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复习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6933708 上传时间:2022-05-08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9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复习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复习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复习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复习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六章单元复习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第一节透镜 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基础知识精讲】1.透镜的分类和有关概念,透镜分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通过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在主光轴上(一般在透镜的中心)有一光心,其特点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2.凸透镜的作用.凸透镜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交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2)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3)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将变成一束平行光.3.凹透镜的作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这些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

2、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4.凸透镜和凹透镜比较项 目凸透镜凹透镜外 形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的作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焦 点平行主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实际光线会聚的点(实焦点)平行主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点(虚焦点)光 路 图【重点难点解析】1.正确理解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与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在图(左下)中,和两条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相比较,两条折射光线“相互靠近”收敛了,这就是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的结果.请注意这时的两条折射光线不是会聚而是发散的,可见会聚作用并不等于会聚!同理,在图(右上)中,比较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可知凹透

3、镜能使光线经它折射后相互“远离”,这就是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请注意这时的两条折射光线不是发散而是会聚的,可见发散作用也不等于发散!由此可见,透镜的“会聚”、“发散”作用,是指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传播方向,相对于未经折射以前的原光线的传播方向来说的.2.掌握三条特殊光路,如下图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对凹透镜来说,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虚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对凹透镜而言,是指其延长线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光轴平行.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向.例1 在下图的方框中填入合适的透镜,并补充所画光路.分析:A图中入射光线是平行光束,经透镜折射后,主轴上方光线向下方偏折,主轴下方光线向上

4、方偏折,即折射光线会聚,说明这透镜有会聚作用,应是凸透镜.B图中入射光线是平行无束,经透镜折射后,主轴上方光线向上远离主轴偏折,主轴下方光线向下远离主轴偏折,即折射光线发散,说明这透镜有发散作用,应为凹透镜.C图中入射光线是发数光束,而折射光线也为发散光束,但折射光线的夹角比入射光线的夹角小(和主光轴的夹角),说明折射光线已被会聚了一定程度,这是凸透镜的会聚作用造成的,所以C图中应为凸透镜.D图中入射光线是一束会聚光束,经透镜折射后虽然还是会聚光束,但会聚程度变小,这是凹透镜的发散作用造成的,所以D图中应为凹透镜.作图方法是:将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别延长使之相交;在相交处画上适当的透镜.解答:

5、如下图所示例2 已知F、F为凹透镜的虚焦点,入射光线1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光线2经过光心.请在左下图中作出1、2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1和2.(1999年湖南省中考试题)分析: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跟主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同侧的虚焦点.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解答:如右下图所示.【课本难题解答】想想议议:1.图(左下)是一个玻璃棱镜和射向它侧面的一束光;这束光通过棱镜后,从另一侧面射出的折射光线将向什么方向偏折?答:折射光线将向底边偏折.如图(右上)所示.2.凸透镜可以近似看作下图甲那样放置的棱镜和玻璃块的组合,凹透镜可以近似看作是下图乙那

6、样放置的棱镜和玻璃块的组合.你能说明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和通过凹透镜后发散的道理吗?提示:由于光线通过三棱镜后向底边偏折,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向底边偏折的结果就是会聚,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向底边偏折的结果就是发散.3.有一个不知焦距的凸透镜,你用什么办法可以粗略测出它的焦距?答: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纸屏放在凸透镜一侧去承接太阳光被会聚后形成的亮点,当得到的光点最小,最清晰时,测出光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大约是该凸透镜的焦距.【典型热点考题】例1 如左下图所示,其中F为透镜的焦点,光线a平行于主轴,光线b通过焦点F,请在图中作出a、b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出射光线.(1999年重庆市中考试题)分析:由

7、实验可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将平行于主轴的光会聚于焦点.由于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因而从焦点射来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解答:如右下图所示.说明: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性质即可画出光路图.例2 给你一些透镜,你可以用几种方法鉴别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柳州中考试题)分析:若要鉴别是什么透镜.应找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点,可以比较透镜的外形,也可以根据透镜的光学性质进行鉴别.解答:鉴别方法有如下三种:(1)用手摸:若中央厚、边缘薄则是凸透镜;若中央薄、边缘厚是凹透镜.(2)太阳光聚焦法:把透镜正对太阳光,然后上下移动透镜,若在地面上会聚了非常亮的亮点,此透镜为凸透镜;若无论怎样移动

8、透镜的位置,都不能使光线会聚,则此透镜为凹透镜.(3)利用透镜成像特点(以后讲到):把透镜放在字的上方,若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凸透镜;若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则是凹透镜.例3 下图中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请在方框内填入适当的透镜分析:先要弄清图中光线通过透镜是会聚还是发散了,不能简单认为折射光线交到一点就是对光起会聚作用,否则就是发散作用,这是不对的.应当用折射光线跟它的入射光线相比较,是相互“靠近了”,还是“远离了”.在甲图中如果没有透镜,入射光线沿直线传播,应向外散开.用了透镜以后折射光线平行射出,两条折射光线相互“靠近了”,可见用的凸透镜;乙图中如果没有透镜,它们应相交于一点,用

