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倾城一期12~15楼工程结构设计说明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6698988 上传时间:2022-05-08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74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时代倾城一期12~15楼工程结构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时代倾城一期12~15楼工程结构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时代倾城一期12~15楼工程结构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资源描述:

《时代倾城一期12~15楼工程结构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代倾城一期12~15楼工程结构设计说明(7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时代倾城一期12#15#楼工程结构设计一、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XX国安全生产法;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建工1994年第一版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的设计和使用安全 杜荣军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木结构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 XX时代倾城一期二标段施

2、工总承包工程施工图纸; 时代地产相关技术附件;二、 工程概况:2.1、基本概况:工程名称时代倾城一期12#15#楼工程工程地址XX市清城区东岗路与基龙东路交界以北建设单位XX市荣景投资XX勘察单位XX省地质建设工程勘察院设计单位XX瀚华建筑设计XX监理单位XX联嘉建设监理XX质量监督部门XX市质量监督部门总包单位XX电白建设集团XX建设工期合同工期750个日历日合同要求质量合 格合同额9261.4万本工程项目由12#15#四栋33层洋房组成,地下一层,地上33层,建筑用地面积10993.5,共计建筑面积约63760.8,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54158.8,地下室建筑面积约9602;建筑总高度98

3、.6m,主体塔楼地下室层高为 5.80m,地下室车库部位层高为4.30m,首层层高为5.50m,属高支模范围;233F层高为2.90m。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5.500m,属于类高层建筑;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等级为三级;建筑防火分类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地下室外墙防水等级为级,屋面防水等级为级。2.2、工程设计概况221、主体框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各部位砼强度等级如下表:部位砼强度等级砼抗渗等级备注桩承台、地下室底板、和外侧墙C30P6当承台与底板同时浇筑时,用抗渗砼地下室内侧墙C30除柱、塔

4、楼剪力墙及水池壁地下室水池底板及侧墙C30P6地下室顶板C30P6覆土部分用抗渗砼上部水池底板及壁板C25P6上部构件砼等级层 次-134679101213151618192122顶层柱、剪力墙C60C55C50C45C40C35C30C25层 次顶板首层333天面层天面以上楼盖构件C30C25C30C25三、模板设计方案:3.1、高支撑模板概况:高支模位置楼板截面尺寸板跨度、支模高度梁截面尺寸梁跨度、支模高度-1层至1层100、120、150、180、200、250、350板跨:2200mm8100mm高度:5.25.5m120400;150450;200400/500/600/680/70

5、0/1170/1250/1700300600/900/930/1000/1200/1350/1700/1750/1900/2250/2400;400800/900/1000;450/500/5501000/1200;550800;600900等跨度:2200m8100mm高度:3.354.15 m3.2、 模板体系用料及布置:1、各种构件用料名称、规格尺寸、用料质量要求等包括用料的特性,如弹性模量、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可按下表进行取值。50mm100mm木枋弹性模量E9000N/mm2惯性矩I4166666.67mm4截面模量W83333.33mm3抗弯强度设计值fw13N/mm2顺纹抗剪强度

6、设计值fv1.4N/mm2483.5钢管截面积A4.89cm2惯性矩I12.19cm4截面模量W5.08cm3回转半径i1.58cm每米质量3.84kg/m弹性模量E2.06105N/mm2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fv125N/mm22支模体系设计方案:本工程高支模全部采用钢管支撑:结构截面尺寸底模材料侧模材料及布置次龙骨布置主龙骨布置支撑体系布置楼板:100、120、150、180、层高:5.5、5.85m。18mm厚建筑夹板50100mm木250mm,跨度900mm。483.5钢管900mm,跨度900mm。立杆纵向间距900mm,横向间距900mm,纵横

7、水平拉杆步距1.5m。 楼板:180、200、250mm、层高:5.85m。18mm厚建筑夹板50100mm木250mm,跨度900mm。483.5钢管900mm,跨度900mm。立杆纵向间距900mm,横向间距900mm,纵横水平拉杆步距1.5m; 梁截面300900mm;层高:5.5、5.85m。18mm厚建筑夹板18厚建筑夹板,20mm厚直边板压脚,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200,中部每400mm高一道穿芯螺栓14500mm,距梁底250 mm。50100mm木枋250mm,跨度900mm。483钢管900mm,跨度900mm。立杆纵向间距900mm,横向间距450mm,纵横水平拉杆步

