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材料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7836432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浙教版七上科学知识点总结材料(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七年级上第一章 科学入门1.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开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在学习科学时应该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2. 观察和实验是进展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3. 借助各种仪器的目的:使观察的围更广,使判断更准确4.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展比拟的过程。测量容仪器国际单位常用单位长度刻度尺米m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米=106微米=109纳米体积刻度尺、量筒立方米m31立方米=1000升、1升=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质量天平千克Kg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时间钟、

2、表秒s1小时=60分=3600秒、1分=60秒温度温度计开尔文K摄氏度5. 刻度尺的使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最小刻度准确程度和量程。1放正确:刻度尺不能斜放;物体的一端一般要与零刻度线对齐 零刻度线磨损、尺面较厚? 2看正确:视线与尺面垂直。3读正确:读数=准确值+估计值+单位。4记正确:被测物体的长度=准确值+估计值+单位。6. 特殊长度的测量1以曲化直法:用一根质软、易弯曲、弹性差的细棉线在地图上按弯曲和走向将细线覆盖在线路上,然后将细线拉直,量出长度,根据比例尺算出铁路实际长度。2卡尺法:用两块直角三角板和直尺,注意令刻度线。3测多算少法累积法:适用于纸的厚度、金属细的直径等

3、的测量。7. 测形状不规如此物体的面积测量方格法割补法,四舍五入 8. 物体体积的测量测量方法使用的工具单位固体规如此体体积=底面积x高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刻度尺立方米、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等不规如此体间接测量法如排水法,也可用沙代替水量筒或量杯细棉线、金属环液体体积量筒或者量杯进展测量量筒或量杯升L、毫升mL9. 量筒的使用使用前看清测量围和最小刻度1放正确:放在水平面上 2看正确:视线要与凹形液面最低处相平。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3读正确:不能用手拿起来读数4记正确:勿漏写单位10. 量筒与量杯的比拟1量筒:粗细均匀、刻度分布均匀2量杯:上粗下细、刻度上密下疏冷热程

4、度。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摄氏度37;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12. 温度计温度计的结构外壳、刻度、液柱、玻璃泡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摄氏度正确使用1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2选取适宜的温度计3观察温度计的量程4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5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6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须知事项A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B测量时手要握温度计的上端C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要接触容器的器

5、壁D测量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E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F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平视13. 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比拟常用温度计体温计最小刻度分度值一般为1刻度围一般为01003542结构玻璃泡容积相比照拟小,毛细管粗细均匀1玻璃泡容积大而径很细; 2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弯口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可以离开被测物体;用之前需要甩14.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物体的质量不会因此而发生改变。托盘天平。16.托盘天平的结构的正确使用:1放平 2调零游码移到零刻度处3调平调节横梁螺母4称量:左物右码;5读数:被测物体的质

6、量=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6记录 7整理:砝码放回盒,游码归零等。17.天平使用和维护的须知事项:1使用前必须明确天平的称量围量程和感量所能称量的最小质量;2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3称量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只能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达到平衡;4称量中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或直接接触砝码,取放砝码应用镊子;5潮湿药品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6加减砝码应从大到小,轻拿轻放。7读数时,右盘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值游码读左边。8放好,天平和砝码要保持枯燥,清洁,防止锈蚀。18.科学探究的根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19.常

7、见的仪器的名称和用途:1试管:盛少量液体或固体的;可直接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装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加热时盛放液体量不能超过总容积的1/3;夹持试管应用试管夹或铁夹,自底部往上套,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试管的中上部;加热前,应把试管外壁的水擦干。加热盛有液体的试管,应将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角, 管口不要向着自己或别人。加热时应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加热后试管不能骤冷,防止炸裂;也不能直接放在实验桌上,应放在石棉网上。2酒精灯:添加酒精时,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酒精不少于1/4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

8、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熄灭,不可用嘴去吹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3烧杯:盛放液体的仪器、不可以直接加热,要垫上石棉网,以均匀供热。第二章 观察生物第一节 生物和非生物眼、口、足、壳、触角 ;它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感觉,没有听觉。生命,可分为生物和非生物。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生命特征有:能进展新城代、有严整的细胞结构、有遗传、变异的特性、能生殖和发育、有应激性、能生长、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等。 能否进展光合作用。第二节 细胞罗伯特胡克发现的。细胞学说又是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来的,细胞学说的根本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一

