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渊冲文化翻译模式研究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8397099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许渊冲文化翻译模式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许渊冲文化翻译模式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许渊冲文化翻译模式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许渊冲文化翻译模式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渊冲文化翻译模式研究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作者简介*:曹迎春工作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学习单位:*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职称:副教授通信地址:*省抚州市东华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3440000电子: vernacao1975126.许渊冲文化翻译模式研究基于?牡丹亭?英译本的比照研究曹迎春摘要:文化信息的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核心。许渊冲在中国古典文学翻译方面,尤其是诗歌翻译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本文以许渊冲的?牡丹亭?英译本和白之Cyril Birch的英译本为语料进展比照研究,探讨许渊冲文化翻译的模式。通过语料分析和研究说明:许先生对中国文化信息的处理模式侧重:以意向为本,以审美为纲,注重文化翻译的交际效果。最后

2、,通过对外国读者的实证调查证实了许渊冲译作文化翻译模式的交际效果,因此,许氏的文化翻译模式对提高我国文学文化作品与中国典籍的对外翻译质量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许渊冲,文化翻译,翻译策略和模式1引言许渊冲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2021年获得我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其译作丰硕,截至2021年,已在国内外出版英译汉,汉译英,法译汉,汉译法译著60多本包括修订、重版本。他一直致力于通过诗词等古典文学的翻译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部译作在国际上受到好评。瑞典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珙纳华科维斯特院士评论其译作是“伟大中国传统文学的样本。美国教师Jon Kowallis在给许先生的信件中

3、称赞其?楚辞?英译算是英美文学里的一座顶峰。其唐诗英译在英国企鹅出版时,在其封底评价为:“Professor *u provides e*cellent translations, together with an introduction that initiates the English-speaking reader into some of the traditions, developments, imagery and theme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这些国际评论足以说明许先生在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方面的巨大奉献,由于他出色的翻译使中国文学能

4、参与国际对话,并在世界“开花结果。本文将以许渊冲2021年出版的?牡丹亭?英译本为语料,通过与美国汉学家白之Cyril Birch译本2002年修订本进展比照分析,归纳总结许先生在文化信息处理方面的处理模式。2. 文化翻译hijin翻译与文化密不可分,翻译实质上是将一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信息转化为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信息。语言受制于文化,语言的文化特征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不同语言的词语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文化特征。因此翻译本身不只是简单的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信息的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核心。*宓庆2007:67在?文化翻译论纲?中指出“在新世纪,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翻译,包括跨文化层面的

5、许多问题,如意义的文化诠释,文本的文化解读,文化表现法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限制文化的可译性限度,既充分发挥主体译者的能动性、主导性,又重视客体文本的可溶性文化上,语义上,审美上,逻辑上。因此,如何处理文化信息的翻译一直是翻译实践当中的难题,尤其是对于典籍的英译。处理文化信息的策略通常归纳为两种:“归化和“异化。一般认为要丰富母语文化提倡“异化,为促进交流侧重“归化。这种简单的划分,无视了语言文化的现实,无法在翻译中文化信息时既实现复杂的语义转化,又在文化层面实现有效的跨文化转化。例如白之翻译的?牡丹亭?根本采用“异化的策略,蒋骁华2021把这种策略称为“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该策略在词汇层面上的翻

6、译方法是:死喻“活译和虚变实;在句法层面上模仿中文构造。根据他的研究分析,这种策略倾向有政治文化,心理文化,审美文化三个方面的原因:政治文化方面,是为了建构文化的“他者;在心理文化方面是为了满足西方读者求奇、求异的文化心理;在审美上是通过陌生化的译文增加审美快感。在中国传统译论中,鲁迅也主*翻译应该直译语言文化,译文应该读起来有“异国情调,甚至“宁信不顺。这些实践和研究充分表达翻译的文化功能,即通过翻译了解异国文化或传播本国的文化。但是在现实语境中,我们发现异化的译文很难被读者承受,起不到理想的交流效果,反而突显了差异,建构“他者;而且信而不顺的译文,可读性很差,读者也不愿承受;这种现实不仅不