8、距1.5m;扫地杆离支撑面200 mm; 梁截面3006009001200mm;层高:5.5m;或5.85 m。18mm厚建筑夹板18厚建筑夹板,20mm厚直边板压脚,龙骨采用50100mm200的木枋,穿芯螺栓14500 mm两排;一排螺栓距梁底250 mm;二排距梁底750 mm。50100mm木枋200mm,跨度900mm。483.5钢管450mm,跨度450mm。立杆纵向间距450mm,横向间距450mm,纵横水平拉杆步距1.5m;中间加固立杆;扫地杆离支撑面200 mm梁截面30055012002400mm;层高:5.5m;或5.85 m。注:梁深超过1.2m时按此布置18mm厚建筑

9、夹板18厚建筑夹板,20mm厚直边板压脚,龙骨采用50100mm木枋200,中部每400mm高三五排穿芯螺栓14500mm;一排螺栓距梁底250 mm;二排螺栓距梁底750 mm;三五排螺栓间距按500mm叠加类推布置。50100mm木枋200mm,跨度900mm。483.5钢管450mm,跨度450mm。立杆纵向间距450mm,横向间距300mm,纵横水平拉杆步距1.5m;中间加固立杆;扫地杆离支撑面200 mm3.3、 模板体系构造、安装检查验收技术措施:3.3、模板安装检查验收: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

10、并铺设垫板。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模板需按规范的要求扫脱模剂,模板的拼缝应严

11、密不漏浆,模板安装要求和质量标准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的规定。如下表所示:模板体系完成后由施工员组织班组、质量检查员参加有量化的验收,验收时间应在封盖梁、楼面底模板前。3.、各类截面尺寸不同梁柱加固节点图:3.、模板支架体系及其地基基础技术构造要求、检查、验收:a). 支撑体系用料、质量及构造要求: 支撑用483.5钢管及其扣件,对折曲变形、严重锈蚀,穿孔等不能应用。 所有木板、木枋的规格尺寸应保证,腐烂、废烂、檐边、疤节、严重扭曲开裂的不能使用。满足于模板支撑系统防涨模变形刚度、稳定性纵横水平拉杆、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钢管支撑需设置、借助构件支顶等要求的构造措施,模板支撑体

12、系安装质量标准。矩形截面的受力木枋应竖向放置。梁和板的立柱,其纵横向间距应相等或成倍数。支撑体系采用钢管和主次木方龙骨搭设,先搭设钢管支撑架然后摆设竖向主龙骨木方及模板,再安装钢筋,梁侧部位:紧固穿心拉杆及次龙骨,然后浇筑混凝土。b). 模板支撑体系技术要求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一般采用楼面模板盖梁侧模板,且比梁侧模板凹入23mm。有较大集中重或施工荷载的支点应选择在钢管支顶上,或另加支撑钢管增强。钢管的初始弯曲率不得大于1/1000,其壁厚应按实际检查结果计算。支撑宜采用先弹墨线后搭设的方法,保证沿在一直线上,且尽量

13、保证上下层支顶立柱在同一平面位置上,上下支顶对正。当梁截面大于300x1200mm时,所采用的顶部钢管作受力支撑体系时其纵横立杆间的紧固螺栓必须是双排扣件。连接钢管立杆的构件必须处于锁紧状态。连接杆加固杆、剪刀撑等加固件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加固杆、剪刀撑必须与钢管立杆、水平杆同步搭设; 水平加固杆应设于钢管立杆内侧,水平杆件应在同一步内连续设置;剪刀撑应设于钢管立杆外侧并连牢。竖向、水平钢管剪刀撑应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第6.2.4条的规定执行。c、加固及连接件的技术要求: 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宜为4065N.m,并不得小于40N.

