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6271287 上传时间:2022-05-07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08.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资源描述:

《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2011年度工程实施方案一、 综合说明1.项目背景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决策部署,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通过严格评审,我县有幸成为全国40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之一,在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顺利完成了2009年度、2010年度工程建设,受到个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尊重民意、民办公助,整合资源、完善机制的原则,编制了2011年度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2.基本现状重点县建设项目

2、运行两年来,实施区域的小型农田水利条件明显改善,农业增产增效显著,示范作用明显,邻近区域群众强烈要求尽快实施。本年度工程所在区域属范县彭楼灌区,灌排渠系已具规模且布局比较合理。但长期以来,由于资金不足,配套建设不够完善,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及实际需要。尤其斗渠及以下工程,未进行过系统配套。因此在本区域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尤为重要。3.工程总体布局以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和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的配套改造为主,以打配部分机井为辅,因地制宜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按照国家对重点县建设的要求,尽可能做到集中连片、效益突出。4.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及范围: 建设1.45万亩末级渠系节水工程。分布在范县濮台公路以北

3、至金堤河、濮城干沟和王楼沟以东至省道208线之间的区域,涉及王楼乡的孙刘黄等18个村庄、人口11526人;白衣阁乡的钱樊江、东杏子铺2个村庄、人口1398人。另外对王楼乡濮城干沟以西的4个村庄(张牙头、后槽楼、肖牙头、西李庄)的水利死角进行补充性机井配套。建设内容:衬砌斗渠 16条长25400米;衬砌农渠150条 56530米;新建各类建筑物530座(不包括毛门),其中渠上建筑物398座;包括桥梁 248座,闸门 150座;各类排沟建筑物132座。新打配机井92眼;清疏浚骨干排水沟(渠)7条长17.65千米;清挖斗级及以下排水沟83条长34.4千米。5.资金投入及筹措本工程总概算投资1788.

4、63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800万元,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800万元,县匹配资金16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28.63万元。6.工程建设与施工项目批复后,我们将立即按照有关建设程序要求,投入紧张施工。由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局组织对工程进行招投标,签订监理合同和施工合同,对工程内容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施工中严把质量关,力争将工程建设成优质工程。7.工程管护及保障措施工程管护:工程竣工后,经上级有关部门会同县财政局、水利局、灌区、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用水户协会进行联合验收合格后,以斗渠为单位,将末级渠系的管理、运行、维护权交给各用水者协会。由协会

5、负责该斗渠及以下渠道的管理、运行和维护,具体负责水量的观测与调配、渠道建筑物的维护与更新、以及水费的征收与缴纳。保障措施:组成专门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县长为组长、第一责任人,副县长为副组长、直接责任人,政府办、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水利局、林业局、国土资源局、扶贫办、农业局、电业公司等单位一把手、项目所在乡镇乡镇长为成员、具体责任人,由水利局、财政局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在实施过程中,重点对项目的组织管理、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投入、资金整合、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管。8.项目宣传围绕产权明晰、管理有序、运行高效、促进发展的目标,积极宣传国家、省市有关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重点县建设项目的有关政策

6、,及时报道全县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重点县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主要做法、成功经验和实际效果,并对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和报道,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工作顺利开展,为重点县建设试点成功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舆论保证。9.效益分析工程建成后,可产生年经济效益456.25万元 ,可以改善当地的农业基础条件,以便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项目区农作物灌溉保证率。还可以改善水资源开发利用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优化配置,用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地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并且可以改善区内小气候,降低大风中的风沙携带量,减少空气中的浮尘含量,从而改善该地区的水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和

7、生活环境。二、项目概况1.自然状况1.1地理位置:项目区项目区位于范县彭楼灌区西北部,南邻黄河大堤,西以濮城干沟和王楼沟为界,东至省道208线,南至濮台公路,北到金堤河。1.2气象资料:项目区属暖温带,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季风进退和四季交换较为明显,年平均气温13.6度,历年最高气温42.6度,最低-19.3度。无霜期205226天,年光照时间2200-2500小时,最大2758小时,日照率为55%,年太阳辐射115.6千卡/平方厘米。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40毫米,不仅年降水量变化大,而且年内降水分配不均,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638毫米,相对

