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6933702 上传时间:2022-05-0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4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资源描述: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试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目次IV、八前言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总则24.1 基本原则 2 4.2 普查内容及方法 3 4.3 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工作程序 3 5. 数据采集 45.1 一般规定 45.2 数据属性及编码规则 5 5.3 数据收集 55.4 现场测绘 65.5 监测和检测 76. 数据录入 76.1 数据库设计 76.2 数据标准化 86.3 数据编辑维护 8 7. 数据校核 97.1 一般规定 9 7.2 完整性核查 9 7.3 异常值核查 9 7.4 拓扑关系核查 9.8.普查成果108.1

2、 普查数据库 1.0 8.2 普查报告 1.0 附录A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基础数据表 11A.1排水系统基础信息数据表 1.1.A.2雨水口基础数据表 1.1.A.3检查井基础数据表 1.2.A.4排水管基础数据表 1.3.A.5排水渠基础数据表 1.4.A.6排放口基础数据表 1.5.A.7排水泵站基础数据表 1.6.A.8截流设施基础数据表 1.7.A.9A.10A.11A.12A.13A.14A.15A.16A.17调蓄设施基础数据表 溢流堰基础数据表 闸门基础数据表 阀门基础数据表 易涝区域数据表 城市受纳水体(河道)数据表 城市河道桩号数据表 城市受纳水体(湖泊)数据表 资料收集情况

3、表 .1.8.1.9.1.9.2.0.2.1.2.1.2.2.2.2.2.3.附录B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扩展数据表.2.4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B.13B.14B.15B.16B.17B.18B.19B.20B.21B.22B.23雨水口扩展数据表 检查井扩展数据表 排水管扩展数据表 排水渠扩展数据表 排放口扩展数据表 设施权属及养护信息表 排水泵站扩展数据表 截流设施扩展数据表 调蓄设施扩展数据表 溢流堰扩展数据表 闸门扩展数据表 阀门扩展数据表 设施空间范围数据表 泵参数表 控制规则参数表 XY 曲 线参数表 城市水工设施数据表 监测

4、点数据表 液位、流量与雨量监测数据表 水质监测数据表 管渠内窥检测数据表 排水户数据表 汇水区数据表 .2.4. .2.4. .2.5. .2.6. .2.6. .2.7. .2.7. .2.8. .2.8. .2.9. .2.9. .3.0. .3.0. .3.1. .3.1. .3.2. .3.2. .3.2. .3.3. .3.4. .3.4. .3.5. .3.6.附录C城市排水防涝设施与要素的分类编码及数据表说明.3.8.C.1 空间要素的分类编码及数据表说明C.2 附表数据表名称及说明 3.8.3.8.附录D数据采集参考技术标准及方法4.0平面与高程测量技术规定D.1D.2 跟踪测

5、量、探查测绘与地形测绘方法的技术规定D.3 监测工作流程与基本要求 .4.0.4.0.4.2.附录E排水防涝设施常见拓扑问题类型及判别解决方法4.4.管线错接E.1E.2 节点空间位置偏移 E.3管线反向4.4.4.4.4.4.4.4.4.5E.8 管线中间断开4.5附录F本导则用词说明4.6E.4 连接管线缺失E.5 管线逆坡E.6 环状管网或断头管 4.5E.7 管线重复 4.5、/. 前言建立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系统,是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 命财产安全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内容。现状普查是城市排水防涝系统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通

6、过现场测 绘、地理信息系统、网络拓扑分析等技术方法,加强普查数据的系统性、准确性和 完整性,形成规范化的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库;同时,为评估城市排水防涝 能力和风险提供依据,也为后期建立智能化管控平台创造条件,以提高城市排水防 涝系统运行调度、预警预判、应急处置的管理水平。本导为科学、规范地开展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工作,以及普查数据的采集与管理, 特制定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导则 (以下简称导则) 。 则规定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的技术路线与方法,确定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 据校核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明确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库的基本内容, 为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基础数据

7、普查和建立管控平台提供技术支撑。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工作除应符合本导则外,还应符合现行的国家相关标准 和规范。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本导则主编单位:清华大学,主要参编单位: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 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清控人居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 圳创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住房城乡建设部城镇水务管理办公室。1.适用范围本导则规定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的基本原则、 内容、工作程 序、方法和要求。本导则用于指导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的采集、 管理与维护更新, 适用于城 市

8、排水防涝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导则引用了下列标准规范中的有关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 本适用于本导则。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435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 50014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T 50125 给水排水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 5026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788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CJJ/T 8城市测量规范CJJ 6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8城镇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 103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标准CJ

