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校园设计方案结构设计说明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6613683 上传时间:2022-05-08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3.0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字校园设计方案结构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数字校园设计方案结构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数字校园设计方案结构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资源描述:

《数字校园设计方案结构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校园设计方案结构设计说明(7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数字校园设计方案结构设计目 录第一章、项目概述51.1项目背景51.1.1设计目标81.1.2设计原则81.2各系统设计简述91.2.1综合布线系统91.2.2网络系统141.2.3主机系统141.2.4监控系统151.2.5广播系统151.2.6多媒体教学系统151.2.7音视频系统151.2.8中心机房建设15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161.1需求分析161.2系统概述161.3系统设计原则与目标161.3.1设计原则161.3.2设计目标171.4布线系统标准及规范171.5综合布线总体设计考虑181.5.1系统拓扑结构图181.5.2信息点布置点表211.5.3工作区子系统22

2、1.5.4水平布线子系统221.5.5楼层配线间子系统231.5.6垂直主干子系统231.5.7垂直桥架系统231.5.8水平桥架系统241.5.9水平管路系统241.6有线电视系统设计241.6.1系统概述241.6.2设计依据251.6.3系统功能251.6.4设备选型25第三章、网络系统设计291.1建设原则291.2网络总体设计构建策略301.3网络TOP结构设计301.4IP地址与VLAN规划331.4.1 IP地址的目标及分配原则331.4.2规划目标331.4.3规划要求341.4.4设计原则341.4.5IP地址管理351.4.6路由策略361.5可靠性设计361.5.1可靠性

3、概述361.5.2可靠性设计及相关技术371.6安全设计381.6.1防火墙部署说明391.6.2防病毒系统部署说明39第四章、主机系统设计401.1方案设计原则401.2系统框架设计重点401.2.1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和高技术含量的方案设计401.2.2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411.2.3保证系统的高性能421.2.4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421.2.5保证架构的可扩展性421.2.6最佳的性能价格比431.2.7提供高效优质的售后服务431.3系统建设技术方案431.3.1技术概要431.3.2产品选型考虑441.3.3主机系统TOP设计451.4产品选型及配置451.4.1教务服务器451.4.

4、2VOD服务器461.4.3Mail服务器461.4.4防病毒服务器471.4.5WEB服务器471.4.6 电子阅览室服务器471.4.7数据库服务器481.3.8磁盘阵列系统48第五章、视频监控系统设计511.1监控系统设计思想511.2监控系统设计依据和标准531.3系统设计方案531.3.1监控点位设计541.3.2网络监控系统基本需求541.3.3视频监控系统现场监控点设置551.3.4监控系统拓扑图55第六章、班班通系统设计561.1多媒体设备选型建议561.2多媒体教室PC配置571.3多媒体教室投影机配置58第七章、演播室系统建设591.1系统内容591.2系统配置原则591.

5、3系统设备选型591.4设计说明601.4.1基本改造部分601.4.2专业灯光部分601. 5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611.5.1全插件开放式构架621.5.2智能合成621.5.3强大的三维特技631.5.4高效灵活的工作流程631.5.5字幕与视频编辑的高度融合641.5.6系统关键特性64第八章、多功能厅设计681.1多功能厅基本概况681.2多功能礼堂在设计方面的分析建议681.3音响系统的基本要求691.4设计的基本理念691.5达到的要求70第九章、校园广播系统711.1系统概述711.2系统点位设计711.3系统设计721.3.1系统功能要求721.3.2校园广播系统技术要求731

6、.3.3信号传输与分配系统部分741.4系统具体功能设计74第十章、中心机房设计方案751.1需求分析751.2设计原则751.3设计重点内容751.4工程概况761.5引用标准761.6设计指标781.6.1机房环境781.6.2照度781.6.3电气设计指标781.7地面装修方案设计781.7.1平面布局和功能室的划分781.7.2主要材料的选择791.7.3技术场地的特殊处理801.8供配电系统801.8.1计算机供电质量要求及保障801.8.2供配电系统组成811.8.2.1负荷计算811.8.2.2主电源线821.8.2.3配电箱821.8.2.4配电线路831.8.3机房设备电气安

7、全防范841.8.4 UPS系统851.9机房环境设计851.10接地防雷系统851.10.1接地方案851.10.2机房防雷861.11设备机柜86第十一章、XXXXX校园网建设配置清单报价8878 / 78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校园网是各种类型网络中一大分支,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作为新技术的发祥地学校,和网络的关系十分密切,网络最初是在校园里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许多网络新技术也是首先在校园网中获得成功,进而才推向社会的。另一方面,作为孕育人才的摇篮的学校,知识、人才的资源十分丰富,比其他行业更渴求信息,希望能有渠道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来促进自身在研究、学术上的进步,培养更多与社会接

8、轨的各类人才。本文将从用户的需求分析入手,阐述校园网的综合建设理念、系统架构、组网方式、应用分析及细化、以及网络产品如何满足校园网用户的多方面需求。国内校园网现状正是因为看到网络与学校之间的密切关系,国家从1994年正式启动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地发展,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已经从最初的单一应用发展现目前的应用日益多样化局面。伴随着应用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就对我们的网络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我们的建网理念注入更多内涵。网络建设也由最初较简单的单项工程演变成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庞杂的系统工程。因此也要求我们的建设者在设计之初就应当以系统的、发展的、科学的眼界去考虑