8、湿度为65%。总的气候特点是:春季温暖,日照时间长,蒸发量大;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雨量稀少,多北风,形成了冬春干旱少雨,汛期雨水集中的特点,尤其是作物生长期内降雨少。故常发生春季和初夏多旱、秋季多涝、涝后又旱、旱涝交错。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1.3最大冻土层深度及土壤种类:最大冻土层深度为35厘米。项目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据调查并参考农业区划资料,该区土壤分为五类:沙土、沙壤土、壤土、中壤土、粘土。除沙土外,其余土质肥沃,适合各种农作物生长。1.4地形:黄河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略有起伏,地面高程在46米47米之间,地面平均坡降1/50001/6000

9、。1.5地质资料、地区系列水文、气象资料1.5.1地质:该区地处华北断陷区豫东沉降带,新生界的沉积厚度有1500-3000米,第四系沉积厚度150-280米。对工程有影响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其深部有湖积和冲积交互沉积层。区内岩性变化较大,一般主流带沉积是粉细砂,低洼地方为粘土沉积。分布在10米以上岩性较软或松散,10米以下较硬且密实,并含钙质结核,多为干粘性土及深埋的冲积、湖积层。20米以下可见到较厚的细砂层。1.5.2水文、气象:项目区地处中原,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是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平均无霜期21天左右。据范县40年气象资料,多年平

10、均降雨量524.3毫米。因受季风影响,年内分布不均,冬春干旱雨量稀少,年内降雨量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的60%-80%。域内蒸发量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100毫米,年际变化不大,年内变化大。最大月蒸发量多出现在五、六月份。1.6地下水埋深:项目区地下水埋深一般15-20米,年内水位变幅在2.0米左右。地下水含水层多为细砂和粉细砂,局部有少量中砂,在地表以下50米内地层中含水层厚度约12-18米,水量较丰富,开采十分方便。1.7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经济合理地利用客水、当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力求达到三水合理调度,使该区地下水开采适度,防止地下水位持续上升,防止土壤次生盐碱。汛期黄河含沙量大,原

11、则上不引黄河水,农业灌溉主要用天然降雨和地下水,非汛期农业灌溉均用黄河水,1.7.1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供需平衡情况。1.7.1.1项目区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主要为客水径流及部分地下水资源,可供水量约为410万立方米。从目前来看,已不能满足区内群众生产生活需要。1.7.1.2现状需水量,由2009年国民经济统计调查可知,现在区内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导致各项需水量大,年需水量为440万立方米,需求存在缺口。1.7.2项目区设计水平年(P=50%、P=75%)可供水量、需水量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规划国民经济各部门用水以2010年为现状水平年,2012年为近期规划水平年,2017

12、年为远期规划水平年。项目区可供水量见下表。项目区2012年、2017年可供水量预测表单位:万立方米 项目水量2012年2017年地表水引黄水地下水小计地表水引黄水地下水小计水资源总量10.9226260496.919.7226260505.7可供水量1222622346112226223461根据濮阳市政府的2015年远景目标纲要,参照濮阳市统计年鉴,对灌区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进行预测,根据河南省水中长期供求计划报告中的数据并结合濮阳市实际确定需水定额,预测需水量。农业灌溉需水量预测量依据土地资源规划分析结果和代表作物相应水平年的灌溉定额求得需水量,详见下表。项目区国民经济发展及水量预测表 年份

13、分项201020122017乡镇人口(万人)0.090.110.12需水定额(升/人日)70.0080.0090.00需水量(万立方米)2.293.213.94农村人口(万人)1.151.1531.159需水定额(升/人日)50.0060.0060.00需水量(万立方米)20.9925.2525.38小牲畜数量(万头)0.711.1718.0需水定额(升/头日)15.0020.0020.00需水量(万立方米)3.898.5410.15一般工业产值(万元)97.26151.03197.15万元产值取水量110.00100.0090.00需水量(万立方米)1.071.511.77农业灌溉设计灌溉面

