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验收报告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8513509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3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验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验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验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验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验收报告(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验收报告学校名称: 湖北工业大学 中心名称: 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中心网址: 中心联系电话: 中心通讯地址:院示范中心 验收日期: 二00六年七月十日 湖北省教育厅制填写说明1、申请书中各项内容用“小四”号仿宋体填写。表格空间不足的,可以扩展。2、“中心工作职责”是指在中心承担的具体教学和管理任务。3、兼职人员是指编制不在中心,但在中心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所属学科名称机械工程隶属部门管理部门省教育厅机械工程学院成立时间2003中心建设发展历程 1985年由原湖北轻工业学院机

2、电系轻工机械专业和湖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农业机械专业合并组建的机械工程系,开始建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等实验室;1993年,经过机械工程系统一规划,成立机械工程系实验中心。2003年8月学校成立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筹备小组,申报省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3年11月省教育厅批准建设“湖北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湖北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学校对该基地进行了积极的建设。2004年12月通过了由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对示范中心的中期检查及验收,通过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经过近3年的建设,特别是中期评估以来近1年的建设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

3、,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中心主任姓 名赵大兴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12民族汉专业技术 职 务教授学位硕士毕业院校武汉理工大学通讯地址湖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邮 编430068电子邮箱联系电话主要职责主持中心的全面工作、负责制定中心的发展规划。教学科研主要经历1983.08 - 1997.07,黄石理工学院从事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曾任计量系,汽车系实验室主任,系副主任等职;1997.07 现在,湖北工业大学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曾任工程图学教研室主任,机械系主管教学副主任,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现任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湖北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1. 2001年完成“工程图学

4、现代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国内先进,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二;2. 2001年完成“面向21世纪工程图学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课题,国内先进,获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第一;3. 2005年完成“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工程图学教学体系与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国内领先,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4. 2004年“现代工程图学CAI教学课件研制与应用及配套教材整合研究” 获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三。5. 主持教育部项目“园林制图” 05年获第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上一等奖;6. 05年主持的“现代工程图学多媒体系统”获湖北省多媒体课件比赛二等奖。 专职人员正高级

5、副高级中级其它博士硕士学士其它总人数平均 年龄人数41331211622142.4占总人数比例19%62%14%5%9.5%52.4%28.6%9.5%教学简况实验课程数 实验项目数面向专业数实验学生人数/年实验人时数/年542344860121966环境条件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设备台件数设备总值(万元)设备完好率1400 M21468111199%教材建设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主编参编314近五年经费投入数额来源主要投向近五年,由教育厅和学校向机械基础示范中心共投入经费约960万元,对机械原理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CAD实验室、金属材料及热处

6、理实验室、实训部,进行改扩建、添置新仪器设备、维护和维修仪器设备、培训实验人员、编写实验教材和讲义等。主要经费使用情况如下:1、仪器设备经费共887万,占总金额的92.24%;2、教材建设(实验教材编写、出版,课件制作)经费:6万,占总金额的0.63%;3、实验教学改革研究经费:5万,占总金额的0.52%;4、人员培训及调研、考察经费:2万,占总金额的0.21%;5、实验室维修费用:6万元,占总金额的0.63%;6、其他支出费用:1万元,占总金额的0.11%;7、后期软件建设经费约53万,占总金额的5.66%。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近五年来,中心人员围绕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

7、,开展了一系列教学与科研工作,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获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开展有关教学研究项目26项,科研项目53项,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0篇,学术论文145篇,编写教材21本,编写的部分教材已被全国八十多所学校采用,在全国同行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出版多媒体教学光盘6套,获全国第五届多媒体大赛一等奖一项,全省多媒体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一、教学成果1.工程图学现代教学手段的研究与实践,赵大兴、陆载涵、宋小春等,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2.高等教育应

