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资料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87609383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5.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细目一:癫痫一、概念癫病是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阵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反复发作的特点。癫痫与中医学的“痫证”相类似,可归属于“癫痫”、“羊痫风”等范畴。二、西医病因、发病机制1 病因( 1 )遗传因素。(2)脑部疾病 包括颅内感染,如多种脑炎、脑囊虫病等。脑的发育畸形、脑积水 等。脑血管病。颅内肿瘤。中毒性脑病。脑外伤,包括产伤、出血等。2 .影响发作的因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3 .发病机制脑内抑制性机制减弱;兴奋性突触机制增强;内源性神经元爆发放电。三、中医病因病机1 .病因先天因素;后天所伤。2 病机本病病位在脑,脏腑功能失

2、调,风痰、瘀血蒙蔽清窍,扰乱神明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四、临床表现( 一)部分性发作1 单纯部分性发作痫性发作的起始症状常提示痫性灶在对侧脑部,发作时程较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意识保持清醒不失去知觉。可分为四种类型:部分性运动性发作;体觉性发作或特殊性感觉发作;自主神经发作;精神性发作。2复杂部分性发作 以意识障碍与精神症状为突出表现。主要特征是在意识障碍为背景的基础上,出现错觉、幻觉等精神症状以及自动症等,如起立徘徊、吞咽咀嚼等发作。一般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事后对其行为不能记忆。3. 单纯或复杂性发作继发为全面性强直一阵茬发作部分性发作都可转为全身性生作,病人意识丧失,全身强直一阵挛,症状与原发性

3、全身性发作相同。( 二 ) 全面性发作1 .强直一阵挛发作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GTCS)以往称大发作,以意识丧失和全身对称性抽搐为特征。 强直期: 突然意识丧失, 跌倒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 喉部痉挛 , 发出叫声 , 约持续1020秒后,肢端出现细微的震颤。阵挛期:震颤幅度增大并延及全身成为间歇性痉挛,约持续0.5l分钟,最后一次强烈阵挛后,抽搐突然终止,肌肉松弛。在以上两期中,可见心率加快,血压增高,汗液、唾液和支气管分泌物增多等自主神经征象。惊厥后期:呼吸首先恢复,心率、血压、瞳孔等恢复正常,意识恢复。自发作开始到意识恢复约历时510分钟,清醒后常感到头昏、无力、对抽搐全无记忆。2 .强

4、直性发作突然发生的肢体或躯干强直收缩,其后不出现阵挛期,时间较GTCSSSo3 肌阵挛发作 呈突然短暂的快速的某一肌肉或肌肉群收缩。4失神发作(1)典型失神发作通常称小发彳见于514岁的儿童。表现为意识短暂丧失,失去知觉。突然动作中断,双目凝视,手中物件掉落,一般持续3 15 秒,事后对发作全无记忆。发作终止立即清醒。(2) 不典型失神发作 意识障碍发生及休止缓慢, 但肌张力改变较明显。5无张力性发作表现为部分或全身肌肉张力的突然丧失而跌倒地上,但不发生肌肉的强直性收缩 , 持续 l-3 秒钟,并很快恢复正常,可有短暂意识丧失。 EEG 示多棘一 慢波或低电位快活动。(三 ) 癫痫持续状态癫痫

5、持续状态是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 分钟以上 , 或连续多次发作、 发作期间意识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至正常水平。 病人始终处于昏迷状态, 随反复发怍而间歇期越来越短, 体温升高,昏迷加深。如不及时采取紧急措施终止发作, 病人将因衰竭而死亡。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新要点1. 癫痫的临床诊断主要根据癫痫患者的发作病史,特别是可靠目击者所提供的详细的发作过程和表现,辅以脑电图痫性放电即可诊断,2. 脑电图是诊断癫痫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检查方法, 40一50癫痫病人在发作间歇期的首次EEG检查可见棘波、尖波或棘一慢、尖一慢波等痫性放电波形。癫痫发作患者出现局限性痫样放电提示局限性癫痫 , 普遍性痫样放电提

