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生理课后练习及参考问题详解问题详解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7480001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解剖生理课后练习及参考问题详解问题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解剖生理课后练习及参考问题详解问题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解剖生理课后练习及参考问题详解问题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解剖生理课后练习及参考问题详解问题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生理课后练习及参考问题详解问题详解(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解剖生理课后练习及参考答案绪论举例说明机体生理活动中的反馈调节机制。第一章 人体基本结构概述 问答题:1.物质进入细胞可通过那些方式,各有何特点?2.结缔组织由那些种类,各有何结构和功能特点?3.肌肉组织由那些种类,各有和功能特点?4.神经组织由几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各有和特点?第二章 神经肌肉的一般生理问答题:第三章 运动系统问答题:1.简述人类骨骼的组成和特征?2.与人类的直立行走、劳动和语言相适应,人体骨骼肌配布有什么特点?第四章 神经系统问答题:2.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10.反射弧由那些部分组成?试述其各部特点。11.试述脊髓主要传导束的位置、起始部位和主要功能。12.试述脑

2、神经的分布、主要功能及相应核团的位置?3.何谓牵反射?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13.肌紧是如何产生和维持的? 14.何谓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试以浅感觉和深感觉为例说明其感觉传导通路。17.什么是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试述其功能特点。18.比较说明椎体系和椎体外系的功能特点。19.试述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特点。20.试述下丘脑对脏活动的调节。21.试述自主神经对脏活动调节的功能特点。22.试比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递质和受体。23.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24.试述正常脑电图各波的频率围和功能意义。25.试述两种不同的睡眠时相及其特征。26.什么是条件反射?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几种不同的条件性

3、抑制。27.述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布对称性。28.人类大脑皮质有哪些语言中枢?各位于何处?并说明损伤后的症状?第五章 感觉器官问答题:1.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2.眼近视时是如何调节的?3.近视、远视和散光患者的眼折光系统发生了什么异常?如何矫正?4.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有何异同?5.简述视杆细胞的光换能机制。6.什么是三原色学说?7.简述鼓膜和听骨链的作用。8.什么是行波学说?耳蜗如何分析音频?9.简述椭圆囊和球囊在维持身体平衡上的作用。10.简述半规管功能。11.何谓前庭自主神经反应?12.按功能划分,感受器由那些主要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13.为什么维生素A长期摄入不足会引起夜盲症?第五

4、章 血液问答题:1.血液对机体稳态的保持具有那些重要作用?2.白细胞由那些主要类型?试述其主要功能。4.试输血液凝固的主要过程。5.机体中的抗凝血和凝血系统是怎样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的?6. 试述输血的基本原则。7.为何高原地区生活的人比平原地区生活的人的红细胞数量多?第六章 循环系统问答题:1.简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和意义。2.简述人体心脏的基本结构。3.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有那些特点?4.心脏为什么会自动跳动?心肌为何不发生完全强直收缩?5.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是怎样产生的?6.在一个心动周期,心脏如何完成一次泵血过程?7.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由哪些?如何影响?8.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于其影响

5、因素。9.支配心血管的神经有哪些,各有和作用?10.动脉血压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11.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有和影响?12.试述自主神经系统对运动中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第七章 呼吸系统问答题:1.呼吸的生理意义是什么?2.胸负压的成因及其生理意义是什么?3.肺通气的动力是什么?4.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5.比较深而浅和浅而快的呼吸,哪一种呼吸效率高,为什么?6.无效腔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7.体O2,CO2增多,酸中毒时,对呼吸有何影响?8.呼吸节律是如何形成的?9.吸烟对呼吸系统有何危害?第八章 消化系统问答题:2.试述消化管壁的一般层次结构?3.消化管平滑肌有哪些生理特征?5.

6、 为什么小肠是营养物质的主要消化和吸收部位?6.肝的血液循环途径如何?胆汁的产生排放途径如何?7.试述胃肠道的运动形式和生理意义。14.根据消化系统整体功能,试述平时饮食卫生应注意哪些问题。第九章 营养、代与体温调节问答题:1.影响能量代的因素有哪些?2.什么叫能量代?简述体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的过程。3.如何用间接侧热法测定基础代率?4.人体的体温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5.试述人体产热和散热的途径。第十章 泌尿系统问答题:1.简述肾脏的生理功能。2.肾脏的血液循环特点是什么?有和生理意义?3.尿是怎样生成的?简述其基本过程。4.影响肾小球滤过滤的因素有哪些?5.影响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

7、的因素有哪些?6.大量饮水后和大量出汗后,尿量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7.什么是渗透性利尿?8.试述抗例尿素和醛固铜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9.尿是如何被浓缩的稀释的。10. 正常人尿液中为什么没有氨基酸和葡萄糖?第十一章 分泌系统问答题:1.试述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2.试述氮类激素和类固醇类激素的作用机制。3.下丘脑产生哪些主要激素?4.垂体几级部分?各部的主要结构和功能如何?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问答题:1.何谓男性生殖系统和男性生殖功能?2.睾丸是怎样产生精子的,生精过程有何特点?3.睾丸支持细胞在生精过程中有哪些作用?4.男性附性器官有何生理作用?5.雄激素主要来自那种细胞,其主要生理功

8、能有哪些?6.睾丸功能活动是如何调节的?7.雌激素和孕激素各有哪些生物学作用?8.月经周期中子宫膜、卵巢、垂体和下丘脑激素浓度相应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如何?问答题:1. 细胞中存在那些细胞器,各有何功能?膜状细胞器由有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非膜状细胞器有中心体和核糖体。质网功能:粗面质网参与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也是细胞物质运输的通道。光面质网除作为细胞物质运输的通道外,还参与糖类、脂肪、等的合成与分解。高尔基复合体功能:参与分泌颗粒的形成。小泡接受粗面质网转运来的蛋白质,在扁平囊中进行加工、浓缩,最后进入大泡形成分泌颗粒,移至细胞的顶部,然后移出胞外。线粒体功能:是细胞物质氧化还原的重