9、了透镜使光线平行射出,它们相互“远离了”,可见用的是凹透镜.解答:在甲图的方框内填入凸透镜.在乙图的方框内填入凹透镜.【同步达纲练习】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5分)1.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到某透镜后,光线发散了,这个透镜一定是( )A.凸透镜 B.凸镜 C.凹透镜 D.凹镜2.下图表示一条光线经过三棱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3.下图中各图分别表示经过透镜后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4.实验室中需要用平行光做实验,现手头上有小灯泡、凸透镜、凹透镜等,以下获得平行光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将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变为平行光B.将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

10、光源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后变为平行光C.将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主光轴上,光源射向凹透镜的光经凹透镜后变为平行光D.将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处,光源射向凹透镜的光经凹透镜后变为平行光5.如图所示,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处应填的适当类型的透镜是( )A. 凸透镜 B.凹透镜C.凸、凹透镜都有可能 D.凸、凹透镜都不行6.如图所示的4块光学元件,要使下面的光路图成立,虚线框内应单独放入的镜是( )A.1和3 B.2和4 C.1和2 D.3和47.光穿过透镜时,关于折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过一个透镜,光线就只经过了一次折射;B.穿过一个透镜,光就会在透镜与空气交界面的两个面上

11、产生两次折射;C.光在穿过透镜的整个过程中,都在连续不断地进行折射;D.透镜越厚,折射就越厉害8.关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点光源发光经凸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C.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D.点光源发光经凹透镜后的光线一定是发散的.9.我们所指的薄透镜是( )A.厚度很薄的透镜 B.中央很薄的透镜C.中央比两头薄的透镜 D.厚度比球面半径小得多的透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0.透镜的表面是 的一部分,透镜有两类,中间 边缘 的叫凸透镜,中间 边缘 的叫凹透镜11.要使光线会聚应选用 透镜,要使光线发散应选用 透镜,为了矫正近视眼

12、,应戴近视眼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12.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 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 .让凹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纸上 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填“能”或“不能”)13.无论是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还是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实际上都是因为玻璃对光的 作用而产生的.14.在阳光下镜片放在 镜下方的_处,纸片会燃烧.光心的特点是 ,薄透镜的光心就在 .三、简答题(7分)15.给你一个透镜,你能用几种方法判断它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说出判断的方法四、作图题(第16题12分,第17题4分,共16分)16.根据透镜的特征完成图中的光路图17.根

13、据图中给出的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传播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的透镜.【素质优化训练】1.在一立方体的冰块中,有一状似三棱镜的空气柱,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垂直于立方体表面入射.试画出大致光路图.光在冰块中通过三棱镜状的空气柱时向哪个方向偏折?2.在一立方体冰块中,有一状似凸透镜的空气柱,如左下图所示,一束平行光垂直于立方体冰面沿凸透镜主光轴入射,画出通过凸透镜的大致光路图.3.在立方体冰块中,有一状似凹透镜的空气柱,如右上图所示,一束手行光垂直于立方体冰面沿凹透镜主光轴射入冰块,画出光通过凹透镜的大致光路图.【生活实际运用】秋高气爽,某班同学到郊外野炊放下背包,取出炊具、塑料袋面粉、罐装肉馅之类,他们忙

14、开了.取水的取水,包饺子的包饺子,拾柴禾的拾柴禾最后才发现,谁也没有带火柴和打火机,附近也找不到,寻思了很长时间,他们终于煮熟了水饺.你知道他们是如何生火的吗?【知识验证实验】为了防盗,居民在家的大门上装上了“猫眼”,“猫眼”的作用是使室内的人能看清室外的人,而室外的人无法看清室内的人,“猫眼”是什么光学元件,它的原理是什么?【知识探究学习】对于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往往通过作图来进行判断,判断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将原光线延长,若通过透镜后的光线相对于原方向向主轴偏折,即为会聚,向外偏折即为发散.不能简单地认为折射光线交到一点就是对光起会聚作用,否则就是发散.应抓住入射光线跟它的折射

15、光线进行比较.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15C C A B B 69A B B D二、10球面 厚 薄 薄 厚 11凸 凹 凹 12主光轴 焦点 不能 13折射 14凸透 焦点 通过光心的光线折射后不改向 透镜中心三、15可用两种方法判断,一种是用手摸,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另一种方法是用太阳光照在透镜上,能使太阳光会聚的是凸透镜,使太阳光发散的凹透镜16见下图所示.17见下图所示.【素质优化训练】1光路图如(左下)所示,光通过空气控时向顶角偏折.2光路图如图(中下)所示.3光路图如图(右下)所示.【生活实际运用】1塑料袋拆开,几位同学用手牵着其边缘,在中心处注

