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一鲁教版知识精讲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7745025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一鲁教版知识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一鲁教版知识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一鲁教版知识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一鲁教版知识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一鲁教版知识精讲(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二化学化学实验专题一鲁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化学实验专题一二. 教学目的:1、认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2、了解高考实验命题特点3、初步了解备考策略三. 教学重点、难点:高考实验命题特点四. 知识分析:化学实验专题一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一、近年来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研究是研究化学的主要方法。化学实验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化学实验部分在高考题中所占的分值呈越来越大之势。从某种程度上说,抓住了实验就抓住了整个考试。研究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对化学实验的复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2006年全国

2、各省市高考对实验内容的考查情况统计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考命题的形式已经逐渐从统一化命题走向多省市的自主化命题,命题的范围也逐渐从单一科目的知识考查走向综合科目知识的考查。下面选取一些典型试卷,就200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对实验内容的考查情况进行简单统计。2006年全国各省市高考对实验内容的考查情况统计表卷型题号分值合计占化学部分的百分数考查的知识点理科综合全国卷I281513.9%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理科综合全国卷II12、262119.4%胶体的性质、乙酸乙脂的制取理科综合北京卷7、8、262220.4%仪器的清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实验现象的解释、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理科综合天

3、津卷26、282321.3%胶体的制备、离子的检验、高纯硅的制备理科综合四川卷261816.7%从海带中提取碘理科综合重庆卷6、13、262422.2%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和提纯上海单科化学11、18、21、26、273523.3%描述实验现象、仪器的使用、离子的检验、探究反应产物的成分、由环己醇制备环己烯、由蛇纹石制备碱式碳酸镁等广东单科化学7、18、20、21、223724.7%除杂、物质的检验、实验现象的判断、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气体的制备、阿伏加德罗定律的验证、阻燃型的制备等江苏单科化学4、11、17、183020%分离混合物的常用方法、中和

4、滴定、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清洗、试剂的保存、硫酸铝晶体的制备、苯甲醛的制备等 2、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命题特点 2006年高考化学实验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考查的侧重点仍然是基础和能力,主要包括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洗涤等)、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制备(包括气体物质的制备、固体物质的制备、有机物的制备等)、实验方案设计与定量实验、实验安全等。而且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基本上是综合考查,而不是对某个知识点的单一考查。(1)试题源于课本 分析上表和前几年的高考试题都可以看出,几乎每道实验试题都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相应的出处,取材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

5、这种命题方式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提示我们要重视基础,重视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2)命题突出基础高考化学实验命题,是基础与创新并举,不论试题要求怎样变化,实验试题考查的内容仍将强调基础,虽然近年来的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具有形式新、反应装置新、化学反应新、设问角度新题目立意高、隐蔽性强等特点,但从答题的内容看,回答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仍然属于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大多源于中学化学教材,很好地体现了基础性。如2006年江苏化学卷的18题,实验室由甲苯氧化制取苯甲醛,实验原理是通过信息给出的新知识,但要求回答的都是有关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面的常规问题。(3)取材联系实际重视STSE(科学、

6、技术、社会、环境)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近年来高考的化学实验试题特别关注化学与STSE的关系。此类试题往往从以下角度来选材命题:以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可能的课题作为背景,如食品检验、假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空气中某污染物的测定、胃药中碳酸盐、氢氧化铝含量的测定,等等;选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来代替化学仪器或药品来进行家庭实验;对某个具有一定生活或社会意义的实验进行有目的的实验设计等。这类试题的测试内容涉及药品的选取、装置的设计、实验现象的描述、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实验的实施步骤等,试题能很好地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4)考查实验能力在考查实验能力时侧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7、的考查,是高考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然而,鉴于高考采用笔试的形式,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进行。在日常的学习中,如果学生不做实验,只是教师“说实验”或用各种实验题来对付高考,学生很难会注意到实验细节,能否处理好实验细节问题与平时实验训练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考查实验操作细节已成为间接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一种新形式。如:2001年理综卷检查简易启普发生器的气密性时是否注意到弹簧夹;2001年理综卷分液漏斗中水层判断的实验操作;2002年理综卷引发水上喷形成喷泉的操作;2003年理综卷硫酸亚铁溶液的配制;2004年广东化学卷组装NO的收集装置;2005年江苏化学卷测定乙醇分子结构的实验

