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节水灌溉系统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7271160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节水灌溉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节水灌溉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节水灌溉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节水灌溉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节水灌溉系统(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节水灌溉系统题目:基于单片机的节水灌溉系统目 录第1节 引 言31.1 节水灌溉系统概述31.2 本设计任务和主要容4第2节 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52.1 单片机控制系统原理52.2 单片机主机系统电路5时钟电路6复位电路6数据存储器的扩展电路62.3数据采集处理电路72.4LED显示系统电路82.5超限报警电路10第3节 系统软件设计11 3.1 系统主程序设计113.2 采样子程序设计123.3数据处理133.3. 1数字滤波技术13标度变换153. 3. 3 BCD转换183. 4 LED动态显示程序18第4节 完毕语21参考文献22基于单片机的自动节水灌溉系统第1节

2、引 言自动控制节水灌溉技术的上下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开展状况,灌溉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是制约我国高效农业开展的主要原因。单片机控制的滴灌节水灌溉系统,该系统可对不同土壤的湿度进展监控,并按照作物对土壤湿度的要求进展适时、适量灌水,其核心是单片机和PC机构成的控制局部,主要对土壤湿度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灌溉控制技术及设备系统的硬件、软件编程各个局部进展实现。 单片机控制局部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主要由土壤湿度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显示电路,输出控制电路,故障报警电路等组成,软件选用汇编语言编程。单片机可将土壤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土壤湿度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显示于LED显示器上。该系统灵活性强

3、,易于操作,可靠性高,将会有更广阔的开发前景。1.1 节水灌溉系统概述 生命之起源,水为必要条件,没有了水,地球上的生命将会枯竭。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能源危机将接踵而至。比能源危机更可怕的是,作为人类生命之源的水的短缺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一状况还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开展继续恶化。水资源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的突出问题,利用科技手段缓解这一危机,将是人类主要的出路。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行业,是各行各业的根底,也是人类顿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行业。农业的开展从长远来看很重要,一是水的问题,二是科技的问题。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须要求农业

4、科技有一个大的开展,进展一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农业与工业、交通等行业相比仍然比拟落后,农业灌溉技术尤其落后。灌溉系统自动化水平较低是制约我国高效农业开展的主要原因。传统的灌溉模式自动化程度极低,根本上属粗放的人工操作,即便对于给定的量,在操作中也无法进展有效的控制,为了提高灌溉效率,缩短劳动时间和节约水资源,必须开展节水灌溉控制技术。 现代智能型控制器是进展灌溉系统田间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它可提高操作准确性,有利于灌溉过程的科学管理,降低对操作者本身素质的要求。除了能大大减少劳动量,更重要的是它能准确、定时、定量、高效地给作物自动补充水分,以提高产量、质量,节水、节能。 现代灌溉控制器的研究

5、使用在我国农、林、及园艺为数不多,与兴旺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还根本停留在人工操作上,即使有些地方搞了一些灌溉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也是根据经历法来确定每天灌溉次数和每次灌溉量,如果灌溉量与作物实际需水量相比太少,便不能有效的促进作物*成长;而灌溉量太多,肥水流失,又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传统的灌溉法还需要相关专家的实时观察并经历指导生产,劳动生产率低,这也不能与现代化农业向优化、高效化方向开展要求同步。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迅猛开展,计算机和传感器的价格日益降低,可靠性日益提高,用信息技术改造农业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用高新技术改造农业产业,实施节水灌溉已成为我国农业乃至国民经济

6、持续开展带战略性的根本大事。本文旨在设计一套能对作物生长的土壤湿度进展自动监控的系统,它能对作物进展适时、适量的灌水,起到高效灌溉,节水、节能的作用。第2节 系统主要硬件电路设计2.1 单片机控制系统原理种植作物的土壤土壤湿度传感A/D转换AT89C51单片机LCD显示报警放大驱动电磁阀图2 单片机控制系统原理框图22 单片机主机系统电路AT89C51单片机是51系列单片机的一个成员,是8051单片机的简化版。部自带2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S八位微处理器,与Intel MCS-51系列单片机的指令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八位CPU和闪速存储器结合在单个芯片中,因此,

7、AT89C2051构成的单片机系统是具有构造最简单、造价最低廉、效率最高的微控制系统,省去了外部的RAM、ROM和接口器件,减少了硬件开销,节省了本钱,提高了系统的性价比。2.2.2 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应包括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等8。振荡电路(时钟电路)的主要任务是为AT89S52单片机正常工作需要的时钟电路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频率。根据AT89S52单片机时钟周期的要求,回路需要选用频率为12MHz的晶振。晶振回路由电容和瓷谐振器并联组成,作为单片机的时钟源。AT89S52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此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端分别是引脚*TAL1和*TAL2,在*TAL1

