关心控制情境和他人,追求有权威的职位和地位。高权力需要者倾向于拥有较低的归属需要。管理者倾向于具有高权力需要。他们明白权力对管理的成功是必要条件。激励高权力需要的员工。尽可能让他们自己计划和控制自己的工作。尝试让他们进入决策圈,特别是当决策结果会影响到他们时。他们倾向于能更好地单兵作战,而不是一位团队成员。努力让他们做一件完整的任务而不仅仅是任务的一部分。归属需要(nAff)。高归属需要者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密切的人际关系,希望被他人喜欢,喜欢社交活动,寻求归属感。他们加入群体和组织。高归属需要的人关心朋友和人际关系。他们喜欢培养、帮助和教育他人。他们的权力需要较低。具

27、有高归属需要的人喜欢从事教学、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和其他辅助性职业。他们倾向于回避管理,因为他们喜欢成为群体中的一员而不是群体领导者。激励高归属需要的员工。确保让他们工作在一个团队中。他们从工作伙伴而不是工作本身当中获得满意感。给予他们表扬和赞赏。将安置和培训新员工的责任授予他们。他们会成为亲密的伙伴和导师。图12-4对四种容性动机理论进行了比较。学习目标4讨论三个过程性动机理论,即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和期望理论之间主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过程性动机理论过程性动机理论关注于了解员工如何选择行为去满足他们的需要。过程性动机理论比容性动机理论复杂。容性动机理论只是简单地关注于识别和了解员工的需要

28、。过程性动机理论更进了一步,还要了解员工为什么有不同的需要,为什么他们的需要会改变,他们如何以与为什么要尝试选择不同的方式满足需要,他们理解情境时所经历的心理过程,他们如何评价他们的需要满足。在本节,我们要讨论三个过程性动机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和期望理论。图12-4 四种内容性激励理论之比较P386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来自J.Stacy Adams的动机理论,假设当员工在寻求他们所得到的回报(产出)与自己的绩效(投入)的社会公平时得到了激励。20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假设当员工感到自己的投入等于产出时就得到了激励。根据公平理论的观点人们将自己的投入(努力,经验,资力,地位,智力等)和产出(表扬,

29、赞赏,工资,福利,提升,地位上升,主管的认可等)比与相关人员的投入产出比相比较。这个相关人员可能是来自用一或不同组织中的同事或群体,甚至来自假设情境。注意定义中说的是知觉到的投入和产出,而不是实际的投入和产出。公平实际上可能是存在的,但是如果员工认为不公平,就会改变他们的行为去创造公平。员工必须感到相对与其他人,他们得到了公平对待。不幸的是,当员工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时,倾向于扩大自己的努力或业绩。他们也倾向于高估他人所得。当员工认为相关他人做同样的工作挣得却比较多,或者工作做得少,收入却和自己一样多,其工作积极性就会下降。当员工感到不公平时他们就会通过降低投入或提高产出来降低这种不公平感。与

30、相关人员进行比较,必然导致以下三种结果中的一个:员工或者回报不够,或者回报过度,或者得到了公平的回报。1回报不够。如果员工认为自己得到的回报过低,他们可能试图通过提高产出(提高工资),降低投入(消极怠工,缺勤,长时间休息等),改变他人的投入或产出(使他们做的多或得到的少),离开情境(寻找一个更好的工作),或改变比较对象(他们做的/得到的比我少)来减少不公平。2回报过度。大多数员工不会对得到过多回报感到不安。但是研究表明,他们可能试图通过提高投入(更努力工作或工作时间更长),减少产出(减薪),合理化(我应该得到这些),或努力提高他人的产出(他们得到的和我一样)来降低知觉到的不公平。3公平的回报。

31、投入和产出被认为是公平的,这是就产生了激励。用公平理论激励员工。当员工认为自己得到了公平的回报时,积极性不一定会提高,但是如果员工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公平的回报,积极性就会下降。 在实践中运用公平理论可能是困难的,因为你不知道员工的参照群体和他们的投入产出观。但是它可以提供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有价值的建议:1 管理者应该认识到公平是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上的,它可能是不正确的。管理者也可能造成公平或不公平。2 回报应该是公平的。如果员工认为他们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就会影响员工的士气和绩效。员工的绩效就会低于得到公平待遇时的绩效。3 高绩效应该得到回报,22但是员工必须懂得投入要和产出对等。如果使用了绩效工

