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左右放水渠防渗整治工程实施计划方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6341628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40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库左右放水渠防渗整治工程实施计划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水库左右放水渠防渗整治工程实施计划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水库左右放水渠防渗整治工程实施计划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资源描述:

《水库左右放水渠防渗整治工程实施计划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左右放水渠防渗整治工程实施计划方案(6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某某余家沟水库左右放水渠防渗整治工程实施方案1 综合说明根据省财政厅、水利厅2007年省级水资源专项资金项目指南的通知川财农2007184号文要求,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和灌区用水的特点,规划对已建立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余家沟水库左右放水渠进展节水改造,项目区水源有保障,群众积极,政府重视,工程能一次建成受益。针对一大渠灌区工程存在的问题,经过现场勘察,规划对余家沟水库左支渠从桩号0+0802+500长米,右支渠从桩号长米渠道进展配套、防渗整治,改造和新建渠系建筑物共处。经计算,本次整治工程概算总投资57.6万元。项目资金来源:省级水资源费资金52万元,灌区自筹5.6万元。,减少水费支出60

2、00元,亩均增产315斤,增收197元灌区的生活用水和环境将得到大大改善,能有效阻断地方病的流行途径。组织管理项目建设实行法人负责制,由业主单位安县一大渠管理处组织实施,成立专门建设机构。资金管理采取县级报账制,工程承建采用招投制,工程质量管理由市质监部门实行全过程跟踪检查。2项目所在县根本状况2.1 全县根本情况2自然条件某某市安县位于某某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中段与某某平原接壤地带。北纬31度47分,东经104度05分至104度38分。距某某省驻地135公里,某某市25公里,距成绵高速公路出口25公里。全县幅员面积1404平方公里,地貌结构大致是山四、丘四、坝二。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

3、肥沃。多年平均气温,1月最冷,平均,7月最热,平均气温25.7。上游为鹿头山暴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245.4。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历年7、8、9三个月汛期降雨占全年68,常出现春旱、夏旱和伏旱。全年蒸发量为888。中旱年降雨量1097.7,年径流深799.1。森林覆盖率为28.6气候、雨量在山、丘、坝之间有较大差异,形成各具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社会经济全县有乡镇20个,274个村、23个居委会,总人口5034944人,其中农业人口428275人,农业劳动力人口26.6万人;幅员面积1404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210.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46.0650万亩,水田34.62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

4、17亩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0.3947亿元,实现农业生产总值94173万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6.92万吨;全年水产品量1.7万吨;200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2.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3691元。农业生产状况近年来,我县农村经济稳定开展.去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4984万元,比去年增长4.5%,其中:农业产值94173万元;林业产值13826万元,增长7.0%;牧业产值114987万元;增长11.2%;渔业产值20565万元。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为主,有较大宗的蔬菜、花生、甘蔗、席草、药材、蚕、茶、果、药、藤、漆、棕等土特产品。畜牧业中有猪、禽、蛋类商品和水产养殖业。农作物产

5、量稳定增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万亩,比去年增长3.4%,其中小麦产量4.7万吨,增长8.4%,水稻产量18.1万吨,增长0.1%,经济作物面积16.2万亩,增长4.2%,油菜籽产量3.0万吨,增长4.2%。水利工程现状建国以来,我县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7516处,引水工程114处,其中:中型水利工程处一大渠灌区灌面10.08万亩,设计引水流量10/;白水湖灌区灌面3.15万亩;铁旗堰灌区灌面1.1万亩;新堪堰灌区灌面1.0万亩;小型引水工程110处;蓄水设施402处,其中:水库座中型座、小一型座;小二型座;山平塘7220口;石河堰154道,总蓄水量5029万,有效灌面34.62万亩。 工程与

6、用水管理体制与机制按照水法、某某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县水利工程管理方式是专管与群相结合。.1国管工程:由县水务部门设置管理机构,县人事部门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定岗定员测算规定核定人员编制,进展专管。主要职责是负责支渠以上工程的管理,制定工程管护制度,提出工程维修方案,组织根本建设的实施,编制用水计划,负责用水的调度,工程防洪度汛方案的编制,水费的收取,水法规的宣传。.2乡镇管理工程:在本乡镇行政区域内跨村组的水利工程,由乡镇设置管理机构进展专管,制定工程管护制度,提出工程维修方案,组织根本建设的实施,编制用水计划,负责用水的调度,工程防洪度汛方案的编制,水费的收取工作,水务部门负责业务