8、关键;2006年广东化学卷实现在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HCl气体的操作。 考查实验能力还表现在高考的化学实验试题都特别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考查,这样使一道实验题就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层面上,更具有了为高考选拔优秀考生的功能。开放型实验题是高考实验命题的新亮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未来几年高考化学实验的考查趋势 未来几年高考化学试题仍然会加大对实验的考查力度,更加注重对审题能力的考查,突出学科特点。从考查的内容看,仍然会涉及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检验与鉴别、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安全问题等,更加突出对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而且经常以综合

9、实验题的形式出现,同时会与元素化合物、化学概念和理论等知识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在各种形式的实验试题中,性质实验方案设计或情景实验问题出现的几率较大,但在测试内容方面有着共性的东西,一般都是分析相关的问题,提出见解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仪器装置;评价实验方法或解释实验的原理等环节。试题情景的新颖性、设置问题的综合性、解决问题的创新性是这几年综合实验试题的特点。综合实验试题将继承实验试题的一贯设计思想:突出能力立意,综合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今后综合实验试题会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根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分析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处理实验中的信息和数据,描述

10、实验现象。(2)结合相关知识,联系题给信息、联系实际的实验方案设计。 (3)源于教材的实验重组题,这种题的立意往往具有创新性。实验综合题的共性也将继续体现在今后的命题中,如选择装置、仪器,选择实验方法、顺序(操作和连接),解决相关问题,解释实验的道理,评价实验的方案,等等。三、高考化学实验复习备考策略 1、回归课本,狠抓基础知识 纵观这几年的化学高考实验试题,处处都有课本实验的影子,这些实验可以说均为立足于课本的实验,要么源于课本中的学生实验,要么源于课本中的演示实验,要么就是将课本中有关某物质的制备或性质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验。在复习中,我们应该多看初三及高一课本中学生实验部分的化学实验基本操

11、作知识(基本仪器的使用及化学实验的基本常识)。多看课本后面的学生实验;还要掌握有机实验的基本要求及特点。此外还要关注课本中的所有演示实验。在看书的同时,要注重对每一点实验知识都要加以充分的思考和理解。如理解仪器的使用,包括仪器的常规使用方法和特殊使用方法,理解每一个实验装置的安装原理,反应原理、现象及描述,等等。对于课本后面的实验习题,在复习时也要认真对待,每一册书后面都有的实验习题通常是一些验证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还有一些物质的鉴别实验,其实都很符合高考实验的要求。如第一册、第二册的实验习题中都有不少物质的鉴别实验及除杂实验。第三册实验习题中的用pH试纸检验物质的酸碱性并说明理由等,这些实验

12、都与高考实验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若复习中能好好设计方案、认真书写步骤,则对解答高考实验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2、归纳对比,掌握仪器用途 根据实验的目的要求,合理选择实验用品(仪器和药品)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前提。要正确选择实验用品,首先必须明确实验仪器的用途,因此在实验复习过程中要重视仪器装置的用途的复习。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有不少实验都会用到同一种仪器。复习时,如果能把使用同一仪器的多个实验放在一起,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其中的道理,就能较好地掌握该种仪器的用途。例如,在测定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实验、制取乙烯的实验、制取硝基苯的实验,石油的分馏实验中都要用到温度计,但由于要测定温度的物质或环境不同,因此

13、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也不同。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在一些实验过程中可能多次用到同一仪器或装置,由于该仪器或装置处于不同的实验阶段和位置,其作用也可能各有不同,复习过程中也应该对它们依次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做到系统掌握。例如,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有三次用到玻璃棒,对玻璃棒所起的不同作用要对比分析。 3、挖掘研究,规范实验操作 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顺利进行化学实验的可靠保证,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对实验操作的复习,应该结合具体的实验,努力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认识: (1)对操作原理的认识(解决实验操作的理论依据问题) (2)对操作方法的认识(解决如何操作的问题)。 (3)对

14、操作目的的认识(解决为何要安排这样的操作问题)。 (4)对错误操作造成后果的认识(解决为何要这样操作的问题)。 只有按照这四个角度对实验操作进行挖掘和研究,才能深入领会实验操作的实质和内涵。例如,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实验过程中,必须掌握: 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胶头滴管应该如何操作(胶头滴管要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再挤压乳胶头); 为什么要这样操作(避免胶头滴管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接触而溶有氧气); 不这样做会产生怎样的后果(由于滴入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促使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沉淀氧化变质)。 4、规范细致,总结解题原则纵观历届

