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及测量平差课程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8324061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误差理论及测量平差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误差理论及测量平差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误差理论及测量平差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误差理论及测量平差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误差理论及测量平差课程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根底课程设计专业:测绘工程班级*:*:指导教师:起屹日期:20*年*月*日20*年*月*日*工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1.概述.1课程设计名称、目的和要求。2工程和作业区概况、平面控制网布设情况和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3课程设计完成情况。2.平差方案的技术设计.1平差原理。2技术要求。3平差模型的选择和探讨。4计算方案确实定及依据。5计算方法和程序设计。3.平差计算的过程和质量评价.1平差方案执行情况。2计算过程说明。3计算过程出现的问题、处理方法和效果。4控制网测量数据的质量评价。4.课程设计成果及体会.一、 概述:(1) 课程设计名称、*工业大学校园

2、数字化测图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平差计算。(2) 课程设计目的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该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专业根底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根底课程后进展的一门实践课。其目的是增强我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根底理论的理解,结实掌握测量平差的根本原理和根本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根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准确的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是测量平差和计算机程序设计等课程的综合实践与应用,同时也为我们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根底。(3) 课程设计要求。这次课程设计

3、我们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课程中所学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手工解算具有一定规模的平面控制网或高程控制网,再用计算机平差软件进展检核计算,最后编写课程设计报告。(4) 工程和作业区概况、平面控制网布设情况和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工业大学校园数字化测图工程按城市测量规*CJJ/T8-2011布设一个一级导线网作为首级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为:平均边长300m,测角中误差5,测距中误差15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4000,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工业大学地形比拟复杂,地形路段坡度较大,人流量与车流量也很大,对整个地形的测量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我们依据已有的控制点设计了新的控制网

4、,利用点A、B、C、D布设了新的3条附合导线,完成了对整个校区地形的测量。并且利用所学习的平差理论对其进展了平差,确定了待测点的坐标。(5) 课程设计完成情况。利用所学习的平差原理与测量学的根本内容,在为期有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了*工业大学校区的地形测量,对待测点的坐标进展计算。并对其精度进展了评定,符合工程的要求。二、 平差方案的技术设计(1) 平差原理。平面控制网平差处理及精度评定平差模型:间接平差平差值方程:观测值平差值:未知参数平差值:误差方程:常数项:平差准则:边角网的条件平差过程:观测值平差值方程、误差方程、法方程测值;利用自编计算程序解算根底方程,求出观测值的平差值、待定点的坐标平差

5、值;评定观测值平差值的精度和坐标平差值的精度。进展平差模型正确性的假设检验。计算最弱点误差椭圆参数,绘制点位误差椭圆,图解求该点至点的边长平差值中误差、方位角平差值中误差。计算相对误差椭圆参数,绘相对误差椭圆并图解求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最弱边方位角中误差。(2) 技术要求。1. 理解平差理论。2. 会利用平差理论计算相关问题。3. 会利用e*cel或其他程序对其进展编程计算。4. 熟练运用e*cel和matlab。5. 平均边长300m,测角中误差5,测距中误差15m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14000,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cm。(3) 平差模型的选择和探讨。测量平差中常用的函数模型

6、包括:条件平差模型、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模型、间接平差模型、附有限制条件的间接平差模型。其中:条件平差问题:就是利用观测值之间存在的数学关系列出条件方程,再参加最小二乘原理进展约束,求出各观测值的平差值及观测值函数的估值,并评定出这些估值的精度。间接平差问题:在一个多余观测值的平差问题中,通过选定t个参数的函数,建立函数模型,再利用最小二乘原理,求出参数的最正确估值及消除观测间的不符值。并进展精度评定。(4) 计算方案确实定及依据。计算方案:最终我选择间接平差。利用间接平差原理,可以直接以带定点的坐标为参数,编写程序比拟容易,对工程的要求有很好的保证。间接平差方法中的误差方程,形式统一,规律性较

7、强,便于计算机的程序设计与运算;所选参数是平差后所需要的最后成果。依据:间接平差原理。(5) 计算方法和程序设计。计算方法:利用e*cel对观测数据进展分析,处理,计算平差是所需要的B,P,l等;然后在将计算好的B,P,l等数据录入MATLAB中进展相关的平差计算。得到Q*、NBB等,为计算精度评定做好相关数据准备。程序设计:在e*cel中,所用到的程序有方位角的计算,角度值的转换,矩阵的转换,等等。方位角计算运用ATAN函数,角度值计算利用单元格格式进展转换,矩阵转换运用e*cel进展转换。三、 平差计算的过程和质量评价(1) 平差方案执行情况。间接平差运用熟练;对该工程的成果进展了计算,成

8、果符合要求。(2) 计算过程说明。1. 利用给定的原始数据和测量数据,对导线网进展相应的计算,计算待定点的粗略坐标。2. 对平差所需的系数进展计算,计算出a,b,*(jk),Y(jk)等等,计算出反算角度值L计算出反算边长S,l等等,并且依据这些数据列出系数表。3. 然后计算矩阵B,l,P等,4. 将计算的矩阵B,l,P导入MATLAB中计算相关的数据。5. 然后根据计算的数据进展精度计算和误差椭圆相关系数的计算。(3) 计算过程出现的问题、处理方法和效果。1. 方位角的计算显示为负值时不能正确显示;解决方法:重新对其进展程序编辑加上IF(DEGREES(ATAN(I38-E38)/G38)0

