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洞性空间设计初探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87426310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孔洞性空间设计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孔洞性空间设计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孔洞性空间设计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孔洞性空间设计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洞性空间设计初探(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孔洞性空间设计初探摘要:孔洞性是一种开放性的建筑品质,通过不同形态开口方式,创造一种建筑内外彼此交融的关系。文章研究孔洞性现象和孔洞性空间研究,为空间设计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孔洞性;空间;室内设计一、空间概念孔:小洞,窟窿。孔洞:实体形态的内部有空隙和空腔,或材料结构内有空腔。建筑空间是孔洞存在的意义和物质基础,孔洞也是建筑空间存在的价值保证。建筑的孔洞还包括精神层面的作用。美国研究现代都市的学者南艾琳在她2006年名为整合性都市观的书中罗列了现代城市应该倡导的15种孔洞性:视觉孔洞性、功能孔洞性、临时的孔洞性、时间的孔洞性、历史的孔洞性

2、、生态孔洞性、交通的孔洞性、体验上的孔洞性、行政权属上的孔洞性、空间孔洞性、城市层面上的孔洞性、象征上的孔洞性、商业上的孔洞性、虚拟孔洞性、紧急状态的孔洞性。南艾琳的归纳中,孔洞性空间主要类型特征表现为:实体开洞和孔洞结构,功能孔洞性、空间孔洞性、紧急状态的孔洞性、生态孔洞性,通过实体开洞生成孔洞性空间类型;视觉表象的孔洞性,视觉孔洞性、虚拟孔洞性、象征上的孔洞性、体验上的孔洞性,通过表皮印刷等手段生成孔洞性饰面类型;生态孔洞性,通过研究植物、生物的空腔形态,生成仿生学的孔洞性空间,更深入地研究发展生态孔洞性空间类型;现象学的孔洞性,体验上的孔洞性、时间的孔洞性、历史的孔洞性、城市层面上的孔洞

3、性、行政权属上的孔洞性;体验上的孔洞性,建筑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产生相互影响吸引、选择、发现,人们活动中的流动性、不稳定性和多样性,形成体验上的孔洞性。二、形态特征开口,建筑与室内开门洞、开窗洞,这是最基本的孔洞性空间。室内空间围合、墙体和隔断都可以有不同的开口方式,如门的设置、空开开口、框架开口、洞开开口等。管孔,建筑和室内通过基本的管孔与环境内外相互连接,孔洞是建筑空间存在的价值保证。管孔形态的大尺度空间,常见有交通空间的独立包裹形态,管状长条形室内空间。网孔,密集网格镂空的围墙、隔断、曲面网孔空间。孔口可以是菱形、圆形多边形等。网孔具有一定的软化倾向,结构有塑性和延展性,大尺度网孔空间的自

4、体形态特异突出。冲孔,多表现为通过工具冲孔生成板材,如孔板等,通过孔径大小、孔距疏密、排列秩序,以及规则冲孔、非规则冲孔,生成有差别的立面形态、版面形态、板材形态。印刷,通过表皮印刷的孔洞性饰面,生成虚拟孔洞性和视觉孔洞性空间。印刷孔洞性空间生成,在限定空间的同时,容许视觉和光线的进入。腔体,植物、生物体的空腔形态是孔洞性空间的结构原型空间之一。腔体空间特性,植物、生物腔体形态和作用,是建构生态孔洞性空间的基础和创意来源。海绵,海绵体原型提供了孔洞性的相关物理性质:海绵体孔孔相邻相连,孔洞转接、铺展、多向、层次关系,是生成复杂形态、参数化孔洞性空间基础。如图1,拉斯维加斯FORNARINA服饰

5、店以“莲蓬头”形态为母题符号,在“莲蓬头”上巧妙设置灯具,长长的悬垂须状展示设施犹如莲花叶茎和莲藕。“莲蓬头”不规整形态也表现出莲藕的腔体孔洞性空间特征。三、空间组织竖直的孔洞性组织:在建筑空间中类似腔体竖直贯通建筑各层的共享空间、建筑的竖直通风孔洞等等。伊东丰雄多次用到“管道”的设计概念,在仙台媒体中心设计中,整个建筑由平台、管道、表皮这3种简单元素构成,用13个竖状垂直的管道穿过各楼层。除了结构上的作用外,还被灵活地用作竖向交通和信息、光、空气、水、声等不同能量的流通空间。水平的孔洞性组织:水平的孔洞性组织关系表现特征为,联系建筑内部各个空间围合和功能空间的开孔与交通空间等等。流体结构的曲

6、面和孔洞表现了生命流动的空间形态。斜向的孔洞性组织:按照斯蒂文霍尔的设计概念,通过斜向的孔洞性组织,将功能空间、共享空间、私密空间、交通空间连接起来。满铺的孔洞性组织:大量的公共空间在设计中被交叉的流线变成功能混杂的场所,打破了严格的工作、休闲、交通的限定,造成不同功能单元之间的渗透,这时孔洞就常常表现为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缓冲。四、空间设计大量孔洞性空间设计的建成作品出现在商业空间、办公室空间和公共建筑中,复杂的形态和奇异结构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涉及孔洞性空间布局设计、空间建构的尺度、维度与体量,以及空间表皮孔洞性变化设计方法。(一)布局组织孔洞性空间设计策略,包括由平面布局

