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州烟具行业协会的个案研究行业协会经费筹集中的利益交换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6347642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3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温州烟具行业协会的个案研究行业协会经费筹集中的利益交换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关于温州烟具行业协会的个案研究行业协会经费筹集中的利益交换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关于温州烟具行业协会的个案研究行业协会经费筹集中的利益交换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资源描述:

《关于温州烟具行业协会的个案研究行业协会经费筹集中的利益交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温州烟具行业协会的个案研究行业协会经费筹集中的利益交换(8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行业协会经费筹集中的利益交换关于温烟具行业协会的个案研究摘要本论文以行业协会资金筹集过程中的利益交换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行业协会的典温烟具行业协会的个案考察,总结个案资金筹集中涉与的三种交换行为。政府与行业协会的交换资金与自主权的交换,企业与行业协会的交换资金与服务的交换,企业主与行业协会的交换资金与自我需求满足的交换。本文围绕三种交换行为展开论述,对各自的交换成因、交换模式、交换功能进行详细剖析,得出以下结论。政府与协会的合理交换能使协会管理自主权得到加强,企业与协会的合理交换能使协会服务功能得到扩展,企业家与协会的合理交换能使协会治理机制得到建构。此外,针对三种交换模式各自存在的风险,本

2、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政府与协会的交换过程中,双方应注重服务购买流程与质量监督体系的完善;在企业与协会的交换过程中,协会应注重预防经营风险和营利性倾向;在企业家与协会的交换过程中,协会应注重治理机制的完善,从而规避部人控制风险。关键词:行业协会;交换;资金The Exchange of Interests in the Fundraising Process ofTrade AssociationsBased on the Case of WenZhou Smoking Set Trade AssociationAbstractThe research subject of this pape

3、r is the exchange of interests in the fundraising process of trade associations. Generalized from the case study of an exemplary trade association in China, Wenzhou Smoking Set Trade Association, there are three exchange behaviors involved in fundraising: exchange between the trade association and t

4、he government exchange of funds and self-determination; exchange between the trade association and enterprises exchange of funds and services; exchange between the trade association and entrepreneurs exchange of funds and self-needs satisfaction.Thispaper elaborates on exchange reason,exchange model

5、,exchange function turning solely on three exchange behavior.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made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study. The ideal exchange between the trade associ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can reinforce self-determination of trade association. The ideal exchange between the trade association

6、 and enterprises can expand service function of trade association. The ideal exchange between the trade association and entrepreneurs can construct democratic mechanism of trade association. In other words, in relation to risks associated with the three exchange patterns, this paper provides trade a

7、ssociations with som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on avoiding risks in the fundraising exchange process. In the exchange process of trade associ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the two sides should lay special emphasis on improving the process of buying services and the system of quality superintendence. In the

8、 exchange process of trade association and enterprises, the trade association should lay special emphasis on preventing the operating risk and profitable orientation. In the exchange process of trade association and entrepreneurs, the trade association should lay special emphasis on improving democr

9、atic mechanism to avoid the risk of inner person control.Keywords: trade association; exchange; funds目录第1章导论11.1 研究意义11.2 文献回顾21.2.1 国外行业协会研究21.2.2 非营利组织筹资研究81.3 概念界定121.3.1 行业协会121.3.2 非营利组织131.3.3 筹资151.3.4 社会交换161.4 理论与方法181.4.1 社会交换理论181.4.2 研究方法与思路21第2章个案调查232.1 调查目的与意义232.2 调查对象的背景232.2.1 宏观环境

10、市场环境、政府治理环境232.2.2 中观环境温市行业协会发展情况262.2.3 微观环境温市烟具产业发展情况272.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282.3.1 烟具行业协会发展历程282.3.2 烟具行业协会经费筹集方式29第3章政府与行业协会的交换成因、模式与功能333.1 交换成因333.1.1 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需要333.1.2 政府:经济管理失灵的选择343.1.3 行业协会:获取协会的合法性353.1.4 行业协会:获取行业管理权限383.2 交换模式:资金和自主权的交换393.3 交换的负功能:高投入低自主型433.3.1 行政色彩浓重433.3.2 公信度不够433.3.3 对外

11、交流功能受限433.4 交换的正功能:低投入高自主型443.4.1 产生独立治理机构443.4.2 产生独立财务制度463.4.3 产生独立协会行为47第4章企业与行业协会的交换成因、模式与功能504.1 交换成因504.1.1 企业:公共品的供给需求504.1.2 企业:减少交易成本514.1.3 行业协会:企业参与性需求524.2 交换模式:资金和服务的交换524.3 交换的正功能554.3.1 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554.3.2 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574.4 交换的负功能574.4.1 有偿服务带来经营风险584.4.2 有偿服务带来精神冲突58第5章企业家与行业协会的交换成因、模式与功能

