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7516025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茶饮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茶饮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茶饮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茶饮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饮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茶饮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名称 : 茶饮料工程工程执行单位 :*工程负责人 : * 工程性质 :新建可研承担单位 :咨询公司可研总负责人 :职称 : 高级经济师经济负责人 :职称 : 经济师技术负责人 :职称 : 经济师可研报告编制人 :职称 : 经济师工程建议书批准单位 :财政局二 O 一 一年十二月. z.-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人员表目录第一章总论- 1 一、 工程提要-1 二、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 三、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4 四、 存在的意义-5第二章工程背景及必要性-6一、 工程建立背景-7二、 工程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现状- 7 三、工程建立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8 第

2、三章工程建立条件-10 一、 工程区概况-10二、 工程实施有利条件-11三、主要障碍及解决案-12第四章建立单位根本情况-13一、 建立单位概况-13二、 研发能力-13三、 企业财务状况-14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案-14 一、 产品市场供求现状-14 二、 产品市场前景分析-14三、 产品竞争优势问题-15 四、 产品生产及销售案-15 五、 销售策略及营销模大-16六、 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立-16 第六章工程建立案-18一、 建立任务及规模-18二、 工程规划和布局-18三、 种植技术案-19四、 工程实施进度安排-26 第七章工程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7一、 投资估算依据-27 二、

3、 工程建立投资估算-28 三、 资金来源及筹措-30四、 资金使用和管理-30第八章财务评价-31 一、 评价与测算依据-31 二、 销售收入估算-31三、 总本钱及经营本钱估算-31四、 财务评价-32第九章 环境影晌评价-35 一、环境影响-35二、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36. z.-三、环境部门意见-36第十章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36一、 农业产业化经营-36 二、 农民增收-37 三、 其他社会影响-37第十一章工程组织管理-38 一、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38 二、经营管理模式-38三、劳动保护与平安卫生-39 四、 组织措施-39五、 技术培训-39第十二章可行性研究结论

4、-39. z.-咸丰县 2005 年富硒龙井茶基地种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一、工程提要;1 、工程名称 : 咸丰县富硒龙井茶基地种植工程2 、建立性质 : 新建3 、工程建立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建立单位 : 咸丰县御园绿色产业*法人代表 : 浩所有制形式 : *4 、建立地点、规模、期限及建立容建立地点 : 咸丰县活龙乡二仙岩经济小区规模 : 建立无性繁殖富硒有机龙井茶种植基地面积2000 亩, 年产龙井茶鲜叶 320 吨, 年均销售收入达 642 万元。期限 : 建立期 1 年, 投产期 2 年, 达产期 9 年。建立容 : 品种引进、改良、推广试验、员工科技培训、土地治理5

5、、工程申报单位及法人代表工程申报单位 : 咸丰县御园绿色产业*负责人 : 浩6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总投资 :510 万元资金构成 : 无性系繁殖富硒龙井茶种植基地 2000 亩, 投入固定资产 488 万元, 流动资金 22 万元。7 、资金筹措 : 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194 万元, 地财政配套资金 99 万元, 工程单位自筹资金 217 万元 ,8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见表11)。. z.-表11主要技术经济汇总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年产茶叶鲜叶吨3202年均销售收入万元6423年均总本钱万元2864年均利润总额万元3565年均所得税万元88.56年均税后利润万元267.57投资利润

6、率%69.98部收益率(税后)%69.99财务净现值(税后)万元1383.910投资回收期(静态)年2.59 、工程辐射围及带动能力龙井茶生产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该工程实施将开展龙井硒茶基地 2000 亩, 直接增加 200 个工作岗位, 将使二仙岩经济小区 500 人直接从事龙井茶生产、加工、销售等活动。增加边农民的劳务收入。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解决在产业构造调整过程中调整种植品种的问题 , 从而使产业构造调整目标更明确、更放心 , 使农产品实现增值增效。2 、工程提出的主要依据;咸丰县是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县和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县之一。近年来 , 省提出了?关于大力开展外向型农业 ,

7、增强农村经济活力的假设干意见?,强调发挥各地优势,对有开展前景或出口潜力的企业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形成有规模的生产基地。在咸丰县“十五规划中茶叶已被列为支柱产业,制定了开展规划,而富硒龙井茶的开展,更是产业开展的重中之重。本工程中龙井茶是根本茶类中的重要组成局部。龙井茶的起源,推论最早始于唐代,源于,各种茶树品种因产地的不同,品质差异较大,总的来讲以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所产茶叶品质为最正确。我县活龙乡二仙岩的地理、气候条件极适宜龙井茶的良性生长。该工程区极能开展壮大茶叶基地。三、工程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展现状.龙井茶是咸丰县茶叶产业中的生力军。目前 , 龙井茶产品销售沿海兴旺地区及、