16、水,充当凸透镜聚太阳光,调整高度,使焦点落在干燥的野草上.【知识验证实验】“猫眼”是一只凹透镜,凹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第二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精品导学学案A(北师大版)【课前复习】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知道了透镜在实际中的许多应用,你能回答以下问题吗? 1照像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_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的像2投影仪上有两个光学仪器,_镜和_镜,作用分别是成_的像,改变_方向3放大镜是一个_,它可以成_的像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幻灯机、放大镜都是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但作用时条件不同,使得结果不同照像机是拍摄远处物体

17、,使远处物体成缩小的像在胶片上,幻灯机是将物体放得较近,而在较远处的屏幕上成较大的像放大镜是将物体放得最近,它可以成比物体更大的像好了,现在你可以看看本节知识内容,做一做下列几道题: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经历了哪几个环节?2凸透镜成像的大小跟_有关3凸透镜成像的正倒跟像与物体_有关4实像是由_的光会聚而成,如果将_放在会聚点可记录下的像虚像没有_会聚在那里,只是我们_光好像从那里射出来【学习目标】1知道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2说出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3说出什么是实像4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基础知识精讲】1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像的条件照相机能使人和物体在相片上形成缩小的像你也知

18、道照相时人离镜头(凸透镜)较远而底片离镜头较近让我们猜想:物体离透镜越远成的像会不会越小呢?如同照相时人离镜头越远,拍摄出来的人像越小用实验来验证一下猜想是否正确下面我们做实验来研究准备如图315所示的器材,点燃的蜡烛如同要被拍摄物体;光屏如同底片,照图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且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同一高度这样我们就再现了拍照片时的情景把蜡烛放在离透镜最远的地方,移动光屏寻找清晰的烛焰的像找到像时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并记录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像到透镜的距离,填入表格把蜡烛移向透镜,光屏上像不清晰了,移动光屏,再次寻找清晰像,注意对比,像的大小变化,像到透镜距离的变化继续将蜡烛移向透镜

19、,直到光屏上的像和蜡烛大小相等为止实验表明,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照相机正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像的原理制成的拍照时物体应该离镜头的距离大于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2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像的条件让我们继续实验,当蜡烛移到离透镜2倍焦距处时,发现光屏退到透镜另一侧2倍焦距处,且屏上像的大小与蜡烛大小相等把蜡烛稍微向透镜靠近,这时看到另一侧光屏上的像变大了,而且,比蜡烛本身大把蜡烛移近焦点的过程中,光屏承接的像逐渐变大,且仍是倒立的当蜡烛移近焦点以内时,用光屏在透镜另一侧找不到像了上述实验过程表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同学们对比图316实物思考

20、,幻灯机镜头,投影仪镜头都是凸透镜,使用它们得到放大的像,原理是凸透镜成放大像的条件是将物体(幻灯片、投影片)放置在离透镜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在另一侧就可看到放大的像3凸透镜成正立放大像的条件将蜡烛移到透镜焦距内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收不到像了,但透过凸透镜向蜡烛同侧看,却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烛焰由此表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像,且物体和像在透镜同侧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离透镜距离要小于该凸透镜的焦距,否则就看不到正立放大的像让我们总结一下凸透镜成像规律填入下表中4实像和虚像凸透镜成像类别较多在生活中凸透镜有较多的用途,但无论是放大镜还是照相机、幻灯机,都不失去它的本

21、色凸透镜用放大镜观察到的物体不一定总是放大的正立的像不信你用它观察较远的物体你会看到透过照相机镜头相同的像,即倒立的缩小的像因为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照相机、幻灯机所成的像都可用屏来接收,照相机的光屏是胶片,将胶片放置在物体成像的位置、胶片感光能记录下物体的像幻灯机的光屏同学们在课堂上都见过最简单的可用白布做,物体发出的光经幻灯机镜头,成在另一侧的屏上,我们能看到的是真实的光汇聚而成的像,这样的像叫做实像而平面镜、放大镜也能成像,但所成的像是虚像,没有真实的光线会聚,而只是我们眼睛感觉好像是从哪里射出光线对比图318中几幅图,哪些是实像?(A、C)5实像与虚像的区别:真实光线的交点

22、的为实像,真实光线反向延长线交点的为虚像;倒立的为实像,正立的为虚像;能用屏承接的为实像,不能用屏承接的为虚像归纳凸透镜成像的共性,不难发现一个规律:当物体靠近透镜时,像就远离透镜,并且逐渐变大但有2个分界点要认清,一个分界点是2倍焦距,另一个是1倍焦距,f为虚像和实像分界点,2f是放大实像与缩小实像分界点物体在透镜左侧向透镜靠近过程中,像在透镜右侧远离透镜且逐渐变大例:照集体照时,为使靠到边上的两个人也进入镜头,摄影师该如何调整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得出,应向后退的结论【学习方法指导】本节课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过程中,运用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同学们应掌握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分析论证