12、595.1 交换成因595.1.1 企业家:感情归属需求605.1.2 企业家:声望需求605.1.3 企业家:自我实现需求605.1.4 行业协会:企业家有价值的牺牲615.2 交换模式:资金和自我需求满足的交换615.3 交换的正功能635.3.1 有利于提高协会的治理水平635.3.2 有利于企业家利益的聚合和诉求645.3.3 有利于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培育655.4 交换的负功能:易产生部人控制倾向66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686.1 结论686.1.1 政府与协会:合理交换加强协会管理自主权686.1.2 企业与协会:合理交换扩展协会服务功能696.1.3 企业家与协会:合理交换建构

13、协会治理机制696.2 政策建议706.2.1 政府与协会:完善服务购买流程与质量监督体系706.2.2 企业与协会:有偿服务注重预防经营风险和营利性倾向706.2.3 企业家与协会:完善治理机制规避部人控制风险71参考文献72致7575 / 83第1章 导论1.1 研究意义行业协会是由具有同一相似或相近市场地位的部门的经济行为人组织起来,以利于界定和促进本部门公共利益的集体性组织。我国的各种行业协会从无到有,是一种制度创新。作为一种自律中介组织,行业协会能够推动地区多个行业的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体现出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自1997年国家经贸委进行行业协会的城市试点工作以来,学界关于行业协会的

14、研究逐渐升温。各个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协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作以梳理,并针对各类问题提出建议。如从历史学角度考察中国行业组织的历史变迁,分析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商会、行会、同业公会等行业组织的活动状况、社会影响力;从政治学视角考察行业协会,主要研究式是以市民社会理论来透视中国行业协会的成长与功能发挥;从经济学视角考察行业协会,主要研究式是用交易成本、制度变迁等理论来分析行业协会的产生原因、功能发挥等问题;从公共管理学视角考察行业协会,其研究式是运用治理理论来考察中国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与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社会学视角研究行业协会,主要研究式是用组织专业化理论、非营利组织理论来分析行业协会部结构与管理制度

15、。各门学科在各自的领域里用不同的视角研究行业协会,产生了大量理论成果。但在查阅大量文献后,笔者发现社会学视角对行业协会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对行业协会资金筹集方式的研究更少。因此,本人认为选择社会交换理论视角来考察行业协会资金筹集方式,梳理出其中的利益交换关系具有较论意义。自1997年以来,行业协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繁荣的景象中也呈现出各种问题,如体制上的官民两重性、资金上的经费不足、管理上的专业人才匮乏等等,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资金问题,资金的缺乏已经严重束缚了行业协会中介服务角色的作用发挥。为了解决资金困境,全国各地行业协会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菲利浦.柯特勒(Philip Kotler)认为

16、,非营利组织要促成一件交易,最有用的想法是交换(exchange)。个人或组织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都不能完全自给自足,需要通过支付-回报-再支付-再回报的连续活动来换取自己需要而暂时没有的物品。菲利浦柯特勒,张在山译.非营利事业之策略性行销.国立编译馆出版.1993:50因此,运用交换理论来考察行业协会与资金源之间的利益交换关系,分析具体的交换成因、模式和功能,提炼行业协会资金筹集的一些可行性方法,可以解决行业协会资金筹集的困境。同时,针对行业协会交换模式存在的风险提出改进措施,可以推动行业协会自身功能建设的新发展 。因此,本人认为对协会资金筹集中的利益交换关系进行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结合研

17、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人将毕业论文的选题定为行业协会经费筹集中的利益交换关于温烟具行业协会的个案研究,选择浙江省温市烟具行业协会作为考察对象。因为温作为行业协会的试点城市,被认为“其行业协会发展最为发达”,民间参与度最高,自律中介作用发挥最突出,具有典型意义。而烟具行业协会因打赢欧盟反倾销第一案而一战成名,被视为行业协会发展的典之一,其在资金筹集方面有一定创新,具有个案研究的价值。1.2 文献回顾1.2.1 国外行业协会研究由于行业协会的快速发展,国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在行业协会的管理体制、功能、生成途径等方面都有较多论述。现将相关文献总结归纳为如下几方面。1.2.1.1

18、行业协会组织管理体制研究所谓行业协会的管理体制,是指有关行业协会管理的各种制度安排的总和。我国的行业协会管理模式受社团管理体制的约束,1989年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确定了“分级双重管理体制”,在1996年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办发199622号)中明确了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相应管理职责。即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审查申请登记,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财务活动,人事管理,对外交往和接受资助等”,登记管理机关(即民政部门)则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并组织实施,登记审批,指导、监督民间组织的活动,查处违纪行为。” 新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1998)则延续了分级双重管理

