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7091241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12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指导目 录天然药物化学实验须知实验一 薄层色谱(TLC)实验二 从三棵针中提取、分离小檗碱与小檗胺实验三 从洋金花中提取分离东莨菪碱和莨菪碱实验四 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实验五 芦丁的提取与鉴定实验六 甘草酸的提取实验七 烈香杜鹃挥发油的含量测定实验八 丹皮酚的提取、分离和制剂鉴别实验九 预试验附录一 常用溶剂的物理性质附录二 常用溶剂的回收及精制方法附录三 常用干燥剂性能的说明 仪器清单 46 / 47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天然药物化学实验须知 一、每次实验以前,必须预习本实验内容,了解其操作程序和理论要点,切勿盲目进行实验,实验时须准备记录薄一本,随时正确记录每一实验应记

2、的项目。如原料用量,实验时发生的现象,反应结果,产品数量、熔点、沸点、产品纯度等,以作写正式报告的依据。 二、实验所得产品,如不供下一实验用,应交给指导老师,并注明品名、数量、组别、姓名、日期。 三、实验规则 1实验时不能阅读与本实验无关的书籍,不要高声谈笑,也不能擅自离开,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及吃东西。 2实验室要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桌上不要乱放无用的仪器与药品。火柴杆、废纸等不要乱抛在地上、废酸、碱液应倒入污水缸中,易燃烧及易挥发的废液应倒入水槽中,并立即用水冲掉。 3药品、仪器都是国家财产,须节约爱护使用,若有损坏,应填写仪器损坏单,报告指导教师,及时领取,并酌情赔偿。 4试剂、药品、公用用

3、具,使用后立即放回原处,不可乱放,并应注意不可盖错试剂瓶塞,以免污染试剂。 5装有易燃性液体的瓶子,不得放在灯火近旁。 6加热乙醇、乙醚、石油醚、苯等易挥发可燃的液体时,应使用装有冷凝管的烧瓶,在水浴上进行加热,加热前应放入沸石12粒,或一端封死的毛细管,防止爆沸冲击,若在加热时未放沸石则应冷却后再加,不可热时追加,添加溶剂时应离开火源,稍冷后再添,并应重新加入沸石。 7实验过程中,万一遇见溶液着火,应立即用石棉布或其他物品把它盖上,使其隔绝空气而熄灭。 8实验完毕后,应将用过的仪器洗刷洁净放好,并应指定值班人员将实验室打扫干净,污水缸的废液拿到室外适当地方处理埋掉,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门、窗

4、、水电是否关好。 9严禁将实验室内的仪器、药品携带室外。 以上须知清严格遵照执行。实验一 簿层色谱(TLC) 薄层色谱是色谱法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具有分离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适用于微量样品的分离鉴定,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一、实验目的 l、学习并掌握薄层板的制备和使用方法。 2、了解薄层色谱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二、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是把吸附剂(或载体)均匀地铺在一块玻璃板或塑料板上形成薄层,在此薄板上进行色谱分离,按分离机制可分为吸附,分配,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色谱等。 薄层色谱多数情况是一种吸附层析,利用吸附剂对化合物吸附能力的不同而达到分离,吸附剂吸附

5、能力的大小与化合物极性大小有关。化合物极性大,被吸附剂吸附得牢,Rf值小,反之,化合物极性小,Rf值大。一个化合物在某种吸附剂上Rf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展开剂的极性大小,即展开剂极性大,化合物Rf值大,展开剂极性小,化合物的Rf值小。 薄层板根据在制备过程中是干法制板还是湿法制板分为二种。干法制板为软板,湿法制板为硬板。 三、实验内容 (一)薄层板的制备 1、干法:取150200目的色谱用中性氧化铝适量,散布在玻璃板上,用一根推捧匀速地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使吸附剂均匀地在玻璃板上铺成一薄层(如图示),即可使用,薄层的厚度取决于推棒下层的塑料圈的厚度,一般以0.25mm为宜。干法铺层方法 干法铺板

6、方法2、湿法 (1)硅胶G薄层板的制备:称取硅胶G12克,加蒸馏水34毫升,充分搅拌成糊状后,迅速分倒在四块520厘米的玻璃板上,铺匀,水平放置,待室温阴干后110活化一小时,备用。 (2)硅胶CMCNa薄层板的制备:称取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01克,加l毫升酒精湿润后,溶于17毫升蒸馏水中。立即用力振摇,搅拌(如不溶可加热)全部溶解后,加人过200目筛的层析用硅胶5克,搅拌成糊状,均匀地铺在两块520厘米的玻璃板上,水平放置,室温阴干后,于110活化一小时,备用。 (二)薄层色谱 l、制板:取150目200目的层析用氧化铝按上述干法制成薄层板(520厘米)一块。 2、点样:取管口平整的

7、毛细管三支分别吸东莨菪碱,其若碱及二者混合的氯仿溶液,点在上述制好的薄层板上,点的直径一般为23毫米,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5厘米左右,样品点在离薄层一端为2厘米左右的起始线上,离板边约有l厘米的距离。 3、展开:点样完毕,待溶剂挥干后,用氯仿:丙酮:无水乙醇(8:2:05)上行展开,其方法是将薄层板斜放在盛有展开剂的层析槽内,薄板上端有塑料盖垫起使与液面成15。左右的夹角,点有样品的一端浸入溶剂中,深达05厘米左右、切勿使溶剂浸没原点,盖好层析槽盖,当溶剂前沿达板的另一端1厘米左右时,即可取出薄层板,标出溶剂前沿位置。 4、显色:取出的薄层板,立即喷洒改良碘化铋钾试剂,使其显色,计算Rf值

