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字词整理》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87586702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字词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字词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字词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字词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字词整理》(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字词整理.精品文档.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字词整理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秦伯说 (同“悦”)4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出行的人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3、亦去之 古义: 离开 今义:往,到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 那人 今义:一般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

2、词,驻扎)2既东封郑(封,使成为疆界;东,在东边)3且贰于楚也4越国以鄙远(鄙,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5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6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东西)7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一词多义封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肆其西封(疆界,名词)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望洋向若而叹(海神名)以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说: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文体的一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3、)停数日,辞去告辞,(辞别)鄙: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远的地方( “以为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我皆有礼,夫犹鄙我(看不起,轻视)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人微言轻(地位地下,卑贱)敝: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衰败)曹操之众,远来疲敝(疲惫)许:公曰:“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答应,听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表处所)杂然相许(赞同)潭中鱼可百许头(约数)五、文言虚词1、以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4、2、而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3、焉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兼词,于何)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4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寡人之过也/因人之力而敝之(助词,的)因人之力而敝之(指代秦君)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这件事)将焉取之(代土地)5其以其无利于晋(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这

5、)又欲肆其西封(指代晋国)失其所与(指代自己)吾其还也语气词,(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6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递进,况且)六、特殊句式1(介词结构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2(省略句)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B(晋惠公)许君焦、瑕C敢以(之)烦执事D夜缒(烛之武)而出E(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3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荆轲刺秦王一、通假字1.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高兴。2.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3.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4. 燕王诚振怖大

6、王之威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捧着。6.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7.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8.卒起不意 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二、古今异义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2.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5.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6.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7.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8.左右既前,斩

7、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三、词类活用现象:名词作状语1.进兵北略地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3.函封之4.发尽上指冠名词作动词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2.皆白衣冠以送之3.乃朝服,设九宾使动用法1.使使以闻大王2.使毕使于前3.自引而起,绝袖意动用法1.太子迟之2.群臣怪之四、文言句式:判断句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省略句1.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2.欲与 ( 之 ) 俱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4. 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被动句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介宾

8、短语后置1.常痛于骨髓2.给贡职如郡县3.燕王拜送于庭定语后置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小结2六、重点实虚词1、发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发尽上指冠 头发2、故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缘故鲰生说我故听之 所以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登上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故人具鸡黍 老,旧3、诚诚能得樊将军首 如果真的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的确,确实4、度度我至军中,君乃入 估计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常态,气度5、顾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大行不顾细谨 顾忌,考虑6.为父

9、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乃令秦武阳为副 做为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 7.而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而,表因果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却,表转折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或不译,表承接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七、固定用法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然则将军之仇报 (既然这样,那么)3. 荆轲有所待( 有的)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5.

10、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以故荆轲逐秦王 (因此)鸿门宴 一、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6、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交戟之士欲止不內(內,通“纳”) 二、古今异义词 1、沛公居山东时 古:崤山以东地区 今:山东省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河北省、河南省 3、约为婚姻 古:儿女亲家关系 今:男女结婚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意外的情况 今:表

11、程度,很、甚 5、而听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说来 三、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 12个 ) 1军 沛公军霸上: 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 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 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 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2击 忽击忽失: 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 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 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名词,碰撞。 3内 毋内诸候: 内,通“纳”,动词,接纳。 帘内掷一纸出: 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 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 名词,内心,心里。 4如 劳苦而功高如此: 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 动词,往

12、、去。 固不如也: 动词,及、比得上 5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动词,通“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 副词,愈加。 6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 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动词,感谢。 7意 然不自意: 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 名词,心意、意图。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 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名词,神态,神情。 8坐 项王、项伯东向坐: 动词,坐下。 因击沛公于坐: 坐,通“座”,名词,座位。 坐北朝南: 动词,坐落,指位置所在。 停车坐爱枫林晚: 介词,因为。 9举 杀人如不能举: 副词,尽。

