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高质量与安全系统管理系统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6369390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放射科高质量与安全系统管理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放射科高质量与安全系统管理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放射科高质量与安全系统管理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放射科高质量与安全系统管理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科高质量与安全系统管理系统(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目录一、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1二、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2三、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小组成员.3四、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4五、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计划.5六、 放射科影像诊断医疗质量管理制度.6七、 放射科影像诊断医疗质量管理目标与实施细如此.7八、 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8九、 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9十、 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小组成员.10十一、 放射科放疗室医疗质量管理目标与实施细如此.11一 放射科放射治疗医疗质量管理目标.11-1二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11-2三 科室管理制度.11-3四 放射治疗

2、中各重要环节的要求.11-4五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指标.11-5文档一、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一、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人员由科主任和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科主任任组长。二、 参照国家、军队法律法规,行业规X和医院的相关制度制定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操作规X、诊疗指南与质量安全指标。三、 放射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监视上述制度、职责、规X的落实。四、 强化科内人员根底理论、根本知识、根本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五、 定期进展放射科全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结实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放射科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良的参与能力。六、 建立医疗风险防X体制,

3、按照规定报告医疗安全事件与隐患缺陷。七、 每月进展一次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活动,查找提出改良措施,并作出前期的质量改良效果评价。提高放射科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良能力,每次活动要有记录。二、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一、放射科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二、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的操作规程,医疗质量标准与措施。三、建立健全本科室医疗工作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四、定期开展活动,每月对本科室医疗质量进展监视检查,发现问题与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科与上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五、对职能部门反

4、响的质量问题与时进展落实整改。六、负责落实本科室医、护人员的再教育,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七、负责制定本科室防止医疗过失事故的措施、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三、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小组成员组长:王悦中科室质量与安全第一负责人副组长赵江彬科室管理方面成员:戴放PET-CT治疗方面王春芳影像诊断方面X铁斌放射治疗方面X振永CT、MRI扫描方面X锦波质控安全员普放摄影方面李岩工程维修方面四、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方案质 量 要 求科室安全管理一、有健全的工作制度,明确的岗位责任制,每月进展一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活动并进展记录。二、建立健全医疗缺陷检查、登记报告制度,并对检查出的缺陷

5、全科讨论,订出具体防X措施。三、有科周会早会制度,与时传达医院文件与会议精神,并在科室工作日志中记录。四、各种设备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保障制度,认真执行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定期保养、维修、检测,使其保持良好运行状态。五、各项X线检查,均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病人随到随检,值班人员不得脱岗。六、凡危重病人要由临床医师陪同检查,保证安全。七、凡做增强检查病人均先行过敏试验,确认无过敏反响后方可造影检查。八、发现法定传染病,按规定进展登记并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在规定时间内送交医务处。质 量 要 求医疗质量管理投照技术1、认真审阅X线检查申请单正确,确定投照部位与投照位置,选用适当的胶片尺寸与X

6、数。2、做好划价、登记、编号工作。3、按X光机操作规程开机,选择投照条件。4、左右标记准确、日期正确、X光编号与登记相符。胶片质量甲级片:投照位置正确,铅号标记正确,黑白比照度好、清晰,无异物影。甲片率80%。乙级片:投照位置根本准确,未遗漏主要内容,铅号标记根本正确,黑白比照拟好。丙级片:投照位置不正确或遗漏主要内容,左右标识错误,明显异物影,影响诊断或不能诊断。诊断质量1、诊断报告与时,书写内容全面,字迹清晰、整洁,能满足临床需要。2、70%以上可予确诊做出定性、定量诊断;20%以上可根本确诊能做出定性并建议做相关检查,明确诊断;10%以下不能确诊,但能应据X线征象列出23个可能诊断内容,

