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7493959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国内:2.教育的涵义及构成要素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形式,学校教育是其典型代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的构成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

2、育内容、教育手段。(1)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主要体现在:教育者是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的传播者;是科学知识和社会文明的传播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教育活动的展开起领导作用;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是一个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学习者。(2)受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和接受教育的人都是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3)教育内容:是基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之上,学校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是教育实践活动中师生共同

3、认识的对象。(4)教育手段:是教育者借以将教育内容作用于教育对象的媒介物,或者说,是教育者借以实现认识客体的媒介物。教育手段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3.教育的起源4.教育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1)原始教育原始教育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教育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第二,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第三,教育的主要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地模仿学习。(2)古代教育古代教育的特征具有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中国古代教育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如在我国唐朝的官学体系中,设有“六

4、学二馆”,即弘文馆、崇文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体现了教育的等级性较强。(3)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a.资本主义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既要培养和选拔资产阶级的统治人才,又要给予广大的劳动人民以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第二,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第三,课程结构、内容得到了不断的调整,尊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第四,师生关系民主化第五,独立形态的教育学产生并得到了极大地发展。b.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第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公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三,教育科学的研究有了科学方法论的基础。(4)20

5、世纪后期教育的特征a.现代教育的公共性:现代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的公共事业,是面向全体人民,而不是面向一部分人的,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而不是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的。与之相关的就是现代教育的公平性,即现代教育要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努力做到受教育机会的均等,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实际上的公平。这就是说,现代教育的公共性也就是现代教育的大众性,现代教育应该是大众教育。b.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是指:现代教育越来越与人类的物质生产结合起来,越来越与生产领域发生密切的、多样化的关系;生产的发展也越来对教育系统提出新的要求。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职业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们日益认识到,今天的教育就

6、是明天的经济。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教育的经济功能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充分地重视,教育改革因此被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条件。c.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是指:一方面,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现代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教育科学的指导,摆脱教育经验的束缚。d.现代教育的未来性是指:一方面,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等会对未来社会和个体的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指现代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到当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要求,从当前社会和个体的发展需要出发,而且要考虑到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未来,未雨绸缪。e.现代教育的国际性是指:现代教育应该从态度、知识、

7、情感、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育者从小就为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也就是要面向世界。f.现代教育终身性是指: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现代教育的改革应该着眼于创造一个适合于终身学习的社会,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组织形态。依据教育活动的组织程度和制度化水平,可以将教育形态进行分类。如:正规教育中的一般学校教育、特殊的思想政治和法律教育;非正规教育中家庭教育、职业组织教育、文体组织教育以及社区教育。5.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a.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人口的数量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能规模,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应有速度。性别差异对教育差异具

8、有很大影响。人口的年龄结构决定着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之间的结构。人口的社会结构如职业结构,对教育也有重大影响。b.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c.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目的。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可以促进民主。d.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的价值选择;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的目标选择;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法

9、;文化模式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政策。反之,教育对文化的承传;教育对文化的改造:一是教育对文化的选择,二是教育对文化的整理,三是教育对文化的创新。6.教育与人的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a.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发展的顺序:人的发展是一个有顺序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发展的阶段性:人的成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发展方面,都具有非等速、非直线的特性。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人的发展的速度、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存在差异。b.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发展的顺序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采取不同的内容和

10、方法。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教育活动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发展的个别差异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7.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对人发展的作用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紧密相联的,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心理的发展也影响着生理的发展。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方面。这四方

11、面的因素相互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b.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三、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因为: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安全、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实现,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

12、动。学校教育是三种教育力量中的主导力量,它应该而且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因为:(1)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2)学校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系统教育。(3)学校有经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逐渐增强,人能有目的地去发展自身。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现实;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上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发展的决定性因素。9.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变化a.生理变化的不均衡性b.高水平的能量代谢在青春期

13、,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率比较高。中学生更需要良好的营养、合理的锻炼和更多的卫生保健特别是心理健康方面的关怀。c.性的发育和成熟性机能的迅速发育和成熟是中学生生理发展上的又一突出特点。男孩和女孩的身体发育情况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一般来说,女孩进入青春期要比男孩早好几年,但是人与人是不同的,身体发育也有早也有迟,会出现所谓的早熟现象和晚熟现象。一般正常的青春期身体发育都会给个体带来心理震荡。10.义务教育的特点:a.强制性b.公共性c.免费性d.基础性1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家制度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以及有组织地教学和教育的机构体系。狭义的

14、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学制确立的依据:a.政治因素: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往往存在不同的教育行政制度。b.经济因素: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决定了这个国家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c.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到教育的类型,影响到教育制度。d.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因素e.教育制度传统以及对国外教育制度积极的学习和借鉴等。12.现代学制发展的主要趋势: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注重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提前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