9、与之相关的事宜。对比国外校园网的建设和使用情况,我国目前的大多数校园网的结构、规模和应用都不是很完整,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其它多媒体设备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和发挥。怎样利用网络设备,进一步发挥各种设备的功能,实现学校各项业务系统的高度灵活集成,提高多层次的应用水平将是学校校园网建设中的一个工作重点和难点。校园网总体设计思路凡事应谋定而后动。总体设计是校园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程蓝图,是搞好校园网建设的核心任务。进行校园网总体设计,首先,我们要进行对象研究和需求调查,弄清学校的性质、任务和改革发展的特点,对学校的信息化环境进行准确的描述,明确系统建设的需求和条件;其次,在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10、,确定学校Intranet服务类型,进而确定系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网络设施、站点设置、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目标;第三,确定网络拓朴结构和功能,根据应用需求、建设目标和学校主要建筑分布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第四,确定技术设计的原则要求,如在技术选型、布线设计、设备选择、软件配置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第五,规划安排校园网建设的实施步骤。建设校园网对每个学校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都要经过周密的论证、谨慎的决策和紧张的施工。当一堆设备变成网络的时候,大部分学校的满腔热情也慢慢地冷却凝固。校园网建成了,各种问题也不断涌现:设计目标根本无法实现,没有合适的应用软件,许多设想根本无法实施,后续的维

11、护费用不堪承受等等。作为校园网,需要连接多少个节点,怎样利用网络设备使得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节点连接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中来,怎样使得整个网络中的节点相互连通,这些问题仅仅是校园网需要解决问题中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校园网的建设绝不仅仅只是涉及到技术问题,而是会引深到更深的层次,也就是说信息技术所带来的一场革命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用户需求分析:综合考虑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教育主管部门针对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当前学校自身信息化建设的状况和对未来的设想,我们对学校的需求做如下解析: 信息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是指学校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改建,扩建或新

12、建校园网络,以校园网络为依托,建设学生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班班通教室、电子监控室、实训室等基础的信息化硬件设备或设施。并需要将这些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先进设备应有的先进性能,为日益丰富的信息化应用提供高性能的通道。 校园网信息安全一体化建设校园网信息安全一体化建设是指学校需要有统一的应急反应系统、网络信息安全系统和校园监控系统;并且能够实现这些系统与上级主管部门的对接。 教育资源一体化建设资源一体化建设首先要实现优质资源在全校、全区乃至更大范围的充分共享、利用和交流,这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目标所在。 教育管理一体化建设以网络为基础,搭建学校的电子政务平台和电子校务平台,实现科

13、学、合理、畅通的校内无纸化办公、管理等的流程;实现与上级主管机构的平台对接。 教育服务一体化建设要求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控系统、建设学生数字化学习系统,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非常荣幸地就XXxxxxx数字化校园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套完整的校园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为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针对上述需求情况分析,我们为XXxxxxx校园网络建设做以下规划设计:学校系统设计包括以下方面1.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网络系统3.主机系统4.监控系统 5.班班通建设6.音视频系统广播系统、演播系统、多功能厅建设、音乐教室7.机房建设1.1.1设计目标建成一个全校范围的、高速的、开放的

14、、分布的、多媒体的信息基础设施,使校园计算机网络进一步实用化,并在教学、科研、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如下功能:1、实现学校主要的教学、科研、管理计算机联网;2、为教职工对外联系交流、查询、网络教学创造条件,通过网络密切与国内外的学术联系,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为学生提供足够数量的联网微机,使他们能够接触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最新科技成果,最终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高科技人才;3、完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中心建设,提供更新更全的Internet服务功能,达到高水平服务;4、建设校行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管理现代化,增强教育管理的科学性。通过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学校各级管理的效率和水平;5、建设网络计

15、算环境,提供集成的计算资源,为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创造条件; 6、通过建筑自动化及通讯自动化设备,提高教学设备使用水平、加强校区安全管理以达到节能、管理、效益的目的,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要达到以上的建设目标,在系统架构设计上,我们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1.2设计原则l 国际化、标准化我们所推荐的产品,不管是从设计、生产、安装或管理上都遵循国际标准,可以做到和其它同类型产品的互通互换,保护学校投资。l 高稳定、高性能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在保证稳定性基础上,同时能保证高的性能,保证主干系统在3-5年内不落后。我们设计的综合布线系统、网络系统、服务器系统、监控系统、广播系统、

16、闭路电视系统都是独立的系统,而且也是经市场及时间考验证明是绝对成熟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因此首先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南华中天的专业化服务和专业化实施经验,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并提高系统的性能。l 灵活、可扩展基于国际化和标准化的产品必定是灵活和可扩展的,由于标准化,在产品出现故障后当然这种机率是很小的,即可以从南华中天备品备件库中拿出相同类型的任何一种产品来替换。此外,由于我们的解决方案在设计时就留有足够的余量,在学校需要扩展时,只需要购买相应的配件,即可接入网络,系统具有相当的可扩展性。l 经济合理再好的设施,特别是信息化的基础设施,都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因此没有必要现在就为以