7、指导。.3由村,组自筹资金修建的水利工程由村、组管理,负责工程的日常管理维护,用水计划的编制供水调度,工程的运行安全,水费的收取工作,水务部门负责业务指导。水利工程的配套与节水改造随着农业税费的取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 给我县的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诸多压力,一是劳动力难组织,二是资金没有保障,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县在水利建设方面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筹措资金的方法,按轻重缓急,分年逐步对全县的水利工程进展配套和节水改造,近几年来,我县已对座小一水库、座小二水库进展了病害整治,末级渠系整治每年在5以上,“十一五期间已累计整治末级渠系300多公里。本次规划整治项目的水源工程余家沟水库

8、除险加固工程现已竣工,工程的完建可增加蓄水量5万立方米,对下游农业生产用水有足够的水源保证,通过对渠系的整治、配套能够节约水量19.8万立方米。将使灌区的农业生产用水条件得到改善,对灌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灌区农业水费收取、水资源费缴纳情况.1农业水费收取:全县农业水费涉与四个局部:都江堰灌区、市代管工程、县直管小一工程、乡镇村组管理工程。(1) 都江堰灌区,水价标准按省物价局批准的标执行,实行分时段计量收费,每年在月底向人民渠二处解缴;(2) 市代管工程:全县有处中型水利工程,水价由市物价局审批,工程管理单位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委托乡镇或村组代收,收取率达到;3乡镇和村组管理的工

9、程水费标准由县水务和物价局进展审批,水费村组自收,建立专账管理,用于工程的维修和建设。.2水资源费缴纳情况: 2007年征收水资源62万元。 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让用水户参与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我县先后成立了个用水户协会,政府转变职能,从以往的过多直接收理公共灌溉工程转变到负责跨行政区河流、灌溉渠系的规划、制定行业标准等宏观管理,并为用水户协会提供技术、财务支持和法律援助。通过向用水户授权水使用权、制定工程维护和改造计划、经费预算、灌溉服务、水费标准、收取水费以与使用自有资金和政府拨款补助的权利,明确有关各方责任,建立协作伙伴关系,改革政府补助资金使用方法,刺

10、激地方和用水户投资。收到了明显的效果。2008年,全县将新成立用水户协会6个,将对我县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改革起到积级的推进作用。2.2 末级渠系项目区概况项目区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项目区位于我县塔水镇境内,距离县城.2地形地貌:渠系区地处安昌河右岸,为深切割丘陵区,地势一般北高南低,一般丘顶高程570,谷底高程550570m,相对切割深度20m左右,属典型的构造剥蚀台地地貌。丘陵与沟谷多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丘顶一般多呈浑圆状馒头山,局部岸坡坡度较陡,一般在25-35,沿渠系线基岩零星出露,主要为砂岩、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砂岩出露段多呈陡坎或悬崖,砾岩出露地段岩溶地貌突出,砂质泥岩、泥

11、质粉砂岩出露地段,地形多呈缓坡。渠系区覆盖层大量分布,主要为亚粘土、亚粘土夹卵砾石与砾石层。.3气候条件一大渠灌区地处某某盆地西北边缘鹿头山暴雨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具有终年温暖、雨量丰富,全年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霜期短,四季清楚的特点。据安县气象局实测资料统计,安县多年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最大风速23m/s,最多风向N风。无霜期291天。多年平均降雨量在。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历年7、8、9三个月汛期降雨占全年68%;灌溉季节的4、5、6月份仅占全年20.4%,常出现春旱、夏旱和伏旱。.4水源情况项目区引蓄水工程地处秀水河左岸丘陵区,多以引

12、蓄结合结合工程灌溉为主,有少量提水工程辅助。区内有季节性小溪沟,属秀水河(凯江上游左支流)流域的局部,沿溪沟两岸有成片的坝地、坡地,山顶较平坦,但项目区内当地径流利用率低;项目区内现有小型水库1座,蓄水量60万立方米;山坪塘105口,蓄水量42万立方米;石河堰7道,蓄水量立方米。蓄水设施蓄水仅能蓄当地径流很少一局部,灌区主要用水全靠一大渠从县内的茶坪河引水供给。 社会经济、农业生产状况.1社会经济:项目区位于安县乐兴镇八角村、莲花村、秀水镇金山村境内,项目区共有人口4531人、劳动力2671人,两镇财政收入1757万元,人均纯收入3589元。.2农业生产状况: 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

13、油菜为主,有较大宗的蔬菜。水稻单产为768公斤;玉米单产284公斤,豆类184公斤;小麦350公斤;复种指数粮食总产量443万公斤;两镇农业生产总值21073万元。 灌溉排水工程状况规划整治渠道在余家沟水库取水,放水渠均为修建时土土渠,且不规如此,渠系沿水库两岸山丘半腰分布,建筑物不配套,无量测水设施,田间渠系均属土渠。末级渠系管理与用水户参与管理情况工程由受益的用水协会管理,农业用水由协会提出计划,与供水单位签订用水合同。工程整治采取“一事一议方式筹措资金建设;水费收取方式,因计量设施不具备条件,目前实行按亩计收,亩均用水量300立方米。一大渠水利工程自1958年修建以来运行至今已有40多年