8、和*TAL2端口接上时钟电源即可构成时钟电路。本设计中采用部时钟产生方式,如图2.2所示。在*TAL1和*TAL2两端跨接晶振,与部的反相器构成稳定的自激振荡器。其发出的时钟脉冲直接送入单片机定时控制部件。电容C8和C9对频率有微调作用。电容C1和C3,应尽可能的安装在单片机芯片附近,以减少寄生电容,保证振荡器稳定可靠的工作。复位电路的功能就是对CPU进展实时监测,当CPU落入死循环之后,能及时发现并使整个系统复位。为确保微机系统中电路稳未定可靠工作,复位可靠工作,复位电路是必不可少的一局部,复位电路的第一功能是上电复位。一般微机电路正常工作需要供电电源为4.755.25V。由于微机电路是时序

9、数字电路,它需要稳定的时钟信号,因此在电源上电时,只有当VCC上电时,只有当VCC超过4.75V,低于5.25V以及晶体振荡器稳定工作时,复位信号才被撤除,微机电路开场正常工作。单片机在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以使CPU及系统各部件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态开场工作。89系列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从RST引脚输入到芯片的施密特触发器中的。当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且振荡器稳定后,如果RST引脚上有一个高电平并维持2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则CPU就可以响应并将系统复位。图3 单片机主机系统图2.3数据采集处理电路 ADC0809是一种8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部具有锁存控制的8路模拟开关,

10、外接8路模拟输入端,可同时对8路0-5V的输入模拟电压信号分时进行采集转换,本系统只用到INO和INl两路输入通道。ADC0809转换器的分辨率为8位,最大不可调误差小于士1LSB,采用单一+5V供电,功耗为15mW,不必进展零点和满度调整。由于ADC0809转换器的输出数据存放器具有可控的三态输出功能,输出具有TTL三态锁存缓冲器,故其8位数据输出引脚可直接与数据总线相连。A/D转换器需外部控制启动转换信号方能进展转换,这一启动转换信号可由CPU提供,不同型号的A/D转换器,对启动转换信号的要求也不同,分脉冲启动和电平启动两种,ADC0809采用脉冲启动转换,只需给A/D转换器的启动控制转换

11、的输入引脚(START)上,参加正脉冲信号,即启动A/D转换器进展转换,转换开场后,转换完毕信号输出端(EOC)信号变低,转换结束时,EOC返回高电平,以通知主机读取转换结果的数字量,这个信号可以作为A/D转换器的状态信号供查询,也可以用作中断请求信号。本系统中ADC0809与AT89C51单片机的接口如图5所示,采用等待延时方式。ADC0809的时钟频率围要求在10-1280kHz , AT89C51单片机的ALE脚的频率是单片机时钟频率的1/6,因此当单片机的时钟频率采用6MHz,ADC0809输入时钟频率即为CLK=1MHz,发生启动脉冲后需延时100Us才可读取A/D转换数据。ADC0

12、80924 LCD显示系统电路2.5报警电路为了在*些紧急状态或反常状态下,能使操作人员不致无视,以便及时处理,往往需要有*种更能引起人们注意提起警觉的报警信号产生,这种报警信号通常有三种类型:闪光报警、鸣音报警、语音报警,本系统采用简单易行的鸣音报警电路。如图8所示报警电路,报警设备选用压电式蜂鸣器,它约需要10mA的驱动电流,只需在其两条引线上加3一15V的直流电压,即可产生3KHz左右的蜂鸣声音,图中蜂鸣器的一端接在高电平+SV,另一端接Pl.0,在初态Pl.0始终输出高电平1,当需要报警时,程序对其端口清零即可,声音的长短可用延时程序控制实现。第3节 系统的软件设计系统软件程序设计主要

13、包括:主程序设计,采样子程序设计,数据处理程序,显示子程序,串口通信程序等。3.1 软件设计的整体思想对于系统而言,要完成各项功能,首先必须要有较完善的硬件作保证。同时还必须得到相应设计合理的软件的支持,尤其是单片机应用高速开展的今天。许多由硬件完成的工作,都可通过软件编程来代替,甚至有些用很复杂的硬件电路才能完成的工作,用软件编程的时候,往往会变得很简单,如数字滤波,信号处理等等。系统进展软件设计时,先要对本设计硬件有一个熟练的掌握,知道系统的组成,数据的传输,信号是如何被控制的,以及信号的显示。然后进展软件设计时,先搞清楚各个局部的子程序及他们的流程图,然后进展C语言编程,最后将它们系统的

