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_浅谈古汉语和英语语法的相似性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7475935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文_浅谈古汉语和英语语法的相似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论文_浅谈古汉语和英语语法的相似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论文_浅谈古汉语和英语语法的相似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论文_浅谈古汉语和英语语法的相似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_浅谈古汉语和英语语法的相似性(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学号1422040030编号201622040030分类文史LUOYANGNORMALUNIVERSITY成人教育本科生毕业论文Adult Education Bachelors Thesis论文题目浅谈古汉语与英语语法的相似性作者XX郭智艳指导教师所在院系外国语学院专业名称英语完成时间2016年3月25日浅谈古汉语与英语语法的相似性郭智艳XX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XXXX 435002摘要:语言是最重要的人类交际工具,目前世界上有数千种语言,语音、词汇和语法各不相同,但其产生的根本原因都是为了交流,就此而言,世界上的语言都有相通之处。本文主要探讨古汉语和现代英语在语法上的相似性,分别从

2、倒装句式的比较、定语后置的类似以及等方面来具体分析两种语言语法的相似性。通过大量的对比例证,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的祖先在创造语言的时候拥有同样的智慧。学好中国传统古文,对英语学习具有很强的迁移性。关键词:古汉语英语相似23 / 27浅谈古汉语与英语语法的相似性作为一名深爱着中国古典文学又对英语有着浓厚兴趣的中国人,在学习时我无意中发现古汉语和英语在语法上有着许多的相似性。从最基本的句子结构到词类的活用、词义的变迁等都惊人的相似,不由得想做进一步的研究。在研究中我发现,古汉语与英语虽然没有同源关系,但两者在语法上却有着很高的相似性,其根本原因是有基本语序SVO所带来的相关类型学特征,这些相似性在词

3、法和句法等方面都有体现。接下来我将从倒装句、省略句、组合规则、双宾语、兼语式五个方面分别叙述古汉语和英语语法的相似性。一、古汉语与英语的倒装句式比较在所有的语言中,句子是语法表达的基本单位,它由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语法规则建立起来,古汉语和英语也不例外。其中,语序是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汉语和英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语序,也就是主语+谓语的结构。这种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的语序在汉语语法学中被称为常式句,在英语语法中被称为NORMALORDER,又叫NATURAORDER。然而,在古汉语和英语的实际运用中,又常常打破这种常规语序模式,颠倒部分或全部的句子成份,产生一种特殊的语序,这在语法

4、学上被称为倒装,例如:资哉,回也!县矣,汝之不惠!上列2句都是倒装句,其谓语全部置于主语之前。其所以倒装,主要是用来加强句子的感叹或疑问的语气。因此,句子的倒装可以说是出于强调的需要。英语倒装句最常见的是疑问句式。如:How are you? Where is he from?这两个疑问句中的系动词be的两个形式are和is分别置于两个主语you和he之前。此外,英语倒装句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是为了加强语气;第二是因为主语部分较长而需要后置,倒装可以调整平衡全句,避免句子出现头重脚轻的不良现象。如:Im going back to Washington to fight for it, bel

5、ieve you me.我要回华盛顿为此而斗争,你相信我吧。If you can do it,so cart I.你若能做,我也能。 由此可见,这两种语言文字中都有倒装句存在。古汉语的倒装用以表示一定句子结构的需要和强调某一句子成分的需要,英语的倒装分为将主语和谓语完全颠倒过来的完全倒装和只将助动词置于主语之前的不完全倒装。 根据研究统计,古汉语与英语在句子倒装这一问题上主要存在下列几种相似的结构: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一主谓倒装1、古汉语主谓倒装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的次序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但有时候为了某种目的,会把谓语放在主语的前面,就可以看作是倒装。古代汉语的主谓只在感叹句和疑