7、并提出做相关检查或随访观察的时限。不得主观臆断或编造X线印象。3、报告复写一式两份,送交病人1份,存档1份。造影检查:1、做好造影前准备工作,包括病人造影前准备和工作人员的准备工作。2、告知病人谁做检查,大约所需时间与检查费用以与检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3、严格遵照各种造影常规进展。4、造影中与时拍片、打印,观察胶片可以达到诊断要求后主可中止造影。5、造影完毕后,认真清洗所使用器械物品,打包消毒,与时清洁消毒造影场所。6、造影后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做出诊断报告。放射治疗:1、明确适应症与禁忌症,做好病例选择。2、填写知情同意书同意书,并由法定人员签字。3、严格按操作流程规章制度,进展放射治疗

8、。4、密切观察病人放射治疗中反响,防止严重并发症或副作用。5、认真交代放射治疗后须知事项。五、 放射科质量与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教育主题持续改良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二、形式 季会、专家讲座、科室学习、自学等三、内容 1、宣传教育,强化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2、放射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放射安全与管理。四、方式 1、每天早会由科主任强调放射质量和安全工作要求。明确个人放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2、每季度组织一次放射质量与安全知识讲座。3、放射安全小组定期召开组织会议传达放射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最新信息,通报和讲评放射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情况。

9、4、每位放射科人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确保放射质量和安全。 五、要求1、从事放射影像工作的医技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有环保总局组织实施专业与防护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放射工作某某书后,方可从事放射影像工作。2、按时按计划参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放射防护培训班,加强理论学习,掌握根本的辐射安全防护知识和自救技能。3、对新参加工作的医、护、技人员进展系统培训,使他们对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操作、防护有所了解掌握各种影像技术。4、邀请省级以上环保部门专家举办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与新技术讲座。5、技术人员应自觉学习了解和掌握设备的一些常见故

10、障现象,并掌握其排除方法以便在特殊情况下能自行排除故障消除隐患。 6、新设备投入使用前应请设备厂商工程师对技术人员进展系统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技术、须知事项、保养要求和故障表现与简单故障的排除。7、配合医院保卫部门做好防盗、防火和辐射安全管理的培训。六、 放射科影像诊断医疗质量管理制度1.全科室人员必须把医疗护理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强化质量意识,自觉承受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检查监视。2.认真落实和严格执行科室制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3.成立由科主任领导的,包括诊断和投照技术组与导管组人员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诊断和投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4.坚持实行每日早间集体读片

11、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规X诊断报告的书写。5.坚持实行技术读片制度,由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对照片质量进展讲评。6.加强质量管理力度,严肃制度的落实情况检查。7.明确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严格“三基培训,定期进展考核。8.加强影像资料的管理,实行入库前再次检查核对和借片制度。七、 放射科影像诊断医疗质量管理目标与实施细如此根据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X的有关精神,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科室成立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制定放射科质量管理目标与实施细节。一、 建立质量管理目标:1按照总后卫生部医疗质量评估方法的规定,达到专业工作质量的要求。 甲片率80%、废片率2% 诊断符合率90% 检查阳性

12、率X线60%、CT、MRI70% 大型仪器开机完好率95%。 杜绝严重过失的发生2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最优检查图象质量,减少放射剂量,为临床诊断提供正确依据,达到代价-危害-利益最优比。3从一切为病人出发,制定并做好各项便民措施。二、 放射科“X射线防护与诊断质量保证管理小组下称管理提高影像专业技术和管理水平,获得最优影像质量,减少放射剂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依据,达到代价危害利益三方面的最优化。1.提高各级影像专业技术水平;2.改善影像科各专业人员间的关系,全面进展质量管理;3.建立各种设备、各项指标的标准和评价方式,为影像诊断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客观、正确的决策;危害利益分析,以经营的

