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7081117 上传时间:2022-05-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4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昌平临川育人学校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72108北京新学道临川第二学期期末高一数学试卷、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1)所示的几何体是由图(2)中的哪个平面图形旋转后得到的(A. AB. BC. C圆柱3.下列图形不一A.三角形A.定是平面图形的是(B.B.四边形C.C.圆D.D.梯形x4.若 ,贝U4x的最小值为A. 2B. 3C.2、2D. 4D. D2.如下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甲、乙、丙对应的标号正确的是0 0Ann(F)长方体 圆锥 三棱锥5. 不等式x2- 2x- 3v 0的解集为(A. x|3B. -C.

2、RD. x| - 3 v x v16. 数列an满足 ai=i, an+i=3an (n N),贝U 空等于()A. 27B. - 27C. 81D. - 817. 如图是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其原来平面图形面积是()rv)A.恋应B.C. 4D. 88.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TB. 3 nD. 6 n俯视图149.正方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C.10.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 ABCD-A1CD中,若 E F, G分别为CD, A A,BB的中点,则空间四边形 EFB(在正方体下底面 ABCDb的射影面积为()A. 1B.C.5D.11九章

3、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且侧棱与底面垂直的三棱柱称之为“堑堵”,已知某“堑堵”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网格纸上A. 8C.16+1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该“堑堵”的表面积为()12. 四位好朋友在一次聚会上,他们按照各自的爱好选择了形状不同、内空高度相等、杯口半径相等的圆口酒杯,如图所示盛满酒后他们约定:先各自饮杯中酒的一半设剩余酒的h4高度从左到右依次为 h1则它们的大小关系C. h3 h2 D. h2 h4 h1、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 14. 如图,棱长均为2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 _15. 如图,直线 A

4、B丄平面BCD) / BCD90 则图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16. 如图所示的四个正方体中,A, 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小题,共计70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 字说明、证明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长方体ABCB A B C D 中,AB=2占,AD=2伍,AA =2,(I)求异面直线 BC 和AD所成的角;(H)求证:直线 BC /平面ADD A .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3=3,前6项和为21.(I)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H)若bn=3 ,求数列 bn的前n项和Tn

5、 .19(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 ABC中,内角A、B C依次成等差数列,J方L其对边分别为 a、b、c,且b = 2 asin B.y(i)求内角c;a /(H)若b =2,求 ABC勺面积.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棱长为 a的正方体 ABCD ABCD中,M N分别是AA, DC的中点,过D, M N三点的平面与正方体的下底面 ABCD相交于直线I.(I)画出直线I的位置;(n)设I nab = P,求线段 pb的长.21.(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正三棱柱 ABC-ABC中,D为AB的中点.(I)求证:CD丄平面ABBA;(H)求证:BC/平面AQDCi123456789

6、10111222.(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 旅厂逬.中,底面ABCD是菱形,PA= PB且侧面PABL平面ABCD点E是AB的中点.(I)求证:PE AD;(H)若 CA= CB求证:平面 PECL平面PAB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答案】A【考点】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解析】【解答】因为简单组合体由一个圆台和一个圆锥所组成的,因此平面图形应由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构成,可排除B D,再由圆台上、下底的大小比例关系可排除C.故答案为:A .【分析】因为简单组合体由一个圆台和一个圆锥所组成的,因此它是由由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绕轴旋转而成的2. 【答案】A【考点】

7、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解析】【分析】由俯视图结合其它两个视图可以看出,几何体分别是圆柱、三棱锥和圆锥.【解答】根据三视图从不同角度知,甲、乙、丙对应的几何体分别是圆柱、三棱锥和圆锥,故选A.3. 【答案】B【考点】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解析】【解答】三角形,圆,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但是四边形可以是空间四边形,故答案为:B.【分析】四边形可以是空间四边形。4. 【答案】D【考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X + 等号成立,所以-的最小值为4【分析】利用均值不等式小芯仝皿求最值时要注意其成立条件:都是正数,当.是定值时,和取得最值,最后要验证等号成立条件本题属于基础题。5. 【答案】A【考点】