9、要场所,细胞生物化学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窦由此供给,故称为细胞的“动力工厂”。溶酶体功能:溶酶体含有的酸性磷酸梅和多种水解酶,能消化进入细胞的细菌、异物和自身衰老和死亡的细胞结构。中心体功能:参与细胞的游戏分裂,与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质的移动有关。核糖体功能:合成蛋白质。2. 物质进入细胞可通过那些方式,各有和特点?被动转运:物质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扩散过程,不需要细胞供给能量包括单纯扩散,如脂溶性物质;协助扩散(需要载体和通道),如非脂溶性物质。主动转运: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的过程,它需要消耗细胞代所产生的能量。这种运输依靠细胞膜上的嵌入蛋白,如Na+

10、K+泵。胞饮和胞吐作用:大分子物质或颗粒状物质通过细胞膜运动将物质吞入细胞。3. 结缔组织由那些种类,各有何结构和功能特点?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结缔组织、骨、软骨、血液、肌腱、筋膜。疏松结缔组织:充满与组织、器官间,基质多,纤维疏松,细胞少。有免疫功能。致密结缔组织:纤维较多,主要为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保护功能。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构成。有维持体温、缓冲、支持等作用。4. 肌肉组织由那些种类,各有和功能特点?肌肉组织由肌细胞组成。肌细胞细长似纤维状,又称肌纤维。细胞质称肌浆,含可产生收缩的肌原纤维。肌肉组织可分骨骼肌、心肌、平滑机3种类型。骨骼肌收缩迅速有力,受意识支

11、配;心肌收缩持久,有节律性,为不随意肌;平滑肌的收缩有节律性和较大伸展性,为不随意肌。5. 神经组织由几种类型的细胞组成,各有和特点?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细胞有成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神经胶质细胞在神经组织中期支持、营养、联系的作用。问答题:1. 简述人类骨骼的组成和特征?全身的骨通过骨连接结构成人体骨骼,全身骨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颅骨连接成颅,可分为脑颅和面颅。躯干骨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椎骨又可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椎,他们通过骨连接构成脊柱。胸椎、胸骨和肋骨通过骨连接构成胸廓。

12、四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和下肢骨又分别可分为上(下)肢带骨和上(下)肢游离骨。上、下肢带骨分别把上、下肢骨与躯干骨相连结。全身骨的结构特点是与人类直立行走、劳动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达相适应的,如颅骨的脑颅发达,上肢骨轻巧,下肢骨粗壮等,骨盆和足弓也有相应的形态特征与之相适应。2. 与人类的直立行走、劳动和语言相适应,人体骨骼肌配布有什么特点?全身肌肉可分为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全身肌肉的配布与直立行走、劳动和语言密切相关。为适应直立姿势和劳动,颈后、背部、臀部和小腿后面的肌特别发达;上肢为适应劳动,屈肌比伸肌发达,运动手指的肌也比较其他动物分化的程度高;下肢肌粗壮。为适应表达感情和语言,

13、口周围肌和表情肌发达。3. 骨骼肌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特征如何?骨骼肌的收缩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其机械变化包括等收缩、等长收缩、单收缩与强直收缩等。肌肉收缩时也发生一系列的能量代,包括无氧代和有氧代两种形式。持久的活动可引起肌肉的疲劳。问答题:1. 举例说明机体生理活动中的反馈调节机制。兴奋通过神经元的环状联系,则由于这些神经元的性质不同,而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效应。如果环式结构各个突触的生理性质大体一致,则冲动经过环式传递后,在时间上加强了作用的持久性,这是一种正反馈作用;如果环式结构存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并同其返回联系的胞体形成抑制性突触,则冲动经过环式传递后,信号被减弱或停止,这是一种负反

14、馈作用。2. 简述神经系统的基本组成。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脊神经、脑神经、和支配脏的自主神经组成,自主神经又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3. 试述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在神经细胞膜上,存在大量的Na+通道和K+通道,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的大小主要由这些离子通道开放的程度所决定。我们已经知道,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的静息电位在数值上接近于K+的平衡电位,膜的通透性主要表现为K+的外流。当细胞受到一个阈刺激或阈刺激以上强度的刺激时,膜上的离子通道将被激活。由于不用离子通道激活的程度和激活的时间不同,当

15、膜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时,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将产生巨大的变化。4. 何谓可兴奋性组织或细胞的不应期现象?其生理意义是什么?可兴奋组织受到两次以上的阈下刺激时,能发生时间和空间上的阈下总和,给予细胞一次阈刺激,细胞兴奋后的一段时间,兴奋性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在绝对不应期,细胞对第二次刺激将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兴奋组织不应期的存在表明,单位时间组织只能产生一定次数的兴奋。5. 试述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神经轴突的兴奋冲动可使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兴奋性递质,后者经突触间隙扩散并作用与突触后膜与特殊受体想结合,由此提高后膜对Na+、K+、CL-,尤其是Na+的通透性,因Na+进

16、入较多而膜电位减少,出现局部的去极化,这种短暂的局部去极化可呈电紧扩布,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它通过总和作用可使膜电位减少至阈电位,从而在轴突始段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沿神经轴突传导,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过程如下:抑制性神经元兴奋,神经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后者经过扩散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从而使后膜对K+、CL-,尤其是CL-的通透性提高,膜电位增大而出现超极化,即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它可降低后膜的兴奋性,阻止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扩布性兴奋,因而呈现抑制效应。6. 简述神经信号引起肌肉收缩的主要生理事件?神经传向肌肉并引起肌肉的收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中间涉及电化学电的相互转换,

17、同时伴随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起全部过程的主要事件总结如下:(1)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到达轴突终末,引起突触前膜去极化,Ca2+从细胞外进入突触前膜中。(2)在Ca2+的促发作用下,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乙酰胆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完成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换。(3)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启动肌膜上Na+、K+通道开放,Na+、K+沿肌膜离子通道流动,产生终板电位,完成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换。(4)当终板电位达到肌细胞膜的阈电位时,引发肌膜产生肌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并沿肌膜迅速向整个肌细胞扩布;(5)肌动作电位传入肌膜系统,引起肌膜系统终池中的Ca2+进入肌丝处;(6)Ca2+与肌钙蛋

