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住宅八大技术体系低碳地产相关概念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8477890 上传时间:2022-05-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低碳住宅八大技术体系低碳地产相关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低碳住宅八大技术体系低碳地产相关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低碳住宅八大技术体系低碳地产相关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低碳住宅八大技术体系低碳地产相关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碳住宅八大技术体系低碳地产相关概念(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低碳住宅八大技术体系及低碳地产相关概念解读低碳住宅技术体系分为八个部分:低碳设计、低碳用能、低碳构造、低碳运营、低碳排放、低碳营造、低碳用 材、增加碳汇 .一、什么是低碳?低碳,英文为 low carbon. 意指较低 更低)地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著名学者林辉首次把低碳内涵延 展为: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区、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 文化、低碳哲学、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 .二、什么是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地经济模式 , 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 求绿色GDP地问题,核心

2、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地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提出地大背景 , 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地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地不断增 长, 能源使用带来地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 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地危害 , 大气中二氧化碳vCO)浓度升高带来地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地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 政策应运而生 .三、什么是低碳产业?“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地产业 . 在全球气候变化地背

3、景下 , “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 到世界各国地关注 . 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地 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地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地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地新技术四、什么是碳汇?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地过程、活动、机制 . 它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地多少 , 或者说 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地能力 . 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地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 , 从而 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地浓度 .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地碳库 , 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 具

4、有十分重要地独特作用 .五、什么是碳交易?碳交易机制就是规范国际碳交易市场地一种制度 . 碳资产 , 原本并非商品 , 也没有显著地开发价值 . 然而,1997 年 京都议定书地签订改变了这一切 .按照京都议定书规定 , 到 2018年, 所有发达国家排放地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在内地6 种温室气体地数量 ,要比1990年减少 5.2.但因为发达国家地能源利用效率高 ,能源结构优化 ,新地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 ,因此本国进一 步减排地成本高 , 难度较大 . 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 , 减排空间大 , 成本也低 . 这导致了同一减排量在不同国家之间 存在着不同地成本 , 形成了价格差 . 发达国家

5、有需求 , 发展中国家有供应能力 , 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 . 清洁发展机制 (CDM排放贸易(ET和联合履约Jl是京都议定书规定地 3种碳交易机制.除此之外,全球地碳交易市场还有 另外一个强制性地减排市场,也就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这是帮助欧盟各国实现京都议定书所承诺减排 目标地关键措施 , 并将在中长期持续发挥作用 .在这两个强制性地减排市场之外 , 还有一个自愿减排市场 . 与强制减排不同地是 , 自愿减排更多是出于一种责任 . 这主要是一些比较大地公司、机构,处于自己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宣传地考虑 ,购买一些自愿减排指标(VER抵消 日常经营和活动中地碳排放 .这个市场地参与方 ,

6、主要是一些美国地大公司 ,也有一些个人会购买一些自愿减排指标 .六、GDP与碳排放量?碳生产率是指单位二氧化碳地 GDP产出水平,又可称为“碳均GDP ,它与碳强度呈倒数关系.通过现行统计数据 中地“万元GDR能耗”,可较为方便地计算出一个地区或某一产业地碳生产率水平.七、什么是低碳住宅?目前国内对于低碳住宅地概念尚不十分明确 . 所谓低碳住宅是指住宅内二氧化碳地排放量非常低 . 通常, 人们往 往把绿色、节能型地住宅认定为低碳住宅 .八、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地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地使用空间,

7、与自然和谐共生地建筑.摘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所谓“绿色建筑”地“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地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 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地一种建筑 ,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 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绿色建筑地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地 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地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地居住环境地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地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地索取和回报之间地平衡.九、绿

8、色建筑评价有那些标准?2006年3月7日,原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同年6月1日,此标准正式实施,成为我国第一部从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寿命周期出发,多目标、多层次地对绿色建筑进行综合性评价地推荐性国家标准.这个体系包括六大方面内容,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 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这六类指标涵盖了绿色建筑地基本要素.十、什么是低碳住宅八大技术体系?低碳设计、低碳用能、低碳构造、低碳运营、低碳排放、低碳营造、低碳用材、增加碳汇低碳住宅技术体系框架及减排指标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住宅产业发展和技术委员会201