9、J 181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3.1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 Urban Drainage and Flood Control Facilities城镇区域内具有排水防涝功能的各类公共排水设施和自建排水设施的统称,包 括:雨水口、检查井(窨井) 、排水管渠、排水泵站、闸阀、截流设施、调蓄设施、 溢流堰、排放口等。3.2 受纳水体 Receiving Water具有城市排水防涝功能的河道、湖泊、湿地等水体。3.3 排水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 In formation System of Drai nage Network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排水防涝设施的空间和非

10、空间数据进行输入、存贮、 查询、检索、处理、分析、显示、更新和应用的技术系统。3.4排水拓扑关系Topological Relation of Drainage Networ排水防涝系统中雨水口、检查井、排水管渠、附属设施、排水户、汇水区、受纳 水体等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3.5 编码 Encoding 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及其相关要素赋予具有一定规律的、可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和分析的符号。3.6 标识码 Identification Code 用以对某一类数据中某个要素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4.总则4.1 基本原则排水防涝设施普查遵循以下原则开展工作:4.1.1 客观性原则:应按照普查数据采集要求,

11、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数据校 核机制,准确真实地反映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现状,对于因历史遗留问题或不可抗力 而无法普查的区域,可根据人工经验进行估计和简化处理,并进行标记;4.1.2 系统性原则:以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及受纳水体为系统整体,协调各分系 统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准确完整的拓扑关系;4.1.3 动态性原则:应建立数据的动态反馈和更新维护机制,明确定期数据采 集、更新与维护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数据质量与完整度;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建 立和完善排水防涝设施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动态监控与管理;4.1.4 先进性原则:宜利用先进的探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监 测和检测技术,提高数据采集与校核维护的

12、工作效率和排水防涝设施的信息化管理 水平;4.1.5 共享性原则:在普查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数据资源,普查成果 应通过多种方式共享使用,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4.2 普查内容及方法4.2.1 排水防涝设施普查包括获取和处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空间信息、形态 尺寸、拓扑关系、设施状况、运行状态等内容;4.2.2 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编制普查工作实施方案, 方案内容包括: 普查目的、 普查内容及范围、技术路线、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据校核、普查成果、实施计 划等;4.2.3 排水防涝设施普查的方法、检测评估等应符合城镇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 68)、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

13、、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CJJ 181等的规定;4.2.4 排水防涝设施普查数据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数据录入、校核、 管理和应用。4.3 普查数据采集与管理工作程序工作程序见下图5数据采集5.1 一般规定5.1.1 同一排水分区的普查工作应使用统一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应与当地基础测绘使用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相一致;应利用已有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为空间定位的基础,以高程点、等 高线等城市地表高程数据作为地形分析的基础,比例尺不应小于1:2000,宜采用1:50Q5.1.3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数据采集内容应包括设施空间属性数据与运行管理数 据,空间属性数据包括:排水防涝设施的位置

14、、材质、高程、形态尺寸、拓扑关系、 权属信息、建设年代等;运行管理数据包括:液位、流量、水质等监测数据,管道 错接、缺陷情况等检测评估数据,设施状态、最新养护日期、调度规则等运行数据;5.1.4 应按照附录A的内容要求进行数据采集,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附录B扩展数据采集内容;5.1.5 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现场测绘应委托具有测绘资质的单位或机构承担。5.2数据属性及编码规则521 附录A与附录B中的推荐数据类型包括整型、字符型、数值型和时间型, 对应的标识符分别为I、C、D、T。字符型的格式为C(n), n为十进制数字,描述字 符 串的最大长度;数值型的格式为 D(N,n),N为十进制数字,描述数

15、值型数据的位 数,n为十进制数字,描述数值型数据的小数位数;5.2.2 排水防涝设施及相关要素分为点、线、面三种空间要素类型,应按照附 录C.1的规定对空间数据进行分层存储;5.2.3 设施代码由10位数字组成,依次为:行政区划代码6位、大类代码2位、小类代码2位;行政区划代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的规定执行,大类代码与小类代码按照附录 C.1的规定执行。设施代码结构如下所示; 口 口小类代码 大类代码行 政区划代码图设施代码结构图5.2.4 每个设施均应赋唯一的标识码,标识码结构为:设施代码+流水号,流水号为7位,从0000001顺序编码;附录C.2规定的属性数