18、白复合体结合,使横桥与肌动蛋白的作用点结合,粗细肌丝相对滑动,肌小节缩短,肌肉收缩。肌膜上的电信号,转换成肌肉的机械收缩。7. 简述肌肉收缩的分子机制。肌肉收缩时在形态上表现为整个肌肉和肌纤维缩短,但在肌细胞并无肌丝或它们所含的分子结构的缩短,而只是在每一个肌小节发生了细肌丝向粗肌丝之间的滑行,结果使肌小节长度变短,造成整个肌原纤维、肌细胞和整条肌肉长度的缩短。乙酰胆碱与终板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终板膜离子通道对Na+和K+的开放,产生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达到肌阈电位值时,触发产生一个沿肌膜向外扩布的肌膜动作电位。肌膜动作电位通过肌纤维的膜系统进入肌细胞,引发一次迅速的肌肉收缩事件。在此过程中,首

19、先是肌细胞膜上的电信号引起贮存在肌膜系统终池中的Ca2+的释放,并引发了横桥循环,肌肉缩短。8. 试述与离子通道偶联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离子通道具有识别、选择和通透离子的功能。膜上的离子通道有的是通过化学分子控制的,这类通道称为化学门控通道;另一种为跨膜电压控制的,如我们在动作电位一节中介绍的,为电压门控通道。事实上,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在某种情况下,一种门控通道也能对另一种通道施加一定的影响。它的结构特点为:其受体本身就是离子通道的一个组成部分。9. 试述与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组成所有这类受体的多肽链均是7次跨膜,形成蛇状的跨膜受体;另一个特征是它与一

20、种G蛋白相偶联。这一类受体的种类极多,它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蛋白质超家族。与G蛋白偶联系统由3部分组成:受体、G蛋白和效应器。10. 反射弧由那些部分组成?试述其各部特点。由五部分组成:(1)感受器:感受外环境刺激的结构,它可将作用于机体的刺激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2)传入神经:由传入神经元的突起所构成。这些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背根神经节或脑神经节,与感受器相连,将感受器的神经冲动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3)神经中枢:为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一个简单的和一个复杂的生理活动所涉及的中枢围是不同的,需要这些部位的神经元群共同协调才能完成正常的呼吸调节活动。(4)传出神经:由中枢传出神

21、经元的轴突构成,如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把神经冲动由中枢传到效应器。(5)效应器:发生应答反应的器官,如肌肉和腺体等组织。11. 试述脊髓主要传导束的位置、起始部位和主要功能。位置起始主要功能薄束/楔束:后索脊神经节细胞传导本体性感觉及精细触觉脊髓小脑前/后束:外侧束后觉细胞传导本体性感觉脊髓丘脑束:外侧束后觉细胞传导温、痛、触、压等浅感觉皮质脊髓侧束:外侧束大脑皮质运动区大脑皮质运动区皮质脊髓前束:前索大脑皮质运动区大脑皮质运动区红核脊髓束:外侧束红核调节屈肌紧前庭脊髓束:前束前庭神经外侧核调节伸肌紧网状脊髓柱:前、侧索脑干网状结构易化或抑制脊髓反射12. 试述脑神经的分布、主要功能及相应核

22、团的位置?名称核的位置分布及功能嗅神经大脑半球鼻腔上部黏膜,嗅觉视神经间脑视网膜,视觉动眼神经中脑眼的上下、直肌和下斜肌调节眼球运动;提上睑肌;瞳孔括约肌使瞳孔缩小以及睫状肌调节晶状凸度滑车神经中脑眼上斜肌使眼球转向下外方三叉神经脑桥咀嚼肌运动;脸部皮肤、上颌黏膜、牙龈、角膜等的浅感觉、舌前2/3一般感觉。外展神经脑桥眼外直肌使眼球外转面神经脑桥面部表情肌运动;舌前2/3黏膜的味觉;泪腺、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位听神经延髓、脑桥耳蜗管柯蒂氏器的听觉;椭圆囊,球囊斑及3个半规管壶腹嵴的平衡功能。舌咽神经延髓咽肌运动;咽部感觉、舌后1/3的味觉和一般感觉、颈动脉窦的压力感觉器和颈动脉体的化学器的感觉

23、。迷走神经延髓咽喉肌运动和咽喉部感觉;心脏活动;支气管平滑肌;横结肠以上的消化管平滑肌的运动和消化腺体的分泌副神经延髓胸锁乳突肌使头转向对侧,斜方肌提肩舌下神经延髓舌肌的运动13. 肌紧是如何产生和维持的?由于骨骼肌受重力牵拉而反射性收缩造成的。由于全身每块骨骼肌的力不同而又互相协调配合,从而得以维持身体的姿势。当部分肌肉的力发生改变时,姿势也随着改变。肌紧不表现出明显的动作,所以又称紧性牵反射。肌紧中,由于同一块肌肉中的肌纤维交替进行收缩,因而能持久地维持而不易疲劳。14. 何谓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试以浅感觉和深感觉为例,说明其感觉传导通路。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感觉冲动沿特定的感觉传导通路传送

24、到大脑皮质的特定部位进而产生特定感觉的传导径路。躯干、四肢浅感觉的传导通路: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其周围突构成脊神经中的感觉纤维,分布到皮肤和黏膜,其末梢形成感受器。中枢突经由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在脊髓灰质后角更换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的轴突越至对侧,在脊髓白质的前外侧部即前外侧索上行,形成脊髓丘脑束。后者历经延髓、脑桥、中脑至丘脑外侧核,在此更换为第三级神经元,再发生纤维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囊,投射到大脑皮质中央后回的中、上部和旁中央小叶后部的躯干、四肢感觉区。头面部浅感觉的传导通路:头面部的痛、温和粗略触觉的传导通路也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其周围突构