17、后的需求付费,因此我们在设计时,我们严格本着够用、实用、经理合理的原则来构建XXxxxxx的信息化系统。l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技术方案设计全面,考虑到了目前学校方面的需求,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资金投入情况,我们把整个解决方案分成了几个步骤,根据学校需求分步实施。1.2各系统设计简述1.2.1综合布线系统本次学校综合布线涉及学校的主教学楼办公室教室及多功能室、电脑教室、电子阅览室、语言室、实训室等区域。总体设计思路: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星型结构中心位于主教学楼三楼多功能室网络中心机房。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超五类系列布线产品,语音点和数据点可互换。 信息点在楼层配线间全部采用R

18、J45 24口数据配线架进行端接。 数据干线全部采用八芯室外单模连接光缆和六类双绞线进行端接。 中心机房光纤配线架采用19标准机架式,各汇聚接入点及接入机柜采用终端光纤盒。 所有机柜采用标准19机柜,机柜内设风扇、电源及门锁。 综合布线系统管路系统,垂直、水平主干采用金属桥架与PVC管相结合方式的管路方式。序号位置信息点D闭录B1办公楼1楼活动厅4112办公楼1楼国象办公室1113办公楼1大棋盘1104办公楼1楼待用2间2205办公楼2楼教师办公室6间363666办公楼2楼卫生心里2间2227办公楼2楼复印室1118办公楼3楼书记室1119办公楼3楼人事及档案室22210办公楼3楼教导处661

19、11办公楼3楼教研活动室66112办公楼3楼科研室66113办公楼3楼招生办公室66114办公楼3楼副校长室11115办公楼3楼德育室22116办公楼3楼体训室11117办公楼3楼沐浴室01018小计78762119办公楼4楼校长办公室11120办公楼4楼小会议室11121办公楼4楼大会议室11122办公楼4楼图书馆22123办公楼4楼待用室11124办公楼5楼机房、监控室22225办公楼5楼科技活动室2间22226办公楼5楼财务室44127办公楼5楼保管室11128办公楼5楼音乐教室20129办公楼5楼工会办公室11130办公楼5楼活动室11131小计19171432教学楼1楼8间16083

20、3教学楼2楼8间160834教学楼3楼6间120635教学楼3楼自然试验室1间20136小计6502337教学楼4楼普通教室6间120638教学楼4楼自然实验室20139教学楼5楼微机室2大套间212M2611140教学楼5楼语音室1套间21141教学楼5楼演播室41442小计8131343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室 244座位300M2131444小计131445食堂2F无线92446小计92447合计2659979序号位置数量1中心机房到教学楼2楼中间位置分配线间1502中心机房到教学楼4楼中间位置分配线间2003中心机房到办公楼2楼分配线间1504中心机房到办公楼4楼分配线间2005中心机房到教

21、学楼5楼微机室1506中心机房到食堂4507中心机房到原四南小学配线间6008中心机房到学术报告厅2009合计2100布线系统连接图如下:1.2.2网络系统网络设备做为整个校园网络的核心部门,为了保证学校网络的稳定运行,我们采用分层的设计方法,把学校的网络系统分为核心层、汇聚和接入层。从逻辑上,一个健壮的网络可分为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每层都有其特点。如下图:核心层:负责高速交换统管全局-网络中的核心设备。分布层:基于策略的数据处理制定规则-通常为中端网络设备。接入层:网点的接入进行实施-通常为低端网络设备。层次化设计的优点为: 可扩展性:因为网络可模块化增长而不会遇到问题。 简单性:通过将

22、网络分成许多小单元,降低了网络的整体复杂性,使故障排除更容易,能隔离广播风暴的传播、防止路由循环等潜在的问题。 设计的灵活性:使网络容易升级到最新的技术,升级任意层次的网络不会对其他层次造成影响,无需改变整个环境。 可管理性:层次结构使单个设备的配置的复杂性大大降低,更易管理。1.2.3主机系统主机系统采用64位技术和四核服务器产品,教学资源和数据的集中存储采用光纤存储系统。1.2.4监控系统学校监控系统由前端图像声音采集设备如摄像机、拾音器、图像声音传输线缆和后端存储显示与回放设备组成。主要保证学校财产及学生、老师的安全。该系统设计方式可与学校闭路系统有机结合,把教学教室的画面、声音,通过闭

23、路电视向全校指定地点播出,可到达实况转播功能,便于领导适时检查、了解学校安全情况。1.2.5广播系统系统整体规划为音源多样化、播放自动化、管理智能化、扩展自由化、操作人性化的智能广播系统。1.2.6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多媒体设计主要选择以下设备:教师多媒体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投影机、视频展台、有源音箱、麦克风、以及定制课桌等附件。1.2.7音视频系统音视频系统主要包括:广播系统、演播室系统、多功能教室、音乐教室扩音系统。具体设计为校园广播系统主要是指学校教室及办公室、走道、公共区域的扩音系统;演播室主要包括:专业音响部分、专业灯光部分、视频摄像部分、非编部分、演播室基础装修部分、配套部分;多功能

