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和异常脑脊液细胞中常见细胞类型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6899426 上传时间:2022-05-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正常和异常脑脊液细胞中常见细胞类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正常和异常脑脊液细胞中常见细胞类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正常和异常脑脊液细胞中常见细胞类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正常和异常脑脊液细胞中常见细胞类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常和异常脑脊液细胞中常见细胞类型(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正常和异常脑脊液细胞中常见细胞类型类型容一、圆细胞免疫活性细胞1、小淋巴细胞;2、大淋巴细胞;3、激活淋巴细胞;4、浆细胞二、单核-吞噬细胞1、单核细胞;2、单核样激活细胞;3、吞噬细胞;三、巨细胞/四、粒细胞1、中性粒细胞;2、嗜酸性粒细胞;3、嗜碱性粒细胞五、脑脊液腔壁细胞1、脉络丛细胞;2、室管膜细胞;3、蛛网膜细胞六、肿瘤细胞1、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细胞;2、转移性肿瘤细胞;3、白血病细胞;4、淋巴瘤细胞七、污染细胞1、骨髓细胞;2、红细胞如证实是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则不能算是污染细胞八、其它细胞1、退化细胞;2、皮肤细胞;3、裸核细胞;4、神经元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正常和异常脑脊

2、液中常见细胞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名称细胞大小胞体细胞核染色质胞浆临床意义备注一、淋巴细胞:主要来自血液,正常情况下以T淋巴细胞为主,其所占比例较外周血为大。小淋巴细胞4-8um,与RBC大小差不多。多呈圆形,有时细胞皱缩呈煤炭样。核大圆,或蚕豆状,居中,占胞体大局部或全部。致密成块,深蓝色很少以致颇,蓝色,不含颗粒正常CSF中主要细胞成分。数量增多、比例失调或伴病理性细胞时则有诊断意义。可见于S感染和非特异性脑膜刺激反响。不活泼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可演变为大淋巴细胞或激活淋巴细胞,可向单核和浆细胞过度。中淋巴细胞8-12um,介于大、小淋巴细胞/亦为正常人脑脊液中的主要成分与小淋巴细胞一道约占细胞

3、总数的60%-70%/大淋巴细胞较小淋巴细胞稍大,直径12-15um/稍大较小淋巴稍浅稍多,淡蓝色。可见少许嗜天青颗粒。正常偶见。增多见于S感染和非特异性脑膜刺激反响。实际上是一种免疫母细胞,由小淋巴激活而成。转化型淋巴细胞(激活淋巴细胞)直径一般大于10um。形态不规则,可见伪足,胞膜粗糙不完整。圆形,常有切迹,核膜清楚。较稀疏呈网状,可见1-2个核仁,少见有丝分裂。嗜碱性,无颗粒。多见于细胞性脑膜炎特别是恢复期、病毒脑、结核脑、脑脓肿、多发性硬化、脑堵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激活淋巴细胞,由小淋巴激活而成。大淋巴样细胞(激活淋巴细胞)胞体胞核均较大淋巴大,约为小淋巴的2-4倍。直径大于20

4、um胞膜可见伪足,不整齐,核周晕稍增粗,着色稍深。核周有一明显但非常见的圆形淡染区,称核周晕。多,强嗜碱性,色深蓝。多见于结核等S感染及脊髓造影、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脑肿瘤等。常伴明显转化型淋巴细胞反响及浆细胞存在。属激活淋巴细胞,由大淋巴激活而成。实际上是一种免疫母细胞。脑样细胞(激活淋巴细胞)核大浆少,核质致密,核分割成脑样外形2叶或3叶的异型淋巴细胞。/其功能失调时,可引起*些变态反响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故脑样细胞的出现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估测和*些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可能有*些辅诊意义,其确切临诊意义有待进一步论证。在抗感染和肿瘤免疫中起重要的作用。常见于病毒脑、脑肿瘤、脑膜炎、及精神分裂症等