25、成三叉神经感觉纤维,分布到头面部的皮肤和黏膜,其中枢突组成三叉神经感觉根进入脑桥,止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和三叉神经主核,在此更换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纤维交叉至对侧,组成三叉丘系上行,经脑干各部至丘脑外侧核,更换第三级神经元,后者发出轴突参与组成丘脑皮质束,经囊投射到中央后回下1/3的感觉区。15. 试述大脑皮质主要的沟、回及功能分区。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每个大脑半球分3个面,即背外侧面、侧面和底面。分布在背外侧面的主要沟裂有中央沟、大脑外侧沟、顶枕裂、矩状裂。这些沟裂将大脑分为四叶: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分区:(1) 体表感觉区(2) 肌肉本体感觉区(3) 视觉区(4) 听觉区(5) 嗅觉

26、和味觉区16. 试述大脑皮质支配身体各部的感觉和运动代表区的特点。中央后回的投射具有如下特点:(1)躯体感觉传入冲动向皮质的投射具有交叉的性质(2)总的空间投射是倒置的,下肢代表区在中央后的顶部,上肢代表区在中间部,头部代表区在底部。(3)投射区域的大小与躯体各部分的面积不成比例,而是与不同体表部位的感觉灵敏程度以及感受器的密集程度和传导这些感受器冲动的传入纤维数量有关。大脑皮质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控制具有以下特点:(1)运动皮质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呈交叉支配,即一侧运动区主要调节和控制对侧躯体运动。(2)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3)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复杂、精细程度有关,而不与肌肉的大小想适应。

27、运动越精细、越复杂的部位,其代表区越大。(4)以适当强度的电流刺激运动代表区的某一点,只会一起个别肌肉收缩,或某块肌肉收缩,而不是肌肉群的协同收缩。(5)运动区的神经细胞与感觉区一样,呈柱状纵向排列,称运动柱。一个运动柱可以控制同一关节的几块肌肉,而同一块肌肉又可接受几个运动柱的控制。17. 什么是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试述其功能特点。非特异性投射系统是指各种感觉冲动上传至大脑皮层的共同上行通路。特异性感觉纤维经过脑干时,都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通过其短突触多次更换神经元后,抵达丘脑的皮质下联系核,再发出纤维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由于上行过程中经过脑干网状结构神

28、经元的错综复杂的换元传递,因而失去了特异感觉的特异性和严格的定位区分,上行纤维广泛终止于大脑皮层的各层细胞,不引起特定的感觉,所以称非特异投射系统。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18. 比较说明椎体系和椎体外系的功能特点。锥体系统是指由皮层发出并经延髓锥体抵达对侧脊髓前角的皮层脊髓束与抵达脑神经运动核的皮层脑干束。锥体系的皮层起源主要为4区,其纤维中仅有10%20%与脊髓运动神经元形成单突触联系。锥体系既可直接抵达神经元以发动肌肉运动,抵达神经元以调整肌索敏感性,也可通过脊髓中间神经元改变拮抗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对抗平衡,保持运动的协调。锥外体系是指直接或间接经皮层下某些核团并通过锥

29、体外系和旁锥体系三部分。锥体外系以多次突除联系,控制双侧脊髓活动,它主要调节肌紧、肌群协调运动。19. 试述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特点。脊髓的牵反射首先受到脑干网状结构的调控。刺激延髓网状结构背外侧部,能使四肢牵反射加强,称为易化作用。相反,刺激延髓网状结构腹侧部,则四肢的牵反射抑制,肌紧降低,称为抑制作用。网状结构易化区的围较大,并向上延伸到间脑腹侧的网状结构。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的围较小,局限于延髓上部网状结构侧区。脑干对脊髓反射活动的易化和抑制作用保持着相对平衡,若脑的一些部位受到损伤,这种平衡将被破坏。20. 试述下丘脑对脏活动的调节。下丘脑是皮质下调节脏活动的高级中枢。它与大脑边缘系统、脑

30、干网状结构和垂体具有密切的联系。(1)体温调节下丘脑存在着对温度敏感的神经元,血液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可使它们的电活动发生变化,进而通过调节身体的散热或产热机制,将体温调定于一定水平。(2)摄食行为调节下丘脑是处理和调制饥饿、饱胀信息的主要中枢。下丘脑的腹侧区还分布着葡萄糖感受器,当血糖水平升高时,导致饱中枢兴奋,抑制摄食中枢的活动。(3)水平衡调节电刺激该区,经短时间的潜伏期,动物开始大量饮水;破坏此区,则动物饮水明显减少。此外,下丘脑存在着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血液渗透压的变化,进而通过控制饮水行为或激素分泌,调节体的水平衡。(4)对分泌腺的调节他们通过控制垂体的激素分泌,调节机体的环境,影响

31、各种脏功能。(5)对生物节律的控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与昼夜节律有关。破坏该核团,导致动物原有的一些昼夜周期节律性活动,如饮水、排尿等节律紊乱或丧失。21. 试述自主神经对脏活动调节的功能特点。(1)脏的双重神经支配:绝大部分脏器官既接受交感神经,又接受副交感神经的支配,形成双重神经支配。仅有少数脏和组织只受交感神经的支配。正是由于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不同作用和双重支配,脏器官的功能才能保持稳定,从而有利于机体整体对环境的适应。(2)自主神经中枢的紧性:交感、副交感神经及其神经节仅仅是自主神经系统的外周部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它们的活动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自主神经中枢经常有冲动的发放,

32、称为紧性发放。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紧性活动则与中枢神经组织CO2浓度密切有关。(3)交感中枢和副交感中枢的交互抑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作用不仅表现在外周,在交感中枢与副交感中枢之间,也存在交互抑制关系,即交感中枢紧性增强时,副交感中枢紧性就减弱,反之亦然。22. 试比较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结构特征、递质和受体。交感神经节离效应器官较远,其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一根节前纤维往往和多个节后神经元联系,所以一根节前纤维的兴奋可同时引起广泛的节后纤维兴奋。副交感神经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神经节不构成神经链,而是分散地位于它们所支配的器官附近,节后神经元发出节后纤维支配就近的器官,因