24、厅建设:专业音响部分、视频部分、专业舞台灯光部分、舞台灯光钢架;音乐教室扩音系统。1.2.8中心机房建设中心机房是重要的数据和通讯枢纽,作为保证计算机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工作场地,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中有关计算机机房标准及要求。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1.1需求分析此次XXxxxxx校园网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设计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星型结构中心位于楼楼网络中心机房。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超五类系列布线产品。网络信息点在楼层分配线间全部采用RJ45 24口数据配线架进行端接。数据干线全部采用6芯室外单模连接光缆和超五类双绞线进行端接。所有机柜采用标准1

25、9机柜,机柜内设风扇、电源及门锁。1.2系统概述综合布线作为一项半永久工程,其前期设计工作十分重要,这也要基于用户的需要和楼宇的应用及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布线工程可以分为水平布线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设备间及管理间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1.3系统设计原则与目标1.3.1设计原则为充分保证本工程结构化布线系统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能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和图像传递,本布线产品遵循以下原则:u 实用性:本布线系统的设计应以实用为第一原则。即在系统中能实现文字数字、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的传输的前提下,合理平衡系统的经济性与超前性,以避免片面追求超前性而脱离实际,或片面

26、追求经济性而损害大楼的智能性。u 可靠性:系统必须能够365*7*24小时连续工作。子系统故障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运行,也不影响集成系统除该子系统之外的其他功能的运行。u 经济性:本工程布线系统所选用的设备与系统,以现有成熟的设备和系统为基础,以总体目标为方向,局部服从全局,力求系统在初次投入和整个运行生命周期获得优良的性能/价格比。u 模块化: 综合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缆线外, 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是基本式的标准件, 可互连所有话音, 数据,图像,网络和楼宇自动化设备的连接。以方便使用搬迁、更改、扩容和管理。u 易维护性:要保证日常运行,系统必须具有高度的可维护性和易维护性,尽量做

27、到所需维护人员少,维护工作量小,维护强度低,维护费用低。u 可扩展性:XXxxxxx布线系统设计尽量采用国家和国际标准及规范,兼容不同厂商、不同协议的设备和系统的信号传输,各子系统可方便进出系统。1.3.2设计目标u 为满足XXxxxxx校园网建设项目需要,包括办公楼、教学楼、多功能厅、食堂等,在内的接入区域将实现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u 符合最新国际标准,包括国际标准 ISO/IEC IS 11801、欧洲标准EN 50173及北美EIA/TIA 568A标准。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u 适应现在和将来网络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实用性、先进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

28、特点。u 实现数据通信、话音通信、图像通信、图像传递以及ISDN、ATM的高质量传输。u 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的计算机终端或通信设备。具有高度可管理性和扩展性,适应校园网业务应用和需要。1.4布线系统标准及规范本方案书的方案设计及选用的布线系统遵循以下国际标准:ISO/IEC11801用户建筑通用布线标准CENELECEN50173用户建筑布线标准CENELECEN50174用户建筑布线安装规范CENELECEN50167/68/69EIA/TIA568A,EIA/TIA568BTSB67本方案书的方案设计依据的中国国内规范主要有: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

29、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173-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926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5综合布线总体设计考虑 信息点位统计总数为364点。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星型结构中心位于办公楼5楼中心机房。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采用超五类系列布线产品。 信息点在楼层配线间全部采用RJ45 24口数据配线架进行端接。 数据干线全部采用6芯室外单模连接光缆和六类双绞线进行端接。 中心机房光纤配线架采用19标准机架式,各汇聚接入点及接入机柜采用终端光纤盒。 所有机柜采用标准19机柜,机柜内设风扇、电源及门锁。 综合布线系统管路系统,垂

30、直、水平主干采用金属桥架与PVC管相结合方式的管路方式。1.5.1系统拓扑结构图本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整套先进完善网络布线系统,包括提供数据、语音、图像、控制等传输,提供接入方式、配线和各楼层网络间互连。工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综合布线、电气安全等技术标准。综合布线图中的数据点和监控点为初步统计数据,数据点和监控点以施工实测为准。在工程实施之前,我们会对XXxxxxx的综合布线系统作详细的规划设计,并充分考虑总体布线的防雷及接地,防雷接地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再作详细的设计方案。综合布线图如下:1.5.2信息点布置点表布线系统点位图序号位置信息点D闭录B1办公楼1楼活动厅4112办公楼1楼国象办公

31、室1113办公楼1大棋盘1104办公楼1楼待用2间2205办公楼2楼教师办公室6间363666办公楼2楼卫生心里2间2227办公楼2楼复印室1118办公楼3楼书记室1119办公楼3楼人事及档案室22210办公楼3楼教导处66111办公楼3楼教研活动室66112办公楼3楼科研室66113办公楼3楼招生办公室66114办公楼3楼副校长室11115办公楼3楼德育室22116办公楼3楼体训室11117办公楼3楼沐浴室01018小计78762119办公楼4楼校长办公室11120办公楼4楼小会议室11121办公楼4楼大会议室11122办公楼4楼图书馆22123办公楼4楼待用室11124办公楼5楼机房、监控

