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7821625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论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论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论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郧翀 周鑫摘要面对地球上越来越稀缺的资源与地球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二者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该怎样处理好这个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热议的话题。每时每刻地球上都在发着因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地质灾害,它们肆意地吞噬着地球上无辜的生灵,给受害国造成无法计数的损失。这一切的发生无一不与人类企图征服地球的欲望有关。为了谋求自身发展,人类不顾一切地发展工业,不计后果的破坏着他们生存所依托的地球。时至今日,才发觉自食其害。那么如何挽救这一局面呢?下面本人就如何使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关键词:生态环境恶化;企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关于企业与生态环境

2、协调发展,二者存在着必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对于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将有重要作用。新世纪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等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而我国不仅要应对这些共有问题,而且要面对本国国情中,水环境污染、垃圾处理问题、水土流失等问题。这对我国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树立了严峻考验。从广大企业来看,并不是不做环保工作,而是不够重视,对于日常监管有疏漏。例如,20XX中石油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爆炸事故发生后,监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体污染。双苯厂发生爆炸固然是因为人员工作不到位,造成监管纰漏,对松花江水体造成重大污染。再如20XX三鹿奶粉事件,公司人员

3、为减少成本谋取暴利而在在其奶制品中添加了三氯氰胺,诸如此类问题还有很多。如果这些与事件发生有直接关系的企业能像关注其经济利益一样,加强社会责任,关注其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反过来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会给企业一个再次飞跃的大环境,这样相信企业与生态环境会共同良性发展。 新时期,致力于企业加强社会责任进而促进生态环境与其自身协调发展的论述研究很多,对于这个问题本文认为,要实现企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需要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机制,确保这项机制的条件就是服务型政府的支持及完善的法律规定。在这一层面的辅助下企业这一因通过外部支持,提高能效及生产技术,进而以高度社会责任态度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本文的安排如下:第一部

4、分,主要从生态环境由于企业的不科学发展恶化的表现,并着重介绍了发中国家,重点为中国企业对生态环境额负面影响;第二部分分析了企业在法律等不健全的外在因素,及企业自身环保、责任意识等在因素下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第三部分以如何进一步促进企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并结合日本夏普公司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改善生产的案例,进一步阐述以上理论;最后是结论与政策建议。1生态环境因企业不科学发展而恶化的表现1.1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21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最发达的时代 ,同时也是地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到破坏最为严重的时期。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全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面对的

5、最大的困难就是拿不出巨额资金来保持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 ,以至于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不得不付出的代价。目前,我国企业环境责任意识淡薄相当多的企业对承担环境责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致使在环境责任承担方面仍处在被动状态,常常是迫于政府和社会压力,产业链中跨国企业等合作伙伴的压力之下的非自愿举动,更多地将其看作消耗企业利润的减项,很少看到承担环境责任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和竞争力 ,不少企业还停留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传统企业理念阶段,忽视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的现代企业理论。1.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概况纵观我国传统工业发展道路,整个过程的实质就是人类征服自然、掠夺资源、改造自然地过程,是一条非可持续发

6、展的工业道路。它破坏了经济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建立,当时我们国家在未解决温饱问题努力奋斗,但当时由于缺乏对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联系的了解,指定了众多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发展经济的方针路线,结果是许多地方过早的出现了污水横流,烟雾弥漫的工业病现象。直到近年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之分严重,地震、台风、洪水、旱灾、蝗虫等多种灾害不断地肆虐地球上的各个角落 ,给人类造成生命及财产损失数以亿计。人们才深刻意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关系。但由于受传统末端治理式的影响,现行的相关法律要求企业遵守相应的环境标准、污染预防与治理的责任就可以了,所以先污染破坏后治理就成

7、为了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当然选择,而无法从长远出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保护环境。因此在法律制度的执行上大部分大中型企业只注重消除在最后环节的废物处理,而不注重在各个生产环节中产品原料的节约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相当一部分的小型企业有的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有的为了降低成本,敷衍上级行政部门的检查进行表面环保工作或根本不采取废物处理环节,从而使环保措施收效甚微。据相关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城市人均年产生活垃圾440 公斤,且年增长率为 8 %10 % ,全国约 200 多个城市已经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每年由于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农药等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计 950 亿元左右 ,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8、6 %左右。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料显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3 %5 % ,显然我国的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远远超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环境污染造成的直接、间接损失已经使经济增长打了折扣。虽然目前发展中国家的污染程度高于发展中国家,但由国家工业发展的历程看,发展中国家以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不容小觑,而且随着跨国企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将资源消耗大、对环境破坏强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性和全球性,使得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世界问题,全球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据联合国开发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世界资源研究所、175 位专家参加完成的世界资源