19、体制,条例第9条即要求拟议中的(或重新登记的)社会团体,必须经过其业务主管单位的审查同意,才有资格获得登记管理机关(即民政部门)的申请批准。双重管理体制导致了中国社团官民两重性的特征,学术界对此展开了热烈争论。一种是持肯定意见,于晓虹、姿姿(2001)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来讨论中国社会团体双重管理体制的正和作用,认为官民二重性的制度的缘起在于个体工商户自组组织成本高于官方组织成本这一现实,两种成本之比划定了官民二重性这一制度安排动态变化的边界。在官民二重性这一制度安排中,实现了政府、社团本身和社团成员之间的三方正和博弈状态,而这种状态的可欲性又构成了该种制度安排的实际逻辑。于晓虹,李姿姿.当代中国

20、社团官民二重性的制度分析.开放时代.2001(9):94另有学者认为官民二重性长期共存于组织之中,既是中国非营利组织最大的特点,也是其最大的优势,因此,如何把这一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才是非营利组织急需解决的问题。朱光磊,陆明远.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二重性与其监管问题.理论与现代化.2004(3):17另一种观点则批评前者过分夸大了官民两重性对非营利组织发展的正向作用,而忽视了官民二重性中官方性与民间性不平等所造成的负面效应。他们认为正是这种二重性严重制约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自治与自主,妨碍了它们从官方性向民间性的结构性转换,降低了它们的社会合法性,从而影响了非营利组织的长远发展和政府职能的真正转变,最

21、后造成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双损结局。郭小聪,文明超.合作中的竞争:非营利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关系.公共管理学报.2004(1):59-60在双重管理体制下,行业协会的管理模式如下图所示。图1.1 双重管理体制下行业协会的管理模式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时事.2004:196Fig.1.1Management Model of Trade AssociationsUnder the Dual-management System业务主管部门3业务主管部门2业务主管部门1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民政部门市场领域的需求使各地方政府进行了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状态,王名、培峰(2004)

22、认为目前有三种模式:以温市为代表的统一业务主管单位模式,以为代表的协调机构模式,以市工业经济领域为代表的协会管协会模式。图1.2 以温市为代表的统一业务主管单位模式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时事.2004:199Fig.1.2 WenZhou City:Representing the Model of Unified Activities-raling Sector in Charge统一的业务主管单位(工商联)业务主管部门N业务主管部门1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民政部门图1.3 以市为代表的协调机构模式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时事.2004:200Fig.1.

23、3 ShangHai City:Representing the Coordinating Model among Institutions业务主管部门n业务主管部门1业务主管部门2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民政部门发展署图1.4 以市工业经济领域为代表的协会管协会模式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时事.2004:202Fig.1.4 Industry Economy Field of AnShan City:Representing the Modelof NGO Management Trade Associations宏观管理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民政部门发展署因为现行的行业协会管理制度不

24、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所以,各地出现了管理体制的创新,那么未来的行业协会的管理体制将是怎样的发展方向呢?有学者认为将是一种合作主义体制,在合作主义体制下,严格的管制将被取消,双重管理体制将逐渐减弱,社会主导力量将加强,政府则依据完善的法律法规对行业协会的行为进行监控,行业协会间的竞争也将被允许。图1.5 合作主义体制下行业协会管理体制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时事.2004:203 Fig.1.5Trade Associations Management Systemunder the Coorperating Scheme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民政部门1.2.1.2 行

25、业协会功能研究关于行业协会功能方面的研究,一直络绎不绝。在中国加入WTO后,这类研究又掀起了新高潮。国家经贸委(1997)印发的关于选择若干城市进行行业协会试点的方案中将行业协会的职能概括为六个方面。根据行业的特点,制定本行业的行规行约;对本行业新办企业申报进行前期咨询调研;参与制定、修订本行业各类标准工作;进行行业部价格协调;按照本行业实际要求,加强行业统计工作;受政府或有关公司委托对行业重大的投资、改造、开发项目的先进性、经济性、可行性进行前期论证,并参与项目责任监督。国家经贸委(1999)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工商领域协会的若干意见(试行)中则将行业协会功能确定为三类共17条。即为企

26、业服务的职能;自律、协调、监督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职能;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管理的职能。具体包括:开展行业、地区经济发展调查研究,提出有关经济政策和立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政府主管部门同意和授权进行行业统计,收集、分析、发布行业信息;创办刊物,开展咨询;组织人才、技术、职业培训;组织展销会、展览会等十七条。康晓光(2001)则从“非营利组织”的角度将行业协会的职能归纳为八项。第一,代表职能。第二,沟通职能。第三,协调职能。第四,监督职能。第五,公证职能。第六,统计职能。第七,研究职能。第八,狭义的服务职能。康晓光.行业协会何去何从.中国改革.2001(4):78除了对行业协会的功能进行全面归纳

