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电子精密器件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模板

上传人:泓*** 文档编号:87350005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X 页数:155 大小:146.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德州电子精密器件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德州电子精密器件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德州电子精密器件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资源描述:

《德州电子精密器件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州电子精密器件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模板(1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泓域咨询/德州电子精密器件项目投资计划书德州电子精密器件项目投资计划书xx投资管理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8一、 下游终端应用情况8二、 行业发展概况17三、 行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19四、 坚持创新驱动,激发科技创新活力20五、 加快动能转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3第二章 市场预测27一、 行业发展趋势27二、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2三、 行业特点36第三章 项目概述45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45二、 编制原则45三、 编制依据46四、 编制范围及内容46五、 项目建设背景47六、 结论分析4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50第四章 公司基本情况53一、 公司基本信息53二、 公司简介53

2、三、 公司竞争优势54四、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55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55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56五、 核心人员介绍56六、 经营宗旨58七、 公司发展规划58第五章 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65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65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65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65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68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68二、 建设方案68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71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72第七章 SWOT分析74一、 优势分析(S)74二、 劣势分析(W)75三、 机会分析(O)76四、 威胁分析(T)76第八章 运营模式82一、 公司经营宗旨82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82三

3、、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83四、 财务会计制度86第九章 组织机构、人力资源分析94一、 人力资源配置94劳动定员一览表94二、 员工技能培训94第十章 原辅材料分析96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96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96第十一章 项目进度计划98一、 项目进度安排98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98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99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分析100一、 编制依据100二、 防范措施101三、 预期效果评价107第十三章 环保方案分析108一、 编制依据108二、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08三、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110四、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110五、 建设

4、期声环境影响分析110六、 环境管理分析111七、 结论112八、 建议112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114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114二、 建设投资估算115建设投资估算表117三、 建设期利息11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7四、 流动资金119流动资金估算表119五、 总投资12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0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2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2第十五章 项目经济效益123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2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2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2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2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2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8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28

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30三、 偿债能力分析13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32第十六章 风险防范134一、 项目风险分析134二、 项目风险对策136第十七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139一、 项目招标依据139二、 项目招标范围139三、 招标要求139四、 招标组织方式140五、 招标信息发布141第十八章 项目综合评价142第十九章 补充表格144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44建设投资估算表145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4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47流动资金估算表14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4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5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5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51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5

6、2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53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55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 下游终端应用情况1、消费电子产品市场(1)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概念在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大规模普及,最早可追溯至2007年苹果公司第一代iPhone。智能化引发的移动终端产业变革,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智能手机逐步取代了功能手机,成为目前最成熟、最主要的终端电子产品。根据IDC的数据,2019年全球智能

7、手机出货量为13.72亿部,较上年小幅下滑。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受到较大的冲击,IDC预测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下降至12.4亿部。但是,随着新冠疫情逐步受控以及5G计划推动的影响,智能手机市场将在2021年恢复增长,出货量将增长约10%。根据IDC预测,到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接近15亿部。2017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标准研究、技术试验和产业推进,力争2020年启动商用。2019年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下发5G商用牌照。5G的应用要求包括一系列不同频谱、技术和方法,以及全新无线

8、网络建设方法,同时带来对智能手机的全新要求,5G手机将发生重大变化。首先,5G采用的大规模MIMO技术,在手机中新增大量的天线,由于金属对信号的屏蔽和干扰,手机后盖去金属化将成为大趋势,功能性器件需求进一步深化;由于5G手机设计、制造难度大幅增加,采用的零组件更多新技术、概念带来经济附值将有可能对5G手机的单价带来一定程度增长。因此,随着5G商用部署,智能手机将迎来新一波“换机潮”,为上下游产业链带来更多利润,功能性器件厂商也将因此受益。根据Canalys数据,2019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约0.13亿部,渗透率约0.9%,预测到2023年将达7.74亿部,年均复合增长率179.9%,渗透率提升

9、至51.4%。2020年10月,苹果公司发布首款5G手机iPhone12系列产品,较上一代iPhone创新幅度较大。根据AboveAvalonLLC估计,目前iPhone活跃用户已超10亿;根据FlurryAnalytics,截至2019年末,全美iPhone11系列用户数仅占全部iPhone用户数9.17%,照此推算,20152018年购入iPhone且有潜在换机新需求的客户占全部iPhone用户超过90%;按照iPhone平均使用期限4年左右估计,意味着20202022年将会有大量用户迎来换机需求。在iPhone12及后续机型的带动下,预计20202022年iPhone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