6、示全身性癫痫。3. 神经影像学检查可确定脑结构性异常或损害,(二)鉴别诊断1. 晕厥 因全脑短暂缺血引起意识丧失和跌倒。 发病前常先有头晕、 心慌、 黑朦等症状。可有见血、直立、排尿等诱因。清醒后常有肢体发冷、乏力等, 平卧后可逐渐恢复。2. 偏头痛 可出现视觉异常的先兆表现或伴有运动、 感觉功能的短暂缺失, 易与局限性癫痫相混淆;偏头痛的先兆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头痛发作时常伴恶心呕吐,EEG正常。六、西医治疗(一) 药物治疗1 . 药物控制(1)药物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发作类型。GTCS首选药物为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失神发作首选乙琥胺或丙戊酸钠, 其次为氯硝西泮( 氯硝安定 ) ; 单纯部分性发作

7、者首选卡马西平,其次为苯妥英钠、扑痫酮、苯巴比妥;儿童肌阵孪发作首选丙戊酸钠, 其次为乙琥胺或氯硝 西泮。2 2) 用药原则 根据发作类型选择药物; 口服药量均自常量低限开始, 逐渐调整至能控制发作而又不出现严重毒、 副反应为宜; 单个药物治疗数周无效或病人不能耐受, 应 考虑更换药物或与他药合并治疗, 但需注意更换新药时不可骤停原药; 特发性癫痫在控制 发作l2年后,非特发性癫痫在控制35年后才减量或停药,部分患者终身服药。3 .癫痫持续状态的处理地西泮(安定)为首选药物。苯妥英钠。苯巴比妥钠 (鲁米那)肌注。异戊巴比妥钠。对症处理。(二) 神经外科治疗主要掌握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七、中医辨证

8、论治1. 风痰上扰证证侯:发则突然跌仆,目睛上视,口吐白沫,手足抽搐,喉闻痰鸣,舌苔白腻,脉弦滑。治法:涤痰熄风,开窍定痫。方药:定痫丸。2痰热内扰证证候:发作时卒然仆倒 , 不省人事 , 四肢抽搐, 口中有声 , 口吐白沫, 烦躁不安,气高息粗,痰鸣辘辘, 口臭,便干,舌暗红,苔黄腻, 脉弦滑。治法:清热化痰熄风定痫 .方药:黄连温胆汤。3. 肝郁痰火证证候:平素性情急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时吐痰涎,大便秘结,发作则昏仆抽搐,口吐涎沫,舌红苔黄,脉弦滑数。治法:清肝污火,化痰熄风。方药: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4. 瘀阻清窍证证候:发则卒然昏仆、抽搐、或单见口角、眼角、肢体抽搐,颜面口唇青紫,

9、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沉弦。治法:活血化瘀,通络熄风。方药:通窍活血汤。5. 脾虚痰湿证证候:痫病日久,神疲乏力,眩晕时作,面色不华,胸闷痰多,或恶心欲呕,纳少便搪,舌淡胖,苔白腻,脉濡弱。治法:健脾和胃,化痰熄风。方药:醒脾汤。6肝肾阴虚证证候:痫病久发,头晕目眩,两目干涩,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治法:补益肝肾,育阴熄风。方药:左归丸。细目二:急性脑血管病一、概念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 是指急性起病 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急性脑血管病按其病理性质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 前者常见的疾病包括脑梗死(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梗死等)

10、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后者多见的则有脑出血、蛛同膜下腔出血等。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 , 许多因素与脑卒中的发生及发展有密切关系, 但又与脑卒中发病机理无直接因果关系 , 故不能确定为病因 , 这些因素为: 高血压和低血压、 心脏病、 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卒中史、 吸烟、 高脂血症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如体力活动减少、 超重、饮食习惯 (高摄盐量及肉类、 动物油的高摄入等 ) 、 感染等均可增加人群脑卒中的危险性都与脑卒中的发生呈正相关, 控制和有效干预这些园素 即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此 外还存在一些无法于预的危险因素如高龄、性别、种族、气候、卒中家族史等。、西医病因病理