15、高考,因为审题、书写等方面存在问题而导致答题失误,白白丢失大量分数的情况比比皆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养成规范细致的作风、积累解题的经验、总结解题的原则是至关重要的。解化学题的基本原则是:看(细);想一(密);写(全)。看得细就是要求学生看题仔细,不要错看、漏看,对看不懂的题应该反复看几遍,整体来审视题目,并且找出题中给予的关键信息。想得密就是要求考生思维严密,如集气瓶加一根插入底部的直角导管组成的实验装置,一般考生都认为该装置用于气体的收集,至于什么样的气体可以用该装置收集,问答都是不全面的,多数考生说只要所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就可以了。其实应该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可以收集;密

16、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可以收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气体可以收集。写得全就是要求考生书写答案要完整、全面。如浓、饱和溶液等,这些加点的字在实验填空题中考生很容易遗漏,或不重视这些关键字的书写,结果造成答案的不完整。新的高考模式对传统的知识格局和复习策略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只要我们不断地深化研究,认清形势,把握方向,抓住主体,重基础,求创新,采取积极的态度和合理的复习形式,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绩。【典型例题】(06年部分地区高考实验题)例1、(北京)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酒精清洗沾到皮肤上的苯酚 B. 用氨水清洗试管壁附着的银镜 C. 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 D. 用冷凝的方法从氨气

17、、氮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氨解析:苯酚有毒但难溶于水易溶于酒精,沾到皮肤上用酒精冲洗是正确的;银与氨水根本无法反应,B错误;油脂皂化反应后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及丙三醇等,用盐析的方法可以使高级脂肪酸盐胶体聚沉;在氨气、氮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中氨气沸点底,冷凝后易液化分离。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基础知识,比较简单但很具体、细致。例2、(广东)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 )A. 少量明矾溶液加入到过量NaOH溶液中B. 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C. 少量Na2O2固体加入到过量NaHSO3溶液中D. 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少量Fe2(SO4)3稀溶液解析:少量明

18、矾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Al(OH)4,溶液始终无色;FeCl3与KI反应生成I2,遇淀粉变蓝;Na2O2将NaHSO3氧化成Na2SO4,溶液始终无色;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少量Fe2(SO4)3稀溶液,不发生反应,无颜色变化。答案:B点评: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反应规律,弄清题目涉及的反应产物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例3、(江苏)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B. 配制FeCl3溶液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Fe和盐酸 C. 用稀盐酸洗涤盛放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D. Na2CO3溶液保存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解析:滴定用的锥形瓶只能用蒸馏水洗涤,如果用

19、待测液润洗会带来误差;配制FeCl3溶液加入Fe会使Fe3+还原为Fe2,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会产生少量的CaCO3 ,可以用盐酸洗涤除去,C正确;纯碱液显碱性。可以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产生矿物胶Na2SiO3,易使玻璃塞与瓶口粘连。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仪器洗涤、试剂配制和保存等基本实验知识。例4、(全国)可用下列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1)试管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和操作是_。(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爆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_。(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_。 _。(4)试管中有饱和碳酸钠

20、溶液,其作用是_。(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_。解析:本题考查的相关知识分别有;(1)浓硫酸的密度大且溶解放热。(2)防止液体爆沸的有效方法是加入碎磁片。(3)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应注意联系平衡移动原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4)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很多,如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与杂质乙酸反应;吸收乙醇等等,要回答出要点。(5)乙酸乙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答案:(1)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加冰醋酸。(2)在试管a中加入几粒碎磁片(或沸石)。 (3)加快反应 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 (4)吸收蒸出的少量酸性物质和乙醇。 (5)b中的

21、液体分层,上层是透明的油状液体。点评:本题考查酯化反应实验的基本操作,设置的问题都比较基本,回答问题要注意表述清楚、全面。【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生活小常识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 用四氯化碳擦去圆珠笔的油渍 C. 用糯米和酒曲自制甜酒 D. 用75%的酒精进行皮肤消毒2、随着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的蓬勃发展,淡水供应危机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海水约占地球现有总水量的97%.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的重要研究方向,若实现海水淡化来供应饮用水,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 加入明矾,使海水的盐分沉淀淡化 B. 利用太阳能,使海水蒸馏