13、举所佩玉 以示之者三: 动词,举起。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动词,举行、施行。 举不胜举: 动词,列举、举出。 10胜 沛公不胜: 杓 动词,禁得住。 刑人如恐不胜: 副词,尽。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形容词,优美的。 此时无声胜有声: 动词,胜过、超过。 11斗 玉斗一双,献与亚父: 名词,酒器。 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 名词作状语,像斗一样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 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动词,争斗。 12置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动词,放弃、丢下。 置之坐上: 动词,安放,放置。 乃置酒大会宾客: 动词,摆、设。 四、古今异义 1.山东 古:

14、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6.婚姻 古:儿女亲家 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 原义军队,此处义为 军队驻扎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原义话语,此处义为告诉 沛公欲王关中 原义大王、首领,此处义为做王 不可不语 原义言语,此处义为告诉 吾得兄事之 原义事情,此处义为侍奉 道芷阳 原义道路,此处义为取道 籍

15、吏民,封府库 原义簿籍,此处义为登记 范曾数目项王 原义为眼睛,此处义为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 原义为刑罚,对犯人的体罚,此处义为用刑罚惩处 B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长那样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在夜里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向上 道芷阳间行 从小路 C形容词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 原义为好,此处义为善待、交好 D形容词作名词 君安与项伯有故 原义为旧的,此处义为老交情 E使动、意动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以(之)为王 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之)活下来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使(百余骑)跟从 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使(他)停止下

16、来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使(关中)被攻破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长于臣(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吾属今为之虏矣(“为”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

17、省介词宾语“之”吾)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其”) 六、固定结构 1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2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与比,哪一个”) 3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七、成语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八、古代文化常识 坐席: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理民事,皆面南而会,即以此

18、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东西坐席一般以东为主,以西为客。但汉代刚好相反,本文即如此。 古代“座次”问题: 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 2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西为宾、长、贵;东为主、幼、贱。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 左为贵,右为轻。 5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西北南东 项羽(伯)亚父沛公( 张良) 必修2赤壁赋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

19、“樽”,酒杯)(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20、)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

21、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9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三、成语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3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

22、跟别人往来。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四、其他重点字词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白露横江(笼罩)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如:往)凌万顷之茫然(越过)浩浩乎如冯虚御风(浩浩:广阔,辽远;冯虚:凌空、凭空)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倚歌而和之(倚:循,依;和:唱和)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正襟危坐(端正)方其破荆州(方,当)固一世之雄也(本来)哀吾生之须臾(片刻)知不可乎骤得(骤:突然;骤得轻易得到)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竟,连都;一瞬:一眨眼,比喻时间短暂)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共同享用,

23、也作“适”)兰亭集序1 通假字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趣 通 取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由 通 犹2古今异义茂林修竹 古:长 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列坐其次 古:旁边、水边 今:常用义为质量差或取诸怀抱 古:兼词,“之于”合音 今:常用义为众曾不知老之将至 古:读zeng ,竟 今:读zeng 多作姓向之所欣 古:过去、原来 今:常用义为方向终期于尽 古:至、及 今:无此义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 贤士少长咸集 年轻人,年长的人B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 看作相等C名词作动词映带左右 环绕一觞一咏 喝酒D数词作动词固知

24、一死生为虚诞 看作一样4一词多义次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驻扎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招致修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学习 进步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办好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期望、要求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5虚词运用所以所以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表原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以此 用来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 表方法之仰观宇宙之大

25、,俯察品类之盛 助词 表定语后置曾不知老之将至 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 往 达到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助词 的游褒禅山记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6、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

26、明。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三、一词多义(扩展)(一)虚词“乃”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2、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3、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4、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二)实词“道”1、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

27、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4、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5、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三)实词“盖”1、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四)实词“文”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3、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4、文过饰非动词,掩饰(五)实词“然”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2、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3、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

28、折,但、但是(六)虚词“其”1、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则或咎其欲出者。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指示代词,译作“这”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2、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其是之谓乎!3)

29、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其可怪也与?3、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四、重点句式(一)固定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二)状语后置文言文中介词结构往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地点,时间,比较等意义。如: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天地”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3、请辞于军“于军”作状语限定动词“辞”的对象,“向军队”4