8、。 Rf= 起始线到样品斑点中心距离 起始线到剂剂前沿距离 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制薄层板用的玻璃应干燥、清洁。 2、干法制板时,推捧用力要均匀,中间不要停顿,否则薄层厚度不均匀。 3、点样时,样品浓度不要太大,点样量也不要太多,否则斑点拖尾。若样品浓度太小,可待第一次点样溶剂挥干后再第二次点样。 4、薄层板放于层析槽时,注意切不可将原点浸入溶剂中。 5、层析后的薄层板,取出立即喷洒显色剂,否则溶液挥干后喷显色剂会吹散吸附剂。但湿法制的硬板就不必如此。 6、湿法制的硬板活化的温度和时间可依需要调整:一般检识水溶性成分或一些极性大的成份,所用的薄层板只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即可使用。 五、参考

9、文献1、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薄层层析及其在中草药分析中的应用,1978。2、 E菜德雷,M菜德雷合著:陶义训、马立人、夏寿宣合译:色谱法。3、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草药化学,1980。4、 Stahl E,td,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2nd edu,1969。5、 E Heffmann:Chromatography 3nd edu 1975。实验二 从三棵针中提取、分离小檗碱与小檗胺 三棵针为小檗属(Berberis)植物,种类繁多,是黄连、黄柏的重要代用品。根中含多种生物碱,有季胺类生物碱,如小檗碱(Berberine)1.23,根皮含35.5,

10、少量巴马亭(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higine)、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有叔胺碱,如小檗胺(Berbamine)0453.84,尖刺碱(Oxyacanthine),异粉防己碱(1sotetrandrine)等。 小檗碱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对菌痢、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小檗胺有升白、降压、利胆及镇咳等作用,对预防和治疗白细胞减少疗效较好。 一、实验目的 l、了解小檗碱,小檗胺的结构与性质,掌握提取分离方法。 2、了解小檗碱,小檗胺的鉴识反应及薄层色谱鉴别。 二、实验原理l、小檗碱(Berberine)又名

11、黄连素 黄色针晶,能缓缓溶于水(1:20)、乙醇(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乙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及氯仿。 2、小檗胺(Berbamine) 白色或无色结晶,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中,可溶于乙醚,氯仿、石油醚。 本实验的提取分离原理是:小檗碱、小檗胺的硫酸盐易溶于水,小檗碱的盐酸盐难溶于水,小檗胺的盐酸盐可溶于水,游离的小檗碱为季胺碱可溶于水,游离的小檗胺是叔胺碱,难溶于水。因此,将植物原料用稀H2SO4溶液浸泡,然后用石灰乳调至pHl2左右,小檗碱游离而溶于水,小檗胺含酚羟基成钙盐也溶于水,粘液质及过量硫酸生成不溶性钙盐而沉淀析出,再加NaCl,并用盐酸调pH8左右时,小檗碱成难溶性的

12、氯化小檗碱而析出,小檗胺游离析出,最后利用氯化小檗碱在热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性质与小碱胺分离。 三、实验内容 (一)小檗碱与小檗胺的提取分离 取三棵针粗粉100克,置1000毫升三角瓶内,加700毫升0.2(VV)的H2SO4溶液浸泡24小时,纱布过滤,再用400毫升酸水同法提取一次,合并两次滤液于搪瓷缸内,搅拌下加人石灰乳至pHl2,静置30分钟,抽滤,滤液中加入计算量(8WV)的NaCl,静置,待沉淀完全后,滴加浓HCl至PH885,于80热水中保温半小时,静置,抽滤,所得沉淀于60以下干燥,称重,置100毫升烧杯中,加入30倍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趁热抽滤,滤液内含小檗碱,沉淀为小檗胺的粗品。

13、 (二)精制:趁热向上述滤液中滴加浓盐酸,调pH至2,静置氯化小檗碱沉淀析出,抽滤,60以上干燥,称重,计算得率(不得低于0.2) 上步所得沉淀,60以下干燥,称重,置50毫升烧杯中,加20倍量乙醇加热溶解,加入2活性炭,再加热煮沸5分钟,热过滤,滤液蒸除乙醇,剩l4量,冷却,滴加蒸馏水至不再析出沉淀为止,用5NaOH调pH88.5,80水浴加热5分钟左右,放置,抽滤,干燥,再以10倍量乙醚溶解,过滤,回收乙醚,得白色小檗胺。 (三)鉴识 l、小檗碱的鉴识 (1)取氯化小檗碱水溶液数滴,加浓HNO3 1滴,观察现象,再滴加浓HNO3观察有何变化?解释现象。 (2)取氯化小檗碱水溶液数滴,加锌粒

14、少许,再加浓H2SO4数滴,观察现象并解释。 (3)取氯化小檗碱水溶液数滴;加5NaOH 23滴,再加丙酮数滴,现察现象并解释。 2、小檗胺的定性 (1)取小檗胺结晶少量,置白瓷板上,加5HC12滴使溶解再加固体硝酸钠使之饱和,移入毛细管中观察。 (2)取l2粒KMn04置白瓷板上,加5HCl数滴使溶解,再加少量小檗 胺结晶,观察颜色变化。 (四)薄层色谱 层析板:硅胶G板,110,活化半小时。 展开剂:氯仿甲醇氨水(15:4:0.5) 样品:氯化小檗碱乙醇液 氯化小檗碱标准品液 小檗胺乙醇液 小檗胺标准品液 显色:碘蒸汽或改良磺化铋钾 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用硫酸浸泡时,硫酸的浓度以

15、0.2为宜,此时生成的硫酸小檗碱在水中溶解度较大,若加入过量,小檗碱就形成酸式硫酸盐,水中溶解度就降低(1:100),影响小檗碱的提取量。 2、冷浸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也不宜过多,否则浸出的杂质量也相对增加,冷浸一般24小时可浸出92的成分,所以浸出两次即可。 3、在pH8.5时小檗胺沉淀较完全,但不易凝聚,故80保温,使凝聚而沉降。 4、小檗碱精制时调pH至2,是为了使小檗胺等叔胺型生物碱留在溶液中除去,以便得到较纯的小檗碱,操作时若溶液己冷却析出结晶,就应加热成澄明溶液再用盐酸调pH2。 五、参考文献 l、沈阳药学院:植物化学教程1979年 2、贵阳医学院药学系,贵州药讯,1980年5期2页