32、资,那就必须明确得到绩效工资的基本要求。管理者应该客观地告诉大家为什么有的人的绩效工资高于其他人。目标设置理论目标设置理论是目前最有效的工作动机理论之一。23它补充了双因素理论和习得需要理论的不足,因为目标可以导致高动机和高绩效。24目标提出了挑战,因此高成就需要者会设置目标。25目标设置理论假设有一定的难度但又可实现的目标可以激励员工。第五章已阐述了如何设置目标。我们的行为都有一个目标,通常都被用以满足某种需要。目标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完成指定的任务。根据Parkinson法则,工作就是利用可用时间完成任务。如果你制定了一个困难的、期限短但又是可实现的目标时,人们抓紧时间努力工作

33、,以便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用目标设置理论激励员工。圣母玛利亚大学的前任足球教练Lou Holtz说成功的三大要素是得胜的态度、积极的自尊和设置较高的目标。26Holtz教练在其笔记本中写道,每年每个球员都有个人目标,球队有球队的目标。Holtz说:“在我所有管理人员的经验中,设置目标的动能是不可估量的。”所有的良好绩效都源自一个清晰的目标。在设置目标时,要确保目标是富有挑战性的、可实现的、具体的和可测量的,还要有完成目标的日期,如果可能就和员工共同制定目标(详见第五章)。但是要记住只是设置目标还是不够的。你需要明确实现目标以与评估进度的行动计划。27 期望理论期望理论是建立在Victor Vr

34、oom公式基础上:动机=期望值*效价。28期望理论假设当员工认为自己能够完成任务而且由此得到的奖励与所付出的努力相匹配时,就会得到激励。该理论建立在两种假设基础上:(1)无论是部因素(需要)还是外部因素(环境)都会影响行为;(2)行为是个体的决策;(3)人们有不同的需要、愿望和目标;(4)人们在对结果的知觉基础上做出行为决策。Vroom公式中的两个重要变量必须到满足才能起到激励作用。1 期望值。期望值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目标的能力(概率)的知觉。一般而言,一个人的期望值越高,其动机水平也越高。如果人们认为自己不可能实现目标,他们也就不会尝试去做。另外关于绩效和结果或回报之间的关系,即工具性的知觉

35、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个体对可能得到结果或回报的期望值越高,其动机水平就越高。如果员工认为肯定能得到回报,其积极性就会提高。2 效价。效价是指个体赋予结果的价值。一般而言结果或回报的价值(重要性)越高,人们受到的激励水平也越高。例如主管Jean 想让员工Sim努力工作。Jean 告诉Sim努力工作将会得到提升。如果Sim希望得到提升,他可能就会努力工作。但是如果Sim对提升没有兴趣,那么这种奖励就起不到激励作用。用期望理论激励员工。将该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条件:1 明确界定目标和达到目标所必需的业绩。292 将绩效与奖励挂钩。高绩效应当得到奖励。如果员工努力工作,生产效率高于他人却得不

36、到奖励,那么他就会降低生产率(公平)。303 确保奖励对员工有价值。管理者应该了解员工的需求。4 要使员工相信你将信守诺言。例如,员工必须相信如果他们努力工作,你将提供给他们好的回报。你必须信守诺言,这样员工才会信任你。学习目标5解释四种强化类型:积极,消极,消退和惩罚强化理论强化动机理论家B.F.Skinner提出要激励员工,管理者既不需要识别和了解需要(容性动机理论),也不需要了解员工如何选择行为去满足需要(过程性动机理论),而是需要了解行为与其结果之间的关系,然后提供强化良好行为、阻止不良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强化理论假设通过行为的结果,员工以预想的方式得到激励。强化理论认为行为是通过对积极

37、结果和消极结果的体验而习得的。Skinner设计了三种成份:31刺激(法定的限速)- 应答行为(速度)- 行为的结果强化(警官给超速者一个消极的结果开罚单/罚款阻止这种行为再次发生)。员工了解到作为具体行为的结果,什么行为是被期待的,什么行为是不受欢迎的。被用于塑造行为的两个重要概念是两种强化类型和强化程序。学习目标6描述容性、过程心和强化理论之间的主要差异。强化的类型四种强化类型是:积极,回避,消退和惩罚。积极强化。鼓励持续行为的一个方法是对期望的绩效提供有吸引力的结果。例如,一位员工准时参加会议,主管以感他/她作为奖励。这种表扬可强化员工的守时行为。其他强化包括涨工资、提职、休假、地位提升