14、m;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边缘长度不应小于100mm。钢管立杆顶部与梁侧间应有间隙。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与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步距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当层高在820m时,在最顶步距两水平拉杆中间应加设一道水平拉杆。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当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不少于2跨,高低差不得

15、大于1m,立柱距边坡上方边缘不得少于0.5m。立柱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柱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柱与下段钢管立柱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本受力支撑架应直接支承在结构面上,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木厚度不得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300mm。若支承面位于夯实地面时,则必须硬化处理且满足受力面的强度要求,同时要做好地面排水措施。3.33、模板支架体系的检查和验收:基础完工后模板支架体系搭设前;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整体或分段达到设计高度后;设计要求预压的模板支架体系在

16、预压过程中及预压加载完成后;遇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停用超过一个月。2) 支架工程的验收应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应着重如下项目,并记入支架验收报告中:构配件和加固件要齐全,质量要合格,连接要牢固可靠;基础要平整坚实、底座要符合要求;立杆立柱的纵距、横距、步距、垂直度和水平度要符合要求;纵横剪刀撑和横向斜撑的设置和支架系统整体稳定性要符合要求;立杆与水平杆同一截面上相邻杆件的对接和搭接要符合规范要求;杆件的受力要在同一轴线上。3) 模板支架体系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承载杆件、加固杆件、连接杆、斜撑、剪刀撑、孔洞通道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场地地表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立柱是否悬空,外侧立杆是否

17、被车辆冲撞过;立杆立柱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扣件、连接件是否松动;是否超载。4) 模板支架体系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专项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文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评审或咨询意见;构配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高支模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验记录;模板支架体系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模板支架体系的验收申请报告。5) 支架验收主要项目的允许偏差支座的沉降不大于10mm;支架搭设的垂直度与水平度偏差应符合下表:项目允许偏差mm垂直度每步架h/1000及2.0支架整体H/600及50水平度一跨距内水平架两端高差l /600及+3.0支架整体L/600及50注:h-步距;H

18、-支撑架高度;1-跨距;L-支撑架长度立杆间距的允许偏差步距;20mm;横距50mm;纵距20mm;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宜为4065N.m,且不应小于40N.m,不应大于65N.m;剪刀撑与地面角度在4560;4、 后浇带模板构造和措施:4、后浇带模板构造和措施: 4.1、后浇带模板安装和拆除要有专项的技术措施及要求。1地下室各层板在D1-ST/D1-120;D1-1516/D1-QT;D1-1920/D1-QT轴,约32m设1000mm宽后浇带。2后浇带的梁位置施工缝采用细目钢丝网快易收口网设置,用12200的焊接钢筋网加强堵截,后浇带处要留出清扫孔;板带位置施工缝与构件轴线垂直,平面要沿直,

19、用细目钢丝网木枋钉碎板、快易收口网设置。3楼板钢筋安装以后,后浇带范围梁、板位置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包括楼板面筋应加密垫好,使钢筋保证在正确的位置上。4后浇带所在结构构件位置的梁、板支撑应有独立性,当楼板其他位置模板拆除时,后浇带的支撑应保留至后浇带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拆除。4.2、混凝土的输送方法及现有运输条件及作业保护条件:混凝土的浇筑输送采用汽车泵、地泵,串桶、流槽或导管,吊斗容量等。不得采用使支撑产生偏心荷载的混凝土浇筑顺序,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随浇随捣随平整,混凝土不得堆积在泵送管路出口处。同时,模板支撑可用塔机吊运,外脚手架作维护设施。、模板拆除:.1、模板拆除时间和拆除

20、顺序:1) 模板拆除,侧模拆除应保证混凝土边角不受损坏方可进行;而水平模板及支撑则由单位工程负责人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试压报告,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表4.3.1规定后,向监理单位提出拆模申请,经审批同意后拆除。2) 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部荷载的承重能力,否则不能拆除该层楼板支撑,或采取合理措施增设支撑架。3) 模板高支撑的拆除顺序为:搭设模板拆除的脚手架从梁中部开始向两端支点降下梁底钢管、扣件或上托拆除梁底模板拆除梁两侧模板拆除楼板下支撑拆除楼板龙骨及模板拆除脚手架模板分类堆放整齐。4) 支撑架拆除前,应清理支撑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21、5) 支撑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在拆除过程中,支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支架拆卸到相关门架时方可拆除。.2、模板安装、拆除的安全措施:1) 高支模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爬上爬下。当高度大于等于6m的高支模必须在高支模全范围内设置一层安全操作平台。2) 混凝土浇筑时,应派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同意后方可复工。3)