13、观点管理放射科。二、放射科“X射线防护与诊断质量保证管理小组下称管理小组负责制定质量保证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如此,负责科室质量控制和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三、管理小组以如下法规和文件为依据和准如此,进展质量控制管理和放射防护管理工作。包括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与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临床技术操作规X、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儿童X射线放射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育龄妇女和孕妇的X线检查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以与省、市卫生行政部门为贯彻执行以上法规而做出的有关规定和实施细如此,同时认真执行医院的有关规定。四、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影像诊断质量保证和减少过失的重要环节。卫生部医政司编撰的临床技术操作规X是

14、最根本、最重要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必须严格认真执行。管理小组要组织全科人员认真学习,并经常监视检查执行情况。五、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放射科分为普放、CT与MR三个组。CT、MR由从事多年影像工作的医师和技师为固定技术骨干,其他医师技师采取定期轮换,以保证质量和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轮换医师的诊断报告由主治以上的CT医师审核签发。CT室医师要负责审查签发中、晚班的急诊报告。各专业组每天各由一名医师值班。六、CT、MRI扫描方案和是否增强由医师进展确定,原如此上由原扫描医师书写诊断报告。在扫描中凡遇到疑难或不能确定的病例,应与时请上级医师会诊确定进一步检查方法。在增强全过程,必须密切注意病人情况,如

15、发现过敏或毒性反响,应立即处理,同时联系急诊科派人参加处理。七、坚持集体读片和会诊制度正常工作日早晨交接班后为读片时间,由科主任或高年资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并作好记录。工作中遇到疑难病例要主动请上级医师或其它医师进展会诊。但凡要求会诊的医师必须首先介绍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照片上的各种影像征象,并提出自己的初步意见。参加会诊的医师必须认真负责地阅读片,对所有资料进展综合分析并提出诊断意见。首诊医师综合分析会诊意见后写出诊断报告,并由参加会诊的上级医师审核签发。八、从事放射诊断不满三年的住院医师的诊断报告要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严格审阅,所有住院医师的CT诊断报告需经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在值班中遇紧急

16、的疑难病例应与时要求上级医师会诊,重大医疗事件应上报科主任。九、认真执行重点病例随访制度。病例随访制是检查诊断质量、总结经验提高诊断水平,积累科研教学资料的一项重要措施。科内设有专门登记本,每月下旬派医师到病房和病案室查阅病历,核对影像诊断与手术病理与最后诊断并进展登记。每月向科内通报随访情况,并进展回顾性读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十、严格诊断报告书写标准。诊断报告书是放射科最重要的医疗文件。报告书写要规X化,要按卫生部编撰的放射科管理和技术规程中规定的“诊断报告的书写要求和格式书写诊断报告。1.诊断室内保持肃静,室内光线适宜。参照外院影像片,必须使用观片灯,以免发生错误。读片时首先要认真查对片

17、号、日期、投照部位与左右是否与申请单与片袋上一致。有旧片者要与旧片作比拟。2.书写报告时,有异常表现的要重点描述。病变描述要真实地记录病变的影像特征。对异常征象应描述其部位、大小、形状、密度、边缘、数目与其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或与正常组织的移行带等。有鉴别意义的阴性表现亦应描述,描述应尽量使用医学术语。复诊病例对诊断明确的,要指明病变演变情况,诊断不明确的通过随诊观察,可提出新的诊断,但应论述提出新诊断的依据。3承诺出报告时间:X线报告:急诊30分钟,普通2小时;CT报告:急诊1小时,普通24小时隔日上午9点30分前。MR报告:急诊1小时,普通24小时隔日上午9点30分前。十一、放射诊断的思

18、维方法可按如下步骤进展:认真研读,确定其病变的影像特征。影像特征进展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意见。3.影像诊断意见与临床症状与临床诊断比拟,不符合者可重复读片与分析。在读片时要认真阅读申请单,参考各种临床资料和检查,必要时要亲自检查患者,询问并补充病史。必要时重复X线检查,需要临床医师参与的疑难病历,应主动与临床联系,与临床医师会诊,以明确诊断。4.诊断意见用简单的概括语句表达,诊断报告内容包括:X线检查方法、全面有重点的影像描述、客观、全面的影像诊断。十二、摄片技术、照片质量是X线诊断质量控制的极为重要环节,同时也应做好受检人员和工作人员防护工作。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应协助科主任组织本组业务学习、

