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87365584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92.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一、内容主旨冷战结束后,随着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发生了新变化。人类社会,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人与科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弱化,人类进入到一个全球联结的世界。在这个距离我们的生活最近的历史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破坏和平、阻碍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因此,和平需要全人类的维护,发展也需要全人类的合作。二、教学目标(一)目标预设1. 必备知识:以计算机网络、生态与人口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2.关键能力:通过现代社会大量的发展与挑战的

2、事实的铺垫和对比,独立思考,运用已知,形成判断,获取未知,养成论从史出,史由证来,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素养。通过学生自己能够亲身感受到的实例,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面临全球性问题的挑战。3. 正确价值: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以及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意识。并通过“华为事件”和“母语教育与英语学习的关系”等问题,启发学生初步理解“全球化并不等于无国界”,培养学生重视民族利益,培育家国情怀的历史素养。(二)学习问题1.

3、 何为现代社会?2. 现代社会的发展与问题:问题1.万物互联的网络给人类带来哪些变化?问题2.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界限如何打破?问题3.人口爆炸为何会出现?带来哪些问题?问题4.万物复苏的春天为何会是“寂静”的?3. 全球联结时代下的我们如何应对挑战?三、教材目标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一课包含三个子目录: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妇女地位的提高和生态与人口问题。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要求:“以计算机网络、生态与人口等问题为例,了解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四、重点难点:本课重点:计算机互联网给人类带来的变化本课难点:现代人类社会既有发展也面临的挑战,如何辩证认识发展和挑战

4、?五、教学资源推荐:(一)于金富互联网技术、现代化与社会形态的变革(二)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3:1750年至今(三)美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下)(四)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五)王建华国家语言教育政策:母语与英语学习(六)CCTV纪录片互联网时代六、教学过程:教师导入:视频给我们展示了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先后历经的三个重要阶段: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网络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社会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如今生活的现代社会历经哪些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最后一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的学习。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展现人类历史发展历程,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教学环节一:

5、首先明确学习任务带着问题去学习。本课主要围绕两大主干问题展开学习: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面临问题1.万物互联的网络给人类带来哪些变化?2.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界限如何跨越?3.人口爆炸为何会出现?带来哪些问题?4.万物复苏的春天为何会是“寂静”的?二、全球联结时代下的我们如何应对挑战?设计意图:将教学目标转化学习问题,带着问题即目标去学习课文。教学环节二: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面临问题教师过渡:大家请看这张互联网诞生年表,互联网是哪一年诞生的?生:1969年。师:今年是互联网诞生多少年?生:50年。师:大家是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的一代人,互联网影响无处不在,那我们就通过一些对比一起感受一下万物互联的网络给

6、人类带来了哪些变化。设计意图:通过互联网诞生年表,指出学生是生长在互联网时代的,那互联网对人类到底有多大冲击,设问卖关子吊起学生胃口,并引出模块第一个主干问题。问题1:万物互联的网络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变化?教师过渡:首先互联网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经济活动。思考1.1 观看下列两段视频,探寻相较于工业时代的工厂制,网络时代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引导:视频中福特公司那么多的人在一起工作,反映了它的生产方式特点是什么?生:集中的流水线生产。师:波音公司的一架飞机的组装零部件是来自于世界各国说明它的生产方式是什么?生:全球协作的流水线生产。师:这两个公司生产组织方式都是流水线作业,但其实有本质区别

7、。一个是集中生产,一个是全球协作。那大家觉得哪种生产组织方式更能促进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呢?生:后一种,因为这是对资源的合理和优化配置的结果。教师小结:经济生活变化:工业时代工厂集中生产网络时代全球协作生产设计意图:通过工业时代视频和网络时代生产组织形式对比视频,引发学生思考较于工业时代,网络时代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对比感受网络时代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以及全球协作生产的优势。教师过渡:可是全球化是否等于“无国界”呢?这是前段时间高居热搜榜的美国“封杀”华为事件。华为公司的生产就是典型的全球全球协作生产。但是美国商务部却发出禁令,禁止美国企业向中国华为公司出口半导体和相关技术软件,同时也