9、报告 20002001 :人与生态系统 ,正遭破坏的生命之网中,对全球五种重要的生态系统作出的研究结果表明:全世界 70 %的农田退化 ,地力枯竭;50 %的湿地已经在 20世纪消失;2/ 3 的渔业已经濒临或超过持续生产的极限;全于1/ 3 的人面临缺水 ,其中 13 亿人没有健康饮用水;世界上 1015 %的物种将在未来的30年灭绝;80 %的森林正遭砍伐。数据来源:中国新闻网1.3中国工业行业 FD I对环境污染的状况1979年,中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仅为 0.86亿美元,自 1992年以后,中国利用外资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到 20XX,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527. 43亿

10、美元,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吸收 FD I最多的国家。截止 20XX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项目 632 348个,其中,第一产业为 2.77%,第二产业为72. 36%,第三产业为 24. 87%;合同投资额为 17 323.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为 7907. 47亿美元,连续16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资料来源:商务部外资统计。然而随着中国各种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不断发展,大气污染情况有恶化的趋势,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不断上升,特别是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连续多年超过 2000万吨,已居世界首位,对中国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见

11、表 1。表1中国吸收 FD I的工业行业结构变化以年份统计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整理计算而得。第二产业 FD I投资占比:指第二产业 FD I占全部 FD I的比重。其他 FD I投资占比:指其他产业 FD I占第二产业 FD I的比重。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指:各行业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例。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第二产业FDI投资占比%污染排放占比%74.210074.8310073.2310074.9810074.0910067.4510057.33100采矿业FDI投资占比%污染排放占比%2.332.51.47

12、2.320.862.21.812.220.792.141.081.931.141.70制造业FDI投资占比%污染排放占比%88.8262.7593.2563.4394.2762.4494.6263.7294.9963.8494.2865.7595.3465.5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FDI投资占比%污染排放占比%6.5333.583.4833.613.3134.442.5033.833.1233.273.0230.922.5132.42建筑业FDI投资占比%污染排放占比%2.321.171.80.641.560.921.700.231.100.751.621.41.010.36轻度污染密

13、集型行业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污染排放占比%82.4211.8982.9212.3184.1212.8283.7911.8281.8211.8181.1712.0280.4311.18重度污染密集型行业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污染排放占比%17.5888.1117.0887.8715.8887.1816.2188.1818.1888.1918.8387.9819.5788.82劳动密集型行业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污染排放占比%426966.4341.2166.1936.7667.0334.2565.3434.5463.8733.2962.9333.3961.08技术密集型行业三资企业工业总

14、产值占比%污染排放占比%57.3133.5758.7933.8163.2432.9765.7534.6665.4636.1366.7137.0766.6138.922 生态环境因企业不科学发展而恶化的原因2.1因企业外部因素而使企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2.1.1因法律体系不健全而使企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理念、已开始从末端控制转向以预防为主的全过程控制,但相关环境法律法规由于制定较早,缺乏循环经济理念,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相关制度也不符合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要求。作为根本法的宪法只在第九条规定了: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