8、日本、欧美、东南亚,单价达 400 元 / 公斤,是传统茶叶产品的 40 倍之多,因而,龙井茶销售市场极具开展潜力。1 、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改革多种经营工程财政投资额度分配和申报方法的通知。2 、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大纲。3 、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加快我国农业产业构造调整,扶持具有广阔开展前景,新兴多经工程的有关政策。4 、咸丰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咸丰县“十五开展规划?和?咸丰县茶叶开展规划?。5 、税收和税率根据规定执行,所得税33%。6 、财政有偿资金局部的资金占用费率执行 2.4% 年率 ( 折合月占用费率 2)。7 、生产标准依据绿色环保有机食品的标准制定

9、并执行。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 、综合评价(1) 工程立项依据准确充分, 从工程区气候、土壤、水土资源及其他条件看, 是龙井茶种植和生产的良好地带。(2) 我县已通过多年的品种选育, 具备优良品种的生物选育技术和种植技术。(3) 工程区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 适合进展大规模开发。(4) 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开展, 是参加WTO 之后中国农业的必由之路, 由此达成双赢局面。(5) 龙井茶的种植因气候等原因, 鄂西少有种植, 因而极具开展潜力o(6) 工程资金的落实符合咸丰实际, 符合产业开展的实际。(7) 能够通过本工程的建立, 提供就业时机, 增加农民收入, 对全县的农业产业化的开展起到

10、示和促进作用。2 、论证结论;本工程在政策投资、资源环境、生产管理等诸多面具有完全的可行性, 为龙头企业建立大规模的原材料基地是农业产业化在山区实施的必由之路, 工程的实施将增加农民收入, 推动地的开展 ,具有很好的政治经济意义, 因此,该工程已具备实施的必要条件。该工程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极具地特色, 风险小, 竞争优势大, 生产管理技术十分成熟, 属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是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重要工程。工程的实施既保护了生态环境, 又提高土地利用率, 同时又为咸丰县创立生产绿色环保农产品品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工程建立十分必要。总之, 该工程具备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建议尽

11、早实施。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z.-本工程的建立对资金的依赖性较大, 建立单位自身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开展的需求, 如无足够的资金投入, 该工程极难形成规模化,从而丧失壮大龙头企业的市场机遇。将大大影响农业产业化在我县的快速开展。为此, 工程业主以本工程申报为契机,争取上级部门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和倾斜,确保工程的成功实施,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开展。通过该工程的建立, 带动茶叶产业的规模化开展, 建议大力扶持, 运用新的无性繁殖技术, 充分发挥地优势 , 使该产业上规模 , 上档次 , 到达增加效益 ,占领更广阔的市场。第二章工程背景及必要性一、工程建立背景.1 、工程提出的理由;实

12、施农业综合开发多经工程有利于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对于促进农业向纵深开展 , 进一步推动农业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经工程开发通过“合同、订单等形式 ,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从而极大躲避市场风险, 可以有效. z.-咸丰县御假设龙井西茶*2002年起落户咸丰,一直致力于开发龙井茶系列产品, 已初步形成了年加工龙井茶鲜叶400 吨,年销售干茶50吨的能力,是我县龙井茶产业的龙头企业和领路人。三、工程建立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1 、咸丰地经济开展的需要;咸丰县是一个农业县,咸丰经济的开展,必需立足于农业、农村。咸丰也是山区县,由于不具备大江大河和经济主干线的优势,咸丰经济的开展必须

13、立足于农业资源的开发,最重要的是山地资源的开发,开发具有地域特色、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在这面的*一领域,直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到达领先水平,使之成长为地支柱产业,带动全县经济的腾飞。茶叶产业在咸丰具有较好的根底,对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茶叶消费日益成为社会潮流,具有广阔的开展前景。因而,建立龙井茶生产基地,在生产和加工领域到达领先水平,使之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开展的骨干支柱产业,是咸丰经济开展的客观需要。2 、农村产业构造调整的需要;从经济阶段划分,目前咸丰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要加速咸丰的工业化,尽快缩小和消除与先进兴旺地区的差距。. z.-关键在于农村产业构造的调整, 开展壮支柱

14、产业。因而, 大力开展龙井茶基地, 是调整农村产业构造, 实现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多元化的需要。3 、生态环境建立的需要。咸丰既要实施退耕还林, 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和治理生态环境, 又要加强优势资源开发, 开展农村经济。开展优质茶园是可靠的选择。茶园建立既能治理坡耕地, 提高植被覆盖, 又能稳定、大幅度提高地收入, 加上茶叶的生产和加工, 对有害化肥、农药的使用有格的限制, 能有效防止农业污染。因而, 龙井茶基地建立, 是建立咸丰生态农业系统的重要环节。4 、提高茶叶整体生产水平的需要。目前, 咸丰茶叶生产整体水平很低, 主要表现在 : 一是茶园面品质低, 造园粗糙, 管理粗放。茶园亩产缺乏 1