32、室22225办公楼5楼科技活动室2间22226办公楼5楼财务室44127办公楼5楼保管室11128办公楼5楼音乐教室20129办公楼5楼工会办公室11130办公楼5楼活动室11131小计19171432教学楼1楼8间160833教学楼2楼8间160834教学楼3楼6间120635教学楼3楼自然试验室1间20136小计6502337教学楼4楼普通教室6间120638教学楼4楼自然实验室20139教学楼5楼微机室2大套间212M2611140教学楼5楼语音室1套间21141教学楼5楼演播室41442小计8131343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室 244座位300M2131444小计131445食堂2F无线9

33、2446小计92447合计26599791.5.3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的产品选型信息插座选用超五类非屏蔽模块,配86型面板和插座。1.5.4水平布线子系统从分配线间配线架到各通信引出端属于水平布线子系统,包括:通讯引出端、水平电缆、水平光缆及其在分配线间配线架上的机械终端、接插软线和跳线。在本方案书中,线缆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水平电缆由分配线间配线架引出。1.5.5楼层配线间子系统在办公楼2、4楼及教学楼2、4楼设置楼层配线间FD,配线间全部采用19英寸规格密封式玻璃门机柜,用于放置配线设备和网络设备,网络配置不同的配线架进行管理。分配线间设计:在办公楼2、4楼及教学楼2、4楼设置分配线间,

34、里面设置1台42U2000*600*600机柜、12口的光配线架、110配线架、楼层数据配线架、跳线管理架。1.5.6垂直主干子系统中心机房MDF与各个建筑单体MIDF的连接采用室外铠装6芯单模光缆包括:教学楼、多功能厅、食堂等。主教学楼MIDF与其楼层IDF的连接采用6芯单模光纤连接。本设计的特点是数据系统采用光纤的方式,可以满足该校园网未来业务应用需求。主配线间系统在综合布线设计在主教学楼5楼中心机房设置主配线架。机柜:全部采用19寸标准机柜光纤配线盘:标准的19英寸机架式结构,1HU19英寸24ST模块化配线盘,内置光纤管理装置,光纤熔接后安装在光纤接续箱内。 1.5.2管线桥架设计1.

35、5.7垂直桥架系统综合布线和其余弱电系统合用一根桥架,因为垂直上去的线缆越来越少,因此上去的桥架选用同上,垂直桥架尺寸设计为200X100,由土建实施,从弱电管井开始安装,沿着走道敷设,桥架内每米设置一个扣环,以固定垂直光纤、大对数电缆等其他弱电线路; 1.5.8水平桥架系统为了和垂直桥架相对应,我们在每层的走廊吊顶内安装了水平桥架,根据楼层的信息点数和其他系统地点数桥架的尺寸为200x100、100x50水平桥架的设计为所有系统除其他系统的电源线合用一个桥架,由土建实施,水平桥架进弱电井汇聚部分应加宽并考虑余量。电源线不使用水平桥架,全部采用单独管道穿线。1.5.9水平管路系统水平管路主要为

36、从水平桥架至各个系统终端所使用的管材,采用的材料视各个系统的不同而不同,综合布线线缆由桥架引出,穿13根线的管材的管径均为20,穿46根线的管材管径均为25;有线电视线路从桥架引出,穿管径20的管子到用户信息点;安保系统从桥架的引出线路穿管径25的管子到所需要的位置;UPS电源至每个弱电间的管路为电线管,管径20mm。综合布线和有线电视的布点位置应离地30CM;当设备到场后,管路与设备之间留有一段距离,在这段距离之间就需要金属软管来连接,在金属软管与预埋管路之间加设过路盒,用于防止鼠害等。1.6有线电视系统设计1.6.1系统概述有线电视系统由接收部分、前端部分、干线传输和分配网络等组成。1.接

37、收部分:有线电视信号通过电缆送入学校中心机房,预留卫星信号和自办节目入口为今后能够顺利的增加节目。2.前端部分:将来自接收部分的各种电视信号进行技术处理,使它们变成符合系统传输要求的高频电视信号,并送入混合器进行混合,输出一个复合信号,送至干线的传输网中。3.干线传输:将前端部分输出的高频电视信号不失真地、稳定地传送到系统的分配网络输入端口,而且其信号电频需满足系统分配网络的要求。4.分配网络 :将由前端提供、干线传输过来的高频电视信号通过电缆分配到每个用户终端,而且要保证每个用户终端得到的电平值符合系统的要求。1.6.2设计依据GY/T106-99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BT6510-97

38、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GB50200-9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广电部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设计规范GY/T118-95有线电视与有线广播共缆传输系统技术要求九州牌有线电视设备产品说明书GB50339-2003 智能建筑质量验收规范广发技安199749号有线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管理规定1.6.3系统功能1.功能说明接收和播放XX市有线电视节目。系统预留接收卫星信号的功能。系统具有双向传输的功能。系统预留播出自办节目的功能。2.一般参数 传输节目:XX市有线电视信号传输频率:上行频段:530MHz 回传通道 下行频段:45750MHz XX市光缆信号 750-860MH