11、及发病机制( 一 ) 病因1 血管壁病变最常见的是动脉硬化,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动脉硬化两种。此外,还有动脉炎、先天血管异常、血管损伤、恶性肿瘤、药物等所致的血管病损。2 心脏病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如高血压、 低血压或血压的急骤波动、 各种心脏疾患致心功能障碍等。3 血液成分改变及血液流变学异常(1) 血液黏稠度增高 如高黏血症、脱水、红细胞增多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等。(2) 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应用抗凝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4. 其他(1 )血管外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大血管附近病变如颈椎病、肿瘤等压迫致脑供血不足。(2) 授外形成的各种栓子如脂防栓子、空气栓子等进入脑血循环

12、。(二) 发病机理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某一区域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功能发生短暂的障碍。2脑血栓形成脑动脉在内膜病变基础上形成血栓,致使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流受阻,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并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3. 脑栓塞固态、液态、气体的栓子流人脑动脉或供应脑的颈动脉,造成血流阻塞产生的脑梗死。脑栓塞的栓子来源可分为心源性、非心源陛,来源不明性三类,4. 脑出血非外伤性实质性的出血。5.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底部和表面的血管发生病变, 破裂而使血液直接流人蛛网膜下腔时,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后 , 血液穿破脑组织进入脑室的称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损伤引起的称损伤性蛛网膜下腔出

13、血。三、中医病因病机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归属于中医学“中风”病的范畴,另有少数表现可与中医“真头痛”、“眩晕”证有关。1 .病因 积损正衰;劳倦内伤;饮食不节;情志所伤;正虚邪中。2 . 病机 病位: 病位在脑, 与心、 肾、 肝、 脾密切相关。 病机归纳: 虚( 阴虚、 气虚 )、 火(肝火、心火) 、风(肝风、外风) 、痰 (风痰、湿痰) 、气 (气逆 ) 、血 (血瘀 ) 六端,其中以肝肾阴虚、气血衰步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病性:本虚标实、上 盛下虚。基本病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四、临床表现(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发病突然,迅速出

14、现局限性神经功能或视网膜功能障碍,持续时问短暂,常为数分钟至数小时,最长不超过24 小时,不留神经功能缺损,常反复发作。1颈内动脉系统TlA 主要表现为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对侧感觉障碍,失语,一过性黑蒙等。2椎一基底动脉系统TlA 典型表现为突发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大脑后动脉栓塞可表现为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遗忘症;脑干、小脑受累可出现复视、共济失调、眼球震 颤、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及交叉瘫痪等表现。(二) 脑血栓形成1. 一般特点 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以中老年人多见,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约25病例病前有TIA 前驱症状。大多数病人意识清楚,严重病例

15、可有意识障碍,甚至脑疝形成,进而死亡。2. 不同动脉闭塞的症状和体征(1) 颈内动脉闭塞可出现病灶侧单眼一过性黑礞,或病灶侧 Horner 征这一特征性病变:颈动脉搏动减弱,眼或颈部收缩期血管杂音; 常见症状有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 盲等。(2) 大脑中动脉闭塞 出现典型的“三偏”症状,主侧半球病变常伴失语。重症可产生 意识障碍。( 3)大脑前动脉闭塞病变对侧偏瘫,以下肢为主,可有精神症状和嗅觉障碍,也可有 尿失禁等。(4) 大脑后动脉闭塞 比较少见。(5) 椎一基底动脉闭塞椎一基底动脉闭塞表现极其复杂多样, 可出现眩晕、 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交叉性运动和感觉障碍、瞳孔变化、眼球

16、震颤等。 三) 脑栓塞1.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2. 50 一 60患者起病时有轻度意识障碍。3. 局限性神经缺失症状与栓塞动脉供血医的功能相对应。约45 脑栓塞累及大脑中动脉主干及其分支, 出现失语、偏瘫、单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局限性癫痫发作等。4. 大多数病人有栓子来源的原发疾病, 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心内膜炎等。 四) 四) 脑出血发病年龄常在 50-70 岁, 多数有高血压史, 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多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急性期常见的主要表现有头痛、头晕、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等。 发病时常有显著的血压升高, 一般在 180 110m