15、或者破坏自然资源。并没有明文纳入循环经济的概念。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立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公众的要求。公开的主体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一般不主动公开信息,即使公开,其围也十分有限,可信度也不高。信息公开的过程缺乏有效地监督,暗箱操作的结果是,信息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公众对信息的透明度失去信心。而且,对于公众申请,而企业不履行公开义务的救济程序未作规定。2.1.2因行政体系有漏洞而使企业对生态环境破坏治理不及时由于企业是地方经济的主体,许多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往往只注重企业的利润和税收,而忽视了对企业行为的监督,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而没有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在这样的状况下,政府就会以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16、为借口,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方政府为捞政绩而对当地企业采取地方保护主义,成了保护企业环境污染的一把遮阳伞。2.2因企业部因素而使企业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缺失2.2.1企业责任问题错位,缺乏承担责任的正确理念一方面,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和政府之间缺乏明确分工,企业做了政府的事,试图实现各种社会职能,包括学校、公检法、医院、街道社区等等,而政府又去干预企业,做企业的事,造成政府和企业双方的错位。如今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当强化企业责任运动到来之际,由于缺少对企业承担责任的重要意义的宜传,使得企业未能意识到企业环境责任是企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是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7、从而自觉自愿地强化这一理念并履行这一责任。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的环境资源无价值论的误导,现有会计、税收制度中没有将环境资源消耗计人成本中,企业自然无须从企业成本角度去考虑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2.2.2企业利益最大化原则的经济驱动传统经济发展理念认为,企业的首要任务是集中地从事经济活动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兼顾环境责任会违背其原则,带来负面效应。把经济责任作为企业唯一追求的目标,这就有可能导致企业践踏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缺乏诚信,道德败坏,甚至经营。然而现代企业已经不能作为一个纯粹意义之经济组织存在,企业经营组织尽管要追求经营利润的最大化,但企业是社会之中的企业,是社会当中的主体,现代

18、社会对企业的期望已远远超过了企业正在承担的纳税、赚取利润和提供就业等常规责任,企业的经济活动需要嵌入社会结构之中,其在社会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担当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环境利益的经济驱动也是企业不愿承担环境责任的一大祸根。3如何使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3.1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3.1.1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法制化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作为一项环境法的基本制度,制定公开的可操作性程序,公开主体由政府主导改为政府与企业公开相结合,政府和公众对公开过程进行监督,保证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公开手段应该多样化,如企业的新闻发布会、广告、展览会、企业公告栏、允许公众参观等。建

19、立可行的救济机制,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将企业的生产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减少暗箱操作。3.1.2改革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改革:1提高收费标准,将标准制定在高于或等于治理污染的成本,改变企业宁交排污费也不愿治理的的现状;2加大企业的成本,排污即收费,超标加倍虽然比过去的处罚严厉,但不足以制止污染行为,超标排污行为已构成,应当追究企业的法律责任,给予行政处罚,不能仅征收排污费;3明确收费部门和收费标准,改变多部门重复征收、乱收费现象,积极探索费改税;4借鉴国外排污权交易的经验,在我国进行推广。3.2优化服务型政府职能政府部门要为企业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搞好银企对接。国家应采取措施,使担保公

20、司应加大力度为中小企业担保;银行应该放宽政策,加快小额贷款力度。给予中小企业在环境保护设施引进中的资金支持。政府对企业环境责任进行评估。要求政府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发展的更为合理的企业环境责任实施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要把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成绩作为一项重要的依据,定期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履行状况进行评估。加强各级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对企业的执法力度,明确各个环境执法部门的职责围,确保其权力得以实现。我国政府可以像外国学习,引进排污权交易的方法控制环境污染。其原则为:首先,实行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是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也就是全省的环境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目标不能突破, 同时还要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尽量削

21、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其次,转让污染物排污权指标的企业, 必须通过新上除污设施或者减产,或者采用清洁燃料的方式,腾出原有的污染物排放的指标,这样才能够让他把指标转让给其他企业;最后,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一定不能受到影响, 能让当地的老百姓仍然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之中,否则就不能进行污染物的排污权交易。3.3增强企业部管理对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重视3.3.1企业应实现观念的转变树立牢固的环保意识,发展低碳经济,强化企业环境责任企业要加强对社会的使命感,从过去忽视环境责任到强化环境责任,从单纯强调企业经济责任到全面强化企业责任,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肩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把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协

22、调起来。企业应该按照市场经济本身发展的要求,立足国情,考虑到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在履行好自己经济职责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责任的关系。3.3.2企业应该采取清洁生产措施,完善清洁生产制度,倡导环境友好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和政府对环境的要求必然是越来越高,清洁生产是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重要容。我国于2003 年施行的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了企业是清洁生产的主体和生产经营者应履行的义务,但对企业进行清洁生产的具体权利、义务规定得比较笼统,引导性规较多,强制性规较少,直接影响了清洁生产法的实施效果。有效地推行清洁生产,应进一步完善企业清洁生产制度,明确规定生