15、00 斤,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二是茶叶生产季节短, 一般只有春、夏茶, 秋茶很少, 造成资源浪费 ;三是茶叶加工水平低, 没有形成有竞争力的品牌, 所产茶叶大都为低下等茶。由于这些原因, 咸丰茶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价格低廉。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依靠引进技术, 利用咸丰独特的资源条件, 采取规化、集约化生产式, 开展优质高产茶园, 同时配套开展茶叶加工业, 开发名特优产品, 提高咸丰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全面提高咸丰茶叶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咸丰县御园绿色产业*于 2002 年引进优良的“龙井 43 号品种在我县活龙乡二仙岩经济小区试种取得成功, 并通过复制现在存西湖龙井茶基地的科学管

16、理模式, 为顺利实施该工程, 提高我县茶叶整体水平奠定了良好的根底。5 、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咸丰是龙井茶生长适宜地区, 也是农业人口集中的地区。县委、政府将茶叶产业的开展作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来抓。因此, 加速茶叶品种构造调整, 大力开展龙井茶势在必行。第三章建立条件一、工程区概况1 、地理位置及区域围二仙岩位于咸丰县城西北部, 距县城 90 公里, 地处东径1083708 至 1092O08; 北纬 291928至300254,总面积 54254 亩, 现辖两个行政村 , 常住人口 210 人。2 、自然资源状况二仙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平均海拔高度 1500 米 , 气候特征是

17、冬寒夏凉, 年平均气温 14 , 常年无霜期 230 天左右, 年降水 15O O -16O O mm, 年均日照时数 1400-1500 小时,平均相对湿度82%, 最高极温 38 , 最低气温 -5 ,由于海拔高于围其它地区, 空气新鲜, 土质和水质无化肥、农药污染。3 、社会经济状况本工程区二仙岩国土总面积 54254 亩, 其中可利用地35000 余亩, 二仙岩辖两个行政村, 人口 210 人 ,2003 年农村经济总收入 60 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200 元。4 、工程相关产业的开展现状与本工程相关联最为严密的为加工业, 咸丰县御假设龙井西茶*是该工程唯一依托的龙头企业, 目

18、前该公司具有年加工鲜叶 50 吨的能力。工程建成后, 将为龙头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供应。5 、工程建立地点选择选择原则 : 地势平坦、交通便、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通讯便捷, 因此本工程选址在二仙岩的板栗园, 二台、水杉坪等处, 土地权属国有。二、工程实施的有利条件1 、政策环境 : 县人民政府已与咸丰县御园绿色产业*签定 30 年土地出让协议, 并给予了价格上优惠 , 同时制定相应的治安保护措施, 对其实施重点保护。2 、资源优势 : 所需种苗由咸丰县御园绿色产业*直接从龙井茶的故土引进, 全部采用无性系繁殖技术。工程区的自然条件适合优良龙井茶树的生长, 劳动力丰富, 生产管理本钱相对较低。3

19、 、市场优势本工程生产的优质龙井茶鲜叶全部供应咸丰县御园绿色产业茶*, 不存在销售问题, 极躲避了市场风险, 有助于本工程的成功实施。4 、科技开发能力实施本工程由中国农科院、中国茶叶博物馆、大学、咸丰县茶叶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 ,5 、根底设施条件 : 交通较为便利, 有公路直达二仙岩, 可保障生产资料的供应, 通讯便捷, 二仙岩在中国移动网控制围, 生产基地已进展了农网改造, 可保证能源的供应。三、主要障碍及解决法主要障碍是资金的投入缺乏, 咸丰县御园绿色产业*前期已投入 100 万元用于基地、厂房的建立, 但远远不能满足该工程的实施, 为此解决的方法是一面企业积极自筹资金, 另一面申请农业

20、综合开发资金的投入。第四章建立单位根本情况一、建立单位概况咸丰县御园绿色产业*是 2004 年咸丰县工商局批准成立的*, 注册资金520万元人民币, 主营龙井茶业务, 独立生产、加工、销售、核算, 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现有人员 30 人, 其中管理人员 5 人 , 技术人员 2 人 , 生产人员23 人,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均具有中高级职称。二、研发能力主要利用自身先进的技术、设备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三、企业财务状况截止 2O O 3 年 12 月底, 咸丰县御园绿色产业*资产总额 514.86 万元 ( 其中固定资产 59.2 万元, 流动资产 23.12 万元 ),

21、 负债总额 195.95 万元, 净资产 318.92 万元。资产负债率38% 。说明该企业偿债压力小, 投资风险低。 2003 年底, 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 169.33 万元, 实现利润总额 17.9 万元, 说明该企业经济效益状况良好, 有稳定的开展前景。第五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案一、产品市场供求现状2002 年, 咸丰县御园绿色产业*司在我县的二仙岩种植用地 1000 亩, 试种龙井茶获得成功, 所加工生产的“龙井硒茶产品, 远销、*、*、日本和东南亚。二、产品市场前景分析茶是公认的最好的保健饮料, 人们长期饮茶的实践已经证明, 饮茶不仅能增强营养, 而且能预防疾病, 有“万病之药之称, 尽