14、编程11。本设计是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C语言编程。它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主程序、读出湿度子程序、LCD1602显示子程序、以及有关ADC0809的程序等模块组成。本系统设计的工作流程是,开场并初始化后,传感器读取湿度值,读取成功后,线性拟合数据,然后 LCD显示数据,如果湿度过限,则报警并且启动控制设备;如果数据在湿度上下限围,则显示湿度值。3.2 程序流程图设计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编程,主要的功能子程序有:系统初始化,ADC0809的初始化,LCD-1602的初始化。主程序流程图如图3-1所示。图3-1 主程序流程图31 系统主程序设计void main() init()

15、; while(1) shidu*ianshi();write_(0*80);/第一行delay(20);for(a=0;a16;a+)write_date(table1a);delay(20);write_(0*c0);/第二行delay(50);for(a=0;a16;a+)write_date(table2a);delay(40);if(shusd2)table210=o;table211=n;table212= ; beep();switch(sd2)case 1 :i1=80;break; case 2 :i2=40;break; case 3 :i3=20;break; case

16、4 :i4=10;write_(0*c0);/显示第二行信息delay(50);for(a=0;a0;a-) /需要注意的是ADC0804在写和读之间的时间间隔要足够长否则无法读出数据delay(50); wela=1; /重新翻开有AD片选信号锁存器的锁存端 P1=0*ff; /读取P1口之前先给其写全1 P0=0; /选通ADCS adrd=0; /AD读使能 adval=P1; /AD数据读取赋给P1口 adrd=1; P0=0*ff; /关闭ADCS wr=0; P1=adval; wela=0;void shidu*ianshi() adval=adval/2.55; sd1=adv

17、al/100;/分出百,十,和个位 sd2t=adval%100; sd2=sd2t/10; sd3=sd2t%10;shidu();table110=sd1+0*30;table111=sd2+0*30;table112=sd3+0*30;显示程序4.1 软件调试系统软件设计的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建立源程序。通过计算机开发系统的编辑软件,按照所要求的格式、语法规定、源程序输入到开发系统中,并存在磁盘上。第二步:在计算机上,利用KILE软件对第一步输入的源程序进展编译,变为可执行的目标代码。如果源程序有语法错误,则其错误将显示出来,然后返回到第一步进展修改,再进展编译,直到语法错

18、误全部纠正为止。第三步:在线调试。对于与系统、硬件无联系的程序,可以借助在线调试手段,发现逻辑错误后,返回到第一步修改,直到逻辑错误纠正为止。对于与系统硬件严密相关的程序,则需对软件和硬件同时进展调试,将程序烧入CPU,然后将CPU 插入系统。发现硬件故障后应排除故障,发现逻辑错误后应修改程序,消除逻辑错误。4.2 硬件调试硬件调试主要包括两步:第一步:系统上电之前,先仔细检查线路是否连接正确,并核对元器件的型号、规格和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应特别注意电源系统的检查,以防止电源的短路和极性错误,并重点检查系统总线是否存在相互之间短路或与其它信号线的短路。第二步:第一步的调试,只是对系统进展初步调试

19、,可以排除一些明显的故障,而硬件故障(如各个部件部存在的故障和部件之间连接的逻辑错误)主要是靠软件和硬件联调来排除。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是不能完全分开的,许多硬件错误是在软件调试中发现和被纠正的。4.3 液晶模块调试液晶显示器是人机界面最关键的局部,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读取数据。在对显示模块进展调试的过程中发现显示不正常,汉字显示与字符显示不同,LCD1602有二行,每行可以显示16个字符,由于软件编程时,地址分配有误,使得汉字局部无法显示。经过检查,发现问题后,将地址重新分配,显示局部正确。4.4 报警电路调试本次系统设计采用的是声音报警电路。当湿度其中任何值一个过限后,蜂鸣器都会发出声音。这

20、是写在软件程序里的。但是在加上控制信号,湿度过限后,蜂鸣器不报警。蜂鸣器的控制端口无控制信号输出。经检查发现程序里面蜂鸣器的控制端口电平设置有误,修改后,蜂鸣器工作正常。结 束 语 首先,通过这次应用系统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单片机的专业知识,也深刻了解写一篇应用系统的步骤和格式,有过这样的一次训练,相信在接下来的日子我们都会了,而且会做得更好。我所写的系统主要根据目前节水灌溉技术的开展趋势和国实际的应用特点和要求,采用了自动化的构造形式,实现对土壤湿度的自动检测和控制。 系统以单片机AT89C51为核心部件,单片机系统完成对土壤湿度信号的采集、处理、显示等功能;用Pro