33、此节后纤维一般很短。此外,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仅和少数节后纤维发生联系,因而刺激副交感神经引起的反映较为局限。23. 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小脑半球与随意运动的协调密切相关。小脑半球和大脑皮质之间具有往返纤维联系,形成复杂的反馈环路。小脑半球受损后,随意运动的力量、方向、速度和围都会失控,同时肌力也减退,行走时摇晃不定成蹒跚状,不能进行肌轮换的快速运动,不能完成精细的动作。这说明小脑半球对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协调是至关重要的。小脑半球损伤后的运动协调障碍,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24. 试述正常脑电图各波的频率围和功能意义。在头皮的不同部位,脑电图的幅度不同,在不同的状态下,其波形也有很大的差别.。2

34、5. 试述两种不同的睡眠时相及其特征。慢波睡眠阶段,脑电图特征呈高振幅同步化慢波。生理功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嗅、视、听、触等感觉功能减退,骨骼肌紧性降低,腱反射减弱,以及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尿量减少、代率降低、体温下降、发汗增多、胃液分泌增多和唾液分泌减少等一系列的自主性神经功能的变化。异相睡眠为睡眠过程中周期出现的一种激动状态,脑电图与觉醒时相似,呈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异相睡眠是神经细胞活动增强时期,可能对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新突触的建立以及记忆活动具有促进作用。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在整个睡眠期间交替进行26. 什么是条件反射?列举生活实例,说明几种不同的条件性抑制。条件反射是机体

35、后天获得的,是个体在生活的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的反射通路不是固定的,因此具有更大的可塑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消退抑制:是抑制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而不用非条件刺激强化,则条件反射会逐渐减弱,乃至对条件刺激完全不发生反映。这是由于原来引起兴奋性反映的条件刺激,转化成为引起抑制性反应的条件刺激所致。分化抑制:如果以后只在条件刺激出现时给予强化,而对近似的刺激不予强化,结果只有得到强化的条件刺激仍保持阳性效应,那些得不到强化的近似刺激就不在引起反映,这种现象称为条件反射的分化。这样引起的抑制称为分化抑制。延缓抑制:在条件反射实验中,一般条

36、件刺激出现20s左右以非条件刺激强化。如果将条件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相结合的时间间隔延长,例如,最后达3min,则将形成延缓条件反射。是由于此时皮质发生了抑制过程,称为延缓抑制。27. 述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布对称性。在发育过程中,人类左、右半球功能发生分化,对大多数以右手劳动者来说,左侧半球语词活动功能占优势;右侧半球非词语性认识功能占优势。这种优势又是相对的,因为左半球亦有一定的非词语性认识功能,右半球也有一定简单的词语功能。问答题:1. 试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每种特定的感受器对某种类型的刺激较其他类型更容易起反应,这种类型的刺激就是适宜刺激。然而,某些感受器也可对非适

37、宜刺激产生比适宜刺激弱得多的反应,得到与适宜刺激同样的感觉。要想使刺激引起感受器兴奋,刺激强度和刺激持续时间必须达到一定的量,通常把作用于感受器引起人体产生某种感觉所需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阈值。(2)感受器的换能、感受器电位和感受性冲动的发放(3)感受器的适应:同一刺激强度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并不总是产生同样大小的感受器电位的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这类感受器可降低去极化围和程度,使传入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的频率下降,甚至不再产生反映。根据产生适应的快慢,将感受器分为紧型感受器和时相型感受器。(4)感觉的精确度:每个感觉神经元对刺激的反应都限定在所支配的某个皮肤区域,这就是所谓的感受野。感受

38、野大小随支配皮肤区域的感受器密度而不同,感受器空间分布密度越高,感受野亦越小,其感觉的精确度或分辨能力也就越高。2. 眼近视时是如何调节的?眼折光力的调节使睫状肌中环行肌收缩,引起连接于晶状体的悬韧带放松;晶状体由于其自身的弹性而向前方和后方凸出,使眼的总折光能力增大,使光线聚焦成象在视网膜上。调节反射时,除晶状体的变化外,同时还出现瞳孔缩小和两眼视轴向鼻中线的会聚。瞳孔缩小主要是减少进入眼光线的量;两眼会聚主要是使看近物时物象仍可落在两眼视网膜的相称位置。3. 近视、远视和散光患者的眼折光系统发生了什么异常?如何矫正?近视:多数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来自远方物体的平行光线的平行光线在视网膜

39、前聚焦,到视网膜时光线发散,以至物象模糊。近视也可由于眼的折光能力过强,使物体成象于视网膜之前。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以至主焦点的位置在视网膜之后,使入眼的平行光线在到达视网膜时还未聚焦,而形成一个模糊的物象。远视眼的特点是在看远物时就需要动用眼的调节能力,而看近物时晶状体的调节已接近它的最大限度,故近点距离较正常人为大,视近物能力下降。散视:正常眼的折光系统的各折光面都是正球面的,从角膜和晶状体真个折光面射来的光线聚焦于视网膜上。4. 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有何异同?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在形态上均可分为4部分,由向外依次称为外段、段、胞体和终足;其中外段是感光色素集中的部位,在感光换能中起重要

40、作用。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的主要区别在外段,其外形不同,所含感光色素也不同。视杆细胞外段呈长杆状,视椎细胞外段呈圆锥状。两种感光细胞都通过终足和双极细胞发生突触联系,双极细胞再与神经节细胞联系。5. 简述视杆细胞的光换能机制。光量子被视紫红质吸收后引起视蛋白分子变构,视蛋白分子的变构激活视盘膜中的一种G蛋白,进而激活磷酸二酯酶,使外段胞浆中的CAMP大量分解,而胞浆中的CAMP大量分解,使未受光刺激时适合于外段膜的CAMP也解离而被分解,从而使膜上的化学门控式Na+通道关闭,形成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6. 什么是三原色学说?在视网膜中存在着分别对红、绿、蓝光线特别敏感的3种视锥细胞或相应的3种感光