15、类型日益多样化;终身教育日益受到普遍重视。(补充: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1.双规学制 英国 2.单轨学制 美国 3.分支型学制 前苏联)我国现行学校教育系统大致可以分为基础教育体系、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成人继续教育体系和师范教育体系五个类别。教育目的a.教育目的的概念、功能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发展结果,或发生怎样的积极变化。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对教育活动结果规定出的总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简而言之,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对理想中的人的素质结构和社会行为进行总

16、体性的规划和预期。教育目的的功能:规范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联系: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区别:1.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方针:除上面两个,还有“怎样培养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2.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b.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1)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斯、裴斯特洛齐以及一些自然主义和存在主义立场的思想和教育学者。主要观点:人的本性在于其

17、“自然性”;人性具有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趋向;只有每个人的本性都得到充分实现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人们充分地实现他们的自然潜能,以便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想的社会和国家;对个性的压抑和摧残是一切专制国家和时代教育的通病,必须得到彻底的医治。(2)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亦称“国家本位论”。代表人物为柏拉图、迪尔凯姆、凯兴斯坦纳、法西斯和军国主义者等等。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其社会学(政治性、经济性或文化性),相对于个体来说,国家或社会是绝对的和优先的价值实体,个体只是构成这一绝对价值实体的“材料”或“要素”,个人的使命在于为国家或社会进步事业献身;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使个人成为国家的

18、合格公民。(3)内在目的论(4)外在目的(5)教育准备生活说(6)教育适应生活说(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生c.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1)社会依据1.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制度的发展变化,对教育培养现代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2.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人的依据: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2.人的需要d.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的统一,这是反映教育事业价值取向的具有核心意义的部分。教育目的要求培养在道德、才智、

19、体质等方面发展,要求在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是对教育对象身上要形成的各种素质及其结构的规定。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这是教育目的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部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16.教育方针a.教育方针的定义: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b.教育方针的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从以上定义可看出,教育方针的制定者都是国家或政党,它与教育目的有密不可

20、分的联系。c.教育方针的特性: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7.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a.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五个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它们各自 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 (1)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 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

21、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3)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 的教育。(4)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 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实施其他各育的需要,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全 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有促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培 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 方面。 b.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相互关系:

22、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是全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各自有自身的基 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其中,德育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 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 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智、体的具体运用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对 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教育 内容。 18.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23、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客观对象,收集、分析事物感性资料的一种 方法。 观察法的作用: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搜集资料的基本途径,是其它 研究方法的基础。实验实际是一种被控制的观察,调查法是一种间接的观察,问卷法也需要凭借观 察的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观察法在教育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 是产生理论假设的手段。 观察法的种类: (一)描述观察法:包括日记描述法、系列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持续记录法; (二)取样观察法:包括时间取样观察法、事件取样观察法; (三)等级评定法:包括数字量表法、图示量表法、累记评定法;

24、(四)间接观察法:包括谈话法、对偶故事法、两难故事法、创设情景法。 调查法:教育调查法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了解教育事实、揭 示教育规律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调查法是教育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研究方法。 教育调查法的一般步骤: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确定调查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制定调查计划 实施调查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历史法: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 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它的实质在于探求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过程和 人类认识事物的历史发展规程,而不是单纯地描述具体的历史事件

25、或历史人物。 实验法:就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以影响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 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 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中学课程: 1.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 课程论是指研究学校课程设置体系和内容结构的理论。1918 年,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 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1950 年,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出版,标志着课程理论研究的系统

26、展开。 1.学科中心课程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 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2.活动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 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 3.社会中心课程论:强调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张根据社会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课程活 动,重视道德教育和社会权威的作用。 3.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1.课程内涵: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2.课

27、程类型及其特征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依据不同标准,课程的分类不同 根据课程所涉及的课程内容的综合程度,即是单门学科还是多门学科,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 程与综合课程。(注:分科课程又称学科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方式看,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从课程设置形式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以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为依据: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分科课程:它是由一系列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相互联系的科目组成的课程。 分科课程的特征: 注重课程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学术性和专业性,

28、有利于组织教学和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 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性,易忽视学生生活实际,学科知识缺乏联系性。 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成为一门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综合课程的优点: 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 综合课程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综合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活动课程:也叫生活课程或经验课程。是指从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出发,把课程编排得同 生活经验的发展顺序相一致,并偏重于使儿童掌握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知识,让学生从“做”中学, 培养兴趣,

