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三课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8414818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三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三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三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三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三课时(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课时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目标知识方面识记:人生价值。理解: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关系。能力方面引导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文和教师讲解去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解基本观点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人生问题是非的判断能力。觉悟方面为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打下基础,使学生努力培养热爱平凡岗位,踏实肯干的良好品质,向先进人物学习,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教学重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教学难点如何看待精神贡献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座谈结合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思想调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可以通过团支部或班主

2、任、或亲自找几位同学座谈,先提出几个问题,如: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最有价值?现在社会上人们是怎样看人生价值的?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标准去评论人生价值?你对“自我价值”“自我设计”“自我奋斗”“自我成功”这一类说法有何看法?你认为应该怎样实现和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等等。通过调查掌握学生中有代表性和带有倾向性的思想情况,讲授时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做到有的放矢。导入新课师:在深圳特区的一座豪华的酒家里,彬彬有礼的女服务员热情地接待了几个青年客人,其中一位和女服务员相识。刚见面这位熟客便忙不迭地向女服务员介绍他的同伴:“这位是某军长的儿子,这位是某局长的女儿”没等他介绍完,女服务员就客气地打断

3、了他的话:“难道他们没有自己的名字和职业吗?直说吧,我们这里不习惯这一套!”这里没有垢言相抵,不见拔拳相向,从表面上看一切都很平静,但在他们当中确实发生了冲突。这是思想的交锋,观念的较量。它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哲学问题:衡量人的身价或说衡量人价值的标准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讲授新课第三课时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板书)师:介绍本节内容与第六课的联系;第六课讲述的是哲学一般价值观,本课讲述的是人生价值观,二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人生价值观是哲学一般价值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人生价值问题,在当代我国青年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其实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讨论已发生过多次,

4、例如:1979年1980年围绕潘晓提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论题为中心的讨论,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等问题的讨论,都涉及什么是人生价值及衡量标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生价值?1.人生价值的含义(板书)师:复习回忆“价值”的含义。(生答略)大家知道,价值是从人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之间的关系中引申出来的:那么怎样来确定人的价值呢?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之间的双重关系,才能得到正确的说明。师:归纳总结。“价值”是一个普遍概念,又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是指某一事物对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从价值定义看,构成价值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客体的有用性,就是说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人

5、的某种需要。这是事物具有“价值”的客观依据;二是主体的需要,并同人发生关系才能形成实在的价值,二者缺一不可,都不能形成价值,可见价值不是指客观事物对自身有什么意义,对自身谈不上什么价值,而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有什么意义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客观事物是有价值的,否则是没有价值的。如:食品有价值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吃的需要。文学艺术有价值,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人生价值的概念源于价值一词,后者最初属于经济学范畴,以后被广泛运用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和美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所以“价值”是指一切事物的价值,这个范围是最大的,“人生价值”是指个人的价值,这个范围是较

6、小的。前面我们分析“价值”是表示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主要讲人和物的关系,主体是人,客体是物。而现在讲人生价值就有了一定差别,前面讲过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社会性,就是说人是社会的人,个人不能离开社会,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与社会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发生着一定的关系,人既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所以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有价值,不可能从人自身得到说明,而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明确地讲,现在讲人生价值时主体客体都是人:对个人来讲:他人、集体、社会是客体。对他人、社会来说,个人则是主体。当然,主客体是可以转化的。我们在讲人生价值时主要的是把个人放在客体的位

7、置上。只要他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就有价值,一个工人的价值在于用自己的双手为国家生产更多的工业品;一个农民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劳动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农副产品,一个医生的价值在于救死扶伤,为病人解除痛苦;一个教师的价值在于通过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健康成长,为国家造就人才。所以人生价值区别于其他事物价值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社会性。师:通过阅读教材,回答人生价值的两方面内容及其关系。生: 人生价值实际上是作为个人“地位”的价值和作为个人“作用”的价值的统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也是有一定条件和过程的,首先,是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这就是人的潜在的创造力。其次,是主观上愿意为社会能力向现实能力的转化,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8、贡献大,价值大;贡献小、没贡献,没价值,损害他人和社会则出现否定性的负价值,甚至有的不具备作为人生存的权利。师:个人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做出了贡献,他的人生价值是否就实现了呢?生:没有。师:为什么?诚然,个人通过努力劳动创造了财富,做出了贡献是他的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志,一个人一生对社会毫无贡献是没有价值的,但“价值”是一个“关系”的范畴,不管任何社会、任何人,个人价值的实现都必须从他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对他的尊重和满足二者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缺乏任何一方都是不对的。以奴隶为例,奴隶以自己的劳动创造了古代文明,在历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可是在奴隶社会,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显然在奴

