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考试套卷 经典题目==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7759733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学考试套卷 经典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学考试套卷 经典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学考试套卷 经典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中学考试套卷 经典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考试套卷 经典题目==(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2012年中考数学试卷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2的相反数是()A2B2CD考点:相反数。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解答:解:2的相反数等于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注意熟练掌握相反数的概念是关键2若式子在实数围有意义,则x的取值围是()Ax2Bx2Cx2Dx2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20,解得:x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3一组数据2,4,5,5,6的众数是()A2B4C5D6考点:众数。分析:

2、根据众数的定义解答即可解答:解:在2,4,5,5,6中,5出现了两次,次数最多,故众数为5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众数的概念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位众数,众数可以有多个4如图,一个正六边形转盘被分成6个全等的正三角形,任意旋转这个转盘1次,当旋转停止时,指针指向阴影区域的概率是()ABCD考点:几何概率。分析:确定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整个转盘中占的比例,根据这个比例即可求出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阴影部分的概率解答:解:如图:转动转盘被均匀分成6部分,阴影部分占2份,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阴影部分的概率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概率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相应的面积与总面积之比5如图,已知B

3、D是O的直径,点A、C在O上,=,AOB=60,则BDC的度数是()A20B25C30D40考点:圆周角定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分析:由BD是O的直径,点A、C在O上,=,AOB=60,利用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即可求得BDC的度数解答:解:=,AOB=60,BDC=AOB=3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注意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定理的应用6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EBD,DEAC,若AC=4,则四边形CODE的周长()A4B6C8

4、D10考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性质。分析:首先由CEBD,DEAC,可证得四边形CODE是平行四边形,又由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易得OC=OD=2,即可判定四边形CODE是菱形,继而求得答案解答:解:CEBD,DEAC,四边形CODE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4,OA=OC,OB=OD,OD=OC=AC=2,四边形CODE是菱形,四边形CODE的周长为:4OC=42=8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矩形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证得四边形CODE是菱形是解此题的关键7若点(m,n)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则2mn的值是()A2B2C1D

5、1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专题:计算题。分析:将点(m,n)代入函数y=2x+1,的到m和n的关系式,再代入2mn即可解答解答:解:将点(m,n)代入函数y=2x+1得,n=2m+1,整理得,2mn=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要明确,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符合函数解析式8若39m27m=311,则m的值为()A2B3C4D5考点: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先逆用幂的乘方的性质转化为以3为底数的幂相乘,再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计算后根据指数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39m27m=332m33m=31+2m+3m=311,1+2m+3m=

6、11,解得m=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的性质的逆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理清指数的变化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OB,若AOB=15,则AOB的度数是()A25B30C35D40考点:旋转的性质。分析:根据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图形全等以及对应边的夹角等于旋转角,进而得出答案即可解答:解: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OB,AOA=45,AOB=AOB=15,AOB=AOAAOB=4515=30,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AOA=45,AOB=AOB=15是解题关键10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放

7、置了5个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用阴影表示),点B1在y轴上,点C1、E1、E2、C2、E3、E4、C3在x轴上若正方形A1B1C1D1的边长为1,B1C1O=60,B1C1B2C2B3C3,则点A3到x轴的距离是()ABCD考点: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规律型。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分别得出D1E1=B2E2=,B2C2=,进而得出B3C3=,求出WQ=,FW=WA3cos30=,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过小正方形的一个顶点W作FQx轴于点Q,过点A3FFQ于点F,正方形A1B1C1D1的边长为1,B1C1O=60,B1C1B2C2B3C3,B3C3

8、 E4=60,D1C1E1=30,E2B2C2=30,D1E1=D1C1=,D1E1=B2E2=,cos30=,解得:B2C2=,B3E4=,cos30=,解得:B3C3=,则WC3=,根据题意得出:WC3 Q=30,C3 WQ=60,A3 WF=30,WQ=,FW=WA3cos30=,则点A3到x轴的距离是:FW+WQ=+=,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等知识,根据已知得出B3C3的长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计算:23=8考点:有理数的乘方。分析:正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an表示n个a相乘的积解答:解:23表示3个2