14、积(万亩)1.351.35灌溉水利用系数0.70.7井灌水利用系数0.90.90综合净灌溉定额305.46305.46复种指数1.851.85农业灌溉需水量(万立方米)412.37412.37合计总需水量(万立方米)450.88453.61在水量平衡计算中,用水水平年为2012年和2017年,灌区灌溉保证率旱作物为50%,水稻为75%。用水对象包括工业、农业、农村人畜等。水源包括黄河来水、降水、地下水。计算区域分别为项目区全范围。充分利用降水资源,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达到三水合理调度。工业和人畜主要采用地下水,利用系数为1.0,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2012年按实际规划考虑,远期2017年按节水考

15、虑。引黄水利用系数2012年、2017年整个项目区分别达到0.7,地下水灌溉利用系数2012年、2017年分别为0.9,降水利用系数为0.60。水资源分析结果:2012年项目区余水10万立方米,2017年项目区余水7万立方米。详见下表。- 9 -项目区2012年、2017年水资源供需平衡计算表 单位:万立方米 水量 项目 年份20122017降雨引黄水地下水小计降雨引黄水地下水小计可供水量1222622346112226223461净用水量农业灌溉10.8158.2200.7412.3714.930515.8335工业1.511.511.771.77人畜121.25121.25125.7812

16、5.78灌溉水利用系数0.60.70.90.650.70.9毛用水量1222621345112226216454余缺水量000+10000+7备注:1、工业与人畜用水均为地下水,其水利用系数均为1;2、余水量为(+),缺水量为(-),余(缺)水量在控制范围之内,满足水量平衡要求。本项目区水资源可利用量完全能满足用水要求。2.经济社会状况项目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以农业种植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一般为一年两熟,复种指数1.8。据统计2010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7.73亿元,农业总产值5.83亿元,主要农产品稳中有升,2010年粮食单产800公斤/亩,总产量达2.08万

17、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176元。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及存在问题该灌区渠系建筑物大多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为砖石结构。1966年至1987年期间,只进行过一些局部工程及建筑物的整修,同时规划增设了一部分支、斗渠,但斗渠以下田间工程建设极少;渠系工程不配套,田间配套面积不足4万亩,项目区更是多年没有进行过系统配套。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灌溉面积逐年扩大,用水量随之增加,原有工程设施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需水矛盾日益尖锐,原有工程设施老化严重、启闭不灵、带病运行,造成水资源浪费。4.建设目标4.1项目建设目标:使我县经过若干年建设,基本完成县域内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

18、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在重点县建设任务完成后,要使县域内: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18.5%。由2008年的30.7万亩提高到40.47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提高15%,由原来的3.6%提高到23.1%。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由原来的1.1万亩提高到7.1万亩使我县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大中型渠灌区斗口以下、小型灌区渠首以下):缺水地区平均不低于0.65,丰水地区平均不低于0.55。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由32.97万吨提高到36.6万吨。着力推进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以

19、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使全县斗级以下渠道由用水户管理的比重达到40%。4.2项目年度建设目标:要使项目区内: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缺水地区平均不低于0.65;域内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着力推进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使项目区内斗级以下渠道由用水户管理的比重达到40%。三、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必要性1.1项目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1.1工程状况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影响:由于该灌区成立年代较早,受资金限制,期间只对枢纽工程及部分骨干工程做了配套,斗渠及以下末级渠系配套较少,现有建筑物大都是近几年利用国家各种

20、农业、水利项目投资对局部的沟渠进行配套建设。虽在一定程度、一定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规划治理不系统、效益发挥不尽人意等弊病。目前全灌区有效灌溉面积25.0万亩,末级渠系节水灌溉面积仅达到6.9万亩,大部分农田灌溉还处于大水漫灌和无序灌溉等传统灌溉模式之中,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迫切需要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投资,建设节水型社会,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1.1.2管理状况:目前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管理,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为以现在灌区的管理能力,只能对骨干工程进行维护性的管理,对于末级渠系,灌区结合乡、村群众,陆续成立了一些用水户协会,制定了章程及各种管理、运行制度,负责对末级渠系