17、Hg(23.9 14. 9kPa) 以上, 体温升高。临床上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可分以下几型1基底节区 ( 内囊区 ) 出血 占全部脑出血的70,其中壳接出血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的 60,丘脑出血占全部的10。 五) 1 ) 壳核出血表现为突发病灶对侧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 双眼球同病灶对侧同向凝视不能,主侧半球可有失语、失用。 六) 2 ) 丘脑出血 急性起病,95在数小时内达高峰。突发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 ( 表现为上视障碍 或凝视鼻尖) , 但其上下肢瘫痪为均等, 深浅感觉障碍以深感觉障碍明显;意识障碍多见且较重,出血波及下丘脑或破人第三脑室可出现昏谜加深瞳孔缩小,去皮质

18、强直等; 累及丘脑中间腹侧棱可出现运动性震颤, 帕金森综合征; 累受优势侧丘脑可有丘脑性失语;可伴有情感改变,视听幻觉及定向、记忆障碍。(3) 尾状核头出血较少见,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相似,仅有脑膜刺激征而无明显瘫痪,可有对侧中枢性面舌瘫。2. 脑叶出血又称皮质下白质出血。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脑膜刺激征为主,也可出现各脑叶的局灶症,如单瘫、偏盲、失语等抽搐较其他部位出血常见,昏迷较少见部分病例缺乏脑叶的定位症状。出血以顶叶最常见,其次为颞叶、枕叶、额叶,也可有多发脑叶出血。3. 脑桥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 8%10%。轻症或早期检查时可发现单侧脑桥损害的体征, 如出血侧的面神经和外展

19、神经麻痹及对侧肢体弛缓性偏瘫( 交叉性瘫痪 ) , 头和双眼凝视瘫痪侧。重症脑桥出血多很快波及对侧,患者迅速出现昏迷、四肢瘫痪,大多呈弛缓性,少数呈去大脑强直,双侧病理征阳性, 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 但对光反射存在;持续高热,明显呼吸障碍,跟球浮动,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等。病情迅速恶化,多数在2448小时死亡。4. 小脑出血 约占脑出血的10。好发于一侧半球齿状核部位。多数表现为突发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头痛,一侧肢体共济失调而无明显瘫痪,可有眼球震颤,一侧周围性面瘫,但无肢体瘫痪为其常见的临床特点, 少数呈急性进行性, 类似小脑占位性病变。 重症大量出血者呈迅速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发病时或发

20、病后1224小时内出现昏迷及脑干受压症状,在 48 小时内因急性枕骨大孔疝而死亡。5. 脑室出血分原发性与继发性。 继发性系指脑实质出血破人脑室者, 如壳核出血常侵入内囊和破人侧脑室, 使血液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 丘脑出血常破入第三脑室或侧脑室, 向外可损伤内囊; 脑桥或小脑出血则可直接破入到蛛网膜下腔或第四脑室。 原发性者少见,约占脑出血的 3%5%,由脑室内脉络丛或室膜管下动脉破裂出血,血流直接流入脑室所致。小量出血表现为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一般意识障碍;大量出血者表现为突然昏迷,出现脑膜刺激征,四肢弛缓性瘫痪,可见阵发性强直性痉挛或去大脑强直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较突出,面部充

21、血多汗,预后极差。(五)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组。血管畸形破裂,多见于青少年。动脉瘤破裂易见中年。高血压动脉硬化出血多见于老年。 常在体力括动或排便、咳嗽时发病, 发病前常有偏头痛病史, 起病急骤,典型表现是宪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短暂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阳性及血性脑脊液改变等。少数病人可出现精神症状,定向障碍,部分表现一侧肢体偏瘫、失语、脑神经麻痹、癫痫样抽搐、眩晕、共济失调等。病情凶险者,发病后迅速进人昏迷,形成脑疝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五、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无特定的实验室阳性指标, EEG头颅CT或MRI检查大多正常。(二) 脑血栓形成1 .颅脑CT

22、多数脑梗死病倒于发病后24小时内CT不显示密度变化,2448小时后逐渐显示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的低密度梗死灶。2 .脑脊液检查 通常CSF压力、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 三 ) 脑栓塞CT和MRI可确诊梗死部位和范围, 2448小时后表现为低密度缺血灶;脑脊液压力增 高,其他检查正常;X线检查可发现心、肺疾病, ECG及超声诊断可进步明确心脏病情况; 血培养阳性有助诊断细菌性心内膜炎;脑血管造影可发现主动脉及大血管病变。( 四) 脑出血CK MRI检查呈高密度出血灶,并能显示脑出血部位、病灶大小,有否脑移位或破入脑 室。脑血管造影可发现血管畸形、动脉瘤。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 出血破人蛛网膜下腔可