39、z 预留卫星信号温度适应范围: 2560系统传输质量主观评价: 4级现用户容量:79个终端 1.6.4设备选型1.线路放大器GJY826F-B:采用九洲牌GJY826F-B型干线放大器,它用在862MHz分配系统中,用以补偿电缆对信号的损耗,具有手动斜率和手动衰减功能,能改善非线性失真。整机采用压铸型铝合金外壳,密封散执性好,防水,防潮,电磁干扰,可长期在野外恶劣条件下工作。 其性能参数如下:项目单位性能参数备注频率范围MHz54-862正向最小满增益dB33标称增益dB33带内平坦度dB1不带双向滤波器具标称输入电平dBuV72标称输出电平dBuV105最大输出电平dBuV110噪声系数dB

40、8反射损耗dB10载波组合三次差拍比dB6159路射频信号加200MHz压缩数据信号,相对于射频信号低10电长度载波组合交扰调制比dB61载波组合二次差拍比dB60耐冲击电压Kv5群时延ns10f=57.75MHz调节输出电平dB-20相对于主输出调节输出频响dB1.5平坦输出测试口电平dB-301.5工作温度范围-25+55功耗W23供电电压VAC220V50Hz2.无源器件 全部采用九洲牌5-1000MHz高隔离分支分配器系列和用户盒。分配器是将一路电视信号均等地分成几路输出的无源器件,用于放大器的输出端或把一条主干线分成若干条支干线,通过它将信号分配到各个用户,用于CATV系统。性能指标

41、3.分支器是以较小的插入损耗传输信号和一定的分支衰减馈送给用户,用于CATV系统、以及其他GCATV系统 、前端系统的线性信号合成、分配电路中。全部产品抗电磁辐射干扰。主要技术参数4.双孔用户盒 该产品为信息宽带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用于室内,满足双向传输信号的要求。第三章、网络系统设计作为教育IP 宽带校园网,XXxxxxx需要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传输技术,建设技术先进、结构优良、性能稳定、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实时、可靠、稳定、带宽的需求。此外,XXxxxxx校园网能够通过一个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方便的网络管理和维护,提供快捷的业务开发和应用。最后,在这一平台上还必须实现多种应用系统和应用网

42、络的多种接入,多种接入和业务无缝结合,适应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1.1建设原则XXxxxxx校园网应该是一个灵活的、可以管理的、高带宽、高可靠性、先进的网络系统。为达到XXxxxxx校网络的最优效果,在网络设计构建中,应始终坚持以下建网原则:高可靠性-网络系统的稳定可靠是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保证,在网络设计中选用高可靠性网络产品,合理设计网络架构,制订可靠的网络备份策略,保证网络具有故障自愈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支持XXxxxxx各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技术先进性和实用性-保证满足XXxxxxx应用系统业务的同时,又要体现出网络系统的先进性。在网络设计中要把先进的技术与现有的成熟技术和标准结合起来,

43、充分考虑到XXxxxxx网络应用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高性能承载网络性能是XXxxxxx整个业务网络良好运行的基础,设计中必须保障网络及设备的高吞吐能力,保证各种信息数据、语音、视频的高质量传输,才能使网络不成为XXxxxxx业务开展的瓶颈;标准开放性-支持国际上通用标准的网络协议、国际标准的大型的动态路由协议等开放协议,有利于以保证与其它网络之间的平滑连接互通,以及将来网络的扩展;灵活性及可扩展性-根据未来业务的增长和变化,网络可以平滑地扩充和升级,最大程度的减少对网络架构和现有设备的调整;可管理性-对网络实行集中监测、分权管理,并统一分配带宽资源。选用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具有对设备、端口等

44、的管理、流量统计分析,及可提供故障自动报警;安全性-制订统一的骨干网安全策略,整体考虑网络平台的安全性;1.2网络总体设计构建策略为切实达到以上的网络设计原则,实现XXxxxxx网络优化目标,使XXxxxxx网络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的接入能力,并易于管理,易于维护,在网络设计及构建中始终应遵循如下方面技术策略:l 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网络的互联及互通关键是对相同标准的遵循,在XXxxxxx网络中,由于有多项技术的应用,要使这些应用技术能融合到一起,实现XXxxxxx的业务整合及数据集中等业务,就必须统一标准。从开放性、发展性、成熟性等方面来看,只有IP技术才能成为统一平台网络构建的标准。而

45、在具体实施中,必须统一规划IP地址及各种应用,采用开放的技术及国际标准,如路由协议、安全标准、接入标准和网络管理平台等,才能保证实现网络的统一,并确保网络的可扩展性。l 网络分层设计原则为减少网络中各部分的相关性,便于网络的实施及管理,在XXxxxxx网络的构建中,从整体上可划分为骨干互联部分和接入部分。骨干互联部分负责网络各节点间的互联及完成高效的数据传输、交换、转发及路由分发;业务接入部分则负责将各种业务通过各种接口及标准接入到网络中,并完成业务系统之间的隔离和安全性控制等功能,在业务进入骨干网络前进行优先级别控制以网络服务实施质量保障,各类业务进入骨干网络后将按照预先设定的传输线路进行传