9、相乘的积,222=8,因此23=8点评:要准确理解有理数乘方的含义12若a=2,a+b=3,则a2+ab=6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分析:利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把a=2,a+b=3代入即可解答:解:a=2,a+b=3,a2+ab=a(a+b)=23=6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利用提公因式法把a2+ab进行因式分解是解题的关键13已知太阳的半径约为696000000m,6960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08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

10、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108,108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14已知扇形的圆心角为45,弧长等于,则该扇形的半径为2考点:弧长的计算。分析:根据弧长公式l=可以求得该扇形的半径的长度解答:解:根据弧长的公式l=,知r=2,即该扇形的半径为2故答案是:2点评:本题考查了弧长的计算解题时,主要是根据弧长公式列出关于半径r的方程,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得r的值15某初中学校共有学生720人,该校有关部门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

11、取了50人,对其到校方式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由此可以估计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有216人考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专题:数形结合。分析:先求出50个人里面坐公交车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然后即可估算出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解答:解:由题意得,50个人里面坐公交车的人数所占的比例为:=30%,故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有:72030%=216人即全校坐公交车到校的学生有216人故答案为:216点评:此题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所求项占样本的比例,属于基础题,难度一般16已知点A(x1,y1)、B(x2,y2)在二次函数y=(x1

12、)2+1的图象上,若x1x21,则y1y2(填“”、“”或“=”)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先根据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得出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再判断出两点的位置及函数的增减性,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二次函数y=(x1)2+1可,其对称轴为x=1,x1x21,两点均在对称轴的右侧,此函数图象开口向上,在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x1x21,y1y2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根据题意判断出A、B两点的位置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如图,已知第一象限的图象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一个分支,第二象限的图象是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一个分支,在x轴的上方有一条平行于x

13、轴的直线l与它们分别交于点A、B,过点A、B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若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8且ABAC,则点A的坐标为(,3)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专题:综合题。分析:设A点坐标为(a,),利用AB平行于x轴,点B的纵坐标为,而点B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易得B点坐标为(2a,),则AB=a(2a)=3a,AC=,然后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AB+AC=4,即3a+=4,则3a24a+1=0,用因式分解法解得a1=,a2=1,而ABAC,则a=,即可写出A点坐标解答:解:点A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设A点坐标为(a,),AB平行于x轴,点B的纵坐标为,而点B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B点的横

14、坐标=2a=2a,即B点坐标为(2a,),AB=a(2a)=3a,AC=,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8,而四边形ABCD为矩形,AB+AC=4,即3a+=4,整理得,3a24a+1=0,(3a1)(a1)=0,a1=,a2=1,而ABAC,a=,A点坐标为(,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综合题: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横纵坐标满足其解析式;利用矩形对边相等的性质建立方程以及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8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60,动点P从A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ABCD的方向不停移动,直到点P到达点D后才停止已知PAD的面积S(单位:cm2)与点P移动的

15、时间(单位:s)的函数如图所示,则点P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4+2)秒(结果保留根号)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专题:动点型。分析:根据图判断出AB、BC的长度,过点B作BEAD于点E,然后求出梯形ABCD的高BE,再根据t=2时PAD的面积求出AD的长度,过点C作CFAD于点F,然后求出DF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CD的长度,然后求出AB、BC、CD的和,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图可知,t在2到4秒时,PAD的面积不发生变化,在AB上运动的时间是2秒,在BC上运动的时间是42=2秒,动点P的运动速度是1cm/s,AB=2cm,BC=2cm,过点B作BEAD于点

