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2.3声音的利用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D卷精编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7142567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2.3声音的利用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D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2.3声音的利用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D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2.3声音的利用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D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2.3声音的利用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D卷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2.3声音的利用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D卷精编(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2.3 声音的利用、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同步练习D卷(精编)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7题;共15分)1. (2分) 人们单凭听觉不能发现在周围飞行的蝴蝶,是因为( )A . 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得太轻B . 人耳离飞行的蝴蝶太远C . 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得太慢D . 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得太快【考点】 2. (2分) (2018八上阜新月考) 在城市道路上常见如图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 . 鼓号队不能进入B . 乐器商店特有的标志C . 禁止鸣笛保持安静D . 道路转弯注意安全【考点】 3. (2分) (2019八上滨海月考) 声音

2、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B . 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 . 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 . 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考点】 4. (3分)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B .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 声音在固体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更慢D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考点】 5. (2分) 从物理

3、学的角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 . “一个巴掌拍不响”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说明声音能反射形成回声【考点】 6. (2分) (2020八上盐都期中) 监考老师听到“现在开始分发试卷”的语音播报后开始分发试卷,说明( ) A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 . 声音具有声能C . 声音能传递信息D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考点】 7. (2分) (2016八上恩阳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B . “细声细语”指的是音调低C . “尖声细嗓”中

4、的尖指的是音调高D . “起音太高上不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考点】 二、 填空题 (共2题;共5分)8. (3分) (2017八上湛江期中) 我们应该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高声喧哗,在公众场合高声喧哗会产生_污染,这里高声喧哗的“高”是指声音的_;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是“高”、“低”是指声音的_;(后两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考点】 9. (2分) (2017八上武威月考) 常见的摩托车排气管制得较长,并且在尾部还安装了消声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 (填“增强”或“减弱”)发动机产生的_ (填“乐音”或“噪声”) 【考点】 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3分)10. (3

5、分) (2017八下姜堰期末) 小明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在猜想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后,小明进行了相关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 分析序号_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2) 分析序号、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 小明发现自己的运动鞋底有较深的花纹,这种现象可用分析序号_两组数据得出的结论来解释【考点】 11. (7分) (2018怀化) 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甲和乙所示,两个透明容器中密闭着等质量的空气,两容器中的电阻丝串联起来,连接到电源两

6、端,通电一定时间后,比较两个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的变化。(1) 在图甲中,通过两电热丝的电流_;是探究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_的关系。 (2) 在图乙中,是探究电流与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导体_的关系。 (3) 在该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_来比较各容器中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的。 (4) 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实验,最先精确的确定了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_成正比,跟_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其表达式为_。 【考点】 12. (3分)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

7、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及求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物质实验次数体积(cm3)质量(g)质量/体积(g/cm3)甲110181.8220361.8330541.8乙41080.80520160.80630240.80(1) 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2) 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3) 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_【考点】 四、 解答题 (共2题;共15分)13. (6分) (2020八上永定期中)

8、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

9、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 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kHz到_kHz。 (2) 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是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 为_。(3) 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

10、离?_为什么?_ 【考点】 14. (9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对潜艇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

11、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在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 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kHz_kHz(2) 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后它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1min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3)

12、 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考点】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7题;共15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二、 填空题 (共2题;共5分)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3分)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考点:解析:答案:11-1、答案:11-2、答案:11-3、答案:11-4、考点:解析:答案:12-1、答案:12-2、答案:12-3、考点:解析:四、 解答题 (共2题;共15分)答案:13-1、答案:13-2、答案:13-3、考点:解析:答案:14-1、答案:14-2、答案:14-3、考点: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