22、管当今各种饮料频频上市, 但都不能替代茶饮料的地位。龙井茶作为茶的系列之一, 以色绿, 香郁, 味醇, 形美“四绝而闻名于世。成茶扁平挺秀, 光滑匀称, 翠绿略黄 ; 泡在杯中, 嫩芽成朵, 一旗一枪, 交相生辉, 芽芽直立, 栩栩如生 ; 香馥假设兰, 清高持久 ; 汤色明亮, 滋味甘鲜。人们夸称它为“黄金芽,“无双品, 已成为高级礼品茶。饮用龙井茶既有助消化吸收, 补充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 又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氛。随着经济的快速开展,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在中国大陆、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需求量较大, 从目前大陆地区市场来看, 饮用龙井茶的人数越来越多。由于龙井茶特有的品质, 近年

23、来在国际市场上消费量日益扩大, 以每年 1-2% 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长。目前, 已占全球茶叶消费总量的 6-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龙井茶品质的进一步了解, 预计在今后 10-15 年, 龙井茶的消费量将占全部茶叶消费量的20% 以上。三、产品竞争优势分析我县从引进开展的龙井茶, 是目前生产龙井茶叶数量最多的一种, 它不需要发酵。冲泡后, 茶香芬芳扑鼻, 汤色黄绿清澈, 茶汤滋汁有过喉圆滑甘润之感, 回甘力强,具有“香、浓、醇、韵、美五大特点。因此 , 独具特色的龙井茶在竞争剧烈的茶市上是具有竞争优势的。历史上龙井茶有 :“狮、“龙飞云飞“虎四个类别。现归为“狮“龙“梅三个品类。其

24、中以狮峰龙井为第一。其色泽绿中呈黄, 香气浓郁, 味酸爽口、确为茶中极品。 1981 年, 狮峰龙井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 荣获金质奖。据现代科学分析, 龙井茶所含氨基酸, 儿茶素, 叶绿素, 维生素 C 等化学成分, 要比其它茶叶多, 对人体安康特别有益, 所以古人说龙井茶“其贵如金, 不可多得。四、产品生产及销售案1 、市场定位 : 产品主要销售市场为在国以御茗龙井茶业*, 国际市场目前以、新加坡和国市场外销为主, 逐步向其他国际市场拓展。国市场以沿海市场为主, 其产品质量要能到达出口标准。2 、生产规模 : 年建基地 2000 亩。年产优质茶叶鲜叶 320吨。五、销售策略及营销模式1 、采

25、取以下销售式(1) 在全国各地委托代理商 ;(2) 和大型、重点使用单位御茗龙井茶业*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 ;(3) 以诚信为本, 派业务员到各地宣传, 销售, 搞好售前售后效劳工作;2 、为保证销售方案的有效实施, 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 所建立的销售网络必须有机地结合, 不致于相互矛盾, 发生冲突 ;(2) 充分调动各代理商的积极性, 给他们提供更大的便, 使代理商、经销商有利可图 ;(3) 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3 、营销费用预测 :茶叶生产设施所占资金比重并非太高, 产品问世初期需拿出相当资金投入广告宣传和销售网络建立。六、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立1 、市场营销的管理体系实

26、施本工程需要健全企业的营销管理体系, 具体如下:略2 、营销渠道工程产品的市场营销管理和营销渠道的分配是较为主要的工作, 由于我国对农产品专业网络的建立和成熟性以及产业配套中的茶叶专业批发市场, 构成了一个强大的具有相当规和规模的市场营销网络体系。产品营销渠道 :略第六章工程建立案一、建立任务与规模拟建无性系繁殖高产茶园 2000 亩, 资金投入 510 万元。 1 、基地建立(1) 种苗 2000 亩 *4000 株/ 亩=800 万株。(2) 底肥 :a 、有机复 :2000 亩 *80 斤/ 亩 =16 万斤b 、农家肥 :2000 亩 *20 担/ 亩 =4 万担(3) 基地公路 :5

27、 公里(4) 基地建立期管理 (1 年 )2 、设备投资(1) 背式喷雾器 :35 台(2) 机动喷雾器 :4 台(3) 修理剪 :70 把(4) 锄具 :106 把(5) 抽水机 :5 台 (6) 基地灌溉设施 14 万元(7) 基地电力设施(8) 检验化验设备二、工程规划和布局高产茶园分三个地 : 二仙岩的板栗园 1000 亩, 二仙岩的二坪 500 亩, 二仙岩的水杉坪 500 亩。三、种植技术案1 、茶树种植。选择的园地要规划设计, 坡度 15 。以上的要修成水平梯级园地 ,15 。以下的要划等高线, 经初垦、复垦和施好基肥后即可划行种植。(1) 种植式和密度。龙井茶区传统的种植式多采