14、,为灌区的农村经济开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该项水利工程末级渠系由于年久失修,不配套,灌溉用水得不到保证,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 过水断面不足:支渠以下渠系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大规模投入资金进展整治,很多渠段达不到设计过水流量,断面狭窄,形成有水过不了,放水上淹下干。() 硬化率低:本次整治的渠系大局部是60年代年代新开的渠道,现已老化;渠道杂草丛生,垮塌、淤积严重、渗漏现象严重,输水损失大。() 放水设施简陋,不配套,不利于供水管理沿渠的节制闸、分水闸、放水洞根本上是修建时的老设备,全部是采用人工操作,没有管理房,用水农户在没有管理人员在时

15、,可以随意开启闸门,水放够后也不把闸门关闭,放水设施经常遭到破坏,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蓄水设施老化渗漏严重:灌区内修建的水库、山平塘、石河堰大都是5070年代的产物,当时设计的标准低,大集体施工,工程质量差,加之运行时间长,平时维修经费投入少,致使大坝内坡侵蚀严重,渗漏量增加,安全标准降低,长期不进展起淤,蓄水量减少3040,由于这些原因造成每年的用水量不足,旱情一年比一年严重,缺水矛盾越来越突出。() 地方病蔓延:安县是血吸虫病的重灾区,灌区X围内共计13个乡镇,其中有血吸虫病流行乡镇10个,占全县乡镇总数的50,白马庙支渠灌区也是流行区之一。6对骨干工程的制约因渠系输水不畅,渗漏量大

16、,不能满足农业用水要求,使工程效益不断降低,灌面萎缩。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对一大渠灌区供水渠道的整治,可确保渠道安全运行,减少水量损失,将使下游灌区的用水条件得到大大的改善,缓解用水矛盾,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对灌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开展和稳定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渠道整治完成后,水源保证率提高,用水条件得到改善,将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并缩短输水时间,满足适时栽播农作物,适时抗旱,节约水资源。渠道整治完成后,渠道输水能达到设计能力,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渠水利用系数由现在的0.35提高到0.7,从而降低水费本钱,减轻农民负担,也便于管理。渠道整治完成后,灌区内将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

17、构的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社会经济开展和社会的稳定。灌区的气候特点是十年九旱,灌区大部份中心地区,无河无江无水源,遇特大干旱,地下水枯竭,塘库堰干涸,人畜引用水十分困难,虽然进水口水量较大,但是由于渠道输水损失大,尾段还是有大片灌区见不到水,农户不得不花更大的投入另辟水源解决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为了早日解决灌区所有人畜饮用水问题,所以该工程尽快进展整治是必要的。 项目建设的迫切性.1水资源的日趋匮乏上游径流的逐渐减少,使项目区内广阔干部群众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深受自然灾害,特别是干旱威胁的影响,近两年农业灌溉用水极其紧X,每年有40%不能按时栽插,有5%的栽种后,因无掺水而干死,不少地方在

18、3、4月份就出现了人畜饮水困难的局面.2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因无水栽种和饮用的灌区农户经常到政府和水务部门上访,影响到了社会稳定。.3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展开,现有水利根底设施远远滞后于开展的需要,由于水的原因,血吸虫病疫情蔓延,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用水得不到保障,制约了灌区经济的进一步开展.4工程效益衰退,水资源大量浪费工程因不能保证给灌区供水,灌面萎缩,减少水费收入,工程没有足够的经费投入工程的维修和扩大再生产,效益逐年衰减,灌区内的小型水利设施因投入少,管理不到位,塘、库、堰的蓄水保存不到3个月就损失30-40%,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5结论该项目的

19、实施,对一大渠灌区十分重要,有利于农村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从而改善灌区农业用水和人畜饮用水困难,通过项目的实施的能够有效地阻断血吸虫病疫情的蔓延,提高当地群众的健康水平,同时能够加速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保障群众增产增收、致富奔小康;当地政府、村组干部、人大代表屡次呼吁请求对工程进展整治,灌区人民迫切要求能够实施此项目。2 工程规模与建设内容2.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灌区现状水供需平衡分析1概况一大渠工程是安县解放后兴建的骨干水利工程。区内有草溪河、五廊沟、乐兴沟、驴子河等季节性小溪沟,属秀水河(凯江上游左支流)流域的局部。沿溪沟两岸有成片的坝地、坡地,山顶较平坦,海拔一般在500-700