6、问句中才出现倒装现象。如:君 子 曰 :失 礼 违 命, 宜 其 为 禽 也 把宜置于其为禽也之前, 意即: 应该呀! 他被擒, 表达了左传作者对宋大夫狂狡在战场上敌我不分的糊涂行为的强烈批评。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此句的意思是公子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表现在哪里呢? 属于主语后置,可理解为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在古汉语中的主谓倒装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1为了突出谓语,加重语气,增强感情色彩。例如:贤哉,回也!甚矣,汝之不惠!失礼违命,宜其为禽也。美哉谓语,我中国少年主语;壮哉谓语,我少年中国主语!少年中国说谁欤谓语,哭者主语?礼记?檀弓 译文:是谁呀,哭的人?例中把贤哉这个谓语

7、放在主语回也之前意即贤德呀,颜回!这样的倒装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孔子当时的感情:对于颜渊的英年早逝,孔子感触最深的是颜渊的德行,所以把贤哉放在句首,作为老师的孔子的这种惋惜和哀伤之情就强烈地表现出来了,这种感情效果远比回也,贤哉这种正常语序的效果强烈得多;例谓语甚矣前置意即太过分了,你的不聪明!是表达了河曲智叟对北山愚公移山行为的极端不理解和嘲笑;例中把宜置于其为禽也之前,意即:应该呀!他被擒,表达了左传作者对宋大夫狂狡在战场上敌我不分的糊涂行为的强烈批评。2为了语句的押韵与对仗而将主语倒装。这种情况多见于韵文,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雄雉于飞,泄泄其羽。我之怀矣,自诒伊阻诗邶

8、风雄雉。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我国是诗歌的王国,而韵文是最富于音乐性的语言艺术。和谐的韵律,是构成韵文优美艺术形式的基本要素之一。为了求得押韵,常改变其语序,如例中本是桃之夭夭,其华灼灼,但由于本章家,华押同一韵,上古韵部在鱼部,所以只有改变语序,才能达到押韵的目的,同样例中:羽、阻也是同为一个韵部,为鱼部,例中麦、极同一韵,古音在职部。2、英语主谓倒装英语句子的一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的前面;如果谓语或谓语的一部分位于主语之前,这就是倒装语序。这种特殊语序一般在以下6种情况下出现:1为了强调或突出谓语动词。如: Imgoing back to Washington to fig

9、ht for it, believe you me。 Go I cant。 Yield Chinese people would not。在例中,把谓语动词believe提到主语you之前,强调了believe,表现了说话者的强烈自信心和自豪感;例中,把go放在I之前,强调的是不能走的动作,态度坚决,语气远比I cantgo强硬;例中,Yield的前提,把中国人民不屈服的坚强意志强烈地表达出来。2在某些祝愿句和感叹句中也会出现主谓倒装。如:Long live Peace!There goes the bell!Here comes the bus!May the world have love

10、 and peace for as long as we live.例long live前提表达了对和平的赞美与渴望;例动词goescomes前提强调的是动词,通过倒装,增添了句子的感情色彩。3当有never、seldom、little、neither、 nor、hardly、scarcely、no sooner等具有否定意义副词置于句首时,会引起部分谓语动词的倒装。如:Never in my life have I seen such a thing。.Seldom have we felt as comfortable as here.No sooner had he arrived th

11、an he fell ill.例中本是I have naver seen such a thing in my life的正常语序,由于否定副词never的前提而引起了谓语助动词have的前置,主语I在后的部分主谓倒装;例也一样,由于否定副词seldom的前提,使得谓语助动词have前置,引起部分主谓倒装;例是一个否定副词短语no sooner的前置而引起的主谓倒装。4以here , there , now , then 等副词开头的句子若主语为人称代词,则语序不变 Here comes the bus.公共汽车来了。5句法倒装 由于语法结构的需要而引起的倒装称为句法倒装。 疑问句 Can y

12、ou speak English? 祈使句 Dont you open your books.省略if的虚拟条件句 Were I you, I would be a good teacher.以so等开头的句子 I have already seen that film.So have I .Can you speak English?你会说英语吗 ?6修辞倒装 修辞倒装是指为加强语气等修辞效 果 而 进 行 的 倒装。句首是具有否定意义的副词 Never has he met such a beautiful girl. 当主语较长或为了强调主语,常将句子的其他成分状语、表语等置于句首。 A