8、用型人才培养中工程图学教学体系与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赵大兴、陆载涵、宋小春等,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3.化工原理虚拟实验系统,陆载涵、宋小春,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4.建筑工程制图教学系统,陆载涵、尹 杰,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5.现代工程图学CAI教学课件研制与应用及配套教材整合研究,赵大兴,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04年。6.“园林制图”网络课件,赵大兴、陆载涵等,全国第五届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2005年。7.建构型建筑制图教学系统,陆载涵、尹 杰,湖北省高校优秀课件一等奖,2005年。8.现代工程图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赵大兴,湖北省高校优

9、秀课件二等奖,2005。9.机械制图学习指南,李晓英,湖北省高校优秀课件三等奖,2005年。二、编写和出版的教材1.王 为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2.周小平主编,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3.张友寿主编,成形加工实验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4.张友寿主编,工程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5.华中平主编,机械制造基础,武汉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6.华中平主编,机械制造技术,武汉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7.赵大兴主编,现代工程图学教程(第四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校一等奖,全国图学会优秀奖,2005。8.赵

10、大兴主编,工程制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王 为副主编,机械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周世棠副主编,机械设计基础(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1.王 为副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12.王 为,魏 兵,机械设计基础(高职高专),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3.王 为主编,机械设计(应用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14.魏 兵主编,机械原理(应用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15.周小平副主编,工程材料,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16.周小平,工程材料,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7.周小平,材

11、料成型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8.张友寿,材料成型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9.夏 露,材料成型及机械制造工艺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王 为,副主编,工业机器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1.魏 兵,机械设计学习指导与典型题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三、科研成果: 1. 赵大兴、陆载涵、宋小春等,面向21世纪工程制图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制与开发,获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2001年。2.陆载涵,长江中下游湖北段滩地综合治理配套技术研究,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2003年。3.陈洪,高耐磨性轿车同步器齿环的研制,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2004年。序号姓 名性别

12、出 生年 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 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1赵大兴男62.12硕主任教授机设3年中心规划兼机械学院2王 为女58.05学常务副主任教授机设3年日常管理专3张业鹏男66.12硕副主任副教授机设3年设备购置兼机械学院4魏 兵女66.10硕办公室主任副教授机设3年中心日常工作兼机械学院5付志泉男63.07本高级实验师机设3年实验教师任务分配专6王劲青女59.07硕高级实验师机制3年实验教学专7王 莉女70.02硕实验师机设实验教学专8邓援超男63.10硕副教授机设3年实验教学兼机械学院9魏春梅女70.10硕讲师机设3年实验教学兼机械学院1

13、0刘小鹏男56.06硕副教授机设3年实验教学兼机械学院11尹 杰女63.12学副教授机设3年实验教学兼机械学院12陆载涵男38.05学教授机设3年实验教学兼机械学院13尹业宏男57.05学副教授机设3年实验教学兼机械学院14杨永勤男62.09硕副教授机设3年实验教学兼机械学院15宋小春男72.10博副教授机设3年实验教学兼机械学院16张逊娅女55.03学副教授机设3年实验教学兼机械学院17周小平男63.07博教授材料3年实验教学兼机械学院18夏 露女71.08硕讲师材料3年实验教学兼机械学院19杨贤镛男49.04学高级实验师材料3年实验教学专20胡春林男68.03硕高级实验师材料3年实验教学专

14、21马文萍女59.03本助理实验员计算机3年实验教学专中心成员简表中心成员简表(实训部)序号姓 名性别出 生年 月学位中心职务专业技术职务所属二级学 科中心工作年限中心工作职责是否专职兼职人员所在单位、部门1张 诚男80.10.硕助 教机设3年数控技术专实训中心2席大鹏男80.10学助理实验师机设3年数控技术专实训中心3王玉勇男70.3学助理实验师机设3年数控技术专实训中心4陈 军男71.01硕实验员机设3年数控技术专实训中心5樊友平男56.9工程师机设3年数控技术专实训中心6张燕胜男69.6高级工机设3年数控技术专实训中心7吕 松男68.12实验员机设3年数控技术专实训中心2实验教学2-1实

15、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1.实验教学改革理念以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和省教育厅“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工程”为指导,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适应21世纪机械大类人才模式的机械基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以培养综合机械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应用型及创新思维人才为目标,通过加强机械基础类实验教学条件,整合优化教学资源,使示范中心成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性、综合性人才的摇篮。以改革促进建设,以中心建设带动学科建设,立足于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提高

