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文言文知识重点必考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7646003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陋室铭文言文知识重点必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陋室铭文言文知识重点必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陋室铭文言文知识重点必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陋室铭文言文知识重点必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文言文知识重点必考(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陋室铭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世称宾客,著有宾客集,有诗豪的美誉(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白。本文选自全唐文,我们学过他的诗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陋室,室名,意思为简陋,借陋室立意,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戒备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用韵,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铭压的是ing,有:灵、馨、琴、经、形、亭等。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鼓励鞭策自己,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学而不思则

2、罔,思而不学则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读音铭(mng) 案牍(d) 鸿儒(hng r调(tio素琴馨(*n) 亵(*i)玩隐逸(yn y) 周敦頣(dn y)蕃(fn) 擢(zhu) 苔 (ti)痕二、多音字1.蔓 2.鲜3.鲜 4.蕃三、形似字 1. 2. 3. 4. 5. 6.四、一词多义1.名2.是3.之五、古今异义1.惟吾德馨。馨:2.无案牍之劳形。形:3.无丝竹之乱耳。丝竹:4.谈笑有鸿儒。鸿:5.亭亭净植。植:六、词类活用1.有仙则名。名:名词作动词,知名,闻名,变得有名。2.有龙则灵。灵: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灵异的水。3.惟吾德馨。馨:名词作形容词,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4

3、.不蔓不枝。蔓:名词作动词,生长枝蔓。5.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6.无丝竹之乱耳。乱: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7.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七、对联1琴棋书画般般皆雅致 2志雅趣雅陋室雅春夏秋冬季季有闲情才高艺高品德高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 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八、成语和名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闲。九、特殊句式 1.倒装句: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有何陋之。 2.判断句:者也,表示判断。予

4、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3.被动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被污染。十、本文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偶、比喻、类比和比兴。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拟人。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对偶。4.诸庐,西蜀子云亭。类比。5.孔子云:何陋之有?。引用。十一、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为名山了;水不一定要深,有蛟龙就成为灵异的水了。灵:灵验,神奇。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子,只要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

5、。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文】:谈笑、来往都是学识渊博的人,没有知识浅薄的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译文】:这里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浏览佛经。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佛经。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文】:没有奏乐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丝:本指琴瑟、箫管等弦乐器,这里代指奏乐的声音。竹:本指管乐器。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案

6、牍:官府公文。形:形体、身体。劳:使感到劳累。乱:使受到扰乱。7.何陋之有。【译文】: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8.诸庐,西蜀子云亭。【译文】:有诸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这句话是说,诸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但因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们的景仰。,郡名,诸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西蜀,现在的。子云,指扬雄,西汉文学家。十二、重点诗句1.本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全文中画龙点睛或唯一散句的语句是:孔子云:何陋之有?4.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语句是:水不在深,有龙则

7、灵。5.写陋室环境,突出风光之雅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由此可知其环境特点是:恬静雅致。文中描写室景物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文中描写室外景物的语句是:草色入帘青。6.写室中之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由此可知室主人也是一位:鸿儒。用一成语概括室中情景:谈笑风生。7.写室中之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由此可知室主人高雅脱俗的情致。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由此可知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之情。8.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表达了陋室主

8、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无案牍之劳形。9.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0.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语句是:诸庐,西蜀子云亭。11.用比喻赞美陋室的语句是:诸庐,西蜀子云亭。十三、阅读理解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运用了对偶、比喻、类比和比兴的表现手法。以山、水引出陋室,以仙、龙引出德馨,说明陋室也具有灵、名的特点。2. 仙和龙比喻什么?本文主旨句是什么?该句在全文中起何作用?答: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陋室两字扣题,德馨一词统领全篇,这句话写

9、出了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能概括出全文大意的词语是:德馨。3.请谈谈你对本文开篇的看法?答:本文开篇连用两个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并立意于惟吾德馨,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以仙和龙暗喻品德高尚的人,又是事物的类比,表示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发生。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对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立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提高,完善的开展。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陋室?突出陋室怎样的特点?答:从居住环境、交往人物和日

10、常生活这三个方面来描写陋室。突出了陋室环境清幽典雅风光雅,交往人物博学儒雅交往雅和生活情趣高雅情趣雅的特点。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之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致和情怀?写作角度有何不同?答:表现了作者高雅、超凡脱俗的情致以及不受世俗羁绊、安闲适意的情怀。前句从正面说,是实写,表现是主人的沉着雅静;后句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调素琴照应无丝竹之乱耳,阅金经照应无案牍之劳形。7.作者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表现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作者对官僚们的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对官府公事的厌倦。8.作者为什么

11、要写诸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诸亮是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著名政治家。雄是西汉的文学家。他们都是古代的名贤。在这里用他们的居住之地诸庐和子云亭作类比,说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暗示陋室不陋。9.文中有两处用了实写和虚写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是哪两处?答:实写:谈笑有鸿儒;虚写:往来无白丁。实写:可以调琴素,阅金经;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0.文章结尾提出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有什么作用?答:诸亮深居茅庐,但才高德昭,雄才学超世,其居何陋之有。作者用这两位先贤自比,说明只要德馨,所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这是类比的方法。引用孔子的一句话,用反问的形式照应了前面

12、的斯是陋室,准确地点明了全文主旨,隐含作者以君子自居之意,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什么修辞手法?上和入有什么好处?答:对偶、拟人。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12.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语句是哪句?有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答:诸庐,西蜀子云亭。运用了类比的写作手法。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沉,说明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13.作者在文中以仙人蛟龙自况,更以孔子、诸亮、子云等古代名贤自比,这种毫不自谦的思想是否让人觉得有些自以为是、不可一世?答:不会的。作者的这种自比,并非狂妄自大,实

13、是自勉自励,是要求自己交往纯粹,志趣高雅,品质高洁,要以古代名贤为典范,去追求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立身处世就要有这种自知自勉的精神。14作者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否赞赏?答:作者持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赞赏15.举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陋室不陋的例子。答:历史上有杜甫草堂,现代有钱钟书的书斋。16.本文描写陋室环境清净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答:喜欢。因为这样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安康和思想品质有极大影响。17本文作者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答:正直、善良、上进的朋友。因为这样的朋友对我们的成长有益。17.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

14、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18.文中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意思,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答: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肮脏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而不觉其陋。19.作者做此铭主要说明自己的抱负和情操,也流露出挖苦现实的意味。你能看出当时的现实是怎样的吗?答:官僚士大夫阶层思想庸俗、颓废,居豪宅,寻欢乐。20请为本文对陋室的描写沉着或写法上写一段评注性文字。答: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以风光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描写处处紧

15、扣惟吾德馨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尾何陋之有目。21.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本文表达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来看,作者的思想是积极的;从他独善其身,避而不和庸俗的官僚往来,使自己与污浊的社会隔离开来等做法来看,又是消极的。22.以下对文章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 D.文章举诸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十四、学习拓展:1.本文是一篇骈文,多用对偶句,请你根据对本文的理解,拟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表达你对本文的看法。答:人雅无须室大;品正不在官高。2.找出本文你最喜欢的骈句和散句。答:骈句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诸庐,西蜀子云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散句有:孔子云:何陋之有?.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