22、淡化 C. 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 D. 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使海水淡化3、下列各组中各物质既能共存,又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 H2. HCl. SO2 B. H2S. SO2 O2 C. NO . SO2 . O2 D. H2Se . NH3 . Cl24 在氯水 浓盐酸 活性炭 漂白粉 双氧水 二氧化硫等六种物质中,能使品红溶液退色的是( ) A. B. C. D. 5、下列物质相互反应能产生可燃性气体的是( ) 炭块投入浓硝酸中 铁片投入稀硫酸中 过氧化钠投入水中 电石投入食盐中 A. B. C. D. 6、下列物质的制备合理的是( ) 硫化铝:将氯化铝溶液

23、与硫化钾溶液混合后过滤 氯化亚铁: 过量的铁与氯气加热反应 硫酸亚铁:铁先在氧气中燃烧,其产物再与硫酸反应 硫酸铜:铜先氧化成氧化铜,再与硫酸反应 硫化铜:将铜丝与硫蒸气直接反应 A. B. C. D. 全部7、在实验中,下列处理方法不会导致空气污染的是( ) A. 用稀盐酸处理盛过石灰水的试剂瓶 B. 用乙醇浸泡试管中少量的酚醛树脂 C. 用浓盐酸处理试管中的KMnO4固体 D. 将Fe(NO3)2和稀硫酸同时倒入废液缸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烧杯、坩埚、试管、锥形瓶都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B. 乙烯、硝基苯和酚醛树脂等的制取及石油的分馏都必须使用温度计 C. 银镜反应、淀粉的水

24、解、乙酸乙酯的水解都必须用水浴加热 D. 石油的分馏、酚醛树脂和溴苯的制取都有起冷凝作用的装置9、用某种仪器量取液体体积时,平视时读数为nmL,仰视时读数为xmL,俯视时读数为ymL,若xny,则所用的仪器可能是( )A. 量筒 B. 容量瓶 C. 滴定管 D以上均不对10、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NaCl、NaBr、NaI、NaOH、Na2CO3、NaSCN、H2S、AgNO3、C6H5OH九种溶液,该试剂是( ) A. 硫酸 B. 氨水 C. 氯化铁 D. 盐酸二、填空题11、实验室制乙烯气体:所需原料是_;原料的最佳配比是_;浓硫酸的作用是_;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温度计的位置是_;反应一段

25、时间后,溶液变黑的原因是_;收集到的乙烯气体中混有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主要是_; 如何除去它_.12、实验室里应怎样保存下列试剂? (从试剂瓶、瓶塞、试剂瓶的颜色,所盛的介质入手) 金属钾_; 水玻璃_; 硝酸银溶液_; 氢氟酸_. 下面a-e 是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几种定量仪器: A. 量筒 B. 容量瓶 C. 滴定管 D. 托盘天平 e 温度计 其中标出仪器使用温度的是_(填写编号);用以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是_(填写编号). 13、用正确的试剂净化下列气体,括号中是杂质 。 Cl2 (HCl)_; H2 (HCl)_; CO2 (SO2) _; N2 (O2) _; H2S (H2O)_.三

26、、计算题14、氯化亚铜(Cu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的CuCl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为CuCl的质量分数大于96.5% 。工业上常通过下列反应制备CuCl :2CuSO4+ Na2SO3 + 2 NaCl + Na2CO3 = 2 CuCl + 3 Na2SO4 + CO2 CuCl制备过程中需要配制质量分数为20.0% 的CuSO4溶液,试计算配制该溶液所需的CuSO45H2O与H2O的质量之比。 准确称取所制备的0.2500g CuCl样品置于一定量的0.5molL-1 FeCl3 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水20mL,用0.1000molL-1 Ce(SO4)2溶液滴定到终

27、点,消耗24.60mL Ce(SO4)2溶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CuCl=Fe 2+Cu2+Cl ,Ce4+ + Fe 2+ = Fe 3+ + Ce3+ 通过计算说明上述样品中CuCl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标准。 【试题答案】一、1、B 2、A 3、A 4、D 5、B 6、A 7、AB 8、CD 9、C 10、C二、11、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无水乙醇和浓硫酸的体积比为1:3;催化剂和脱水剂;防止爆沸;温度剂的水银球浸没于反应液面以下;浓硫酸将乙醇碳化;SO2;通入NaOH溶液。 12、(1)无色广口瓶、橡皮塞、煤油中 无色细口瓶、橡皮塞 棕色细口瓶 塑料瓶 (2)A. B. C. c 13、 饱和食盐水 NaOH溶液 饱和NaHCO3溶液 灼热的铜网 P2O5(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三、14、(1)5:11 (2)CuCl%为97.92%,符合标准。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