16、 3、中药声,1979年278页 4、中草药化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1980年7月 5、韩秋生等,云南医药,19813(56) 6韩秋生等,药学通报,19813(13)实验三 从洋金花中提取分离东莨菪碱和莨菪碱 洋金花为茄科植物毛花蔓陀罗(Datum innoxia Miller)的花,主要含生物碱,为中麻药方剂中的主药,临床上治疗气管炎有效。 一、实验目的 l、通过本实验掌握生物碱的一般提取分离方法。 2、掌握氧化铝柱色谱分离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的实验方法,从而了解柱色谱的一般实验操作技术。 3、了解东莨菪碱和莨菪碱的检识方法。 二、实验原理洋金花中的主要化学成份l、东食著碱(Scopo

17、lamine)又名:莨菪胺、天仙子碱mp59(一水合物)。2、莨菪碱(Hyoscyamine)又名:天仙子胺mp108.53、莨菪酸(Tropic acid) mp1184、去甲莨菪碱(Norhyoscyamine) mp1425、曼陀罗碱(Meteloidine) mp141 本实验是利用游离生物碱及其盐均能溶于乙醇的性质,用乙醇回流提取总生物碱,再利用东莨菪碱和莨菪碱碱性强弱不同,与碱性氧化铝吸附力强弱不同,用氧化铝柱色谱进行分离。 三、实验内容 (一)提取总碱:取洋金花粗粉50克,置1000毫升园底烧瓶中加95乙醇300毫升,置水浴上回流提取1小时,倾出提取液,药渣再用95乙醇200毫升

18、不浴回流提取30分钟,倾出提取液,药渣再用95乙醇200毫升回流提取30分钟,倾出提取液,三次提取液合并,用玻璃漏斗过滤,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液加1盐酸l00毫升使溶解,抽滤,滤液用氯仿(40,20,20毫升)萃取脂溶性杂质,酸水液用10NaOH调至pH9一l0用氯仿萃取(60,50,30,20毫升)四次,氯仿液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干燥,回收氯仿得总碱。(二)莨菪碱与东莨菪碱的分离这两种生物碱我们用碱性氧化铝干柱色谱进行分离,其操作步骤如下:1、装柱:将色谱柱垂直固定在铁支架上,柱底填一块棉花,打开活塞,称取100120目碱性氧化铝40克,经漏斗慢慢装入柱中,一边装填,一边用橡皮塞轻轻敲击色

19、谱柱,使其装填均匀紧密,最后使吸附剂表面形成一水平面。2、上样:将上述所得总生物碱用少量氯仿溶解,用吸管小心将氯仿溶液加在吸附剂表面上,切勿破坏吸附剂平面,为了防止平面被损坏,可剪一直径同色谱柱内径大小一样的滤纸,小心放在吸附剂平面上,或在其上面加12厘米厚的石英砂,把氯仿溶液加到滤纸片上或石英砂上。3、展开(洗脱):加样完毕,立即小心加入氯仿(也应注意防止破坏吸附剂平面),展开洗脱,当溶剂前沿到达柱底部时,用50毫升锥形瓶收集洗脱液,并控制流速,使每分钟流出液为60一80滴,每瓶收集50毫升,更换锥形瓶,编上序号,并在柱上经常添加氯仿,使溶剂面始终高于吸附剂表面,东莨菪碱先洗脱下来,莨菪碱后

20、洗脱下来。 4、溶剂回收,按序号分别回收溶剂后,再氧化铝薄层检查,以氯仿丙酮乙醇(8:2:1)展开,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相同部分合并。 (三)检识反应及薄层检查 1、生物碱沉淀反应 分别取东莨菪碱,莨菪碱少量,置白瓷板中蒸发到干,加2滴稀HCl溶解,分别加以下生物碱沉淀试剂: (1)碘碘化钾试液 (2)改良碘化铋钾试液 (3)苦味酸试液 观察结果: 2、Vitali反应:分别取东莨菪碱和莨菪碱少量,置于白瓷板中,加发烟硝酸5滴,于水浴上蒸干,放冷后,加10KOH乙醇溶液23滴,观察颜色变化,并加以解释。 3、薄层色谱 吸附剂:碱性氧化铝150一180目,干法铺板。 展开剂:氯仿丙酮乙醇(8:

21、2:1) 样品:东莨菪碱氯仿溶液 莨菪碱氯仿溶液 东莨菪碱标准品 莨菪碱标准品 显色剂:改良碘化铋钾,喷洒 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l、装柱还可采用湿法:将洗脱剂加到吸附剂中,搅拌成稀糊状,加到层析柱中,使吸附剂依重力自然下沉到柱底部,打开活塞使洗脱剂流出,但要保证溶剂表面始终高于吸附剂表面。干法装柱操作简便、迅速、不受洗脱剂的限制,但柱效不高。 2、柱色谱和薄层色谱用的氧化铝要注意活度,一般级即可,活度不够就不能将样品中成分分开。 五、参考文献 1、赵承锻ChinJ Physil vol 9771935 2、林启寿等,药学学报,1卷2期95页,1953 3、岛田克卫:药学杂志,vol 75,

22、609,1955 4、中成药研究:1979,l(17) 5、中麻通讯:19773(1823)实验四 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 大黄为蓼科大黄属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Maxim)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l)的根茎,主要含蒽醌类化合物,有泻下和抗菌作用,为常用中药之一。 一、实验目的 l、掌握梯度pH萃取法和提取分离大黄中各种蒽醌甙元的原理及实验方法。 2、了解蒽醌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及色谱检查方法。 二、实验原理 大黄中目前已知的主要成分: 1、大黄酸(Rhein) mp3212、大黄素(Emodin)mp25