10、将维持12%左右,即:2020年iPhone出货将达到2亿部,2021年、2022年有望分别实现2.3亿部、2.5亿部,达到销量高峰。(2)平板电脑平板电脑作为新兴的消费电子产品,在2010年苹果公司推出iPad后掀起销售热潮。平板电脑的应用场景主要是影视娱乐,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普及,零售、医疗、餐饮等领域也发展迅速。20112019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分别为0.72亿台、1.44亿台、2.20亿台、2.30亿台、2.07亿台、1.75亿台、1.64亿台、1.46亿台、1.44亿台。经历了2013年、2014年的出货量高峰,受大屏手机冲击、产品生命周期长、可替代产品增多等因素影响,2015年以

11、来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有所下滑;但是,预计未来在一些新的领域,如智能交通、快速物流、农业、图书馆、商超连锁、政府部门等,平板电脑仍存在快速增长的机遇。在平板电脑市场,苹果公司的iPad占据主导地位。根据IDC数据,2020年第三季度的iPad发货量为1,390万台,同比增长17.4%,占据全球市场29.2%的份额,排名第一位。苹果公司在平板电脑市场的强势地位,奠定了其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兴旺基础,包括功能性器件企业在内都呈现稳步扩张的态势。(3)笔记本电脑根据IDC数据,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2011年达到顶峰,为3.64亿台,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替代消费电子产品的冲击,笔记本电脑所承载娱乐休闲

12、功能逐渐被分流,20122016年出货量整体下滑;但是,自2016年以来,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出现了企稳回升的态势。为了适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各大电脑品牌除了推出常规品牌之外,还在各系列产品中提供定制化服务,产品系列越来越多,市场细分越来越明确,从过去的商用笔记本电脑和家用笔记本电脑,到现在以用户的消费需求为导向,各类笔记本电脑配置或设计层出不穷。在加速笔记本电脑创新的同时,也导致笔记本电脑的产品迭代周期进一步缩短,潜在换机需求较大。根据IDC数据,2019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2.67亿台,庞大的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为相应的功能性器件市场需求提供了坚实基础。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远程办公及线上

13、教育进一步带动全球笔记本电脑需求。根据IDC数据,2020年三季度,全球计算机出货量达8,127万台,同比增长14.63%,创10年新高;其中,笔记本电脑是计算机市场的重要增长点。供应链的修复、疫情期间消费者居家工作需求激增、来自公共部门的需求增加则是重要的驱动力;预计2020年四季度,笔记本电脑将同比增长26.4%,2021年将同比增长3.2%。新冠疫情长期化带来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新的笔记本电脑需求,正逐步成为功能性器件市场增长的重要支撑点。(4)可穿戴电子设备等可穿戴电子设备等是综合运用各类识别、传感技术、云服务等交互及存储技术实现用户交互、生活娱乐、人体监测等功能的终端电子产品。可穿戴

14、设备电子设备属于便携式设备,主要包括TWS、智能手表、AR/VR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健康管理、运动测量、社交互动、休闲游戏、影音娱乐等诸多领域。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们对于电子产品便携化、智能化和功能集成化需求越来越高,可穿戴电子设备等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根据IDC数据,20142019年全球可穿戴电子设备等出货量高速增长,从2014年的0.29亿台增至2019年的3.36亿台,年均复合增长率63.39%;IDC预计,到2024年全球可穿戴电子设备等出货量将达到5.27亿台。5G具备大带宽、高可靠、低时延和海量连接的特性,可有效解决VR终端互联及较高时延产生的用户眩晕感。随5G商用进程加

15、快,VR/AR场景应用将更加丰富,技术进程将由目前的部分沉浸向深度沉浸和完全沉浸发展,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的拐点。根据IDC预测,2020年AR/VR头显设备年出货量达710万台,同比增长23.6%,到2024年AR/VR头显设备年出货量将增长至7,670万台,年均复合增长率81.5%。目前全球多家科技巨头如三星、华为、小米、Facebook等均已推出AR/VR头显设备。受益于AR/VR市场发展,包括功能性器件在内的上游市场细分领域增量显著,相关产业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从传统有线耳机到无线耳机再到真无线耳机,耳机无线化发展趋势明显;通过内置SoC芯片,耳机也正在逐步智能化。2016年9月,苹果公

16、司发布第一代AirPods,成为TWS智能耳机技术的引领者,随后TWS耳机开始风靡。20162019年TWS耳机出货量分别为918万副、2,000万副、4,600万副、10,800万副,每年销量都呈现翻番的趋势。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TWS耳机销量略有下滑,但二季度快速复苏,出货量增长18%,预计2020全年出货量将超2亿副。根据Counterpoint以及IDC数据,2018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4.049亿部,TWS行业渗透率(TWS耳机出货量/智能手机出货量)仅为3.27%,截至2019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3.71亿部,TWS耳机行业渗透率也快速增长至9.41%,但目前行业整体渗