29、解决问题,锻炼能力。 活动课程的特征是: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以儿童的活动为中 心;采取综合作业的组织形式。优点是重视儿童的兴趣,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缺点是儿童学习的 知识不系统。这种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隐性课程的特征: 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 隐性课程的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隐性课程的影响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 潜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辨证统一 隐性课程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 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正是由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首先,优化学校

30、的的 整体育人环境;其次,要特别重视学习过程;最后,通过隐性课程的实施,塑造与完善学生的人格 结构。) 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实施情况 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全面发展的课程价值观;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设计观;回归生活的课程内容观; 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民主化和多样化的课程管理观。 (三)中学教学: 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1、教学的概念: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进 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的意义: 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

31、,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3、教学的任务: 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教学过程的概念及各种本质观 教学过程的概念:是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 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 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各种本质观: 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教育理论界众说纷纭,概而言之,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认识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说是一种影响最大、认同者最多 的教

32、学本质观。该观点最初起源于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在我国是在解放初期学习苏联 教育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该学说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文化科 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基础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 过程,“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有组织的认识过程”。 2)发展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该观点认识到了“认识说”的局限性, 认识到了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技能外的其它任务,尤其是发展的任务,强调“教学过程的本质就 是受教育者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发展自己,使自身的发展水平逐步达到培养 目标要求的

33、过程。” 3)双边活动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一观点认识到了教 学活动是师生的互动过程,认识到了教与学的相互依存性,突破了 “认识说”和“发展说”从教 学任务看教学本质的局限性,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机制。但也存在对教学主要矛盾 揭示不到位的不足。 4)交往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但学者们对教学与交往的关系理解差异较大,对 交往有不同意义的定位。有人视交往为单纯的教学背景条件,有人 视交往为教学手段和方法,有 人视交往为教学内容、对象和目标,有人视交往为教学本身。这一观点共同强调的是“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存在

34、,师生之间只有通过交往,人的主体性才能确证、生成和发展;只有通过 主体间的亲身感悟、理解和体验,人才可以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因此,教学过程完全 可以 视为师生交往过程,交往即是教学过程的本质。”这一观点虽然从教学社会学的视角揭示了教 学活动的社会属性,但是,仍然不能揭示出教学过程这一特殊实践活动不同于其它社会实践活动的 特殊性。 以上不同的学说试图从不同的视角揭示教学过程的本质,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着不同的 片面性。基于对以上不同观点的认识和分析,我们认为,教学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培养人的过程, 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既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也要促进学生的

35、 全面发展,既要看到师生的平等性,也要承认师生客观上的不对等。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师生通过特 定的中介进行特定的互动而实现学生特定的发展的过程。这里所强调的“特定”是从教学的目的性、 计 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出发的,是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的,是服务于学生 的身心和谐发展的。 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 体作用相统一;4.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统一;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1、该规律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学生个体获得知识有两种途径,一是间接经验,即由

36、书本、课堂和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二是 直接经验,指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知识。教学中学生获得的知识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 2、教学中,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就学生的认识任务而言,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大 量地接受间接经验,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这是因为:a、间接经验经过特殊的加工并且有教师的 指导,学生通过它掌握知识便捷而有效;b、学生在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中学习间接经验, 可以不受个体时空的限制,避免走前人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道路,从而使学生用较少 的时间把人类积累起来的基础知识接受过来,使个体的认识达到同人类认识水平一致的高度; c、 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和改造世

37、界,攀登科学文化的新高峰。就教学中教学的任务 而言,学生在教学中主要的不是探求新的真理,而是学习和继承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即书本知识。 3、也要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 强调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决不能忽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因为学 生的认识遵循人类认识的普通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不断深化,学生的间接经验是建立在直接经验 的基础上的。以间接经验为主并不是不要直接经验。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间接经验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掌握,应将两 者有机结合起来。防止只重视某一方面知识的偏面观念。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或智能)相统一的规律 1、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系统

38、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能的过程,两者有着 本质上的联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2、掌握知识是智能发展的主要基础。(正面)学生的智能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发 展和表现出来。(反面)离开或排斥掌握知识,智能发展无从生长。 3、发展智能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智力、能力,是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 知识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巩固程度和运用程度 。(事实)实践表 明:智能发展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

39、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 教师应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智力的发展是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能有效地 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和运用知识。知识虽然并不等于智能,知识掌握得多也并不一 定表明智能发展得好,但两者互相联系,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 就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倾向。 了解实质教育派和形式教育派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 1、该规律说明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双方具有本质的联系。 2、教师在