23、呈 血性。有脑疝者禁做腰穿。(五)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CT显示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密度影及血管畸形等脑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可明确动脉瘤及血管琦形部位、大小 - 单发或多发;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 ) 诊断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突然,持续时间短暂,可反复发作;神经功能障碍,仅局限于某血管分布范围;症状、体征在 24小时内完全恢复;间歇期无任何神经系统 阳性体征。2. 脑血栓形成发病年龄多较高; 多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史; 发病前可有TIA发作;常在安静状态下发病; 多在几个小时或数日内达到高峰,无明显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有相应的脑动脉供应区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脑

24、脊液多正常,CT检查在24-48小时后出现低密度影。3. 脑栓塞 无前驱症状, 突然发病, 病情进展迅速且多在几分钟内达高峰; 局灶性脑缺血症状明显, 伴有周围皮肤、 黏膜或(和) 内脏和肢体栓塞症状; 明显的原发疾病和栓子来源;脑 CT和MRI能明确脑栓塞的部位、范围、数目及性质(出血性与缺血性)。4. 脑出血 50 岁以上,多有高血压病史,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发病迅速;早期有意识障碍及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并有脑膜刺激征及偏瘫、失语等 局灶症状;头颅 CT示高密度阴影。5. 蛛网膜下腔出血突然剧烈头痛、 呕吐、 脑膜刺激征阳性即高度提示本病; 如眼底检查发现玻璃体膜下出血

25、,脑脊液检查呈均匀血性,压力增高, 则可临床确诊; 应进行 CT检查正实临床诊断。(二)鉴别诊新急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好发年龄60 岁以上青壮年5060岁较多4060岁较多主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风心病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动脉瘤、血管畸形、动脉粥样TIA 史常有可有多无无起病形式;常在安静时常在安静时不定,最急多在活动时,急骤多在活动时,较急发病(分,秒)发病(分,小时)急骤发病(分)(时、分)昏迷无少有深而持久少,轻而短暂头痛无无清醒时有剧烈呕吐少量少常有明显血压正常或偏高正常显著增高正常或增高瞳孔多正常多正常患侧可大多正常,动眼神经麻痹时大偏瘫有有有多无颈强直无

26、无多有显著脑脊液正常正常血性血性CT 脑检查低密度影低密度影高密度影蛛网膜下腔可见高密度影七、西医治疗(一 ) TIA1 . 病因治疗2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聚集剂.可选用阿司匹林;抗凝药物,可用肝素等:血管 扩张药和扩容药物,如脉栓通;脑保护治疗,如用尼莫通等。(二 ) 脑血栓形成1. 一般治疗 包括维持生命功能、处理并发症等基础治疗。(1) 卧床休息,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变化。(2) 维持呼吸道通畅及控制感染。(3) 进行心电监护(3 天) 以预防致死性心律失常和猝死; 发病后24 48 小时血压高于200/ 120mmH嘉宜给予降压药治疗,如卡托普利等。(4) 脑水肿给予20甘露醇。2

27、. 超早期溶栓治疗 临床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3. 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肝素静脉滴注,以后口服抵克力得维持疗效。4. 脑保护治疗包括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镁离子等。5. 降纤治疗可选降纤酶等。6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给予阿司匹林。7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8高压氧治疗9康复治疗10 预防性治疗11其他 三) 脑栓塞1 大面积脑栓鏖以及小脑梗死可发生严重的脑水肿,继发脑疝, 应积极进行脱水,降 颅压治疗,若颅内高压难以控制,或有脑疝形成,需进行大颅瓣切除减压。2 .大脑中动脉主干被栓塞者,若在发病的36小时时间窗内,可争取溶栓治疗。也可 立即行栓子摘除术。3 . 防止栓