7、利于文化的交流,反而容易产生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甚至产生矛盾。因而,处理好语言、文化与翻译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文化交流意义重大。尤其在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文化战略下,只有采取恰当的文化翻译策略,才能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3. 许渊冲文化翻译策略-基于?牡丹亭?英译本的比照许渊冲先生在古典文学翻译方面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效果,其文化翻译的模式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笔者在对?牡丹亭?英译本的语料进展比照分析之后,归纳出许氏文化翻译策略为:以意向为本,以审美文纲,注重文化翻译的交际效果,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分别论述如下:3.1 以意向为本意向是借用哲学概念“意向性的表达。“意向性是胡塞尔

8、及其导师布伦塔诺提出和建构的哲学概念,胡塞尔通过对意向活动的分析来确定意识对象,即通过意识的显现过程来分析现象。所有的意向性行为都是通过意向性的“意义而指向“对象的;意义是联接“表达与“对象的中间环节。同时,这种联接的方向是:从意向性的行为通过意向性内容即“意义而指向意向性对象的。翻译作为一种意向活动,首先要理解原文的意义,原文的意义就是表达的对象,再将意义通过译文表达出来。因此,原语和目的语是同一“意义的两个不同表达“对象,翻译是将原文的意义用目的语表达出来的一种意向性行为。因此“翻译的目的不在于表述、传达、转换,也不在于转化,而在于这些作为活动进展之后,在作为过程定型之后,对意义的蕴涵程度

9、是否与原本存在的,既定的或者原文中的蕴涵程度相当、相假设、相应蔡新乐,2001:15。本雅明对翻译的认识也认为,翻译是找到译文意向,并从这一意向出发,在译文中唤起对原文的回声。在翻译文化信息时,应注重表达文化信息的根本意向,并从该意向出发,在译入语中找到相应的表达,使原文的文化意义在目的语中得以表达。3.2 以审美为纲在?追忆似水年华?的前言中,许渊冲写道:“美就是真,真就是美。美是最高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级的乐趣。对“美的追求是许渊冲翻译风格最突出的特色,也是他提出的中国学派文学翻译理论的核心,即他的“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在处理翻译中的文化信息时,也应以审美体验为指导原则。然而,从宏观上看

10、,中西审美价值和审美心理不同,因此在处理文化信息时应充分考虑目的语文化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心理;从微观上看,汉语和英语在语言审美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汉语注重构造美、音乐美、意象美和模糊美;英语侧重语言规*严谨的理性美、动态感性美、通过构造形态的丰繁美等*宓庆 2021:41-73。在处理文化信息时,译者应以审美为纲,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言文化审美,并充分考虑受众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心理等因素。4.许渊冲的文化翻译模式基于?牡丹亭?英译本的比照研究通过对许渊冲译?牡丹亭?和白之译本的比照分析和研究,作者归纳了许渊冲在文化翻译中常用的模式:1淡化专有名词的文化特征2创新性转化保存原文意象美;3善用格律,注

11、重音韵美;4对典故采用直译意译溶为一体的翻译模式。以下从译文中举例具体分析。4.1淡化专有名词的文化特征专有名词具有突出的文化特征,往往不可能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例如人名,地名,事件等等。目前在翻译实践中对这一类的处理往往采用音译法,然而音译无法表达其语义和文化意义。因此,对这一类文化词汇,许渊冲先生采用淡化文化特征的方法,常常直接删除专有名词,而通过上下文的衔接进展语义补偿。如:例1原文:蝶恋花末上/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过为欢处。/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的江山助。/但是相思莫想负,/牡丹亭上三生路。许渊冲译本:Enter the