16、E,过点C作CFAD于点F,则四边形BCFE是矩形,BE=CF,BC=EF=2cm,A=60,BE=ABsin60=2=,AE=ABcos60=2=1,ADBE=3,即AD=3,解得AD=6cm,DF=ADAEEF=612=3,在RtCDF中,CD=2,所以,动点P运动的总路程为AB+BC+CD=2+2+2=4+2,动点P的运动速度是1cm/s,点P从开始移动到停止移动一共用了(4+2)1=4+2(秒)故答案为:(4+2)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根据图的三角形的面积的变化情况判断出AB、BC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梯形的问题中,经常作过梯形的上底边的两个顶点的高线作出辅助线也很关键

17、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76分)19计算:(1)0+|2|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分别计算零指数幂、绝对值及二次根式的化简,然后合并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1+22=1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及零指数幂的知识,属于基础运算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各部分的运算法则20解不等式组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首先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再根据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规律: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确定解集即可解答:解:,由不等式得,x2,由不等式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2x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关键是正确求出两个不等

18、式的解集2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将原式第二项第一个因式的分子利用完全公式分解因式,分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约分后再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得到最简结果,然后将a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中计算,即可得到原式的值解答:解:+=+=+=,当a=+1时,原式=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通分,通分的关键是找最简公分母;分式的乘除运算关键是约分,约分的关键是找公因式,约分时分式的分子分母出现多项式,应先将多项式分解因式后再约分,此外化简求值题要先将原式化为最简时再代值22解分式方程: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

19、两边同乘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再解答,然后检验解答:解:去分母得:3x+x+2=4,解得:x=,经检验,x=是原方程的解点评: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找到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3如图,在梯形ABCD中,已知ADBC,AB=CD,延长线段CB到E,使BE=AD,连接AE、AC(1)求证:ABECDA;(2)若DAC=40,求EAC的度数考点: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先根据题意得出ABE=CDA,然后结合题意条件利用SAS可判断三角形的全等;(2)根据题意可分别求出AEC及ACE的度数,在AEC中利用三角形的角和定理

20、即可得出答案解答:(1)证明:在梯形ABCD中,ADBC,AB=CD,ABE=BAD,BAD=CDA,ABE=CDA在ABE和CDA中,ABECDA(2)解:由(1)得:AEB=CAD,AE=AC,AEB=ACE,DAC=40,AEB=ACE=40,EAC=1804040=100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梯形及题意条件得出一些线段之间的关系,注意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24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美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的,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之和为13800m3,问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各为多少(

21、单位:m3)?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设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xm3,美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ym3,根据题意所述等量关系得出方程组,解出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xm3,美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ym3根据题意得:,解得:答: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各为2300m3,11500m3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设出未知数,根据题意所述等量关系得出方程组,难度一般25在33的方格纸中,点A、B、C、D、E、F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从A、D、E、F四个点中任意取一点,以所取的这一点及点B、C为顶点画三角形

22、,则所画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是;(2)从A、D、E、F四个点中先后任意取两个不同的点,以所取的这两点及点B、C为顶点画四边形,求所画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是(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解)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分析:(1)根据从A、D、E、F四个点中任意取一点,一共有4种可能,只有选取D点时,所画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树状图得出从A、D、E、F四个点中先后任意取两个不同的点,一共有12种可能,进而得出以点A、E、B、C为顶点及以D、F、B、C为顶点所画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求出概率解答:解:(1)根据从A、D、E、F四个点中任意取一

23、点,一共有4种可能,只有选取D点时,所画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故P(所画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用“树状图”或利用表格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以点A、E、B、C为顶点及以D、F、B、C为顶点所画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画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P=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树状图求概率,根据已知正确列举出所有结果,进而得出概率是解题关键26如图,已知斜坡AB长60米,坡角(即BAC)为30,BCAC,现计划在斜坡中点D处挖去部分坡体(用阴影表示)修建一个平行于水平线CA的平台DE和一条新的斜坡BE(请讲下面2小题的结果都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732)(1)若修建