13、t the end of the hall is a door leading to the stairs. in , out , down , up , away 等表示方向的副词可放在句首 On the floor lay a boy.They have promised to finish the work and finish it theywill.他们保证完成这项工作 ,而且他们一定会完成的 。此句为了强调 finish,将其提到了主语 they 的前面。Im gonging back to Washington to fight for it, believeyou me. 我要

14、回到华盛顿为此而斗争 ,你相信我吧 。此句为强调 believe,将其提到 you 的前面。综上所述,古汉语主谓倒装的第一种情况与英语主谓倒装的第1、2种情况是相同的:即都是为了强调谓语,增强句子的感情色彩而采取了主谓倒装的特殊语序。而英语主谓倒装的第3种情况否定副词引起部分主谓倒装,在古汉语中,不是部分主谓倒装,而是宾语前置。英语和古代汉语虽都有主谓倒装,但倒装的原则不同。其中,疑问句中的倒装很相似。需要注意的是,英语中的主谓倒装并不影响宾语的位置;而古代汉语中,宾语跟随谓语。宾语前置1、古汉语宾语前置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往往有以下

15、几种情况:1以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时置于动词前,这类句子 ,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如:卿欲何言? 赤壁之战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又如:卒然边境有急,数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 论积贮疏此句中有疑问代词胡,意思是什么、怎样,则胡以应理解为以胡,胡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译为用什么 。吾谁欺 ? 欺天乎 ? 论语子罕谁欺 , 为疑问代词 谁 充当动词 欺 的宾语而前置。 对比后句欺天,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天,所以不前置。方此时也,尧安在韩非子难一?君死安归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噫!微斯人吾谁与归?XX

16、楼记例中代词宾语谁由于在疑问句中作宾语,故而前提至谓语欺之前;例 ,例中代词宾语安由于在疑问句中作宾语而前置,在否定句中当宾语是代词时在含有不 、 未 、 毋 、等否定词的否定句里,代词指示代词、人称代词作宾语时多前置引起倒装。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含有不、未、毋、莫 无 、 莫 、 勿 、 非 、 弗 、 否等否定词。此时,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如: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楚君之惠,未之敢望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论语季路。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 例中否定副词是不,我是代词宾语,不我的出现,

17、使得本是岁不与我的正常语序发生了倒装,代词宾语我前置于谓语与之前;例、中,前有否定副词未,后有代词宾语之,使得宾语前置;例中,前有否定副词莫使得代词宾语之前置古汉语中。在例中,代 词 尔 、我分别充当动词诈虞的宾语而前置。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常用等复指宾语的代词有之焉是将宾语和动词隔开时,宾语要前置如:吾以子为异之问 ,曾由与求之问 。 论语 异之问 ,代词 之 复指前置宾语 异 ;由与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由与求。 这句的意思是,我原以为你要问别的人的事,原来是问由与求的事啊。介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如:业文

18、南向坐。 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以唯是和唯之为结构中的是或之为将动词与宾语隔开。在诗歌中为了押韵而将宾语前置这属于特殊情况。请看下例: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大王来何操?突出宾语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宾语,可以无条件地直接把宾语放在动词之前,如: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例中,代词宾语是,为了强调我就是来索取这东西和我问的就是这件事,把代词宾语是前提;例中肉的前提强调吃肉者 的眼光短浅。2、英语宾语前置在英语中一般情况是宾语置于动词后,有时为了强调或者为了上下文的衔接,可以将宾语置于谓语动词之前。即为

19、宾语前置,如: Two weeks you shall have。你可以有两周的时间. A Lot of help I get from you,young lady.我可得到你不少的帮助啊,年轻的姑娘!英语中的宾语前置,分为下列几种情况:以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英语特殊疑问句中,宾语由疑问词表示或修饰时,疑问代词也提到句首,宾语前置,这是英语疑问句中的普遍现象。如:Who are you looking for? 你在找谁 ?What did you say to your parents? Whom are you talking about? By whom is the letter sig