22、现场应明确高支模安全责任人,负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应在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4) 搭拆支架或小圆钢管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支架操作。5) 搭拆支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6) 六级或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雪、雾天应停止支架的搭拆及支架上的施工作业。7) 施工期间不得拆除:剪刀撑、水平加固杆、扫地杆、封口杆;栏杆。8) 支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地下管线时,在支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9)

23、支架基础或邻近严禁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10) 支架外侧严禁任意攀爬,外侧应有防护措施,以防坠物伤人。11) 施工中对支架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12) 雨天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避雷装置,遇有大风暴雨后应对支架设施逐一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立即修理完善。13) 拆下的支架及配件应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污物,并分类检验和维修,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14) 支架拆除要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15) 支架的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

24、装后拆的顺序及以下安全作业要求进行: 支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里后外的顺序进行; 在拆除过程中,支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 通常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支架拆卸到相关的立杆时方可拆除; 工人必须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用品;16) 模板上堆放材料要均匀,要符合构件的使用荷载,泵送混凝土出料应及时分摊到其他地方,临时料堆高度不得超过200mm。17) 模板高支撑安装须有稳固的脚手架防护,操作人员上落应走斜道或稳固的靠梯,高空作业无安全保护的要佩戴安全带。高支撑安装过程应保证构件的稳

25、定性,有措施防止高支撑的倾覆。18) 模板拆除时要搭设稳固的脚手架,不许有空隙、松动或探头脚手板;临边做好防护措施,与外脚手架之间拉设安全兜底网,下方设警戒线和监护人员。19) 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不得硬拉,严禁敲击。20) 使用电器和机具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3、高支模防坍塌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坍塌事故发生时,安排专人及时切断有关闸门,并对现场进行声像资料的收集。发生后立即组织抢险人员再半小时内到达现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人工和机械相

26、结合的方法,对坍塌现场进行处理。抢救中如遇到坍塌巨物,人工搬运有困难时,可调集大型的吊车进行调运。在接近边坡处时,必须停止机械作业,全部改用人工扒物,防止误伤被埋人员。现场抢救中,还要安排专人对边坡、架料进行监护和清理,防止事故扩大。2、事故现场周围应设警戒线。3、统一指挥、密切协同的原则。坍塌事故发生后,参战力量多,现场情况复杂,各种力量需在现场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积极配合、密切协同,共同完成。4、以快制快、行动果断的原则。鉴于坍塌事故有突发性,在短时间内不易处理,处置行动必须做到接警调度快、到达快、准备快、疏散救人快、达到以快制快的目的。5、救人第一的原则。当现场遇有人员受到威胁时,首要

27、任务是抢救人员。6、伤员抢救立即与急救中心和医院联系,请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7、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8、自我保护,在救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模板质量通病控制措施:.1、接缝不严1. 现象: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2. 原因分析:1) 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2) 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模板干缩造

28、成裂缝。轴线测放产生误差。3) 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4) 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5) 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3. 控制措施:1) 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的比例将各部位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2) 严格控制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3) 木模板安装周期不易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木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4) 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发生错位要校正好。.2、模板未清理干净1. 现象:1) 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

29、隙,且有垃圾夹杂物。2) 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砼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2. 原因分析:1) 钢筋绑扎完毕,未用压力水冲洗模板,封模前未进行清扫。2) 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3. 控制措施:1) 钢筋绑扎完毕,用高压水冲洗模板,清除模内垃圾。2) 封模前派专人清扫模内垃圾。3) 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封严清扫口。.3、柱模板缺陷1. 现象:1) 炸模,造成截面尺寸不准,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2) 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轴线上。3) 柱身扭曲,梁柱

30、接头处偏差大。2. 原因分析:1) 柱箍筋间距太大或不牢,钢筋骨架缩小,或木模钉子被混凝土压力拔出。2) 测放轴线不认真,梁柱接头处未按大样图安装组合。3) 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4) 模板两侧松紧不一,未进行模板柱箍和穿墙螺栓设计。3. 预防措施:1) 成排柱子支模前,应先在底部弹出通线,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2) 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3) 成排柱子支撑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4) 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500800mm应加设牢固的柱箍,必要时增加对拉螺栓,防止炸模。.4、板模板缺陷1. 现