19、技术研讨、改良技术提高照片质量。1.每季度由技师长负责随机抽查40份照片,按放射科报告质量要求与评分标准对照片质量进展评定,规X技术操作,对检查质量进展评定,发现的问题与时反响给医师,评定结果作为专业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废片、错、漏、误诊与当月绩效挂钩。2.摄片时要仔细认真,要求作到三查七对:1查申请单:核对某某、病历号、X线号、摄片部位和位置。2查患者:核对检查部位和脏器、胶片尺寸、照片X围。3查摄影条件:核对电源电压、台次、程序、焦点和摄影参数如kV、mAs等。但凡复查照片的,应参考原照片与各种摄影条件。3.CT扫描前要向患者解释扫描方法,训练患者按指令屏气。摄胸片和腹部平片应训练患者呼吸屏

20、气方法。4MR扫描进入检查室前,应去除患者身上一切金属物品,磁性物品与电子器件,以免引起伪影与对物品的损坏。如:假牙、发卡、钥匙、小刀、钢笔、硬币、手表、耳环、项链、戒指、磁卡、照像机与手提等。5MR扫描前,技术人员向患者认真讲述检查过程,以消除其恐惧心理,争取患者的合作。告诉患者所需检查的时间,扫描时射频脉冲的噪声,扫描过程中不得活动,平静呼吸,假如有不适可通过话筒与工作人员联系。6.检查完毕要认真填写各种记录,整理好申请单、照片和片袋,严格核对,发现不符要与时纠正。同一病人,同一天同一部位第二次照片时应在X线片上标明照片顺序。7.为了减少因取报告时间问题上的无谓纠纷,摄片人员必须在申请单上

21、注明检查时间,并与时把影像传送到工作站处理。8.为了缩短危重病人在放射科停留时间和减少搬动病人,但凡绿色通道的危重病人,实行首诊负责制。由首先接诊的技师完成检查,检查完后即刻进展影像处理,并将打印好的照片交给医师诊断。十三、实行专机负责制与定期轮换相结合的制度,以利于专业技术的相对稳定、保证质量和培养人才,同时也有利于机器的保养和维护。1.大型设备组与常规组人员定期轮换,原如此上持有上岗证人员方能进入操作室单独操作。2.每周五下午为机器清洁和保养时间,责任人都要做好所操作机器的清洁工作。工作中发现机器故障应报告工程师,并记录故障情况与时填写维修申请单。3.在使用前,技术员必须熟悉该机性能、操作

22、方法和规程,以与适合该机的照相参数。每台机应有相应的各种摄片参数表。不熟悉操作规程者,不能单独操作机器。十四、影像投照技术是稳定和提高照片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各设备的根本结构、功能,工程师熟悉主要部件的装卸、保养方法,能排除简单故障。2.严格执行激光相机的操作规程,严防胶片曝光。装完胶片后要与时盖上储片箱的内外盒盖,保证胶片的绝对安全。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机器损坏或胶片曝光者,根据情节和受损程度按有关过失事故标准处理。十五、做特殊造影或增强时,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好处理抢救过敏与毒性反响的准备工作。树立任何一个使用造影剂

23、的病人都有发生副反响可能的观念。1.检查前应详细了解和核实病人是否为高危人群,尤其是以往有过敏体质或过敏史,对危重病人如恶病质、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害等,应与临床有关科室一起协商,决定能否进展增强检查。2.检查前常规作碘过敏试验。注射后应观察15分钟,密切关注病人有无过敏反响的发生。3.特殊需要的检查者,检查前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以减少副反响发生的可能。4.放射科护士负责管理科室内药品,与时更换补充,负责造影检查和增强扫描的药物注射。负责院感控制工作。5.造影或增强检查时,操作人员应全程观察病人,不准离开病人,发现有异常情况即刻通知医师和护士处理。检查前应做好术前谈话与签字,了解是否