30、、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于星火”表示“比星火”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划线“于蓝”表示“比蓝”表比较6、皆断头注槊上,植(于)市门外“(于)市门外”表示“在市门外”7、具告以事“以事”表示“把事情”(三)定语后置文言文中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强”作为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想找个可以出使去回复秦国的人)“可使报秦”作为中心语“人”的宾语,后置。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数量词“一双”作为“白璧”的定语,后置。离骚一、重点词语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2谇:謇(jin)朝谇(su)而夕替(谏争)3替:謇

31、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7遥诼:谣诼(zhu)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8偭:偭(mi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10溘:宁溘(k)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1

32、9游目: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二、通假字1错:偭(mi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2邑:忳(tn)郁邑余侘(ch)傺(ch)兮(通“悒”,忧愁苦闷)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三、一词多义1长: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2善: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谣诼(zhu)谓余以善淫(擅长)3以为:制芰(j)荷以为衣兮(用做)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4修:余虽好修姱(ku)以鞿(j)

33、羁兮(美好)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5虽:余虽好修姱(ku)以鞿(j)羁兮(惟,只是)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四、词类活用1鞿羁:余虽好修姱(ku)以鞿(j)羁兮(名作动,约束)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淫荡的事)3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4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5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6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7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8长:长余佩之陆离(使动,使加长)五、古今异义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善于投机取巧。今义:

34、技艺巧妙)3改错:偭(min)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5流亡:宁溘(k)死以流亡兮(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六、特殊句式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2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七、难句翻译1余虽好姱(ku)以鞿(j)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译:我只是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早上进谏而晚上即遭贬黜。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译:这也是我心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也不后

35、悔。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译:宁愿突然死去,随水流而长逝啊,我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这种丑态。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译: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又遭受指责啊,就退隐了,重新整理我当初的衣服。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译:裁剪荷叶做上衣啊,缀缝荷花花瓣做下装。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译:不了解我也罢了啊,只要我本心确实是美好的。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译: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佩带。8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译:世上的清芳和污浊杂糅在一起啊,唯独我明洁的品质还没有亏损。9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译: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

36、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挫败的吗?诗经两首知识点梳理(一) 通假字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2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匪”通“非”,不是)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不要)4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表感叹)5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6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二)古今异义词1泣涕涟涟(泣涕,古义:为眼泪|今义:鼻涕) 2总角之宴,言笑宴宴(宴,古义:为欢聚|今义:为酒席)3不遑启居(启,古义:是跪|今义:指开启。居,古义:指安坐|今义:指居住。)4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君子,古义:文中指主帅|今义:指有品德的人

37、。小人,古义:文中指士卒|今义:指品行差的人。)(三)一词多义1言:句首助词。如:言既遂矣。相当于“而”。如:静言思之。2以:把,介词。如:秋以为期。而,连词。如:以望复关。3作:本义是起来起身,引申为兴起,产生。如:薇亦作止。开始。如:天 下之难比作于易。创作,撰写: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又引申为著述,制造。如: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劳动,劳作。如: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为,成为,引申为充当,充作。如: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4曰:动词词头,无实意。如曰归曰归。叫做,称作。如: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说。如: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止:语尾助词。如:岁亦莫止。脚

38、,足。如:当斩左止者,笞五百。停止,停留,又引申为使动用法。如:止子路宿。制止,阻止。如:残贼公行,莫或止之。容止,礼貌。如:人而无止,不死何候。6载:记录,记载。如:史载田横事。年。如:自去舟职,五载复还。装载。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引申为承担,承受。如:载舟载舟,所宜深思。乘坐,乘车。如:直上载公子车。祝词,起加强语气作用,多用于动词或形容词词头,可译为“且”“又”。如:“载欣载奔”。副词,开始。如:春日载阳,有名仓庚。 7靡:浪费。如: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无,没有。如: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引申为不。如:天高地迥,号呼靡穷。倒下,后退。如:左右皆靡。8烈:火势猛。如:夫火烈,民望而畏