31、象: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采用木模板时梁边模板嵌入梁内不易拆除。2. 原因分析:1) 模板龙骨用料较小或间距偏大,不能提供足够的刚度及强度,底模未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造成挠度过大。2) 板下支撑底部不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支撑下沉,板模下挠。3. 控制措施:1) 现浇板模板下的龙骨和牵杠木应有模板设计计算确定,确保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支撑面要平整。2) 支撑材料应有足够的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增加稳定性;支撑如支撑再软土地基上,应先将地面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必要时垫木下再加垫横板,以增加支撑再地面的接触面,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3) 板模板应按规定要求起拱。

32、.5、墙模板缺陷1. 现象:1) 炸模、倾斜变形,墙体不垂直。2) 墙体厚薄不一,墙面高低不平。3) 墙根跑浆、露筋,模板底部被混凝土及砂浆裹住,拆模困难。4) 墙角模板拆不出。2. 原因分析:1) 模板制作不平整,厚度不一致,相邻两块墙模板拼接不严,不平,支撑不牢,没有采用对拉螺栓来承受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以致混凝土浇筑时炸模。2) 角模与墙板拼接不严,水泥浆漏出,包裹模板下口。拆模时间太迟,模板与混凝土粘结力过大。3) 未涂刷隔离剂。3. 控制措施:1) 墙面模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2) 墙身中间应根据模板设计书配制对拉螺栓,模板两侧以连杆增强强度来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

33、不炸模。两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钢管或硬塑料撑头,以保证墙体厚度一致。3) 模板面应涂刷隔离剂。4) 外墙所设的拉顶支撑要牢固可靠,支撑的间距、位置应有模板设计确定。.6、轴线位移:1. 现象: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2. 原因分析:1) 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2) 轴线测放产生误差。3) 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4) 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5) 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6) 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

34、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大挤偏模板。7) 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3. 控制措施:1) 严格按1/10-1/15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2) 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3) 墙、柱模板根部和预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4) 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5) 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

35、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6) 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7) 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7、标高偏差1. 现象: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度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2. 原因分析:1) 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2) 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3) 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4) 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5) 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

36、装修层厚度。3. 控制措施:1) 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2) 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3) 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00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4) 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模板。5) 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8、结构变形1. 现象: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2. 原因分析:1

37、) 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2) 组拼小钢模,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3) 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4) 竖向承重支撑在地基土上未夯实,未垫平板,也无排水措施,造成支随部分地基下沉。5) 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6) 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达大,或未夹紧模板,或对拉螺栓配备数量不足,以致局部模板无法承受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7) 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8) 采用木模板或胶合板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长期日晒雨淋面变形。3. 控制措施:1) 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

38、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得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2) 梁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3) 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4) 梁、柱模板若采用卡蛤时,其间距要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5) 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6) 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不下料,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

39、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7)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8) 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模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木模板长期暴晒雨淋发生变形。 .9、脱模剂使用不当1. 现象:模板表面用废机油涂刷造成混凝土污染,或混凝土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2. 原因分析:1) 拆模后不清理混凝土残浆即刷脱模剂。2) 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层过厚。3) 使用了废机油脱模剂,既污染了钢筋及混凝土,又影响了混凝土表现装饰质量。3. 控制措施:1

40、) 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的混凝土残浆后,再刷脱模剂。2) 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选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其混合液和各种专门化学制品脱模剂等。3) 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状,应涂刷均匀,不得流淌,一般刷两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4) 脱模剂涂刷后,应在短期内及时浇筑混凝土,以防隔离层遭受破坏。.10、封闭或竖向模板无排气孔、浇捣孔1. 现象:由于封闭或竖向的模板无排气孔,混凝土表面易出现气孔等缺陷,高柱、高墙模板未留浇捣孔,易出现混凝土浇捣不实或空洞现象。2. 原因分析:1) 墙体内大型顶留洞口底模未设排气孔,易使混凝