5、。属激活淋巴细胞,为异型淋巴细胞。具有辅助B淋巴细胞产生IgM的功能,故又称Tm细胞。正常和异常脑脊液中常见细胞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名称细胞大小胞体细胞核染色质胞浆临床意义备注浆细胞8-12um未成熟的浆细胞核大、胞浆明显嗜碱性、染色质疏松。核圆,多明显偏位。核周外多见一清晰的半圆形核周晕。偶见双核和多核。粗糙呈块状,有时呈典型的车轮状排列。典型的浆细胞胞浆丰富,均匀蓝色,少见颗粒。有时可见嗜酸性包涵体Russel小体。有时可见伪足样浆突。正常CSF中不存在。其出现必有抗原刺激。常见于S感染,尤其以结脑、脑猪囊虫病和病毒性感染更甚。由B淋巴细胞转化而来。浆细胞分泌抗体后于胞浆留有空泡,空泡多者称

6、为泡沫细胞。有人认为浆细胞比例明显增多是多发性硬化的一种相对特征性的CSF细胞学改变。三、单核-吞噬细胞单核细胞较大,12-20um形态色泽与血中所见相似肾型、卵型、马蹄形、分叶状、笔架形,约占胞体一半。疏松、纤细、网状。多呈淡蓝色,有时可夹有空泡,并可见多量嗜天青颗粒。占正常CSF细胞的30-40%与淋巴细胞比例约为3:7或4:6。比例倒错或形态异常时为病理性,见于脑膜非特异性反响和脑组织破坏性病变,如脑挫伤、缺血、出血、炎症、肿瘤和变性等。细胞越年轻,胞核嗜碱性越强,胞体越趋圆形。激活单核细胞较单核细胞大变大,不规则变大,不规则。核形态同单核细胞。较丰富,疏松呈网状,有时可见核仁。淡蓝色,

7、夹有大小不等的空泡,胞浆缘常有磨损伪足样突起。正常占2%以下,增多见于S变性、炎症疾病、肿瘤和各种异物。刺激等由单核细胞被抗原激活而形成。吞噬细胞:不是一个独立系统的细胞,而是被激活的单核细胞吞噬异物后的一组细胞。因其胞体和吞噬能力大故称为大吞噬细胞。红细胞吞噬细胞为单核细胞吞噬1个或多个红细胞的一类吞噬细胞。首次腰穿标本发现此种细胞为病理性,见于脑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5天。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为单核细胞吞噬含铁血黄素的一类吞噬细胞,出现较晚。MGG染色可将含铁血黄素染成数量大小不等的黑色颗粒。普鲁士蓝染色呈蓝色,可与黑色素颗粒鉴别。多在蛛网膜下腔出血5天后出现,稍后也可在胞浆中见到黄色斜方体

8、形结晶的胆红素吞噬细胞。脂肪吞噬细胞为单核细胞吞噬脂肪颗粒后的一类吞噬细胞。MGG染色胞浆可见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丹红或丹黑染成红或黑色颗粒。正常和异常脑脊液中常见细胞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白细胞吞噬细胞可吞噬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等。有时肿瘤细胞也可被吞噬。多种病理情况下所引起的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反响,在去除过程中,都可出现白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可吞噬它认为是异物的物体物质,甚至比它大数倍的物体。如空泡融合将胞浆和胞核挤向细胞一侧边缘时称为印戒细胞。四、巨细胞:巨细胞因外形巨大而得名,可由多种细胞类型产生。细胞体积甚大,可有双核或多核。良性巨细胞:常为转化型淋巴细胞或浆细胞的无丝分裂及单核细

9、胞被激活后的体积增大。此种细胞提示非特异性脑膜激惹,后者与激活单核细胞意义一样。肿瘤巨细胞:好成簇出现,根据胞体、胞核增大,着色较蓝等肿瘤细胞根本特点可鉴别。五、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与血中同类细胞相似。直径约12um。因其对细菌只具有限的吞噬能力和胞体较小,故有小吞噬细胞之称。临床意义:正常CSF无中性粒细胞,腰穿可污染。此时脑脊液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增多提示粒细胞反响,主要见于脑和脑膜细菌、病毒感染、脑外伤、脑血管病、椎管药物注射、*些恶性肿瘤及非特异性脑膜激惹等情况。以细菌性感染急性炎症渗出期最为显著。在中毒等情况下,可见到中性粒细胞有粗大深染的红色颗粒即中毒颗粒,常表示此细胞处于濒死或死亡状