27、外,也有学者从某一角度深入论述行业协会的功能。董利娟(2002)从反倾销与应诉角度阐述了行业协会的功能。第一,可以代表国产业作为反倾销的发起人。第二,行业协会作为我国某个产业的代表,决定其在反倾销主体资格的确定中,扮演着动员与宣传者的角色。第三,与企业一起建立反倾销预警预报信息系统。第四,行业协会在反倾销过程中的作用:与政府建立信息互通机制,代表企业与时准确地反映行业情况;建立企业间的相互沟通和协调机制,应对外方的各种调查;有组织地在倾销或反倾销国家进行活动;组织协调企业配合律师事务所做好调查取证工作。董利娟.反倾销,行业协会作用重大.中国石油和化工.2002(6):33-34鲁篱(2002)

28、从社会对权力的制约这一角度,全面论述了行业协会在制约权力与促进化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化进程的启动和巩固,能够对国家权力形成较为有力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家“按照清楚无误的现代化准则管理社会和甚至不惜违背社会的意志来指挥社会的能力”;在国家和私人组织(企业)之间成为沟通的媒介,有助于国家和企业的双向交流与信息的传达和反馈;有助于培养治理国家的技巧;有助于塑造契合现代体制的公民文化。鲁篱.论社会对权力的制约以行业协会为中心开展的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2(5):90-921.2.1.3 行业协会生成途径的理论研究关于行业协会的生成途径,也存在多种说法。吴宗祥(2003)提出了行业协会生成途

29、径的三种模式说,“第一种模式”即行业协会是依靠某个行业的企业出于某种共同的需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组建而成;“第二种模式”即行业协会依靠政府行政力量的推动,自上而下组建起来;“第三种模式”为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模式,即我国经贸类行业协会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离不开政府支持,有时甚至需要政府牵头组建,但是组建后实现由政府扶持面对市场的转变。吴宗祥.行业协会的组建模式与转型发展.学会月刊.2003(11):38-39媛(2004)认为行业协会的生成途径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完全以企业自发组织和自发活动为纽带的行业协会发展模式,称为“水平模式”,如美国的行业协会。另一种模式是“垂直模式”,即大公司起主导作用,

30、中小企业广泛参与,政府也发挥行政作用的行业协会,如德国、日本、国的行业协会。谢媛.从国外经验看我国行业协会发展模式.理论导刊.2004(1):29徐娟、王颖(2004)从行业与政府的关系定位层面出发,提出了同属模式与斗争模式。同属模式指大陆法系国家的行业协会,以黑格尔、卢梭为思想源头,强调个人在让出权利后,对国家的绝对服从。因此,这些国家的行业协会被当作政府的组成部分或延伸机构对待,如法、德等国家。斗争模式是指在英美法系传统下发展起来的行业协会,以洛克、霍布斯解读的社会契约为基础,反复强调个人神圣的缔约者地位。因此,在英美国家,行业协会作为利益代表与政府处于对立地位。徐娟,王颖.行业协会的模式

31、选择.中国纸业.2004(11):16也有诸多学者对我国行业协会的生成模式做了探讨。宪、徐中振(1999)认为,我国行业协会的生长途径,按照企业的需要和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大体有体制外和体制两种。体制外的乃由民营企业自发形成,以期通过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和自我服务,求得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企业的发展。体制的乃政府转变职能,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组建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授权或委托下,承担部分行业管理职能。陈宪,徐中振主编.体制转型和行业协会:XX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研究报告.XX大学.1999:32余晖(2000)提出四种生成途径,分别为体制外途径生成、体制途径生成、体制外结合产生、法律授权产生。第一种为

32、体制外途径生成的行业协会,这类行业协会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是由行业企业自发、自愿组建并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取得社会团体法人资格的民办协会,又称为“市场生型行业协会”;第二种为体制途径生成的行业协会,即通过分解和剥离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自上而下地培育的行业协会;第三种为体制外结合生成,这一类型的行业协会既是在政府的直接倡导和大力培育,又是在各类相关经济主体自愿加入的基础上产生的;第四种是法律授权产生的协会,这类通过立法途径产生或事后确认的行业(职业)协会,在我国为数不多。余晖.行业协会与其在中国转型期的发展.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1999-2000年度重点课题“市场经济下的行业管理”的总报告