20、m之间,且分布层层梯田;粮食作物主要盛产水稻、小麦、油菜和玉米等,是安县粮食主产区之一。但区内当地径流利用率低;现有小型水库9座,山坪塘3795口,石河堰100道仅能蓄当地径流619万m3,灌区主要用水全靠一大渠从县内的茶坪河引水供给。茶坪河属安昌河流域涪江水系,是安昌河上游的主支流,流域面积303km2。一大渠取水口在茶坪河右岸桑枣镇罗浮山脚下。取水口以上集雨面积2。流域发源于千某某南华岭西侧,位于著名的鹿头山暴雨区中心。全年降雨充沛,水源丰富。流域地势为深山区,冬季气候寒冷。海拔2500m以上山峰(千某某)积雪长达4个月,河流有融雪水补给,同时地下水丰富,有四季不竭的山泉,因而枯水期流量较

21、大,常年枯水期流量3-4m3/s。该河上设有晓坝水文站(集雨面积230km2),水文站下游3km处是一大渠进水口,其下11km处有大支流苏宝河在安县城郊从左岸汇入,汇口以下称安昌河。流经安县、黄土、界牌至某某市中区南塔下流入涪江。2 水文气象特征安县一大渠灌区地处某某盆地西北边缘鹿头山暴雨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类型。具有终年温暖、雨量丰富,全年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霜期短,四季清楚的特点。据安县气象局实测资料统计,安县多年平均气温C,最高温度C,最低气温C,最热月平均气温C,最冷月平均气温C,最大风速23m/s,最多风向N风。无霜期291天。多年平均降雨量mm%,常出现春旱、夏旱和伏旱。全

22、年蒸发量为888mm。中旱年降雨量mm,年径流深mm。茶坪河流域位于某某盆地西北边缘鹿头山暴雨区的中心地带。其特点是年内暴雨集中,暴雨量和暴雨强度大,暴雨年际变化也大。据流域内有代表性的茶坪河晓坝站 1985年以前的暴雨资料分析,暴雨主要集中在69月,其中特别集中在7、8两月,如茶坪站年最大24h暴雨量出现在7、8两月的占了全年的80以上,年最大24h暴雨量多年平均值为170185mm;为全省暴雨最高中心之一,变差系数0.55左右。茶坪河的洪水由暴雨形成,加之流域地形陡峻,河道坡度大,汇流迅速,洪水具有陡涨陡落的特点,涨洪历时很短,一般不超过0.5h,洪水过程呈现单峰或多峰,一次洪水过程多为2

23、3天。据茶坪河晓坝水文站19571994年实测洪水资料和调查历史洪水分析: 年最大洪峰流量出现在69月,其中又特别集中于7、8两月,出现次数占了年总数75以上;多年平均最大洪峰流量540m3/s。调查最大洪峰流量2520m3/s(1856年)为年最大洪峰均值的4.7倍;实测年最大、最小洪峰流量分别为1410m3/s(1992年)和156m3/s(1986年)两者相差9倍,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变差系数0.76;可见该系列各年度变化大,年际变化也不稳定。3 水文根本资料水文站根本资料情况晓坝水文站在一大渠进水口以上3km处,控制流域面积230km2,本次把晓坝水文站作为计算的依据站。晓坝水文站是19

24、56年7月由某某省水文总站设立,有1957-1994年共38年实测的降雨和流量资料。根本资料复核情况晓坝水文站从1956年7月建站以来,均进展流量、水位、雨量观测项目。流量测验河段位于两弯道之间的长约300米的顺直段内,下游中低水为卵石组成的变动急滩控制。中高水以上为弯道兼急滩两者控制。因卵石急滩的变动个别年份水位流量关系发生系统平移。根本水尺断面,虽略有冲淤,但断面内可相互补偿,水位面积关系变化不大。现水位用自记水位计观测,并以定时直接观读水尺校核。流速与断面用机械牵引过河缆道施测,中、低水用流速仪法,高水相应流量400m3/s以上用浮标法,浮标系数统一采用0.85的经验数据。该站实测流量变

25、幅达98,能控制洪水涨落过程。测站设立至今均按正规程序观测和进展资料整编,未中断,涨落影响明显的时段水位流量关系都分别定绳套形。雨量、流量资料整编精度符合规X要求,且均经涪江水文分站复核后刊布,资料可靠,其精度能满足本工程设计的要求。径流一、茶坪河晓坝水文站径流分析计算茶坪河晓坝水文站,从1956年7月建立以来,径流观测未中断。本次利用已整编的1957年至1994年共38年径流系列,采用时历年,4月至次年3月水文年,5月至次年4月三种方法进展设计年径流频率分析。最后根据该站径流在年内的周期变化规律,并考虑编制灌溉制度时,尽量使各作物用水时段在同一水文年内。采用4月至次年3月的水文年分析成果。年