21、的管理,但由于灌区续建与节水配套项目还没有实施到下游,下游工程配套太差,渠道尤其是末级渠道管理存在诸多难题,用水者协会未能发挥应有作用,还有待于加强。1.1.3存在的问题:目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节水工程措施、建筑物配套数量少、标准低。这些给工程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地方上的有限投入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不但造成水资源和劳动力的极大浪费,也给人民群众的农业生产带来极大不便,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目前末级渠系存在以上诸多问题,造成灌溉期间尤其是用水高峰期出现许多用水纠纷事件,因用水紧张引发的乡与乡、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的矛盾每年都发生近几十起。严

22、重影响了干群关系、邻里关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1.2现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项目区大部分农田灌溉还处于大水漫灌和无序灌溉等传统灌溉模式之中,不但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易产生土地次生盐碱化,导致土地退化减产。因此急需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资,遏制土地碱化趋势,以改善区内小气候,降低大风中的风沙携带量,减少空气中的浮尘含量,从而改善该地区的水环境、区域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1.3项目区农民的意愿和要求项目区群众通过与已经实施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项目的区域相比较,逐步认识到这项工程是一项利民、富民项目,可以给群众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对项目的实施充满了期待。同时也认识到“以奖代补,先建后奖

23、”、“民办公助”等政策是今后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方向,并且愿意响应国家政策,发挥自身优势,把该项目实施好。2.可行性2.1从工作组织上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地方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节水灌溉工作,始终把节水灌溉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当地政府领导和群众已认识到引黄灌溉的重要性,对该项工程要求非常迫切。为此,范县县委、县政府将成立了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局,专门负责该项目的规划、申报、实施。群众积极性高。陈旧的大水漫灌方式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水资源的紧缺,不但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用水危机,而且严重影响着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随着节水灌溉工程的兴建和政府对节约用水

24、重要性宣传力度的加大,广大群众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不断提高,水患意识逐步增强。周边地区发展节水灌溉给群众带来的实惠,激发了当地群众发展节水灌溉的积极性。目前,当地广大干部群众要求发展节水灌溉高效农业的热情空前高涨。2.2资金筹措有保证配套资金投入有保障。市、县、受益村对本项目的实施充满了期待,已经以不同的方式表示了对匹配资金的承担和认可,因此本项目实施的经济条件已成熟。该灌区所在乡镇近年来通过扩稻、农副产品加工、劳务输出等措施使群众的经济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是全县经济增长较快的区域,人均收入据全县前列。完全有经济能力承担项目实施中所需要的投工投劳及资金筹措任务。当地群众已由所在乡镇具体引导,

25、以斗渠为单位,健全了农民用水者协会机制,把项目实施当成自己的事情,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积极筹措资金、签订投工投劳协议,为项目的实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2.3设计施工能力能够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在长期的水利建设中,范县人民付出了艰巨的劳动,连续十四年获得“红旗渠精神杯”,水利战绩名列全省前茅。锻炼和造就了一支善于结合实际,经验丰富的水利建设和管理队伍,目前,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28人,初级62人。另有具备水利行业设计资质的公司一支;水利水电二级资质施工队伍两支,为节水灌溉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保证。2.4新建立的管护运行机制能够保证建成后的工程良好运行工程竣工后,经上级有关部门会同县

26、财政局、水利局、灌区、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用水户协会进行联合验收合格后,以斗渠为单位,将末级渠系的管理、运行、维护权交给各用水者协会。由协会负责该斗渠及以下渠道的管理、运行和维护,具体负责水量的观测与调配、渠道建筑物的维护与更新、以及水费的征收与缴纳。由此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切合实际的运行和管护机制,从而保障工程的良好运行。另外,项目区交通便利。范台公路从项目区穿过,区内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交通十分便利,可为各类工程材料、设备购进运输提供可靠交通保证。项目区电力充沛。供电设施齐全,电力供应充足,可为节水工程实施和灌溉提供足够的动力资源。而且,实施项目后节水潜力大