16、师资队伍水平,保证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将示范中心建成大学生知识、素质、专业技能于一体的孵化器;科研与教学结合的联轴器;师资水平提高的催化器。2.教学改革思路“省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突破原有学科与课程界限,以机械基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以培养综合机械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构建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紧密结合理论教学,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重视实验内容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更新原机械基础系列课程实验项目内容, 增加实验内容的柔性与开放性,增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内容和实验项目;采用模块结构进行分层次教学,实验方法由“示范型”、“验证

17、型”向“参与型”、“开发型”转变; 独立设置机械基础实验课,面向全校开放,成绩单独考核和记分;改革、改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引导式、启发式,体现教师导学、学生自学实践和探索的精神,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理论、实践、创新全面提高。3. 教学改革方案根据上述思路,确立了“省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建设的框架体系:以机械基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为指导,以体制与管理建设为先导,以实验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为基础,以建设优秀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为核心,加强实验软件与硬件的建设

18、,注重实验环境的保护。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逐步建成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基地加强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变革的研究实践,以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为背景,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为纲领指导中心建设。以思想先导、精心规划、稳步实施、面上推进、突出特色为建设方针,使中心成为广大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学实践的园地。2)以人为本,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中心建设的基础通过稳定充实、使用培养,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承担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科研课题,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建设和保持一支结构合理、教学与科学研究协调发展的教师队伍。把提高学生的整体科学素质作为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奠定学生从事理论和技术

19、研究的基础,重视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和培养创新思维,还要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质。3)在教学改革成果基础上,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要求,探索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湖北工业大学“省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涵盖的本科主干基础课程有:工程图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含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以及实验、设计训练、工程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自1996年以来,湖北工业大学对机械工程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先后建设了工程图学、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和机械制造基础一门省级优质课程及工程材料校级优质课程,为机械基础

20、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财富。应在上述教学改革成果基础上,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要求,探索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在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方面,按实验、设计实践、工程实践、课外科技活动四大模块来重建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打破原有课程界限,按照基本实验,设计、创新、综合性实验,研究型实验规划独立设课的实验体系。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中,运用现代设计技术与手段,强调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性能设计、系统设计及其综合设计,提高工程设计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工程训练教学环节中,在传统成型与加工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向数控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拓展。在工程实

21、践与课外科技实践中,探索建立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新形式。通过创新认知实验、创新性实验和研究型实验进行实验创新;通过课外科技制作和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来进一步提高和强化实践创新,在实施中加强实验创新和科技制作实践创新两条主线的相互结合,从而建立实践创新教学体系。4)制订政策和措施,保证中心建设调动和保护教师参加中心建设的积极性。采取子项目负责人制度,建设项目并行实施,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好资金,精心规划,在保证基本教学条件有较大改善的前提下,有重点地建设符合学校实际的、有特色的项目。建设相对集中的教学场地,以提高规模效益。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

22、称及学生数、每年完成的人学时等) 中心为本校的8个学院的34个专业开设有工程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工程技能训练(车、钳、铣、刨、铸、锻、焊等)等多门实验课。每届覆盖学生约2860人,同时还承担二级学院、成职教学院本、专科学生近2000人的实验,共计年均人时数121966学时(见附表3)。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1、实践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体系机械基础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应遵循“机械认知机械创新性能测试与分析产品制作”的实践、理

23、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设置实践性教学的系列模块,建造机械基础实践大平台。按照培养工程素质和渐进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按照实验、设计实践、工程训练、课外科技实践等4大模块建立,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着力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探索多方位、多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实验:整合传统实验,开发具有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特点的实验项目,打破原来的按照课程配置实验项目的体系,建立按机械基础教学的整体要求来规划实验项目,以机械基础实验的理论和方法自身的系统为主线建立相对独立的由预备引导型、基础型、提高型、设计综合型、创新型实验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如图2)。实现实验内容由“单