26、径流频率分析计算结果如下表:茶坪河晓坝水文站年平均流量频率分析成果表表2-1 项目系列均值Q0m3/sCv设计年平均流量Qpm3/s备注(Cs=2Cv)P=10%P=50%P=75%P=80%P=90%时历年4月次年3月水文年采用5月次年4月水文年为了使设计中等干旱年P75,全年和各分期径流量均符合于设计值,设计年径流年内分配采用同频率控制。所以本次还对13月,46月,49月,1112月平均流量进展了频率分析。此外为了编制灌区灌溉制度,也对同样分期的安县一大渠雨量进展了频率分析。根据分析计算成果,不管是晓坝站年平均流量和分期流量,安县一大渠同样分期的雨量,中等干旱年P75的设计值与198219

27、83水文年的实测值均比拟接近。所以选择19821983水文年为中等干旱设计典型年。设计中等干旱年P75各分期平均流量和雨量放大系数计算如下表:安县一大渠P75年径流放大系数计算表表2-2时段年13月46月49月79月10月1112月天数3659091183923161均值Q0m3/s17Cv(Cs=2Cv)KpQpm3/sWp(万m3)3171131634975219061693235193122Q典m3/sW典(万m3)2989633905323203961507425733536放大系数安县一大渠P75雨量放大系数计算表表2-3时段年13月46月49月79月10月1112月均值H0mmCv

28、(Cs=2Cv)KpHpm3/sH典m3/s放大系数以19821983年水文年实测流量为典型,采用同频率放大法,P75设计中等干旱年逐旬平均流量如下:晓坝站P75设计中等干旱年逐旬平均流量表表2-4 单位:m3/s月456789101112123上旬中旬下旬10.9二、一大渠进水口处茶坪河中等干旱年设计年径流计算一大渠进水口在晓坝水文站下游3km处,区间来水集水面积小,仅为全流域面积的3.7%。而区间有铁皮堰和龙安堰在茶坪河引水。为简化计,将晓坝站设计中等干旱年逐时段平均流量扣除区间铁皮堰和龙安堰灌溉流量3/s和进水口低坝渗漏损失3/s作为一大渠进水口处茶坪河设计来水过程。根据可研审批文件,一

29、大渠采用P75%中等干旱年作设计。设计中等干旱年一大渠进水口处茶坪河来水过程如下表:P=75%茶坪河来水流量过程表表2-5 单位:m3/s月456789101112123上旬中旬下旬3。3 灌区水利工程现状可供水量灌区小型水利设施提供水量 33,塘、库总有效蓄水量1238万m3。当地径流提供水量619万m3,塘、库蒸发渗漏损失为61940%=248万m3,经对塘库蓄水情况调查分析,塘、库复蓄系数为1.35,如此可向一大渠灌区供水1671万m3,其于不足部份(1300万m3)由一大渠工程引水供给。土石堰100道,提供当地有效水量126.6万m3。机电沉井15口,提取地下水110万m3。灌区地下水

30、资源一大渠区位于安县安昌河与秀水河之间的丘陵地带,其地下水类型属第四系全新统孔隙潜水和侏罗系红层区裂隙潜水。地下水计算本次采用天然补给量法计算。主要包括大气降水补给和水田灌溉渗漏补给。根据县内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计算块段图资料分析计算:求得该区集水面积为288km2,地下水分区面积为2,地下水资源总量为5492万m3,地下水天然排泄量为312万m3/年。可开采地下水资源,平坝区采用平均布井法计算;丘陵地区由于地貌起伏大,地质构造相对复杂,在垂直方向上变异较大的特点,采用水文比拟(可布井)法计算求得:一大渠灌区年可开采地下水资源量为2453万m3。据灌区调查,该区地下水资源利用较差;其开采总量达

31、110万m3,仅占可采量的4%左右。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地下水位变化大和开采利用在时间上不尽同步。所以天然资源中只有少部份可以开采,而且开采投资大,利用价值小。一大渠工程现状可引水量3,一大渠灌区工程现状引水方案如下:1)、为保证茶坪河和安昌河沿河老灌区渠堰引用水,“茶坪河天然来水,枯水季节不能全引,其中11月至次年3月按天然来水的30%40%引水,46月灌溉用水顶峰期按天然来水量70%引水。2)、汛期7-10月以工程安全防洪或抗旱为主,仅能按灌区需用水量引水。3)、涨洪水时,渠道不能引水,仅能排泄洪水。4)、每年的11月为渠道的维护时间,停止引水。根据上述方案和茶坪河沿河老灌区管理制度求得一大渠

