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在资源有限环境中的种群增长规律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7299071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种群在资源有限环境中的种群增长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种群在资源有限环境中的种群增长规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种群在资源有限环境中的种群增长规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种群在资源有限环境中的种群增长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群在资源有限环境中的种群增长规律(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种群在资源有限环境中的种群数量增长规律:*:同组人员:实验时间:一、实验目的1认识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了解环境因素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2掌握种群数量的抽样统计方法3掌握估算逻辑斯蒂方程参数r和K,并进展曲线拟合的方法二、实验原理种群在有限资源环境下的连续增长形式为逻辑斯蒂增长。逻辑斯蒂增长模型是建立在以下两个假设根底上的:有一个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表示,当Nt=K时,种群为零增长,即dN/dt=0;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最简单的是每增加一个个体,就产生1/K的抑制影响。例如K=100,每增加一个体,产生0.01影响,或者说,每一个体利用了1/K的空间,N个体利用了NK的空

2、间,而可供种群继续增长的剩余空间只有1-N/K。逻辑斯蒂增长的数学模型:式中:N种群大小;t时间;r种群的瞬时增长率;K环境容纳量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积分式:式中:a常数;e常数,自然对数的底种群在有限环境下的增长曲线是S型的,它有两个特点: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曲线上升是平滑的。开场期,也可称潜伏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加速期,随着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转折期,当个体数到达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减速期,个体数超过 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饱和期,种群个体数到达K值而饱和。三、实验器材计数器、凹玻片、实体显微镜、移液枪、鲁哥氏固定液、草履、稻草汁、5

3、0mL锥形瓶四、方法与步骤1.准备草履虫原液、草履虫培养液。2.确定草履虫最初密度用移液枪取50l原液于凹玻片上,,在实体显微镜下看到有游动的草履虫时,滴一滴鲁哥氏固定液,观察计数重复4次。3.取培养液50mL,置于锥形瓶中,经计算参加适量原液,使N0=250-300个。(20和30各两瓶)4.封口、做标记、放入培养箱中。5.4月24日5月3日每天17:00-18:00对草履虫种群数量观察记录4次/瓶。6.根据实验数据估计Logistic方程参数a、r、K,描绘Logistic增长曲线理论和实际。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草履虫最初密度表1 50l草履虫原液取样结果取样次数1234平均草履虫个数5

4、69107.5由此推算每50l原液中约有草履虫7.5个,为保证50mL培养液中N0=250-300,故每瓶培养液中参加1.8mL原液,N0=270.2.连续10d草履虫取样结果每天17:00-18:00对每瓶培养液取样4次,每次50l,记录草履虫个数的平均值表2表2 草履虫样本平均实测值n=4培养天数1234567891020-11.25 2.25 5.00 23.00 81.50 80.25 83.50 37.75 69.75 47.50 20-21.00 2.25 6.50 28.00 94.50 70.75 112.75 58.75 69.50 66.00 30-11.25 16.75

5、43.25 48.75 146.50 146.00 164.50 142.75 74.00 66.25 30-22.25 29.00 26.50 55.50 124.00 149.25 126.50 88.75 65.25 3.00 3.在20下的草履虫种群动态1将20下两瓶培养液视为一个种群,观测数据相加,并根据50l2的培养液中草履虫数量估算100ml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数量N表3。表3 20下草履虫种群动态培养天数草履虫样本平均实测值草履虫种群估算值Nln()Logistic 方程理论值1 2.25 2250 86.78 4.46 1113 2 4.50 4500 42.89 3.76 5

6、122 3 11.50 11500 16.17 2.78 21955 4 51.00 51000 2.87 1.06 73094 5 176.00 176000 0.12 -2.10 144976 6 151.00 151000 0.31 -1.18 183359 7 196.25 196250 0.01 -5.06 194310 8 96.50 96500 1.05 0.05 196812 9 139.25 139250 0.42 -0.87 197353 10 113.50 113500 0.74 -0.30 197469 2Nma*=196250,因此估计此环境条件下草履虫的最大环境容纳