23、463、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mp22354、大黄酚(Chrysophanol)mp19365、大黄素甲醚(Physcion)mp2037 其甙有大黄酸葡萄糖甙(Rhein monoglucoside)mp 266;大黄素葡萄糖甙(Fmo din monoglucoside)mp 189;芦荟大黄素葡萄糖(Aloe-emod-inmonog-lucoside)mp 239;大黄酚葡萄糖甙(chrysophyanol monoglucoside)mp245;大黄素甲醚葡萄糖甙(Physcion monoglucoside)mp 235;番泻甙A、B、C、D、E(Sennoside

24、A.B.C.D.E)等。 本实验是根据大黄中的蒽醌类甙元成分能溶于氯仿的性质,采用氯仿提取,又利用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酸性强弱不同,用pH梯度法进行分离。具有羧基或多个位酚羟基的蒽醌可溶于5碳酸氢钠溶液;具有一个位酚羟基的蒽醌可溶于5碳酸钠溶液,只具有位酚羟基的蒽醌,酸性弱,只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三、实验内容 (一)大黄中蒽醌甙元的提取分离 1、大黄中蒽醌甙元的提取:取大黄粗粉50克置于1000毫升园底烧瓶中,加20H2SO4 30毫升,氯仿200毫升,水浴回流一小时,滤出浸液,药渣再加20H2SO4 30毫升,氯仿200毫升,水浴回流45分钟,滤出浸液,合并所得浸液,回收氯仿至剩余氯仿约l00毫

25、升,用蒸馏水洗至pH6。 2、大黄酸的分离:上得氯仿液用5NaHCO3溶液萃取四次,(80、60、40、40毫升),合并NaHCO3液,用盐酸中和至不再析沉淀,析出棕黄色沉淀(若不出现沉淀,水浴上加热)抽滤,水洗70烘干,用少量冰醋酸重结晶,析出黄色针晶为大黄酸,抽滤烘干,称重。3、大黄素的分离:经NaHCO3溶液提取过的氯仿液,继用5Na2CO3溶液萃取四次(80、60、40、40毫升)。合并Na2CO3液,用盐酸中和至不再析出沉淀,析出棕黄色沉淀(若不出现沉淀,水浴上加热)抽滤,水洗,70烘干,用少量无水乙醇重结晶,析出橙色针晶为大黄素、抽滤,烘干,称重。4、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

26、混合物的分离:经Na2CO3提取过的氯仿液,再用5NaOH溶液提取四次(80、60、40、40毫升),合并NaOH液,用盐酸中和至不再析出沉淀,析出黄色沉淀,抽滤,水洗,70烘干,称重。 5、芦荟大黄素的分离:4得沉淀物溶于少量氯仿(约30毫升),用025NaOH溶液提取三次(20、10、10毫升),合并提取液用盐酸中和至中性,析出棕黄色沉淀,抽滤,70烘干,用少量乙酸乙酯重结晶,析出棕黄色针晶为芦荟大黄素,抽滤,烘干,称重。 6、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混合物的分离:经0.25NaOH提取过的氯仿液再用5NaOH提取三次(20、10、10毫升),合并提取液,用盐酸中和至中性,析出黄色沉淀,抽滤。水

27、洗,70烘干,用少量乙酸乙酯重结晶,得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酚混合物,抽滤,烘干,称重。 (二)颜色反应及色谱检查 l、取以上各产物少量,分别于试管中,加5NaOH溶液数滴,观察颜色变化。 2、取以上各产物少量,分别于试管中加浓H2SO4数滴,观察颜色变化。 3、取以上各产物少量,分别于试管中,加少量甲醇溶解,再滴加醋酸镁的甲醇溶液数滴,观察颜色变化。 4、薄层色谱: 吸附剂:硅胶G板,105,活化二小时。 展开剂:氯仿乙酸乙酯醋酸(4:1:0.2) 检品:各产物的乙醇液 显色:可见光下观察色斑,紫外灯下观察萤光斑点。 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大黄中蒽醌的存在形式以结合状态为主,游离状态的仅占小

28、部分,为了提高游离蒽醌的得率,在提取过程中采取酸水解和萃取相结合的方法。 2、两相萃取时,不可猛力振摇,只能轻轻旋转摇动,时间可长一些,以免造成严重乳化现象而影响分层,氯仿液用水洗时,尤其易乳化,可加入氯化钠盐析,使两层分离。 五、参考文献 1、林启寿:中草药成分化学,1977,195 2、中药志:上册,27页,1977 3、苏州市中医院,中草药通讯,1977,5(15) 4、何丽一等,药学学报,1980、19(555)实验五 芦丁的提取与鉴定 芦丁(Rutin)亦称芸香甙(Rutinoside),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其中以槐花米(为槐树Sophora japnicaL.的花蕾)和乔麦叶中含量

29、较高,本实验以槐花米为原料提取芦丁,其含量为1216。 芦丁为维生素P类药物,有助于保护毛细血管的正常弹性,临床上主要作防治高血压的辅助药物,还有调整毛细管壁的渗透作用,临床上作毛细血管性止血药,此外,对于放射性伤害所引起的出血症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一、实验目的 l、以芦丁为例学习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2、掌握黄酮类成分的主要性质及黄酮甙,甙元和糖部分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槐花米中的已知成分 l、芦丁(Rutin) mpl77178 淡黄色小针状结晶 溶解度:冷水1:8000 热水1:200 冷乙醇1:300 热乙醇1:30 难溶于乙酸乙酯、丙酮,不溶于苯、氯仿、乙醚、及石油醚等溶剂