20、ned? Whom are you playingwith thisweek?例中,疑问代词whom前置,也引起了系动词are的前置,即是部分的谓语倒装;例中的who的前置同样也引起了系动词is的前提,例中who的前置也引起了are的前提。感叹句中在感叹句中,宾语由 what 等修饰时,宾语前置 。如 :What bad manners they have! 他们真没礼貌 !从句中在从句中 ,宾语由一连接代词或关系代词表示时 ,宾语前置,如:She was at a loss which road she should follow. 她不知道该走那条路。4突出宾语在英语中,也有突出宾语而把宾

21、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的如在直接引语位于句首的陈述句中:Itstoo late. said the boy。This is the house where I was born. said the girl。从例、例中可以发现,直接引语位于句首之后所引起的倒装是全部倒装,即宾语+谓语+主语的倒装,而这种倒装在古汉语中是没有的。此外 ,当宾语表示刚提到的人或物时 ,为了让句子更加紧密,会使用宾语前置。由此可见,宾语前置的情况在这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尤其是在古汉语中极为常见定语后置1、古汉语和英语定语后置现象古汉语定语后置在古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或突出定语,便把定语放在中心语后,而且一般借助于虚词。 定

22、语后置是古代汉语中较常见的句式。如: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礼记 冠切云之崔嵬。楚辞集注?九章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友其士之。计未定,求人,未得。于是灌夫被甲执戟,募军中壮士数十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例中本是事其贤大夫友其仁士的正常语序,但为了突出贤与仁,置于其后,造成了定语后置,但句子的信息焦点是贤和仁;而且都借助了虚词之的帮助;例可使报秦者的后置未借助虚词;例所善愿从者的后置也未借助虚词。 2英语定语后置在英语中, 如果定语是由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表示时,通常则后置。 部分形容词作定语修饰名词时,也可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称作后置定语,如:He has booked the seat farth

23、est from the door on thetrain for us . 他已经为我们预定了火车上离车门最远的座位。形容词作定语时一般位于被修饰的词前,但在以下几种情况中,则须放在被修饰的词后。 当被修饰的词是-thing, -body, - one 结尾的复合不定代词 She is reading something interesting. 当形容词本身带有较长后置修饰语 He has a house larger than yours. 当形容此有数量词修饰或是几个形容词并列使用时 They dug a canal 3 meters deep and 10 meters wide.

24、当形容词是只能作表语的形容词时 All the people present got to their feet to leave. 当以-able, -ible 结尾的形容词与最高级形容词或only, every 等词搭配使用,共同修饰一名词时 We must try to help them in every way possible. The only person visible was a policeman. 此外,英语中定语由 here, there, up, out, down, home,abroad 等副词表示时;当定语是形容词比较级结构修饰名词时;当定语修饰的是一个由 s

25、ome, any, every 等词构成的合成代词时也需要后置。如:He wanted to get someone reliable to help in the work.他想找一个可靠的人帮助做这个工作。此句中定语reliable修饰someone就属于语法要求的定语后置。2、定语后置在介词后置现象中的体现英语和古汉语在定语后置时有很大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在介词后置现象中更明显。这种词序的相同,在这两种语言中都很常见,下面分别就古汉语和英语介词后置现象给与说明。古汉语介词后置古代汉语中,介词 于的后置现象较多。于作介词时有三种用法。 表处所、时间、对象 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是仁义用于古而

26、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 余将告于莅事者。捕蛇者说 表比较 苛政猛于虎也。礼记 表被动 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孙子?虚实篇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此中人马溺死者属中心语+定语+者的结构形式,为定语后置句。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此句意思是: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啊。 铿然有声本做石之定语,同样后置到了中心词石之后。英语中的介词后置在英语中,介词后置是其语法本身的句法。就与古汉语介词后置的集中情况的比较而言,英语中介词定语后置的情况如下: 表处所、时间、对象 There is a pair of shoes on the floor. The movi