23、四个环节另外依然运用上节介绍过的列表法,来比较凸透镜成的几种像的条件和特点你也可以将实像与虚像列表对比一下【拓展训练】照相机镜头为什么有彩色?光照到透镜时,虽然大部分的光可以进入透镜,但也有小部分在透镜的第一个面被反射回去,怎样消除这种光损失呢?品质较高的相机镜头或望远镜的镜头,都加了一层镀膜,用眼睛有时可以看到像肥皂泡或水面上的油膜一样,镜头的镀膜也可以对光进行干涉只要选择适当的厚度就可以把某种颜色的反射光干涉也就增进了入射光的强度镜头加膜后消去黄绿或其他颜色的反射光,故而加膜镜头常呈暗红或其他颜色【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 精品导学学案B(北师大版)【学习目标】知识与

24、技能1了解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凸透镜能够成倒立的缩小的像和放大的像,知道凸透镜能够把物体放大3提高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经历操作和观察投影仪的投影过程,了解投影仪的原理3经历用凸透镜作为放大镜观察物体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领略成功的愉悦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主体知识归纳】1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凸透镜能够成倒立缩小的像,倒立放大的像和正立放大的像3照相机和投影仪的主要结构,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基础知识讲解】1晴天光线充足时

25、,在教室里用一个凸透镜,对着窗外的景物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当白纸离凸透镜一定距离时,可在白纸上看到窗外清晰的景物像,这些像都是倒立、缩小的当你仔细看时,这些像不是窗外的所有景物的清晰像,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些像模糊不清当改变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时,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而原来模糊的像会变得清晰了请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在白纸离凸透镜的距离大小变化时,变清晰像的景物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探究相同高度而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树木、房屋等),成的像大小有什么不同?根据你的探究结论,再去参观照相馆里给人物照不同大小的像片时,是怎样调整相机与人的距离的?同时又是怎样调节镜头的?你从中有什么启发?2在暗室

26、里(或夜晚)点燃一支蜡烛,把凸透镜在较近距离(大于焦距)正对蜡烛放置,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较大的适当距离上放一张白纸,如图318所示,可在白纸上得到一个较大的烛焰倒像当调整凸透镜与蜡烛之间的距离时,烛焰像的大小和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大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大家来探究像大小的变化规律和凸透镜与蜡烛之间的距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与此同时像(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怎么变化?图318根据自己的探究结论,思考一下,老师在使用投影仪时,想要屏幕上的像大些,应该怎样调整凸透镜的高低位置?如何调整投影仪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并实际调节操作3用放大镜可以看清较小的文字,是否只要用凸透镜对着文字就可以看到的放大的文字?

27、探究用凸透镜看到的放大文字,应怎样放置凸透镜?看到的文字的大小与凸透镜到文字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要想看到的文字尽可能大些,应如何调整凸透镜与文字间的距离?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探究后,进行对照,从中总结出相同与不同的规律特点上面的探究好有趣哟,赶快加入到探究的行列中来吧!花上一两元钱,在玩具店里或商场里买一个放大镜就可以啦,赶快行动吧!【思路拓展题】做一做1简单的水透镜用一根表面光滑的铜丝在粗铁钉上绕一圈后再相互弯绕几下,把铜丝从钉尖上脱下来就做成了一个细铜环,如图322所示把细铜环放入清水中,再轻轻取出来,就得到一个水滴放大镜用这个水滴放大镜观察物体,估测一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图322

28、2用格子测凸透镜的放大率像的长度与物体的长度之比叫做放大率在一个放大镜下看练习本的横格调节出最清晰的像后,使像的一根横线与镜外纸上的一个横格对齐看像的另一根邻近的横线此时落在纸上的什么位置数出像的一个横格相当于几个实验的格,这个值就是放大镜放大率的近似值请你找一个凸透镜,按照上述方法测出它的放大率把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画出来读一读怎样用照相机拍出清楚的照片现在用照相机拍照,只要把照相机对准了目标,按下快门,喀嚓一下,把照片冲印出来,肯定是清楚的因为现在的照相机,多是自动对焦、自动曝光的,号称“傻瓜”照相机,任何人都会用的但是,要照得好,还要了解照相机的基本知识要使拍出的照片清楚,必须控制好两个因

29、素:一是调准距离,否则会模糊;二是控制曝光量,使底片得到适量的感光,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的拍照,其照片都没有层次,不是太深就是太浅所谓调整距离(常称“对焦”),其实质就是调整照相机镜头(凸透镜)相对底片(像屏)的距离,使镜头生成的实像,准确地落在胶卷上而控制曝光量,是通过照相机的快门和光圈来调节的对非自动调节的照相机来说,照相时需要调节距离、快门和光圈三个量快门是用来控制照相机镜头曝光时间的非自动调节的照相机,可设定各种快门值,如1/30、1/60、1/100、1/200,等等快门“1/100”,意思是指按下快门按钮后,照相机镜头进光的时间是s照相机镜头上相邻两挡快门值的时间大约相差一倍高速摄影