23、产者的环境责任、清洁生产的标准,以及资源再利用的程度评估等。具体而言企业应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机制,采用清洁生产、少废无废工艺,积极研制、开发和生产无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环保产品,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进行环保生产、实施环保管理,在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都注重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 ,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同时 ,倡导环境友好设计,即在产品的设计、材料选购、工艺制造、成品出厂等所有活动和过程中都严格按国家标准要求,尽量降低废弃物的产生量,保证所有的产品从开始设计就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努力促使企业环境与周边自然环境相互融合,让人与自然的关系

24、保持平衡和协调。3.3.3企业应推广绿色营销事实证明,只有具有持续竞争力的企业才会在21世纪的竞争中获得优势;而保护环境,绿色营销正是提升企业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绿色营销通过促进企业进行生产的绿色革命,可保护企业长期发展所需要的自然环境,同时通过绿色营销把消费者的眼界由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社会的大围,最终确定绿色的消费方式,从而使企业的绿色产品与消费者的绿色需求相协调,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得到保护,最终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得以巩固,并得到社会对企业的长期支持。企业还要关心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促进良好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人口环境以及平等的竞争环境和良性的

25、再生产环境的形成 ,使企业在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3.3.4企业应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企业文化通过实施各种文化活动为载体来宜传和培养员工的环境责任意识,营造自觉、自愿地推行环境责任的良好氛围,把强化环境责任意识落到实处。比如,在倡议社会与环境责任的过程中,积极资助环保项目,培养员工自觉参与意识,鼓励员工自愿参与行为,强调企业对员工的责任,同时也增强了员工的主动性。3.3.5企业应倡导循环经济企业中所有的产品从开始设计就考虑其每个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考虑到使用时如何减低能源的消耗,考虑设立一个非常严格的产品回收处理流程,使废品回收后再次进入另一个新的生命周期中,加强产品生命

26、周期和生产过程的环保管理。3.3.6企业应进行环境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企业进行系统的、 全面的程序化的环境管理,引导传统的污染防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污染、 实施清洁生产转变;从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从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转变。以 ISO14000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体系,针对企业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强调以预防为主,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最终废弃物的处理,减少废物及不良产品对环境危害和资源浪费,降低企业对污染治理的费用,指导企业由高投入、高消费、重污染、低产出、低效益向节约资源、降低能耗 清洁生产、改善环境、增加科技含量的方向转

27、变。这样不仅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可以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日本企业吸取 ISO9000 时的教训,格外重视 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在 1996 年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正式发布的当年就有 3 家企业通过了质量认证,表明日本企业的重视程度。相比我国企业就略显迟钝,在1998年4月我国才有60家企业通过认证。表220XX ISO14000认证数量前10个国家资料来源: :/ecoloy.or.JP./isoworld/English/analy14k.htm.Tab. 2Top10 countries by ISO14000 in 2003项目日本

28、中国西班牙德国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瑞典国其他总数数量138195064486041503474312129172344231014951639661287比例22.58.37.96.85.75.14.83.83.82.426.7100日本认证企业数量在全球一直是最多的。但是,我国经过几年的发展到 2002 年 12 月比 1998 年增长了 16 倍,20XX底增加到5 064 家 ,跃居世界第二,与日本相比还不在一个数量级上。3.3.7 企业可以运用LCA法,减少排放节能降耗,提高材料利用率,是任何企业都采取的降低成本的措施,而这些措施与环境管理的目标的 3R 原则和寿命周期评价法是一致的,也

29、是实现社会目标与企业利益目标的有机结合。日本企业在实行3R原则上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且成为减少环境负担与提高企业效益的典。减量化。夏普公司设计一种记忆合金螺栓,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条件下还大大节约了材料。他们还设计生产一种置超声波的全自动洗衣机,洗净力是普通洗衣机的100倍,具有省去洗涤剂和省水两种功能,减少了环境负担。佳能生产的复印机待机能耗为原来的 1P 4 ,为此IR3300型复印机得了12届日本能源大会奖。他们把及时修复技术和快启动技术用在打印机上,减少了待机时间。BJF9000 型打印机功率只3W,比能源之星标准规定的10W的1P 3还低。重复性。夏普 SD - 2150R复印机按重