28、用种子丛式穴播或育苗丛栽 ,60 年代后开场推广密植条栽 ,80 年代试种了局部密植速生茶园 ,90 年代开展的新茶园多采用合理密植的单条或双条种植式。单行条栽的规格为 : 行距 130-150c m, 丛距 33c m, 每丛 3 株, 每亩种植 4000 株左右 ; 双行条栽的规格为 : 大行距 150cm, 小行距 40c m, 丛距 33c m, 每丛 2-3 株, 每亩种植 60008000 株。(2) 苗木质量规格。现在, 龙井茶品种都采用无性繁殖, 出圆的茶苗, 要求苗高在 25c m 以上, 主茎粗在3mm 左右, 生长强健, 根系正常, 无检疫性病虫害。(3) 茶苗移栽时期和

29、技术 , 晚秋 ( 秋分至霜降 ) 或早春 ( 雨水至惊垫 ) 是移栽茶苗的适期。在埔情好的年份, 晚秋移栽的茶苗, 秋冬季先发根, 开春后早发芽, 要比早春移栽的茶苗早成园。移栽茶苗要十分注重种植质量, 起苗时要少伤根, 出圃茶苗要及时种植, 定植时将根系舒展平铺在种植沟底部, 覆疏松细土八成, 踏实, 再覆土至 泥门 上, 压实, 浇透定根水, 对粗壮且多数高于 30c m 的茶苗, 定植后应及时定剪, 剪口高度 1520c mo 茶苗移栽后还要做好抗旱、防冻等保苗措施, 主要有土壤铺草, 适施薄肥, 及时治虫除萃, 缺株补植等工作, 保证新种茶园壮苗、全苗。2 、茶树修剪。 (1) 定型

30、修剪。对移栽后的幼龄茶树, 要及时定型修剪, 当苗高达 30c m 以上时, 应在离地 15c m 处定剪 ; 第 2 年春茶前, 在上次定剪的剪口上提高 15c m, 进展第 2 次定型修剪 ; 第 3 次定型修剪可在次年春茶采摘高档茶后进展, 其高度在第 2 次剪口上提高 15-20c m, 当年夏秋茶采取打顶养蓬, 后期留叶采。以后两年均可采取春茶前多采高档茶, 后期适度修剪的法, 当年新梢以养为主, 采留结合, 当树高达 70c m 左右, 树幅达 85c m 以上才可逐步投入正常采搞。 (2) 轻修剪。龙井茶群体种在本地具有生长力强、分校多、发芽密的特性, 传统的栽培管理没有修剪的习

31、惯, 而是采用打顶养蓬、以采代剪、采留结合的法培养采摘面。随着技术进步与生产的开展, 根据生产茶园采摘批次多的特点, 对生产茶园常采用轻修剪措施, 目的是剌激茶芽萌发、平整树冠、控制树高、便于采摘。每年或隔年进展 1 次, 一般在春茶采后进展, 剪去冠面 35c m 的新梢, 阳坡茶园可在秋茶完毕后进展, 有利春茶早发和增加名优茶产量, 这比传统法要优越得多。3 、茶园改造。 (1) 砌坎保土, 深耕改土。现有茶园多分布在山坡上, 对梯坎倒塌的老式茶园, 逐年进展修整、改造 ,改坡地为梯地, 改泥坎为坎, 改丛栽为条栽, 在茶园四与路边建立排蓄水系统。同时挑培客土, 深耕改土, 增施有机肥,

32、改良土壤。这些措施能大大提高坡地茶园的保水、保土、保肥能力, 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促进茶树根系伸展,增强生长力。 (2) 改造树冠, 更新复壮。经常年采摘, 茶树势渐趋衰弱, 树冠急待逐年更新改造或换种改植 , 根据当地的经历, 对树冠更新改造应因树制宜, 修剪改造宜在春茶完毕后进展, 主要有 4 种法 : 深修剪 : 茶树经多年采摘, 茶叶产量、品质逐渐下降, 对此宜采用深修剪, 剪除冠面下“鸡爪枝层, 修剪深度为 15-20c rn 。经深修剪的茶树, 对当年夏秋茶新梢留叶采, 以养树为主, 恢复树势, 重新培养采摘。重修剪 : 重修剪的对象是树势呈半衰老和未老先衰、产量品质明显减退的茶