30、 2、槲皮素(Quercetin) mp 316,31314 (含2分子结晶水) 即芸香甙元,黄色结晶 溶于热乙醇(1:60),冷乙醇(1:650),可溶于甲醇、冰醋酸、乙酸乙酯、丙酮、吡啶,不溶于石油醚、乙醚、氯仿和水中,实验室以稀硫酸水解,乙醇重结晶而制得。 3、还含有皂甙,其粗制品为白色粉末,经酸水解后得二种皂甙元及糖部分,这两种皂甙元是白桦酯醇(Betulin)和槐花米双醇(Sophoradiol),另外还含槐花米甲素、槐花米乙素,槐花米丙素等。 本实验是利用芦丁在热水中和冷水中溶解度相差较大的性质,用热水提取,然后再利用其在热乙醇和冷乙醇中溶解度的差异进行精制。 三、实验内容 (一)

31、芦丁的提取和精制 l、芦丁的提取:取20克槐米于烧杯中用水漂洗于净,捞取上浮的花蕾弃去下沉的杂质,将洗净的花蕾置于1000毫升烧杯中,加沸水500毫升煮沸45分钟,不断补充蒸发掉的水,趁热过滤(用棉花)再用200毫升提取30分钟,合并两次滤液,浓缩1/2体积放置过夜,析出芦丁,抽滤、沉淀用少量冷水洗三次,抽干,60以下干燥,称重,计算得率。 2、重结晶:将粗制芦丁研细,加95乙醇回流溶解(每2克芦丁需加70毫升左右乙醇)趁热过滤,取1/2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1/3一14,放置,析出结晶,抽滤,干燥称重,得精制芦丁,计算得率。 3、芦丁的水解:取另l/2量芦丁滤液,加入lM硫酸(80毫升)水浴回流

32、l小时(用聚酰胺薄层检查水解是否完全)待全部水解后,蒸去乙醇,冷却、析出槲皮素、抽滤、滤液内含糖。椒皮素沉淀经水洗、抽干、干燥称重,计算得率,再用乙醇重结晶一次,得黄色针晶,为槲皮素精品。 含糖的溶液,取20毫升于水浴上加热,同时于搅拌下加硫酸钡细粉中和至中性。滤除白色的BaSO4沉淀,滤液在水浴上浓缩至12毫升,供纸色谱用。 (二)鉴定 l、性质试验 (1)盐酸镁粉反应,取芦丁少量,加乙醇数滴溶解加浓盐酸5滴,再加少量镁粉,观察颜色变化。 (2)醋酸铅沉淀反应,取芦丁少许溶于热水,加醋酸铅试剂数滴,观察结果。 (3)Molish反应:分别取芦丁和槲皮素少量,置2支试管中加乙醇数滴,加萘酚几滴

33、振摇使溶,倾斜试管,沿管壁滴加浓硫酸5滴,静置,观察二层溶液界面处颜色变化,并比较芦丁和槲皮素的区别。 2、色谱鉴定 (1)槲皮素和芦丁的纸色谱鉴定 点样:取新华1号滤纸;距下端3厘米处用铅笔划线,为起始线,隔1.5厘米处点样品。将点好样品的滤纸挂在层析缸中饱和半小时,再上行展开。 a芦丁乙醇液 b芦丁标准品乙醇液 c精制槲皮素乙醇液。 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4:1:5,上层) 显色:a可见光下观察色斑,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 b喷1AlCl3乙醇液,再观察荧光斑点。 (2)糖的纸层析鉴定 点样:取新华l号滤纸,同上法点样。 a水解液 b标准葡萄糖水溶液 c标准鼠李糖水溶液 展开剂:正丁醇醋酸

34、水(4:1:5,上层) 显色:氨性AgN03溶液(临用时等量01N AgN03与10NH4OH液混合而成)喷洒,加热观察色斑。 槲皮素和芦丁的薄层鉴定 固定相:聚酰胺薄层板 样品:a精制芦丁 b芦丁标准品 c精制槲皮素 展开剂:氯仿甲醇丁酮乙酰丙酮:(16:10:5:1) 显色:a可见光下观察色斑,再于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斑点 b喷洒AlCL3乙醇液后观察。 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芦丁的提取方法较多,如碱提取酸沉淀法,是利用其具有酸性易溶于碱水,加酸酸化后又析出沉淀的性质进行的。 五、参考文献 1、上海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234240页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

35、效成分的研究(第一分册)219 225 1972 3、日本药学杂志,72(333) 1952;76(1210) 1956,80(304) 1960;80(698) 1960 4、 Chem, Pharm Bull, ll (167), 1963 实验六 甘草酸的提取 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或称甘草皂甙(G1ycyrrhizin)是甘草(G1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及根茎和光甘草(Gglabra L)的根及根茎中的主要成分,也是有效成分,在甘草中的含量约7一10味极甜故又称甘草甜素。 甘草是常用和重要的中药之一,有较强的解毒作用,中药用于清热

36、解毒调和诸药,此外尚有类皮质激素、抗炎、抗胃溃疡、镇咳祛痰、解痉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甘草中还含有多种黄酮成分,甘草素(Liguiritigenin),异甘草素(Isoliguiritigenin),甘草甙(1iguritin),新甘草甙(Neo1iguritin)新异甘草甙 (Neoisoliguritin)和异甘草素4葡萄糖洋芜荽糖甙等。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甘草酸的提取原理和方法 2、熟悉皂甙的性质和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甘草酸(G1ycyrrhizic acid) 由冰醋酸中结晶出来的为白色柱状结晶,mpl70 易溶于热水、热稀乙醇、丙酮、不溶于乙醇、乙醚等。 在加热、加压及稀酸作用

37、下,可水解为甘草次酸及二分子葡萄糖醛酸。 甘草酸的提取精制原理是:甘草酸在原料中以钾盐或钙盐形式存在,其盐易溶于水,因此用水温浸,提出甘草酸盐,再加硫酸,因难溶于酸性冷水,而析出游离的甘草酸。 甘草酸可溶于丙酮中,加氢氧化钾后,生成甘草酸三钾盐结晶,此结晶极易吸潮不便保存,加冰醋酸后,转变为甘草酸单钾盐,具有完好的晶形,易于保存。 三、实验内容 (一)甘草酸的提取 取甘草粗粉20克,加水150毫升,于水浴上温浸30分钟,棉花过滤,药渣再用100毫升水温浸30分钟,棉花过滤,合并滤液,水浴浓缩至40毫升,滤除沉淀物,放冷加入浓H2SO4并不断搅拌,至不再析出甘草酸沉淀为止,放置,倾出上清液,下层