9、样的根本单位细胞所构成。2.细胞的根本结构包括: 细胞核:有遗传物质细胞质: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膜:控制细胞与外界进展物质交换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相比,一般还多了 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和支持细胞,植物细胞一般具有一定的形状 叶绿体:含叶绿素,是植物进展光合作用的场所液泡:里面的液体叫细胞液3.写出显微镜的各个结构: 1镜座 2镜臂 3倾斜关节 4载物台 5压片夹 6遮光器 7反光镜 8 镜筒和物镜转换器 9粗准焦螺旋 10细准焦螺旋 11目镜和物镜 4.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 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 5.使用显微镜要注意的问题:(1)如果从目镜看到要观察的物体在左上边,要

10、移动到中间,载玻片该往左上边移。(2)向后旋转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向前旋转细准焦螺旋,物镜会慢慢下降。一般先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象,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清晰。(3)要使观察的视野最亮,可以把遮光器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且用反光镜的凹面镜观察。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5)显微镜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它的视野会变暗,细胞数目会变少,细胞的体积会变大,细胞结构会变得更清晰。清水,将洋葱表皮展开后盖上盖玻片,不能留有气泡,最后滴上红墨水染色。 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发现1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说明洋葱表皮撕的太厚或没有在载玻片上展平2视野中发现黑色圆圈,说

11、明装片中气泡太多,应该重新盖盖玻片或重新制作装片生理盐水,做成装片后最后用亚甲基蓝染色。第三节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分裂是指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 特点:在母细胞的细胞核出现染色体,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结果:细胞数目增加增大。3.细胞分化是指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就这样经过分裂、生长 和分化,最后长成了一个生物个体。形态相近,功能和结构一样的细胞群。植物组织保护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输送物质营养组织制造和贮存营养物质机械组织支撑和保护植物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动物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保护、吸收和分泌

12、物质 分布:皮肤、脏器官外表功能:分泌物质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 分布:血液、软骨、肌腱功能:运送和支持肌肉组织肌细胞构成 分布:四肢躯体、心脏、肠胃等器官功能:收缩和舒神经组织神经细胞构成 分布:神经、脑、脊髓功能:产生传导兴奋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层,皮肤是人体最大的由多种组织构成的器官 。 组织按一定次序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营养器官 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 器官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能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人体的八大系统是: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分泌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 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局部,其中消

13、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胰腺,其中唾液腺分泌唾液;胃分泌胃液;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肠腺分泌肠液;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9.构成生物体的根本单位是 细胞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 组织 器官植物体。 第四节 常见的动物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其中脊椎动物包括: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鱼 的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表有鳞片,体温不恒定填“恒定或“不恒定,生殖方式为卵生填“胎生或“卵生。两栖动物的共同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有

14、尾无四肢;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主要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体温不恒定,生殖方式为卵生。爬行动物的共同特征体表有鳞片或甲,一般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生殖方式为卵生鸟 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前肢化为翼,胸肌兴旺,体温恒定,生殖方式为卵生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全身被毛,体温恒定,生殖方式为胎生,幼体用母乳喂养2.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如草履虫举一代表动物; 线形动物,如蛔虫 ;节肢动物,如蝴蝶 ;环节动物,如蚯蚓 ;扁形动物,如涡虫 ;腔肠动物,如水母 ;棘皮动物,如海星 ;软体动物,如蛤 。节肢动物,它是动物成员中最多的家族,其身体结构特点是体没有骨骼,而在体表有一层外骨骼,身体分为头、

15、胸、腹三局部,有三对足,两对翅。第五节 常见的植物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可分为被子植物,如苹果树;裸子植物,如松树。无种子植物中:蕨类有根茎叶,用孢子繁殖代表植物:蕨、胎生狗脊苔藓类有茎叶但无根,用孢子繁殖代表植物:葫芦藓、地钱藻类无根茎叶分化代表植物:水绵、紫菜、海带2.生物分类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生物分类最根本的单位。生物的分类等级越高级,生物之间的一样点就越少。第六节 物种的多样性1.生物体一般由细胞构成,根据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多少,可将生物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2.单细胞生物的特点是:个体微小,全部

16、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例如: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体没有叶绿体,它摄取食物靠口沟,消化食物依靠食物泡。 栖息地,其中人类的砍伐森林、开荒和排放垃圾等活动都会使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 自然环境,特别是为了保护珍稀动物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这样的地区叫做自然保护区;如我国省的鼎湖山,省的长白山,的卧龙山,省的梵净山。第三章 地球与宇宙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长约4万千米。有些什么事例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呢?1月食时的阴影是圆形;2登高望远发现地平圈越来越大;3轮船的远去和返回;4