9、8年3月10日中国建筑报体系分类技术系统碳量化计算标准KgCO数量X碳强度系数项目减排指标能源供给系统热电冷联供系统 燃气型、燃料电池型、热电联产机组等)热电煤气三联供系统余热利用系统 烟气或余热换热器、余热型吸收式热泵等)太阳能生活热水 真空管和平板集热器,分户或集中系统)汽油/升X 2.7汽油 /Kg X 3.15柴油/升X 2.63柴油 /Kg X 3.06煤油 /Kg X 3.15减少碳基燃料 510%;提高能源利用率 60%以上;与单纯使用碳基燃料相比减少碳排放量30%.空气集热器供暖光热利用一一太阳能采暖集热器供暖太阳能热水系统和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碳被动太阳能供暖供热采暖系统:基能

10、源,采用太阳能提供热台匕冃匕太阳能利用技术光电利用与热泵结合供暖太阳能制冷空调光伏家用发电系统带有蓄电池地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带有蓄电池地光伏光伏村落发电系统光伏公共照明系统发电系统减碳量=QmX 2.5其中Qm = Qj 全年十29390 X 65%,Q全年为实测全年周期内太阳能集热地总量;Qm全年常规能源替代量V吨标准煤)太阳能光伏发电系水在住宅小区项目中应用覆盖率50%,或太阳能光伏电池在小区环境及公共照明应用覆盖率达 100%,或利用其他可再生能源综合发电不低于总用电量地 1%.统: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不带蓄电池地光伏减碳量=QmX 2.5发电系统其中Qm主动阳光采光技术0.001KWAC X

11、 2.5阳光采光技术Qm全年常规能源替可再生能源系统风力发电技术被动阳光采光技术代量 吨标准煤)K当地光伏电源系统转换效率;生物质能应用技术 秸秆气化技术、沼气应用技术等)W当地全年太阳能体系分类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体系分类墙体系统门窗系统地热发电供暖梯级利用技术浅层地能利用技术 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污水和废水热泵技术环境质量控制技术系统建筑风环境评价非污降耗评价交通系统评价地形利用控制坡地、山地和土地复用)用地控制地下空间控制地下构筑物被动房屋构成气候响应条件空间可变性控制全寿命周期控制朝向控制日照控制通风控制窗墙比控制面宽进深控制体形系数控制屋咼层数控制通风呼吸式墙体L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外墙内

12、保温隔热技术多层复合墙体技术夹芯墙保温隔热技术水平地埋式垂直地埋式湖池式人防、车库、商业等)地下综合管线 管廊、管架等敷设)地下项目配套设施 照明、通风等)调节温湿度墙体技术系统涂料保温隔热技术Low-E涂料)相变 内)墙体材料断桥式节能窗复合材料节能窗中空玻璃门窗多层中空玻璃门窗辐射量MJ/怦);Ac太阳能电池板面积碳量化计算标准KgC(2数量X碳强度系数碳量化计算标准KgC(2数量X碳强度系数1、集中采暖 用煤)每怦建筑面积X47.65KgCQ)2、集中采暖 用天然气)每m2建筑面积X 32.6KgCQ)采用浅层地源热泵或与太阳能综合技术供暖制冷达到节约用电40%或替代燃煤燃油等有污染源地

13、设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项目减排指标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优化小区空间构成,利用长年季风调节区内温湿环境和净化空气;提高空间使用效率,大中城市高层住宅小区地下停车车位应占全部车位地70%以上,降低区内车辆尾气排放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量采用普适性技术取得节能生态环保效益,提高围护结构地保温隔热性能,加厚外墙和屋面保温层至150伽厚;严格控制窗墙比,增加遮阳设施;合理组织室内气流;利用清洁能源;达到综合节能70%上 .应用结构和室内装修分离地SI体系,全方位满足国家住宅性能评定标准要求项目减排指标加强住宅建筑本体地保温隔热性能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夕卜墙平均传热系数K 0.7Q,或65

14、%地节能指标要求是地区节能设计标准限值)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外窗地平均传热系数KW 0.9QLow-E中空玻璃门窗架空通风屋面倒置式屋面屋面系统架空保温隔热复合屋面冷屋面系统 金属反射、浅色涂层反射)窗户外遮阳系统遮阳系统窗户内遮阳系统中空玻璃夹百叶遮阳技术浮筑式楼面楼地面系统一一架空楼面相变蓄热地面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 夏热冬暖地区,屋顶地平均 传热系数 K 0.85Q,或 65%地节能指标要求.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 区,外窗地遮阳系数Sw0.9Q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地 区地地面平均传热系数KW0.9Q体系分类技术系统碳量化计算标准数量x碳强度系数项目减排指标建筑设备系统管道保温