24、高危人群,做好常规术前预防工作,造影或增强病人的过敏试验结果应认真核对并保存过敏试验结果。6.每年一次请急诊科或内科医师对科室人员进展抢救知识和操作的培训和考核。7.造影检查与增强扫描完成后,尽可能保存带连接收的注射针在静脉内,并在准备室观察15分钟后方可拔针嘱病人离开,防止出现造影剂延迟反响。十六、CT扫描室和MR扫描室内应备有充足的医技人员和病人用防护用品,执行各种防护规程,做好医患的防护工作。十七、登记室人员应严格执行登记室工作制度和借片制度,严格“三查七对制度,做好电子归档,预约特殊增强或造影检查时,一定要向病人或其家属解释清楚须知事项。八、 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制度八、

25、 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人员由科主任和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科主任任组长。九、 参照国家、军队法律法规,行业规X和医院的相关制度制定放射科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操作规X、诊疗指南与质量安全指标。十、 放射科放疗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监视上述制度、职责、规X的落实。十一、 强化放疗室工作人员根底理论、根本知识、根本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十二、 定期进展放射科放疗室全员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结实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放射科全员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良的参与能力。十三、 建立医疗风险防X体制,按照规定报告医疗安全事件与隐患缺陷。十四、 每季度进展一次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活

26、动,查找提出改良措施,并作出前期的质量改良效果评价。提高放射科放疗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良能力,每次活动要有记录。九、 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职责一、放射科放疗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在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对其负责。二、落实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的操作规程,医疗质量标准与措施。三、建立健全本室医疗工作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四、定期开展活动,每季度对科室医疗质量进展监视检查,发现问题与时解决,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科与上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五、对职能部门反响的质量问题与时进展落实整改。六、负责落实本室医、护人员的

27、再教育,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十、 放射科放疗室质量与安全小组成员组长:王悦中(科主任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负责人副组长X铁斌放疗室管理负责成员:王浩楠治疗方面黄礼战放射物理方面关世双技术方面十一、 放射科放疗室医疗质量管理目标与实施细如此(一) 放射科放射治疗医疗质量管理目标1、健全放疗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有关医院管理评审标准和相关规定,成立放射治疗质量管理小组,由放疗室负责人牵头,放疗医生、物理师、技师各级组长为放疗质量管理小组的成员,负责放疗质量管理策划、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协调、监视与考核等具体工作的管理和放疗服务质量文件和资料控制的管理,

28、参与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活动,如:参与和监视质量监视检查和抽检,以与放疗服务质量体系运行信息的收集反响,通过肿瘤患者建议和投诉系统追踪病人的满意情况等。质量管理小组定期举行质量例会,进展质量情况通报、典型案例讨论和质量评估,控制整个治疗环节包括临床计划、物理计划、纠正措施。结合工作实际, 制定一系列医疗规章制度, 进一步健全各级人员岗位职责,建立系统化、规X化、程序化、制度化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并使其高效运作来实现全面控制医疗质量、达到质量管理的最终目标, 向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2、规X放疗工作流程,提高放射治疗效率 肿瘤放疗定位、计划设计、验证到治疗分析的质量职能,确立质量管理目标,实现放射

29、治疗的全程目标管理。 规划放疗内部工作流程,制定各种质量保证制度,制定和审核各放疗设备操作规X。 全员参与培训教育,对员工进展质量教育,强调全员把关,组成质量管理小组。 开展持续的质量改良。从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到处理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改良质量。(二) 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标准开展放射治疗工作的医疗机构,必须获准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放疗诊疗科目的注册登记。1、 房屋的根本要求 有独立的医、护办公室,诊疗室,普通或特制防护的病房(有低剂量率近距离放射单位)。 有放射治疗机房、定位设备机房、型模室、物理室。注:放射治疗与定位机房的设计、防护、消防均须通过省、地市劳动卫生放射质量技术监视