41、色素,不同波长的光线可对与敏感波长相近的两种视锥细胞或感光色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从而引起不同颜色的感觉即丰富的色彩。在人的视网膜中,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空间分布是不同的,因而具有相应的视觉空间分辨特性。7. 简述鼓膜和听骨链的作用。鼓膜振动推动附着在鼓膜上的锤骨柄,带动整个听骨链。所以,鼓膜振动经3块听小骨传递,使抵在前庭窗上的镫骨底板振动,引起耳前庭窗膜所构成的声能量传递系统,发挥了很好的增压减振的生理效应。8. 什么是行波学说。基底膜的振动不像所假设的那样以一种驻波的形式震动,而是以一种行波方式由蜗底较窄的基底膜部分向蜗顶端较宽部分移动,这就是所谓的行波学说。9. 简述椭圆囊和球囊在

42、维持身体平衡上的作用。椭圆囊和球囊是感受线性加速度和头空间位置变化的感受器。由于毛细胞的纤毛埋在含有碳酸钙结晶的耳石或耳沙膜中,而耳石又给耳石膜以质量,当头向左或右倾时,重力使耳石膜产生压力量变造成纤毛弯曲。如头向左倾时,左耳石器官毛细胞上的纤毛受牵拉而使毛细胞则超级化;反之则亦然。毛细胞去极化兴奋前庭神经纤维,冲动传导至脑,产生头部位置感觉,并引起肌紧反射性改变以维持机体姿势平衡。10. 简述半规管功能。半规管是感受正、负旋转加速度刺激的感受器,各自的平面相互接近互相垂直。这种排列使头部在空间作空间作旋转或弧形变速运动时,由于与旋转平面一致的水平半规管每个毛细胞的纤毛都处于特定位置,动纤毛离

43、鼻或头前最近,而最小纤毛或静纤毛离头最近。当半规管对刺激过度敏感或受到过强厘刺激时,会引起一系列自主性功能反应,出现恶心、呕吐、皮肤苍白、眩晕、心率减慢和血压下降等现象。11. 何谓前庭自主神经反应?在头向左旋转时,淋巴液的惯性使纤毛从左向右移动,液体的相对运动引起脑左边的毛细胞纤毛向动纤毛方向移动并去极化,而脑右边毛细胞的纤毛向静纤毛方向移动并超级化,相应地脑左边的前庭神经增加他们的动作电位发放率,而脑右边的前庭神经则降低它们的动作电位发放率。于是这种信息被传递到脑,被翻译成头正在作逆时针方向旋转。当半规管对刺激过度敏感或受到过强刺激时,会引起一系列自主性功能反映。12. 按功能划分,感受器

44、由那些主要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化学感受器:主要感受化学物质浓度刺激。痛感受器或伤害性感受器:只要感受组织损伤刺激。在组织受到如过强的机械、热或化学能损伤性刺激时,可激活这类感受器。温度感受器:热感受器对高于体温的温度变化起反应,冷感受器对低于体温的温度变化起反应。本体感受器或机械感受器:对机械力或引起感受器变形的刺激敏感。问答题:1. 血液对机体稳态的保持具有那些重要作用?人体大部分细胞与外界隔离而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外也构成了机体生存的环境。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血液对于维持肌体环境的稳定具有极

45、其重要的作用。人体新代所需的全部物质和代产物都需要通过血液和血液循环完成交换和排出体外。血液中存在于血液酸碱平衡、血液凝固、免疫防御、运送氧和二氧化碳有关的各种细胞、蛋白和因子。2. 白细胞由那些主要类型?试述其主要功能。根据白细胞的染色特征,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颗粒白细胞,简称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另一类称为无颗粒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参加机体的免疫反应。由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参与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组成了机体对入侵异物和体畸变细胞防御的全部容。血小板主要参与机体的血凝反应。许多因子的活化都需在血小板的磷脂表面进行,因而为凝血因子

46、的激活提供了条件。凝血过程中血小板能释放许多与血凝有关的因子。3.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是怎样发挥其免疫功能的?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称为细胞免疫反应。在细胞免疫反应中,T细胞并不分泌抗体,而是通过合成和释放一些特殊细胞因子来破坏肿瘤细胞、限制病毒复制、激活其他免疫细胞。由B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为体液免疫。B细胞激活后形成浆细胞,可分泌大量抗体,抗体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直接与抗原发生抗原抗体反应。4. 试输血液凝固的主要过程。血液凝固反应是由凝血因子参与的一系列酶促反应。血液凝固可人为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首先由凝血因子激活因子X,然后由凝血酶原激活物激活凝血酶,最后导致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形成

47、不容性的纤维蛋白。血凝是一个逐级放大的级联正反馈过程。机体存在血凝和抗凝两个系统,互相颉颃的、两个作用相反系统的平衡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条件。5. 机体中的抗凝血和凝血系统是怎样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进行的?正常血管中,少量、轻度的血凝会经常发生,如果所形成的血凝块不能及时清除,将使血管阻塞,引起严重后果。然而,正是由于血将中存在纤溶酶,他可使血凝时形成的纤维蛋白网被溶解,清除不必要的血栓,使血管变得通畅。同时,血浆中还存在对抗纤溶酶,两者对抗的结果,可以使纤溶的强度在一定围变动。如果纤溶过弱,可能导致血栓生成或纤维蛋白沉积过多等现象;纤溶过强,可使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消耗过多,产生出血倾向。

48、纤溶系统对于限制血凝围的扩展和保持血液流畅具有重要意义。6. 试述输血的基本原则。为保证输血的安全,必须遵循输血的原则。在准备输血时,必须保证供血者与受血者的ABO血形相符;对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还必须使供血者和受血者的Rh血型相符,以避免受血者被致敏后产生抗Rh的抗体。问答题:1. 简述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和意义。体循环:左心室搏出的血液经主动脉及其分支流到全身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进行物质交换后,再经各级静脉汇入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流回右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循环称体循环。由于左心室的血液来自于肺部,经气体交换,是含氧较多的、鲜红的动脉血,在全身毛细血管除进行气体交