38、棕色粘性沉淀用水洗涤四次,室温放置干燥,磨成细粉,为甘草酸粗品。 将粗制甘草酸置园底烧瓶中,用50毫升乙醇回流1小时,过滤,残渣再用30亳升乙醇回流30分钟,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20毫升,放冷,在搅拌下加入20KOH乙醇溶液至不再析出沉淀,此时溶液pH8静置,抽滤,沉淀为甘草酸三钾盐结晶,于干燥器内干燥,称重。 甘草酸三钾盐置小烧杯中,加15毫升冰醋酸,水浴上加热溶解,热过滤,再用少量热冰醋酸淋洗滤纸上吸附的甘草酸,滤液放冷后,有白色的结晶析出,抽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得乳白色甘草酸单钾盐。 (二)性质实验及色谱检查 l、泡沫实验 取甘草酸单钾盐水溶液2毫升,置试管中用力振摇,放置10分钟后观

39、察泡沫。 2、醋酐浓流酸反应(LiebermannBarchard反应) 取甘草酸单钾盐少量,置白瓷板上,加醋酐23滴使溶解,再加半滴浓硫酸观察颜色变化。 3、氯仿浓硫酸反应 取甘草酸单钾盐少量,加l毫升氯仿,再沿试管壁滴加浓硫酸1毫升,观察两层的颜色变化及荧光。 4、薄层色谱 吸附剂:硅胶G板100活化半小时。 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6:1:3上层) 样品:甘草酸单钾盐标准品,甘草酸单钾盐70乙醇液。 显色剂:磷钼酸 四、实验说明及注意事项 1、甘草酸三钾盐极易吸潮,因此必须在干燥器中保存。 2、薄层鉴定中显色前,薄层板上的展开剂需挥干。 五、参考文献 l、中药大辞典,1977(568) 2

40、、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1972(23l) 3、药学通报1982,1(22) 4、P1anta medica 36(1),74 1979 5、国外医学参考资料,药学分册 (1):60,1978。 实验七 烈香杜鹃挥发油的含量测定 烈香杜鹃系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的叶。近年来用于治疗气管炎,镇咳祛痰都有一定疗效。挥发油为其有效成分之一。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测定挥发油含量的方法,并了解挥发油的一般检识方法。 一、实验原理 烈香杜鹃挥发油中的已知成分。 烈香杜鹃主要含黄酮化合物及挥发油。从挥发油中已分

41、离鉴定出八个单位其中4苯基丁酮2含量较高,约占油的40左右,药理临床实验证明有镇咳平喘作用,此外还有杜鹃酮,松樟脑,香叶烯(月桂烯),柠檬烯,杜鹃烯,10型芹子烯和芹子烯等。4-苯基丁酮-(4-Phenglbufan-2-one)bp 100.5-102/8mmHg杜鹃酮(Germacrone)mp 48松樟脑(Juniper Camphor)mp 155-150香叶烯(月桂烯)(Myrcene)bp.171柠檬烯杜鹃烯 (limonene) bp l80182/755mmHg 芹子烯 (一Selinene) 本实验是根据植物原料中的挥发油经水蒸汽蒸馏,随水蒸汽馏出与水不相混溶的性质,用水蒸汽

42、蒸馏法提取。 三、实验内容 (一)挥发油测定方法 称取烈香杜鹃粗粉50克,置1000毫升园底烧瓶中加水300毫升,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并自冷凝管向测定器的刻度部分添加蒸馏水到溢流入烧瓶为止,缓缓加热到沸腾,并保持微沸约5小时,至测定器中的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打开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0度线约5毫升处为止,放置一小时,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至恰与0度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换算成样品的百分含量。 (二)挥发油的性质反应 1挥发油和油脂滴在滤纸上,加热,观察现象 2将挥发油滴一滴在滤纸上,喷以新配制的5香草醛硫酸溶液,观察有何现象。 (三)薄层色谱 吸附剂

43、:硅胶(150200目),干法铺板。 展开剂: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7:3) 样品:挥发油 显色剂:5香草醛浓硫酸溶液喷洒。 四、参考文献 1兰州医学院药理教研室:中华医学杂志。 2兰州医学院训练部,中西医结合资料汇编,1,197410 3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化学研究组汇编,全国防治慢性气管炎杜鹃类药物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775(挥发油测定装置)实验八 丹皮酚的提取、分离和制剂鉴别 牡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本品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用于温毒发斑,吐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

44、肿痛疮毒,跌打损伤等症。其主要成分有:丹皮酚 (含量l.9一2)、牡丹酚甙(丹皮酚甙)、牡丹酚原甙(丹皮酚原甙 (含量5一6)、牡丹酚新甙、芍药甙。尚含挥发油约0.150.4及植物甾醇等。除此外,含丹皮酚的植物还有矮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var spontanea Rehd的根皮,紫斑牡丹Ppapaveracea Andr的根皮,黄丹皮Ppotanini Kom,四川牡丹Pszechuanica Fang,徐长卿Cynanchum pariculatum(Bge)Kitag。 一、丹皮中主要成分的物理性质 l、丹皮酚 (paeonol):C9H10O3,白色针状

45、结晶,mp49.550.5,稍溶于水,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能溶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苯等。UV EtOH(max)nm(1g ):29l(4.01),274(4.17),316(3.84) 2、丹皮酚甙(paeonoside):C15H20O8,无色柱状结晶(乙醇),mp8l82,20为39.33(c6.0,H20),可溶于水、醇、丙酮、乙酸乙酯,微溶于氯仿、苯等。 3、丹皮酚原甙(paeonolide):C20H28O12,无色柱状结晶(乙醇乙酸乙酯),mpl57158,20为18.20。(c0.36,H20),可溶于水、醇、丙酮、乙酸乙酯,难溶于苯、石油醚等。 丹皮酚 RH 丹