33、树。一般茶树在离地 40C m 左右高度修剪,局部低矮茶树以剪去原树高的一半为宜, 呈水平形修剪。对于肥培管理水平高的茶园, 当年夏秋茶合理打顶养蓬, 及时留叶采, 年底即可复壮树势。抽刈 : 又称局部台刈。对衰老茶树, 根据枝干衰老程度, 剪去茶蓬中病虫校和重衰老枝干, 留下新发出的“地蕻枝 和粗壮的骨干枝加以培育, 继续维持茶树生产力, 这是茶区的传统经历。以后采用抽刈和重修剪相结合法进展, 这对改造半衰老茶树, 复壮树势的效果更快更好。台刈 : 对生产力已明显衰退、茶树十分衰老的茶园, 采用台措施, 当地茶农称为砍蓬。茶树台刈高度, 一般在离地 5c m 左右。当地茶农用的台刈工具多为锋

34、利的砍柴钩刀, 现也有用台刈剪或台机, 但剪口均要求光滑。茶丛去技干后, 要及时清理树桩, 扒开四泥土, 通过曝晒或用火烧, 进展消毒灭虫, 有利于强健新梢, 并开沟增施有机肥, 促进茶树生长。当年萌发新校, 通过两次定型剪或不断打顶留叶采等养蓬措施, 重新复壮树势, 培养丰产型树冠。茶树修剪改造, 必须有其他技术措施相配合, 效果才会显著, 如加强肥水管理, 实行因树制宜地剪采结合,合理采摘, 培养新的树冠, 及时防治茶树病虫害等。4 、土壤管理 , 茶区群众根据茶树的生长特性, 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茶园土壤管理积累了一套 三耕四削 的珍贵技术经历。 三耕 就是春耕、伏耕、秋耕。春耕宜浅, 目

35、的是松土与切断草根, 在“立夏至“小满期间进展 ; 伏耕在 大暑 至 立秋 期间进展, 比春耕深, 主要是疏松土壤, 切断土壤毛细管, 减少下层水分蒸发, 增加雨水渗入量 ; 秋耕在“寒露至“霜降期间进展, 要求深度到达 2025c m,即把底土掘起 , 翻转打碎, 表土埋入底层, 耙平, 既可熟化土壤、深埋杂草与虫蝠, 又可提高土壤肥力。“四削就是削春草、梅草、伏草和秋草。主要能解决杂草与茶树争水争肥的矛盾, 并变杂草为肥料。“四削一般掌握在与“三耕时间交织进展, 质量要求格, 除春草外, 均要先削草后掘地,即先把杂草削除归堆行间, 等晒干后埋入土中, 做到“丛清, 四边光, 随着科技的进步

36、与生产的开展, 龙井茶区的“三耕四削 这一传统的土壤管理技术也有了新的开展。到 80 年代后期已改为“少耕药除, 即每年主要在晚秋深耕 1 次, 春耕以锄草代替, 其他 3 次削草根本用除草剂替代。这样既保证茶园管理质量, 又省工, 并能降低本钱 , 龙井茶区局部坡地茶园的土壤管理, 结合耕锄, 还采用了茶园铺草措施, 即利用作物秸轩、山草等有机物料铺入茶行土表, 这不仅可以起到水土保持、稳定土温的作用, 又可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增加土壤有机质, 这是一条简单易行、效果良好的茶园土壤管理措施。5 、茶园平衡施肥 , 根据茶树生长季节特点和需肥特性,采取重施有机肥和配施氮、磷、钢等化肥相结合的法,

37、 以满足茶树对养分的需求, 形成“施足基肥, 屡次追肥的茶园平衡施肥经历。基肥在“立冬前施 , 一般都用菜饼或农家肥, 特别重视施用菜饼, 每亩开沟施 200300kg近年菜饼供应缺乏, 局部茶园用三元复混肥, 如“中茶1号专用肥作基肥, 每亩施 75kg 左右。追肥每年施 3 次 : 第 1 次在“惊垫前后施, 称催芽肥 ; 第 2 次在“立夏后施, 称接力肥 ;第 3 次在“小暑前施, 称脱力肥 , 追肥均用速效氮肥 , 如每次每亩用尿素 3O-4OKg 或用硫酸馁 60-80kg。同时在采茶季节还屡次用浓度为 0.5% 的尿素或 0.3% 的硫酸铵溶液喷施叶面, 多数采取采 1 批鲜叶喷

38、施 1 次, 可以增产和提高茶叶品质。龙井茶区群众还有“看树、看土、看天巧施肥的经历。例如, 看茶树的生长情况和土壤肥瘦及吸肥能力来决定施肥量和次数, 遇雨天不施肥, 在雨前雨后巧施肥, 干旱天气掺水施薄肥。实践证明这样才是经济、有效的施肥法。6 、塑料大棚茶园栽培技术。近年, 龙井茶区为适应名优茶开展需要, 在局部茶园搭盖塑料大棚, 利用它具有明显的增温增湿效果, 促进春茶早发, 增加名优茶产量产值。据试验, 冬季和早春搭盖塑料棚的茶园与不搭棚的对照茶园相比, 最高气温提高 7-12 度, 最低气温提高 24 度, 有效积温增加 30 度, 空气相对湿度提高 8%-12% 。一般年份可提早