41、土对称下料时产生气囊,导致混凝土不实。2) 高柱、高墙侧模无浇捣孔,造成混凝土浇灌自由落距过大,易离析或振动棒不能插到位,造成振捣不实。3. 控制措施:1) 墙体的大型预留洞口门窗洞等底模应开设排气孔,使混凝土浇筑时气泡及时排出,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2) 高柱、高墙超过3m侧模要开设浇捣孔,以便于混凝土浇灌和振捣。.1、模板支撑选配不当1. 现象:由于模板支撑体系选配和支撑方法不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变形。2. 原因分析:1) 支撑选配不仔细,未经过安全验算,无足够的承载能力及刚度,混凝土浇筑后模板变形。2) 支撑稳定性差,无保证措施,混凝土浇筑后支撑自身失稳,使模板变形。3. 控制措施:1

42、) 模板支撑系统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类型来选配,以便相互协调配套。使用时,应对支承系统进行必要的验算和复核,尤其是支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2) 木质支撑体系如与木模板配合,木支撑必须钉牢楔紧,支柱之间必须加强拉结连紧,木支柱脚下用对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定,荷载达大的木模板支撑体系可采用枕木堆塔方法操作,作扒钉固定好。3) 钢质支撑体系其钢楞和支撑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并能保证安全承受施工荷载,钢管支撑体系一般宜扣成整体排架式,其立柱纵横间距一般为1m左右荷载大时应采用密排形式,同时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4) 支撑体夭的基底必须坚实可靠,竖

43、向支撑基底加为土层时,应在支撑底铺垫型钢或脚手板等硬质材料。5) 在多层或高层施工中,应注意逐层加设支撑,分层分散施工荷载。侧向支撑必须支顶牢固,拉结和加固可靠,必要时应打入地锚或在混凝土中预埋铁件和短钢筋头做撑脚。7、模板支架体系的监测项目、要求及测点布置。1) 监测项目: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以及地基稳定性的沉降观测。2) 测点布置:根据支架规模确定,一般情况下每1015m应布设一个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应布设不少于2个支架水平位移监测点、3个支架沉降观测点及3个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点。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支架的压缩变形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的1/1

44、000。3) 监测频率: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2030分钟一次。四、 安全、文明及施工应急措施:4.1、安全施工措施4.11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应采用36V的低压电源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措施;4.12、高空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是工具袋内,严禁放在模板、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内,不得掉落。4.13、高耸建筑施工时,应有防雷击措施;4.14、高空作业人员严禁攀登组合钢模板或脚手架等上下,也不得在高空的墙顶、独立梁及其模板等上面行走;4.15、模板的预留孔洞、电梯井口等处,应加盖或设置防护栏,必要时应在洞口处设置安全

45、网;4.16、装拆模板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拆随转运,并应按活动部件固定牢固。严禁堆放在脚手架上抛掷。4.17、装拆模板时,必须采用稳固的登高工具,高度超过3.5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装拆施工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挂安全带,并设专人监护。4.18、安装墙、柱模时,应随时支撑牢固,防止倾覆。4.19、预拼装模板的安装,应边就位、边校正、边安设连接件,并加设临时支撑稳固。4.110预拼装模板垂直吊运时,应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水平吊运应采取四个吊点。吊点应作受力计算,合理布置;4.111预拼装模板应整体拆除。拆除时,先挂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撑及拼接两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

46、离开结构表面后再起吊;4.112拆除承重模板时,必要时应先设立临时支撑,防止突然整块坍塌。4.113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设施。4.114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当垂直吊运时,应采取不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应采取不少于四个吊点。吊运必须使用卡环连接,并应稳起稳落,待模板就位连接牢固后,方可摘除卡环。模板及其配件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或当年的检验报告,安装前应对所有部件进行认真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4.115在高处安装和拆除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脚手架,并应加设防护栏杆。在临街面及交通要道地区,尚应设警示牌,派专人看管。4.116施工现场的用电,应符合国家现行标

47、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的有关规定。4.117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严禁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规定要求时拆除模板。4.118接头是立杆同横杆、斜杆的连接装置,应确保接头锁紧。4.120、严禁用外架作为模板支撑体系支点。4.2、文明施工措施4.21严禁将模板、木方、支撑放置在外架上。4.22在下班之前,必须对木工加工房进行彻底打扫,并注意防火。4.23严禁在楼层内随意裁切模板。4.24拆除的模板、木方、支撑应分类堆放整齐,模板、木方上的铁钉必须敲掉或者打弯。4.25拆下来的模板必须及时清理掉砼渣,并刷脱模剂保养。4.26拆模中损坏的支撑、钢管必须及时更换或者