16、据表中数据的标识码应在其数据表中是唯一的,并按照入库的先后顺序从小到大进行编码。5.3数据收集应优先收集城市排水防涝设施设计及竣工验收档案、排水管网测绘数据库、排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等资料,并按附录A中附表A.1-A.6及附录B中附表B.1-B. 6进行数据整理和汇总;5.3.2 应收集排水泵站、截流设施、调蓄设施、闸阀等设施的技术数据,并按附录A中附表A.7-A.12及附录B中附表B.6-B.16进行数据整理和汇总;533应对近年来的易涝区域进行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并按附录A中附表A.13进 行数据整理和汇总;5.3.4 应收集城市受纳水体的相关空间数据、断面尺寸、水文监测数据、水工设施信息

17、数据及其调度规则等资料,并按附录 A 中附表 A.14-A.16 及附录 B 中附表B. 17进行数据整理和汇总;5.3.5 应收集排水管渠流量、检查井液位、设施运行状况、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等现状工况数据,并按附录 B中附表B.18-B.2进行数据整理和汇总,并与相关 设 施建立关联关系;5.3.6 宜收集小区、企事业单位等排水户的技术资料,并按附录 B 中附表 B.22 进 行数据整理和汇总;宜收集地表径流相关数据,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技术资料,并按附录B中附表B.23进行数据整理和汇总;应将所收集的数据按照附录 A中附表A.17的要求及时进行分类归档,并与 相关设施建立关联关系。5.4 现场测

18、绘5.4.1 应按照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CJJ 61)的要求,制定现场测绘 方 案;5.4.2 应按照城市测量规范 (CJJ/T 8)的要求,进行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 测量;5.4.3 应按照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CJJ 61)的要求,进行平面位置 测 量和高程测量。平面位置测量宜采用极坐标法,高程测量宜采用几何水准或光电 测距三角高程方法,相关技术要求可参考附录 D.1;5.4.4 对未覆土的排水防涝设施宜采用跟踪测量方法,对已覆土的排水防涝设 施宜采用探查测绘方法,对泵站等设施宜采用地形测绘方法。相关技术要求可参考附录D.2;545 应按照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

19、关于探查工作与测绘成 果质量检验的相关规定 ,确保现场测绘数据的精度满足质量控制要求;5.4.6 应按照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相关规定,对测绘成果进行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测绘成果数据必须经权属单位或管理部门的检查验收。5.5 监测和检测5.5.1 宜对易涝点、排放口、典型下垫面出口、主干管检查井、泵站上游节点、 调蓄设施上游节点等关键节点的旱季与雨季的流量和水质进行监测,监测要求可参 考附录D.3;5.5.2 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实现在线监测,并建立动态数据更新机制;5.5.3 水质检测应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由获得计量认证资格的水质检测机构 出具水质检测分析报告;5.5.

20、4 应对排水管道内部沉积、阻塞等功能性缺陷,破裂、变形等结构性缺陷进行现场检测与评估,检测与评估应按城镇排水管道检测与评估技术规程( CJJ181)的规定执行。6. 数据录入6.1 数据库设计6.1.1 应遵循结构可扩充性、拓扑可维护性、数据完整性、空间与属性关联性、 空间数据多源性和数据安全性等原则,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设计普查数据库;6.1.2 数据库结构设计应符合附录A和附录B中的要求,可根据当地实际需求 在附录A和附录B的基础上进行扩展;6.1.3 普查数据库应提供信息共享接口, 为在线监测数据分析、 巡查养护管理、 模拟决策等相关排水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支持;6.1.4 应严格按照国家规

21、定的保密制度要求,对普查数据库采取安全措施,及 时备份数据,防止数据丢失和非法使用。6.2 数据标准化6.2.1 入库数据应按照 的标识码编码规则进行编码;不同数据来源中同 一设施的空间或属性信息不一致时,应进行数据甄别;6.2.2 对排水防涝设施空间数据和高程数据的坐标系与普查数据库不一致的, 应按照普查数据库的坐标系进行转换或校正;623 对按照5.3要求收集的数据,格式为GIS图层的,宜转换为GIS通用格 式 文件,建立数据项的映射关系,导入数据库中相应的数据表;6.2.4 对按照 5.3要求收集的数据,格式为 CAD 文件的,应对数据进行分层处理,通过空间关联关系提取设施要素的属性信息