24、的斜坡BE的坡角(即BEF)不大于45,则平台DE的长最多为11.0米;(2)一座建筑物GH距离坡角A点27米远(即AG=27米),小明在D点测得建筑物顶部H的仰角(即HDM)为30点B、C、A、G、H在同一个平面,点C、A、G在同一条直线上,且HGCG,问建筑物GH高为多少米?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分析:(1)根据题意得出,BEF最大为45,当BEF=45时,EF最短,此时ED最长,进而得出EF的长,即可得出答案;(2)利用在RtDPA中,DP=AD,以及PA=ADcos30进而得出DM的长,利用HM=DMtan30得出即可解答:解:(1)修建的斜坡BE的坡角(即BEF)不

25、大于45,BEF最大为45,当BEF=45时,EF最短,此时ED最长,DAC=BDF=30,AD=BD=30,BF=EF=BD=15,DF=15,故:DE=DFEF=15(1)11.0;(2)过点D作DPAC,垂足为P在RtDPA中,DP=AD=30=15,PA=ADcos30=30=15在矩形DPGM中,MG=DP=15,DM=PG=15+27,在RtDMH中,HM=DMtan30=(15+27)=15+9GH=HM+MG=15+15+945.6答:建筑物GH高为45.6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坡角问题,根据图象构建直角三角形,进而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得出是解题关键27如图,已知半径

26、为2的O与直线l相切于点A,点P是直径AB左侧半圆上的动点,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C,PC与O交于点D,连接PA、PB,设PC的长为x(2x4)(1)当x=时,求弦PA、PB的长度;(2)当x为何值时,PDCD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考点:切线的性质;二次函数的最值;勾股定理;垂径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1)由直线l与圆相切于点A,且AB为圆的直径,根据切线的性质得到AB垂直于直线l,又PC垂直于直线l,根据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得到AB与PC平行,根据两直线平行错角相等得到一对错角相等,再由一对直角相等,利用两对对应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可得出三角形P

27、CA与三角形PAB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将PC及直径AB的长代入求出PA的长,在直角三角形PAB中,由AB及PA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PB的长;(2)过O作OE垂直于PD,与PD交于点E,由垂径定理得到E为PD的中点,再由三个角为直角的四边形为矩形得到OACE为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出EC=OA=2,用PCEC的长表示出PE,根据PD=2PE表示出PD,再由PCPD表示出CD,代入所求的式子中,整理后得到关于x的二次函数,配方后根据自变量x的围,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所求式子的最大值及此时x的取值解答:解:(1)O与直线l相切于点A,且AB为O的直径,ABl,又PCl,ABPC,

28、CPA=PAB,AB是O的直径,APB=90,又PCl,PCA=APB=90,PCAAPB,=,即PA2=PCAB,PC=,AB=4,PA=,RtAPB中,AB=4,PA=,由勾股定理得:PB=;(2)过O作OEPD,垂足为E,PD是O的弦,OEPD,PE=ED,又CEO=ECA=OAC=90,四边形OACE为矩形,CE=OA=2,又PC=x,PE=ED=PCCE=x2,CD=PCPD=x2(x2)=4x,PDCD=2(x2)(4x)=2x2+12x16=2(x3)2+2,2x4,当x=3时,PDCD的值最大,最大值是2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垂径定理,勾股

29、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二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性质及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2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AD与矩形EFGH的边FG重合,将正方形ABCD以1cm/s的速度沿FG方向移动,移动开始前点A与点F重合,在移动过程中,边AD始终与边FG重合,连接CG,过点A作CG的平行线交线段GH于点P,连接PD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cm,矩形EFGH的边FG,GH的长分别为4cm,3cm,设正方形移动时间为x(s),线段GP的长为y(cm),其中0x2.5(1)试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y=3时相应x的值;(2)记DGP的面积为S1,CDG的面积为S2试说明S1S2是常数;(3)