7、的孔洞性建构基础、空间立体生成、空间表皮生成等方面。空间流动性是设计中努力追求的目标。空间突破界面限定后表现出的均质、流动、无限的属性成为许多建筑试图表现的重点。以空间位置分类:网格至面变。对完成功能性、实用性的平面布置进行面变,变距与变向,改变规则平面网格中点经纬度和坐标位置,改变布点距离和方向。网格线会发生偏移,生成整体联系紧密的复杂孔洞性平面基础形态。线式至折叠。沿室内空间的走道、交通流线布置,连续的折叠线式布置,形成开放性、流动性的空间。在围合的空间在流动性的基础上发展出可塑性和延展性,连续折线的不同平面区域增加与削切,生成交互影响集合体。串联至组团。由平铺直叙的串联式布局,改变为相互

8、关联更为紧密的组团式布局,体现空间聚集特点。突出区域性聚集和功能性聚集,设置孔洞性交通关系和流线。组团式布局突出公共空间与功能空间的联系与交叉。综合至流淌。水平的孔洞性组织关系设计,联系建筑内部各个空间围合和功能空间的开孔和交通空间等等。整体效果体现流体结构水平的孔洞性组织,仿佛流动的自然生命的奇异造型,表现了生命流动的空间形态。以公共空间与功能空间关系位置分类:对称至均衡。将公共空间与功能空间关系位置和家具位置由轴线对称布局、对称安置布置,改为均衡性布局,消除规则网格的轴线,用相互关系更为有机、互相“侵犯”、S形的均衡式平面布局,取代轴线对称布局。封闭至开放。通过开洞切开封闭围合切开,通过开

9、洞,空间体量感随着洞口的疏密和切口形态而发生改变,产生新的限定性:正负、强弱、内收与外放。实体与虚空间关系得到改变,根据使用需求将平面空间“挖”成“洞穴”。清晰至模糊。清晰的边界关系表现为区域分割明确、直线围合、边界开口少、矩形平面等。将公共空间与功能空间关系由清晰的边界,改变为渗透、半开放、开放的边界。包括对隔断、垂帘等软隔断的预设。完整至切割。通过对平面上的点进行拉伸、压缩、移动等操作,可以即时地获得复杂的折面体系。多向性、多点发射的墙面、顶面浑然一体,功能结构与装饰形式有机结合,形成了连续流动的室内景观。(二)空间建构方法开口,每一个建筑空间都必须与外界联系,对实体空间开口及变化,是孔洞

10、性空间的基本意义。设定围合区域和功能空间限定,设定开口点、形态和动线关系,对开口的尺度、方位、路径关系、空间渗透关系梳理,完成开孔和衔接与布局关系,生成孔洞性空间。覆盖,通过对已有的路径空间形态结构、家具体块削切生成不规则三角面,得到解构的折叠形态。依据功能需求设计围合形态,适当降低围合隔断立面高度。围合隔断覆盖加顶生成孔洞,调整顶面弧度和折叠模数关系,确保孔洞形态渐变和动线流畅。卷曲,可以由曲面“卷”的不同方式产生多样孔洞空间。设定空间功能区域和设施设计,设定卷曲轴心和轴线方向,设定卷曲斜面基本单元宽窄形。沿设定的轴心设置地顶墙卷曲,调整连续折面宽窄变化和穿插。网孔,经过弯曲、拉伸、压缩、扭

11、转的形态,以网格状的菱形孔、交叉孔、圆孔,覆盖和围合空间。设定空间功能区域和设施设计,完成实体形态的初步空间规划,设定网孔基本单元和形态,覆盖和围合空间,独立隔墙、隔断、独立屋中屋,形态流畅完整。挖筑,通过“挖”切筑构:控切与切折生成孔洞性空间。控切生成洞式空间,切折生成腔体空间。根据功能需求设计初步形态,新实体形态与地顶墙关系为互补的相依存联系和正负形态。两个基本形态设置:显示外凸的“阳”形态及内凹的“阴”形态。(三)表皮建构表皮在空间设计中的地位凸显,是由于空间设计技术手段多元化,多样化材料和结构技术、材料加工技术的成熟。如参数化Rhino的Grasshopper语言,在“找形”即形态基本

12、确定后可以编辑多样化的3D表皮。工程实践中,在既有空间框架的情况下,采用换表皮方法,生成新的视觉环境,最为简便易行,主要手法如下:材料的孔洞性:成品板材中,冲孔板材品种很多,有冲孔铝塑板、冲孔钢板、冲孔有机板。使用冲孔板作为隔断材料、灯片材料和装饰材料。孔径和孔距都可以定制。玻璃材质通过印刷、磨砂处理、接贴纸,实现孔洞性饰面。网格孔洞性:硬质网孔的空间围合,采用金属板冲孔拼接安装、金属网弯曲围合、金属件交叉安装形成网孔,既可以限定区域,又围而不实,内外空间渗透。独立立面的孔洞性装饰构成:在室内场景中,通过对处于空间节点上的主要立面、背景墙、隔断的孔洞性处理,表现空间装饰风格的独特性。图2中三个

13、商业建筑入口孔洞性空间设计比较:分别为结构孔洞性、冲孔性和装饰性孔洞。从左到右为采用安装穿插附加结构,围合了一个特异奇趣的孔洞性通道空间;孔洞性门式设计;以双弧形圆曲造型表现象征的孔洞性。五、结语本文对孔洞性现象和孔洞性空间进行研究,通过关注空间布局设计,空间建构的尺度、维度与体量,以及空间表皮孔洞性变化设计方法,为建筑空间设计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参考文献:1卫东风.商业空间设计M.上海:上海人们美术出版社,2016.2卫东风.室内空间设计与实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作者:卫东风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第 7 页 共 7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