22、,导入数据库中相应的数据表;6.2.5 对按照5.3要求收集的数据,格式为数据库表格或 Exce表格等文本信息 的,应对数据表进行整理,建立数据项的映射关系,导入数据库中相应的数据表;6.2.6 对按照 5.3要求收集的数据,格式为图片的,可对图片进行拼接,以已 有地形图为基准进行坐标校正,人工绘制要素并提取属性信息;6.2.7 对按照 5.4要求现场测绘获得的数据,应进行质量检查,建立数据项的 映射关系,导入数据库中相应的数据表;6.2.8 对已有数据不能体现上下游关系的,可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对设施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和确定。6.3 数据编辑维护6.3.1 数据编辑维护功能应满足各种设施空间

23、信息和属性数据的创建、删除和 更新,设施属性数据的批量修改, 设施网络拓扑关系的分析与自动维护, Excel、 CAD、GIS图层等多种格式数据的导入导出等方面的要求;6.3.2 数据编辑维护应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同步更新,保持排水防涝设 施拓扑关系的完整性;6.3.3 应建立数据纠错反馈机制,收集数据应用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应结 合人工经验与现场勘查及时进行编辑维护。7. 数据校核7.1 一般规定7.1.1 数据批量导入或编辑维护完成后,应对数据的完整性、异常值、拓扑关 系进行核查。7.2 完整性核查7.2.1 应逐一检查每个数据表中的各项数据是否填写完整;7.2.2 应对排水泵站、截

24、流设施、调蓄设施、闸阀等重要设施的信息与当地排 水管理部门掌握的情况是否一致进行核查;7.2.3 应定期对各类数据表的完整性进行核查。7.3 异常值核查7.3.1 应根据设施的上下游关系及相对空间位置,对各类设施的空间属性是否 合理进行核查;7.3.2 根据当地排水防涝设施的建设情况,确定设施形态尺寸、高程、流量、 液位等数值型数据的上下限范围,对超出上下限范围的数据进行核查;7.3.3 对于发现的异常值,应进行甄别处理。对通过人工经验不能确认的,应 重新进行现场勘查;对因不可抗力因素无法进行现场勘查的,应通过相关资料佐证 或上下游分析等方法进行判别。7.4 拓扑关系核查741 可参考附录E对

25、常见拓扑问题进行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应通过现场勘查、 人工经验判断等方式进行核实与处理;7.4.2 应核查排水管渠的起止编码是否包含在对应设施类型的属性表中;对排 放口、泵站等关键点进行上游分析,核查其上游的节点、管线是否连通;7.4.3 应核查排水口的受纳水体编号是否包含在河道、湖泊等受纳水体的数据 表中;应对河道桩号点进行上游分析,核查其上游河道与排放口是否连通;7.4.4 应随机抽查 5%以上的节点,用拓扑分析的方法对节点、管线和下游排放口的连通性进行分析,检查是否与真实情况一致;7.4.5 有条件的地区,应基于普查数据库建立排水系统数学模型,进行模拟验 算与数据核查。8. 普查成果8.1

26、 普查数据库8.1.1 应形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普查数据库;数据应准确可信,真实反映现 状,满足拓扑分析和模型应用的基本要求;8.1.2 排水主管部门应建立普查数据库的持续维护与更新机制,及时更新新建 或改造设施的数据,并对易涝区域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核实。8.2 普查报告8.2.1 应分类统计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数量、规格;8.2.2 应识别管道逆坡、倒虹吸、雨污混接等缺陷问题的分布情况;8.2.3 应统计分析各数据表的数据缺失比例、不同数据来源比例等数据质量状 况;8.2.4 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旱季和雨季的液位、流量及水质等监测数据,统 计分析易涝区域的积水情况和降雨对排水系统的影响;8.2

27、.5 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排水管道检测数据,对排水管道的结构性缺陷与 功能性缺陷进行评估分析和分类统计;8.2.6 有条件的地区, 应利用数学模型分析城市排水防涝设施的运行负荷状况、 不同降雨条件下可能发生的积水内涝情况与空间分布等。附录A城市排水防涝设施普查基础数据表A.1排水系统基础信息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排水系统标识码SystemIDC(17)唯一编码2系统名称SysNameC(100)排水系统的名称3系统类型SysTypeI1-雨水;2-污水;3-合流;4-其它4汇水面积ServiceAreaD(10,2)排水系统的覆盖总面积,单位: 公顷5记录建立日期Es

28、tDateT格式:yyyy-m-d,记录创建的日期6最新修改日期UpdateDateT格式:yyyy-m-d,最后一次修改的日期7记录建立单位EstDeptC(30)创建该条记录的负责单位8数据维护单位OrgDeptC(30)数据维护更新的负责单位9坐标系统CoorSysC(30)数据采用的坐标系统10高程系统EleSysC(30)数据采用的高程系统11排水体制说明DrainSysC(200)补充说明该排水系统的现状A.2雨水口基础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雨水口标识码CombIDC(17)唯一编码2排水系统编码SystemIDC(17)所属排水系统编码3坐标XX-Coo