40、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理由是: 学生在各方面并不成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品德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组织 和安排,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师代表社会向学生提出教学要求。 教师受过专业训练,有较丰富的知识。 因此,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使身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否定、削弱 教师的主导作用势必会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3、相对学习对象而言,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理由是: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内容只有被学生主动地吸收、消化才能为学生所掌握; 学生虽然许多方面并不成熟,需要教师的指导,但他仍是认识和自身发展的主体,具有主 观能动性。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

41、顺利开展。否定学生在教学 中的主体作用,必然会削弱教学的效果。 4、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既要重视教 师的主导作用,通过教师的组织、调节、指导,促进学生的发展,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将两者割裂开来,或是只强调某方面的作用是偏面的、 错误的。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即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指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 2、教学为何具有教育性 从社会要求看,教学活动是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来开展的,受

42、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并服务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 从教学内容看,科学知识本身具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 从教学手段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也具有教育因素; 从教师看,教师是具有一定思想观点的人,在教学中总是表现出一定的立场、观点、个性特 征,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 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目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对学习的积极性也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也具有教育性。因此,教学具有教育性。 说教学具有教育性,并不是说掌握了知识就等于提高了思想,养成了优秀的品德,关键是要看 学生如何接受教学,如何掌握知识。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自觉地运用教学的教育性规律,把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 合起来,

43、既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因素,克服只教书不育人的倾向;又要防止教学中进行思想品 德教育的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要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做到教书育人。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 教学活动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 评定。 1、备课 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或课题)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2、上课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一节好课的要求有如下 几点:教学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得当;表达清晰;重点突出;组织严密; 课堂气氛

44、热烈 3、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布置作业应遵守下列要求: 作业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要有代表性,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培养能力; 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布置作业要提出明确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4、课外辅导 辅导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活动,是上课的必要补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 明确学习目的,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要从检查中获得反馈信息,用来指导、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学和提高质量。 5.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教学原则概念: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

45、指导教学工作的 基本准则。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见下面介绍。 2、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 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 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3、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

46、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 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 4、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 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重视组织各种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5、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 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的教学; 由浅入深,由易 到难,由简到繁。 6、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

47、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 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上去理解知 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 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6.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发

48、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可以分为讲述、 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2、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 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要善于启发诱导。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讨论的问题要具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 4、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

49、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 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基本要求是:做好演示前的准备;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 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 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5、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练习法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精选练习 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 6、实验法 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室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

50、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 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实验法的基本要求是: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试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 实验要求;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并按照规定写出实验报 告。 7.教学组织形的概念、内容 教学组织形式: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演变历史:个别教学班级授课制(集体/课堂教学)分组教学多样化教学 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特殊组织形式:现场教学、复式教学。个别教学及其优缺点 个别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一对一、一对二的方式轮流进行教学,在教师对某一学生

51、施教时,其 他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学习,包括预习、复习、练习或作业。(最早采用)。优点:教师教学的知 识难易、内容方向、教学方式和教学进程因人而已,因内容不同而不同,很好地照顾了每个学生的 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缺点:教学规模小、教学成本高、教学效率低。只能适应古代农耕社会低水 平生产力发展状况,不能满足机器大工业时代经济发展对熟练工人的大规模需求。 分组教学及其优缺点 分组教学:指学校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实质上属于集体 教学,目的是为了使班级授课制更优化,解决其不利于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端。 主要优缺点。优点:较好地照顾学生个别差异,重视学生个别性,有利于因

52、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 性特点。缺点:(1)对学生的能力和水平鉴别不一定科学,忽视学生发展性;(2)对学生心理发展 负面影响较大,快班或实验班的学生容易骄傲自满,慢班和普通班学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心理 ;(3)家长、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分组教学问题上意见很难达成一致;(4)由于学生处于不断发展 中和确保学生能受到恰当教育,情况一变就得重新分组,就必须经常进行,教育管理比较麻烦。 8.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一)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 (二)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 (三)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感知觉及其规律的应用:(注:对大纲内容作了适当的补充)

53、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感觉的作用:感觉是认识世界的开端是人类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感觉属于感性认识阶段,感 觉是其他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离开了感觉,人类已有的正常心理活动也会遭到破坏,没有感觉人 不仅不会产生新的认识,而且正常的心理活动也将遭到破坏。 感觉种类: 根据刺激的来源不同,感觉可以分为: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与味觉,皮肤感觉 内部感觉包括:动觉,平衡觉,机体觉 什么是知觉:知觉是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应。 知觉的分类: 不同的角度和标准知觉分类是不同的。 根据知觉映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反映实际的精准