38、等。Kingston技术公司用红利和平均分配的假期作为积极强化物。积极强化对提高生产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回避强化。回避又称之为消极强化。用积极强化手段,你提高了期望行为出现的概率。员工回避消极结果。例如员工准时参加会议是为了回避消极强化,如斥责。要制订标准计划,特别是规则让员工回避某种行为。但规则本身并不是一种惩罚。只有规则被破坏时才提供惩罚。消退。消退(和惩罚)是试图减少某种行为出现的概率。例如员工开会迟到你用消退的方法就胜于表扬。或者你取消某种有价值的奖励,如加薪,直到员工按照标准做事为止。从另一个角度看,管理者没有奖励良好的绩效,就可能使它消退。换言之,如果你忽略员工的良好绩效,

39、良好绩效即可能终止,因为员工认为:“如果我没有得到奖励,那我为什么要好好工作?”惩罚。惩罚可被用于被不期望出现的行为给予不好的结果。例如,员工开会迟到被斥责。要注意回避没有实际的惩罚,它只是控制行为的可能受到惩罚的威胁。其他惩罚方法包括取消特权,试用期,罚款,降职,解雇等。利用惩罚可以减少不合意的行为,但它可能引起其他不合意的行为,如士气低落,生产率降低,偷盗和怠工等。惩罚是最有争议的方法,并且对激励员工的效用也最低。33图12-5用图解的方式说明了这四种强化类型。图12-5 强化类型作为一名管理者,你有一个秘书在写往来书信时出了许多错。通过和秘书讨论,你的目标是减少错误率。在下面的工作情景中

40、你可以对秘书使用四种强化手段。员工行为强化类型管理者行为(结果)员工行为修订(将来)提高绩效提高绩效绩效没有提高绩效没有提高积极回避消退惩罚表扬进步不给予任何斥责取消表扬/加薪惩戒行动,即写出警告重复高质量工作重复高质量工作不再重复低质量工作不再重复低质量工作*假设员工提高了绩效,积极的强化是最佳激励因素。你强化什么就得到什么。记住员工的所作所为是管理者强化的结果。如果一位教授告诉学生读这本书,但不依据这本书考学生(在考试成绩基础上的奖励或惩罚)-考试题只是来自讲义那么你认为阅读和研究这本书的学生比例和那些只是简单地作笔记并为考试学习笔记的学生比例是多少?强化程序。控制行为时要考虑的第二个强化

41、问题是什么时候强化业绩。有两种分类方法:即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连续强化。连续强化的方法是让每一个合意的行为都要得到强化。这就好比自动计算机使员工明白,在任何时刻都能精确地知道要生产产品,给每件产品的记件工资率是1美圆,或者是评价每位顾客报告的管理者。间断强化。间断强化的方法指依据时间段或产出提供奖励。如果奖励是依据时间段,就叫作时间间隔强化。如果是按照产出提供奖励,就叫作比率强化。比率强化的激励效果大于时间间隔强化。如果选择间断强化程序,你有四种可选方案:1 固定时间间隔(每周结算一次工资;每天在同样的时间休息、进餐)。2 可变时间间隔(偶尔赞美,突然检查,突然一次测验)。3 固定比率(每生产

42、一定标准比例的产品就提供记件工资或红利)。4 可变比率(对出色的工作给予表扬,给按规定出席的员工采用抽彩给奖法)。用强化理论激励员工包括3M、Frito-Lay和 B.F.goodrich在的一些组织已经运用强化理论提高生产率。Michigan Bell 用强化理论提高了50%的生产率。Emery Air Freight运用强化理论后,将员工会议效率从30%提高到90%。一般来说积极的强化是最佳激励手段。34连续强化有助于维持合意的行为;但是这种方法并不总是可行的。一般指导方针如下:1 确保让员工知道被期望的行为是什么。35制定明确的目标。362 选择适宜的奖励。对一个人的奖励对他人而言可能被