17、透率仍较低,不到10%,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随着TWS耳机各项性能的不断改善以及核心技术成熟后销售价格进一步降低等变化都将会促使渗透率增长,继续保持高增长趋势。作为TWS市场的主导者,苹果公司从iPhone12开始取消随机附送有线耳机,将进一步打开其TWS代表作AirPods的增长空间。根据Counterpoint数据,20172019年AirPods出货量分别为1,400万副、3,500万副、6,000万副,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7.02%。预计2020年AirPods出货量将超9,000万副,2021年约为1.2亿副。由于智能手表紧贴人体皮肤,可以借助手表上的传感器监测心率、心电、血压

18、、血氧等指标,健康主题成为智能手表最主要的产品定位,有效解决了早期智能手表与智能手机相似的问题;此外,智能手表还可以监测用户的运动量,如跑步、游泳、登山等活动,并通过算法分析,帮助用户科学运动。伴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以及慢性病人群数量的增多,健康管理方式的转变推动了可穿戴电子设备等细分领域的发展,未来智能手表将聚焦运动与健康的独立终端方向发展。根据IDC数据,全球可穿戴电子设备等2020年出货量约4亿件,其中智能手表预计出货量约为9,100万,占比23.1%。2020年下半年,随着新款智能手表等产品的推出,叠加疫情缓解、消费电子旺季等因素,智能手表销量将继续高速增长。自2014年9月苹果公司

19、首次公布AppleWatch以来,借助其iPhone产品带来的用户粘性,AppleWatch获得了远超其他同类产品的市场地位。根据StrategyAnalytics数据,2015年AppleWatch出货量约1,360万部,2019年出货量为3,070万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57%。2020年第三季度AppleWatch出货量约1,180万部,同比增长近75%;在AppleWatchSE和AppleWatch6的带动下,预计20192022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接近30%,20202022年AppleWatch出货量约为4,100万部、5,400万部、6,500万部。2、汽车电子产品市场汽车

20、电子是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执行器、电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组成的电控系统,其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汽车电子可以分为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和车载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车体汽车电子控制装置与车上机电系统配合使用,包括发动机、底盘以及车身电子控制系统;车载汽车电子装置是在汽车环境下能够独立使用的电子装置,它和汽车本身的性能并无直接关系,包括安全舒适系统、信息娱乐与网联系统等。随着消费者对于汽车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汽车电子产品产值规模不断上升。2017年全球汽车电子规模为14,568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21,399亿元。中国汽车电子市场2017年规模为5,214.91亿元,

21、2018年市场规模增长至5,584.50亿元。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持续增加,未来汽车电子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有望逼近9,000亿元,2022年可达到9,783亿元,未来五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10%。(1)单车汽车电子需求上升根据2018年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白皮书,相比紧凑型车中汽车电子15%的成本占比,中高端车型达到30%甚至40%以上。2011年25万元以上车型销售占比约16.18%,2018年实现占比19.19%;中高端车型对汽车电子的需求量(28%)高于入门车型(15%),带动单车的电子元器件需求上升。从单车汽车电子价值量来看,20072017

22、年,汽车电子成本占整车成本比例从约20%上升至40%左右。2018年1月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提出“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实现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市场化应用。”未来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预计2020年达到50%,预计到2030年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成本的比例将达到75以上。(2)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在全球节能和环保的压力下,推广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各国的普遍共识。中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战略高地,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作为国内市场增长的爆发点,新能源汽车获得中央和地方政策的大力支持,各项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产销增速持续攀升。根

23、据中汽协数据,2011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由0.8万辆增至120.6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7.19%,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较高水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销量将达到当年汽车总销量的25%,到2030年将提高至40%。由此预计,2018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可达30.0%。汽车电子处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核心。汽车电子未来将大规模运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功能逐渐完善过程也是汽车电子的使用量呈现大幅增加的过程。作为技术创新的载体,汽车电子承载着技术发展的使命。汽车电子作为新能

24、源未来的发展核心,蕴含着巨大的发展契机。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混动汽车电子化率接近50%,纯电动车电子化率接近70%。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功能性器件的需求也将随之快速增长。(3)智能网联汽车崛起带动电子元器件需求上升电动汽车作为汽车智能化的最佳载体,在汽车电动化的大趋势之下促进了汽车智能化。在汽车智能化的过程中,也是汽车电子不断创新和升级的过程。汽车智能化进程中,摄像头、雷达、传感器、辅助驾驶系统、车载导航、车载电脑等将不断被运用,汽车电子产品需求量大幅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中国有条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30%,到