9、,180,0)。2. E*cel中角度输入时不能显示为731056;解决方法:将其格式设置为hmmss。3. 将一个行矩阵转换为对角矩阵;解决方法:假设是7个数据,形成7行的列向量,则在B2中输入公式:=$A1:$A7*(ROW(1:7)=COLUMN(A:G),然后从B2拉倒H7即可。4. E*cel数据导入MATLAB;解决方法:将e*cel数据另存为文本格式,参加【】:再将其复制粘贴到MATLAB中。(4) 控制网测量数据的质量评价。计算后得到:单位权中误差0=4.3275 5符合要求。点位坐标为:最终点位坐标值坐标中误差点位编号*坐标Y坐标P13801.9978442629.69832

10、7 4.4376 P23553.258141 2559.474739 5.0044 P33215.158523 2573.620337 5.3886 P43024.788896 2835.283001 4.3199 P52867.916283 2557.346788 3.6671 P63752.473845 3006.007648 3.5990 P73528.968987 2863.681953 4.8475 P83266.687413 2953.786015 5.0080 P93488.547658 3243.398094 5.1745 P103110.271697 3296.178842

11、5.1911 P112851.319847 3014.815964 4.2780 P122601.296628 2912.836987 3.6752 P132825.381490 3520.860212 6.0449 P142552.980261 3252.995164 5.3787 四、 课程设计成果及体会1平差成果。*工业大学校园数字化测图工程平面控制网平差成果表点名坐标m点位中误差 mm点位误差椭圆元素*YMEFE(度)1E(度)2P13801.9978442629.698327 4.4376 3.81318 2.26986 14029223202922P23553.258141 255

12、9.474739 5.0044 4.40301 3.06530 12400423040042P33215.158523 2573.620337 5.3886 4.16412 3.42004 11417392941739P43024.788896 2835.283001 4.3199 3.63673 2.33151 11103342910334P52867.916283 2557.346788 3.6671 3.04043 2.05024 8705512670551P63752.473845 3006.007648 3.5990 2.96316 2.04265 8042582604258P735

13、28.968987 2863.681953 4.8475 3.90545 2.87149 11109202910920P83266.687413 2953.786015 5.0080 4.21068 2.71115 10913422891342P93488.547658 3243.398094 5.1745 4.12852 3.11942 7136492513649P103110.271697 3296.178842 5.1911 4.05705 3.23843 11918212991821P112851.319847 3014.815964 4.2780 3.24526 2.78733 11

14、926542992654P122601.296628 2912.836987 3.6752 2.93450 2.21268 17252013525201P132825.381490 3520.860212 6.0449 3.69930 2.20908 9513542751354P142552.980261 3252.995164 5.3787 4.35396 3.15812 11360719136072课程设计效果、经历、体会、设想和建议。这次课程设计对我来说意义很大,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平差计算方面的知识,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

15、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历缺乏。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同时,对整本书有了一个更为深的理解。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虽很繁琐,却加深了自己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能够应用测量平差原理对测量数据进展处理、计算和分析也令人欣喜,理论与实际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让自己也初步体会到学有所用的自豪感。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增强了团队之间的协同合作,培养了处理问题时的恒心、耐心和细心。另外,面对困难时的信心、勇气与毅力也更为坚实。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在水准网观测精度设计任务中,再算求矩阵逆的时候,有很多行和列,这就需要我

16、们用到matlab软件来计算,但我发现很多同学都不会用这个软件,我感觉这一块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更注意的是要看准起始点和终止点,不要把方向弄反了。这次实习使我深刻的认识到学习测量平差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大三的大学生即将要走上社会的,所以每一次的实习我们都要认真的完成,因为在以后工作中,没有人来帮助你,都是你自己来完成的,所以在学校我们要多学,多问,多掌握专业知识。作为一名测绘人,我们更要学会不怕吃苦,不怕累的精神。看到自己一周的实习成果,我的心里就有种说不出来的感受,一周的实践,其中的开心,失望,苦恼等等都尝过,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完成了我的课程设计,看到它我的求知欲又上升一个台阶。这就是我这几天的学习和体会,珍惜我们的每一次实习。对于这次课程设计起初我们还是遇到了很多问题,开场时看到那*平面控制网时,都无从下手,都不知道到底该分成几条附和导线更简单,更合理。之后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同学之后,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说明虽然课本上学了平差的内容,但平时理论并没有付诸于实践,所以建议学院和教师们多提供这种实践的时机,毕竟,只有多加实践才能更熟练的学好平差课,这就是我这次课程设计的总结。3上交成果和资料的主要内容、形式和清单。1) 计算e*cel表格;2) MATLAB计算数据文件;3) 课程设计报告;4) 成果表。五、 *工业大学校园数字化测图工程平面控制网略图.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