43、视为一种惩罚。要了解自己员工的需要。3 选择适当的强化程序。4 不要奖励平庸的或不良的业绩。375 寻找积极的强化方法给予表扬,而不是强调消极强化和批评。38让人们有良好的自我感觉(皮格马力翁效应)。6 不要错过表扬的时机。7 为员工做事,而不是让员工做事,你会看到生产率在提高。例如,假设一位名叫Mia的员工的业绩低于期望值。Mia的主管 Paula 要求Mia转换工作以更好地满足Mia的需要,在MBO模式中,这就是积极强化。MBO会议强化程序采用的是固定时间间隔,每周或每两周开一次会评价Mia的业绩。如果积极强化不能改变Mia的业绩,Paula可以使用回避强化的方法。利用她的权力,Paula

44、告诉Mia如果下次她的业绩仍低于标准的话,她将得到一定的惩罚,如扣发一部分工资。如果Mia仍不改变,Paula就必须遵守诺言采用惩罚强化手段。作为管理者,首先要使用积极强化手段。积极强化是一种真正的激励手段,因为它通过既满足员工的需要,也满足管理者/组织的需要而创设了一种双赢情境。从员工的角度看,回避和惩罚创设了一种输-赢情境。组织/管理者通过强迫员工做他们不想做的事取得了胜利,但最终却输掉了,因为有技术的、训练有素的员工离职了。强化在岗和守时使员工来上班和准时工作的传统做法是回避和惩罚。如果员工误工一定时间就得不到工资。如果员工迟到了,考勤卡会体现出来,员工就会受到处罚。如今许多管理者对员工

45、的在岗和守时采用积极强化的方法不。例如,ADV销售集团对所有上班的和按时上班的员工给予奖励。Mediatech用可变比率程序控制抽彩给奖法的现金支出,只有准时来上班的员工名字在抽奖之列。另一个被许多组织使用的降低员工迟到率的技术是弹性时间。39弹性时间允许员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开始和终止工作,除了对工作时数有一定的限制外,他们可以自己支配时间。一个典型的程序是允许员工在上午6:00和9:00开始上班,下午3:00和6:00下班。弹性时间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因为它允许员工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表以顺应其个人的需要和工作要求。提出表扬1940年Lawrence Lindahl进行了一项调查,揭示出员工从

46、工作中最想得到的是对其所做工作的完全欣赏。以后一些相似的研究都得到了一样的结果。你的老板最后一次表扬你的出色工作是什么时候?你的老板最后一次抱怨你的工作是什么时候?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你最后一次表扬或批评你的员工是什么时候?表扬和批评的比例是多少?提出表扬可以培养员工积极的自尊并导致较高的绩效皮格马力翁效应和自我实现预言。表扬是激励因素(而不是维持因素),因为它满足了员工的自尊/自我实现、成长和成就的需要。提出表扬创设了一种双赢情境。它可能是最有效、最简单、成本最低也是使用最少的激励技术。Ken Blanchard 和Spencer Johnson通过他们的畅销书一分钟管理者普与提出表扬技术。

47、41他们提出了一种提出一分钟表扬反馈的技术。模型12-1提出表扬展示的是一个修订版本。提出表扬模型的步骤是:(1)准确地告诉员工正确做什么;(2)告诉员工这种行为为什么重要;(3)静默一会儿;(4)鼓励业绩再现。Blanchard将此称之为一分钟表扬,是因为提出表扬不会超过一分钟。员工什么也不需要说。模型12-1 提出表扬(1)准确地告诉员工正确做什么(2)告诉员工这种行为为什么重要(3)静默一会儿(4)鼓励业绩再现步骤1 准确地告诉员工正确做什么。提出表扬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睛。目光接触表示出真诚和关心。表扬要具体而明确。一般的话如“你是一个好工人”效果就欠佳。另一方面,不要说得太长,否则表扬也

48、会失效。 Paula :“Mia,我刚才无意中听到你对顾客意见的处理。你在保持冷静方面做得很好;你有礼貌。那人生气地来,高兴地走了。”步骤2告诉员工这种行为为什么重要。简单说明组织和/或个人从这次行动中获益。而且你还要告诉员工你对这种行为的感受如何。要具体而明确。 Paula :“没有顾客我们就没有生意。一个不满意的顾客可能损失数百美元的销售额。我真的很骄傲地看到你用这种方式处理这样困难的局面。”步骤3静默一会儿。保持沉默对许多管理者来讲是件很困难的事情。42沉默的合理性就在于给员工提供机会,让他们感受表扬的效果。就好像“喝饮料时的停顿。”当你口渴时,喝下第一口饮料,一直喝到说声“啊”,这是你