33、.2000:44王名、培峰(2004)则认为行业协会的生成模式可分为自上而下型、自发型和中间型等三种,自上而下型指我国政府用行政手段建立的大批行业协会;自发型行业协会指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产生了组建行业协会的在需求,自下而上的促使一批行业协会产生,行业治理的需要是自发型行业协会成立的在动力;中间型所指的行业协会的组建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下,民间组建行业协会的热情受激发,由企业自主组建,政府给予一定扶持。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时事.2004:189-1921.2.1.4 行业协会的历史性研究从历史学角度考察中国行业组织的历史变迁,主要考察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商会、行会、同业公会等行业组织的活动状

34、况、社会影响力等等。中国有关行会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期阶段主要是一些田野调查性质的论著,带有较多的直观性,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介绍这一时期行业发展概况的著作多数出自外国人。1883 年,美国人玛高温(D. J . Macgowan) 就在出版的英文刊物中国评论( China Review ) 上发表了中国的行会与其行规(Chinese Guild and their Rules) 一文。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上册).中华书局.1995:51-571886 年,玛高温又在出版的另一份英文刊物亚洲文会杂志( Journal of NorthChina ranch

35、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发表了一篇长文,题为Chinese Gilds or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Trades Unions,中文翻译为中国的行会。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上册).中华书局.1995:2-51玛高温通过实地考察,在这篇文章中简略介绍了、温两地工商行会的基本情况,还涉与有关行会的其他问题,如行会的起源、行会部的管理、行会的功能与作用、行会与政府的关系、行会与外商的关系等。原籍美国,后改入英国籍的马士(H. B. Morse) 于1909年出版了中国行会考( The Gilds of China) 。彭泽益

36、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上册).中华书局.1995:57-90该书关于手工业行会的论述较为详细,容包括手工业行会的起源、成员、与政府的关系、收入来源、行业崇拜、行会控制、行会雇工与收徒、行会裁判权等。全书既有综合性的论述,也有具体的个案考察,而且以中西方行会的比较研究见长。这一时期国人虽无真正研究行会的论著问世,但一些地区配合制定商法开展商事习惯调查时,也开始对行会进行了调查,并留下了一些相关的文字记载,如目前所能见到的湖南商事习惯报告书,即有专章介绍湖南各县的会馆,朱英.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3(2):156该报告书根据对湖南商界的调查,介绍了会馆的经费、董事、会议、

37、罚则以与同业、同籍商号加入公会等相关问题。20 世纪上半期,中国行会史研究在初期起步的基础上逐渐取得发展。这一时期,国人对行会史的研究较起步阶段也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开始有国人撰写的论文问世。如20年代中期鸿笙发表的中国工商业公会与会馆公所制度概论一文,论述了会馆、公所与一般社团的不同。朱英.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3(2):157此外,全汉升出版了专著中国行会制度史,该书是中国人撰写的第一部专门研究行会的学术著作,该书首先探讨了中国行会的起源以与早期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业行会,然后按时间顺序对隋唐、宋代、元明时期的行会分别加以论述。朱英.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

38、003(2):157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行会史的研究获得了更为显著的发展。有学者比较详细地分析了清代手工业行会的基本情况,系统地论证了手工业行会的特点与作用。另有学者对行会在19世纪后期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学术观点。朱英.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3(2):158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行会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期,涌现了一大批颇有分量的论文。如马敏、朱英的浅谈晚清商会与行会的区别与其联系、徐鼎新的清末若干行会的演变和商会的早形态、王日根的近代工商性会馆的作用与其与商会的关系、黄福才、永乐的论清末商会与行会并存的原因,朱英.中国行会史研究的回顾与展

39、望.历史研究.2003(2):158这些论文对商会与行会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商会与行会的不同性质,有的强调商会的近代特征和行会的传统色彩,较多地将传统与近代确定为对立的关系。有的则认为晚清的行会也已具有近代因素,与商会的近代特征并非完全对立,亦即传统与近代具有某种统一和交融性。同时,也有一批论文就历史上著名商业城市的行业协会的形态与作用进行了研究,代表性论文有孔令奇的试论清前期的手工业行会、孔令奇.试论清前期苏州的手工业行会.社会科学战线.1994(6):158雨新、江溶的十九世纪汉口商业行会的发展与其积极意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简介、彭雨新,江溶.十九世纪汉口商业行

40、会的发展与其积极意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简介.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4):269-273和任放的论清代湖南手工业行会的运作机制。任放.论清代湖南手工业行会的运作机制.求索.2001(5):122-1251.2.2非营利组织筹资研究在一个货币化的时代,拥有资金对于非营利组织而言,意味着拥有各种各样的物质资源。有了充裕的资金,才能引进高级人才,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产品、营销和推广自身,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在非营利组织众多的构成要素里,资金已成为决定其行动能力的关键性要素。对非营利组织筹资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有助于分析行业协会筹资中的利益交换关系。1.2.2.1 筹资