29、rD(11,3)应与点要素一致4坐标YY-CoorD(11,3)应与点要素一致5雨水口形式lnlet_TypeC(10)1-平篦式;2-立篦式;3-联合式4-偏沟式;5-道牙;6-其它,并注明雨水口形式6雨水口最大深度MaxDepthD(6,3)雨水口的最大深度,单位:米7雨水口地表高程Surface_EleD(7,3)雨水口所处位置的地面高程, 单 位:米8数据来源DataSourceC(50)1-设计图;2-竣工图;3-现场测 绘;4-人工估计;5-其它,并注 明来源9数据获取时间Record_DateT格式:yyyy-m-d,数据来源的具体日期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0

30、填报单位ReportDeptC(30)数据填报单位11填报日期ReportDateT格式:yyyy-m-d,数据填报日期A.3检查井基础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检查井标识码NodeIDC(17)唯一编码2排水系统编码SystemIDC(17)所属排水系统编码3坐标XX-CoorD(11,3)应与点要素一致4坐标YY-CoorD(11,3)应与点要素一致5检查井类别Junc_CategoryI1-雨水井;2-污水井;3-合流井;4-其它6检查井类型Junc_TypeC(10)1-排水井;2-接户井;3-闸 阀井;4-溢流井;5-倒虹井;6-透气井;7-压力井;8-检 测井

31、;9-拍门井;10-截流 井;11-水封井;12-跌水井;13-其它,并注明类型7检查井形式Junc_Style(C10)I- 一通;2-二通直;3-二通 转;4-三通;5-四通;6-五 通;7-五通以上;8-暗井;9-侧立型U; 10-平面型1 ;II- 平面型山;12-其它,并注明形式8检查井井深DepthD(6,3)检查井深度,单位:米9地面高程Surface_EleD(7,3)井盖所处位置的地面高程, 单位:米10数据来源DataSourceC(50)1-设计图;2-竣工图;3-现 场测绘;4-人工估计;5-其 它,并注明来源11数据获取时间Record_DateT格式:yyyy-m-

32、d,数据来源的具体日期12填报单位ReportDeptC(30)数据填报单位13填报日期ReportDateT格式:yyyy-m-d,数据填报日期A.4排水管基础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排水管标识码PipelDC(17)唯一编码2排水系统编码SystemIDC(20)所属排水系统编码3管道类别Pipe_CategoryI1-雨水;2-污水;3-合流;4-其它4管道长度Pipe_LenD(7,3)应与线要素的几何长度一 致,单位:米5起点编码ln_JunclDC(17)对应起点的编码(雨水口、 检查井、排水泵站、截流设 施、调蓄设施、溢流堰、闸 门或阀门)6终点编码Out

33、_JunclDC(17)对应终点类型的编码(雨水 口、检查井、排水泵站、截 流设施、调蓄设施、溢流堰、 闸门、阀门或排放口)7起点管底标高ln_ElevD(7,3)起点管道底部高程,单位: 米8终点管底标高Out_ElevD(7,3)终点管道底部高程,单位: 米9断面形式ShapeTypeI1-圆形;2-梯形;3-三角形;4-椭圆形;5-矩形;6-不规则形状10断面数据1Shape_Data1D(5,3)断面形式为圆形时填直径, 断面形式为其它形式时填深 度,单位:米11断面数据2Shape_Data2D(5,3)断面形式为矩形时填写宽 度;断面形式为梯形时填底 部宽度;断面形式三角形时 填顶

34、面宽度;断面形式为椭 圆形时填写最大宽度,单位: 米12断面数据3Shape_Data3D(5,3)断面形式为梯形时填写左侧 边的坡度,单位:米13断面数据4Shape_Data4D(5,3)断面形式为梯形时填写右侧 边的坡度,单位:米14断面数据5Shape_XYDataIX-Y断面,与XY曲线表关联, X代表测点距左侧距离,Y代 表测点底部高程,单位:米15管道材质MaterialC(20)1-混凝土管;2-钢筋混凝土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管;3-陶土管;4- PE (聚乙 烯)管;5-HDPE (高密度聚 乙烯)管;6-UPVC管;7-铸 铁管;8-玻璃钢夹砂管;9-