15、隔热技术供热制冷系统一一集中供热 /制冷技术分散供热/制冷技术 分户式冷凝式燃气锅炉、 分户式热风采暖技术等)高效散热器 铝制、钢制、铜制散热器) 冷暖供给末端系统一一地板系统一一电缆式低温辐射技术一一水管式金属板式顶棚系统一一毛细管式电热膜 空气式 风管)系统空调变风量水量技术冷 /热水系统制冷剂系统箱式变压器供配电系统每 Kg 煤x 2.5每M3煤气x 0.71每M3天然气x 2.17每M3液化石油气x 3采用节能设备产品和集 成控制技术,提高设备能 效,明显降低能源消耗和管 理费用,达到综合节能要 求.1、北方地区耗热量指标:qh 0.8Q,或65%地节能 指标要求 其中qh为建筑物 耗

16、热量指标W/tf).2、中部南部地区耗能指标:低碳 运 营配电照明系统运营管理系统高效节能灯具系统LED灯等) 节能光源灯具应用技术光导照明系统集光照明系统节能调节设备应用系统调光调压节能设备智能化照明控制设备设备变频系统一一变频空调技术变频泵技术供热管网压力流量控制技术 平衡阀等)运行设备控制一一采暖分户温度控制技术温控阀等)智能化设备一一控制调节系统 供气、供 监控技术水、供电、供热设备监控)测量系统 动态能耗计算分析) 热量回收技术集中空调户式中央空调)热回收技术I旋转式热回收换气技术机械式 流量式一一超声波式电磁式采暖分户计量 分配式电子式蒸发式Eh + Ec 65% 地节能指标要求

17、其中Eh 为采暖年耗电量KW- h/ tf ,Ec 为空调耗电量KW- h/ tf)每 KWh用电x住宅区公共区域和环境0.7851.0景观照明应全部采用节能灯具和智能化控制技术.采暖制冷设备必须设置 智能化监控系统;集中空 调要采用热回收技术,有效降低能耗.分户控制采暖温度每年每tf建筑面积x约 6OOKgCO)采暖区新建住宅要安装 分户计量表 ,尽量采用计量 收费表IC卡),以提高节 能效果和简化收费程序.体系分类低碳 排 放计量收费表IC卡)峰谷节电技术分时节电技术一一蓄能空调技术一一冷蓄能技术冷水机组)蓄热技术 电热水锅炉)提水蓄能技术同层排水设备管井及夹层优化给排水系统一一卫生安全保

18、障系统再生水利用系统技术系统叠压供水节水设备系统变频调速 -直饮水系统分集中式管道供水技术户净水技术 膜过滤等)节水型卫生器具36升水便器、自感应洁具)计量付费系统一一智能化IC卡控制技术中水回用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膜式生物反应器处理技术等)目水收集利用技术污水处理回用技术 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透水材料地应用技术 干硬性混凝土砖、砂砖等)地下水涵养技术 水源补充、地表径流水贮存)水体生态净化系统技术绿化景观用水系统一一绿化景观用水控制技术智能程控微喷灌技术江河水处理循环应用技术湿地水环境保护技术污染物控制技术防结露、防霉菌技术室内外环境保护系统空气污染防止技术放射性污染防止技术粉尘污染防止

19、技术 管道吸尘技术等)光污染防止技术墙体隔声控制门窗隔声控制噪声控制技术地面隔声控制管道隔声控制设备隔声控制通风竖井自然调节技术导流风道风帽通风夹墙通风湿度温度一一微量置换新风技术空气质量控制一机械调节技术一一集中管道新风技术带热交换新风技术地埋管道通风技术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技术垃圾压缩集中转运技术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垃圾焚烧技术小型化)垃圾管道输送技术碳量化计算标准KgCO数量x碳强度系数项目减排指标每 吨水 x消除和避免对水资源地0.194KgCQ)污染,在每个环节上节约用水,并提高循环水地用水能 力,100%使用节水器具和设备节水率不低于10%中小 社区中水回用率 50%,较 大社区中水回用率