30、等部门检测与验收合格。2、 放射治疗与配置设备的根本要求 深部病灶外部照射治疗机:医用直线加速器; 浅层病灶外照射治疗机:医用电子线加速器产生; 模拟定位设备和治疗计划系统TPS 型模制作设备 头、胸、腹、四肢等固定装置 电离室型剂量监测仪、个人剂量监测仪其中三级医院需增配: 三维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PS 专用模拟定位机 有条件的单位配置三维水箱注:大型放射治疗机与剂量仪必须有质量合格证,并经省、地市劳动卫生放射质量技术监视部门验收合格。3、 放疗医技人员的根本要求人员配备:放疗医师、临床放射物理师、放疗技师、维修工程师与护师。医师与物理师与技术员比例的最低要求为5:1:3。 放疗医师:具有临床

31、医疗专业本科以上学历,获得相应专业的上岗证书。 临床物理师必须配有专职物理师: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上岗证书;或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学物理人员。 放疗技师:具有医疗专业大专以上学历,获相应的专业上岗证书。 机器维修工程师: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可兼职。(三) 科室管理制度放疗室的人员、设备、病人不得多头管理与分割管理,以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1、 临床治疗方面放疗医师 治疗病人需临床诊断明确应有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据。 建立、完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和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严格按照ICRU 50号文件要求执行,包括放疗前明确靶区X围、设野的合理性与相关补偿技术、射线质与能量的

32、选择等等,应用TPS指导照射野的设计。 病历与放疗单中应记录所用射线质与能量、患者的体位、固定装置、设野面积、照射野界(以体表较固定的标记为准、定位时X线片或打印图片)、肿瘤深度、源皮距离(SSD)、百分深度剂量、机架角度、机头角度、补偿器、滤过装置、照射方式、单次剂量、总剂量与总次数、周围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剂量(脊髓、肾、脑干等)。 指导技师特殊照射野的摆位与照射。临床物理师 根据临床医师的处方剂量与照射X围要求,优化放射治疗计划。 核查临床医师的处方剂量。 参与特殊照射野的摆位与照射。 定期检测各放射治疗设备的技术指标。 不定时地检查放疗技师的照射野摆位与照射情况。放疗技师 每日工作前检查放

33、射治疗机的状况,各种常用摆位辅助用品是否齐,铅托架透光清晰度是否良好。检查机架、机头转角、运动方向、速度是否正常,周围有无障碍物,电子显示角度与刻度是否一至。治疗床升、降、停止、转角、方向、速度是否正常,消除床旁障碍物。 认真查看放疗单中患者的某某、年龄、性别、诊断、现行照射条件(照射距离、射线质、射野面积)、照射剂量、照射标志、摆位要求(照射方式、体位)、照射附件(填充物、固定器、挡板)、楔形板、照射要求、当日医嘱与须知事项。 记录者根据照射条件核对病人某某、射线质、照射方式、应给剂量、机器单位指数与相应时间、准确将控制台条件设计好。 去治疗室摆位者不少于2人先查看放疗单、请病人进入治疗室,

34、并简单解释照射中须知事项,将床面下降至适当高度,帮助病人上床。 认真执行放疗单的医嘱,摆位时要按次序完成各项工作条件,尤其要注意体位、两照射野之间的重叠区、楔形滤过板的度数和方向,重要器官的遮档和体位的固定与应放的填充物等。 摆位完毕后核对距离、机架、机头的转角、射野面积、灯光野位置、体位的固定,必要时用室内激光定位灯,观察射出方向与应照射的X围和照射区是否正确。 治疗中技术员必须在监视器中仔细观察病人体位是否有移动,如果变动要立即停止出射线,进入治疗室核对有无变动,核对后再开机继续治疗。如变动较大或病人不能坚持该体位治疗,应记录下来并与时向主管医师汇报,以决定是否更改治疗计划。 照射完毕摆位