30、的照相机的快门可达到s照相机镜头上还有一个类似眼睛瞳孔的装置,叫光阑光阑的大小可调,它控制着镜头进光的面积光阑的口径越大,拍照时镜头进光的面积就越大把镜头的焦距跟光阑直径的比值叫做光圈数,简称光圈如光圈8,是指光阑的直径是镜头焦距的,光圈的数字越大,光阑的直径就越小通常的光圈数有28、4、56、8、11、16、22、把这些光圈数平方以后可以发现,相邻两挡光圈数的平方大约相差一倍由于光阑的圆面积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的,因此,光圈数的平方相差一倍表明光阑面积也相差一倍底片的曝光量,是跟曝光时间和进光面积有关的拍照时如果觉得某一个曝光量合适,而且我们还想把曝光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那就必须把进光面积

31、增大到原来两倍;如果我们想把光阑面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那就需要调节快门把曝光时间延长为原来的两倍才行这也告诉我们,要获得一个合适的曝光量,存在着许多光圈和快门的组合下表是晴天用普通胶卷拍摄露天人物时光圈和快门的各种组合方案:光圈221611856428快门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以上表格中每向右边移动一格,光阑面积增大为原来的两倍,但曝光时间减小为原来的一半以上这么多方案,究竟取哪一种合适呢?这就要看摄影的要求如果所拍摄的是静止或慢速的物体,我们所选择的快门时间稍微长一些也无妨,因为这样可以配合到光圈数大一些,光圈数大则光阑小,进到镜头中的都是靠近凸透

32、镜主轴的光线,这样成的像哪怕像的位置没有准确地落在光屏上,也会比较清晰例如,我们按照4 m的距离“调焦”,实际上3 m到6 m这一深度之间的景物都是清楚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景深大”倘若我们拍的是动态的景物,那就必须选择较短时间的快门,使用小光圈,光阑面积大,其照片的景深就比较小要是天气并不晴朗,光线差一些,这就需要延长一挡快门,此时可以把上述表格中的光圈数全部向左移一格,又能得到各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供选择随着照相机技术的进步,各种“傻瓜”照相机相继问世,应用红外线或超声波来自动调焦的照相机能根据照相机所拍摄目标的远近来自动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免去了人工调焦的繁琐光圈优先的自动曝光照相机,在

33、确定光圈的情况下,会根据被摄景物的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快门,保证合适的曝光量;速度优先的自动曝光照相机,在确定快门的情况下,会根据被摄景物的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光圈的大小,它们都省去了临时调节光圈和快门的麻烦但是,不管是哪种自动曝光的照相机,其光圈和快门的数值,仍然是照相时需要关注的问题请回答:1以上阅读资料的表格中,光圈中出现了22、16、数字,相邻数字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2的左边和28的右边应该是什么数字?2某一照相机,快门的最大速度是1/500,光圈的最大值是22,用这架照相机晴天在操场上拍摄运动员跳高过竿的动作,用哪个光圈和快门的值为好?多云的天气去长城拍摄远近几个烽火台,选择哪个光圈和快

34、门值为好?【同步达纲练习】1如图319为照相机的结构示意图,A为_,B为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_后会聚在_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图3192如图320是一台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_,它的作用是_,B是_,它的作用是_,投影片放在哪个地方?把这个地方在图中标出来图3203小王在看地图时,有一个细小地方总是看不清楚,他想放大了再看,于是将地图放在玻璃板下,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于是看清楚了请你帮他分析,这是为什么?4一个人照一张一寸照片后,又想照一张2寸照片,摄影师应使A照相机远离人,暗箱拉长B照相机远离人,暗箱缩短C照相机靠近人,暗箱拉长D照相机靠近人,暗箱缩短5照相机的调焦装置是用来调节镜

35、头到_的距离的,当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要往前伸,离胶片_一些,光圈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_多少的;快门是用来控制曝光_的6幻灯机与投影仪不同的是直接把像水平投到屏幕上,不需平面反射光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应把幻灯片_放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将幻灯机_(填“靠近”或“远离”)屏幕,并将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_(填“增大”或“缩小”)7在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时,为了看得更清楚些,应尽可能让凸透镜离标本_些,但这个距离不能大于_8如何做下面的实验?如图321,有A、B两个盒子,里面各放了一块透镜,手指接触不到透镜,无法判断透镜边缘和中间厚薄的差别但盒子中间是透明的,可在盒子的一方通过透镜看到盒子另一方发出的光

36、线小华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帮他想想办法图321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镜头,胶卷,镜头,胶卷 2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镜头,把投影片上的图案成一个放大的像 3水滴中间厚,是一个凸透镜,地图与水滴间的距离较小,因此通过水滴看到的是地图放大的像 4C 5胶片,远,光量,时间 6倒,远离,缩小 7远 焦距 8方法一:让平行光束(如阳光)透过盒子,用白纸(或手掌)在另一侧来回移动,如果透过的光能会聚在一起成为光点,说明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如果光束发散开来,说明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方法二:把手指放在靠近盒子一侧,从另一侧透过盒子中间透明处观察手指,若看到手指放大的像,则说明中