28、塞复发可选用华法林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力抗栓等。4 . 部分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发病后 2 3 小时内, 用较强的血管扩张剂如罂粟碱静滴或吸 入亚硝酸异戊酯有时可收到较好效果。 四) 四) 脑出血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 保持安静, 防止继续出血; 积极抗脑水肿, 降低颅压; 调整血压, 改善循环;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1一般处理2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3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立即使用脱水剂,可快速静脉滴20%甘露醇;若有脑疝形成征象,可快速静脉推注利尿剂如速尿。4. 控制高血压 。5. 止血药和凝血药常用的有6 一氨基己酸。6. 并发症的防治(五 ) 蛛网膜下腔出血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制止继续出血

29、, 防治继发性血管痉挛,去除引起出血的病因和预防复 发。1. 一般处理2. 降颅压治疗可用20 甘露醇、速尿、白蛋白等。3. 防止再出血用药物有 6 一氨基己酸、抗血纤溶芳酸等。4. 防治迟发性血管痉挛可用钙通道拮抗剂如尼莫地平等。八 . 中医辨证论治1. 肝肾阴虚 , 风阳上扰证证候 :头晕目弦, 甚则欲仆 , 目胀耳鸣,心中烦热, 多梦健忘 , 肢体麻木, 或卒然半身不健 , 言语謇涩但瞬时即过,舌质红,苔薄白或少苔,脉弦或细数。治法:平肝熄风,育阴潜阳。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2. 气虚血瘀 , 脉络瘀阻证证候: 头晕目弦 , 动则加剧, 言语謇涩 , 或一侧肢体软弱无力, 新觉不遂, 偶

30、有肢体掣动, 口角流涎 , 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苔白,脉沉细无力或涩。治法 :补气养血, 活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3. 痰瘀互结 , 阻滞脉络证证候:头晕耳舷, 头重如蒙,肢体麻木 , 胸脘痞闷,或卒然半身不遂,移时恢复如常。舌质暗,苔白腻或黄厚腻,脉滑数或涩。冶法:豁痰化瘀,通经活络。方药:黄连温胆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二 ) 脑血栓形成1. 肝阳暴亢风阳上扰证证侯: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涡斜,舌强语謇 , 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或伴麻木等症, 舌质红苔黄 , 脉弦。治法 :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2. 风痰瘀血阻痹络脉证证侯 :肌肤不仁, 手足

31、麻木,突然口眼涡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强语謇,甚则半身不遂 , 或兼见手足拘挛 , 关节酸痛 , 恶寒发热 , 舌苔薄白,脉浮数。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方药:真方白丸子加减。3痰热腑实,风痰上抗证证候: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或不语 , 口眼涡斜,偏身麻木,口黏痰多,腹胀便秘,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或黄厚燥, 脉弦滑。治法:通腑泻热,化痰理气。方药:星蒌承气汤加减。4气虚血瘀证证候:肢体不遂,软弱无力,形体肥胖,气短声低,面色萎黄,舌质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弱或沉弱。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5阴虚风动证证候:半身不遂, 口舌涡斜,舌强语謇,偏身麻木, 烦躁失眠,眩晕耳鸣,

32、手足心热, 舌红少苔,脉细弦。治法:育阴潜阳。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6. 脉络空虚风邪入中证证候:手足麻木 , 肌肤不仁 , 或突然口眼涡斜 , 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则半身不遂,或见恶寒发热, 肢体拘急 , 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弦或弦细。治法:祛风通络,养血和营。方药:大秦艽汤加减。7痰热内闭清窍证证候: 突然昏仆, 口噤目张, 气粗息高 , 或两手握固, 或躁扰不宁 , 口眼喁斜, 半身不遂 , 昏不知人 , 颜面潮红,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 , 脉弦滑数。治法:清热化痰,醒神开窍。方药:首先灌服( 或鼻饲 ) 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以辛凉开窍,继用羚羊角汤加减。8痰湿壅闭心神证证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开,痰涎壅盛,静而不烦,四肢欠温,舌淡,苔白滑而腻,脉沉。治法:辛温开窍,豁痰熄风。方药:急用苏台香丸灌服,继用涤痰汤加减。9. 元气败脱,心神涣散证证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不止二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微欲绝。治法:益气回阳,救阴固脱。方药:立即用大剂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三) 脑栓塞辨证论冶参阅“脑血栓形成”。 四) 四) 脑出血辩证论治参见“脑血栓形成”。 五) 蛛网膜下腔出血辨证论治参见“脑血栓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