10、态。胞核分叶越多,提示细胞越老。离体后较淋巴及单核-吞噬细胞变性快。嗜酸性粒细胞与血中同类细胞相似。成熟细胞核呈典型的眼镜架样、豆状和八字排列。正常CSF难见,且少于1-2%。增多最常见于猪囊虫等脑寄生虫病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数量较多,持续时间较长。其次见于一些S感染如结脑、病毒脑、蛛网膜下腔出血、造影检查及椎管药物注射等,但数量有限,持续时间短。离体后容易变性注间快检嗜碱性粒细胞与血中同类细胞相似。正常CSF中难见到,可见于炎症、异物反响、慢粒白血病、癫痫持续状态等,诊断意义尚不清楚。六、脑脊液腔壁细胞:脉络丛和室管膜细胞细胞较大易破碎,常成簇出现,胞体多彼此相连,核圆而致密,胞浆丰富呈灰

11、蓝色或粉红色,二者鉴别常较困难,故平时常合称为脉络丛-室管膜细胞。常见于婴幼儿脑积水、脑室穿刺、气脑和脑室造影及椎管药物注射等,常无诊断价值。蛛网膜细胞细胞常成簇出现,胞浆量多呈灰蓝色,核卵圆形,可见核仁。见于气脑造影或腰穿的脑脊液标本,可能是对蛛网膜机械性损伤引起。正常和异常脑脊液中常见细胞形态特征及临床意义七、肿瘤细胞:常见四类:原发性肿瘤细胞、转移性肿瘤细胞、白血病细胞、淋巴瘤细胞。前两者为实体性肿瘤,后两种为造血组织及淋巴组织的恶性增生,形态上常与实体性肿瘤有较明显区别。脑脊液中一旦发现肿瘤细胞诊断价值极大,特别是对脑膜癌病的诊断更优于其它检查。原发性和转移性颅肿瘤细胞一般形态学特征:

12、1、细胞核增大大于10um者应疑及恶性肿瘤这与肿瘤细胞核DNA含量和蛋白质合成增多有关。2、核-浆比增大为恶性肿瘤最显著特征。胞核增大亦可见于放射、炎症和再生等情况,但此类细胞胞体也增大,核/浆比例正常。3、染色质染色增深常被碱性染料深染。为恶性肿瘤DNA含量增加所致4、染色质颗粒粗糙丛集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更明显。5、核膜增厚且不规则由于核膜处染色质浓集所致,可作为细胞变性的一个较早征象。6、核仁体积及数量增加核仁大于5um强烈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数量常同时增远销3-4个,蓝色或深蓝色。7、多核或多叶核常是细胞异常有丝分裂的结果。8、有丝分裂活泼是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表现之一。9、胞核和胞浆形态

13、、体积多变,细胞间界限不清和好成簇出现,亦为恶性肿瘤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白血病细胞与周围血和骨髓中所见大致一样。CSF中白血病细胞是诊断S白血病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对那些临床上尚未出现S受损病症的病员更为重要。淋巴瘤细胞在CSF中发现淋巴瘤细胞是诊断S淋巴瘤的可靠依据。八、污染细胞1、骨髓细胞:鉴别骨髓中的各型细胞均可出现于脑脊液中,当巨核细胞与各原始细胞一起出现时,鉴别不难。无诊断意义。2、红细胞:由腰穿损伤脊膜血管所引起。当同时见中性粒细胞存在时,应注意两者的比例是否与周围血象中者一样,以确定有否病理意义。如因非污染所致者提示有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九、其它细胞1、退化细胞:核肿胀、固缩或溶解。核染色质疏松或致密成团,着色变浅或变深,核碎裂成点、片或小块状,散布于胞浆中。如胞核完全消失提示细胞已死亡。胞浆减少,胞膜模糊、碎裂或消失而形成裸核。胞浆着色偏酸和出现空泡、脂肪和色素颗粒。2、裸核细胞:为胞膜、胞浆破损后仅遗留胞核的一种细胞,常成簇出现,尤其多见于脱落的腔壁细胞和一些变性细胞,也可见于肿瘤细胞。3、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其识别较困难。.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