37、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若看到手指缩小的像,则说明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 精品导学学案A(北师大版)【课前复习】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透镜的分类、作用等一些知识,你能回答出以下的问题吗?1透镜按形状分为哪两种?2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什么?据此它们又分别被称为什么透镜?3凸透镜、凹透镜的焦点是如何确定的?透镜按形状可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凸透镜的焦点是这样确定的: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的一点上,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

38、焦点凹透镜的焦点与其稍有不同: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变得发散,这些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就是凹透镜的焦点好了,现在你可以看看本节知识内容,做一做下面几道题:1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_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的像2投影仪上有两个光学仪器:_镜和_镜,作用分别是成_的像、改变_方向3放大镜是一个_,它可以成_的像【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基础知识精讲】生活中应用凸透镜的仪器非常多,你能举出几个例子吗?本节知识学习三个最常用的含有凸透镜的仪器1照相机

39、你喜欢摄影吗?熟悉照相机的话,你一定知道,照相机中最重要的部件是相机的镜头每个相机的镜头都用镜头盖保护,它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照相机的原理如图312所示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对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你也可能会问:照相机中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其实实像和虚像的最简单的区别在于实像能被光屏、白布、纸、手等物体承接,它是真实光线的会聚,而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不能用光屏等物体承接所以,照相机所成的像是实像,可以被底片承接所以,照相机所成的像的特点是:

40、缩小的实像课本上介绍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方法: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差很少的纸筒,使一个纸筒能够套入另一个之中,在一个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 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或塑料薄膜),这样就做成了模型照相机用此相机成像时,半透明纸相当于底片,在其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像,而且这个像与物体的方向是相反的因此,照相机成的像是倒立的你能总结一下照相机能成什么样的像吗?对,是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2投影仪你们教室中有投影仪吗?如果有的话,你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它也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仪器将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把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清晰的像至此

41、,你可能马上就会说出投影仪成的像是实像,对,因为像可以被天花板承接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像,而且这个像是倒立的投影仪上还有一个我们学习过的光学元件:平面镜它的作用也很关键,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要总结投影仪中的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该很容易吧,是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3放大镜你一定使用过放大镜吧,它也是凸透镜,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把放大镜放在物体的上方,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想一想,放大镜成像的特点是什么?首先,成的像与物体的方向一致,因此像是正立的,其次像是放大的你能用手或白纸将这个像接住吗?

42、可以试一试放大镜成的像是接不住的,因此是个虚像好,我们现在可以总结出放大镜成像的特点了:是一个正立的、放大的虚像【学习方法指导】列表法本节知识中我们学的是凸透镜的应用,实际上就是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内容看上去很杂乱,你能不能想办法将这些知识总结得有条理呢?我教你一种方法:列表法将有关联的知识列成一览表,清晰而有条理,便于我们理解和记忆知识成像仪器像的特点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照相机倒立缩小实像投影仪倒立放大实像放大镜正立放大虚像我们可以将本节知识列成上表形式列表法在我们学习过程中曾经使用过,例如,将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的定义、特点、危害性等列表表示,将串联电路

43、和并联电路的定义、电流、有无节点、开关个数等内容列表比较,都可以帮助我们总结、对比知识点,对理解和记忆都有好处我们将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列成下表,各自特点一目了然【拓展训练】别扭的照相机光圈数你要是用过照相机,就会发现相机镜头框和光圈环上刻有光圈数而且光圈数是一组很不整齐的数值:14、2、28、4、56、8、11、16、22调整光圈环,可以选择不同的光圈数,从而选择镜头里面的光阑孔径(光圈),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能量你会发现,光圈数大时,光圈小如图314所示仔细分析一下光圈数,你还会发现它们之间有这样的规律:相邻两个数字都有约为倍的关系,如:142,22.8,等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44、光圈数呢?原来,光圈数是镜头焦距与光圈直径的比值如光圈数是2,说明镜头焦距与光圈直径的比值是2,也就是说,光圈直径是焦距的1/2;如光圈数是2.8,说明镜头焦距是光圈直径的2. 8倍依此类推,光圈直径是镜头焦距的光圈数分之一由于单位时间内进入镜头的光的能量与光圈面积成正比,即与光圈直径平方成正比相邻光圈数是倍的关系,其光圈直径也是倍的关系,其光圈面积则是2倍关系,这样,单位时间内进入镜头的光的能量就是2倍关系了我们知道,照相时要求底片曝光正常,就要使底片得到一定的光能量,而被拍摄景物的亮度既千差万别,又千变万化,要使曝光正常,就要根据景物亮度的不同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能量控制进入镜头的光能量通常

45、靠调节光圈和快门速度前面说过,光圈大小可以控制单位时间进入镜头的光的能量,快门速度可以控制光进入镜头的时间现代的照相机,很多是用电子装置自动控制曝光量的它们再不用标出光圈数和快门速度,使用时不必去调光圈和快门,这太方便了【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 精品导学学案B(北师大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凸透镜能够成倒立的缩小的像和放大的像,知道凸透镜能够把物体放大3提高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经历操作和观察投影仪的投影过程,了解投影仪的原理3经历用凸透镜作为放大镜观察物体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