46、输。将骨干互联部分和业务接入部分分离可以减少骨干和接入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在各级网络骨干节点处的网络接入设备上,为各类业务子网预留标准接入接口,各种业务通过这些标准接口接入到骨干网上。业务应用接入的变化,只影响接入设备及接入部分网络,对骨干网络没有影响,从而增强了网络的扩展能力和新业务的接入能力,便于管理和维护。1.3网络TOP结构设计根据XXxxxxx网络建设的目标和业务需求,我们在设计XXxxxxx校园网按照分层模块化设计,选择星形的完全的第三层交换模式的主干网结构,我们认为使用完全的第三层交换式主干网络最为适合。首先主教学楼办公室、电脑教室及语言室等网络信息点数量众多,所以整个网络

47、的广播信息量巨大,如果处理不好必将严重影响网络的性能。第三层交换式主干网正是在屏蔽分布层广播信息、方便的网络扩展、实现三层的QOS、组播、和整个网络的负载平衡等性能方面最具优势。分为水平层面上的核心层网络主干、汇聚层、接入层,其信息流动模式是汇集于主干核心层。在垂直层面上分为管理层和安全层。其中网络的核心层或称主干部分是整个网络的信息汇集处,需拥有足够的带宽和良好的升级能力;具有足够的网络智能和承载多种服务类型的能力;同时具有很高可靠性。网络的接入层或称接入层作为网络的底层,直接面对用户,具有极大的灵活性、易用性;多种服务接入能力。从网络的管理层和安全层面讲,网络应具有极强的贯穿2个水平层面的

48、控制能力和网络安全能力。包括灵活的计帐方式;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和基于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的性能测量和故障监控,并提供远程配置和故障排除能力。其网络拓扑图如下所示: 如图所示,XXxxxxx中心的校园网网络整体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采用锐捷网络的高性能核心交换机RG-S8610作为核心节点,中心机房设置在办公楼5楼,汇集层采用RG-S5750S,具体设置在办公2楼、办公楼4楼、教学楼2楼、教学楼4楼、多功能厅、食堂、微机室设置分配线间,设置7个汇聚节点。接入层采用RG-S2652G、RG-S2628G交换机。主干采用6芯单模光缆,核心交换机-汇集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实现1000M

49、主干,100M到桌面链路。预留到的光纤接口。实现校区内的高速互联,而汇聚节点采用高密度的GE端口,为校园网提供GE接口的汇聚和收敛功能。接入层采用千兆上行快速以太网交换机。为了访问互联网及南岸教育城域网,在边界处设置1台RG-WALL1600S的防火墙,设置安全策略及上网路由。核心层采用1台锐捷RG-S7604核心交换机,全冗余架构,确保整个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汇聚层交换机分别接入核心交换机。服务器直接与核心层路由交换机连接,采用千兆链路。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整个网络运行的可靠性。1.4IP地址与VLAN规划IP地址的合理规划是网络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尤其对于XXxxxxx这样的校园网络系统,

50、必须对IP地址进行统一规划并得到实施。XXxxxxx数据网络系统IP地址规划的好坏,影响到网络路由协议算法的效率,影响到网络的性能,影响到网络的扩展,影响到网络的管理,也必将直接影响到网络应用的进一步发展。1.4.1IP地址的目标及分配原则IP地址是TCP/IP协议族中的网络层逻辑地址,它被用来唯一地标识网络中的一个节点。IP地址主要由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份组成: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32 BitsIP地址主要分为A、B、C、D、E五类,其中常用的是A、B、C三类,相应的掩码分别为8、16、24位。另外,为了灵活地在不同规模的子网中分配不同数量的IP地址,需要采用VLSM技术,它可根据需要在任意

51、位划分子网边界,对一个主网络号,可分出最小只有2个主机号的子网,亦可划分出一个较大的子网,因此它很灵活,特别是在广域在中,只需2个主机号地址,VLSM非常有用,大大节约了地址空间,又保证了网络设计的灵活性。1.4.2规划目标校园网络用于处理XXxxxxx的实时数据交换业务和其他非实时业务。XXxxxxxIP地址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对XXxxxxx全网IP地址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编码,有效实现全院范围内的网络互联,提高信息交换效率,为网络的顺利运行和业务扩展奠定基础。XXxxxxx的IP地址规划学校网络拓扑结构和学校网络所承载的业务类别而进行的。IP地址规划分主要是为满足于XXxxxxx内部网络互联应用

52、系统的地址分配,包括但不限于各类主机所用的地址、网络互联所用的地址、各用户终端所使用的地址等。1.4.3规划要求l IP地址资源以地域划分、行政隶属关系和业务种类为层次,分割为大小不同、用途各异的地址块单元;l 实现地址的层次化划分,以利于路由信息的聚合,减少路由表长度;l 充分利用网络地址资源和信息资源,可根据实际需要分配地址,避免不必要的地址空间的浪费;l 地址分配应简单、易于管理,降低网络扩展的复杂性,减少路由表的路由条数;l 地址分配在每一个层次都要留有余量,在网络规模扩展时能保证地址叠合所需的连续性;l 地址分配应具有灵活性,以满足各种路由策略的优化,充分利用地址空间;l 便于制定统