25、2030年将提高至70%。二、 行业发展概况进入21世纪,电子产业的发展逐渐由“企业需求驱动”转向“消费需求驱动”。作为“消费驱动”的表征之一,大部分的消费电子产品,如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产品的小型化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和趋势。电子产品小型化最大的推动力来自半导体业本身的技术进步,如今的集成电路可以轻松地集成几十亿个晶体管,这使得电子产品小型化成为可能。而带宽的提高、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云计算的逐渐兴起,使得终端产品不再需要配备大量计算和存储能力,这就使得相同的甚至更为高端的功能可以在更小空间内实现。在日益狭小的电子产品物理空间里,传统工艺的零部件,例如金属冲压件、金属铸造件

26、已经无处容身或无法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正在被各种创新的解决方案所取代。而这些解决方案,大部分均采用了相应的精密功能性器件。依托不断创新的材料和工艺,精密功能性器件能够在传统电子产品零部件无法应对的狭小空间内实现特定功能。例如,手机为了追求轻薄,无法提供容纳传统螺钉的空间,因此,改用具有足够粘合力的双面胶,这样无需占用垂直空间即可实现紧固;又比如,如果使用冲压铁壳屏蔽罩,手机主板上需有至少2.5毫米的垂直空间,而工业造型设计确定后,仅预留了1.8毫米;因此,改用局部附着铝箔,只需要0.8毫米垂直空间就够了。正是由于这些创新,近年来精密功能性器件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具有不可替代性。精密功能性器

27、件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电子产品的质量、可靠性、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已经成为电子产品制造的基础性器件。三、 行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1、上游行业的情况本行业的上游行业是电子产品所用各类功能性材料,包括不锈钢、导电箔等金属材料及各种型号的双面胶、泡棉、导电布、网纱、石墨、离型材料等,整体而言,本行业的上游供应链均属于成熟行业,生产技术较稳定,供应量较为充足,产品质量满足本行业需求,本行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需求能够得到充分保障。从成本上来看,上游产品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行业内企业的生产成本,进而影响行业的利润水平。从技术上看,各种新材料的陆续出现将会促进本行业技术的革新,以及增加产品实现的功能,拓宽应用领

28、域。2、下游行业的情况本行业的下游为各类终端电子产品,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笔记本/台式电脑、可穿戴电子设备等消费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显示屏等汽车电子产品。终端电子产品的发展是本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国家。中国电子产业在全球的重要地位以及电子产业整体规模的持续扩大奠定了本行业的发展基础并推动其持续发展。3、本行业与上下游的关联性本行业的存在解决了上游材料厂商的标准化生产和下游电子产品整机制造服务商和组件生产商需求多样化、定制化之间的矛盾。由于终端电子产品对其精密功能器件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和定制化,对材料的品质及性能要求也各不

29、相同,而上游材料厂商主要生产标准化的胶带、薄膜和铜箔等,不可能恰好满足下游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上游材料商关注的焦点是材料性能的先进性和规模化生产的成本优势,一般不会进入本行业。而下游的整机制造服务商和核心组件生产商更关注材料的定制性、供应商的快速响应能力、专业服务能力以及精益生产模式下的低库存,也不会轻易涉足本行业领域。因此,本行业的存在具有必然性。随着终端电子产品轻薄化、便携化和高度集成化的发展,本行业在整个电子产业链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有效提高了产业效率,并促进了最终产品的不断创新。四、 坚持创新驱动,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

30、发一切创新主体活力,营造区域创新生态,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健全财政资金引导、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持续稳定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全面提升开发区创新能级,提升园区平台承载能力,形成科技创新集聚区,推动德州高新区实现“一区多园”发展。紧盯产业中试、检验检测、成果熟化,加大成果转化应用技术落地支持力度,完善成果精准转化机制,打造京津济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建设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强新材料、集成电路、体育器材、生物技术等共性技术平台和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推动建设“

31、院士科学交流中心”。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大力发展马铃薯育种等现代种业,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在探索建设京津冀鲁区域科创走廊中发挥应有作用、取得更大成效,为产业升级赋能赋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特别是企业家的主导作用,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一批创新型高成长的龙头企业。大力实施科创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科技企业“小升高”计划,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助力工程、中小企业创新工程。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存量优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完善优惠政策,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覆盖率。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原始创新。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32、引导作用,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用好齐鲁股权交易平台,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深入实施“人才兴德”行动。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不断放大人才政策“黄金30条”升级版效应,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区域性人才聚集高地。持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建立完善高品质、高效率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推进人才服务流程再造,着力打造工作生活成本、创新创业成本洼地,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提高人才队伍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匹配度。立足德州产业发展方向,启动实施新一轮现代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和“十万大学生引进计

33、划”,梯次培养、精准引进名师名医名家等顶尖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整合优化市级人才工程,统筹推进各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假日专家”柔性引才机制,推行“人才飞地”离岸引才模式,机制化办好“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百企校园行”等引才活动,积极承接京津冀济人才资源外溢辐射。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劳动者大军。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实施新一轮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搭建“德企汇”企业家交流平台,培养造就一支具有战略思维、国际视野和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坚持市场导向,以产业为中心,优