8、切断了美国相关公司同中国华为公司的联系。师:美国的这种行为属不属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逆全球化)生:不属于。师:我们在第20课已经了解到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那美国这种逆全球化的行为是在维护谁的利益?生:美国自己的利益。师: 那全球化等于无国界吗?生:不等于。师:在当今全球联结时代下,中国应该如何更好地发展经济?教师小结:一定要有过硬的民族企业,每个国家既要维护本国正当合理的利益,更要参与到全球协作生产中来,实现合作共赢。设计意图:对经济全球化利弊认识不仅仅是一个知识问题,而且是一个价值问题,一个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青年学生必备的素质问题。如何才能认识经济全球化?学生可

9、以从直接经验出发,寻找生活中全球化踪影及其影响。但不能仅限于此。作为现代公民,还必须从国家、民族、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立场上来认识这个势不可挡的潮流。另外,对全球化的认识是一个深刻而复杂的问题,对尚未进入社会生活的中学生来说,仅凭一点点的生活经验及几段材料自然难以让这一认识入木三分,这一时事热点的设计仅仅旨在引起学生对该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此问题设置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历史学科素养。教师过渡: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变,政治生活也发生的变化。思考1.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说说相较于工业时代,网络时代的社会治理方式有何变化?材料二2013年1月1日,公安部颁布新规,闯黄灯要被扣六分。新规实施的早高峰刚

10、过,网络上就开始浪潮般涌出关于黄灯的悲喜剧。新浪微博仅1月1日一天,有关黄灯的微博多达近十万条。互联网汇聚的声音迅速从街头路口汇聚到国家决策层。1月6日,新通知下发,对目前违反黄灯信号的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从新规出台到下发通知修订,仅仅相隔五天。CCTV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解说词材料三十九世纪末,工人们采用罢工等原始抗议手段和组织方式,与强大的资本对抗。随着运动的深入,工人领袖们意识到联合行动的意义,工会组织成立。直到1935年,美国国家劳工关系法出台。工会得到法律认可,劳工才获得了与资方平等对话的权利。CCTV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解说词教师引导:材料中网络时代民众的呼声得到实现大概花了多长

11、时间?生:5天。师:以前的工业时代呢?生:四五十年。师:这是为什么?教师小结:网络时代改变了工业时代那种金字塔式的自上而下社会治理方式,将人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网络给了每个人一个发声的机会,一个普通人可以参与到决策的机会。公共生活(政治)变化:网络时代前金字塔式的自上而下网络时代人人联结,上下互动设计意图:通过网络时代和工业时代的社会治理方式的材料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有何变化?通过思考,感受到互联网打破了工业时代人与政治的单向对话,开启了人人都有发声权,都能参与到政治中去的新时代。教师过渡:这是网络时代给我们政治管理带来的变化。网络还改变了我们人际交往。思考1.3 观看下列视频材料,相较于工业

12、时代,网络时代的人际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师引导:在工业时代,发生了天灾,会不会有这么快速有效且低成本的赈灾集体呢?生:不会。师:但是互联网是如何做到的呢?生:因为互联网将人与信息快速联结起来了。教师小结: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将人与信息联结起来,瞬间汇聚出社会正能量。人际交往变化:网络时代前时空阻隔,碎片分散网络时代网络联结,汇聚善良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视频的冲击力,引发学生思考:相较于工业时代,网络时代的人际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感受到互联网让以前已经存在着碎片般的点滴美好,瞬间汇聚出灼热的社会正能量。教师过渡:除了汇聚善良,相较工业时代,网络联结下的人际交往还有何情况出现?思考1

13、.4 除了汇聚善良,网络联结下的人际交往还会有什么情况?材料四250年前,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在国会的一次演讲,日后在西方演化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个人权利格言。CCTV纪录片互联网时代解说词教师引导:材料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再破的小屋也得得到他人的许可才能进入,个人权利和隐私得到尊重。师:但网络时代会是怎样的?教师故事:荷兰海牙的一男躺在自己住宅的最高处,在屋顶上晒日光浴,视线难及的高处是个人隐私的保护地。,但是“谷歌地球”的取景卫星却从上空飞过,将他的裸体通过网络直播全球。人际交往变化:网络时代前时空阻隔,碎片分散网络时代网络联结,侵犯隐私设计意