17、麦哲伦环球航行;5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的照片。地球由外到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2.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上的根本元素:1地轴:地球自转的旋转轴,穿过地心。2两极:地轴与地球外表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3经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也叫子午线。4赤道: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5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同经线垂直相交的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3. 经度和纬度:经线经度纬线纬度形状特征半圆圆位置关系相交于南北两极点相互平行长短等长赤道最长指示的方向南北方向东西方向最大度数值180900确实定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

18、台赤道度数的变化规律向西向东各180从赤道向两极递增至90分布规律无数条,除0和180外,其余的都有2条无数条,除0外,其余度数的纬线有2条从两极看的形状辐射状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划分半球的界限20W、160E赤道0纬线4.东半球包括:0至160E和0至20W;西半球包括:160E至180E和20W至180WE的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20 W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 6.纬度的划分: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03030606090图式符号,将地球的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表现在平面纸上的图形。8.地图的类型:政区图、旅游图、平面示意图等。9.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比例尺:

19、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形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表示方向的三种方法:1指向标定向法:用一个指向北的方向标表示北方。 2经纬网定向法: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一般的表示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地图图幅大小一样,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围越小,描述的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围越大,描述的容越简略。 比例尺的类型: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大于或等于10万分之一10万分之一至100万分之一小于或等于100万分之一根据成因,岩石可分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和气孔,或柱状结构。 沉积岩:有明显

20、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石灰岩属于沉积岩。 变质岩:由岩浆岩和沉积岩变质而来,岩属于变质岩。 全球火山主要分布为环太平洋火山带,地中海火山带,东非火山带,大西洋海底火山带。地震带分布: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一带。地震防: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躲到面积较小的房子或桌子底。 泥石流发生时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千万不可在泥石流中横渡。 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观点:后来,人们在“大陆漂移说的根底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碰撞和裂。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山

21、脉,板块的裂形成了裂谷和海洋。板块的碰撞和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地球上的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六大板块的交界地方,因为板块之间会发生碰撞和裂。地形部位等高线分布特点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海拔增高鞍部两条等高线的凸出局部相对应处峭壁等高线重叠处山脊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的地方盆地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海拔降低流水的冲刷使疏松的黄土高原变得沟壑纵横;流水也会使石灰岩溶蚀,形成许多溶洞。江河携带的泥沙在河流的中下游和河口沉积会形成平原和三角洲。风的吹蚀和沙的沉积会形成风蚀城堡和沙丘。在高寒地区,在冰川移动的作用下会形成角峰和冰斗谷。第四章 物质的特性一个鸡

22、蛋大约50g一、密度概念:物理学上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公式:=m/V水=1.0*103千克/米3物理意义:表示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1克/厘米3=1.0*103千克/米3特性: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大小与m、V无关,与物质的种类与状态有关。二、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 12.将一局部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24.盐水密度表达式: 盐水=m1-m2/V总结: 1.测量一种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然后利用公式=m/V,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直接

23、(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2.测量形状不规如此固体体积的时候,要用量筒来测量,量筒的容积要适量,适量的含义是固体能够 (填“能够或者“不能)浸没入液体中且水面上升不能超过量程。三、比热 1.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多少,物质的种类2.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3.水的比热最大。 状态时比热值不同。 大,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四、物态变化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

24、变。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晶体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一样。凝固的条件:到凝固点。继续放热。2.汽化和液化: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蒸发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外表积;液体外表空气的流动。作用:蒸发吸热,具有制冷作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腾定义:

25、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部和外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液化放热3.升华和凝华: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五、分子运动: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又是不停地做无规如此运动的,分子间的空隙和分子的运动是物质发生扩散的原因,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的现象,但在气体中扩散的最快。分子的

26、扩散快慢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扩散:不同种类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空隙中扩散现象说明:A分子中有空隙。B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如此的运动。3.用分子观点解释:蒸发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的汽化现象,从分子运动角度看,蒸发实际上是处于液体外表的分子,由于运动离开液面的过程。沸腾是从分子运动角度看,一方面处于液体外表的分子要离开液体,另一方面,液体部气泡壁上的分子也要离开液体。沸腾比蒸发剧烈得多的汽化现象,同时也认识到两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注意点: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五、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变化的区别在于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的发生。物质具有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表现出来。2.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3.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复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14 / 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