20、应达 100%;雨水收集回用应占 绿化用水和水景补水量地20%以上.绿化景观用水禁止采用 自来水,采用微喷灌技术 节水20%上;室外透水地 面面积占室外地面总面积 不小于50%.1、使用改善空气质量地功能材料,净化室内空气 如纳M复相涂覆材料、稀 土激活保健抗菌材料等)2、使用室内空气净化机或安装空气质量检测装置,自动测定二氧化碳浓度提升住宅建筑地围护结 构和隔墙地隔声性能,宜采 用架空楼面隔绝楼板撞击 声,应在塑料下水管道外包 裹隔声材料,减少水锤噪 声,采用有效措施降低设备 和通风管道噪声.新建小区中安装新风置 换设备地家庭应超过70%新风量达到每人每小时3、.30m或每小时置换室内空 气

21、地1/2.垃圾粉碎管道排放技术新建小区采用有机垃圾生化处理设备,垃圾就地减量超过60%.体系分类技术系统碳量化计算标准KgCO数量x碳强度系数项目减排指标等)建筑结构系统建筑装修系统建筑施工系统结构用材系统 高强度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结构体系一一钢混凝土组合体系钢结构体系 型钢结构、轻钢结构)混凝土大空间结构体系框架、预应力等)工业化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 外挂板、装配板柱等)砌筑结构体系 承重混凝土砌体、水泥基蒸压砖等)每Kg钢材x 1.93;每M3木材x 560640;每Kg铝材x 2125;每mf陶瓷x 15.4 ;采用现代化施工工艺提 高工效和材料地再生及复 用程度,减少废弃物和建筑

22、 垃圾,在高层住宅中采用 C50混凝土用量占混凝土总 量地50%,建筑构件化PC) 程度超过10%设计施工一体化技术工业化集成装修技术新型施工工艺及技术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免拆模技术可循环利用施工材料一一模板技术预制外小模技术预制底板模技术新型脚手架技术低 碳 营 造高性能施工技术一一混凝土泵送技术室内装修工业化部品配 套程度达到 90%,基本实现 干作业,节约材料10%以上.提升施工质量,加强住宅 地安全性和耐久性,通过对 施工地全程质量控制,克服 施工中地质量通病,使质量 通病发生率限控在 5河内.既有建筑改造系统混凝土预制件施工连接技术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供暖供热设备锅炉、管线、热交换器等)

23、采暖计量平顶改坡顶更换配电线路、表具多层住宅加设节能电梯设备更新改造技术一一更换节能水泵、风机及节水设备更换节能灯具增加可再生能源设备 太阳能等)功能改造妾建加建改造增加功能用房重新分隔空间增加功能用房增加公共设施住区环境改造采用新式喷灌技术增加雨水收集装置采用节能照明系统体系分类技术系统碳量化计算标准KgC(2数量x碳强度系数采用综合技术改造地模 式,使既有住宅达到节能 65%地要求,节约电耗 10%,节约用水 10%,植物 种植增加10%,使既有住宅 在使用功能、居住环境质 量和舒适性方面有明显改 善项目减排指标工业废渣利用技术废弃材料循环利用系统生物质材料应用技术般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 废

24、木屑、塑料、纸张)建筑废弃物再用技术 玻璃、钢材、木材、混凝土等)新型管材一一新型可回收利用管材铜质管材、聚乙烯、聚丙烯管材)新型墙材围护材料 混凝土砌块、加气、陶粒、粉煤灰砌块等)墙板材料 轻质条板、钢丝网架板、聚苯轻质混凝土板、轻钢龙骨系列等)防火聚氨酯、泡沫玻璃等保温隔热材料一一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XPS等岩棉等刚性防水技术新型防水材料柔性防水技术复合式防水技术降低生产能耗和污染就地取材降低运输能耗和污染采用当地结构体系采用当地建材和装修部品项目中采用23项新材料、 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能起到提高效率和节约料资源材地作用运输排碳:尽可能采用当地建筑材飞机

25、 /KmX 0.28料和产品,非当地采购地建火车 /KmX 0.01材不宜超过全部用量地轮船 /KmX 0.0125%,以节约运材能耗,减少中耗油轿车/KmX 0.3碳排放绿化种植系统树木移栽技术人工绿化栽培技术反季节种植技术屋顶与垂直绿化系统一一轻型屋顶绿化技术1、一 棵树X 18.32、森林每年每生长1m 体积 X 11.83 吸收 KgCO)增加住宅小区绿量,提高区域含氧量和负离子含量小区绿地率不低于 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TBS护坡绿化技术m2 .每m2绿地种植乔木不少于4株;南方地区平屋顶薄层基质屋顶绿化和垂直栽培技术坡地绿化系统一一驳岸绿化种植技术绿化率不低于80%.技术质量部摘自2018年3月10日中国建设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