12、 author Tang *ianzuTang: (singing to the tune of Butterflies in Love with Flowers):No longer busy, I live at leisure,Thinking over where I can find pleasure.Writing heart-breaking verse by day,What of love can a lover say?Sitting in my hall day and night,The fair scene beautifies my verseEven in can

13、dlelight,For better or worseIf you are worthy ofher loveYoud win a new life from above.白之译本1 prologueBy busy world rejected, in my own world of retreatI pondered a hundred schemes,finding joy in none.Daylong I polished verses for the bowels torturefor telling of “love, in all life hardest to tell.Da

14、wns warmed and twilights shadowed myWhite Camellia Hall.Till “with red candle I weled friendsAnd always“the hills and streams raised high my powers.Let me only keep faith with the history of this longing, of the road that ledthrough three incarnations to the peony pavilion.在例1中“玉茗堂、“牡丹亭都是专有的地名,然而在许译

15、本中并没有翻译出来,但译文流畅押韵,意义连贯。白之虽然将其直译为“White Camellia Hall和“Peony Pavilion,但译文由于太多照字面意义翻译的内容,使译文缺乏连贯,晦涩难懂,不能起到很好的交流作用。又如在第一出的结尾诗中“杜丽娘梦写丹青记。陈教授说下梨花枪。柳秀才偷载回声女。杜平章刁打状元郎。这四句诗是整个故事情节的简介。许译为:“The fair maiden died, leaving her portrait fair. Her father freed the town of rebels there. The dreamer won the fair ing

16、 to life again. How could he not of unjust punishment plain.译文淡化所有具体的人名,而以故事情节为主,文化信息表达在具体的故事当中,而不是人名,地名中。因此,对具体的专有名词,许渊冲在译文中都根据具体的语境进展淡化、转化处理。4.2 创新性转化保存原文意象美许译在处理语言文化信息时善于变通,以保存原文的意向为根本原则,大胆创新,使原文的审美文化在译文中通过另一种形式再现出来。如例1中,虽然译文删去了具体的专有名词,但通过许渊冲先生的灵活转化后,原语文化中的情感体验自然流畅地表达在译文当中,所译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背后的情感和现实。例2原

17、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好着好也,逑着求也。看介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却是娇养的凶。待我敲三声云板许渊冲译本:By riverside are cooing,A good pair of turtledoves.Agood young man is wooing,A fair maiden he loves.Cooing is the soft sound mate by the gentle birds and wooing is winning over by saying or doing nice things. (Looking up)It is late n

18、ow. Why the young mistress has not yet shown up? She must have been spoiled. Let me strike the clappers.白之译本:Guanguan cry the ospreysOn the islet in the riverSo delicate the virtuous maidenA fit mate for our prince.“Fit that is to say “fit; mate that is to say “seeking (he looks about) How late it g

19、ets, and still no sign of my pupil. Horribly spoilt. Let me try three raps on the cloud board.在例2中,“好着好也,逑着求也表达的汉语中谐音的语言文化,许译通过灵活地把语义和语音转化到上文的“cooing和“wooing两个词尾的解释上,既保存了原文的语义,又灵活的保存了原文的意象美。相比之下,白之的译文通过解释“fit和“mate两个词的意义,虽然在语义上也有关联,但是无法表达原文的语言文化美,和意象美。许渊冲的译文看似形式上相差甚远,但是这种创新的转化符合语言美,能给人带来审美愉悦。这也符合文学翻

20、译的目的,让人知之、好之、乐之。4.3善用格律,注重音韵美许渊冲的翻译风格注重审美,语言的音韵美是语言最根本的特色。*宓庆2021:18认为高度和谐的视听感性是语言美最根本的特色,视听感性语言美都首先要诉诸人的视觉和听觉感性:看起来悦目,听起来悦耳。根据现代认知语言学和实验心理学研究,人的视听感应力首先加以承受并加工传到达大脑:这就是为什么语言要讲求声像美的原因。翁显良1984:495也曾指出:“一切语言都是有音乐性,但凡文学都讲究声律,尤其是诗。英汉语言都是注重音韵美的语言,因此在处理语言文化信息时,巧用格律,注重音韵美才能传达原文的语言文化信息。如例1中原文通过押尾韵“u,表达在“住、处、