39、之。引申为放火烧,如:益烈山泽而焚之。又引申为猛烈。如:穷冬烈风。光明,显赫。如:君有烈名。事业,功业。如:奋六世之余烈。厉害,严重。如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9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阳光,太阳。如:斜阳草树,寻常巷陌。温暖。如:春日载阳。表面上,假装。如: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10孔:小洞,窟窿,又引申为渠道。如: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很,甚。如:孔武有力。大。如:孔道之夷,何不遵乎。11华:同“花”。如:桃之夭夭,烁烁其华。开花。如:始雨水,桃李华。美丽有光彩。如:华服丽人。繁华。如:其街市之繁华。精华。如:物华天宝。敬辞。如:华诞,华居。12思:思考。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

40、念,挂念。如:已行,弗不思也。心情,情思。如:慨当以慷,忧思难忘。助词,无实义。如:今我来思,雨雪霏霏。13戒:防备,警戒。如:既和既戒,既备万事。告诫,警告。如:观往事以自戒。14雨:众多。如:齐子归止,其从如雨。离散。如:一别如雨。动词。下雨或雨一样的落下来。如:是岁之春,雨麦岐山之阳。灌溉。如:水能自雨田。润泽。如: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必修3蜀道难知识点梳理 一、正 音 噫吁嚱 y x x 巉岩 chn 石栈 zhn 喧豗 hu 猿猱 no 砯崖 png 飞湍 tun 崔嵬 wi 扪参历井 mn shn 吮血 shn 二、一词多义 实词归纳 尚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且 尚

41、贤使能 崇尚,尊重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 还 危 危乎高哉 高 危如累卵 危险 正襟危坐 正,端正 去 去门十里以为界 距,距离 阳虎去齐走赵 离开 除残去秽 除掉,去掉 有敢去柳下季垄而采樵者,死不赦 前往,到去 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可以横绝蛾眉巅 越过 佛印绝类弥勒 非常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陡峭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重点字词1猿猱欲度愁攀援 为发愁,为动用法 2使人听此凋朱颜 使凋谢,使动用法 3砯崖转石万壑雷 使滚动,使动用法 4侧身西望长咨嗟 向西,名作状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比 6西当太白有鸟道 面对 7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沟通相连 8上有六龙回

42、日之高标 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9猿猱欲度愁攀援 越过 10青泥何盘盘 多么 11但见悲鸟号古木 只 12雄飞雌从绕林间 跟随 13连峰去天不盈尺 离 满 14枯松倒挂倚绝壁 靠 15飞湍瀑流争喧豗 急流 16砯崖转石万壑雷 拟声词用如动词 ,冲击 1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人 挡 18所守或匪亲 同“非” 19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互文见义 20锦城虽云乐 虽然 21侧身西望长咨嗟 深深 琵琶行一、实词言: 感斯人言 话,名词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名词自言本是京城女 说,动词数:使快弹数曲 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一曲红绡不知数 数量,名词语:琵琶声停欲语迟 说话,回答,动词今夜闻君琵琶语 曲,

43、名词 为:因为长句 写,创作,动词wi初为霓裳后六幺 弹奏,动词wi为君翻作琵琶行 替、给,介词wi轻: 轻拢慢捻 轻轻,形容词商人重利轻别离 轻视,动词泣: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动词座中泣下谁最多 眼泪,名词二、古今异义 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今:表原因的连词。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 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向前:古:从前、刚才。 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老大:古:年龄大。 今:兄弟排行第一。颜色:古:神态、脸色。 今:色彩 三、特殊句式歌以赠之 宾语前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介宾短语后置;于,向转徙于江湖间 介宾短语后置;于,在本(是)长安倡女 省略句,省

44、略谓语使(之)快弹数曲 省略句,之,琵琶女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句,于,在 寡人之于国也一、注音王好战ho 弃甲曳兵y 数罟不入洿池c g w 衣帛y 鸡豚狗彘tn zh 庠序xing 饿莩pio二、一词多义凶:(1)不吉祥,不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 (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吉利;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错误的措施就凶险)(2)庄稼收成不好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3)凶残、残暴攘除奸凶(出师表)(4)恐惧而喧嚷骚动敌入而凶(国语)(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喧嚷骚动)察:(1)观察、仔细看 徐而察之(石钟山记)(2)考察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3)考察后推荐