49、感到非常解渴。 Paula :(悄悄从1数到5。)步骤4 鼓励业绩再现。这个强化是要鼓励员工继续保持良好行为表现。Blanchard建议接触员工。接触可产生有力影响。当然他建议这只可用到双方都感到舒服的程度。有人说他不会接触员工,这可能招来性骚扰的投诉。Paula:“,Mia,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同时拍拍她的肩膀或握握手)。正如你所见,提出表扬简便易行而且不需花费一分钱。接受过提出表扬培训的管理者说它创造了奇迹。它比提薪和其他金钱奖励更具激励作用。一位管理者说一位员工在一次展销中慢悠悠地码放罐头。他表扬员工说罐头码放得非常直。这位员工对此表扬非常高兴,列罐头的效率提高了100%。注意这位管理

50、者使用的是积极的强化而不是惩罚。管理者本可以提出斥责,如“不要吊儿郎当,加快列的速度。”这种语言并不能激励员工提高效率。它起到的全部作用就是伤害人际关系,最终可能以争执告终。罐头码放得直。员工并不没有因为工作节奏慢而得不到表扬。但是如果表扬不起作用,管理者就需要使用其他的强化方法。43概念应用12-2动机理论确定每位管理者激励员工的言论所涉与的理论。A 需要层次理论 D 习得需要理论 G 期望理论B ERG理论 E 公平理论 H 强化理论C 双因素理论 F 目标设置理论-6 “我通过让员工做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激励他们。”-7 “我要确保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去激励他们。”-8 “我知道Ka

51、te喜欢和大家在一起,所以我给她安排了一个和其他员工一起做事的工作。”-9 “Carl会在走廊里大叫,因为他知道这样会让我心烦。所以我决定不理会他的大叫,然后他就会自己停止喊叫。”-10 “我逐渐认识到我的所有员工的价值,所以当他们取得了预期绩效的时候,就提供能够激励他们奖励。”-11 “我们公司现在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条件、工资和福利,所以我们正致力于第三层级的社会需要。”-12 “如果我的员工工作做得不错,我就用四步模型激励他们。”-13 “我过去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激励员工。但是现在我不这样做了,我开始关注于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以使他们能培养和提高新的技能。”-14 “我明确地告诉我的员工我希

52、望他们做什么,并提出完成任务的严格期限。”-15 “我现在意识到我倾向于是一个专制的管理者,因为这样可以满足我的需要。我将致力于给员工更多的自治权,让他们管理自己的工作。”-16“我过去试图用五步顺序满足需要。在我学习了这个新技术之后,我现在同时关注三种需要,而且认识到这些需要不一定每次都同时得到满足。”当表扬以可变间隔程序加以使用时是一种有效的积极强化。发送一文字的致便条也很重要。44在文字便条周后之后可紧跟一个口头表扬。在激励过程中整合动机理论动机是重要的,45因为它有助于解释员工为什么按其方式行事。关于这一点你可能会感到困惑:这些理论如何整合在一起?有最好的理论吗?我应该寻找一个正确的理

53、论应用与指定的情境中吗?这三大类理论是可以相互补充的;每类理论代表者动机过程的不同阶段。每一类理论都回答了一个不同的问题。容性动机理论回答的问题是:员工的什么需要是应该在工作中得到满足?过程性动机理论回答这样的问题:员工如何选择行为去满足需要?强化理论回答的问题是:管理者要做些什么才能使员工表现出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在本章的第一节你已经知道动机过程是从需要到动机再到行为到结果以至满意或不满意。现在这个动机过程由于加入了动机理论,或者说是由于加入了对前面问题的答案而变得有点复杂。图12-6将这一过程进行了图解说明。注意第四步又回到了第三步,因为按照强化理论,行为是通过结果而习得的。步骤4没有回馈