27、e will begin at 8:00 tomorrow morning. Here is a gift for you. 表比较 This kind of watch is superior to any other kind in existence. 表被动 Tom was bitten by a snake in the bush. 从上比较可以发现古汉语和英语的定语后置都是为了突出句子的信息焦点在定语上,而把它置于一个特殊位置上以引起注意,不过,英语中定语后置这种情况,在传统的语法书上已把它与倒装分开称之为POSTPONEMENT。从以上三个方面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古汉语和英语语法中

28、倒装这一现象确实有许多的共通之处, 比较中可以发现,两种语法独有的相似之处不在词法,而在句法。二、省略句在古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这样的情况,为了避免重复,使句子表达更简洁、紧凑,在不影响句子结构和语意的前提下,常常会省去一个或多个成分。省略可以是主语、谓语、介词等。这里我们着重研究位于和介词的省略在两种语言中的体现。一古汉语省略现象古今汉语都存在省略这种语法现象。 省略的可以是主语、谓语、介词等。 主语的省略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相似。如: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七月蟋蟀在野,八月蟋蟀在宇。 九月蟋蟀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七月,蒙后省

29、略以上两句括号内的词语,由于在上下文中提到,在句中意思又相同,便在文中省去了。若不省去,语言便觉啰嗦、累赘。古汉语的省略主要分为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和背景省略等几种情况。1、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意表达的最主要的部分,一般不能省略的。因此,此类省略相对主语省略较为少见。1承前省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治长 再斯可矣即再思斯可矣的省略,思是作谓语动词,因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的思而省略。 2蒙后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 躬子厚即躬自厚责,蒙后薄责于人的责而省略。 2、省略介词 古代汉语中,介词省略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中,以和于的省略最为常见。 1以的省略 死马且买之

30、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 省略以,解释为用。 吾以天地为棺樽,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 省略的都是以,解释为把。 2于的省略 公输盘曰:吾既已言之王矣。墨子?公输 省略于,解释为向。 二英语中的省略现象在英语中,有时为了避免重复,使句子表达得更简洁、紧凑,在不影响句子结构语意的前提下,也往往会省去一个或多个成分或整个句子。在英语中,省略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与古汉语相同之处是省略部分可能出现在其对应部分的前后。省略的好处都是使句子表达更简洁、紧凑。如:If you want me to, Ill buy the coat. 如果你要我买书的话,我就去。此句中 to 后省略的部分

31、 buy the coat 出现在与其相对应的部分之前。与古汉语蒙后省略相同。上句可改写为Ill buy the coat if you want me to. 省略的内容与前句相同,与古汉语承前省略相似。这里,就英语中与古汉语相似的省略谓语与省略介词两方面分别加以叙述。1、省略谓语英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省略谓语的现象。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往往同时省略,这种省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并列句中 In the accident the child was hurt and the father killed. 如果后面分句的谓语与前面分句一致,只要不影响句子的意义,可将其省略。 2复合句中One

32、wont learn to swim if just standing by the pool.在时间、地点、让步、比较、条件等状语从句中,如果主语与主句主语一致,动词be及其主语可省略。 3日常口语及非正式的文体中 IllSee you tomorrow. 2、省略介词英语和古代汉语语法在介词上的省略在语意上很相似。尤其是时间、地点前介词的省略。1表时间的名词前,如:Ill have a meeting Saturday afternoon. Will you wait a moment, Mr. Weston? She has been reading a novel the whole

33、morning. 2表方式的名词前如:way、in等 常被省略You can investigate the matter anyway you like. Is that the way you made the experient?三、古汉语与英语词语组合规则的相似性一名词的组合古汉语与英语中名词的组合有很类似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专有名词、人名和地名的组合。1、古汉语人名表达古代称人,一般是先称官职或职务.再称其名或姓,如厄丁为文惠君解牛之厄丁,译来便是厨师丁,贤士大夫者,同卿因之公,冬,卑吝文起公,善孟长公也此之降卿、太史皆为官职,因之、文起、孟长为三公之字,这与英语中的Comrade W