53、一的网络管理策略,实现统一的网络管理;l 便于网络安全策略的实现;l 为XXxxxxx不同地域间的信息交换设计出优良的稳定网络的IP地址编码规范;1.4.4设计原则IP地址空间分配,要与网络拓扑层次结构相适应,既要有效地利用地址空间,又要体现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同时能满足路由协议的要求,以便于网络中的路由聚合,减少路由器中路由表路由数量,减少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减少对路由器CPU、内存的消耗,降低网络动荡程度,隔离网络故障,提高路由算法的效率,加快路由变化的收敛速度,同时还要考虑到网络地址的可管理性。具体分配时要遵循以下原则:l 唯一性:一个IP网络中不能有两个主机采用相同的IP地址;l

54、 简单性:地址分配应简单易于管理,降低网络扩展的复杂性,简化路由表的表项;l 连续性:连续地址在层次结构网络中易于进行路径叠合,大大缩减路由表,提高路由算法的效率;l 可扩展性:地址分配在每一层次上都要留有余量,在网络规模扩展时能保证地址叠合所需的连续性;l 灵活性:地址分配应具有灵活性,以满足多种路由策略的优化,充分利用地址空间。具体到本次网络建设项目,为了节省网络地址空间,同时考虑网络地址的统一管理和将来扩展的需要,内部网络地址规划的总体设计思路是:l 采用一段连续的地址空间作为XXxxxxx网络的IP地址空间,推荐使用10.x.x.x的私用IP地址空间;l 核心网络和接入网络在上述地址空

55、间中分配连续的IP地址;l 各下级机构上连到上级机构的互连地址从上级机构的IP地址网段中分配;l 各级校园网如无特殊需求,子网掩码统一采用255.255.255.252;l 各局域网的网关地址为该网地址空间的最后一个可用地址;1.4.5IP地址管理IP地址的管理是网络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管理之一,IP地址的分配需要兼顾网络的稳定性及灵活性。 IP地址是宝贵的网络资源,在保障网络稳定性及可扩展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节约使用IP地址。如设备的loopback地址采用主机地址掩码为255.255.255.255,PPP链路采用只有4个地址的小网段掩码为255.255.255.252等。IP地址可以静态分

56、配,即每个网络设备接口或主机都采用固定的IP地址,也可以动态分配。一般而言,网络互联设备及链路都采用固定IP地址,而用户主机则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策略。DHCP是目前局域网中IP地址动态分配最常用的方式。网管人员只需维护DHCP服务器,用户可以在登录时自动从DHCP服务器取得IP地址及网关地址。当日后网络变动,网络IP地址规划改变或是网络扩容,需要更多的IP地址时,管理员只要修改DHCP上的服务器即可,而无需对各主机一一修改,这样,大大方便了网管人员的管理工作,大大减轻了相关的工作量。对于网络中不支持DHCP的三层设备,通过DHCP Relay功能转发DHCP请求,使用一台DHCP就可以为一个

57、较大的网络中的主机分配IP地址。DHCP服务器还可以与动态VLAN技术相结合,根据用户的用户名或MAC地址来选择应该分配哪个网段的IP地址和哪个VLAN号,这样更加有利于网络管理员对网络的管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这种技术主要用于用户管理要求比较高的区域,如流动办公区等。在本次建设项目中,我们建议采用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相结合的方式分配IP地址:1设备互联地址,设备Loopback地址等采用固定IP地址。2核心网络和接入网络的局域网中,服务器采用固定地址:由于服务器必须持续保持开机状态,采用固定地址,这样便于用户访问,也有利网络的稳定。3一般而言,对于开机率比较低的区域,或主机位置及

58、人员变动相对比较频繁的区域,如办公区等,建议采用动态地址分配,办公区的主机开机时通过DHCP请求获得一个,用户的网络通信使用该地址,关机后系统回收该IP地址。这样既可以节约IP,也使得网络用户便于管理。DHCP服务器的设置,建议在核心网络和接入网络设一台DHCP服务器,对于三级节点的主机,除指定的服务器及网络设备外,可通过路由器的DHCP Relay向其相应的上级单位的DHCP服务器分配IP地址来保证安全。1.4.6路由策略各应用系统可以根据情况分别制定相应的策略。在数据业务系统中,骨干网采静态路由等一些相对简单的路由协议。1.5可靠性设计1.5.1可靠性概述网络的可靠性是一个从端到端的全程概念,单纯提高某一层面的可靠性并不能对网络整体的可靠性有很大改善。网络的可靠性最终要从设备,链路级可靠,网络,业务等各层次保证。l 设备级的可靠性:包括设备本身的健壮性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可靠的设备应该对关键部件如主控板,交换网板,电源等进行冗余备份,并且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