35、钢管;10-石棉水泥管;11- 其它,并注明材质16管道糙率RoughnessD(5,4)若无数据,则根据材质确定17数据来源DataSourceC(50)1-设计图;2-竣工图;3-现 场测绘;4-人工估计;5-其 它,并注明来源18数据获取时间Record_DateT格式:yyyy-m-d,数据来源的具体日期19填报单位ReportDeptC(30)数据填报单位20填报日期ReportDateT格式:yyyy-m-d,数据填报日期A.5排水渠基础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排水渠标识码ConduitIDC(17)唯一编码2排水系统编码SystemIDC(17)所属排水系

36、统编码3渠道类别Conduit_CategoryI1-雨水;2-污水;3-合流;4-其它4渠道类型Conduit_StyleI1-明渠;2暗渠5渠道长度Conduit_LenD(7,3)单位:米6起点编码ln_JunclDC(17)对应起点的编码(雨水口、 检查井、排水泵站、截流设 施、调蓄设施、溢流堰、闸 门或阀门)7终点编码Out_JunclDC(17)对应终点类型的编码(雨水 口、检查井、排水泵站、截 流设施、调蓄设施、溢流堰、 闸门、阀门或排放口)8起点渠底标高In_EleD(7,3)起点渠道底部高程,单位: 米9终点渠底标高Out_EleD(7,3)终点渠道底部高程,单位: 米10断

37、面形式ShapeTypeI1-圆形;2-明渠;3-暗涵;4-梯形;5-三角形;6-椭圆丿予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存数据类型说明形;7-矩形;8-不规则形状11断面数据1Shape_Data1D(5,3)断面形式为圆形时填写直 径;断面为其它形式时填写 深度,单位:米12断面数据2Shape_Data2D(5,3)断面形式为明渠、暗渠、矩 形时填写宽度;断面形式为 梯形时填写底部宽度;断面 形式为三角形时填写顶面宽 度,断面形式为椭圆时填写 最大宽度,单位:米13断面数据3Shape_Data3D(5,3)断面形式为梯形时填写左侧 边的坡度,单位:米14断面数据4Shape_Data4D(5,

38、3)断面形式为梯形时填写右侧 边的坡度,单位:米15断面数据5Shape_XYDataIX-Y断面,与XY曲线表关联, X代表测点距左侧距离,Y代 表测点底部高程,单位:米16渠道材质MaterialC(20)1-土渠;2-砖砌渠;3-石砌 渠;4-混凝土块砌渠;5-钢 筋混凝土块砌渠;6-混凝土 渠;7-钢筋混凝土渠;8-其 它,并注明材质17渠道糙率RoughnessD(5,4)若无数据,则根据材质确定18数据来源DataSourceC(50)1-设计图;2-竣工图;3-现 场测绘;4-人工估计;5-其它,并注明来源19数据获取时间Record_DateT格式:yyyy-m-d,数据来源的

39、具体日期20填报单位ReportDeptC(30)数据填报单位21填报日期ReportDateT格式:yyyy-m-d,数据填报日期A.6排放口基础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排放口标识码OutfalllDC(17)唯一编码2排水系统编码SystemIDC(17)所属排水系统编码3坐标XX-CoorD(11,3)应与点要素一致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4坐标YY-CoorD(11,3)应与点要素一致5受纳水体编号ReceiveWaterC(17)排往城市河流或湖泊的受纳水体编码6类别CategoryI1-雨水;2-污水;3-合流;4- 其它7是否有拍门Flap

40、I0-否;1-是8底部高程BotEleD(7,3)排放口的底部高程,单位:米9岀流形式OutfallTypeI1-自由出流;2-常水位淹没;3-潮汐影响10数据来源DataSourceC(50)1-设计图;2-竣工图;3-现场 测绘;4-人工估计;5-其它, 并注明来源11数据获取时间Record_DateT格式:yyyy-m-d ,数据来源的具体日期12填报单位ReportDeptC(30)数据填报单位13填报日期ReportDateT格式:yyyy-m-d ,数据填报日期A.7排水泵站基础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排水泵站标识码PumpStationlDC(17)唯一

41、编码2排水系统编码SystemIDC(17)所属排水系统编码3坐标XX-CoorD(11,3)应与泵站中心点坐标一致4坐标YY-CoorD(11,3)应与泵站中心点坐标一致5泵站名称NameC(30)泵站名称6泵站地址AddrC(100)泵站的具体位置7泵站大类PS_Category1I1-雨水;2-污水;3-合流;4-其它8泵站小类PS_Category2I1-雨水泵站;2-污水泵站;3-合流泵站;4-地道泵站;5-泵闸;6-干线输送泵站;7-支线输送泵站;8-合建泵 站;9-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10-其它(临时泵站)9泵台数PS_NumI泵总台数10设计雨水排水能力Design_Storm