39、1020 天开采。塑料大棚茶园能防止冬季霜冻危害, 特别是春季“倒春寒对萌动新梢造成的伤害。春季名优茶产量可比棚外茶园增加 1 倍以上, 产值增加 2 倍左右。(1) 塑料大棚园地选择。要求茶园树冠覆盖度在90% 左右,品种优良, 茶树长势旺盛 ; 茶园土壤肥沃, 避风向阳 ; 用水便, 有电源, 以利灌溉和人工补光。(2) 塑料大棚建造。比较实用的主要有简易竹木构造大棚 : 采用毛竹为主建造。这种大棚的宽度为 1012m, 长度为 3040m, 中间高度 2.02.2m, 两侧肩高 1.51.7m 。这种大棚取材便, 造价低,但室立柱多, 遮光重, 使用寿命一般为 3 年左右。水泥钢筋构架大

40、棚 : 这种大棚跨度一般为 812m, 高度为 2.6 3.Om 。这种大棚无柱, 室宽阔, 透光好, 作业便, 但本钱较高, 寿命可达 610 年。棚膜采用透光性好, 厚度 0.08 0.12mm 的聚乙烯无滴膜、聚乙烯防老化膜等, 使用效果较好。一般于 1112 月底搭棚盖膜, 至翌年清明前揭除薄膜。(3) 塑料大棚茶园管理技术。施肥: 应早施重施基肥, 及时追肥, 并配合施用 C02 气肥和喷施叶面肥, 为茶树提供充足的质营养。茶园铺草 : 应在秋茶后结合施基肥进展 1 次深耕 ( 或中耕 ), 并在茶行间铺草, 对大棚茶园土壤既有增温保湿效果, 又可保持土壤疏松, 提高土壤肥力。大棚茶

41、园修剪与采摘。塑料大棚茶园每隔 23 年要进展 1 次深修剪, 每年秋季完毕后结合封园进展一次掉剪与边缘修剪, 整理树冠。当蓬面上有 5%-10% 的新梢到达一芽一叶初展时, 应及时、分批采摘。春茶前期留鱼叶采, 春茶后期及夏茶留一叶采, 秋茶适当留叶采, 并提早封园。大棚茶园护理 : 保温和通风散热是冬季大棚茶园管理的主要环节。当大棚气温冬季上升到 25 度、春季上升到 30 。倒就应通风降温, 当气温下降到 20 度以下时再闭门保温。一般晴可在上午 10 时左右开启通风道, 下午 3 时左右关闭。揭膜 : 当气温较高, 已无寒潮和低温危考虑揭膜, 时间为 3 月底至 4 月初, 揭膜前需经

42、数次练树,法是在揭膜前 1 个星期, 每天早晨开启通风口, 到黄昏再关闭, 连续 56 天, 使大棚茶树逐渐适应自然环境, 最后揭除全部薄膜。双行条栽, 双行距离 60cm, 单株定植, 每亩4000 株。7 、鲜叶采摘(1) 茶叶采摘是茶园管理中最费时, 季节性最强的一项作业, 及时采摘尤为重要。(2) 灵活掌握鲜叶嫩度, 及时采摘, 每亩固定一个采工, 以保证鲜叶质量。(3) 去除异物, 保证匀净度。(4) 集叶过程中, 专人验收与采工自验相结合, 贮运过程中轻放, 防止挤压、减少机械损伤, 防止日晒、雨淋, 不与异味和有毒物品混装。(5) 从鲜叶采搞到进展为口工一般时间不宜超过 4 小时

43、,四、工程实施进度安排1 、工程实施各阶段的进度建议从下表可以看出, 工程前期工作方案安排 4 个月, 方案于 2004 年 12 月完成, 方案施工期 8 个月, 其中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 7 个月, 试车生产 1 个月, 即方案工程于 2005 年 12 月竣工验收 ,2006 年 1 月正式投产。2 、编制的工程实施方案进度表序工程建立期时项目2004年2005年期号121234567891011121可研报告可研报告评审-项目2-前3询价、商务4州-期4初步i知十牛-阶5初设文件审批-段6施工图i知十-7设备订货-项8土建施工-目实9设备安装调试-E一施10试车生产-阶段11竣工验收

44、-12正式投产-第七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投资估算依据根据建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大纲进展, 并格执行农发办制订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投资估算依据业主进展龙井茶产业化开发多年创业阶段摸索的经历教训, 结合与科研、政策、生产面的相关信息, 根据咸丰当地的实际, 并充分考虑同业协作的便利程度。工程建立投资估算( 一 ) 固定资产投资1 、基地建立投资(1) 种苗 2000 亩 *4000 株 / 亩 *0.28 元/ 株 =224 万元。(2) 底肥 :21 万元a 、有机复 :2000 亩 *80 斤/ 亩 *0.8 元/ 斤 =13 万元。b 、农家肥 :2000 亩 *20 担/ 亩 *2