32、工程可引水量与可引水流量过程来水流量大于6m3/s,以6m3/s作为引水流量如下表所示一大渠灌区现有工程可引水流量过程表表2-5 单位:m3/s 月旬项目4月5月6月7月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天然来水量引水流量续上表: 月旬项目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天然来水量引水流量根据以上灌区现有工程可引水量过程计算一大渠工程现状全年可引水总量为10346万m3。加上塘、库、堰和机电井,灌区水利工程现状可供水量为10954万m3。灌区现状需水量计算一大渠灌区用水主要是农业用水,其次是人畜饮水和局部企业用水。1农业灌溉用水该灌区主要农作物播种以水稻、小麦、油菜和玉米等为主;

33、复种指数为200。各类农作种植比例组成如下表:灌区农作物组成统计表表2-6类别大春小春备注两季田杂交水稻100%小麦71%、油菜29%两季土玉米50%,其它50%小麦50%,其它50%本次计算参考了原省规划队在1988年人民渠六期工程“配套规划与整治方案设计中对一大渠灌区19581981年逐月、旬推求出农作物综合灌溉定额,并结合川水200266号文件,最后求得灌区主要农作物灌水定额与用水过程和田土综合灌溉定额。P75设计中旱年田土综合灌溉净定额为343m3/亩,毛灌溉定额为980m3/亩。大春除水稻,玉米外的其它作物以红苕为代表,小春除小麦、油菜外的其它作物,也以油菜为代表。各种作物灌水次数和

34、定额,根据中等干旱年设计降水过程和作物各时段需水量,用田间水量平衡法确定。水稻晒田期以1天为时段,其余时间以5天为1个时段。旱作物以一旬为时段。水稻泡田水深,采用杂交水稻适宜深度30mm,稻田犁底层深采用为,田间孔隙率采用45,泡田前土壤含水量 (孔隙率)按前期作物多为油菜小麦取为20,水面蒸发量根据典型年19821983年同期X家乡水文站实测蒸发量计算,因该站采用E601蒸发皿,采用换算为田间水面蒸发量的折算系数K0.85,泡田期稳渗强度根据当地土质取为Fi=2mm昼夜。水稻生长期各阶段耗水量根据同期蒸发量计算,因式中Edi为80cm口径蒸发量观测值,由E601换算为80cm口径蒸发量采用1

35、.25换算系数。本次根据某某省农科院实验资料采用水稻各阶段需水系数如下表:水稻各生长阶段采用i值表表2-7阶段返青分檗拔节孕穗抽穗乳熟黄熟全期需水系数i旱作物生长期总需水量根据同期80cm口径蒸发皿实测蒸发量乘各作物需水系数求得,因X家乡水文站1982-1983年蒸发量采用E-601蒸发皿,经计算采用换算系数80cm口径观测值,根据省农科院实验资料采用各代表作物需水系数如下:旱作物需水系数表表2-8作物小麦红苕油菜玉米需水系数 旱作物各时段需水量,如此根据相应作物各时阶段需水分配模数(%)计算。水稻生长期各阶段计划水层深,雨后允许最大水深,各阶段天数与起止日期,每一旱作物生长期各阶段天数,起止

36、时间,需水分配模型系数,计划层深,土壤允许最小、最适、最大含水量,根据省农科院实验资料和武都引水工程,人民渠七期工程分析计算成果,并结合本灌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经田间水量平衡计算各作物灌溉定额如下表:各作物中等干旱年净灌溉定额表 表2-9 单位:m3/亩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菜泡田秧田折算掺水合计P751021818830850656065根据作物组成比和田土比计算得一大渠灌区田土综合灌溉定额如下表:一大渠灌区P75中旱年灌溉定额计算表现状表2-10类别灌溉面积(亩)田土比大春小春综合灌溉定额(m3/亩)作物名称种植比例(%)灌溉定额(m3/亩)作物名称种植比例(%)灌水定额(m3/亩)二季田1

37、0079792水稻100308小麦7150343油菜2965二季土82518玉米5065小麦5050红苕5060油菜5065以水量利用系数0.35计,一大渠灌区综合毛灌溉定额为980m3/亩。2人畜饮水人畜饮水按该区人数和牲畜头数与用水定额估算。据调查一大渠灌区内有12万口人,15.82万头大牲畜。参照人、畜饮水定额(人口:60升/人天,大牲畜:30升/头天)计算,全年净用水为436万m3。三、工企业用水灌区内有小型工企业用水户9处,经调查目前年净用水量为76万m 3,估计近五年区内的罗浮山旅游温泉开发竣工后,工企业用水将增加40万m3,共计用水为116万m3。一大渠灌区设计灌面10.9048

