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8022036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永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柳永词两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预习案【预习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包括词的起源与名称、词的分类、词牌与标题等)2了解雨霖铃 、望海潮填词背景。3依据课本注解、借助工具书,读懂两首词的内容并声情并茂地吟诵。【预习内容】1、阅读作者介绍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

2、,佳作极多,他不但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动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内容上,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愁思。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时人云“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2、背景介绍望海潮: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此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是布衣之交,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所以这是一首投赠词,目的是得到地

3、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雨霖铃:柳永大部分生活在城市,经常出入倡馆酒楼间,因而他深深了解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他们的不幸遭遇,在柳永的作品中,许多是反映同歌妓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3、词的基本常识: (1)词的起源:词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能够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2)词有许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倚声”“填词”等。(3)关于词牌和标题: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4)词

4、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4、初读全词,查阅工具书,依据注释,疏通词意。5、朗读望海潮和雨霖铃。初级水平:读清字音,读准句读中级水平:清晰并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词高级水平:熟读并背诵两首词【自我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参差( ) 天堑 ( ) 珠玑( ) 罗绮( ) 重( )湖叠 ( ) 羌管 ( ) 钓叟 ( ) 千骑 ( )给括号前的字注音骤( )雨

5、 凝噎( ) 暮霭( ) 天堑( )无涯( ) 珠玑( ) 罗绮( ) 豪奢( ) 叠巘( )羌管( )千骑( ) 萧( )鼓吟( )赏 参差( )( )2、词是_隋唐_时兴起、_宋_代盛行的一种_诗体_。由于它能够配乐歌唱,亦称_歌词_、 _曲子词_ ;而且它句式长短不齐,故称_长短句_。2、词的分类: 按照字数多少,词可分为 小令 、中调、长调,_58_字以内是_小令_; _59_字至_90_字是中调; _91_字以上是长调,按词作风格可把词分为 豪放 派和婉约 派。3、 柳永是北宋 婉约 派词人,字_耆卿_ ,世称_柳屯田_。他创作之词形式上大量为慢词,扩充了词体的容量。内容上以写男女相

6、思之情、羁旅行役之苦、都市生活为主。后人评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东南形胜 地理形势优越 画桥 雕饰华丽的桥梁 天堑无涯 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 重湖叠巘清嘉 秀丽 异日图将好景 把杭州的美景画下来 都门帐饮无绪 没有心思 心情不好 骤雨初歇 又急又大的雨,一阵暴雨 兰舟 木兰舟,船的美称 凝噎 因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 去去 往前走了又走,意思是越去越远 教学案【教学目标】深入望海潮描绘的情景,体察作者的情感。一、预习成果展示二、整体感知1、 听课文录音,可轻声跟读 ,个人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望海潮中描写都市生活景象的句子,体会词作描绘了一种怎样的

7、都市生活景象?要求:先个人阅读思考获得认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确定学习成果,组长指定展示成员。 结论:望海潮描绘了一派 太平、富庶、安定、祥和 的生活景象。 2、 小组内成员边读边共同在表格中填写相应的诗句,理解体悟作者如何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北宋王朝品牌大都市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描绘的角度)(相应的诗句)地理位置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历史传统钱塘自古繁华自然景观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重湖叠巚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市井面貌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琦,竞豪奢百姓生活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3、 根据前面的解读,结合填词的背景和“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8、” 分析词作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参考: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的惊叹和羡慕之情。同时这首词是作者路经杭州时,写给地方长官的投赠之作。作者想通过它获得长官的召见和赏识,那么必然会对长官进行夸耀和奉承。4、根据理解放声吟诵望海潮(要求:力争做到声情并茂。)三、合作探究1、“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场景?(点拨:先逐句描述,再总结)提示: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哪两个词用的好?若将

9、“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卷”是翻卷的意思,“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的波滚浪翻的景象。 “卷”可以形象地表现出钱塘江潮排山倒海的气势、浪花飞溅的情态。用“推”字的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3. 望海潮中数量词的运用使词体现出不一样的风格,请结合其中的数量词来分析本词的风格特色?明确:词中数量词的使用尤见匠心,“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实写,或虚写,或夸张,营造出高迈豪放的气势,整首词所表现出来的博大豪迈的格调,已接近于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4、诗词中,你还喜欢哪一句,试举一