48、修理。4.27模板中的木屑、废管线、其它杂物等必须在关侧模之前清理干净。4.28在支模过程中损坏钢筋的要及时通知钢筋工进行修复。4.29每天必须做到工完场清。4.3、施工应急措施:4.31项目部安全应急组组织架构:组长:阮国聪副组长:安全主任丁福东、陈道文成员: 刘新武、苟和平、万玉龙、苟洪涛、王福、王福钱、陈健康、廖云峰、贺章国、张尚文项目部设置医药箱,准备相应的医药设施及药品,能保证施工现场的施救,如遇事故发生伤人应及时拨打112急救。或拨打如下号码:XX市人民医院:0763-3313033;XX市清城区人民医院:0763-3320580;XX市中医院:0763-3126147阮国聪项目经

49、理组长13823374122丁福东安全主任副组长18682130498陈道文生产经理副组长1591545818苟和平安全员组员13714905378刘新武木工工长组员13316605653万玉龙组员139982290086苟洪涛组员15914199456王福组员15889445270王福钱组员13883482767陈健康组员15766299764廖云峰组员18633951930贺章国组员13553441738张尚文组员136130234794.32、 应急物资及装备:1、救护人员的装备:头盔、防护服、防护靴、防护手套、安全带、呼吸保护器具等;2、灭火剂:水、泡沫、CO2、卤代烷、干粉、惰性气体

50、等;3、灭火器:干粉、泡沫、1211、气体灭火器等;4、简易灭火工具:扫帚、铁锹、水桶、脸盆、沙箱、石棉被、湿布、干粉袋等;5、消防救护器材:救生网、救生梯、救生袋、救生垫、救生滑杆、缓降器等;6、自动苏生器:适用于抢救因中毒窒息、胸外伤、溺水、触电等原因造成的呼吸抑制或窒息处于假死状.五、高支模梁、板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5.1、150mm厚楼面模板支撑计算书1.计算参数结构板厚150mm,层高5.5m,结构表面考虑外露;模板材料为:夹板底模厚度18mm;木材弹性模量E=9000N/mm2,抗弯强度fm=13.00N/mm2,顺纹抗剪强度fv=1.40N/mm2 ;支撑采用483.5mm钢管:

51、横向间距900mm,纵向间距900mm,支撑立杆的步距h=1.50m;钢管直径48mm,壁厚3.5mm,截面积4.24cm2,回转半径i=1.58cm;钢材弹性模量E=206000N/mm2,抗弯强度f=205.00N/mm2,抗剪强度fv=125.00N/mm2。2.楼板底模验算1底模及支架荷载计算荷载类型 标准值 单位 计算宽度 板厚 系数 设计值模自重 0.30 kN/m21.0 1.2= 0.36kN/m砼自重 24.0kN/m31.00.151.2 = 4.32kN/m钢筋荷载 1.10 kN/m31.0 0.151.2 = 0.198 kN/m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 2.50 kN

52、/m21.01.4 = 3.50 kN/m底模和支架承载力计算组合:q1= 8.38 kN/m底模和龙骨挠度验算计算组合: q2 = 4.88 kN/m2楼板底模板验算一排龙骨间距L=250mm,计算跨数5跨。底模厚度16mm,板模宽度=1000mm;W=bh2 /6=1000182/6=54000mm3;I=bh3/12=1000183/12=486000mm4。1内力及挠度计算a.荷载支座弯矩系数KM=-0.105M1=KMq1L2 =-0.1058.382502=-54994N.mm剪力系数KV=0.606V1=KVq1L=0.6068.38250=1270Nb.荷载支座弯矩系数KM=-