38、万亩,中等干旱年P=75灌溉净需水3926万m3,农村乡镇居民生活与乡镇企业需用净水552万m3,全灌区共需净水4478万m3。一大渠灌区现状渠系水综合利用系数仅为0.35左右。如此灌区毛需水量为12795万m3。如下表所示:一大渠灌区中旱年P=75%用水过程表现状表2-11项目灌溉综合灌溉净需水量人畜净工企业净合计净全计毛备注单位月旬净定额用水量用水量用水量用水量m3/亩万m3万m3万m3万m3万m34月30536935010005月上5681235831666中5531235681623下39513441211776月上333123348994中3491233641040下24612326

39、17467月上203123218623中139123154440下62134792268月上19207123222634中001231543下0013417499月1113695616010月11137105816611月11136105716312月66537101123201月1112036101664742月161743492176203月161743710221631合计3493926436116447812795灌区现状水量平衡计算一大渠工程现状全年可引水量为10346万m3,可供水量为10954万m3(包括塘、库、堰、井)。一大渠灌区现状渠系水综合利用系数仅为0.35左右,中等干旱

40、年(P=75%)灌区毛需水量为12795万m3,水量平衡计算成果见下表2-12。63 / 63表2-12 安县一大渠灌区设计中旱年P=75%水量平衡计算表现状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全年旬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用水灌溉综合定额m3/亩1283219001116111616343灌溉净需水万m323055865533953333492462031396220700111111651201741743926人畜净用水万m333612121312121212121312121336373637363437436工、企业净用水万m3493343333343349101

41、01010910116合计净用水(万m3)53505835684123483642612181547922215175658571121662172214478合计毛用水(万m3)610001666162311779941040746623440226634434916016616332047462063112795供水一大渠引水流量m3/s766666666干渠进水量(万m3)894334443930829721529551851857051851857015551607032427121532110346干渠水充塘、库(万m3)91303873654181300囤蓄塘、库供水(万m3)10

42、4335602901031251601671石河堰供水(万m3)11127127机电沉井供水(万m3)12110110合计来水量(万m3)139431014999598297215 2955185184405181312051137160732437434048110954供需平衡不足水量(万m3)14576526245796978254511051161631002801504799余水量(万m3)157821488156977144142958说明:1、灌区塘、库总有效容积为1238万m3,以复蓄系数达计,可向灌区供水1671万m3。灌区塘、库能提供当地径流619万 m3,塘、库蒸发、渗漏

43、损失为248万 m3,一大渠需向塘、库充水1300万m3。2、本表以设计灌面109048亩,现状渠系水利用系数进展水量平衡计算。3、本表中余水3996万m3是以茶坪河中有多余水量时按引入6 m3s流量计,实际运行是汛期尽量按需要引水,以利渠道防洪安全。4、根据计算结果中等干旱年现状灌区不足水量4799万m3,即供水只能满足灌区需水量的。根据水量平衡计算结果,渠系现状灌区共缺水4799万m3,即现有情况仅能满足灌区23的需水量。 项目建成后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见下表: 表2-13 安县一大渠灌区设计中旱年P=75%水量平衡计算表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全年旬上中下上

44、中下上中下上中下用水灌溉综合定额m3/亩152.50.36321900111611161634灌溉净需水万m32568553395333349245203138622070011111165120174174人畜净用水万m333612121312121212121312121336373637363437436工、企业净用水万m349334333334334910101010910116合计净用水(万m3)55835684123483642602184合计毛用水(万m3)622供水一大渠引水流量m3/s75.3.干渠进水量(万m3)8343022023211干渠水充塘、库(万m3)912当地径

45、流利用万10囤蓄塘、库供水(万m3)11252377石河堰供水(万m3)12127127机电沉井供水(万m3)13110110合计来水量(万m3)14521供需平衡不足水量(万m3)15余水量(万m3)163822说明:1、经水量平衡计算,塘、库需要向灌区供水为万m3,灌区塘、库能提供当地径流619万 m3,塘、库蒸发、渗漏损失为248万 m3,一大渠需向塘、库充水1万 m3。灌区塘、库总有效容积为1238万 m3,只要塘、库复蓄系数达1.,即能满足灌区水量平衡要求。2、本表以设计灌面109048亩,现状渠系水利用系数进展水量平衡计算。3、本表中余水万 m3是以茶坪河中有多余水量时全部按引入