14、图:通过材料和图片对比,形成视角冲击,引发思考。知道技术能给予我们隐私,同时技术也能剥夺隐私,体会网络时代的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体会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问题2.: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界限如何跨越?教师过渡:互联网渗透到给我们的经济、政治、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万物联结的时代下女性也在这个减少了壁垒的世界历经了变化。教师引导:大家第一眼看这幅图觉得哪里比较特别?生:脚。师:传统社会女子为什么要裹脚?生:传统社会妇女地位低下。师:那现代社会呢?生:现代社会妇女地位大大提高。师:那现代社会的女性还裹脚吗?图片中男性和女性

15、同时参加投票选举体现出在现代社会男女享有平等的选举权。那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界限是如何跨越的?我们通过一组年表填空一起来梳理一下经过。生:填表。教师小结:随着受教育程度提升,女性独立意识增强,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参加社会工作,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逐渐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并在各行各业中作出卓越贡献。例如课本104页撒切尔夫人的例子。这些都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界限在逐渐跨越。经济独立,政治地位才能提高,老师把这句话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女生。当然,现代社会依然存着些许男女不平等的现象,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界限需要进一步跨越,这是需要人类社会的不断努力!教师过渡:改变的不仅仅是女性的社会地位,还有

16、全球人口。设计意图:通过妇女地位从过去到现在变化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思考: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界限是如何打破的?体会越来越多的妇女出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中,法律和制度都保障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对现代社会依然存在的男女不等现象一言带过,进一步体会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问题3:人口爆炸为何会出现?带来哪些问题?教师引导:这是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大约经历的时间,大家看出了什么问题?生:人口急剧增长的时间越来越短。师: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约25亿,1978年世界人口突破50亿,2011年世界人口达到70亿,有专家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90亿。那人口爆炸为何会出现呢?生:生

17、活水平提高,农业进步,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进步,死亡率大幅下降,出生率保持高水平状况。教师引导:急剧增长的人口会给社会带来哪些问题?生:巨大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教师过渡:问题不仅仅是人口的膨胀,还有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设计意图:以具体数据材料和图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人口过快增长原因和影响,指出人类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并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问题4:万物复苏的春天为何会是“寂静”的?教师引导:鸟儿都去哪了?白色粉粒是什么?思考后请将自己的观点写在学案上。教师引导: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的根源在哪里?生:人类的过度索取和开发。教师小

18、结: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是环境恶化的根源,因此环境问题不仅是生态问题,更是经济和社会问题。设计意图:利用手机拍照即时上传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当堂反馈和检测学习效果,同时也让学生现场感受互联网技术对教与学方式的改变。通过“万物复苏的春天为何会是“寂静”的?”这个有思维冲击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恶化的原因,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环境问题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经济和社会问题”。小结全课:本课我们主要探究了现代社会全球联结的计算机网络,跨越地位界限的妇女地位,以及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问题。联结的时代下的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发展,问题是也全球问题,全球问题要由全球解决。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有利于构建历史知识

19、体系,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知识结构,并进行多角度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学环节三:全球全球联结时代下的我们如何应对挑战?教师过渡:那全球联结时代下的我们如何应对挑战?教师引导:其实早在工业时代就有人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万物互联时代下的全球问题,更会制约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处理不好会引发重大社会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教师引导:英语是全球语言已成为共识,因此全世界都要学英语。但有人却有这样的忧虑:全世界都要学英语其实是一种语言霸权。大家在讨论后发表观点。课后作业:课后将大家发表的观点汇成300字左右的小论文。设计意图:第三个主干问题的引言既

20、照应了前两个问题,也是对本课主线的再次强调。“全球联结时代下的我们如何挑战”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但抛开技术层面的政策措施不说,学生至少应树立起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时的基本态度:善于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从教育的意义上说,中学生应该了解“人类”在现代社会的处境和地位。为此,主干问题之下设计了一个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小问题,通过创设学生易于理解的情景来管窥应对之策,希望收到举重若轻之效。培养学生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根本上来说,历史教学在知识维度上的追求是“真”。但本课比较特殊,现在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客观存在,并且还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并不追求学生寻求基本知识的标准答案。中国著名教育理论家王策三先生提出“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依据“知识打开”的理念,重在借助丰富的材料创设情景,为学生理解本课的核心问题即认识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打开一扇扇的门,门内奥秘则主要由学生自己去探寻。这也是此课外作业的设计的意图。七、板书设计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