41、理念发展研究筹资,最初指的是组织或个人为政治因素,发动募集资金的过程。而非营利性筹资不等同于政治筹款,它是基于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向政府、企业、社会大众或基金会,发动募集资金、物资或劳务的过程。筹集到的资金必须在符合其宗旨的围使用,在完成项目后,有多余款项,不能用于利润分配,必须用来发展下一个项目或组织发展。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2002:202筹资理念是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对此,王名(2002)认为可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产品导向阶段,只在乎把自己的产品做好,大部分的款项由非营利组织的高级管理人才靠他们自己的关系网筹得,不存在专门的筹款人。有些组织还依赖志愿者和友好人士得

42、到一些捐赠,少量中心的捐赠者提供了大部分的捐赠;第二阶段为推销导向阶段,以推销为手段,找到潜在的捐赠人,说服别人捐款;第三阶段为顾客导向阶段,这种筹款理念包括仔细划分筹款市场,分析各个筹款市场,规划针对不同市场的筹款计划并安排实施。把顾客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分析社会的需求,分析捐款人的需求,并努力满足他们。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2002:203 J格雷戈里迪斯认为,非营利组织的筹资理念应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从社会化光谱来看,非营利组织的融资途径,应从左向右移动。图1.6 非营利组织的融资途径里贾纳E赫茨琳杰主编.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国人民大学.2003:148-152Fig.1.

43、6 Funding Method Channel ofNPO混合型经营全方位商业化日常费用自给自足现金流自给自足全部慈善部分自给1.2.2.2 资金来源研究西方理论界传统观点认为,非营利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为社会捐赠,但随着对非营利组织研究的深入,众多研究表明,民间捐赠是很有限的非营利资金来源。萨拉蒙教授(1995)所主持的CNP项目,对2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的主要收入来源进行了调查,实证研究表明,非营利组织有三大资金来源。一是会费与服务收费,二是公共部门投入,三是民间慈善捐赠。第一,会费与服务收费。这一项中包括成员缴纳的会费,NGO 销售其服务或产品获得的款项,以与通过资金运作等方式而获得的其

44、它经营性收入。随着 NGO 商业化趋势的发展,这一部分收入对 NGO 而言越来越重要,这也表明了市场机制在NGO 的运作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在上述萨拉蒙的 CNP 项目中,1995 年 22 个国家非政府组织的收入来源中,服务收费占了 49%,美国为 57%,日本为 52%,德国为 32%,法国为 35%,英国为 44%,以色列为 26%,澳大利亚为 63%,巴西为74%,墨西哥则高达 85%。莱斯特M萨拉蒙, 贾西津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2002:27-29在美国,近年来的一个新趋势是非营利部门日益商业化。譬如,非营利医院纷纷兴办面向社会的健康俱乐部,非营利博物馆纷纷

45、开办礼品店,非营利的各种社团纷纷与公司签订产品认可或促销协议,以换取对方的捐款。如果目前的这种趋势持续下去(这很有可能),早已高度商业化的美国非营利部门会变得更加商业化。王绍光.多元与统一 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1999:98-99第二,政府投入。随着政治化的发展和行政改革的推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关系主要不再是冷漠和猜疑,而是相互容忍乃至合作。各主要国家的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支持是巨大的,如果没有政府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许多非政府组织将有断炊之虞。当然,在道义上对政府的过分感激也是不必要的,因为非政府组织分担了政府对社会的承诺和义务。萨拉蒙教授所主持的 CNP 项目的分析数

46、据显示,在 22 个国家的非政府组织收入来源中,政府公共部门的投入占了 40%。一些主要国家也符合这一框架,美国 NGO 资金的 30%来源于政府,日本是 45%,德国是 64%,法国是 58%,英国是47%,以色列是 64%,澳大利亚是 31%,爱尔兰和比利时则高达 77%。莱斯特M萨拉蒙, 贾西津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2002:27-29第三,社会捐赠。捐赠被认为是非政府组织天然的收入来源,但其在非政府组织的收入中所占比例很低。在 CNP 项目关于 22 个国家非政府组织收入的统计中,慈善捐赠仅为 11%,美国是 13%,日本为 3%,德国为 4%,法国为 7%,以

47、色列为 10%,澳大利亚为 6%,最高的是罗马尼亚,为 27%。莱斯特M萨拉蒙, 贾西津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2002:27-29上述关于非政府组织收入来源的数据比较让人觉得有点乏味,萨拉蒙教授将数据制成了图表,颇为醒目,摘录如下。莱斯特M萨拉蒙, 贾西津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2002:28-29图1.7 1995年22个国家非营利收入的来源()Fig.1.7 The Sources of Non-profit Revenue Among 22 Nations in 1995()清华大学 NGO 研究所 (2000)年对全国 1508 家 NGO

48、 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非营利组织主要的资金来源仍是政府,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和补贴占总资金的 49.97%,在所有资金来源中排名第一。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2002:211 会费与服务收入这一部分的比例约为33%,其中会费收入占 21.18%,营业性收入平均占 6%,企业提供的赞助和项目经费占 5.63%。候江红.论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筹资举措.求实.2004(6):38而个人慈善捐助的情况让人很沮丧,在上述清华大学 NGO 研究所做的同一项目调查中,数据显示个人捐赠仅占总资金的 2.18%,在所有资金来源中排名第 7。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2002:206表1.