46、m3/s流量计,实际运行是汛期尽量按需要引水,以利渠道防洪安全根据水量平衡计算结果。一大渠灌区项目建成后,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0.75时,一大渠灌区能满足灌区5808万m3的需水要求,即能达到供需水量的平衡,整个灌区水量达到平衡,本次整治的白马庙支渠项目的共需水量也达到平衡。 渠道设计流量根据渠道的灌面与其灌溉利用系数、设计灌溉制度,各渠道设计流量加大25%,考虑该渠道处于暴雨区,需增加行洪流量17%。根据中等干旱年P=75%灌区五月上旬连续10天以上最大灌区量w=52.1方/亩,据此计算得设计灌水率为3/秒/万亩。安县一大渠渠道各段流量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X从尾段至渠首逐段计算渠道水量损失

47、的方法从渠尾至渠首推算,计算方法如下:1净流量的计算净流量按公式Q净=Q设A式中:A渠道控制X围内的灌溉面积万亩 Q设设计灌水率米3/秒/万亩2支渠毛流量计算随着农业中低产田改造的逐步开展,农业水利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将下级渠道水利用系数与田间水利用系数均取0.95,如此支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按0.9计算。3渠道输水损失的计算根据灌区多年实测,渠道渗水损失占总损失80%左右,其它因管理不善,灌水技术不良造成的田间损失,蒸发损失等,其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渗漏损失是渠道输水过程中的主要损失,渠道渗水损失按以下公式计算。=k/Qm净式中:每公里长度渠道的渗水损失以所通过的流量的百分数计K土壤透水

48、性系数本次取2.65m土壤透水性指数本次取0.45Q净渠道净流量m3/s长度为L的渠道输水损失流量按下式计算:Q损=Q总L/100式中:Q损渠道的输水损失流量m3/s;该渠道单位长度水量损失率%/km; L该渠道工作长度公里; Q总该渠道分出的总流量m3/s;当渠道采取多方面防渗措施或衬砌后,其输水损失将显著降低,采用下式修正渠道的损失率:0=0式中:0衬砌渠道单位长度水量损失率0衬砌渠道渗水损失修正系数,本次取0.2。渠道流量计算见下表。表2-14 白马庙支渠7+756处流量计算表桩号渠道长度分水口名称设计灌面支渠道长度分水口净流量干渠净流量干渠渠段输水损失分水口毛流量Q损km万亩kmm3/

49、sm3/s%/kmm3/sm3/s10+714白马庙支渠22建设规模:节水灌面2300亩,其中新增300亩,改善2000亩,工程完建后,能够进一步理顺用水秩序,逐步实施计量用水。针对一大渠工程存在的上述主要问题,经过现场勘察,决定对白马庙支渠桩号7+5609+560长2000米渠道进展防渗整治,改造和新建渠系建筑物共39处,其中节制处、分水闸座在分水闸处设量水设施、其它建筑物30处。3 工程设计3.1 设计主要依据根据中华人民某某国防洪标准GB5021947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X的规定,白马庙支渠渠系建筑物级别与洪水标准采用下表所列指标:表3-1渠道名称渠道引用流量m3/s建筑物级别洪水标准

50、重现期年白马支渠5渠道工程区地震根本烈度为7度;建筑物级别:;洪水标准:10年。地质条件:此次规划进展节水改造的白马庙支渠2.0公里,明渠沿山腰或丘脊而建,渠内决大部份被第四系覆盖,属强一中风化。覆盖层的主要成份为亚粘土、粘土、粘土夹卵石,大部份明渠为半挖半填的傍山渠道,也有几段大填方明渠。现有的支渠,斗渠明显存在过水能力不足、渗漏、垮塌严重,填方渠道坡稳定等问题,故对渠道应全面进展衬砌护坡等处理措施。 建议参数: 根据明渠的工程地质条件,现建议参数如下: 粉砂质粘土承载力标准值fk100110kpa,开挖边坡系数1:1; 粘土承载力标准值fk100130kpa,开挖边坡系数1:0.75; 粘土夹卵石承载力标准值fk200300kpa,开挖边坡系数1:0.50; 泥岩承载力标准值fk250350kpa,开挖边坡系数1:0.50; 3.2 工程总体布置 一项目规划布局渠道规划布局按以下原如此: 1渠道短而直,渠道建筑物少,结构形式简单,对走线显著不合理的渠道,结合整治予以彻底改造。 2充分利用已有水利设施,增大调节容量,当条件允许时,应尽可能与现有中、小型蓄水工程联系起来,相互调剂,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尽量利用原建渠道并与各支、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