42、D(6,4)单位:立方米/秒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1设计污水排水能力Design_SewerD(6,4)单位:立方米/秒12最低控制水位Min_LevelD(6,2)泵站允许的最低控制水位, 单位:米13控制水位Control_LevelD(6,2)泵站常规的控制水位,单位: 米14警戒水位Warnning_LevelD(6,2)泵站允许的最高运行水位, 单位:米15技术资料文件DataListIDI技术文件对应的 A.17表中 的资料编码16数据来源DataSourceC(50)1-设计图;2-竣工图;3-现 场测绘;4-人工估计;5-其 它,并注明来源17数据获取时间R

43、ecord_DateT格式:yyyy-m-d,数据来源的具体日期18填报单位ReportDeptC(30)数据填报单位19填报日期ReportDateT格式:yyyy-m-d,数据填报日期A.8截流设施基础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截流设施标识码DividerIDC(17)唯一编码2排水系统编码SystemIDC(17)所属排水系统编码3坐标XX-CoorD(11,3)应与设施中心点的坐标一致4坐标YY-CoorD(11,3)应与设施中心点的坐标一致5截流设施类型DividerTypeI1-闸;2-泵;3-堰;4-阀;5-其它6截流连接管渠编码DivertedIDC(17

44、)截留岀口连接的排水管或排水渠编码7技术资料文件DataListIDI技术文件对应的A.17表中的资料编码8数据来源DataSourceC(50)1-设计图;2-竣工图;3-现 场测绘;4-人工估计;5-其 它,并注明来源9数据获取时间Record_DateT格式:yyyy-m-d,数据来源的具体日期10填报单位ReportDeptC(30)数据填报单位11填报日期ReportDateT格式:yyyy-m-d,数据填报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日期A.9调蓄设施基础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调蓄设施标识码StoragelDC(17)唯一编码2排水系统编码Sy

45、stemIDC(17)所属排水系统编码3坐标XX-CoorD(11,3)应与设施中心点的坐标一致4坐标YY-CoorD(11,3)应与设施中心点的坐标一致5调蓄设施名称NameC(30)调蓄设施的名称6调蓄池地址AddrC(100)调蓄池的具体位置7类别CategoryI1-雨水;2-污水;3-合流;4-其它8与现有设施的关系Related_FacilitiesI1-合建;2-分建;3-利用现有设施容量;4-其它9进水方式lnflow_TypeI1-截流设施,2-管道直接;3-其它10出水方式Outflow_TypeI1-闸;2-泵;3-堰;4-阀;5-孔;6-管道直接;7-其它11最高水位M

46、ax_LevelD(6,2)调蓄池运行的最高水位,单位:米12最低水位Min_LevelD(6,2)调蓄池运行的最低水位,单位:米13常水位Normal_LevelD(6,2)调蓄池运行的常水位,单位: 米14调蓄设施容积Total_VolD(8,2)调蓄池设施的总容积,单位: 立方米15数据来源DataSourceC(50)1-设计图;2-竣工图;3-现 场测绘;4-人工估计;5-其 它,并注明来源16技术资料文件DataListIDI技术文件对应的A.17表中的资料编码17数据获取时间Record_DateT格式:yyyy-m-d,数据来源的具体日期18填报单位ReportDeptC(30

47、)数据填报单位19填报日期ReportDateT格式:yyyy-m-d,数据填报日期A.10溢流堰基础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溢流堰标识码WeirlDC(17)唯一编码2排水系统编码SystemIDC(17)所属排水系统编码3坐标XX-CoorD(11,3)应与点要素一致4坐标YY-CoorD(11,3)应与点要素一致5类别CategoryI1-雨水;2-污水;3-合流;4-其它6堰顶高程Top_EleD(7,3)单位:米7堰底高程Bot_EleD(7,3)单位:米8堰高HightD(5,3)单位:米9堰宽WidthD(5,3)单位:米10数据来源DataSourceC