30、量有 75 %用再生配件制造。循环性。丰田钢铁公司在 2001 年 4 月成立了汽车回收技术中心,目的是开发易于拆卸的汽车结构和高效的可拆卸技术。他们开发了一种能够快速拆卸达到寿命期的油箱设备,以防其发生泄漏和污染。2001 年10 月开始应用电子商务对配件经销商出售回收件。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不仅在生产阶段,还包括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运输、生产、销售、使用、最终处理等各个阶段,所以要评价产品的环境负担只是从某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要用寿命周期评价法。为此,夏普公司1999 年开发设计部门引入3D - CAD ,2001 年运用DMR ,使得所用产品从设计、零件的评估、 产品的确定以及单元的功能

31、,都可以在 PC机上实现,节约了资源,缩短了设计周期,并降低了成本,使计划、开发、和设计部门能够从拆装、回收、 生态标志的适合程度、LCA 评价、费用评价等中获得反馈,最终优化产品设计,最小化使用资源,减少环境负荷。列举详情见表3。表3是夏普采用寿命周期评价法对其部分产品的环境影响做的评价。从表中能够一目了然地看出产品在那个阶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比如太阳能电池在生产时排放CO2 ,使用时由于避免使用火电,所以对环境负担为负。表3 夏普公司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对产品环境影响评价表资料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XX第5期 Tab.3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

32、ent of the products with method of LCA in Sharp Co.产品CO2总排量kg产品使用占得比例%运输%组装%配件材料%清理%备注空调AY/Au-M28SC4023.695.70.10.23.50.5节能模式太阳能电池NE-130AH-895.51014.5kg1.2kg60.05.0有54块按模块计算手机J-SH0757.91.10.22.395.51.1资源节约配件复印机AR-S330591.668.90.20.424.75.8配件和能源均节约模式电冰箱SJ-WH40E1784.487.80.60.49.22.0节能模式电视机21C-FA1504.

33、586.80.40.610.02.2节能模式说明: 使用寿命按20年计算; 日平均用电量乘以单位电量排放的CO2 量所得4结论与企业政策建议本文认为,如果说19世纪是效率的世纪,20世纪是质量与效率比翼齐飞的世纪,那么21世纪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世纪。在要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世纪,企业必须要明确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把环境作为生产经营中优先考虑的事项,将对社会的环境责任与对顾客的质量责任和对自己的经营责任密切结合在一起。总之,企业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环境的最大污染源。如何解决发展与污染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企业管理当中。希望我国企业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成为真正负责的企业公民,实现我

34、国的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万莹仙.中南民族大学.企业承担环境责任的若干思考,理论研究,2009-5,262吕绿绮.论强化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大学学报社科版,20XX第2期,文章编号:1004-342200702-10-033闫雪玲 硕.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机制探析,法制与社会,2009.3下,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3-242-024爱君.发展低碳经济,企业应用担责,经济报,20XX2月9日,第006版5吴爱明.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现代财经,20XX第4期第23卷总158期,文章编号:1005-1007200304-0048-056振清晓群.日本企业减少环境负担的举

35、措和启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XX第5 期7宁达.日本的绿色采购及其动向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 2002 ,8胡小娟寒.中国工业行业外商投资结构的环境效应分析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世界经济研究,20XX第7期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的通知EB,.sepa.gov/4/20030708/1039463.shtml.10日本环境厅.地球环境经济研究会环境保护型企业论M,坤民,欧阳讷 译,:中国环境科学,1995.11任勇.日本环境管理及污染防治M,:中国环境科学,2000.12沙文兵等.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

36、.On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ABSTRACTIn the face of earth resources and increasing shortag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worsening the more acute contradiction, how to handle this problem has become the 21st century through the hot topic

37、. Every time the earth was struck by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in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it gnawed on by a miscarriage of the earth, causing the damage to the injured state could not count. all these happening there with the human conquest of the earths desire. To pursue its own development, human

38、 beings t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ckless of destruction of their survival depends on the earth. today, that the damage. then how can you save the situation? the following himself how to make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set out in my point of view.Key words: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Enterprise development;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Coordinated development20 / 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