9、隶主看来奴隶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奴隶本身也不感到自己还有什么人生价值,原因不是别的,正是没有社会对奴隶的尊重和满足。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应从社会得到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及一个人所必须得到的尊重和关心,这是人应该享受的一种基本权利。当然这种权利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要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社会对个人的满足包括物质方面的满足和精神方面的满足。尊重就是他人和社会对个人劳动和贡献的肯定性评价,这恰如其分的评价就是一种精神满足,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条件。如果没有伯乐的定性评价,千里马的价值就难以实现。在工作中评先进,授予各种荣誉称号都是对个人的劳动和贡献的尊重和鼓励。当然,这样说丝毫不意味

10、着个人从社会得到的尊重和满足越多,他的价值越大。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决定于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师:看来,人生价值的两方面含义的关系还是非常密切的。生:贡献和索取,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只讲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讲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则不能实现;只讲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你自己不对社会做贡献,个人的价值也实现不了。个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就为自己从社会索取打下了基础,个人从社会得到了所需东西,又会激发更大的积极性,做出更大贡献。但是,贡献和索取又是相互区别的,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功能。其中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第一位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源泉和基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

11、献。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板书)生:阅读教材、说明理由师,总结归纳所谓贡献,指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对社会做了有益的事。第一,从人生价值两个方面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关系来说,只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板书)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总是取决于一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长;社会要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必须首先把这些财富创造出来。为此,就要求每个社会成员承担应有的责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做出更多的贡献。如果大家只想从社会获取东西,不对社会做出贡献,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就失去了保证。贡献是索取的基础,索取是由贡献决定的,受贡献所制约的。我们

12、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贡献=索取”,社会会是什么状况呢?会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止步不前;如果“贡献索取”呢?社会财富再多也迟早因入不敷出而“坐吃山空”,社会就会萎缩退化。因此,只有“贡献索取”时,社会才能存在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其实,就一个具体人而言,包括极其伟大的人物,他所能向社会做出的贡献,都很难抵偿社会给予他的一切。举个简单的例子,今天我们使用火,擦一根火柴是非常容易的事,但从原始人钻木取火学会利用火、保存火,再到发明现代的火柴,这其间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积累则是一笔很难计算的巨大财富。生:析“按酬付劳”。(略)师:先要满足我,我才贡献,我要做贡献就得满足我,我已做贡献就得满足我,如果这样,就把

13、个人和社会关系看成是雇佣关系了,把自己降低到雇佣劳动者的地位,实际上就贬低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人认为这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诚然,分配原则包含酬与劳的关系,但不是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意思。个人付出劳动,为社会创造了财富,社会作了必要的扣除后按劳动量付给他应付的报酬这是原则,但我们还有更高的理想按需分配,应为之而奋斗。“按劳分配”只是原则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各尽所能”,这是个人应抱的劳动态度,是一个政治思想原则,是评价一个人的劳动和贡献的道德标准。并不否认人们向社会索取,因为没有索取人就无法生存,一个人从出生到走向社会,独立生活这一阶段基本上是向社会索取,即使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后也是要一面做贡

14、献,一面向社会索取的,但如果一个人的存在只向社会、他人索取,而不能为社会、他人做贡献,那么这个人就成为社会的“寄生虫”,他既缺乏起码的品德,也没有任何价值。总之,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人生只有真正为社会做了贡献,才能“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虽死犹生!水电维修工徐虎有一句名言:“你不贡献,我不贡献,谁来贡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希望同学们能铭记心中。第二,从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关系来说,只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板书)师:欲知一物的长短,可以用最精确的物理器械和物理方法来量度。要知一物的轻重,可以看一看天平上砝码的数字,要知道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大小,

15、用什么方法和标准来计量?或说,人生天平上的砝码是以什么为标准呢?从古到今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标准:A.享受的多少B.占有金钱的多少C.拥有职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D.占有知识的多少E.创造财富的多少在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铲除了以地位、权力作为标准的基础,干部的地位和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是主人,干部是公仆,一般来说地位越高,权力越大,应该对社会和人民负有的责任越大,各种职务都是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权力不能给人以智慧,也不能给人以价值,那些以权谋私的人在人民面前,他们的人生价值或者等于零,或者是负数,而那些无声无息、忘我劳动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的人生价值倒比以权谋私的人高得多。但也不能认