49、换后,变为静脉血。肺循环:右心室搏出的血液经肺动脉及其分支流到肺泡毛细血管,在此进行气体交换后,经肺静脉回左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循环称肺循环。由于右心室的血来自于由全身返回心脏的、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静脉血变成含氧较多的动脉血。2. 简述人体心脏的基本结构。心脏为一中空的肌性器官,由中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两半。后上部为左心房和右心房,两者间以房中隔分开;前下部为左心室何有信使,两者间以室中隔分开。房室口边缘有房室瓣,左房室之间为二尖瓣,右房室之间为三尖瓣。右心房有上下腔静脉口及冠状窦口。右心室发出肺动脉。左心房右四个静脉口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发出主动脉。在肺动脉和主

50、动脉起始部的面,都有3半月瓣,分别称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3.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有那些特点?复极化时间长,有2期平台。其动作电位分为除极化过程和复极化过程。离子基础是:0期为Na+流;1期为K+外流;2期为Ca2+缓慢持久流与K+外流;3期为K+迅速外流;4期为静息期,此时离子泵增强使细胞外离子浓度得以恢复。4. 心脏为什么会自动跳动?窦房结为什么能成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心脏使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泵血。心脏的泵血功能与心脏的结构特点各生理特性有关。正常情况下,窦房结产生自动节律性兴奋,并将兴奋经特殊传导系统传到整个心脏,保证了心房和心室肌细胞分别称为两个功能合胞体。心室在心脏泵血功

51、能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由于心室的收缩和舒,引起心室压的变化,通过瓣膜有序的开放与关闭,导致血液的射出与回流,使血液周而复始的沿一个方向流动。5. 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是怎样产生的?正常心脏是按窦房节发出的兴奋进行节律性收缩活动的。在心肌正常节律的有效不应期后,人为的刺激或窦房结以外的其他部位兴奋,使心室可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称为期外收缩或期前收缩。当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以前,一次窦房结的兴奋传到心室时,正好落在期前兴奋的有效不应期以,因而不能引起心肌兴奋和收缩。这样,在一次期外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次较长的心室舒期,称代偿间歇。6. 在一个心动周期,心脏如何完成一次泵血过程?心脏一次收

52、缩和舒构成一个机械活动的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有次序的收缩和舒,造成心腔容积和压力有规律的变化。压力变化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心腔压力的变化,伴随着心瓣膜有规律的开放和关闭,这就决定了血液流动的方向。心房收缩期:心房收缩时,心室仍处于舒状态。心房收缩,心房压力升高,将血液挤压入心室。心室收缩期:心室收缩时,心室压力增高,当室压大于房压时,使房室瓣关闭。当室压大于动脉压时,动脉瓣开放,血液迅速射入主动脉。心室舒期:心室舒,室压下降,动脉瓣关闭,当室压低于房压时,房室瓣开放,心房血流入心室。7.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由哪些?如何影响?(1)心肌初长异长自身调节:通过心肌细胞

53、本身长度改变而引起心肌收缩力的改变,致每搏排出量发生变化,称为异长自身调节。(2)动脉血压:当动脉血压升高即后荷加大时,心室射血阻力增加,射血期可因等容收缩期延长而缩短,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3)心肌收缩能力等长自身调节:心肌初长改变无关,仅以心肌细胞本身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度改变增加收缩力的调节,称为等长自身调节。(4)心率8. 简述动脉血压的形成于其影响因素。心脏收缩的产生的动力和血流阻力产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形成动脉血压的两个主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血液流经小动脉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所以心室收缩时射入动脉的血液不可能全部通过小动脉,不少血液停留在动脉中,充满和压迫动脉管壁,形成收缩压。同时

54、,由于大动脉管壁具有很大弹性,随着心脏射血,动脉压力升高而弹性扩,形成了一定的势能贮备。心室舒时,扩的动脉血管壁产生弹性回缩,其压力继续推动血液向前流动,并随着血量逐渐较少而下降,到下次心缩以前达到最低,这时动脉管壁所受到的血压测压力即为舒压。9. 支配心血管的神经有哪些,各有和作用?心脏的神经支配:支配心脏的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心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位于脊髓第15胸段,节后神经纤维位于星状神经节或颈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心肌细胞膜生的受体为型肾上腺素能受体。当去甲肾上腺素与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后,激活了腺苷酸化酶,使细胞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了细胞

55、蛋白激酶,使蛋白磷酸化,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激活,Ca2+流增加,提高了心肌收缩力。去甲肾上腺素还能加快肌浆网钙泵的转运,从而加快了新技术速度。此外,去甲肾上腺素能加强4期向电流,使自动除极速度加快,自律性提高。通过提高Ca2+流,使房室结细胞动作电位幅度增大,房室传导加快。因此,交感神经能使心脏出现正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心迷走神经起源于延髓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发出的节前神经纤维与心神经节细胞发生突触联系,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作用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使肌浆网释放Ca2+减少。乙酰胆碱还可抑制钙通道,减少Ca2+流;激活一氧化氮合酶

56、,产生NO,通过胞鸟苷酸环化酶受体,使细胞cAMP增多,降低钙通道开放的概率,减少Ca2+流。由于Ca2+流减少,使心肌细胞收缩力减弱,房室交届慢反应细胞的动作电位幅度最低,传导速度减慢。在窦房结细胞,乙酰胆碱与M型胆碱能受体结合,经Gk蛋白促进K+外流,抑制4期以Na+为主的递增性向流,从而降低自律性,心律减慢。血管的神经支配:支配心管平滑肌的神经纤维可分为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和舒血管神经纤维。交感缩血管神经在全身血管广泛分布,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导致血管平滑肌收缩,而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则导致血管平滑肌舒。去甲肾上腺素与肾上腺素能受体

57、结合能力较与型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能力强,故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兴奋时引起缩血管效应。交感舒血管神经主要分布于骨骼肌血管,这类神经的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M型胆碱能受体,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副交感输血管神经只有少数器官分布。10. 动脉血压是如何维持相对稳定的?当血压升高时,动脉扩程度增大,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到刺激,冲动沿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至孤束核,通过延髓的神经通路,分别到达延髓头端副外侧部和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使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紧性下降,心交感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和交感缩血管中枢传至心脏的冲动减少。同时,心迷走中枢紧性增高,心迷走神经传至心脏的冲动增多。于是心律减