8、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解析】【解答】解:x - 2x - 3=0,可得方程的解为:x= - 1, x=3.不等式x2-2x- 3 0的解集为:x| - 1vx v 3.故选:A.【分析】禾U用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解即可.6. 【答案】C【考点】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解析】【解答】解:数列an满足ai=1, an+i=3an (nN*), 可得公比q=3,即有 a5=aiq4=1 X3 4=81.故答案为:C.【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可得公比q=3,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a5的值。7. 【答案】C【考点】由三视图还原实物图【解析】【解答】在斜二测直观图中OR = 20A = 2所以在平面

9、图形中匚-.,二,所以面积为8. 【答案】B【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解析】【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圆柱底面半径为分,如图1高为6的圆柱,被截的一部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故答案为:B.=3 n.【分析】先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图形,再根据圆柱体体积公式求解9. 【答案】A【考点】球面距离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它的内切球的半径为,它的外接球的半径为所以它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之比为【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注意到正方体的内切球是与正方体的面相切,而外接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10. 【答案】B【考点】棱柱的结构特征【解析】【解答】设边 DC的中点为H,由题意可得

10、,点 E,F,B,G在底面上的射影分别为点H,A,B,B,因此空间四边形在正方体下底面一丄上的射影为 说.1賢,其面积为S = 4x1x1=5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正反方体的结构特征,确定四边形EFBG在正方体下底面 ABCD上的射影为与正方形 ABCD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结果。11. 【答案】D【考点】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解析】【解答】解:由已知中的三视图可得:该几何体是一个以主视图为底面的三棱柱,底面面积为:x 4X 2=4,侧面积为:4X( 4+4故棱柱的表面积底面周长为:4+2X 2)=16+16S=2X 4+16+16=24+16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立体

11、几何图形的三视图可知底面直角三角形的各条直角边长和斜边长,以及直三棱柱的高,首先求出底面积,再利用“直三棱柱的侧面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求出侧面 积,即可求得该三棱柱的表面积。12. 【答案】A【考点】函数单调性的性质,组合几何体的面积、体积问题【解析】【解答】观察图形可知体积减少一半后剩余酒的高度最高为h2 ,最低为h4 ,故选A。【分析】简单题,通过考查体积的变化规律,定性分析高度的变化情况,比较大小。、填空题13. 【答案】相等或互补【考点】平行公理【解析】【解答】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 互补.故答案为:相等或互补.【分析】利用平行公理,可得结论

12、.42CT14. 【答案】【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解析】【解答】在正四棱锥中,顶点 S在底面上的投影为中心 Q即 H 底面ABCD在底面正方形 ABCD中,边长为2 ,所以 0A=,在直角三角形SOA中so二收F 二盘-(芒 1 =所以-故答案为200,即 S O丄底面 ABCD由0A的长【分析】在正四棱锥中,顶点 S在底面上的投影为中心15.【答案】4【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结合直角三角形 S0A中求出高S0,再由体积公式求体积.【解析】【解答】由题意AB丄平面BCD由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AB丄BC ? ABC是直角三角形AB丄BD ? ABD是直角三角形又 /BCD=90 BC

13、D是直角三角形AB丄平面 BCD? AB! DC 又 BCL DC由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DCL面ABC, DCLAC? ACD是直角三角形【分析】将条件直线AB丄平面BCD进行转化,线面垂直?线线垂直.易得 ABC是直角三角 形, ABD是直角三角形,再结合/ BCD=90 ? DCL面ABC? ACD是直角三角形.16. 【答案】【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 平面平行的性质【解析】【解答】由题意得,中连接点 与点上面的顶点,记为,则易证平面ABCH平面MNP,所以平面 MNP;中-ABHNP,根据空间直线与平面平 行的判定定理可以得

14、出平面;中, 均与平面相交,故选符合题意.故答案为【分析】本题最终要得到的是线面平行,首先就得去找线线平行。注意证明题里的中点作用很大,往往隐藏着判断线线平行的条件。三、解答题17. 【答案】(1)解:长方体 ABCD- A B C D中,AD/ BCCBC是异面直线 BC和AD所成的角,长方体 ABC- A B C D中, AB=2 弟,AD=2 爲,AA =2, CC 丄 BCtan / CBC =.: = 二: / CBC =30(2 )解:证明:连结 AD ,异面直线BC和AD所成的角为30长方体 ABC- A B C D中,AD / BC , 又 AD ?平面 ADD A , BC