21、诉、暮、助、负、路这些词中,既强化了视听感性同时依托着作者没落的情思意境。许渊冲译文全部使用韵脚,前四句形式为AABB韵,中间四句变化为ABAB式,最后两句有是AA 式,译文既保存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同时适合戏剧唱词的演唱,听起来也悦耳。白之的译文也尝试使用韵律,但只在第一句中“rejected和“retreat采用了英文押头韵,其它句子都没有表达出音韵,与许译相比,缺乏节奏感。例2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许译采用了ABAB式韵脚,虽然“turtledoves和“loves在语音上有细微差异,但形式上看起来一致,具有视觉美感;“cooing和“wooing两个延长的音节,惟

22、妙惟肖的表达了原文的文化意象。白之译文中直接用拼音模仿“关关的音调,也是一种保存音韵的尝试,但是效果不佳。在?牡丹亭?整个剧本的翻译中,许渊冲都灵活的通过音韵保存了原文中的语言文化美。4.4对典故采取直译意译溶为一体的翻译模式典故是中国古典文学文本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古典文学作品中常用典故来含蓄地说明观点。典故中包涵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是文化翻译的一个重点。许渊冲对典故的翻译是采用直译和意译溶合一体的翻译模式,这样既防止了直译难于理解,直译加解释使译文过于冗长,意译又损失了原文文化意象的为难局面。如:例3原文:末: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有指证/姜嫄产哇/不嫉妒/后妃贤达/更有

23、那咏鸡鸣/伤燕羽/泣江皋/思汉广/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旦:这经文偌多.末:?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没多些,只“无邪两字付与儿家。书讲了。春香取文房四宝来模字。许渊冲译本:Chen:(sing to the tune of Changing roles)of the Si* Classics of the Book of Poetry is trueTo life. It shows what a noble lady should doThe story of the Lord of CornTells her not to forget by whom shes bornShe s

24、hould be pious to her motherAnd not be jealous of anotherBe virtuous as a queenWhenever she is seenAt cocks crow she should riseAnd grieve when swallow away fliesShe may shed tears by riversideTo see her sister cross the river wideShe would wash powder off her face and live with graceShed be a faith

25、ful wifeand lead a virtuous life.Belle:Are there so many things to learnChen: The three hundred poems in the Book of Poetry, in a word, teach you to do no wrong. So much for the e*planation of the te*t. Now, Fragrant, go and fetch the stationary set for your young mistress to practice hand writing.白

26、之译本:CHEN:Of all si* ClassicsThe Book of Songs is the flowerWith “Airs and “Refinements most apt for ladys chamber:for practical instructionJiangyuan bears her offspring“treading in the print of Gods big toe; warning against jealousyshine the virtues of queen and consort. And then there are the“Song

27、of the CockcrowThe “Lament for the Swallows“Tears by the riverside“longing by the Han riverTo cleanse the face of rouge:In every verse an edifying homilyto “fit a maid for husband and family.BRIDAL: It seems to be a very long classic!CHEN: The Songs are three hundred, but their meaning may be e*pres

28、sed in a single phrase: no more than this, “to set aside evil thoughts and this pass to you. End of lesson. Fragrance, fetch the “four jewels of the scholars studyfor our calligraphy.在例3中杜丽娘问及学?诗经?有什么作用时,教师陈最良通过一系列的典故来说教要学习?诗经?中的女子必须遵循的道德规*。白之译文对典故直接翻译并加引号标明,而且模仿汉语的句式模式,但整个译文没有连贯性与逻辑性,而且译文没有加注解释,对不了