7、量K=197500.3设y= ln(),b=-r,*=t,Logistic方程的积分式写为:y=a+b*因为理论上种群在有限环境下的增长曲线是S型的,而从第8天起种群数量开场下降,与理论不符,因此取前7天的数据,根据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统计方法得y = -1.5471* + 6.7202再根据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积分式:N=将求得的数据代入方程计算出种群数量N的理论值,补充到表3中。4绘制20下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论曲线与实际曲线图1 20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在到达最大环境容纳量K之前实际曲线与理论曲线拟合较好,但到达K值后理论曲线趋于平缓,而实际曲线则出现较大波动。4.在30下的草履虫种群动

8、态1将30下两瓶培养液视为一个种群,观测数据相加,并根据50l2的培养液中草履虫数量估算100ml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数量N表4。表4 30下草履虫种群动态培养天数草履虫样本平均实测值草履虫种群估算值Nln()Logistic 方程理论值1 3.50 3500 83.43 4.42 2505 2 45.75 45750 5.46 1.70 17695 3 69.75 69750 3.24 1.17 95115 4 104.25 104250 1.83 0.61 230394 5 270.50 270500 0.09 -2.38 284743 6 295.25 295250 0.00 -7.07

9、294052 7 291.00 291000 0.02 -4.17 295348 8 231.50 231500 0.28 -1.29 295523 9 139.25 139250 1.12 0.12 295546 10 69.25 69250 3.27 1.18 295550 2Nma*=196250,因此估计此环境条件下草履虫的最大环境容纳量K=295500.3取前6天的数据,用2中同样方法求得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 = -2.0084* + 6.7706将求得的数据代入方程计算出种群数量N的理论值,补充到表4中。4绘制30下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论曲线与实际曲线图2 30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曲

10、线在到达最大环境容纳量K之前实际曲线与理论曲线根本吻合,但在第7天后理论曲线根本不再增长,而实际曲线则迅速下降。5.不同温度下草履虫种群动态比照图3 不同温度下的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在培养的第1-3天两温度条件下草履虫种群数量缓慢增长,30下的种群数量一直高于20下种群数量。第3-5天增长速度加快,并在K/2时到达最快,随后逐渐减缓。在第5天种群数量接近K值,30下的K值明显高于20下的K值。第5-10天20下的种群数量波动。30的种群数量在第5-7天稳定在K值附近,第7天后数量迅速下降。六、讨论在资源有限环境中,10d的观察期间前7d的实际种群数量增长根本与逻辑斯蒂增长的数学模型吻合,为S型增

11、长曲线,但是在7d后实际种群数量开场下降,而根据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理论上种群数量应一直稳定在K值附近。其原因可能为7d后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已经耗尽,且草履虫代产生的有害物质积累多到了一定程度,使得培养液中的环境恶化,不利于草履虫继续繁殖,甚至导致草履虫无法生存而大量死亡,种群数量减少。由此可见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在描述种群动态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模拟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环境恶化而使种群衰退的情况。30下一开场的增长速度就高于20,且最大环境容纳量K明显高于20,这说明其他条件一样时30的环境比20的环境更有利于草履虫生存和繁殖。在到达K值后30下草履虫种群数量稳定了一段时间,随后快速减少,说明培养液

12、中的营养物与有害物质含量是制约草履虫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当营养物质充足有害物质较少时种群能迅速增长且稳定在最大环境容纳量,当营养物耗尽且有害物质积累过量后,最大环境容纳量也相应降低,种群即迅速衰退。而到达K值后20下草履虫数量则不断波动,推测可能原因为除营养物与有害物质外温度也成为种群数量的制约因素,在到达K值时营养物仍然充足,有害物质仍不过量,最大环境容纳量并没有降低,故种群数量短暂减少后,种群数量小于最大环境容纳量,种群又能够再次增长,如此反复。由于草履虫在培养液中是自由活动的,故不能保证均匀分布,我们在每次取样时先讲培养液摇匀,再取接近锥形瓶底部的培养液进展计数,以使结果尽量准确,但本实验的数量统计仍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