15、?平面 ADD A,直线BC /平面ADD A【考点】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解析】【分析】(1 )由AD/ BC得/ CBC是异面直线 BC和AD所成的角,由此能求出异面直线BC和AD所成的角.(2)连结AD,由AD / BC ,能证明直线BC /平面ADD A18. 【答案】(1)解:等差数列an满足a3=3,前6项和为21,| 2rf = 3爭21,解得 ai=1,d=1,a n=1+ ( n 1)x 仁n.(2)解:bn=3=3n ,数列b n的前 n 项和:Tn=3+32+33+3n= T、=.【考点】数列的求和【解析】【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

16、和公式,建立方程组,解得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得到通项公式。(2)利用等比数列的前 n项和公式求解。19.【答案】又由19. 【答案】(1)解:因为A, B , C依次成等差数列, 所以以:7-1又因为“X所以 又由汽 V 令兀*及正弦定理得,si nB=;i nAsinB在 ABC中sinB工0 si nA= -4 3 = 12(2)解:在ABC中,b=2,所以由正弦定理得【考点】等差数列,正弦定理的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即可求出B =,再结合正弦定理求出sinA的值进而得出角 A以及角C的大小.(2)由题意结合正弦定理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 即可求出结果。20. 【

17、答案】(1)解:延长DM交 DA的延长线于E ,连接NE ,则NE即为直线l的位 置.(2)解:T M为 AA的中点,AD/ ED ,AD= AE= AD = a.1/AP/ DN ,且 DN= a ,1 丄 AiP= 2 DN= 4 a ,13于是 PB=AB-AiP=a-4 a=4 a【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解析】【分析】(1)确定一条直线需要两个点,分别延长,交于点E,连接NE交即可得到直线(2)根据三角形相似,先求出的长,再求出 的长度21. 【答案】 解:(I )因为正三棱柱为 的中点,所以H亠厶底面又因为底面,所以-二:.-又因为 二:.-,平面-2亠,二;-平面-

18、所以 I 平面-V.(n)连接 ,设一,连接 ,由正三棱柱 二, 上f .,得 -又因为在-Jf- -中, .沁不所以,又因为火一;平面八1,丁匚平面,所以平面J ;.【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_ _ _ _ 一 一 一 一 一 、【解析】【分析】(I)通过线面垂直的性质,可以利用CD垂直AB, CD垂直AA来证明CD垂直平面ABBA。(n)通过利用中线定理,可以得到BG /0D,又由线面平行的判断可以推出,B Cl/ 平面 A iC D.22.已知 ABC中,/ ACE=90, SA!平面 ABC AD丄SC 求证:(1)

19、 BC丄平面SAC(2) ADL平面 SBC22. 【答案】(1)证明:小/ ACB=90 , BCL AC又SAL平面 ABC BC?平面ABC SAL BC/Z %又 SAP AC=A BCL平面 SAC(2)证明:T BCL平面 SAC AD?平面 SAC BCLAD又 SCL AD SCHBC=CSC?平面SBC BC?平面SBC ADL平面 SBC【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解析】【分析】(1)根据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从而求出线面垂直即可;(2)要证线面垂直,关键要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与之都垂直, 先由线面垂直得线线垂直, 然后利用线面垂 直的判定得线面垂直继而得到线线垂直 ADL

20、 BC问题从而得证.23. 【答案】(1)证明:因为PA= PB,点E是棱AB的中点,所以PEL AB因为平面 PABL平面 ABCD平面PABH平面ABCDAB , PEG平面PAB所以PE!平面 ABCD因为.仍厂平面ABC D所以PEL AD.(2)证明:因为 CA= CB,点E是AB的中点,所以 CELAB.由(1)可得PEL AB又因为.:a_ 二,所以AEL平面PEC又因为平面PAB所以平面PABL平面PEC.【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解析】【分析】线线垂直的关键是判断线面垂直,根据平面PABL平面ABCD可得PEL平面ABCD可得;(2)面面垂直的关键是线面垂直,根据PEL AB PEL AD,可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