46、皮酚甙 R葡萄糖丹皮酚原甙 R葡萄糖阿拉伯糖二、目的要求l、掌握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丹皮酚的方法。2、掌握丹皮酚的色谱检识和定性检识。3、熟悉杞菊地黄丸中主要成分丹皮酚的鉴别方法。三、基本原理1、丹皮酚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又因在冷水中难溶故放冷后析 出结晶。 2、杞菊地黄丸中含有8味中药,牡丹皮中的丹皮酚为有效成分之一,利用丹皮酚溶于乙醚的性质,用乙醚提取,并将醚提取液用酚类的显色反应检识,与丹皮药材提取液和丹皮酚标准品对照鉴别。 四、操作 (一)丹皮酚的提取分离 取市售丹皮150g,粉碎,加入700m1蒸馏水、10ml乙醇和40克氯化钠,浸润后,进行水蒸气蒸馏,收集蒸馏液约300ml,

47、将蒸馏液放冷,静置过夜,有白色针状结晶析出,滤取结晶,干燥,称重。如结晶不纯,可加入95乙醇至全部溶解(约为粗晶的15倍),抽滤,滤液中加入4倍量的蒸馏水,使溶液呈乳白色,静置后则有大量白色针状结晶析出,若在提取过程中得不到白色结晶,只有油珠状物质沉出,可在蒸馏液中加入少量晶种,摩擦瓶壁后,即有较大量的丹皮酚结晶析出。也可用乙醚萃取蒸馏液几次,合并萃取液后,加无水硫酸钠脱水,回收乙醚至少量,放置析晶,抽滤,结晶用少量水洗23次,置干燥器中干燥后称重。 (二)丹皮酚的鉴定 l、显色反应 (1)三氯化铁反应 取丹皮酚结晶少许,滴加5三氯化铁醇溶液,观察现象。 (2)与浓硝酸反应 取丹皮酚结晶少许,

48、滴加浓硝酸数滴,观察现象。 2、薄层色谱鉴别 薄层析:硅胶GCMCNa板 点 样:丹皮酚供试品和对照品的乙醇溶液 展开剂:环己烷乙酸乙酯(3:1) 展开方式;上行展开,展距10cm。 显 色:喷以盐酸酸化的5三氯化铁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 观察记录:记录图谱及斑点颜色。 (三)制剂的薄层色谱鉴别杞菊地黄丸中丹皮酚的鉴别 本品为蜜丸或水蜜丸,具有滋肾养肝的功效,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八味中药组成。 l、预处理 (1)供试液的制备 取本品大蜜丸9g(水蜜丸6g),切碎,加硅藻土4g研匀(水蜜丸研碎),加乙醚40m1,水溶加热回流1h,过滤,滤液挥去乙

49、醚,残渣加乙醇lml使之溶解,即为供试液。 (2)对照液的制备 自制丹皮酚及丹皮酚对照品加乙醇,各制成1m1含1mg丹皮酚的溶液。 2、薄层色谱鉴别 薄层析:硅胶GCMCNa板 点 样:供试液、自制丹皮酚及丹皮酚对照品的乙醇液各点样10l。 展开剂:环乙烷乙酸乙酯(3:1)。 展开方式:上行展开,展距10cm。 显色:喷以盐酸酸化的5三氯化铁醇溶液,热风吹至斑点显色清晰。 观察记录:记录图谱及斑点颜色。 五、附注 丹皮因产地、采收季节的不同,丹皮酚含量差异较大,春秋季节采收含量高,以四川产的含量较高,实验时可以根据含量加减提取的药材量。 丹皮酚易溶于热水而难溶于冷水,若采用一般装置,由于初馏液

50、中的丹皮酚浓度过大,遇冷易析出结晶,固着于冷凝管内壁,加入乙醇可把固着于冷凝管内壁的丹皮酚溶解而流人接收瓶中。 加入氯化钠可明显提高蒸馏速度,缩短摄取时间。 六、思考题 1、丹皮酚还可用什么方法提取分离? 2、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提取什么样的成分?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如何利用原药材鉴定成药中的某一成分? 参考文献 1、黄泰康 主编,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040页 2、刈米达夫等,配糖体研究一牡丹皮成份 1药学杂志(日), 76(8) 1956:917 3、于津等,牡丹芍药中活性成分的动态研究,药学学报,20(10)1985:782页。 4、张伯祟等,

51、直接蒸馏一紫外分光法测定牡丹皮中的丹皮酚,中成药研究,(7)1983:33页 5、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 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九五年版一部)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147页,497页 6、徐礼莱: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法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l13页 实验九 预 试 验 一、实验目的 对未知成分的中草药,在分离其有效成分之前,作一初步检查,籍及了解其中所含成分的概貌是很有必要的。 本实验对未知成分的中草药进行一次初步的分离,比较各部分的得量,并按其可能存在的成分选择适当的鉴别反应。进行试验,必要时可以进行纸层析或薄层层析鉴定,最后作出合理的判断。 二、实验原理 预实验

52、主要有两类方法:一类是单项试验法即根据工作需要,有重点地检查其某类成分;另一类是系统预试法,即对中草药中各类成分进行比较全面的定性检查。 系统预试方法很多,常采用的为递增极性溶剂法,就是根据中草药成分亲脂性强弱,选用各种极性不同的溶剂,依次进行提取,使分为若干部分,并按其可能存在的成分选择适当的鉴别反应。最后作出较合理的判断。如将中草药原料依次用石油醚、乙醚、乙醇、水等溶剂进行提取,化学成分依亲脂性强弱依次被提取出来,或者先用甲醇、丙酮等弱亲脂性溶剂提出绝大多数成分,然后用酸性水溶液温浸提出多糖、蛋白质等,总提取物再进一步用溶剂提取,分出酸性、碱性、中性成分、水蒸汽蒸馏分出挥发性成分,本实验就