54、程度,可以把知觉分为 精确知觉,模糊知觉,错觉和幻觉。精准知觉可以分类为:对物的知觉和社会知觉。 知觉的特性: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感知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按照感知觉规律进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1)基本的直观教学形式:实物直观、教具直观、言语直观。 2)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效果,教师应根据感知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组织直观教学,使学生产生 良好的感性认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感知事物的清晰度,是形成感知觉的基础。使用活 动的教学辅助手段,使对象更容易被感知。重视感知对象的组合,以形成整体知觉。 3)语言与形象结合。 4)尽量使学生的多种分析感

55、觉参加活动。 2.注意的分类(注:对大纲内容作了适当的补充) 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二、注意到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三、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与监督功能 四、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动作出现、无关动作停止、呼吸变化 五、注意的分类:根据注意到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 3.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对原活动的注意集中程度新注意对象的吸引力 明确的信号提示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4.记忆的分类(注:对大纲内容作了适当的补充) 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

56、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二.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包括记和忆两个方面,记体现在识记和保持上,忆体现在再认和回忆上。记忆由三个环节 构成:识记是第一环节;保持是第二环节;再认和回忆是第三环节。这三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依 存、紧密联系缺一不可。 三.记忆的分类: (一)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四种。1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2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内容的记忆。 4逻辑记忆。逻辑记忆是以思想、概念或者命题等形成为内容的记忆。 (二)根据记

57、忆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又可以把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6.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一、科学地识记: 明确识记的目的任务;充分利用无意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合理的安排 识记材料;适当运用记忆术。 二、有效地组织复习 (一)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1、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一般是先快后慢。所以复习要在尚未大量遗忘之前及时 进行。 2、分散复习: 复习时间分配有两种方式,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连续进行的复习称为集中学习,学习之间 间隔一定的时间称为分散学习。很多实验证明,一般情况下,分散学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好。但是 在使用与分散复习时,时间间隔长短,要

58、根据材料的性质、数量、识记已经达到的水平确定。一般 是“先密后疏”既在识记后不久的一段时间内,复习的次数要多一些,复习之间时间间隔要短一些; 随着知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可少一些,时间间隔可长一些。 (二)防止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干扰是造成遗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先后学习两种材料时,要防止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同时复习两种材料时中间要休息一会,类似的材料不要一起复习。复习系列材料时,要加强材料中 间部分的复习等。 (三)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在复习过程中,单纯阅读效果并不太好,应该在材料还没有记住以前,就要积极地试图回忆, 当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种方法花的时间少,识记的速度

59、快,保持的时间长,而且错误也较少。 (四)多样化的复习。 复习方法的单调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和感到疲劳,降低复习效果;而多样化的复习方法使学 生感到新颖,注意力更能集中,并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复习效果。 三、培养追忆的能力: 明确追忆的目的任务;选择恰当的追忆方法;培养意志力,排除干扰。 四、创造有利于记忆的条件: 保持身体健康,合理用脑;培养完善的个性。 7.思维的种类 一、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 象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进行的思维活动。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

60、进行的思维活动。 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 系认识的思维。 二、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 思维。 经验思维: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依据,判断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的思维。 理论思维 三、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觉 思维和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 思维。2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例如,学生解几 何题的多步推理和论证;医

61、生面对疑难病症的多种检查、会诊分析等的思维。 四、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 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例如,学生从各种解题方法中筛选出一种最佳解法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 各种答案的思维。例如,教育改革的多种方案的提出等的思维。 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智力活动不可缺少的思维,都带有创造的成分,而发散思维最能代表 创造性的特征。 五、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常规思维: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

62、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 学生按例题的思路去解决练习题和作业题,学生利用学过的公式解决同一类型的问题等。 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相对常规思维而言的,指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 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例如,技术革新、科学的发明创造、教学改革等所用 到的思维都是创造性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具有下列特征: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 义性;洞察性。 8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问题表征的方式 (二)无关信息的干扰 (三)功能固着性 (四)心向坚持使用原有已 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心向或者心理定势。 9.学习动机及其

63、功能(注:对大纲内容作了适当的补充) 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 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 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 活动。 学习动机的基本成分: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 习的动机系统。 10.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是由学生的学习需要所引起的,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按照引起学 习动机的原因来划分,可以把动机分为二类:一是内部动机, 指由内部因素影响下所激发的学习 动机。这里的内部因素可以是兴趣、好奇心、探究欲等。二是外部动机,指由外部因素或情境所支 配,被外力推动下所产生的学习动机。这里的外部因素可以是奖励、惩罚等等。因为学习动机是影 响学生学业成败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变量,因此心理学家们对如何激发学习动机这一问题作了长期的 探索和努力,并形成了以下的理论:1.驱力理论 2.强 化 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