34、angMr. LiuMiss Zhang结构是相似的.2、英语中的XX结构英语中的XX结构是名+姓,与古汉语中的字十姓+公是很相似的。如:Tom White汤姆怀特 Herbert Wells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二词类活用1、古汉语词类活用改变词语的词性和意义,在古汉语中很常见.我们称之为词性的活用.如名词用,如名词用作动词,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用作形容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1名词动用二月草已芽。左右欲刃相如。其中芽;刃本是名词草芽刀刃之意,而在此临时变成动词,意为发芽用刀杀。2意动用法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3

35、使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前赤壁赋 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 以为友2、英语词类活用在英语语法中虽然没有词类活用这种说法,但英语中的有些词语除了常用词性之外,还同时具有一种或多种其他词性,这与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是极为相似的。如:1名词动用We watered the flowers.He smokedin the office.此处的watersmoke的名词性用法要比动词性用法常见.此处分别意为动词浇水抽烟。与汉语中的名词动用相似。2意动用法类似于古汉语的意动用法在英语中也有,例如:He used to brother me.brother本为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把我当兄弟看待。译出

36、来可为他过去常常与我称兄道弟。3使动用法英语中也有类似使动用法的句子,如:If you fight for us, we11 king you.这里的king就变成了使为王立为王的意思。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古汉语和英语在组合规则上有许多的相似之处。这些体现在语言现象上的相似之处正是古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相似性的具体体现。四、双宾语结构英语和古汉语这两种文字中都存在着双宾语结构。这种结构在语法上惊人的相似。下面分别从古汉语和英语两方面加以说明。一古汉语双宾语结构古汉语中含有赐,予,告,问等含义的动词一般都有两个宾语。请看下例:王赐多子酒。上大嘉悦,诏赐抚泛名马衣缎。公赐之食。左传隐公元年

37、使人遗赵王书。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奏璧。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我币。谷梁传僖公二年以上这些例句,每一句都含有一个双宾语结构,即两个宾语相并列,且其并列的方式都是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双宾语结构中指人的宾语在语法上与英语双宾语结构中的间接宾语相对应。二英语双宾语结构英语中的双宾语结构与古汉语的双宾语结构有着完全相同的地方,甚至连指人指物的宾语的次序也完全相同。例如:My brother bought me a new coat.The sun gives us warmthand lightPlease show me your hands.上面罗列的这些双宾语结构,每一个都有指人

38、和表示物的,指人的在先,指物的在后,这与古汉语的双宾语结构情况完全相同。英语语法把指人的宾语称为间接宾语,把指物的宾语叫做直接宾语。在古汉语和英语中,双宾语结构的语序一般是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然而在实际的运用中往往也会做一些变化。巧合的是,这种变化规则在古汉语和英语中竟也惊人的相似。下面分别从古汉语和英语两方面对比阐述。三古汉语双宾语变化形式比如说可以用于或与字将双宾语结构的两个宾语隔开。变成动词直接宾语于与间接宾语的形式。如:大夫能荐人于诸侯。孟子万章上阮家既嫁丑女与卿。世说新语楼逸四英语双宾语变化形式英语的双宾语也可以用一些介词将其隔开。如:My brother bought a n

39、ew coat for me.The sun gives warmth and light to us.Please show your hands to me.注:在英语和古汉语中,双宾语结构的两个宾语有时候指的都是人。如:诸侯岁献天子贡士。 They introduced Tom to Mary.五、兼语式在古汉语和英语中都存在着兼语式。兼语式是这样一种句式,其中的同一个名词或代词既是上一个动词的宾语而又是下一个动词的主语。等于一个动宾结构和主谓结构连环在一起,当中没有语音停顿。其结构形式是主语+谓语+兼语+谓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兼语既作宾语又作主语,它兼有前一个动作的受事者和后一个动作施