46、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领略成功的愉悦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主体知识归纳】1凸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凸透镜能够成倒立缩小的像,倒立放大的像和正立放大的像3照相机和投影仪的主要结构,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基础知识讲解】1晴天光线充足时,在教室里用一个凸透镜,对着窗外的景物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当白纸离凸透镜一定距离时,可在白纸上看到窗外清晰的景物像,这些像都是倒立、缩小的当你仔细看时,这些像不是窗外的所有景物的清晰像,而是其中的一部分,有些像模糊不清当改变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时,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而原来

47、模糊的像会变得清晰了请通过实验观察,探究在白纸离凸透镜的距离大小变化时,变清晰像的景物是远处的还是近处的?探究相同高度而远近不同的物体(如树木、房屋等),成的像大小有什么不同?根据你的探究结论,再去参观照相馆里给人物照不同大小的像片时,是怎样调整相机与人的距离的?同时又是怎样调节镜头的?你从中有什么启发?2在暗室里(或夜晚)点燃一支蜡烛,把凸透镜在较近距离(大于焦距)正对蜡烛放置,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较大的适当距离上放一张白纸,如图318所示,可在白纸上得到一个较大的烛焰倒像当调整凸透镜与蜡烛之间的距离时,烛焰像的大小和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大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大家来探究像大小的变化规律和凸透

48、镜与蜡烛之间的距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与此同时像(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怎么变化?图318根据自己的探究结论,思考一下,老师在使用投影仪时,想要屏幕上的像大些,应该怎样调整凸透镜的高低位置?如何调整投影仪与屏幕之间的距离?并实际调节操作3用放大镜可以看清较小的文字,是否只要用凸透镜对着文字就可以看到的放大的文字?探究用凸透镜看到的放大文字,应怎样放置凸透镜?看到的文字的大小与凸透镜到文字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要想看到的文字尽可能大些,应如何调整凸透镜与文字间的距离?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探究后,进行对照,从中总结出相同与不同的规律特点上面的探究好有趣哟,赶快加入到探究的行列中来吧!花上一两元钱,

49、在玩具店里或商场里买一个放大镜就可以啦,赶快行动吧!【思路拓展题】做一做1简单的水透镜用一根表面光滑的铜丝在粗铁钉上绕一圈后再相互弯绕几下,把铜丝从钉尖上脱下来就做成了一个细铜环,如图322所示把细铜环放入清水中,再轻轻取出来,就得到一个水滴放大镜用这个水滴放大镜观察物体,估测一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图3222用格子测凸透镜的放大率像的长度与物体的长度之比叫做放大率在一个放大镜下看练习本的横格调节出最清晰的像后,使像的一根横线与镜外纸上的一个横格对齐看像的另一根邻近的横线此时落在纸上的什么位置数出像的一个横格相当于几个实验的格,这个值就是放大镜放大率的近似值请你找一个凸透镜,按照上述方法测

50、出它的放大率把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画出来读一读怎样用照相机拍出清楚的照片现在用照相机拍照,只要把照相机对准了目标,按下快门,喀嚓一下,把照片冲印出来,肯定是清楚的因为现在的照相机,多是自动对焦、自动曝光的,号称“傻瓜”照相机,任何人都会用的但是,要照得好,还要了解照相机的基本知识要使拍出的照片清楚,必须控制好两个因素:一是调准距离,否则会模糊;二是控制曝光量,使底片得到适量的感光,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的拍照,其照片都没有层次,不是太深就是太浅所谓调整距离(常称“对焦”),其实质就是调整照相机镜头(凸透镜)相对底片(像屏)的距离,使镜头生成的实像,准确地落在胶卷上而控制曝光量,是通过照相机的快门和光

51、圈来调节的对非自动调节的照相机来说,照相时需要调节距离、快门和光圈三个量快门是用来控制照相机镜头曝光时间的非自动调节的照相机,可设定各种快门值,如1/30、1/60、1/100、1/200,等等快门“1/100”,意思是指按下快门按钮后,照相机镜头进光的时间是s照相机镜头上相邻两挡快门值的时间大约相差一倍高速摄影的照相机的快门可达到s照相机镜头上还有一个类似眼睛瞳孔的装置,叫光阑光阑的大小可调,它控制着镜头进光的面积光阑的口径越大,拍照时镜头进光的面积就越大把镜头的焦距跟光阑直径的比值叫做光圈数,简称光圈如光圈8,是指光阑的直径是镜头焦距的,光圈的数字越大,光阑的直径就越小通常的光圈数有28、

52、4、56、8、11、16、22、把这些光圈数平方以后可以发现,相邻两挡光圈数的平方大约相差一倍由于光阑的圆面积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的,因此,光圈数的平方相差一倍表明光阑面积也相差一倍底片的曝光量,是跟曝光时间和进光面积有关的拍照时如果觉得某一个曝光量合适,而且我们还想把曝光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那就必须把进光面积增大到原来两倍;如果我们想把光阑面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那就需要调节快门把曝光时间延长为原来的两倍才行这也告诉我们,要获得一个合适的曝光量,存在着许多光圈和快门的组合下表是晴天用普通胶卷拍摄露天人物时光圈和快门的各种组合方案:光圈221611856428快门1/151/301/601/1