29、解中国文化的读者来说,晦涩难懂。许渊冲译文巧妙地把每个典故溶合在简洁的英文当中。例如“姜嫄产哇的典故是关于周始祖后稷诞生经过及播种五谷的成就;:“咏鸡鸣说的是妻子催促丈夫早起赶朝会,“伤燕羽内容是卫庄姜送归妾;“泣江皋内容是媵女不能陪嫁;“思汉广描写一位男子向汉江女郎求偶。许渊冲译文中抓住了这系列典故的精华,把典故中的人物或意象通过直译或意义的方式进展翻译,如把“后稷译为“the Lord of Corn;同时把各个典故中不同的人物通过一个“she衔接起来,这个“she不再特指哪一个人,而泛指女人,通过这种转化,使整个译文流畅连贯,最后两句“Shed be a faithfulwife ,an

30、d lead a virtuous life画龙点睛地传达了这些典故中要求女性遵守怎样的道德规*的文化涵义。5.读者调查与启示为了考察许渊冲?牡丹亭?译本的翻译效果,本研究对读者进展了问卷调查。通过将上文中列举三个场景的许译本和白之译本比照,让读者选出自己喜欢的译文。被调查的外国读者主要是国内留学生和外籍教师。发出40份问卷,收回35份有效问卷,结果说明:所有的读者都认为许渊冲的译本容易承受,能够读懂,收回的问卷中,没有读者选择白之译本。此外,关于音韵方面的调查显示,32人占总人数的91%读者选着了喜欢许译的押韵和节奏。虽然,本研究中读者涉及的面较小,但至少证明许渊冲的文化翻译原则和模式在一定

31、的*围内能起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效果。许先生的翻译风格给文化翻译的启示是:文化翻译应注重交际。白之译本过于注重语义对等的翻译,导致译文亦步亦趋,大量的文化信息生搬硬译,使得译文晦涩难懂,将读者拒之门外。由此,可见这种过于异化的翻译模式不适合文化之间的交流,反而导致文化误读。当前,有不少译者认为,文化信息应该直译或异化,让外国读者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结果导致译文只是字面意思的堆砌,译文质量下降,外国读者很难承受。我们必须认识到,外国读者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很有限,对中国文化的承受也有一个过程,如果一开场接触就难懂,则中国文化即使“走出去也不能顺畅地被人承受和理解。许渊冲以意向为本,以审美为纲的

32、原则,对于当前中国文化翻译很有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蔡新乐. 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M.*:*大学. 2001.2克拉默,斯文(德). 本雅明鲁路译M. :中国人民大学.2021.3胡塞尔,埃德蒙德. 逻辑研究(第二卷,倪梁康译) M. *:*译文.2006.4蒋骁华. 典籍英译中的“东方情调化翻译倾向研究以英美翻译家的汉籍英译为例J. 中国翻译.20214:40-45.5*宓庆. 文化翻译纲要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6*宓庆. 翻译美学理论M.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1.7罗新璋.翻译论集C.:商务.1984.8翁显良. 意象与声律A.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

33、究论文集1949-1983C.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4.9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增订本)M. :五洲.200610 许渊冲,许明 译. 牡丹亭舞台本Z.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2111Birch, C. The Peony Pavilion Z.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2.*u Yuangchongs Translation Models in Dealing with Culture-Specific Information-A Case Study Based on the parison of the Translation of Pe

34、ony PavilionAbstract: Translation of culture-specific information is the core of cross-culture munication. *u Yuanchong has successfully translated a lot of classic Chinese literary, especially poems. The study aims to e*plore *u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dealing with cultural information by paring

35、 *us translation of Peony Pavilion with Cyril Birchs translation. The study shows that *us translation is based on the intention of the original te*t, focused on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munication efficiency. A further case study shows that his strategies result in a more effective munication. Therefore, *u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dealing with culture information are applicable in literary translation.Keywords: *u Yong-chong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odels作者简介*:曹迎春工作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学习单位:*外国语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职称:副教授通信地址:*省抚州市东华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3440000电子: vernacao1975126.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