27、。项目区渠道多为土质渠道,建筑物老化失修,节水措施不力。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0%,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根据节水规划要求,灌溉水的利用率将提高到60%以上,末级渠系水利用系数达到80%,再配合农业综合节水措施,可解决该区域水资源紧缺的问题。综上所述,重点县项目的建设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应该尽早实施。四、 建设方案1.项目建设的范围、布局布局总体原则:坚持布局合理,范围、规模清晰,坚持规模建设,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原则依照总体规划,本年度工程南邻濮台公路,西以引黄入鲁干渠为界,东临s208线,北至金堤河南堤。涉及王楼乡和白衣乡两个乡镇,涉及王楼的王楼村等22个村庄、人口11526人;白衣乡的

28、钱樊江等2个村庄、人口1398人。规划面积1.45万亩。2.工程建设类型及工程量2.1建设类型本次重点县工程建设,主要建设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工程类型主要以衬砌、配套斗渠及以下渠道为主,兼顾配套区域内小型排水河道,并由域内群众自筹资金对域内排沟进行清挖。2.2数量及工程量数量:衬砌斗渠 16条长25400米;衬砌农渠150条 56530米;新建各类建筑物530座(不包括毛门),其中渠上建筑物398座;包括桥梁 248座,闸门 150座;各类排沟建筑物132座。新打配机井92眼;清疏浚骨干排水沟(渠)7条长17.65千米;清挖斗级及以下排水沟83条长34.4千米。工程量:土方56.53万m3,

29、其中衬砌及建筑物土方33.67万 m3(土方开挖9.83万m3,土方回填23.84万m3),排沟清淤土方19.83万 m3,砌体3664m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14773.6 m3。需水泥6280吨,沙子11250m3,碎石112560m3,块石4030m3,钢筋75吨,需投工8.64万个。2.3工程投资本工程总概算投资 1788.63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补助专项资金800万元,申请省财政补助资金800万元,县匹配资金160万元,群众投劳折资28.63万元。五、工程设计与建设1.建设指导思想、依据1.1指导思想。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和“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

30、原则,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工程配套改造和管护机制改革为手段,以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资金为引导,通过资金整合、集中投入、整体推进战略,迅速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管护水平全方位推动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进而提高水分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基础保障。1.2依据总体规划设计依据范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具体依据:1.2.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1.2.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1.2.3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1.2.4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

31、范;1.2.5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2.6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1.2.7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1.2.8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水利部农村水利司编)2.工程等别与建筑物级别依照节水灌溉技术标准选编、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及该项目区的灌溉面积,确定该工程等别为等。灌排建筑物的设计根据确定的工程等别及其在工程中的作用,分别确定建筑物设计的级别为: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3. 工程设计3.1渠道设计3.1.1渠道灌溉流量的确定 灌溉设计流量用下式计算: Q=q设A/系田 式中: Q一各段设计流量(立方米秒

32、) q设一设计净灌水率(立方米秒万衙),经计算设计净灌水率为0562立方米/秒万亩。 A一控制的灌溉面积(万亩) 系一渠系水利用系数 田一田间水利用系数,取0943.1.2渠道纵横断面设计渠道水位推算各级渠道灌溉水位按渠道比降以及过建筑物水头损失推算确定。桥梁长度和渠口相符,不计水头损失。比降根据渠线所经地区的土质、地形、水流含沙量、渠道输沙要求及渠道流量确定各段渠道比降,斗渠比降采用14000-15000,农渠比降采用12000-13000。边坡系数边坡系数根据土质稳定条件选定。该区主要土质为砂壤土、壤土和中壤土,参照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 B 5028899,结合现状,确定衬砌的梯形斗渠

33、边坡系数为1.0-1.25。糙率n值渠道糙率n值和渠道流量、施工质量、维修养护情况等各种因素有关,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 B 5028899要求,并参见已建工程衬砌表面的粗糙度及运行情况,选定渠道的糙率,以保证渠道的输水能力。本次衬砌渠道均为全断面衬砌,衬砌型式为现浇砼梯形断面衬砌和U型断面,渠道糙率采用O.015。横断面设计渠道输水能力采用均匀流公式计算,即:式中:Q一渠道设计流量(立方米秒)A渠道过水断面积(平方米)C谢才系数R水力半径(米)n一渠床糙率i一渠道比降渠道岸顶超高可按下式进行估算:式中:Fb一渠道岸顶超高(米)hb一渠道水深(米)根据上述确定的计算参数及计算公式,计算出