16、为知识越多就一定贡献越大,因为知识对于创造知识的人们来说,是他们的人生价值,但占有知识本身并不等于人生价值,知识是实现人类价值的必要条件和手段,只有把知识运用于社会,对社会、对人民做出了贡献,知识才能转化为价值,否则拥有知识再多也是毫无价值的。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而在阶级社会里,掌握知识的人还有为谁服务的问题,同样一种知识可以用来造福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不能以知识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那么衡量人生价值的正确标准是什么?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贡献大,价值大,贡献小,价值就小,没贡献就没价值。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贡献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索取是矛盾的

17、次要方面,人生的价值主要地是由贡献所决定的。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必须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为基础。衡量人生价值虽然不能离开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但主要的是要看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社会做了些什么。师:一个农民的价值标志是什么?一位科学家的价值标志是什么?一位教师的价值标志是什么?一名学生的价值标志是什么?一个班长的价值标志是什么?一个课代表的价值标志是什么?一个宿舍长的价值标志是什么?第三,从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怎样衡量人生价值来说,只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板书)师: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复杂,两个不同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基本相同,但社会对他们的尊重与满足却会很不相同;甚至贡献多的

18、人得到的“回报”少,贡献少的人得到的“回报”多。所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社会对个人的“回报”程度,很难准确表示出不同人的价值,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则是比较客观的可靠的标志。师:你最喜欢的人生价值方面的格言是什么?学生写出。(实物投影)师:(多媒体显示)名人名言,英雄壮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福祸死生,早已置之度外。”林则徐“头可断,志不可改。”瞿秋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精忠报国”岳飞师:古往今

19、来,多少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先进模范人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赤胆忠心乃至鲜血生命,实现了真正的人生价值。社会主义时期的先进人物尤其如此。一切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就在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如孔繁森、吴天祥、徐虎、李素丽、李国安、王启民、赵雪芳等等,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谱写一曲曲辉煌壮丽的人生价值凯歌,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师:上述这些英雄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生:是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劳动,实现了真正的人生价值。既然,人生价值首先在于贡献,那么评价一个人的一生,看他有没有价值,有什么样的价值,有多大价值,就不能以他在社会取得多少东西来衡量,而应以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来衡量。那么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

20、哪些形式?3.贡献的形式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板书)师: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教育科学文化领域,乃至日常生活领域。个人的贡献都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例如企业的管理者与生产者、单位的领导与群众等,个人的贡献同样也体现了人生价值。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千千万万的个人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方面做出贡献,推动社会前进的历史。生:在评价人生价值时,人们往往较多的注意物质方面的贡献,甚至把物质贡献作为唯一尺度来衡量人生价值。这是不妥的。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21、。至于哪一方面的贡献大一些、突出一些,则是因人而异的。师:精神贡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生产的产品(如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优秀文学作品,艺术表演,教师教书育人,医生治病救人等);二是人们去做贡献时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特别是高尚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论文、论著的意义,更要重视人们优秀品质的意义,千千万万为革命献身的英雄人物,他们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献身精神至今仍是培养青少年的宝贵精神财富。由于社会分工不同,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在物质和精神产品方面的贡献有多有少,但任何人在道德方面的贡献却是不受分工和能力限制的。生:人们忽视精神贡献的原因:从认识上看,由于物质方面是容易看得见,摸得着,

22、可以计量的,而精神方面是看不见、摸不着,难以用数量加以计算的,所以人们对精神方面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是认识不足的。从历史上看,人们往往把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对立起来,看不到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因而忽视崇高的思想一旦转化为行动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和产生无法估量的价值。师:引导学生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哲学原理分析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多媒体显示)1982年7月1日,第四军医大学的学生张华,在西安市郊区为抢救因沼气中毒落入粪池的69岁的老农,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讨论题:“24岁妙龄的大学生张华,救年过花甲69岁高龄的老农,是拿

23、金子换石头,太不值得。” 生甲:人生价值不同于商品价值。把人分为三六九等是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大学生比做“金子”,老农比做“石头”,无形中把人分成了“高贵”和“卑贱”,从现代社会的发展看,显然已是过时了的观念。生乙:按照这个逻辑推下去,那就是90岁的人才能救80岁的人;没文化的人,才能救有文化的人;价值小的人才能救价值大的人,如果两个人彼此相差不多呢?生丙:假如我们班里某位同学掉下水,那另一位同学该不该救他呢?大概要在救人之前开个价值评议会吧?或考虑一下能得多少奖金?或是看一下周围有无新闻记者是吗?师: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不单要看物质贡献,还要重视精神贡献。张华虽然来不及为社会创造