24、一型”向“综合型”转变;实验方法由“示范型”、“验证型”向“参与型”、“开发型”、“研究型”转变。设计实践:在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性能设计、系统设计中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等现代设计技术。工程训练:在传统成型与加工技术的基础上,重点训练数控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的技能。课外科技实践:按照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引导学生健康个性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学生科技实践活动,通过机械创新设计竞赛等方式引导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实践,增长和提高知识创新能力。设 计实 践工程图学课程设计机械工程训 练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机械制造技能训练预备引导型实验课外科技实 践机械基

25、础实 验机械基础实践教学课外科技制作机械设计竞赛基础型实验提高型实验创新型实验设计综合型实验机械基础理论教学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工程材料设计基础系列课程工程图学机械基础系列课程 图1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体系车工铣工磨工钳工铸造数控车削加工数控加工技术实践材料成型技术实践传统加工技术实践铇工数控线切割加工焊接机械工程制造训练体系锻造数控钻铣加工数控加工中心 图3 机械工程制造训练体系实验研究科技制作创新认知创新性实验研究型实验设计实践课外科技制作机械设计竞赛实践创新教学体系图4 实践创新教学体系2、机械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机械基础实验是工科学生特别是机械大类专业的学

26、生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基本试验技能和创新设计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历史上,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的实验项目只有10个左右,并多为验证理论、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陈旧,严重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中心建设以来,改革了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了传统实验,增设一批设计性、创新性、综合性实验。目前已经能够开出各类实验项目42项,其中:预备引导型实验3项,占总实验的7.1%;基础型实验17项,占总实验的40.4%;提高型实验9项,占总实验的21.4%;设计、综合型实验9个,占总实验的21.4%;研究型实验与课外科技创新实践项目4个,占总实验的9.7%;详见图2。新开设的主要实验项目简介:1)基于功能原理

27、的多方案创新组合实验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重点是以设计为主线,注重创新设计能力培养。淡化实验论证,加强综合设计型实验,加强学生对机械系统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方案设计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方案创新组合试验装置可用于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系统创新设计、机电传动等课程的本专科实验教学,相关专业方向课的教学,还可以用于学生第二课堂教学实践、创新大赛等。实验提供了各种传动零件、机构与动力元件,为学生自行设计和组合创新机构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不向学生具体提出要求,只提出需实现的功能,学生在实验室机械系统创新设计实验设备基础上,任意选择实验设备和相应的仪器,并由自己独立做出,

28、编写和总结实验报告。多方案创新组合试验装置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机械系统的整体认识,注重学生的参与,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背景与机电一体化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机械、电气、仪器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适应了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2)基于机构组成原理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实验加深学生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机构系统的运动特性和创新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对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整体认识,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背景的训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综合设计的能力。按教师的要求拼接一个机构

29、或机构系统的运动方案,课程设计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运动方案在创新组合模型上实现。 3)转子动平衡实验掌握刚性转子动平衡试验的原理及基本方法。4)机械系统动力学调速实验观察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现象,并掌握利用飞轮进行速度波动调节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利用传感器、工控机等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进行实验操作,训练掌握现代化的实验测试手段和方法,增强工程实践能力。5)Fischer创意组合实验了解机电一体化的结合形式,培养学生的基本运动控制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将零件拼装成可动的模型,并利用传感器和控制程序对模型运动进行控制。6)螺栓联接实验测量并绘制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的受力和变形的

30、关系曲线(变形协调图),分析并验证预紧力和相对刚度对应力幅的影响,理解提高螺栓疲劳强度的措施。7)液体动压滑动轴承实验测量及仿真其径向油膜压力分布和轴向油膜压力分布,测定及仿真其摩擦特征曲线。8)基于多轴平台的模块化创新实验多轴平台是引进美国机械基础创新、教学、实验、培训新理念,运用模块化人机工程学设计理论,高精度制造技术制造而成。该实验台能够进行单轴的安装分析、共线轴系、平行轴系的连接与运转测量。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机械传动系统的安装、测量以及对比分析。也可对不同转速、不同载荷条件下的简单特性进行比较。该设备突破了传统轴系搭接的静态理念,在轴系搭接完成后,通过实际运转,体验安装的相关问题