34、各段渠道的水力要素。渠道设计流速满足V不冲V设计V不淤设计不冲流速,按规范要求,砂壤土0.60.8米/秒不淤流速,用黄委会水科所公式计算,计算公式为V不淤=C0Q0.5。其中式中C0为不淤流速系数。详见渠道设计成果表2-13.1.3渠道衬砌设计边坡及渠底衬砌较大斗渠(长度大于600米)采用预制安装混凝土块全断面护砌,梯形断面,护坡、护底衬砌厚度为6厘米,在护坡顶端设置封顶,一般斗渠(600米以下)采用U型断面, D60渠道衬砌厚度6厘米; D40渠道衬砌厚度5厘米,衬砌渠道土方超高15-20厘米。伸缩缝为适应温度的变化及砼的干缩作用,应在砼护坡及护底上设置横向和纵向伸缩缝,依据砼渠道衬砌设计规

35、范,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地基特性,并参照已建工程,对于现浇砼衬砌梯形渠道拟5米设置一道横向伸缩缝,伸缩缝缝宽2厘米,填充料为PE闭孔低发泡沫板。封顶为了防止堤顶、渠坡上的雨水流入防渗层的底部而破坏防渗层,需设置封顶板,斗渠封顶宽度为0.2米,水平伸入坡内,留有O15米的戗台,以防土粒滑入渠道。详见渠道设计附图。- 46 -渠道设计成果表表3-1-1渠道名称上级渠道桩号桩号长度(km)灌溉面积(万亩)设计流量(m/s)设计渠底设计水位比降底宽(m)糙率边坡水深(m)渠顶宽(m)超高(m)衬砌型式起止起止起止内外一、葛庄斗渠13+1840+0001+9501.950.230.6847.6947.13

36、48.7948.231/35000.80.0151.251.01.10.80.2梯形1+9503+0501.100.150.4547.2346.9248.2347.921/35000.60.0151.01.01.00.60.2梯形二、任庄斗渠13+5770+0001+4001.400.160.4947.6147.1448.7148.241/30000.80.0151.251.01.10.80.2梯形1+4001+9000.500.0602047.2447.0748.2448.071/30000.60.0151.01.01.00.60.2梯形三、孙刘黄1斗13+7580+0001+0001.00

37、.1120.5247.5847.2548.6847.951/30000.80.0151.251.01.10.80.2梯形1+0001+8000.80.0750.2547.3547.0848.3548.081/30000.60.0151.01.01.00.60.2梯形四、孙刘黄2斗14+2000+0001+6001.600.180.7247.4946.9648.5948.061/30000.80.0151.251.01.10.80.2梯形1+6002+2000.600.0780.2647.0646.8648.0647.861/30000.60.0151.01.01.00.60.2梯形五、罗庄斗渠

38、14+3970+0001+5001.500.160.6547.4546.9548.5548.051/30000.80.0151.251.01.10.80.2梯形1+5002+5001.00.160.5047.0546.7248.0547.721/30000.60.0151.01.01.00.60.2梯形六、黄庄斗渠15+2610+0000+8500.850.090.47.2847.0048.3848.081/30000.80.0151.251.01.10.80.2梯形0+8501+5500.700.080.3147.1046.8748.1047.871/30000.60.0151.01.01.

39、00.60.2梯形七、芦寨斗渠15+5970+0001+2001.200.130.6546.8746.4747.9747.571/30000.80.0151.251.01.10.80.2梯形1+2002+1000.900.120.4546.5746.2747.5747.271/30000.60.0151.01.01.00.60.2梯形八、康店斗渠15+6900+0000+6000.600.050.2247.1946.9948.2948.091/30000.80.0151.251.01.10.80.2梯形0+6001+1000.500.050.2247.0946.9248.0947.921/30

40、000.60.0151.01.01.00.60.2梯形九、后楼斗渠16+3460+0000+5000.500.050.2247.1646.9148.1647.911/20000.60.0151.01.01.00.60.2梯形十、许堂斗渠16+6030+0000+6500.650.060.2247.0146.6848.1147.781/20000.80.0151.251.01.10.80.2梯形0+6501+2000.550.050.2246.7846.5047.7847.501/20000.60.0151.01.01.00.60.2梯形渠道设计成果表表3-1-2渠道名称上级渠道桩号桩号长度(k