30、当线段PD所在直线与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垂直时,求线段PD的长考点:正方形的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矩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专题:代数几何综合题。分析:(1)根据题意表示出AG、GD的长度,再由GCDAPG,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可解出x的值(2)利用(1)得出的y与x的关系式表示出S1、S2,然后作差即可(3)延长PD交AC于点Q,然后判断DG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结合x的围得出x的值,在RtDGP中,解直角三角形可得出PD的长度解答:解:(1)CGAP,GCDAPG,=,GF=4,CD=DA=1,AF=x,GD=3x,AG=4x,=,即y=,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31、,当y=3时,=3,解得x=2.5,经检验的x=2.5是分式方程的根故x的值为2.5;(2)S1=GPGD=(3x)=,S2=GDCD=(3x)1=,S1S2=即为常数;(3)延长PD交AC于点Q正方形ABCD中,AC为对角线,CAD=45,PQAC,ADQ=45,GDP=ADQ=45DGP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则GD=GP,3x=,化简得:x25x+5=0解得:x=,0x2.5,x=,在RtDGP中,PD=(3x)=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用移动的时间表示出有关线段的长度,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求解29如图,已知抛物线y=x2(b+1)x

32、+(b是实数且b2)与x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B(点A位于点B的左侧),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1)点B的坐标为(b,0),点C的坐标为(0,)(用含b的代数式表示);(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是否存在点P,使得四边形PCOB的面积等于2b,且PBC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是否存在点Q,使得QCO,QOA和QAB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令y=0,即y=x2(b+1)x+=0,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

33、程即可求出A,B横坐标,令x=0,求出y的值即C的纵坐标;(2)存在,先假设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四边形PCOB的面积等于2b,且PBC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设点P的坐标为(x,y),连接OP,过P作PDx轴,PEy轴,垂足分别为D、E,利用已知条件证明PECPDB,进而求出x和y的值,从而求出P的坐标;(3)存在,假设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QCO,QOA和QAB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有条件可知:要使QOA与QAB相似,只能QAO=BAQ=90,即QAx轴;要使QOA与OQC相似,只能QCO=90或OQC=90;再分别讨论求出满足题意Q的坐标即可解答:解:(1)令y=0,即y=x2

34、(b+1)x+=0,解得:x=1或b,b是实数且b2,点A位于点B的左侧,点B的坐标为(b,0),令x=0,解得:y=,点C的坐标为(0,),故答案为:(b,0),(0,);(2)存在,假设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四边形PCOB的面积等于2b,且PBC是以点P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设点P的坐标为(x,y),连接OP则S四边形POCB=SPCO+SPOB=x+by=2b,x+4y=16过P作PDx轴,PEy轴,垂足分别为D、E,PEO=EOD=ODP=90四边形PEOD是矩形EPO=90EPC=DPBPECPDB,PE=PD,即x=y由解得由PECPDB得EC=DB,即=b,解得b=2符合题意P

35、的坐标为(,);(3)假设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QCO,QOA和QAB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QAB=AOQ+AQO,QABAOQ,QABAQO要使QOA与QAB相似,只能QAO=BAQ=90,即QAx轴b2,ABOA,Q0AABQ只能AOQ=AQB此时OQB=90,由QAx轴知QAy轴COQ=OQA要使QOA与OQC相似,只能QCO=90或OQC=90(I)当OCQ=90时,CQOQOAAQ=CO=由AQ=AQ2=OAAB得:()2=b1解得:b=84b2,b=8+4点Q的坐标是(1,2+)(II)当OQC=90时,QCOQOA,=,即OQ2=OCAQ又OQ2=OAOB,OCAQ=OAOB即AQ=1b解得:AQ=4,此时b=172符合题意,点Q的坐标是(1,4)综上可知,存在点Q(1,2+)或Q(1,4),使得QCO,QOA和QAB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同时还让学生探究存在性问题,对待问题要思考全面,学会分类讨论的思想17 / 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