49、1 2000年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平均收入结构 邓胜国.非营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2001:58Table1.1 the Average Income Structure of Chinese NPO in 2000类型比例%排序政府提供的财政拨款和补贴会费营业性收入企业提供的赞助和项目经费政府提供的项目经费募捐收入会费以外,特定成员提供的个人赞助前一年度盈余资金国际组织、国外政府与其他组织提供的资助和项目经费资本运作收入国其他基金会提供的资助和项目经费贷款和借款其他49.9721.186.005.633.582.181.981.831.641.210.500.284.141235678910

50、11121351.2.2.3 筹资方式研究非营利组织用以筹款的方式很多,筹款方式的选用常受到组织目标与其所连接的社会关系的影响。由于筹款市场上的竞争加剧,再加上各种组织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借鉴增多,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将多种筹款方式联合使用,并积极创新,提出新的筹款方式,理论界也对其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王名(2002)提出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动用组织资源和个人资源两方面来筹集资金,动用组织资源的具体方式包括理事会成员、主要赞助者、企业、基金会、国际组织、联合劝募组织等;动用个人资源方式包括私人请求、俱乐部、劝募、直接信函或者、网上募集、电视认捐、义卖义演、小型项目筹款、遗产捐赠、大型公益项目、一对一捐

51、助活动、计划筹款等。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2002:212-214米歇尔(2005)在全球筹款手册一书第6章中提出多种筹款方法,包括募捐、直邮、承诺捐助与会员制捐助、私人捐助、遗产和纪念物捐赠、资本类捐助呼吁与大额捐助呼吁运动、在年轻人和学校中筹款、通过博彩活动实现创收、通过广告争取支持、从事商业活动等多种方式。米歇尔诺顿,张秀琴,江立新译.全球筹款手册NGO与社区组织资源动员指南(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 中国人民大学.20051.3 概念界定本研究涉与的概念主要包括行业协会、非营利组织、筹资、社会交换等,现将概念界定如下。1.3.1 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自产生以来,有关

52、它的定义,不同国家不同学者均有不同理解。日本经济界认为,行业协会是指事业者以增进共同利益为目标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同行或商人的团体;美国的经济学百科全书的定义,“行业协会是一些为达到共同目标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同行或商人的团体”;王名,刘培峰.民间组织通论.2004:185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99)定义“行业协会是由独立的经营单位组成,是为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既定利益的非营利组织。”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卷).中国大百科全书.1999:36中国国家经贸委(1997)印发的关于选择若干城市进行行业协会试点的办法中认为,“行业协会是社会中介组织和自律性行业管理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行业协会应是行

53、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在行业发挥服务、自律、协调、监督的作用。同时,又是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国家经贸委(1999)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工商领域协会的若干意见(试行)规定“工商领域协会(包括工商领域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是以有关企业事业单位和行业协会为主要会员,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愿组成的自律性、非营利性的经济类社会团体法人;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和维护企业合法的权益,推动行业和企业的健康发展。”另外、温、等地的地方法规、规章也对适用法规、规章的行业协会做了界定,如温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温市行业协会管理办法(1999)第三条中写到,“本办

54、法所称的行业协会是指由同一行业的企业、个体商业者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织的民间性、自律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市行业协会暂行办法(2002)第二条写到,“本办法所称行业协会,是指由本市同业经济组织以与相关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以经济类为主的社团法人。”而理论界的学者对行业协会的界定也有着各自看法,给出不同解释。如西方学者Geroge.p.lamb和Sumnters Kittelle(1956)认为,行业协会是由竞争者组成的,在一个广泛而急速扩的领域通过相互利益所构成的一个合作性组织;行业协会是一种非营利性组织,它是由商业中的竞争者所构成,其目的在于促进和提高该行业中的一

55、个或多项经济利益或者该领域覆盖成员的经济利益。 Geroge.p.lamb,Sumnters Kittelle.Trade Association Law and Practice.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56Joseph,F.Bradley (1965)认为,行业协会是由参加一样或类似经济活动的公司所构成的旨在解决其共同或普遍性问题的组织。 Joseph,F.Bradley.The Role of Trade Association and Professional Business Society.University Pork Pennsy Bvania.1

