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明施工方案-7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7103911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7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7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7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文明施工方案-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 环境管理体系及环保措施我单位将按照招标文件、ISO14000标准和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要求,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环保制度和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污染,降低自然资源消耗,营造环保、节能、绿色建筑。3。1 环境管理体系3。1.1 环境管理目标1 噪声排放达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2 生产及生活污水排放达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3 控制粉尘及气体排放,不超过法律、法规的限定数值;4 控制水、电、纸张、材料等资源消耗,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合理回收可利用建筑垃圾。3。1.2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本工程的环境管理组织机构见图3-1图3-1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主承建方操作工人安全环境部经理相关

2、职能部门各专业工程师项目总工程师各专业分包方操作工人项目经理土建、安装副经理班组长企业总部安全环境部门3。1.3 环境管理职责及制度项目主要岗位人员的环境管理职责为:1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项目环境管理体系,组织体系运行管理.2 项目总工程师1)主持编制项目环境管理方案、管理规划,落实责任并组织实施;组织项目经理部的环境意识教育和环保措施培训。2)贯彻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文件规定。3)协助项目经理制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4)组织人员进行环境因素辨识,编制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和环境保护措施,组织环保措施交底并督促措施的

3、落实。5)参加环保检查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确保现场污染排放始终控制在国家及天津市有关环保法规的允许范围内。3安全环境部经理1)安全环境部经理对项目环境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2)落实有关环境管理规定,对进场工人进行环保教育和培训,强化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3)组织现场环境管理的检查和环保监测,出现问题及时处理。项目制定并实施的环境管理制度有固体废弃物控制制度、绿色建材采购制度、环境保护奖罚制度等。3。1.4 环境管理流程本工程的环境管理流程见图3-2。超标达标确定重大环境因素清单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编制环保措施组织实施环保监控更新再循环严格措施图3-2 环境管理

4、流程3。2 环境因素辨识综合考虑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发生频次、社区关注度和法规符合性等方面,我单位确定本工程的环境因素见表31。表3-1 环境因素辨识一览表序号环境因素辨识1施工噪声施工人员、机械多,混凝土泵送设备、管道切割、木工机械、空压机作业频率高,产生的噪声大。2粉 尘现场占地面积大,施工机械多,设备尾气排放量大,晴天易产生大量粉尘.3固体废弃物1) 建筑垃圾: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模板、木方尾料、电焊头、保温材料、装饰边角料等。2) 生活垃圾:施工人员多,大量废弃电池、食品残渣、塑料包装等;3) 办公垃圾:废弃墨盒、圆珠笔芯、油墨、复写纸等。4污 水施工作业人员多,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

5、大量生活及生产污水。3.3 环境保护措施3。3.1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1 施工场地:现场主干道路和加工场地进行硬化,设专人负责每日洒水和清扫,保持道路清洁湿润,对于现场其他裸露土壤,实施绿化处理。2 砂、土堆场:设密目网围挡,四级风以上时,砂、土堆场外用塑料布予以覆盖,见图33.围 挡塑料布图3-3 砂、土堆场防扬尘措施3 砂浆搅拌现场设封闭的水泥库及搅拌室,搅拌室内安装自制的喷雾装置(见图34),以控制水泥粉尘。水泥和其他易飞扬颗粒建筑材料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喷雾器图3-4 搅拌室自制喷雾装置3。3.2 固体废弃物控制措施本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1

6、 建筑垃圾的控制图3-5 垃圾房建筑垃圾可分为可利用建筑垃圾和不可利用建筑垃圾,按现场平面布置图确定的建筑垃圾存放点分类集中封闭堆放(垃圾房见图35)。稀料类垃圾采用桶类容器存放,并遵照当地有关规定及时清运出场.2 生活垃圾的控制食堂、宿舍区的生活垃圾实行袋装,专人集中运送至垃圾房,并及时组织外运。3 办公垃圾的控制办公垃圾按可回收、有毒有害等分类存放(垃圾桶见图36),严禁任意丢弃,并由安全环境负责同环卫部门、焚烧处置单位等联系处理.图3-6 办公垃圾桶 3.3。3 水污染控制措施1 雨水管理1) 项目开工前,在作现场总平面规划时,设计现场雨水管网,并将其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2) 设计现场污