21、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和PCB电路印刷板图,并在电路板厂制作控制主板;利用MCS51c语言编制,运行程序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 1)适用性强,用户只需对界面参数进展设置并启动系统正常运行便可满足不同作物对土壤湿度的要求,实现对土壤湿度的实时监控,下位机也可脱离上位机单独工作。 2)可对作物进展适时、适量灌水,不仅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而且防止了水资源的浪费,起到了高产节水的作用。 3)将模糊智能控制技术引入对土壤湿度的分析和处理中,模糊控制决策无需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系统的鲁棒性强,适合对非线性、时变、滞后系统的控制,对灌溉系统采用模糊控制非常适合。具体 采用双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方法,使

22、控制系统更具科学性。4)系统本钱低廉,操作非常简单,可扩展性强,只要稍加改变,即可增加其他使用功能。本系统对现代化农业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本系统只对灌溉中水的因素实行监控,而未涉及肥的问题,应将水 肥结合起来进展灌溉,对作物生长效果会更好。 2)应同时考虑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量两个因素,判断是否要对作物进行灌溉以及所需灌水量的多少。 3)被测土壤湿度只是进展了两点测试,如果能进展多点检测就会使检测到的湿度值精度更高。4)本系统在模拟检测中运行较好,但采样据不太稳定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高。参考文献1海涛. 世界设施农业开展现状.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2001(1): 10-112朝青

23、.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 航空航天大学,20093新民, 王燕芳.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 电子工业, 20114周润景, 丽娜. 基于PROTEUS的电路及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 : 航空航天大学, 20065房德君. 新型单片机综合试验系统.:大学, 19966九庆. 温室环境工程技术.:东北林业大学, 20027友德, 志英, 涂时亮. 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实验. : 复旦大学, 20038庆阳. 单片机实践与应用. : 清华大学, 20029杜深慧. 温湿度检测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 机械工业, 200410志海, 艳雷. 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设计与应用. : 电子工业, 2010

24、附录:#include#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rs=P35;sbit wr=P36;sbit lcden=P34;sbit dula=P26;sbit watering=P32;sbit wela=P27;sbit BEEP=P23 ; /蜂鸣器驱动线uint temp;float f_temp;sbit diola=P25;sbit adrd=P37; uchar a,t,a1,a2,a3,sd1,sd2,sd2t,sd3,j,k,adval,shu1,shu=4,i1,i2,i3,i

25、4;uchar table1=humidity: ;uchar table2= warning: ;void delay(uint *)uint a,b;for(a=*;a0;a-)for(b=10;b0;b-); void beep() unsigned char y; for (y=0;y100;y+) delay(70); BEEP=!BEEP; /BEEP取反 BEEP=1; /关闭蜂鸣器delay(100);/*1602显示*/void write_(uchar )P0=;rs=0;lcden=0;delay(10);lcden=1;delay(10);lcden=0;void wr

26、ite_date(uchar date)P0=date;rs=1;lcden=0;delay(10);lcden=1;delay(10);lcden=0;void init()dula=0;wela=0;wr=0;write_(0*38);delay(20);write_(0*0e);delay(20);write_(0*06);delay(20);write_(0*01);delay(20);table210=o;table211=f;table212=f;dula=0;wela=0;P0=0;P2&=0*1F;void main() dula=0;wela=0;P0=0;P2&=0*1F;

27、init();table210=o;table211=f;table212=f; while(1) shidu*ianshi();write_(0*80);/第一行delay(20);for(a=0;a16;a+)write_date(table1a);delay(20);write_(0*c0);/第二行delay(50);for(a=0;a16;a+)write_date(table2a);delay(40);if(shusd2)table210=o;table211=n;table212= ; beep();switch(sd2)case 1 :i1=80;break; case 2 :i2=40;break; case 3 :i3=20;break; case 4 :i4=10;write_(0*c0);/第二行delay(50);for(a=0;a16;a+)write_date(table2a);delay(40);if(i1)i1-;watering=0;if(i1=0)watering=1;/jiaoshuiif(i2)i1-;watering=0;if(i3)i1-;watering=0;if(i4)i1-;watering=0;土壤套头接口.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