40、事者的双重身份。一古汉语兼语式古汉语兼语式有5种类型:1、使令句式在兼语前一般得有使、令之意的动词充当谓语,兼语后的谓语及其宾语,常表示主语对兼语的要求等。例如: 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皇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国史官走上前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相会饮酒,秦王命令赵王弹瑟。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肴之战 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孟明等人,追到黄河边,孟明等人已登船离岸了。2、拜为句式文言中的拜为类兼语结构,前一动词一般是拜、立、封、迁、留等,后一动词一定是为。例如: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回到赵国后,赵王认

41、为他是一个才能的大夫,出使诸侯国家能不被欺辱,便提升相如做上大夫。 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十天不回来,就请让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要挟的念头。 这种兼语结构,兼语有时省略,有时省略后一动词为 .例如: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该不会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孔子过之,使子雳问津焉。孔子路过,让子路去打听渡口在哪里。3、命名类这类兼语格式,前一动词一般是谓、名、号、称等,后一动词一般是曰、为等。例如: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出师表 向宠将军,性格品德善良平正,熟悉精通军事,以前曾经试用过,先帝称赞他能

42、干,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担任中部督。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 唐朝慧褒和尚最初在山麓建筑庐舍定居下来,而且死后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称呼它叫褒禅山。4、原因式原因式的兼语结构,兼语前后没有固定的词语,但兼语后的谓语动词或形容词是兼语前谓语的原因或理由,此种情况不常见。例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南村的孩子们欺我年老无力,忍心当面抢劫象盗贼。它的下一谓语作为上一动作的原因或理由。5、有者字式文言中有用有者构成的兼语式,动词有的宾语又作后边成分的主语,这类兼语式中有字引进一个新提出的人或事物,者字通常用来表示提顿。如

43、: 客有吹筒箫者,倚歌而和之。 前赤壁赋 有个吹筒箫的客人,倚歌声吹筒箫应和。二英语兼语式让我们再来看看英语的情况。英语兼语式有其实而无其名。英语语法虽然没有兼语式这种称谓,也就是说英语语法并没有把兼语式作为专项讨论或者论述,但兼语式这种现象的存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按照笔者的分类和命名,它也可以分为五个类型:1、由役使动词make, have, let等发挥作用而引起,其后跟随有动词原形不定式作补语的兼语式;如:The teacher made him clean the blackboard.老师让他擦了黑板。The boss has the workers work ten hours

44、a day.老板让工人们一天工作十个小时。2、由cause, order, require, ask, tell等等一大批动词引起,其后跟随有含to不定式以用作补语的兼语式;如:The teacher requires us to hand in our homework on time.老师要求我们按时交作业。The little boy always asks his mother to tell him a story before sleep.这个小男孩睡前总是让妈妈讲个故事。3、由feel, see, hear, watch, notice等感觉动词引起,其后跟随有动词原形不定式或现

45、在分词以用作补语的兼语式;如:I saw a beautiful girl singing in the park yesterday morning.昨天早上我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正在公园里唱歌。I noticed her crossing the road.我注意到她正在过马路。She felt him hear of it.她感觉他听说了这事。4、以含to不定式作为补语的兼语式Would you like me to give your regards to Mary? 你想让我替你问候玛丽吗?I want you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passage clear

46、ly.我想要你清晰地理解整个段落。5、由believe, consider, declare, find, imagine, prove, suppose, feel, think , understand等动词引起,其后跟随有联系动词to be的不定式以作为宾语补语的兼语式。如:Let him do it.让他干吧。I would have you know that I am ill.我想让你知道我病了。六、结论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英语与古汉语之间的共性十分明显,也十分普遍。古代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的普遍相似之处主要为两大类:省略句与倒装句。其中,省略句中有谓语和介词的省略