41、m)灌溉面积(万亩)设计流量(m/s)设计渠底设计水位比降底宽(m)糙率边坡水深(m)渠顶宽(m)超高(m)衬砌型式起止起止起止内外十一、永王1斗16+9050+0000+6000.600.050.2247.0446.7448.0447.741/20000.60.0151.01.01.00.60.2梯形十二、永王2斗17+1630+0000+5500.550.050.2247.0046.7248.0047.721/20000.60.0151.01.01.00.60.2梯形十三、永王3斗17+4080+0001+5001.500.150.6846.8546.3547.9547.451/30000

42、.80.0151.251.01.10.80.2梯形1+5002+2000.700.080.3046.4546.2247.4547.221/30000.60.0151.01.01.00.60.2梯形典型农渠0+0000+5005000.040.031/25000.0150.550.50.15D600+0000+2002000.020.0051/25000.0150.350.50.15D403.2排水沟设计项目区排水沟设计按照五年一遇标准及金堤河流域除涝模数计算,沟河除满足除涝要求外,还要满足排碱及水、旱作物分界处的截渗要求。其排水模数和流量公式分别为:M=0.024RF-0.25 Q=0.024

43、RF-0.75式中: M排涝模数(m3/s/km2);R径流深(mm);F-排水面积(km2)上式适用于F100 km2,当F100 km2时,为避免出现极小面积排涝模数显著偏大的不合理现象,均采用100 km2的M值。依照河南省彭楼引黄灌区一期骨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成果,经分析计算,原骨干排水沟系能够满足除涝降渍要求,故维持原有排水沟布局,仅对田间排水沟进行疏浚延伸、对其上建筑物进行配套建设。排水沟设计见沟疏浚设计成果表。排沟名称区段桩号长度(KM)流域面积KM2流入河流设计沟底高程设计排涝水位(M)水利要素起止起止起止流量(m3/s)比降糙率边坡水深(m)底宽(m)王楼乡一 七里堂沟任

44、堂赵海涵洞0+0002+8002.85.545.6045.0447.0046.442.31/50000.0252.01.41.0赵海涵洞陈楼2+8007+5004.711.25总干排44.8443.9046.4445.504.71/50000.0252.01.62.0二 野陈沟野陈任庄沟口0+0002+2502.254.7046.1745.6147.6747.112.11/40000.0252.01.51.0任庄沟口七里堂沟2+2503+2000.958.1七里堂沟45.7145.4747.7747.533.91/40000.0252.01.51.5三 任庄沟任庄野陈沟0+0000+6500.

45、651.3野陈沟46.4045.7547.7047.051.41/10000.0251.51.31.0四 于楼沟于楼总干排0+0002+6002.65.3总干排44.1543.5045.6545.502.51/50000.0252.01.51.0五 王楼沟黄姑庙濮城干沟0+0001+9001.93.1濮城干沟46.0445.5647.5447.062.81/40000.0252.01.51.0白衣乡一、南杏公路沟0+0001+00010001.9孟楼河45.0244.7746.3246.071.11/40000.0252.01.31.0二、钱樊江公路沟0+0001+10011002.3孟楼河4

46、5.3745.0946.6746.391.21/40000.0252.01.31.0典型斗沟0+0000+8000.80.751.01/30000.0251.01.00.8典型农沟0+0000+4500.450.200.31/20000.0251.00.50.4排水沟疏浚设计成果表 表3-23.3建筑物设计3.3.1桥梁设计标准交通桥按公路级,桥面净宽按5.5米,毛宽6.0米设计,生产桥按公路级(折减),桥面净宽按3.5米,毛宽4.0米设计。农门按其过闸流量与上、下游水头差进行设计。需维修建筑物均按原设计标准设计。3.3.2建筑物结构选型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本次续建配套与节水改