53、采用后一种方法。 三、实验内容 1、查阅资料(根据所给样品课外进行) 2、初步分离 (1)称取生药粗粉6克(干)或12克(鲜),加丙酮60m1回流40分钟,过滤,再以40m1丙酮回流提取一次,合并滤液,分出l6浓缩后作部分I。 (2)丙酮浸过的残渣用25ml2醋酸温浸30分钟过滤,滤液与经浓缩的56丙酮提取液合并,以1:1乙醚一氯仿液15ml,10m12萃取三次,分成乙醚一氯仿液部分和酸水母液部分。 (3)乙醚氯仿液以2Na2CO3液20ml萃取二次,此乙醚一氯仿液浓缩得部分。 i)部分,进行水蒸汽蒸馏,收集馏出液约50m1,以乙醚萃取2次(每次用15m1)乙醚萃取液经脱水,浓缩得部分a。 i

54、i)残留液,同样用乙醚萃取2次(每次15ml)醚液经脱水,浓缩后得部分b。 (4)Na2CO3水溶液加盐酸酸化至pH34,用乙醚萃取2次(每次20m1)醚液经脱水,浓缩得部分。 (5)(2)项上的酸水母液,加氨水碱化至PH9-10,再用1:1乙醚氯仿液10ml萃取2次,有机部分经脱水,浓缩得部分。氨性水部分加盐酸中和后,浓缩得部分。 (三)各类成分的鉴定 l、挥发油和油脂 (1)油斑试验:将试液滴于滤纸上,能自然挥发或加热后挥发者可能为挥发油。 如果出现持久性的透明斑点,可能为油脂。 (2)香草醛浓HCI试验,将试液滴于滤纸上,喷洒试剂如显紫、兰、黄、红色可能含挥发油。 (对某些酚类、萜类、甾

55、体等皆可显色) (3)丙烯醛试验:将试液3滴和倍量无水硫酸钠固体置于试管中,直火加热,甘油和甘油脂类能生成有刺激臭味的丙烯醛。(可用斐林试剂检查) 2、蒽醌类 (4)碱液试验(Borntragers 反应):取试液lml加1NaoH溶液lml,即呈红一红紫色,亦有呈兰色者,表示可能有羟基蒽醌。 (5)醋酸镁试验:取试液0.5ml,加人试剂23滴,若有羟基蒽醌类,则会出现橙、兰、紫色等。颜色随羟基数目、位置而定。 3、香豆素 (6)荧光试验:羟基香豆素类的极稀水溶液发生兰色荧光,加氨后呈黄色荧光。 (7)异羟肟酸铁反应:取1N盐酸羟胺甲醇液0.5m1,置于小试管中,加试液数滴,加2N氢氧化钾甲醇

56、液使溶液呈碱性,在水浴上煮沸2分钟,冷却后滴加5HCI使溶液呈酸性,加1FeCL3溶液l2滴,若出现紫红色,表现有香豆素或其他酯类,内酯化合物。 (3)取试品的乙醇液2m1,加1NaOH液1m1,于沸水浴上加热10分钟(若有沉淀过滤除去),于澄明液中加2HCI液酸化后,溶液变混浊,为内酯、香豆素类反应。 注可同时取醇浸液2m1,不加试剂对照观察。 4、黄酮类 (9)盐酸镁粉反应:试品的乙醇溶液,加人浓盐酸5滴及少量镁粉,在沸水浴上加热l2分钟,如呈现红色,表明含有游离黄酮类化合物,如不加镁粉只加浓盐酸即显红色者,可能为花青素。 注多数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显橙色紫红,黄酮甙及黄酮醇甙反应

57、不明显,查耳酮、橙酮及儿茶素类无反应。 (10)铝盐络合反应:取试样甲醇液0.5m1,滴加1AICI3甲醇溶液,呈深黄色,放置后出现黄色荧光者为3,5一位游离羧基或邻二羟基黄酮类。 (11)氨熏试验:将滴有试液的滤纸,加上一滴氨水,立即置紫外灯下观察,有极明显的黄色荧光斑点。 5、糖、低聚糖和甙类 (12)Molish反应:取供试液1m1加10一萘酚12滴,振摇,倾斜试管,沿管壁加人浓硫酸1m1界面出现紫红色环,表示含糖甙类。 (13)斐林反应:取试品水溶液1-2m1,加入碱性酒石酸铜试剂lml,沸水浴上加热23分钟,产生棕红或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表示含还原糖。 试液与10硫酸煮沸510分

58、钟,冷后以NaOH液中和,再加斐林试剂1m1沸水浴加热23分钟,产生的沉淀比水解前多,表示含多糖和甙。 6甾体、三萜皂甙 (14)皂甙泡沫试验:取试品的中性或弱碱性热水溶液2ml,用力振摇1分钟,如产生多量泡沫,放置10分钟后泡沫没有显著消失即表明含有皂甙成分。 另取两支试管,各加试品热水溶液1ml,一管内加5NaOH液2ml溶液。另一管加人5盐酸溶液2m1,将两试管用力振摇一分钟观察两管出现泡沫情况,如两管的泡沫高度相似,表明为三萜皂甙,如含碱液管比含酸液管的泡沫高达数倍,表明有团体皂甙。 (15)浓硫酸醋酐反应(LiebemannBurchard反应) 取试品少许置白瓷板上,加入醋酐23滴,沿白瓷板加入一微滴(用毛细管加入)浓硫酸,交置面出现红色,渐变为紫一兰一绿色等,最后退色。(三萜皂甙最后变兰,甾体皂甙最后变绿色) (16)氯仿一浓硫酸试验(Salkowshi反应) 将2m1试品的氯仿液,置于试管中,沿管壁滴加浓流酸2m1,氯仿层出现红色,硫酸层有绿色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