56、965国学者鲁篱认为,行业协会是由单一行业的竞争者所构成的非盈利性组织,其目的在于促进提高该行业中的产品的销量和雇佣方面提供多边性援助服务。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法律.2003:4清华大学NGO研究所所长王名认为,行业协会是民间组织中的社会团体,国际上统称为非政府组织(又称NGO),属非营利组织。行业协会属于我国民法规定的社团法人,它不属于政府的管理机构系列,它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又叫做中介组织。王名.清华发展研究报告2003:中国非政府公共部门.清华大学.2004:37考察上述容后,本文将行业协会的概念界定如下。行业协会是同行业企事业单位在自愿基础上为增进行业共同利益,维护

57、会员合法权益而依法组织起来的非营利性、自律性的经济类社会团体法人。1.3.2非营利组织 根据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据此,行业协会作为一种社会团体应属于非营利组织。因此,本文有必要对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做一界定,这有利于进一步把握行业协会作为非营利组织应有的特点。非营利组织是一个具有丰富涵和外延的术语,概念的界定有多种不同的方式,这在学界也是争论的热点。1.3.2.1 从目的和功能上定义日本川口清史认为,“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nization,NPO)一般是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58、,而从事商品生产、流通、提供服务的民间组织。”陈晓春.非营利组织初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27-28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认为,非营利组织是既非企业又非政府的机关,其目的是人与社会的变革,是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部门。因此,农业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等组织不是非营利组织。陈晓春.非营利组织初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27-28彼得德鲁克从目的和功能上来确定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将进行商品生产、加工流通以与提供劳务的合作社不列为非营利组织,所以其所指是狭义的非营利组织。1.3.2.2 从结构与运作方面来定义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NPO比较研

59、究中心,在各国研究人员的帮助下,由萨拉蒙教授主持对全球41个国家和地区的NPO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组织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方式对NPO的概念进行了较具权威的界定。凡是符合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和非性等特性的组织即是NPO,具体而言,包括六个条件。第一,正式设立的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共组织。一般地说应具有法人资格,而且要有事务所、代表者,组织能够持续运作。第二,体制方面指从政府中脱离出来的民间组织,政府官员不能左右其理事会。但是这不是指不可以接受政府的援助,政府官员不是不能参加理事会,重点是组织的本质是民间性团体而不是官方机构。第三,不进行利益分配。非

60、营利事业活动得到的剩余额不在组织成员与理事会之间进行分配,非营利组织的功能是实现社会公益,而不着眼于营利。因此,这一点将非营利组织与民间商业性组织区别开来。第四,自主管理。非营利组织部实行自主管理,而不是受控于外部组织。第五,志愿性。组织成员都是自愿地、无偿地参与组织的领导、计划、经营、管理等活动。第六,公共性。不是为某些特定对象的利益服务,而是为公共利益服务。李恒光.非营利组织概念界定的国际比较.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41.3.2.3 从资金来源上进行定义联合国的国民统计系统采用的则是另外一种定义方法,把经济活动分为五大类,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政府、NPO和家庭

61、等五大类。非营利组织与其他四类社会组织的区别在于,NPO的收入主要不是来自以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和服务,而是来自其成员缴纳的会费和社会支持者的捐赠。如果一个组织有一半以上的收入依靠以市场价格的销售取得,该组织就是营利组织,而若一个组织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资助,那么该组织就属于政府组织。李恒光.非营利组织概念界定的国际比较.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11.3.2.4 从共同特征上界定阿索尼认为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控制具有不存在利润指标、税收与法律上享受优惠政策、通常都是服务性组织、对目标与战略有更大的制约、顾客不是主要的资金来源、员工大都是专业人员、责权不是十分明确、高级管理

62、层构成较特殊、对资金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等共同特点。李恒光.非营利组织概念界定的国际比较.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3沃夫则认为凡是符合如下五个特征的组织一般就是NPO,其一是有服务大众的宗旨,其二是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结构,其三是有一个不令任何个人利己营私的管理制度,其四是本身具有合法免税地位,其五是具有可提供捐赠人减免税的合法地位。李恒光.非营利组织概念界定的国际比较.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21.3.2.5 从法律上定义美国税法第501条中有26个条款说明哪些组织免征所得税,法律认可,凡是符合这些条款的可以定义为非营利组织。而我国目前对非营利组织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义,但是从一些法规中,还是能确定非营利组织的大致畴。以往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就可以概括我国广义社会组织的全部,所以民间性质的组织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几乎是不存在的。后来,随着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家开放了部分事业单位的业务领域,允许民间介入,这样,在国办事业单位之外,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有了快速的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