45、 元/ 担=8 万元(3) 生根粉、消毒剂 :2000 亩 *10 元/ 亩 =2万元(4) 工资 :22 万元a 、整地工资 :2000 亩 *60 元/ 亩 =12 万元b 、移栽工资 :2000 亩 *50 元/ 亩 =10 万元(5) 基地公路 :22 万元2 、基地建立期管理 (1 年 )(1) 基地管理工资 :2000 亩 *150 元/ 亩 =30 万元。(2) 管理肥料 :23 万元a 、黄豆肥 :2000 亩 *60 斤/ 亩*1 元/ 斤 =12 万元b 、饼肥 :2000 亩 *180 斤/ 亩 *0.3 元/ 斤 =11 万元(3) 建立期农药 :2000 亩 *30

46、元/ 亩 =6 万元肥培管理投资合计 59 万元3 、设备投资(1) 背式喷雾器 :35 台 *30 元 / 台 =0.1 万元(2) 机动喷雾器 :4 台 *0.7 元/ 台 =3 万元(3) 修理剪 :70 把 *40 元/ 把 =0.3 万元(4) 锄具 :106 把 *10 元/ 把 =0.1 万元(5) 抽水机 :5 台 *7720 元/ 台 =4 万元(6) 基地灌溉设施 14 万元(7) 基地电力设施 15 万元(8) 检验化验设备 20 万元设备投资合计 56 万元4 、建立期土地租用费 :2000 亩 *200 元/ 亩 =40 万元5 、其他费用 :42 万元(1) 工程前

47、期工作费 :293 万元 *2%=5 万元(2) 科技推广费 ( 技术引进费 ):8 万元(3) 技术培训费 :4 万元(4) 预备费 :23 万元根本预备费 :(44647) 万元 *5%=23 万元(5) 建立期资金占用费财政有偿资金 205 万元, 年占用率 2.4% 。建立期资金占用费 :205 万元 *2.4% 2=4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合计 :488 万元二流动资金当年所需流动资金= 年经营本钱/ 年资金转率根据分项详细估算法计算结果, 工程所需流动资金 22 万元。 ( 祥见流动资金测算表 )三 工程总投资工程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488万元+22 万元=510 万元三、

48、资金来源与筹措工程总投资 510 万元, 资金来源 :1 、申请中央财政资金 194 万元 , 其中有偿资金 136 万元,无偿资金 58 万元。2 、地财政配套 99 万元。其中有偿资金 69 万元, 无偿资金 30 万元 ,( 省级配套有偿资金 55 万元, 无偿资金 24 万元, 县级配套有偿资金 14 万元, 无偿资金 6 万元 )。3 、企业自筹 217 万元。四、资金使用和管理该工程在资金的使用上按照随工程进度投入的原则。为保证财政有偿资金按期按时归还, 将格执行?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和资金管理方法?的规定,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资金实行 三专( 即专人管理、专户储存、专帐核算 ), 格财

49、务会计管理, 保证工程资金专款专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落实报帐制, 按照工程进度、质量逐步拨付, 并且格帐务, 对不合理的支出不予报帐, 并停顿拨款, 责令实施单位整改 ;对有偿资金的归还责任落实到债务人, 保证财政有偿资金按期收回。第八章财务评价一、评价与测算依据1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和资金管理方法?及?农业综合开发分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提纲? ;2 、初步设计指导要则。3 、根据单位各类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4 、建立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数据。二、销售收入估算1 、销售收入群众茶鲜叶收入 =2000 亩 *240 斤/ 亩 *3.75 元 / 斤 = 万礼品茶鲜叶收入 =2000 亩 *8

50、0 斤/ 亩 *30 元/ 斤 =480 万元三、总本钱及经营本钱估算1 、总本钱预测(1) 肥料 :0.2 万百 *150 元/ 亩 =30 万元(2) 农药 :0.3 万亩 *10 元/ 亩=2 万元(3) 工资及福利 161 万元a 、管理人员工资 :30 人 *l.2 万元/人 *1+14%=41 万元b 、采摘工资 :2000 亩 *600 元/ 亩 =120 万元(4) 折旧费 :38 万元(5) 摊销费 :10 万元(6) 土地租费 :2000 亩 *60 元/ 亩 =12 万元(7) 管理费用 :26 万元(8) 财政有偿资金占用费 :205 万元 *2.4%=5 万元工程年均总本钱 =3144 万元 11=286 万元2 、经营本钱经营本钱= 总本钱 -折旧费 -摊销费 -财务费用=250 万元四、 财务评价1 、销售收入群众茶鲜叶收入 =2000 亩 *60 斤/ 亩 *15 元/ 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