31、,可使学生巩固机械基础理论和掌握机械安装、调试、测量的实际操作技能,真正成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基于多轴平台,学生可按自己的设计思路任意搭建机械传动系统,是一种创新型实验。通过实验可使学生建立起清晰的机械装配、安装调整及同轴度、平行度等形位公差的概念。学生同时可获得对分析、评判处理机械加工误差、装配误差等系统综合误差对机械传动性能影响的实际能力。将枯燥的机械概念通过实体的运行得到直观体现。同时,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和掌握机械工卡量具的使用和获得长度测量、角度测量等尺寸与形位公差测量的相关知识。购置了2套数控机械搭建平台,借助该平台可开设各种类型的机电创新型实验;还购置了1套工业机器人,建成了“机器人

32、实验室”。为了把实验由原来完全附属于相关机械课程改变为按实验自身体系独立设置机械基础实验课,我们在04级学生中以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基础课程试点,将这些课程的实验重组独立设课,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任选实验项目,成绩单独考核和记分,对近机类学生,18学时记1个学分,其中,基本实验14学时,必做;设计、创新、综合性实验,选做4学时。机械类学生,36学时记2个学分,其中,基本实验20学时,必做;设计、创新、综合性实验,选做16学时;总计可开出的实验为90学时,学生选作36学时;课外科技活动与研究型实验,学生自由申请立项进行。采取模块结构和分层次教学,将机械基础实验课程分为“五大模块

33、”和“五个层次”。五大模块为:认知模块、性能测试与分析模块、结构分析与拆装模块、创新设计与实践模块、产品设计与制作模块。五个层次为:预备引导型、基础型、提高型、设计综合型、创新型。实验教学采用学生自主选做,开放式管理的教学新模式。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已经完成试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研制的适用于开放管理的实验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已经过全面模拟测试,达到预期要求,完全可以投入使用。3、CAD/CAM设计中心的建设为全面实现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为特征的现代设计技术的教学与训练,建设了专用的CAD/CAM设计中心。该中心现有计算机180台,配置了系列工程设计软件(Pro/E、CAXA、SOLID WORKS

34、、SOLID3000、Ansys等)、局域网、外部设备等。4、实训部的建设在实训部的建设中,实现在传统制造方法基础上向以数控技术为特征的先进加工制造方法的跃进。目前,该中心拥有加工中心、各类数控加工设备16台套以及齐全的数控培训系统、配套的传统加工技术设备和材料成型制造设备。学生不仅掌握传统的加工和成型方法,又了解和熟悉线切割、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设备的使用,实现机械加工技术实践教学由原来的传统加工技术向数控加工技术的拓展。5、实践创新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施实践创新教学体系通过实验研究和科技制作实践两个方面以及两方面的结合来构建。在实验研究方面,通过创新认知、系列的设计、创新、综合性实

35、验和研究型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学实验能力,为知识创新奠定基础。在科技制作实践方面,湖北工业大学重视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设立了科技创新基金。中心建设以来,以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以机电一体化机械为主题,以机械为主、机电结合、电为机用的原则,以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学习现代机械系统设计特点为目标,积极开展了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举办创新思维与技法讲座,广泛普及创新技法,讲座受惠学生超过万人次。开设了机械创新选修课,创新大赛选修课,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类竞赛。近年来,学院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篇,2003年获得全省第四届“挑战杯”竞赛特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挑战杯”竞赛

36、二、三等奖各一项;2004年获首届中南地区机械设计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并获优秀组织奖;2005年,参加首届湖北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设计与制造大赛,获得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全国制造业信息化Solid3000设计作品大赛二等奖一项;另外,我院有22人次在湖北省第五届“挑战杯”、中南六省及港澳地区第二届创新设计大赛、第9届全国“挑战杯”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共计9项次。 平均每年都有近百余名学生来基地活动,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6、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预备引导型(学生通过认知掌握的基本原理)、基本实验(学生必须完成和掌握的基本实验原理、基本实验