34、化重大科技项目、科技资源布局,布局建设一批“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深化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健全技术经纪人制度,搭建综合性技术成果交易平台。持续举办“中国德州京津冀鲁资本技术交易大会”。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构建收益分配制度,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创新活力。五、 加快动能转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集中培育十大产业,加快发展新动能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建设新时代“活力德州、智造名城”。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强市。聚焦“541”工业体系,锻长板

35、、补短板,走出一条以高技术龙头企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优势产业集群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大力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做实做细链长负责制,扎实开展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区域分布图“四图作业”,推进“产业聚链、龙头兴链、项目固链、创新引链、金融活链、数字强链”行动,对产业链供应链各节点各环节进行深入研究。聚焦绿色化工、医养健康、高端装备、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领域,培育一批领航企业,带动一大批配套企业,精心打造一批空间上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梯次推进百亿级、五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制造业提升工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

36、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变革。加大企业动能转换支持力度,推动现有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领军企业培育工程,重点培育“工业企业50强”“创新型高成长企业50强”,加快培育一批单项冠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构建形成龙头企业引领、骨干企业带动、中小企业支撑的雁阵型发展格局。培育壮大新动能。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医养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大新兴产业,推进链式整合、园区支撑、集群带动、协同发展,以新兴产业“增量崛起”主导动能转换。加速布局新基建,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大数据中心、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共享经济、电商经济、文创经济、体验经济等新型经济业态

37、,支持企业上云触网、数字赋能。加快发展数字产业、信创产业,积极发展、超前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前沿新材料、氢能源等未来产业,建设特色数字经济园区和未来产业先导区。改造提升传统动能。聚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现代高效农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五大优势产业,明确升级路径,促进传统动能焕发新生机。建立企业“多投多奖、少投少奖”机制,大力实施技改项目建设带动战略,滚动实施“千项技改”“千企转型”,加快实现装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园区上线、产链上云、集群上网,推进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三化”转型。落实环保、质量、水耗、能耗、安全等国家行业标准和产业政策,依法依规引导企业产能升级,严控新增过剩产能。

38、完善精准的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体系,持续整治“散乱污”企业。鼓励企业通过产能置换、指标交易、股权合作等方式兼并重组,引导产业转型转产、提质增效。促进企业内涵式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财税贡献率、安全发展水平。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电子商务,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融合共生、协同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快发展养老育幼、体育健身、教育培训、家政物业等服务业,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着力促进“会展+”产业发展,打造京津冀鲁会展名城。完善金融市

39、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消费金融、产业基金等现代金融服务。加快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服务业新兴业态,推动服务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加强服务业载体建设,培育壮大一批服务业重点园区、重点镇、重点企业,倾力打造一批服务业特色小镇,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高地。推动产业集约集聚发展。突出培植主导产业,遵循“少而强、特而优、专而精”的思路,全市集中培育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十大产业,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23个主导产业,打造一批百亿级企业、千亿级产业。产业布局适度集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园区化发展,重点打造体育健康、新能源汽车、北方应急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医疗防护产业园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

40、区中园”。加快布局、集中建设全省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全国领先、全球有影响的微电子配套材料及配套设备生产基地。全市统筹、有序推进化工企业向五个化工园区集中。引导产业错位发展,沿京沪高铁打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集聚轴;沿鲁冀边界打造体育器材、医养健康、纺织服装、新型复合材料等特色产业带。各县(市、区)找准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形成差异化发展新局面。第二章 市场预测一、 行业发展趋势1、下游行业需求持续旺盛功能性器件直接影响终端电子产品的性能、质量,是终端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需求与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5G、物联

41、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终端电子产品已成为消费电子产品的主力,可穿戴电子设备等的出现则标志着消费电子产品进一步迈向智能化,推动了市场需求。虽然目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传统消费电子产品进入成熟期,但是,消费电子产品更新迭代、技术新速度较快,对功能性器件仍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未来几年有望迎来5G手机换机热潮,将推动各种终端电子产品的发展,比如AR/VR头显设备、智能手表等;另一方面,5G终端设备的不同特性也为功能性器件生产厂商带来了新的需求,如5G设备的电子元器件更多、功率更大、通讯频