58、慢,心输出量减少。次反射称“减压反射”。当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减压反射减弱,血压回升。11.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有和影响?肾上腺素核区甲肾上腺素均能使心律加快,心脏活动加强,心输出量增加。但两者最终作用的结果取决于靶细胞上的受体类型及与受体的亲和力。肾上腺素可使某些器官的血管收缩,而另一些器官的血管舒。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全身血管广泛收缩,动脉血压升高;血压升高引起压力感受性反射加强,压力感受性反射对心脏的抑制效应超过去甲肾上腺素的直接加强效应。故心律减慢。问答题:1. 呼吸的生理意义是什么?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德国层称为呼吸。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维持体温

59、所需的热量,都来自体营养物质的氧化。氧化过程所需的氧必须从外界摄取,而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必须及时向外界排出。氧必的摄取和二氧化碳排出在生命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机体代的正常进行河环境的相对稳定。2. 胸负压的成因及其生理意义是什么?当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气体入肺后,肺被动扩,具有回缩倾向的肺随之产生回缩力,使胸膜腔开始产生负压。以后,在发育过程中,胸廓发育的速度大于肺发育的速度,肺被牵拉得更大,回缩力也更大,使胸负压也随之增加。胸负压的生理意义:保持肺泡及小气道呈扩状态;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3. 肺通气的动力是什么?呼吸肌的收缩、舒造成胸廓扩大和缩小,牵动肺扩大与缩小,造成肺压

60、下降与升高。在肺压与大气压之压力差的驱动下,气体进出肺,产生吸气与呼气过程。4.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气体扩散的因素处分压外,还有呼吸膜厚度核扩散面积,气体溶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5. 比较深而浅和浅而快的呼吸,哪一种呼吸效率高,为什么?只有进入肺泡的气体才能进行气体交换达到呼吸的目的。潮气量与呼吸频率对每分同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的影响不同。当潮气量加倍和呼吸频率减半或潮气量减半和呼吸频率加倍时,每分通气量不变,即深而慢的呼吸或浅而快的呼吸对每分通气量影响不大,而对每分肺泡通气量的影响则不一。6. 无效腔对呼吸运动有何影响?呼吸是存在于呼吸道的气量,并不参与肺泡与血流之间的气体交换,故称

61、之为无效腔。每次吸入,首先进入肺泡的是上次呼气之末存留于呼吸道的肺泡气,然后,才是新吸入的气体;每次呼气时,首先呼出的是上次吸气之未充盈与呼吸道的吸入气,然后才是肺泡气。无效腔增大,呼吸运动加深变慢。7. 体O2,CO2增多,酸中毒时,对呼吸有何影响?血液中CO2, H+浓度的改变引起呼吸中枢兴奋性改变途径有:直接作用于化学中枢感受器;兴奋外周化学感受器。在正常情况下,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分压变化的敏感性比外周的化学感受器强,所以中枢化学感受器在维持CO2分压稳定方面气重要作用。但当呼吸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敏感性受到抑制时,呼吸中枢对于由主动脉体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传来的冲动仍能发出加强呼吸的反

62、应。CO2浓度过高,将直接麻痹呼吸中枢,所以不仅不能使呼吸加强,反而使其减弱甚至停止呼吸。动脉血中CO2分压和 H+浓度增加时,也对外周化学感受气起刺激作用,兴奋后发出的冲动沿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传到延髓,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缺O2对呼吸的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切断动物的窦神经或切除颈动脉体后,缺O2就不再引起呼吸加强,缺O2对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的。8. 呼吸节律是如何形成的?当延髓吸气中枢兴奋时,它一方面向下发出冲动,到达脊髓吸气肌运动神经元引起吸气运动;另一方面又向上发出冲动,到达桥脑上部的呼吸调整中枢使其兴奋。当呼吸调整中枢兴奋时,它可抑制长吸中枢及吸气中枢

63、的活动,使延髓吸气中枢的活动转入抑制,引起被动呼气。此后,由于延髓吸气中枢的活动转入抑制,上传导呼吸调整中枢的冲动减少,呼吸调整中枢的兴奋减弱,则对长吸中枢以及延髓吸气中枢的抑制也减弱,延髓吸气中枢又重新兴奋,继而又发生吸气动作。这样就形成力吸气与呼气交替的节律性呼吸运动。由此可见,呼吸运动是延髓吸气中枢的兴奋活动被高位呼吸中枢下传的抑制性冲动周期性的切断造成的。9. 吸烟对呼吸系统有何危害?烟草中含有许多致癌物以及能够降低肌体排出异物能力的纤毛毒物质。这些毒物附在香烟烟雾的微小颗粒上,到达肺泡并在那里沉积,彼此强化,结果又大大加强了致癌作用。每天吸烟10支以上的人,肺癌死亡率要比不吸烟者高2

64、.5倍。肺癌患者的90以及各种病症的1/3是吸烟引起的。此外,吸烟还会引起喉癌、鼻咽癌、食道癌、胰腺癌、膀胱癌等。吸烟会使心血管病加重,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生成血栓,造成心律不齐,甚至突然死亡。有研究者发现,吸烟者由冠心病引起的猝死率比不吸烟者高4倍以上。吸烟会损害神经系统,使人记忆力衰退,过早衰老。吸烟会损害呼吸系统,经常吸烟的人长年咳嗽、咳痰,易患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等呼吸道疾病。吸烟者容易患胃溃疡病,因为烟雾中的烟碱能破坏消化道中的酸碱平衡。第八章消化系统问答题:1. 消化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什么叫消化、吸收?人体有哪些消化方式?消化系统有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小肠自上而下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消化腺有唾液腺、胰、肝、食管腺、胃腺、肠腺等。消化是指食物通过消化管的运动和消化液的作用被分解为可吸收成分的过程。食物经消化后,透过消化管粘膜上皮,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