47、造项目确定生产桥及渡槽工程为3级建筑物。桥梁上部构造为砼盖板;渡槽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渡槽,下部结构桥台用浆砌石。3.3.3桥梁设计桥梁的布置原则:项目区桥梁原来的设计标准大部分均为汽一6级,均已经不适应实际的需要。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及经济条件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农村的生产道路已经拓宽,车载加大,车流量增多。为满足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交通需要及交通安全,对本次规划需重建的原汽一6级桥梁均按公路级桥梁乘折减系数计算设计。桥梁轴线尽量布置成与渠道正交,尤其是一般生产道路,路应服从桥,以节省工程量。当路面高于堤顶时,桥面与路面平,否则桥面与堤顶平,并采取延长两侧引道的方法与道路衔接。桥梁的

48、结构形式根据该项目区的地质情况并结合已建桥梁的运行情况,确定本次桥梁均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桥,这是农桥中广泛应用的桥型之一。它采用简支结构,墩、台发生沉陷时,桥板中部产生附加内力,对地基的适应性较强。根据渠道水力要素,生产桥选择单孔跨径1.5米、2.5米、3.0米、4.0米、5.0米、7米几种跨度,桥面净宽按实际道路确定,分为3.5米、5.5米,毛宽为4.0米、6.0米。桥梁结构设计上部结构桥板及其联接:上部结构为板式。采用钢筋混凝土实心板并列构成,板宽为1O米,(实宽度为99厘米,预留1厘米空隙作为现场安装时调整用)。参照已建工及标准图集本次桥梁选择实心板厚为12厘米(跨径1.0米)、14

49、厘米(跨径2.0米)、16厘米(跨2.5米)、18厘米(跨3.0米)、22厘米(跨4.0米)、28厘米(跨6.0米)。为使整个桥面共同承受车辆荷载,相邻的板之间设C25混凝土填缝以传递剪力。桥板支承方式为简支。首先计算恒载产生的内力,然后按铰接实心板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法计算活荷载产生的内力,即:M活=mc(p11m+p22m+)(1+u)Q活=(m1p11Q+m2p22Q+)(1+u)式中:M活、Q活活载产生的弯矩(t-m)及剪力(t)mi荷载横向分布系数Pi车辆轴压力(t)im弯矩影响线竖坐标iQ剪力影响线竖坐标1+u汽车荷载冲击系数将恒载与活载2产生的内力叠加后,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

50、J02385)进行桥板配筋计算。鉴于本项目所涉及桥梁大多为农用桥,无特殊要求,故桥板配筋计算按简支梁结构配筋即可。桥面铺装:防止车轮直接撞击、磨耗车道板,在桥板上布置58厘厚C25防水混凝土铺装层,铺装层做成中间厚、两边薄横坡坡度为1.5,以排除桥面积水。路缘石、栏杆:由于桥梁级别小,交通量也不大,所以不设置人行道,仅设置路缘石。路缘石与边板预制在一起,宽度为25厘米,高15厘米。下部结构桥台:桥台为M7.5浆砌石,根据道路等级确定桥台尺寸,桥台上部宽度不低于0.5米,下部基础宽度由实际计算确定。建筑物设计见附表3-3设计成果表。渠道建筑物规划成果表 表3-3-1乡镇名称及序号渠道名称斗渠长(

51、m)斗渠桥B*L(m)农门座数农渠长度(m)农渠桥及毛门B=0.8B=0.64*46*44*36*3605040B=0.4D60D40B*L=4*2.5B*L=4*1.530一、王楼乡1葛庄斗渠1950110052412610001900462322孙刘黄斗渠10008003221134100133283孙刘黄二斗渠160060042214924004500895524黄庄斗渠1850700221313230012003640163805芦寨斗渠22009003313418001500130072246石楼斗渠500248004647永王庄一斗60027135071088永王庄二斗5502612006969永王庄三斗150070042215112500245051139610任庄斗渠140050041216427008001028011罗庄斗渠1500100042315102250314051043012康店斗渠600500212148180024004833613许堂斗渠650550221361350150036228合计1425090003312301023219216400990024580291133654渠道建筑物规划成果表 表3-3-2乡镇名称及序号渠道名称斗渠长(m)斗渠桥B*L(m)农门座数农渠长度(m)农渠桥及毛门B=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