42、率更高,带来了发热大、电子元器件之间电磁干扰高的问题,因而需要相应嵌入具有发热管理、抗电磁干扰和屏蔽功能的模组、材料等,保障5G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5G也给产业链上相关生产厂商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2、市场迭代需求不断升级受到产品设计、新功能导入、元器件变更、行业需求变化以及工艺变换等多种因素影响,终端电子产品需要更多的新型材料和功能性器件辅助,不仅直接刺激了功能性器件需求量的增长,而且新型材料的应用带动了新型号、新规格的功能性器件市场价格明显提升。消费电子产品日益轻薄化,内部结构日益复杂化,直接导致了精密功能性器件需求的增多。例如,智能手机内部空间的狭小导致了电磁屏蔽件和绝缘件的增多,电池

43、容量的增大以及芯片的高功耗导致了散热件的增多,为了达到防水防尘的目的而导致防尘防水件的增多,为了紧固元器件同时缩小体积开始减少使用螺丝导致单双面胶的增多。OLED屏、无线充电、TouchID、多摄像头等层出不穷的新兴功能更是进一步推动了消费电子产品内部结构的复杂化,而复杂的结构则带动了功能性器件需求。以iPhone为例:2017年,iPhoneX采用OLED屏,随之带来光学胶、模切件等产品的需求同步提升;2019年,iPhone11Pro开始采用后置三摄,摄像头颗数的增多带动了金属支架、摄像头底座、不锈钢小件等功能性器件需求;2020年,iPhone12新增了5G功能,5G通信的频率更高、功耗

44、更大、内部元器件更多,由此带来手机发热大、电磁干扰高的问题,因此带动散热、电磁屏蔽件等功能性器件需求的增长。同时,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内部集成度提高,对精密功能性器件的可靠性、精密度、耐疲劳性等需求不断提高,需要改进精密功能性器件的材料、设计和工艺,带动其单件价值量的不断提升。以智能手机中框为例,随着大屏化、轻薄化方向发展,普通铝合金由于强度较低,无法达到性能要求,金属材料开始向更高强度的铝合金、不锈钢甚至钛合金等材料升级,显著提高了金属中框这类功能性器件的工艺要求和价值含量,终端品牌商趋向于定制化设计所需的精密功能性器件,本行业内企业需要更深层次参与终端电子产品的设计,技术要求远远超出普通加工厂

45、的能力。除了精密化之外,散热需求升级、屏蔽需求升级、防水升级等都给精密功能性器件市场带来持续提高单件价值量的新契机。以领益智造为iPhone配套的产品为例,由于供应料件数量增加、实现新功能的料件价格较高,导致每部iPhone应用的领益智造产品的金额随着机型的更新换代而不断增加;领益智造的产品在2015年的iPhone6S中单机价值量仅为3.11美元,而在2017年的iPhoneX中,单机价值量已经提高到了16.94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3.49%。3、一体化制造服务需求不断深化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某些行业地位突出的企业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往往趋向于从事其核心业务,如品牌管理、产

46、品设计和营销网络建设等,而将自身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制造商或服务商。核心企业通过与这些专业制造商或服务商结成稳定的供应链关系,获得良好的协同效应。目前,功能性器件行业主要以生产型企业为主,产业形态受到越来越多的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制约。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退、大客户持续降低供应链成本,单纯生产制造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未来,功能性器件生产厂商不仅需要提供合乎规格的产品,而且需要根据客户要求提供新品设计、开发和成本控制方案。专业制造服务商需要着眼产品全生命周期,根据客户要求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包括新产品研发、产品制造、检测、售后支持等一系列配套服务,为不同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功

47、能性器件生产商从单纯生产制造向专业制造服务转变,是行业长期发展和演变的必然结果,也将推动行业向高端化、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4、行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正在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目前,精密功能性器件的成熟应用领域主要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台式电脑以及AR/VR、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等。随着电子设备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能耗越来越低、体积越来越小、成本越来越低,使用的精密电子零部件也会越来越多,随着相关制造产业的能力提升,精密电子零部件将被应用在更多的新行业中,如航空航天、智能装备、轨道交通、医疗设备、工业装备等。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将成为继智能手机、平板电

48、脑之后的新一代终端电子产品应用的代表,而且,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车身、显示屏等应用产品附加值更高、产业链协同效应更加显著、市场空间更加广阔、战略意义更加凸显。未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扩张,将大幅度提升功能性器件等组成部件的市场需求,带动新能源汽车零组件供应企业的持续发展。5、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主要代表的国内电子产业集群,在中美贸易战及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显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抓手”,引导产业资源集聚和各地区产业特色化、高端化发展,促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迈向

49、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把优势产业环节留在国内的同时,积极融入产业国际区域分工,加强国内国际投资双循环,提升整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的引导下,产业集群效应会更加明显,区域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也会进一步提升。二、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面临的机遇(1)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消费能力不断增强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中国人均GDP从2000年的7,942元增长至2019年的70,892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2.21%。与此同时,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6,280元增长至2019年的42,359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0.