24、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但他的道德行为,为社会创造的精神财富却是巨大的。他的人生价值不仅在于他以一个人的牺牲换来了另一个人的生存,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崇高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后来出现的“华山抢险英雄集体”就是有力的明证。正是“一个英雄倒下去,一座丰碑立起来”。其实,即使在现代观念已深入人心的今天,仍有不少人抱有这种落后的时代偏见,实际上精神贡献对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事例。(多媒体显示)抗美援朝我军伤亡将近60万人,但60万人多半伤亡于美军优良装备之手。我军对美步兵作战素质向来蔑视,对其战法也呈批判态度。事实上,志愿军当年赢得朝鲜战争胜利,一半靠志

25、愿军优良的战斗素质、大无畏的献身精神,一半靠志愿军高对手一筹的战法,美军始终没有很好的应对战术,更不要说从战法上超过志愿军。师:精神可以转化成多大的物质价值,尤其是崇高精神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而这个贡献既包括物质贡献,也包括精神贡献,于是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要全面、科学、正确,做到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责任和贡献的统一、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统一等三个“统一”。(备注:动机是主观的东西,效果是客观的东西,动机转化为效果,才能使人生有价值,否则只能是人生无效的空想。如果一个人只有美好和善良的动机,想

26、为国家和社会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却无实际行动,没有效果,这样的人生是无价值的。无论他怎样强调其动机是美的善的,社会都不会承认他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正如毛泽东讲,“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不管一样”。这就是人生价值标准的唯物论。(其次,承认人的能力有大小,在衡量人生的价值时,必须把一个人是对社会尽职尽责与他对社会所做贡献统一起来,如果一个能力较大的人和一个能力较小的人他们都各尽所能,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社会就会承认他们都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如果能力大的人只尽了一半的能力就做出了能力小的人用尽了所有能力方能做出的贡献,那么社会就会认为能力小的人全部实现了人

27、生价值。能力大的人并没有全部实现人生价值,这就是人生价值的辩证法)播放爱的奉献歌曲。(学生合唱)结束本节课内容。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即( )A.个体和社会成员的责任和贡献B.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C.贡献和索取D.尊重和满足答案:C2.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居于首位的是( )A索取B.贡献C.尊重D.满足答案:B3.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这表明( )A.任何人活着都有价值、有意义B.欣赏自己的价值,就能为社会做出贡献C.为社会做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意义答案:C4.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

28、杰、志士仁人,先进模范人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赤胆忠心乃至鲜血生命,实现了真正的人生价值,社会主义时期的先进人物尤其如此。这段话告诉我们( )A.英雄模范人物才有真正的人生价值B.只讲贡献,不讲索取,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C.英雄模范人物之所以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是因为他们向社会没有任何索取D.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答案:D5.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我们( )不能把他对社会的物质贡献大小作为唯一尺度 既要看他的物质贡献,又要看他的精神贡献 要看他在物质、精神方面的贡献是否都很大 不能强求一致,在物质或精神的哪一方面贡献大一些、突出一些,要因人而异A.B.C.D.答案:A6.大学生

29、张华抢救老农牺牲了生命,高建成、彭志龙在抗洪抢险中救出战友和群众,献出了自己的青春,从他们身上突出体现了( )A.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B.真正的人生价值C.物质贡献D.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重要答案:B7.先进的事迹、高尚的情操能够教育和激励有志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奋发努力,开拓进取,创造出比先进人物本人多得多的物质贡献。这段话主要讲的是( )A.先进人物做出了很大的物质贡献B.先进人物做出了突出的精神贡献C.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D.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根本、更重要答案:C8.人们的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大量地表现在( )A具有重大突破的发明创造B.震惊世人的壮举C.力挽狂澜,转危为安

30、,推动社会前进D.平凡工作的默默奉献中答案:D二、简答题9.“将自己的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得到的收入,用于自己的合理消费和社会公益事业,既能显示生活的潇洒,又能体现人生的意义。”简述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参考答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1)主张在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人生价值,体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2)主张将自己的劳动收入用于社会的公益事业和个人的合理消费,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课后作业1.辨析:(1)一个人的物质贡献大,其价值就大。(2)一个人只有舍己救人,发明创造,才有价值。2.社会调查:以“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贡献”为题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对象可以是社会上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调查他们是怎样在为社会做贡献的,然后再来评论他们的人生价值。板书设计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1.人生价值的含义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第一,从人生价值两个方面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关系来说,只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第二,从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关系来说,只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第三,从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怎样衡量人生价值来说,只有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才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3.贡献的形式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9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