54、到步骤1或2,是因为强化理论不关心需要、动机或满意;它关心的是让员工通过管理者提供的结果按预定的方式行事。还要注意步骤5反馈到步骤1,因为需要的满足是不断进行的,我们需要的满足是永无止境的。最后要注意,根据双因素理论,步骤5中满意或不满意不在一个维度上,而是依据需要满足的不同水平(激励或维持)分列在两个独立维度上(满意和没有满意或没有不满意和不满意),动机理论全球都适用吗? 如果你把生意拓展到其他国家,多元化水平在提高。你所学的动机理论大多是在美国提出的。当组织变成全球化之后,管理者必须要认识到文化的局限性对理论推广的影响。Self-actualization(自我实现)无法转述成中文。即使是

55、在发达国家,人们所关心的需要水平也各异。在美国人们倾向于受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做你自己的事情)需要的激励;在希腊和日本安全更重要;在瑞典、挪威和丹麦,人们更关心社会需要。McClelland的习得理论中的成就需要在美国更突出。Achievement(成就)在大多数语言中都难以转译。因此习得成就需要在美国和加拿大之外的运用就受到了限制,除非管理者愿意培训员工去获得成就需要。期望理论在跨文化情境中得到很好运用,因为它比较灵活。它允许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期望值和效价存在的可能性。例如,在强调集体主义的社会中社会接受可能比个人荣誉具有更高的价值。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与动机。在工作中关注个体方式还是群体方

56、式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差异。47个人主义社会(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倾向于重视个人成就的价值。集体主义社会(日本,墨西哥,新加坡,委瑞拉,巴基斯坦)强调群体成就和忠诚的价值。文化差异体现在自我实现、成就和自尊需要,在日本倾向于从群体成员中得到满足,在美国倾向于从个人主义中得到满足。W.Edwards Deming博士在近期提出美国如果要在全球化的经济中求生存,就必须从个人英雄主义转向集体主义。48美国的公司已经开始朝着使用更多的团队和参与式管理方式的方向发展。在本章结束时,你应该了解不同的动机理论以与在激励员工方面遇到的重大挑战。49动机和绩效什么是动机,它为什么很重要?在动机和绩效中期

57、望值的作用。动机如何影响绩效?三大动机理论概览。容性动机理论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双因素理论习得需要理论过程性动机理论公平理论目标设置理论期望理论强化理论强化的类型强化程序用强化进行激励对准时上班的强化在激励过程中整合动机理论动机理论在全球都适用吗?动机完成组织目标的意愿动机过程员工通过从需要到行为到结果再到满意或不满意实现动机过程OCAIE12-1绩效公式绩效=能力*动机*资源OCA容性动机理论关注于识别和了解员工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假设员工通过五种水平需要的满足得到激励:生理的、安全的、社会的、自尊的和自我实现工作应用1目前在你生活中的某一特定方面(职业的或个人的)处在需要的什么层次?用名

58、称对这一水平加以说明,并解释你为什么处在这种水平。ERG理论假设员工通过三种需要得到激励:存在、关系和成长工作应用2回顾一下最近或过去的工作:你对维持因素是不满意还是没有不满意?对激励因素是满意还是没有满意?确保你能识别和解释对维持和激励因素的满意度。OCA习得需要理论假设员工由于自身的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归属需要而得到激励双因素理论假设员工通过激励因素(高级需要)而不是保健需要(低级需要)得到激励工作应用3解释你的成就、权力和/或归属需要如何影响你的行为动机。过程性动机理论关注于了解员工如何选择行为去满足他们的需要公平理论假设当员工感到自己的投入等于产出时就得到了激励工作应用4举例说明公平理

59、论如何影响你的动机或其他现在或曾经与你共事者的动机。确定你是否得到了较低、较高或公平的回报。目标设置理论假设有一定的难度但又可实现的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工作应用5举例说明目标如何影响你的或者是曾经共事过的同事的动机和绩效。 期望理论假设当员工认为自己能够完成任务而且由此得到的奖励与所付出的努力相匹配时,就会得到激励。工作应用6举例说明期望理论如何影响你或同事的动机。要能详细说明期望值和效价。强化理论假设通过行为的结果,员工以预想的方式得到激励。OCA工作应用7举一些在目前或过去工作中使用过的强化类型和强化程序的例子。IE12-2提出表扬模型(1)准确地告诉员工正确做什么;(2)告诉员工这种行为为什么重要;(3)静默一会儿;(4)鼓励业绩再现。图12-6 用动机理论说明动机过程(P395)本章总结与术语表本章总结要回答第12章的7个学习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