47、;倒装句有主谓倒装、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介词后置和定语前置。其中,时间、地点前介词的省略、疑问句中的主谓倒装、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介词后置、定语较长时的后置最为相似,而又以介词的后置最为常见。 此外古汉语和英语语法在组合方式、双宾语结构和兼语式等语法方面也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两种语言之间更多的共性尚待进一步的发掘与整理。发掘与整理这一共性,对于具有一定根基的汉语文言文的英语学习者更好更快的掌握英语这门工具,有着一定的意义。对于这一类英语学习者来说,只要了解并把握了这种共性,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特别是对英语阅读与理解会大有帮助。语言学习中的知识迁移理论对指导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

48、度看待语言学习,从而自觉地运用迁移理论,去分析语言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多种迁移现象是非常有帮助的。研究英语和古汉语的某些偶合,将对学习古代汉语和英语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于增强英语学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并更好地从事古汉语的翻译工作,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传播都将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对英语和古汉语的比较,研究其中相通之处,迁移运用语法知识,在翻译时忠实反映古汉语的意思,将每个字词力求在翻译中落实。 并补充省略的部分,按照英语的语法表达进行翻译, 忠实反映原作品的语气和感情色彩。这些都对更好的将古代汉语翻译成英语,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在课题研究中,比较得到的英语语法和古代汉语语法的相近、相似处有很多。其中有

49、些是不可重复的个别现象,有些是普遍存在的可以信手拈来的。我们所需要的科学结论当然要有普遍存在性,个别的现象应当舍去而不应归入结论。两个学期以来我通过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和当初的目的及设想基本上符合。若可以在实际学习中运用我所得出的结论,那么,我做课题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即提高同学们学习这两种语法的兴趣,用新鲜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同学们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我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更多地应用在语文课的教学中,用英语来翻译文言文,帮助更好地理解。因为用英语翻译文言文,比用文言文翻译英语要容易得多,这也是由于我们所学的限制。而且,相对来说,用现代汉语翻译英语反倒比翻译古代汉语要简单一些。所以,我的研究在学习语文古文

50、方面应该会有一定的帮助。如果,我的研究结果能应用到实际中,推广开来哪怕不是在课堂上,肯定会对我们的学习和学习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相信老师和同学都会对这样的新方法感兴趣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然而然,对于那些希望学好汉语,希望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读懂中国古籍的外国朋友,了解并把握了这两种语言文字的共性,对他们会有更大的帮助。反过来,对于国内那些具有中级程度英语水平的人,对他们进一步掌握好母语,提高文化素养,提高汉语文言文水平,更好的阅读和准确的理解古典文学,有着不同凡响的重要意义。这样,对于进一步提高我们国民的文化修养将大有裨益。进而,对于搞好高等院校英语教学和汉语教学,

51、必然会起到良好的作用。英语和古汉语倒装句式的相似性,这绝不是偶然的。语言结构的相似性,实际上反映了人们认知的相似性、思维的相似性。 如将对比成分、疑问成分、强调成分置于句首,都与说话人急于把自己要表达的信息、事物、观点,传递给对方有关。致谢:感谢XX师范学院给了我重新深造的机会,在这两年半的学习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更学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在毕业来临之际,毕业论文的选题,查找资料直至最终定稿,虽然感觉颇为繁难。但在这不断的探索研究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虽然论文仍不成熟,但我会继续努力,并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探索发现,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学习和研究下去,希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批评指正。参考文献: 周文古汉语与英语的倒装句式比较XX师专学报1999年8月第19卷第4期范建国古汉语与英语后置定语的比较研究冈师范学院学报第31卷第2期20XX4月王天力古汉语与英语学习中的词汇语法策略XX XX海军XX舰艇学院王 伟古汉语与英语之间语法使用的迁移XX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5卷 第4期 20XX8月李嘉东张百约 论古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文字的共性XX职业大学学报第17卷第5期20XX10月张志清熊静玲 浅谈古汉语与现代英语语法比较研究XX学院学报第29卷第6期20XX6月高风城王耀军 浅析古汉语与英语组合规则的相似性吕潍师专学报 1995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