48、(50)1-设计图;2-竣工图;3-现场 测绘;4-人工估计;5-其它, 并注明来源11技术资料文件DataListIDI技术文件对应的 A.17表中的 资料编码12数据获取时间Record_DateT格式:yyyy-m-d,数据来源的具体日期13填报单位ReportDeptC(30)数据填报单位14填报日期ReportDateT格式:yyyy-m-d,数据填报日期A.11闸门基础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闸门标识码GateIDC(17)唯一编码2排水系统编码SystemIDC(17)所属排水系统编码3坐标XX-CoorD(11,3)应与点要素一致4坐标YY-CoorD(

49、11,3)应与点要素一致5闸门名称NameC(20)闸门的名称6类别CategoryI1-雨水;2-污水;3-合流;4- 其它7生产厂家ManufacturerC(30)闸门的生产厂家8闸门型号ModelC(30)闸门型号9闸门高程Top_EleD(7,3)闸门关闭时所在闸顶高程,单 位:米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0闸门净高HeightD(5,3)单位:米11闸门净宽WidthD(5,3)单位:米12数据来源DataSourceC(50)1-设计图;2-竣工图;3-现场 测绘;4-人工估计;5-其它, 并注明来源13技术资料文件DataListIDI技术文件对应的 A.17表

50、中的 资料编码14数据获取时间Record_DateT格式:yyyy-m-d,数据来源的具体日期15填报单位ReportDeptC(30)数据填报单位16填报日期ReportDateT格式:yyyy-m-d,数据填报日期A.12阀门基础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阀门标识码ValveIDC(17)唯一编码2排水系统编码SystemIDC(17)所属排水系统编码3坐标XX-CoorD(11,3)应与点要素一致4坐标YY-CoorD(11,3)应与点要素一致5阀门名称NameC(20)阀门的名称6类别CategoryI1-雨水;2-污水;3-合流;4- 其它7阀门类型TypeI

51、1-闸阀;2-蝶阀;3-排气阀;4-其它8生产厂家ManufacturerC(30)阀门的生产厂家9阀门型号ModelC(30)阀门型号10数据来源DataSourceC(50)1-设计图;2-竣工图;3-现场 测绘;4-人工估计;5-其它, 并注明来源11技术资料文件DataListIDI技术文件对应的 A.17表中的 资料编码12数据获取时间Record_DateT格式:yyyy-m-d,数据来源的具体日期13填报单位ReportDeptC(30)数据填报单位14填报日期ReportDateT格式:yyyy-m-d,数据填报日期A.13易涝区域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

52、1易涝区标识码FloodIDC(17)唯一编码2排水系统编码SystemIDC(17)所属排水系统编码3易涝区名称NameC(20)易涝区的常用名称4类别CategoryI1-雨水;2-污水;3-合流;4-其它5所在地址AddrC(100)具体位置描述6调查降雨量RainfallD(5,2)单位:毫米7调查降雨持续时间RainTimeI单位:分钟8调查最大内涝水深MaxDepthD(4,2)单位:米9调查内涝持续时间FloodDurationI单位:分钟10调查日期SurveyDateT格式:yyyy-m-d,现场调查日期11区域情况描述DescriptionC(200)内涝情况描述12填报单

53、位ReportDeptC(30)数据填报单位13填报日期ReportDateT格式:yyyy-m-d,数据填报日期A.14城市受纳水体(河道)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排水河段标识码RiverSegmentIDC(17)唯一编码2河流名称RiverNameC(20)河段所属河流名3河段长度Segment_LenD(8,3)单位:米4起点桩号编码In_StaIDC(17)对应起点河段桩号编码5终点桩号编码Out_StalDC(17)对应终点河段桩号编码6起点河底标高In_ElevD(7,3)单位:米7终点河底标高Out_ElevD(7,3)单位:米8断面数据Shape_XY

54、DataI与XY曲线表关联:X-Y断面9常水位Normal_LevelD(6,2)本段河道的常水位,单位: 米10警戒水位Warnning_LevelD(6,2)本段河道的警戒水位,单位:米11数据来源DataSourceC(50)1-设计图;2-竣工图;3-现 场测绘;4-人工估计;5-其 它,并注明来源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2数据获取时间Record_DateT格式:yyyy-m-d,数据来源的具体日期13填报单位ReportDeptC(30)数据填报单位14填报日期ReportDateT格式:yyyy-m-d,数据填报日期15备注RemarkC(100)相关事项说明A.15城市河道桩号数据表序号中文字段名英文字段名推荐数据类型说明1排水河道桩号标识码RiverStalDC(17)唯一编码2坐标XX-CoorD(11,3)应与点要素一致3坐标YY-CoorD(11,3)应与点要素一致4地面标咼Top_EleD(7,3)单位:米5河底标高Bottom_EleD(7,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