53、251/2501/5001/1000以上表格中每向右边移动一格,光阑面积增大为原来的两倍,但曝光时间减小为原来的一半以上这么多方案,究竟取哪一种合适呢?这就要看摄影的要求如果所拍摄的是静止或慢速的物体,我们所选择的快门时间稍微长一些也无妨,因为这样可以配合到光圈数大一些,光圈数大则光阑小,进到镜头中的都是靠近凸透镜主轴的光线,这样成的像哪怕像的位置没有准确地落在光屏上,也会比较清晰例如,我们按照4 m的距离“调焦”,实际上3 m到6 m这一深度之间的景物都是清楚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景深大”倘若我们拍的是动态的景物,那就必须选择较短时间的快门,使用小光圈,光阑面积大,其照片的景深就比较小要是天

54、气并不晴朗,光线差一些,这就需要延长一挡快门,此时可以把上述表格中的光圈数全部向左移一格,又能得到各组光圈和快门的组合供选择随着照相机技术的进步,各种“傻瓜”照相机相继问世,应用红外线或超声波来自动调焦的照相机能根据照相机所拍摄目标的远近来自动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免去了人工调焦的繁琐光圈优先的自动曝光照相机,在确定光圈的情况下,会根据被摄景物的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快门,保证合适的曝光量;速度优先的自动曝光照相机,在确定快门的情况下,会根据被摄景物的光线强弱自动调节光圈的大小,它们都省去了临时调节光圈和快门的麻烦但是,不管是哪种自动曝光的照相机,其光圈和快门的数值,仍然是照相时需要关注的问题请回答

55、:1以上阅读资料的表格中,光圈中出现了22、16、数字,相邻数字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22的左边和28的右边应该是什么数字?2某一照相机,快门的最大速度是1/500,光圈的最大值是22,用这架照相机晴天在操场上拍摄运动员跳高过竿的动作,用哪个光圈和快门的值为好?多云的天气去长城拍摄远近几个烽火台,选择哪个光圈和快门值为好?【同步达纲练习】1如图319为照相机的结构示意图,A为_,B为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的_后会聚在_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图3192如图320是一台投影仪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_,它的作用是_,B是_,它的作用是_,投影片放在哪个地方?把这个地方在图中标出来图3203小王在看地

56、图时,有一个细小地方总是看不清楚,他想放大了再看,于是将地图放在玻璃板下,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于是看清楚了请你帮他分析,这是为什么?4一个人照一张一寸照片后,又想照一张2寸照片,摄影师应使A照相机远离人,暗箱拉长B照相机远离人,暗箱缩短C照相机靠近人,暗箱拉长D照相机靠近人,暗箱缩短5照相机的调焦装置是用来调节镜头到_的距离的,当拍摄近的景物时,镜头要往前伸,离胶片_一些,光圈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_多少的;快门是用来控制曝光_的6幻灯机与投影仪不同的是直接把像水平投到屏幕上,不需平面反射光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应把幻灯片_放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将幻灯机_(填“靠近”或“远离”)屏幕,并将幻灯片与

57、镜头的距离_(填“增大”或“缩小”)7在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时,为了看得更清楚些,应尽可能让凸透镜离标本_些,但这个距离不能大于_8如何做下面的实验?如图321,有A、B两个盒子,里面各放了一块透镜,手指接触不到透镜,无法判断透镜边缘和中间厚薄的差别但盒子中间是透明的,可在盒子的一方通过透镜看到盒子另一方发出的光线小华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请你帮他想想办法图321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镜头,胶卷,镜头,胶卷 2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镜头,把投影片上的图案成一个放大的像 3水滴中间厚,是一个凸透镜,地图与水滴间的距离较小,因此通过水滴看到的是地图放大的像 4C 5胶片,远,

58、光量,时间 6倒,远离,缩小 7远 焦距 8方法一:让平行光束(如阳光)透过盒子,用白纸(或手掌)在另一侧来回移动,如果透过的光能会聚在一起成为光点,说明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如果光束发散开来,说明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方法二:把手指放在靠近盒子一侧,从另一侧透过盒子中间透明处观察手指,若看到手指放大的像,则说明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若看到手指缩小的像,则说明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六章 第三节生活中的透镜 精品导学学案C(北师大版)- 幻灯机 放大镜【学习目标】1确认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正立放大的虚像2复述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虚像的条件,能应用条件判断像的变化情况3说明幻灯机、放大镜的光学原理【主体知识归纳】1当fu2f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2当uf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基础知识讲解】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从实验中我们发现:凸透镜成的像有两种主要变化,即(1)像的大小变化;(2)像的虚实变化并且这两种变化都是由物距的变化引起的(见下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处是像的性质发生突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