37、技术、基本实验方法)、提高型实验(学生应该受到的设计性、应用性实验训练)、设计综合型(学生应该受到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训练)及创新型实验(提供给本科层次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具有创新意义的实验项目或课题)等七类,开出总实验数为42个,其中提高、设计综合型、创新型实验在全部实验项目中占52%,具体实验项目见下表一所示。“工程训练”是学生“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工程训练”内容主要包含零件的毛坯制造工艺、切削加工工艺及装配工艺的实习。随着我校实习条件的改善,增加了数控技术加工的实习项目。目前在“工程训练”方面中心能开出20多个实习项目。表

38、一 机械基础实验项目 层 次 模 块 预备引导型基础型提高型设计综合型创新型认识实验模块机构认知机械零部件测绘机械及零部件认知计算机绘图机构运动方案简图绘制齿轮范成实验性能测试与分析实验模块转子动平衡实验机械传动性能综合实验多轴传动系统的搭接与性能测试机械系统动力学调速齿轮效率实验螺栓联接实验带传动实验滑动轴承实验结构分析与拆装模块轴系结构实验机械拆装及结构分析实验创新设计与实践模块机构创新设计实例展示机构运动方案搭接实验Fischer模型创意组合实验数控机械平台搭建科技制作与竞赛产品设计与制作模块产品外型三维构形设计产品制作实践机器人实验模块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实验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实验组织

39、、加工性能与质量分析实验模块金属材料平衡组织观察显微硬度测试热处理金属材料非平衡组织观察球磨制备微粉差热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及拍照X射线衍射金属材料热处理成型加工实验模块液态金属充型能力实验型砂制备液态成形性综合实验铸造合金自由线收缩率测定铝合金的熔炼实验型砂性能测试铸造用砂实验铝合金含氢量的测定合计(42)317994工程训练项目如下:1)传统加工实习项目:车工、铣工、刨工、钳工、磨工、铸工、锻工、焊工、热处理等;2)数控实习项目:数控车床、数控铣、数控线切割、加工中心、电火花加工、CAD/CAM等;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为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心在

40、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实验教学方法、考查方式作了较大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更新,收到较好效果。1.实验技术、方法、手段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实际水平,建立以学生为中心,采取PBL教学模式:Problem based learning、Process based learning 、Project based learning,以人为本、个性教育,让学生“亲身经历与感受”;以问题为切入点,充分体现创新源于问题而始于实践的理念。实验安排按照由浅到深,由简单到综合,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实验教学应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仪器设备,准确地采集实验数

41、据。并具有正确记录、处理数据和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逻辑处理、做出结论的能力;正确设计实验(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设备等),能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及其它信息源获得信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材内容、补充最新科研发展成果,注意实验安排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英语文献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设计实验(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等),并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及其他信息源获得信息以

4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敢开拓的创新意识。适当充分地运用网络、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及其他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实验技术手段,同时对于必要的实验采取虚拟、仿真实验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以从多个方面提高中心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用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和教学平台,近年研制的机械基础资源库及各种实验教学媒体,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实验教学,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实验技术手段,把虚拟实验、仿真实验和实际操作相

43、结合,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能力,同时建立了网上运行的多媒体资源库和通过网络预约实验和实验答疑。 “工程训练”是按照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及常用的工艺方法去展开实践教学。学生主要通过各工种的实际训练去学习各种工艺知识,了解工业生产基本知识,通过各种操作培养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创新设计与制造”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实验考评方法中心制定学生实验成绩评定方法,对知识、素质和能力综合评定: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对独立,单设学分;实验教学的考试与考核采取平时成绩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做法,平时考核以实验习惯、实验操作、实验能力、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是否正确、规范化

44、为主要依据,期末则从实验理论考试和/或抽签选作实验等方面进行考核;鼓励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从优;实验成绩登记、建档。2-5实验教材(出版实验教材名称、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等)一、出版的实验教材1. 王为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7-5609-3535-4。2. 周小平主编,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7-5609-3537-0。 3. 张友寿主编,成形加工实验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7-5609-3544-3。4. 张友寿主编,工程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二、自编实验讲义1. 机械创新设计实验指导书, 王