50、57%;相应地,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从2000年的4,998元增长至2019年的28,063元,年均复合增长率9.51%。消费者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电子设备等以及新能源汽车需求不断增加,对终端电子产品的追求也从最初简单的使用功能开始向高技术含量、多样性、便携化等方向转变。预计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消费电子产品以及汽车电子产品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功能性器件行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2)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功能性器件是电子产品及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产业链的重要一环,属于国家鼓励发展行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国家发改委2017年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

51、016年版)将新型元器件、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终端设备等作为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发布的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提出:重点发展光学膜、新型柔性/液晶显示屏、高阻隔多层复合共挤薄膜等功能性材料及产品。2011年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将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作为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之一。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制造业。大力推进制造信息化,积极发展基础原材料,大幅度提高产品档次,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

52、3)功能性器件对下游产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功能性器件是终端电子产品的必备部件,是保证电子部件正常运作的基础,直接决定了终端电子产品的质量、性能、使用寿命及可靠性。随着终端电子产品智能化、轻薄化、便携化、多功能化、集成化、高性能化发展,其对功能性器件的体积、质量、精密度等要求越来越高,功能性器件对终端电子产品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功能性器件产品的种类和型号将日益丰富,实现的功能也将不断增加,其在终端电子产品中的地位必然越来越重要。(4)下游行业集中度提高近年来,电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加快,行业竞争加剧,品牌格局日渐形成。随着终端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专业化和部分优势品牌成为行

53、业领导者,市场趋向集中。这些下游行业的领导者为满足自身产品更新速度快、技术不断升级的需求,同时为保证产品质量并降低生产成本,往往要求规模大、实力强的功能性器件生产企业为其配套,对供应商的研发实力、价格水平、产品质量、交货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下游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必然带来本行业的不断集中,优势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将得到快速成长。(5)行业专业分工深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资源的整合,终端电子产品的生产厂商为了适应产品生命周期短、更新换代快的特点,同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并降低采购成本,一般会利用国际分工体系建立自己的零部件采购渠道,向专业供应商采购功能性器件。功能性器件生产企业一旦进入客

54、户的供应链体系,双方将保持较为长期的合作关系。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产业价值链的梯度转移更加明显,为行业内的优秀企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2、面临的挑战(1)装备水平有待提高受装备行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影响,国内部分电子产品精密功能性器件企业的设备自动化、数字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精密度和稳定性差,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与国外先进企业存在较大差距。欧洲或日本等国生产的模具制造设备、模切设备等能够保证产品制造质量,但是采购价格昂贵,很多小规模企业无力购买,导致行业整体的生产设备制造水平相对落后,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2)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电子产品精密功能性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涉及机械设计

55、、自动化、品质管理、材料科学、电子工程、工业设计、管理学等多个领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技术人员不仅需要对行业知识具有较深的认知和理解,而且需要具备丰富的生产、管理实践经验。目前国内相关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还相对落后,尚无专业机构从事专门的培养,主要还是依赖企业自我培养。技术人才紧缺严重阻碍了国内本行业的快速发展。(3)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优势之一,也是过去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制造业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力成本进一步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制造业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从2010年的20,090元增长至2019年的

56、52,858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35%。电子产品精密功能性器件生产目前仍然需要较多劳动力成本投入,目前不断上升的人力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业内企业的成本压力。(4)贸易摩擦加剧,产业外移加速电子产业国际分工明显,功能性器件企业主要服务于全球知名终端电子产品的品牌商及其上游的组件生产商、制造服务商,具有较强的外向性。由于广阔的消费市场、成熟的制造能力以及较为低廉的人工成本等优势,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和消费国。但是,近年来,全球贸易纷争不断,美国等国家通过施加关税或提高贸易壁垒等方式,增加对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甚至导致部分电子产业资源向越南、印度等国家转移。短期来看,由于

57、中国的产业集群优势和新冠疫情控制有力,以及越南、印度等地的产业集群的综合配套条件仍有较大差距,产业外移速度较缓;但是,长期而言,特别是当新冠疫情得到控制后,逆全球化趋势、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重构仍将持续,终端品牌商在全球分散布局供应链的计划仍将推进,对中国电子产品精密功能性器件企业发展会造成一定不利影响。三、 行业特点1、产品具有非标准、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的特点非标准化、多品种的特征是由于市场竞争导致下游客户在研发环节趋向于重点研发产品的新功能,终端电子产品功能的差异化、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多批次主要因为下游客户根据市场需求多次、少量地下订单。此外,下游客户为保持其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设计出来