53、0.105M2=KMq2L2 =-0.1054.882502=-32025N.mm跨中弯矩系数KM=0.078M3=KMq2L2 =0.0784.882502=23790N.mm剪力系数KV=0.606V2=KVq2L=0.6064.88250=739N挠度系数K=0.6442=Kq2L4/=0.6442504/=0.02mmc.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按2.50kN按作用在边跨跨中计算计算荷载P=1.42.50=3.50kN ,计算简图如下图所示。跨中弯矩系数KM=0.200M4=KMPL=0.2003.501000250=175000N.mm支座弯矩系数KM=-0.100M5=KMPL=-0

54、.1003.501000250=-87500N.mm剪力系数KV=0.600V3=KVP=0.6003.50=2.10kN挠度系数K=1.4563=KPL3/=1.45610002503/=0.13mm2抗弯强度验算M1=-54994N.mmM2M5=-119525N.mmM3M4=198790N.mm比较M1、M2M5、M3M4,取其绝对值大的作为抗弯强度验算的弯矩。Mmax=198790N.mm=0.20kN.m=Mmax/W=198790/54000=3.68N/mm2楼板底模抗弯强度=3.68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3抗剪强度验算V1=1270NV2+ V3=7

55、39+2100=2839N比较V1、V2V3,取其绝对值大的作为抗剪强度验算的剪力:Vmax=2839N=2.84kN=3Vmax/2bh=32839/=0.26N/mm2楼板底模抗剪强度=0.26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max=0.02+0.13=0.15mm =250/400=0.63mm楼板底模挠度max=0.15mm=0.63mm,满足要求。一排龙骨验算钢管横向间距900mm,一排龙骨间距250mm,计算跨数2跨;一排龙骨采用木枋b=50mm,h=100mm;W=bh2/6=80x1002/6=83333.33mm3,I=bh3/12=4166666.6

56、7mm4。1抗弯强度验算一排龙骨受均布荷载q=q1一排龙骨间距/计算宽度=8.38250/1000=2.10kN/m1施工活载为均布荷载时:弯矩系数KM=-0.125Mmax=KMqL2=-0.1252.109002=-212625N.mm=-0.21kN.m2施工活载为集中荷载时:恒载为:4.880.251.22 kN/m;活载:1.42.53.5 kN。选取以上弯矩最大值M0.7 kN.m=Mmax/W =700000/83333.33=N/mm2 一排龙骨抗弯强度=8.4N/mm2fm=13.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1施工活载为均布荷载时:剪力系数KV=0.625Vmax

57、=KVqL=0.6252.10900=1181N=1.18kN2施工活载为集中荷载时:剪力如上内力图,V2.7 kN。选取以上剪力最大值V2.7kN.m=3Vmax/2bh=32700/=0.81N/mm2一排龙骨抗剪强度=0.81N/mm2fv=1.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q=q2一排龙骨间距/计算宽度=4.88/1.2250/1000=1.02kN/m=1.02N/mm,挠度系数K=0.521 max=KqL4/=0.5211.029004/=0.11mm=900/400=2.25mm一排龙骨挠度max=0.11mm=2.25mm,满足要求。集中荷载作用下二排龙骨内力计算: 二

58、排龙骨验算钢管纵向间距900mm,计算跨数5跨。在二排骨采用单钢管A=424mm2;W=4490mm3, I=107800mm4,1抗弯承载力验算P=1.2502.10900=2363N=2.36kN弯矩系数KM=0.406Mmax=KMPL=0.4062363900=863440N.mm=0.86kN.m=Mmax/W=863440/4490=192.30N/mm2二排龙骨抗弯强度=192.30N/mm2fm=205.00N/mm2,满足要求。2抗剪强度验算剪力系数KV=2.496Vmax=KVP=2.4962.361000=5891N=5.89kN=3Vmax/=35891/=20.84N

59、/mm2二排龙骨抗剪强度=20.84N/mm2fv=125.00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P,=1.2501.02900=1148N=1.15kN挠度系数K=2.344max=KP,L3/=2.34411489003/=0.88mm;=900/400=2.25mm故:二排龙骨挠度max=0.88mm=2.25mm,满足要求。计算简图如下图。3.支撑强度验算传至每根立柱的最大支座力的系数=4.180每根钢管承载NQK1 =4.1802.361000=9865N每根钢管承载活荷载1.0kN/m2:NQK2=0.900.9011000=810N每根钢管承载荷载NQK =NQK1NQK2 =9865+810=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