45、劲青,讲义。 2.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实验指导书, 付志泉, 讲义。 3. 测控技术专业实验指导书, 夏明安, 讲义。 4. 数控编程与操作,郑新建,张诚,讲义。三、己制作的实验课件和素材1.工程材料多媒体课件。2.机构运动方案创新搭接实验,视频。3.机构运动简图测绘实验,视频。4.金属材料平衡组织观察,视频。四、制作的CAI课件1.现代工程图学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系统,赵大兴,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全省课件大赛二等奖。2.机械制图学习指南,赵大兴,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05年全省课件大赛三等奖。3.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系统,赵大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建筑制图多媒体

46、教学辅助教学系统,陆载涵,高等教育出版社,05年全省课件大赛一等奖。5.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系统,赵大兴,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6.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系统,陆载涵,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7.工程制图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系统,陆载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机械设计辅助教学系统,王为,省精品课程网络课件,2006。9.机械制造基础辅助教学系统,华中平,校精品课程网络课件,2006。10.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辅助教学系统,周小平,校优质课程网络课件,2006。3实验队伍3-1队伍建设(学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等)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实验队伍的素质,是提高本科教

47、学工作水平的迫切需要。建设好实验室队伍,是搞好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因此,将实验师队伍作为一支高层次大学的业务人员来配备和建设,改变实验技术人员是教辅的观念和配备实验人员的思路。其次,要学校制定了实验队伍建设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并切实加以落实,促进实验队伍的建设和健康、稳定、优化发展。具体如下:基于“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以培养为主;专职与兼职相结合,以专职为主;有限聘用与长期聘用相结合,以有限聘用为主”实验室队伍建设的原则,提高实验队伍整体水平,努力建设一支较高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在实验队伍用人制度上,建立激励性和竞争性的人员聘任制度; 建立、完善和落实岗位责任制,据中心各实验室的规划、实验教学学时

48、、设备资产等,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论证,设置实验人员岗位,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按照学科、专业内涵的需要,选择有竞争力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实验队伍,以改变和不断优化现有实验队伍的学历、专业、知识、年龄等结构,加强实验室管理和提高实验课教学水平;随着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实验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实验室管理体制的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实验内容的综合化、科学化、现代化力度的增强,鼓励和推动讲授理论课的教师更积极地加入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中;有计划地制定实验人员的培训计划,为他们提供各种培训、进修的机会,创造环境和条件,不断提高实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积极引进一批高层次、高素质人员到实验室工作,并

49、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安排实验技术人员进修、培养,并在经费上给予保证;聘请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兼任实验室管理、日常运作与维护工作等。3-2实验教学中心队伍结构状况(队伍组成模式,培养培训优化情况等)中心目前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国内一流的实验队伍,有主任一名(教授),副主任两名(教授及副教授),教师2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3人。其中2人拥有博士学位,11人拥有硕士学位。中心实验队伍是一支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高素质的教学科研复合型队伍,具有雄厚的科研技术实力和很强的实验能力。中心常年聘请

50、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做助教和实验室部分管理工作。中心主任赵大兴为教授、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高等教育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级精品课程“工程图学”负责人,全面负责中心的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管理工作。并中心二个副主任,王为教授是机械设计课程主讲教授。张业鹏副教授为学院主管实验室工作的副院长、学校学术骨干。他们协助主任负责相关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中心建设以来,任课教师中有21人次获得校级以及校级以上荣誉奖励。其中,湖北省“首届名师”1人,政府特殊津贴1人,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二层1人,湖北工业大学青年教师授课竞赛获奖8人,校师德标兵1人,校三育人先进个人3人

