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送培下乡活动心得体会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8446439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市级送培下乡活动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市级送培下乡活动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市级送培下乡活动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市级送培下乡活动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级送培下乡活动心得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市级送培下乡活动心得体会撰写人:_日 期:_市级送培下乡活动心得体会“_计划(_年)_省农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项_培下乡”活动于_月_日在我县拉开序幕。我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一名普通教师,有幸能参加这次培训学习,内心充满了紧张与期待。短短的三天时间,我聆听了来自各个学校优秀老师异彩纷呈的授课,聆听了师院附中郝老师的现场作课,市教研室梁老师的精彩报告,受益匪浅。我作课的题目是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文辞简约,意蕴丰富。课前我从七年级学生喜欢神话、并且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这一实际出发设计学习目标,分为课前预习和课堂展演两个模块来进行。课前预习重在基础知识的落实,课堂展演重在学生朗读背诵

2、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一节课下来,课堂民主、和谐,气氛活跃。我有以下感受:一、聆听专家点评,在收获中提高。两位专家对这节课作了点评:“短课长教,课堂饱满;有拓展、有迁移,有探究;朗读训练形式多样,想象训练设计巧妙;基础知识落实扎实,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如果再多一些精彩的生成,那么这节课近乎_。”首先,语文课堂需要有自然、精彩的生成。记得前年的“省培”活动亦是如此。专家老师对我的课高度评价,唯一留下的遗憾就是缺少生成,其实学生已经生成了问题(关键字词的表达效果),我碍于时间的关系没有深入探究,恰恰忽略了最精彩的一个环节。我曾经向往这样的公开课: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过

3、程丝丝入扣,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入语、过渡语、和小结语都是经过精心设计,早已做到烂熟于胸。课堂上教师时而提问,时而讲解;学生时而回答,时而倾听;讲到生动处教师是慷慨激昂,学生也群情振奋。课堂上教师千方百计地诱导学生“钻”到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答案中,最后师生不谋而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仔细想来,这样的课堂仍是教师在“唱”主角,教师在驾驭、操控着课堂、学生,学生仍是被动的学习,这样“_”的课堂并不成功。在课堂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知识与认识出发,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与文本进行对话,鼓励学生参与对话。教师既是一个积极的听众,又是一个活跃的参与者,还是一个睿智的引领者。我们要巧用课前的精心预设,敏锐地捕捉学

4、生课堂中精彩的生成,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主动学习,自主地走进文本的语言的深处,“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作者的心灵,让学生在与文本的碰撞中迸射出创新的火花,这样,教学才会精彩迭起,学生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其次,合理运用课堂评价,变命令语为邀请语。例如。“倾听是_成功的好方法,看_同学正在_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好。”“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你再响亮地说一遍。”诸如此类的评价,带给学生的无疑是精神上的鼓励和肯定,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后就会信心大增,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变被动为主动,教师也就自然亲近了学生、走进了学生的内心。然后,也是最重要的

5、一点,就是教师要心中充满爱。我们要俯下身来,用爱心去教学、教育学生。这样,教学就不再只是一种工作,而是一种幸福快乐的享受。教师要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的发展着想,从内心去关爱学生。郝老师也说过:“和谐的课堂才是最高效的课堂。”聆听了专家切合实际而又中肯的点评以后,自己的思想真可谓是豁然开朗,许多困扰了自己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学问题也迎刃而解。二、在反思中提升。加强学习,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通过亲自作课和课后反思,我认识到:未来教育需要科研型教师,而不单纯是“教书匠”。教师要想实现这一转型,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给自己不断充电。如:郝老师对于_的歌会新的解读,对作家作品资料的有效整

6、合,让每一位听课的老师叹服。尤其是学生与老师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读,赢得了在场所有师生的喝彩和掌声。学生、教师融入对文本语言的品读,如痴如醉,这样的语文课真正上出了语文味。这样成功的语文课,正是源于郝老师对文本的深入探究与解读,这一点正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当今的时代,是知识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尤其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又怎么去培养学生。我们只有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保证自己的知识始终是先进的、丰富的,在教学时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一节好的语文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语文课,要做到两个_:_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_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_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_语文的学科特点:抓住语文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语文文学素养的渗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语文,乐学、爱学语文。使语文课真正上出语文味。总之,这是一次对教师专业成长极有意义的活动,带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学不仅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同时又是一门高超的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不断地去反思,不断地去提高。第5页共5页 范文仅供参考 感谢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