35、技术员进入室内应再核对照射野,体位有无移动变化(如有移动应记录下来或报告主管医师),协助病人下床,作下一病人治疗准备。 治疗工作完毕后,要将机器与辅助设备(包括空调器、监视器、扩大器等)按要求复位关闭、检查门窗、水、电关闭情况与安全、卫生情况。2、 放射治疗设备方面 各放射治疗设备应严格按照国家技术指标要求执行(附表1、2、3、4),每年应承受省、地市劳动卫生放射技术监视部门的检测,并符合国家标准。 医用放射源每月应验证衰减系数与相关数据的校正。 每天机器治疗前,物理师和机器维修工程师应检查机器与连锁装置等,待试运行正常后方可开始治疗患者,每次检测均应记录在案备查。 建立放射治疗设备的档案,并

36、记录其保养、维修、年检等内容。 放射剂量测量仪应每年承受国家剂量技术监视部门的校对。(四) 放射治疗中各重要环节的要求1、放疗设备:性能良好、稳定,符合国家标准要求。2、设野:布野X围设计合理据明确的临床诊断、分期。3、摆位照射:简便、舒适、照射准确。4、射线:根据病灶部位、深度,合理匹配射线质与能量。5、补偿滤过装置:合理选择,力争肿瘤区剂量分布均匀。6、固定装备:方便、舒适、重复性好。7、照射方式与处方剂量:符合放射生物学的根本原如此,剂量计算准确。8、开展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必须有放疗前的计划验证记录。(五) 附表: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指标1、 治疗机、模拟定位机的机械和几何性

37、能的要求与检查频数项 目允许精度检查频数备 注机架(等中心型)每年检查垂直、水平四个位置治疗机头(钴-60机)每月机头零度时每年机头零度时机架等中心2mm每年机头零度时源距离指示2mm每周对不同源皮距离检查束流中心轴2mm每月十字线符合性射野大小数字指示2mm每月标准治疗距离处灯光野指示2mm每周标准治疗距离处准直器旋转每年治疗床:横向、纵向运动标尺s每年旋转中心2mm每年与机械等中心垂直标尺2mm每月相对等中心高度垂直下垂(坐上病人时)5mm每年激光定位灯(两侧与天花板)2mm每周治疗摆位验证系统与规定的指标符合每月对所控的相关根底上进展检查摆位辅助装置与固定器2mm每月或新病人的固定器检查

38、其可靠性和重复性射野挡块、补偿器等每周检查规格是否齐全2、 照射野特性和与灯光野符合性检查内容允许精度检查频数备 注灯光野与射野的符合性灯光野指示每周在四个机架角位置上目测与照射野的符合性2mm每月用胶片测量射线质(能量)加速器X线20%每月或修理后J20/J10比值的变化量加速器电子束2mm每月或修理后治疗深度R85的变化量X线治疗机每半年或更换球管后对所使用的KV和滤过板进展测量常规剂量测量(中心轴上参考点处)加速器2%每天或至少每周2次加速器剂量监测仪线性1%每年或修理后加速器X线射野平坦度3%每月二次或修理后射野对称性3%每月二次或修理后加速器电子束射野平坦度和对称性3%每月二次或修理后每种能量楔形因素和补偿器2%每年挡块托架因素2%每年或修理后3、 剂量仪与测量水箱(带扫描装置)的允许精度和检查频数检查内容允许精度检查频数备 注比对参考剂量仪每三年或修理后在次级标准实验室进展比对现场剂量仪每年或修理后在治疗机上进展比对稳定性检查参考剂量仪2%在次级标准实验室进展比对之前或之后,在校对现场剂量仪之前现场剂量仪2%每月或在作新的数据不箱中探头到位和重复性检查lmm测量之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