51、,校“十佳教师”2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3人。中心对人才培养采取“博士化工程”,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实验员攻读学位、进行持续进修、参加各类相关的学术访问与交流、学习和培训,进一步积极引进各类急需优秀人才,不断提升中心实验队伍的资素,使得这支队伍不断发展壮大。3-3实验教学中心队伍教学、科研、技术状况(教风,教学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承担教改、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对外交流等)中心拥有一支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教改创新能力和雄厚科研技术实力的教学和研究队伍,这是一支具有机械设计制造、材料加工、计算机应用等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高素质的教学科研复合型队伍,具有高级职称和高学历的教师比例高、专业结构

52、合理、年龄结构合理,各教师大多讲授过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及其课程,累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承担和完成多项教学教改和科研项目,对于推动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加快学科建设和中心实验室建设,提高理论创新水平、技术开发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中心队伍所承担、完成的教学教改科研项目及其获奖情况、成果转让情况表明,中心业已具有强大的教学、科研及技术能力。一、教学研究课题1. 工程图学,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省教育厅,2002年2. 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省教育厅,2005年3. 机械制造基础,

53、省级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省教育厅,2002年4. 机械制造基础,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湖北工业大学,2006年5. 工程材料,校级优质课程建设项目,湖北工业大学,2006年6. 陆载涵,土建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内容集成方案资源建设,高教出版社,2004-2006.7. 赵大兴,园林制图远程多媒体教学系统研究,教育部2002-2003.8. 赵大兴,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工程图学教学体系与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实践,省教育厅,2002-2004.9. 陆载涵,建筑制图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研究,省教育,2003-2005。10.陆载涵,工程图学全开放优质教学资源库,省教育厅,2004-2006。11. 黄丽丽

54、,建设测绘造型设计室,发展实验工程图学,院基金,2001-2003。12. 杨勇勤,基于WEB的AutoCAD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制,院基金,2001。13. 赵大兴,基于WEB的工程制图辅导答疑及授课系统的研制与开发,院基金,2000-2002。14. 陆载涵,工程图学全开放优质教学资源库,省教育厅,2003-2006。15. 陆载涵,智能型化工原理实战虚拟仿真系列软件研制,省教育厅,2001。16. 赵大兴,工程制图多媒体习题解答系统的研制与开发,院基金,2000-2001。17. 王 为,机械基础课程实验示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省教育厅。18. 王劲青,21世纪创新设计基地建设,校基金。

55、19. 王 为,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省优质课程建设,省教研。20. 魏 兵,机械设计基础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制,校基金。21. 魏春梅,机械基础示范中心网站建设及预约选课系统的开发,校教务处,2006年鉴定22. 魏春梅,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教学平台的建设,湖北省教育厅,2004年鉴定23. 魏春梅,便携式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的研制,湖北省教育厅,2004年结题24. 王 为,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研制,校教务处,2003年鉴定25. 王 为,二十一世纪机械设计及自动化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计划研究,校教务处, 2002年立项26. 魏春梅,工程力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制,校教务处,2001年鉴定二、

56、教改发表的研究论文1.赵大兴,制图课中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外教坛,2003.62.陆载涵,化工原理远程实验中的图形技术,湖北工学院学报,20033.陆载涵,信息时代新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外教坛,2003.124.陆载涵,浅议教师基本功,高教研究,20035.陆载涵,远程实验中心图形技术与交互操作评判,湖北工学院学报,2003.66.宋小春,化工原理仿真实验考核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微机发展,20037.杨勇勤,CAI环境下的工程图学教学实践与探讨,高教研究,20038.尹 杰,Photoshop自动考试系统研究,中外教坛,200369.陆载涵,基于Web的化工原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57、,2003.610.陆载涵,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建构型课件探讨,图学教育研究,200411.尹杰,“化工原理”远程实验系统开发,湖北工学院学报,200412.尹杰,思维型3D模型探讨,图学教育研究,200413.尹杰,少学时工程图学教学研究,中外教坛,2004314.宋小春,基于 WEB的化工原理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的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4.815.杨勇勤,三维建模教学的研究,湖北工学院学报,2004.116. 赵大兴,AutoCAD智能评判系统的开发,计算机与现代化,2006(6)17.赵大兴,The 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Examination System based on AutoCAD Engineering GraphicsCTAHH国际会议18.宋小春,Study and Practic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