7、水管网时,确保不得与雨水管网连接。由项目兼职环保管理员通知进入现场的所有单位和人员,不得将非雨水类污水排入雨水管网。2 砂浆搅拌室污水砂浆搅拌站设污水沉淀池(见图3-7),污水经过三级沉淀后,进入现场的污水管网,沉淀池每周清理一次,项目环保管理员负责检查。图3-7 污水沉淀池3 厕所污水施工现场设冲水厕所,厕所污水进入化粪池沉淀后,再排入现场污水管网;项目环保管理员负责与当地环卫部门联络,定期对化粪池进行清理。4 冲洗污水现场入口设洗车槽(见图3-8),所有冲洗车辆产生的污水经沉淀后排入污水管网.图3-8 洗车槽做法示意图3.3.4 噪声污染控制措施1 结构施工图3-9 砼输送泵降噪棚1)加强

8、对砼输送泵的维修保养,确保运行始终处于正常状态,混凝土泵设置降噪棚,见图图3-9。2)选用环保型振捣器及振捣棒(见图310),振捣棒使用后及时清理干净。对混凝土振捣人员进行交底,确保其操作时不振钢筋和模板,做到快插慢拔,减少振捣器的空转时间。图3-10 环保型振捣器及振捣棒3)木工加工车间用噪声隔音布封闭,圆盘锯、平刨、压刨等随用随开,严禁空转。4)修理钢模板和脚手架钢管时,禁止用大锤敲打,在封闭的工棚内进行修理工作。5)模板、脚手架支拆时,做到轻拿轻放,严禁抛掷。2 装饰及机电工程施工1)装饰室内作业时,尽量关闭外门窗。2)设立石材加工间,并设降噪封闭措施。3)使用合格的电锤,并及时在各部位

9、加注机油,增强润滑。4)使用电锤开洞、凿眼时,及时在钻头出注油或水.5)严禁用铁锤敲打管道及金属工件。3。3。5 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我单位将严格材料管理,优先选用绿色建材;对于那些危害人体健康或给居住者、使用人带来不适感觉和味觉的材料,无论政府是否明令禁止,我单位都将坚决抵制,保证不在任何临时和永久性工程中使用。资源节约措施见表3-3。表33 资源节约措施一览表序号类别措施内容1节 能1)节水:(1)采用施工节水工艺、节水设备和设施;(2)加强节水教育和管理,施工用水进行定额计量。2)节电:选用低耗、环保的节能照明、施工设备。3)节耗: 确保施工设备满负荷运转,减少无用功,禁止不合格临时

10、设施用电,以免造成损失.2节 材1)临时设施充分利用旧料和现场拆迁回收材料,使用装配方便、可循环利用的材料;2)尽量采用工业化的成品,减少现场作业与废料;3)充分利用废弃物,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和资源化利用.4)按照国家、行业或地方管理部门的要求,选择使用绿色建材.3.4 环保监控安全环境部负责组织自行监测或邀请当地环保部门到场进行噪声、水质、扬尘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确保现场污染排放始终控制在国家及 市有关环保法规的允许范围内。1 噪声监测1)测试的时间:结构、装修等主要施工阶段施工开始后3日内进行1次,施工正常进行后再进行一次, 测量时间分为昼间及夜间

11、两部分,夜间测量在22时以后进行,选在无雨、无雪及轻风时进行测试,当风级超过三级时,加防风罩,超过四级时停止测试。3)测试的方法:测量应在噪音最大时进行,在同一测量点,连续测量57 个数值,每次读数的间隔时间为5 秒,测量值为5-7 个数的平均值.4)测量点:设在施工现场的边界线上,且距离噪声源最近地方.5)噪声测试仪器选用HS5920袖珍型噪声监测仪.6)监测记录:按附表要求由测试人填写记录。7)测试后的处理:当测试结果高于规定指标时,则采取更严格的降噪措施。2 水质监测在施工期间,由安全环境部邀请当地环保部门来现场,在总排污口区取样进行化验,根据监测报告,确定是否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防控措施。3 扬尘监测安全环境部在扬尘作业高峰时进行监测,采用L170208便携式微电脑粉尘仪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