45、察臣孝廉(陈情表)(4)明智、精明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兵(1)兵器、武器 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2)军事、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兵法)(3)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廉颇蔺相如列传)(4)士兵 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直(1)与“弯”相对 木受绳则直(劝学)(2)正确的、正直的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指南录后序)(3)面对、遇到 与单于相直(汉书) (与单于相面对)(4)价值,后写作“值”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5)副词,仅,只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6)副词,径直、一直 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信

46、陵君窃符救赵)(7)副词,竟然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数Sh(1)数目、数量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2)几,几个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3)命运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六国论)C(4)密,与“疏”相对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Sh (5)计算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u(6)屡次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三、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斑”(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途”四、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1)填然鼓之鼓打鼓(2)树之以桑树种植(3)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4)黎

47、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5)王无罪岁罪归罪动词作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使动用法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迁移)五、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申之以孝悌之义 树之以桑 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宾语前置未之有也判断句非我也,岁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固定句式1.直不百步耳 ,是亦走也 (只是罢了,那还是)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有的.)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与有什么不同呢?)过秦论一、通假字1、外连衡而斗诸侯:衡 通 横 2、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从 通 纵 3、秦有余力而制

48、其弊 弊 通 敝 4、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 通 呵 5、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倔 通 崛 6、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 通 影 7、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有 通 又 8、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没 通 殁二、一词多义1、因 因遗策(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2、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到,动词) 3、及 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到,介词) 4、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 追亡逐北(

49、败北的军队,名词) 5、制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动词) 6、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中“兵”同此)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7、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 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使动用法。) 8、举 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 西举巴、蜀(攻取,动词) 9、利 因利乘便利 有利的形势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形容词)三、词类活用a)名词作状语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50、 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2、内立法度 外连衡而斗诸侯 在国内 对国外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等 4、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彩那样 像回声那样 像影子那样 5、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 b)使动用法 1、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诸侯)相斗 2、会盟而谋弱秦 使(秦)衰弱 3、约从离衡 使(秦国的连横策略)离散 4、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百姓力量)愚蠢 5、以弱天下之民 使(天下百姓)衰弱 6、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八州)有序 使(同列)来朝 7、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匈奴)退却 8、吞二周而亡诸

51、侯 使(诸侯国)灭亡 c)名词作动词 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做帝王 2、履至尊而制六合 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 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瓮做 用绳子系 d)形容词作动词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2、尊贤而重士 看重 e)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 逃跑的士卒四、古今异义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黄河 今:河流) 2.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古:继承 今:受) 3.西举巴蜀( 古:攻取 今:向上抬)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古:吝惜 今: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 5.以致天下之士(古:来,招纳 今:给予) 6.九国之师 (古:军队 今:指隶属于军或集团军的一个编制单位) 7

52、.流血漂橹 (古义:盾牌 今:划船工具) 8.以为桂林、象郡 (古:把作为。“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今:认为) 9.迁徙之徒也(古:征发 今:迁移,搬家) 10.斩木为兵(古:兵器 今:士兵) 11.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背负;今:胜,获胜) 12.山东豪俊遂并起 (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五、特殊句式判断句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倒装句 、定语后置: 铸以为金人十二 、宾语前置: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介词短语后置: 陈涉

53、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劝学一、通假字 1、輮以为轮 “輮”通“煣”。 2、虽有槁暴 “有”通“又”,“暴”通“曝”。3、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4、君子生非异也 “生”通“性”。二、一词多义【于】青,取之于蓝:介词,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善假于物也:介词,表示引进动作或行为的对象 【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连词,表递进吾尝终日而思矣:连词,表修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连词,表假设或表递进蟹六跪而二螯:连词,表并列【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此”,在那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语气助词,表陈述【一】骐骥一跃:数词,一用心一也:形容词,专一【利】非利足也:形容词,敏捷,快 金就砺则利:形容词,锐利三、词类活用 1、輮使之然也 “輮”,动词用作名词,指用火熨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