10、例,说明理由。巩固案为杭州作宣传,写一则城市标语。 钱塘景美,古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标语,如北京的标语是“新北京,新奥运”“不到长城非好汉”请试着从诗中概括杭州的特点,并用对联或其他形式给钱塘写一则城市标语。示例:烟碧水如画人家,如丝锦绣如梦杭州。自然之胜景,天下之盛世,心中之圣地。 西湖岸上东风破 莲叶荷花七里香 青山绿水绕天堂。第二课时预习案1、熟读雨霖铃 朗读指导: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得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涩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今宵酒醒何

11、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2、佛言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悔、爱别离、求不得。其中最苦是“爱别离”。我们学过哪些表现离别的名言呢?请同学回忆,举几个例子。预设: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九歌少司命)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唐多令)教学案【教学目标】理解词蕴涵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一、预习成果展示二、整体感知1、播放邓丽君唱的雨

12、霖铃歌曲2、听录音,可以跟着默读,边听边圈画出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心绪的一句话教师引导:作者的心情在词的下片表露无疑,那就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学生活动:齐读这句话3、自古以来多情之人因离别而感伤的心情是非常普遍的。而柳永的这种“伤离别”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学生活动:反复品读这句话,讨论交流)预设:柳永的“伤离别”比一般人更重,“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说明柳永的离别是在凄冷的秋季。文人感秋则悲,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场景下和心爱的人离别呢?真是双重的痛苦啊!三、重点探究1、柳永和爱人的离别时的情景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看词的上片,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边读边标示出词中的意象。明确:寒

13、蝉、长亭、骤雨、兰舟、泪眼、烟波、暮霭、楚天2、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明确:凄凉、沉寂3、在作者哀婉伤感心情的笼罩下,“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那么,这些意象都是作者眼前看到的实景吗?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明确:不全是实写,“烟波、暮霭、楚天”是作者的想象语。4、作者把眼前的实景和想象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借以表达内心“伤离别”的心情。我们要了解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法。一切景语皆情语,寓情于景也是诗词创作常用的手法。上片有一句典型的“情语”,你找到了吗?明确:“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8、文学的魅力在于细节的真实,这是一处经典的细节,值得我们用心品味。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品味。(1)

14、、一个“竟”字,突出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明确:一个人将另一个人的手放在自己手中,相互看着时泪眼婆娑,竟然是被泪水给噎住而说不出话来了! 一个“竟”字表达了作者离别依恋痛苦的心情,缠绵悱恻,淋漓尽致。(2)、把“执手”换成“牵手”“握手”好吗?为什么?明确:“执手”感觉很慎重,很郑重,而“牵手”和“握手”不能充分表达那种凝重感和气氛。(3)、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实际上有千言万语。此时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你能否试着代他说两句?展开想象写一写,和大家分享。 (就上述问题分组展开讨论,然后和大家交流。) 9、文学是想象的艺术,大家丰富的想象填充了柳永留下

15、的艺术空白。那么,与恋人离别后,作者的痛苦有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呢?请位同学为大家朗诵词的下片。 10、思念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痛,而柳永又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哪句最能代表柳永的心声呢?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与大家分享。(预设):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作者直抒胸臆,把离别后的痛苦酣畅淋漓地说出来了!(预设):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借景抒情,“酒”“杨柳”“风月”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作者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

16、者的心却是悲苦的。(预设):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红尘万丈,我非你不爱。恋人离开,百无聊赖。正可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预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一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的无奈与孤寂在里面。以问句作结,引人思考,余味无穷。四、综合领悟 这首雨霖铃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假设让你为它取个题目的话,你会拟个什么样的题目呢?请说明理由。(预设)秋别。因为这是一个发生在秋天的关于离别的故事。(预设)伤别。因为整首词的情感基调就是“伤离别”。(预设)思念。因为词人对恋人的思念无处不在,我觉得用“思念”比较好。(预设)相思。巩固案完成师说P34页36页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