58、的图样往往也会有别于现有产品,呈现出非标准、多品类的特点。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下游客户往往与本行业企业共同构成完整的供应链关系,以发挥整体供应链的最大协同效应和竞争能力。因此,行业内企业需要根据客户的订单要求,提供非标准、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的产品。2、制造过程具有柔性化的特点作为专业的制造服务商,本行业企业往往需要面向多个行业、多个客户提供相应的专业制造服务。如前所述,由于产品具有非标准、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的特点,因此,行业内企业在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借助对统一的信息控制系统、物料储运系统和数控加工设备的管理,以同样的制造体系生产出不同的产品或以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出同样的产

59、品,因此,本行业的制造过程具有突出的柔性化特点,可以在同一系统内生产的品种相对多样化,从而有效面对多个行业、多个客户、不同规格产品进行生产。行业内企业在制造过程中一般会借助信息控制系统和软件对制造过程进行模拟设计,生成相应的工艺文件,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客户订单和企业生产能力的匹配,提高整个制造过程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上下游之间具有高度协同的特点本行业是现代制造业为了适应国际化分工的要求而形成的制造服务行业。一般情况下,下游客户往往对本行业企业仅仅提出一个功能性器件的构想或功能性要求,本行业企业需要根据客户的构想并结合自身的生产工艺,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试制出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同时,本行业

60、企业会根据自己的行业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将理想化的客户需求与试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向客户进行反馈。通过参与客户产品的同步设计、与客户共同制定产品方案,并对所用原材料进行检测等,本行业企业与下游客户之间形成了高度协同的关系。4、行业壁垒较高的特点(1)技术壁垒本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电子产品精密功能性器件生产过程涉及机械设计、自动化、品质管理、材料科学、电子工程、工业设计、管理学等多个领域,对产品的外形尺寸、洁净度、内部加工单元、孔位大小等加工精度有很高的要求,涉及精密模切、冲型加工、多层复合等多个工艺流程,技术壁垒较高。同时,本行业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电子设备等、

61、新能源汽车等众多电子产品,各行业客户对功能性器件具有不同的需求,相关产品具有品种繁多、工艺复杂、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层出不穷的特点。行业内企业需要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健全产品设计体系,累积大量制造经验,并通过与终端电子产品的品牌厂商长期合作,才具备根据客户需求快速调整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新进入行业的企业很难在短期内全面掌握行业所涉及的技术并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2)资金壁垒本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为及时满足市场需求,行业内企业必须在前期即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设高标准的生产车间、购置先进设备、聘请一定数量的管理、研发人才以及大批的熟练工人。更重要的是,在持续经营过程中,行业内企业还需面对:A.定制化

62、生产成本高,为不同客户或者同一客户的不同产品需求制定不同的生产计划、甚至选用不同的生产设备;B.快速供货和交付能力意味着需要在下游客户的生产集中地区建厂布局,不同地区选址建厂的资本投入较大;C.由于下游客户的订单具有个性化程度高、批量小、次数多、交货周期短等特点,往往要求供应商提供一定的信用期,行业内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较大。前期投入和持续经营对于企业资金实力的要求较高,对新进入者形成了较高的资金壁垒。(3)规模壁垒下游行业市场容量巨大,终端电子产品的品牌商通常会规划较大的采购需求;由于生产线多、原材料品种多且数量大、交货周期较短,客户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要求较高,行业内企业需要具备大规模的制造

63、服务能力,才能满足客户需求。其次,功能性器件的成本与生产规模具有直接关系,只有规模化生产,才能有效分摊固定成本费用,进而产生效益;再次,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才具备充裕的生产能力和优化的设备工艺组合,同时满足多个客户、多个产品的试制及新产品研发、生产需求;最后,生产规模越大,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越强,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拟进入本行业的新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具备规模生产的能力。(4)认证壁垒功能性器件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终端电子产品的品牌商除了重视功能性器件本身的性能与质量之外,更加注重供应商的研发设计能力、生产制造能力、质量控制与保证能力、稳定供应能力、售后服务能力,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察和

64、全面的认证,确保企业的设计研发能力、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等都能达到认证要求后,才会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客户认证包括业务管理体系审核、质量控制体系审核、现场审核、环境体系审核等多个维度,认证过程较为复杂且周期较长,形成了较高的认证壁垒。(5)客户资源壁垒终端电子产品的品牌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于少数几家国际知名的品牌商。本行业企业在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商的供应商、加入其全球分工体系前,需进行长时间的市场开拓,跨越前述的认证壁垒,因此,行业内能够切入国际知名品牌商供应链的企业较少。同时,国际知名品牌商高度重视新产品发布的保密工作,每种原材料一般只选取满足其订单需求、规模较大的少数供应商,供应商的转换成本相对较高。因此,终端电子产品的品牌商为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货源,不会轻易改变供货商。5、区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1)区域性特点本行业产品由于附加的技术、服务成分较高,运费在企业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低,因此,行业内企业在寻找客户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